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1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0.94KB 文档页数:6
通过建立425mm×320mm连铸大方坯二维凝固传热数学模型,模拟了凝固坯壳的长大过程,并通过窄面射钉实验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精确得到了任意位置处大方坯凝固坯壳的厚度分布情况及最终凝固终点的位置,发现经典的凝固平方根定律对于连铸大方坯的凝壳长大进程不再适用.回归宽面中心坯壳厚度与凝固时间平方根的关系式发现,结晶器弯月面至二冷区出口,近似为线性关系,符合平方根定律,二冷区出口至凝固终点,二者为非线性关系,不再符合平方根定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7MB 文档页数:7
利用自行研制的超音速雾化技术制备了316L不锈钢粉末,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粉末的平均粒度约为24μm,粒度分布的几何标准偏差δ为1.75;粉末内部存在三种典型凝固组织,即具有发达二次枝晶的枝晶组织、胞晶组织以及枝状晶与胞状晶的混合组织;大粒径气雾化316L不锈钢粉末为单一的γ奥氏体相,小粒径粉末由γ奥氏体相+少量δ铁素体相共同组成;熔滴的冷速随着粒径的减小而提高,平均冷却速率为104~107K·s-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6.66KB 文档页数:6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试验钢进行了模拟热轧.研究了合金元素硅、锰和终轧温度、轧后冷速和轧制变形对试验钢双相组织形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工艺参数范围内,试验钢均获得双相组织,其稳定性较好.导出了估算热轧空冷Si-Mn双相钢的fM和fFp值的计算式,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热轧参数对试验钢硬度的影响较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3.67KB 文档页数:3
针对宽带钢冷连轧机首次应用的SmartCrown板形控制新技术,通过对SmartCrown辊形的函数结构和特征参数进行研究,推导出了SmartCrown辊形设计式,分析了辊形特征参数对辊缝形状的影响.该研究可用于SmartCrown工作辊的磨削及板形控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1.22KB 文档页数:4
采用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冷轧宽薄板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在不同应力形式下,不同宽厚比的带村屈曲失稳特性及后屈曲变形路径.基于该计算结果建立的板形控制目标已在现场调试通过,实践证明它的效果良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93.95KB 文档页数:6
为了准确测量水射流冲击冷却过程靶面热流密度,提出在靶体背侧增加绝热材料,采用单点测温,使用一维导热反问题计算靶体表面热流密度的方法.实验数据分析显示,采用该方法对靶体背侧温度预测的相对误差±5%以内的概率为93%以上,由于靶体背侧仅是近似的绝热条件,导热反问题计算的靶体背侧温度略高于实测温度.结果表明,通过在靶体背侧增加绝热材料,即便采用单点测温,仍然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足够精确的靶体温度和表面热流密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3MB 文档页数:11
我國目前正建立大量小高爐,很多卻用冷風操作,本文敘述本院為研究小高爐生產而建立的1.7立方公尺小高爐的設計及施工情況,第一代用冷風操作的經驗和特點,高爐大修中的主要修改,第二代采用簡單熱風爐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第三代經改進後創造了0.428的高利用系數和焦比降低到0.96的記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5
通过实验室建立的小型实验炉,进行集束射流加热金属冷料的热态模拟实验,分析了集束射流火焰在不同冶炼阶段的成分变化.实验研究表明:集束射流火焰形态呈现多样性特点,燃烧产物成分不断变化.在金属冷料的存在作用下,少量CO2气体产生,O2增加,CO下降;熔化期中,O2逐渐升高,CO逐渐降低,CO2体积分数一直保持在1%~2%;脱碳期与熔化期相比,O2下降,而CO上升,CO2稍有增加;脱碳期中,钢水中C含量逐渐降低,CO2和O2有所增加,而CO含量剧烈降低.集束射流火焰燃烧产物中,各成分之间关系密切,CO的含量随着O2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在熔化期中,CO气体含量随着CO2气体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脱碳期,CO气体含量随着CO2气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0.73KB 文档页数:4
针对2030mm板带冷连轧机发生的振动问题,通过现场综合测试,了解轧机振动的特征与影响振动的主要因素,在分析研究与模拟实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振动的原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6.21KB 文档页数:7
为揭示冷轧带钢可见浪形的形成机理,通过实测残余应力值计算分布位错,提出分布位错-残余应力模型.利用平面弹性复变方法计算弹性平板中一条带有典型分布位错的直线粘接边界所产生的应力场,分析该应力场的特点及多条互相平行的带有分布位错的直线粘接边界所产生应力场间的相互影响.同时结合实测数据,给出实际分布位错的计算结果,其对应的残余应力近似值与残余应力实测值误差较小,且这一方法具有一般性.进一步分析分布位错,给出带钢屈曲挠度函数的形式,与现场实际起浪形式相吻合
首页上页454647484950515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1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