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7.6KB 文档页数:5
用密封反应室气液平衡法,测定了Bi蒸气在Fe液中的溶解平衡及第三组元Cr,Cu,C,Al和Si对Bi溶解量的影响,得到Fe液中Bi蒸气溶解反应标准溶解吉布氏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式,以及1873K温度下Fe液中第三组元与Bi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7.29KB 文档页数:5
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图像仪、X射线衍射相分析、热差分析等综合方法,研究了WC-(Ni-Fe)系合金,在WC含量(质量分数为6%~38%)范围内的伪二元系相图特征.同时研究了WC在γ相中的最高溶解度和室温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WC-(Ni-Fe)伪二元系相图仍属于典型的二元共晶型相图,γ相中的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化,共晶温度下最大溶解度(质量分数)为11.2%,室温时最大溶解度为9.01%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7KB 文档页数:9
(一)溶剂提取法: 1.溶剂提取法的原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 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当溶剂加到 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 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 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 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93MB 文档页数:63
1. 了解沉淀的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 2. 掌握微溶化合物溶解度的计算。 3. 熟悉影响条件溶度积和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4. 熟悉几种重要的银量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9.1 沉淀-溶解平衡 Precipitation – dissolution equilibrium 9.2 沉淀滴定法 Precipitation titration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73KB 文档页数:37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一般可用溶解度的大小来衡量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43KB 文档页数:15
1、掌握溶度积的概念、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2、了解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学会利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及 溶解; 3、掌握摩尔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条件及主要应用; 4、了解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19KB 文档页数:11
1.熟悉难溶电解质溶液的沉淀溶解平衡、掌握溶度积原理与溶解度的关系。 2.掌握溶度积规则,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沉淀的溶解、了解两种沉淀间的转化、分级沉淀。 3.熟悉pH值对难溶金属氢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及有关计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0.31KB 文档页数:6
通过15N-14N同位素气体交换技术消除液相传质的影响,利用在线质谱分析仪测定了在1873 K下,铁液中氮溶解的界面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总流量为600~800 mL?min?1时可以忽略气相传质的影响,保护气中增加H2的比例有利于降低钢液中杂质元素的浓度。铁液中加入一定量碳、铝、硅,分析得到这三种元素对氮溶解速率是抑制的。依据本实验的数据利用空位解离模型建立反应速率常数ka与氧、硫、碳、铝、硅的活度关系,吸附系数分别是KO=0.96,KS=9.32,KC=0.02,KAl=0.51,KSi=1.16。纯铁液中氮的溶解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ka=4.8×10?6 mol?m?2?s?P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53.75KB 文档页数:5
在常压和真空条件下研究了温度与氮分压对316L不锈钢中氮溶解度的影响,钢中氮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随着氮分压的增大而增大.建立了316L不锈钢氮溶解度热力学计算模型,不同吹氮条件下氮溶解度实测值与热力学模型计算值较吻合.在1773~1873K条件下,生产控氮型316L不锈钢,氮分压要控制在6~28kPa以上;生产中氮型316L不锈钢,氮分压要控制在22~101kPa以上.常压下吹氮10min,钢液含氮量即可超过0.1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MB 文档页数:8
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研究了超高强度钢300M在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不同外加电位下的断口形貌.300M钢在3.5%NaCl溶液中开路电位下的应力腐蚀开裂机制为阳极溶解型,Cl-的存在明显地增加了材料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阳极电位-600 mV下300M钢溶解速率加快,表现出较高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断面收缩率损失由开路电路下的52.6%升高至99.5%,裂纹起源于表面点蚀坑处,应力腐蚀开裂为阳极溶解型机制.阴极电位-800 mV下材料处于阴极保护电位范围,表现出较低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强度和韧度与空气中拉伸的数值相近,开裂机制为阳极溶解和氢致开裂协同作用.在更低电位(低于-950 mV)下,300M钢的应力腐蚀开裂机制为氢致开裂,在氢和拉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表现出很大的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