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2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8MB 文档页数:12
讨论了空间机械臂在轨插、拔孔操作的阻抗控制问题。为此,结合系统动量守恒关系,空间机械臂替换部件末端输出插、拔孔主动力与孔内所受摩擦阻力作用关系,以及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得到了载体位置、姿态均不受控制情况下,空间机械臂在轨插、拔孔操作过程系统动力学方程。同时,根据相关操作控制系统设计需要,利用系统位置几何关系分析、建立了空间机械臂替换部件末端相对基联坐标系的相对运动雅可比关系。之后,由空间机械臂替换部件末端位姿与末端输出插、拔孔主动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并结合阻抗控制原理,建立了二阶线性阻抗模型。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针对空间机械臂在轨插、拔孔操作过程同时存在运动学与动力学不确定性的情况,设计了空间机械臂替换部件末端力/位姿跟踪指数型阻抗控制策略;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到的控制策略具有结构简单、收敛速度快、稳定性好的特点。系统数值仿真,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1MB 文档页数:12
针对自动化高速公路(Automated highway system,AHS)车队稳定性问题,发展了一种多目标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根据李雅普诺夫(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给出了同质与异质车队稳定性的设计要求,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理论,综合协调驾驶员期望响应、跟驰安全性、车队稳定性、车队整体品质等控制目标,采用加权二次型性能泛函以及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形式,将协同式多目标自适应巡航(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设计问题最终转化成带约束的在线凸二次规划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单车ACC而言,协同ACC的约束空间更为严苛,车队互联系统稳定性易受车间时距、车队规模、多目标权重、瞬态工况、车辆异质性等因素的影响,建议在跟驰安全性、车队稳定性良好的前提下寻求一定的驾乘舒适性与燃油经济性,以确保车队整体品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6.51KB 文档页数:9
运用Fluent动网格模型实现采空区的四维动态变化,并用用户自定义函数将煤低温氧化动力学机理及非均质孔隙率函数编入Fluent中,结合时间和空间,对U+L型通风系统采空区升温规律进行四维动态模拟研究.研究表明:非均质孔隙率四维动态模型能更真实地反应孔隙率的空间与时间变化,空间某一位置的孔隙率随时间呈负指数递减;工作面推进速度越大,采空区升温速率越小,推进速度为3.6 m·d-1时平均升温速率仅为推进速度为1.2 m·d-1时的1/5;然而,推进速度越大,高温点的深度越大,不利于自燃的预防;尾巷的存在使得温度场范围扩大,温度升高,CO主要从尾巷流出,尾巷释放的CO量是回风巷CO释放量的10倍.最后利用现场实测的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模拟结果是正确可信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6
利用ANSYS软件,采用直接耦合方法,对带有周向槽和径向槽的摩擦片在滑摩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摩擦片和对偶钢片摩擦所产生的热分配情况,以及摩擦片与沟槽内润滑油和外界空气的热交换,并同时考虑了各种位移约束。研究发现在滑摩过程中摩擦片的最高温度出现在摩擦表面,最高等效应力出现在沟槽内,两者的最大值出现在滑摩过程的中前期,数值分别为148.1℃和146 MPa;在每个小摩擦表面会形成椭圆热区,并且温度中间高,四周低;沿半径方向,半径越大,温度越高,小摩擦面上的温度分布为凸抛物线型,沟槽面为凹抛物线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3MB 文档页数:7
研究了铸轧AZ31镁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和变形机制.在300~450℃条件下,分别以恒定拉伸速率10-3 s-1和10-2 s-1进行拉伸至失效试验,在真实应变率为2×10-4~2×10-2 s-1的范围内进行变应变率拉伸试验.当拉伸速率为10-2s-1时,试样在400℃和450℃的延伸率均超过100%;当拉伸速率为10-3 s-1时,试样在400℃和450℃的延伸率均超过200%,该条件下的应力指数n≈3,蠕变激活能Q=148.77 kJ·mol-1,变形机制为溶质牵制位错蠕变和晶界滑移的协调机制.通过光学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试样断口处存在由于发生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而形成的粗大晶粒,断裂形式为空洞长大并连接导致的韧性断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4.83KB 文档页数:8
针对环境中的低频振动能量,建立了一种双端固支梁振动式驻极体静电俘能器理论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数值仿真对静电俘能器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分别研究了静电俘能器的输出功率、谐振频率、半功率带宽与驻极体表面电位、空气间隙以及负载电阻的关系.在研究中,外部激励加速度幅值及驻极体尺寸保持恒定.数值分析结果如下:(1)存在一个最佳表面电位使得静电俘能器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值,随着表面电位的增加,软弹簧效应逐渐增强使得俘能器谐振频率发生偏移,半功率带宽逐渐增大.(2)当表面电位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初始空气间隙使得功率达到最大,随着间隙的增大,半功率带宽随之减小.(3)当表面电位和空气间隙保持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负载使得功率达到最大,随着负载的减小,谐振频率发生偏移.(4)当空气间隙一定时,存在一个最佳负载使得带宽达到最大,且表面电位越大,相同负载下的带宽越大.实验测试了不同负载电阻下俘能器的输出特性:输出功率及半功率带宽都随着负载电阻的增大,先增大而后减小.当负载电阻为90MΩ时,对应的最大输出功率为0.188 mW;当负载电阻为330 MΩ时,对应的半功率带宽达到最大值为4.7 Hz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9.5KB 文档页数:9
一、机械制图实训的地位和任务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图示方法的掌握、制 图标准的应用、绘图技能的提高、制图和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增 强,都是通过制图习题和作业要求来实现的。认真完成制图习题和作业是学好本 课程的关键,因此本课程要求学生积极独立完成习题和作业。机械制图实训的目 的是培养学生的投影能力、表达能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6MB 文档页数:7
风能、太阳能等间歇式能源的引入和工业生产中大功率动态负载的增加,使得智能电网电力负荷越来越多呈现出大范围随机频繁波动的特点.动态负荷的增加对智能电能表的有功电能测量带来新挑战.传统的测量算法是针对稳态负荷而提出,因此无法解决智能电能表动态计量性能的改善问题.本文在传统MA (moving average)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SDPA (segmented dot product accumulation)动态有功电能测量算法,该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动态功率条件下的测量误差.首先,分别讨论了传统MA和ⅡR (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算法的动态响应速度和动态电能误差特性,指出两种算法对动态输入信号测量的局限性,并理论分析了影响各自动态计量性能的因素.以此为基础,提出智能电能表有功电能动态测量的SDPA算法,通过将待测的动态功率信号按周期截短、分段执行点积运算、并累加求和的方式实现动态测量.另外,通过按周期抽取的算法实现方式可以大大减少存储空间、提高运行速度.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MA和ⅡR滤波器相比,SDPA算法在动态响应时间为一个基波周期的前提下,动态电能测量可达到较低误差水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2MB 文档页数:9
针对多螺旋桨浮空器执行机构易发生故障的容错控制问题,同时考虑系统所受到的未知外部扰动和螺旋桨输入幅值的饱和约束,提出一种自适应滑模容错控制方法。建立浮空器的四自由度运动模型,系统分析矢量螺旋桨的故障类型,分为输出力的大小故障和矢量转角故障,得到浮空器执行机构的故障模型。基于自适应和滑模控制理论,由跟踪目标与系统当前状态偏差设计积分滑模面。针对未知外部扰动和执行机构偏移故障,设计相应的自适应律进行处理;针对螺旋桨输入饱和约束,应用Sigmoid函数设计跟踪轨迹进行处理。由此设计一种自适应滑模容错控制策略,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能。以上海交通大学的多螺旋桨浮空器为模型,仿真验证了故障容错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5MB 文档页数:157
求索真善虽一样,智慧原来却不同 ——试析中国、印度和西方的智慧 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 ——浅谈东西方美学价值追求的异同 浅谈东西方的爱情 中国、印度与欧洲古代妓女观 ——从美术作品对于妓女描绘谈起 为了陨落的飞翔 ——中西方文明中的自由 中西艺术的裸体观差异的文化根源浅探 暗夜行路,天又黎明 ——浅谈《约翰•克里斯朵夫》与东西方美学 此处观花异,何处望景同 ——比较梵高与徐渭的东西方艺术精神 幽默背后 ——用化学的方法来浅析中印幽默之不同 海上花开——浅析《故事海》中古印度女性之美 绝云气而负青天——西方、印度飞神形象比较 四序纷回,入兴贵闲 ——从咏叹四时看古代中国文人审美情怀 三问《美的历程》 ——对《美的历程》的再认识与反思 梦殇——《红楼梦》的悲剧美 在《生活的艺术》中领悟质朴生活智慧 “To be or not to be” ——自杀的美学研究 黑玫瑰,自杀的另类之美 ——《自杀论》读后杂谈 从《浮士德》看西方的美 繁花似锦巴洛克 ——试论巴洛克时期艺术的特质及其时代意义 一扇朝向另一些东西的窗口 ——读《杜尚访谈录》 达利,似梦非梦的反抗者 献给尼金斯基 茨威格的知情意——从《三大师》说开去 卡夫卡语言的魅力 结局——《城堡》解读 林间的莲花 ——由印度教的审美情趣看印度美学 走向生命的大美 ——克里希那穆提 终结者——从瑜伽视角看美学 美的追寻——读 Six Names of Beauty 有感 并蒂青莲的“解脱”关照 ——《薄伽梵歌》之梵与佛教之空的比较 人生的修炼——读《薄伽梵歌》 世间有大智 ——读《人生的亲证》有感 于此岸亲证 ──读《人生的亲证》有感 林间、人世与彼岸 ——论印度佛陀的美学意涵
首页上页565758596061626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2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