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55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2MB 文档页数:53
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型 肝炎、痢疾、淋病、甲型肝炎,占发病总数的85.01% 。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狂犬病、肺结 核、乙型肝炎、艾滋病、新生儿破伤风,占死 亡总数的82.6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75MB 文档页数:59
第一节 病毒性虾病 第二节 细菌性虾病 第三节 真菌性虾病 第四节 原虫性虾病 第五节 其他生物性和非生物性虾病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0KB 文档页数:14
真菌性皮肤病亦可称皮肤真菌病,是指由医学真菌所引起的 人类皮肤、粘膜及皮肤附属器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是皮肤 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浅部真菌病:是指限于表皮、皮肤附属 器和粘膜的真菌感染,主要致病微生物为皮肤癣菌和念珠 菌,大多表现轻微,容易诊断,疗效良好;深部真菌病:则指 课后小结那些累及真皮及以下、内脏、血液和系统性真菌感染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91.51KB 文档页数:7
棉花枯萎病 Cotton Fusarium Wilt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上的重要病害,过去曾作为国内重要植物检疫对象,至今在有些省 区仍作为植物检疫对象。此病最早于189年在美国发现,以后随棉种调运而迅速扩散蔓 延,目前在世界各主要产棉国均有发生。我国于1934年在江苏南通和上海川沙等县最早发 现此病,20世纪70~80年代初期,遍布全国各主要产棉区,并形成严重危害,估计每年因 此病损失皮棉200万担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KB 文档页数:3
组织形式和实习方式:以田间调查、采集为主,结合室内病害诊断鉴定。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将课本上学习到的病原物分 类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提高同学们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特别 是鉴定病害标本的能力。该实习是植保专业本科生学习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的 最重要生产实践环节,是植物病害病原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病情 调查、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病原的鉴定以及病害的田间诊断等生产实习活 动。本实习是植保专业本科生对病原学深入认识的一个重要过程,将为进一步 学习植物病理学原理和农业植物病理学的学习以及将来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工 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8.5KB 文档页数:9
1、课程简介: 植物病理学分两大部分一植物病理学的基础理论(第一章至第五章)和农作物的主要病 害。这两部分互相关联,前一部分是阐述植物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后一部分主要 讲述农作物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 2、地位和任务: 植物病理学是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及病害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既是 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 该课程教学应以学习植物病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为主,贯彻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体要求: 讲授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田间标本采集、鉴定 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学习效果。通过讲授、实验和 教学实习三个紧密联系的环节,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和病害发生发展的基本 规律,掌握植物病害诊断要点,熟练掌握农作物重要病害的症状识别及综合治理等理论 知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9MB 文档页数:97
心肌疾病:是指除心脏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先天性心血管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心肌病:以前—定义为原因不明的心肌病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23MB 文档页数:85
研究植物病害的发病原因、病害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有害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病害预测及其防治的学科。植物病理学主要包括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两大骨干课程,前者以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后者以具体病害诊断与防治为主。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概念 第二节 病害的症状(symptom) 第三节 病原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 第四节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第五节 植物的抗病性 第六节 植物病理学简史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99KB 文档页数:34
第一节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 属乳多空病毒科(Papovaviridae)乳头瘤病毒属 (Papi llomavirus)。乳头瘤病毒属还包括多种对 动物致病的动物乳头瘤病毒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01KB 文档页数:1
薯类作物包括甘薯和马铃薯。全世界已报道甘薯病害50多种,我国已发现近30种。发 生普遍而危害较重的有:甘薯黑斑病、甘薯根腐病、甘薯瘟、甘薯茎线虫病和甘薯软腐病等。 甘薯黑斑病于1937年从日本传入我国东北后,逐渐自北向南蔓延,在甘薯生产上造成巨大 损失。甘薯瘟于1940年在我国广东信宜县首次发现,随后在我国南方的一些省(区)传播 危害。甘薯根腐病是我国在20世纪加年代新发现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曾在黄淮海、长江中 下游一些地区猖獗危害
首页上页686970717273747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55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