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2)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5MB 文档页数:38
许多能源、动力、化工、环保及人体和生物体内的热、 质传递和能量转换过程都涉及到化学反应问题,因此现 代工程热力学也包括了化学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本 章将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研究化学反应,特 别是燃烧反应中能量转化的规律、化学反应的方向、化 学平衡等问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0.8KB 文档页数:8
1线弹性杆件受力如图11.2.1所示,若两杆的拉压刚度均为EA试利用外力功与应变能 之间的关系计算加力点B的竖直位移。 解题分析:外力作用在线弹性杆系上,外力所作的功完全转化为杆系的应变能。利用该关系 可以计算B点位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6MB 文档页数:26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 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脱氢,加氧等氧化反应,并有ATP的生成的过程 称为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按照生理意义不同,生物氧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将代谢物或药 物和毒物等通过氧化反应进行生物转化,这类反应不伴;另一类(主要)是 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通过氧化反应进行分解,生成H2O和CO2,同 时伴有ATP生物能的生成,供生命活动之需,其余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释 放,可用于维持体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0.8KB 文档页数:8
1 线弹性杆件受力如图 11.2.1 所示,若两杆的拉压刚度均为 EA。试利用外力功与应变能 之间的关系计算加力点B的竖直位移。 解题分析:外力作用在线弹性杆系上,外力所作的功完全转化为杆系的应变能。利用该关系 可以计算 B 点位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4.5KB 文档页数:7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 和社会条件下能被用作生产、生活原材料的物质、能量的来源。通常 所指的自然资源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野 生动物、微生物、矿物以及其他等等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科技革新、社会需求的转变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转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84KB 文档页数:49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 或场效应管电压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简称信 号,指变化的电压、电流、功率)不失真地放大到所 需的数值,实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部分地转化为按输 入信号规律变化且有较大能量的输出信号。放大电路 的实质,是一种用较小的能量去控制较大能量转换的 能量转换装置。 放大电路组成的原则是必须有直流电源,而且电 源的设置应保证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工作在线性放大状 态;元件的安排要保证信号的传输,即保证信号能够 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从输 出端输出;元件参数的选择要保证信号能不失真地放 大,并满足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51.56KB 文档页数:5
以锰尾矿制备硫酸锰过程中副产硫酸钙为原料在室温下与碳酸氢铵进行固相球磨反应,制备出氧化钙的前驱体碳酸钙,然后将其煅烧得到氧化钙.分别考察了物料配比、球磨时间、球料质量比等因素对硫酸钙转化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和化学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并对室温固相球磨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在物料配比(摩尔比)为3.5:1、球磨时间为40 min以及球料质量比为5:1时,硫酸钙的转化率可达到99.8%,将固相产物在1000℃热解1 h后所制备的氧化钙纯度为99.2%.室温球磨过程细化了反应物的颗粒尺寸,增加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为引发反应提供了必要的能量,因此提高了化学反应的有效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8MB 文档页数:8
切削能绝大部分会转化为切削热,进而直接影响切削温度,因此研究切削能的产生、传递与转化对切削温度的研究尤显重要.本文以304不锈钢专用新型硬质合金微坑车刀创新设计为例,通过对新型微坑车刀和原车刀切削过程的切削能比较研究,建立车刀切削过程切削能与前刀面温度的关系模型,开展新型微坑车刀剪切能和摩擦能的预测研究和切削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用实际生产推荐切削参数,干式切削情况下,新型硬质合金微坑车刀相比原车刀,输入能量降低8.96%,剪切能降低10.50%,摩擦能降低5.32%;刀具前刀面的切削温度与剪切能和摩擦能呈正相关关系;所建立切削能预测模型可为复杂切削条件下的切削能预测及前刀面切削温度研究提供参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26.6KB 文档页数:7
研究分析了电弧炉炼钢过程的冶金学特征,指出供应能量对电弧炉炼钢的物质转化过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观察、认识到在炼钢过程中存在着微观、介观、单元操作级和工位级等尺度级的时空多尺度结构.在工位级按能量将供氧、供电两项功率单元进行跨尺度集成,形成了工位级跨尺度能量集成的一般方法,并用数学公式进行了描述.工业试验和工业生产表明:跨尺度集成的理念和方法与炼钢生产相结合可取得较好的生产效果,平均冶炼电耗为271.1kW·h·t-1,氧气消耗为40.4m3·t-1,冶炼周期为52.9min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8.72KB 文档页数:7
岩爆破坏以其突发性与瞬间破坏性等特点,在工程中很难予以预防.本研究基于动力学与能量作用原理,通过固有振动频率等振动特征指标实现对边界剪切弹性系数的计算.在物理模型试验中,应用多普勒激光测振仪对岩爆体破坏全过程进行远程振动特征监测.试验得出,结构面强度的非协调弱化效应是岩爆发生的必要条件,结构面弱化的时空差异是发生瞬时性岩爆还是迟滞型岩爆的主要因素.当结构面弱化较慢时,则为迟滞型岩爆,反之,则为瞬时性岩爆.基于固有振动频率可识别岩体结构面的弱化速率,岩爆发生全过程中,结构面的总耗散能仅为赋存弹性能的0.06%,使得几乎所有的弹性动能都将转化为冲击动能,表现为岩爆体以高速的形式弹射出来.基于频率下降速率等监测数据分析,可识别岩爆结构面强度的非协调弱化特征.因此,增加固有振动频率等动力特征监测指标,无疑会进一步提高对岩爆孕育演化特征规律的认识,并在地下空间工程岩爆预警监测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首页上页34567891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