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3MB 文档页数:110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滤过 简单扩散 载体转运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第三节 房室模型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 零级消除动力学 第五节 体内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 一次给药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多次给药的稳态血浆浓度 第六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 半衰期 清除率 表观分布容积 生物利用度 第七节 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 维持量 负荷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9MB 文档页数:181
肝炎:肝脏炎症病变的总称酒精性药物性自身免疫性其它化学中毒性病毒性肝炎长期或大量饮酒:1.直接致肝细胞损伤2.酒精性脂肪肝3.营养不良:肝细胞脂肪变性1.剂量依赖性的肝毒性作用2.过敏反应免疫抑制剂、抗结核药、抗甲亢药、抗菌药物、镇静安眠麻醉药、解热镇痛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器官损害直接肝细胞损伤1.脂肪肝;2.其他病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肝结核等3.遗传代谢性疾病4.其他:肝脏缺血、胆道疾患、多脏衰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4KB 文档页数:44
一、药物发展史 第一代萘啶酸 第二代吡哌酸 第三代氟喹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2KB 文档页数:16
镇静催眠药 一、镇静药(sedative)—缓和激动,消除躁动,恢复安静情绪 二、催眠药(hypnotics)—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两者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普遍的抑制作用,无本质区别。 小剂量催眠药镇静作用大剂量镇静药催眠效果巴比妥类中枢非特异性药(普遍性)随剂量增加产生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麻痹死亡。曾认为是镇静催眠药一般作用规律60年代应用的苯二氮蔁类药不符合上述规律,即使很大剂量也不产生麻醉。苯二类中枢性特异性药(通过BZ受体),具有速效、高效、安全。取代了巴比妥类传统镇静催眠药而成为首选;还具有明显抗焦虑作用,也是目前临床抗焦虑药的首选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0KB 文档页数:19
1. 掌握炎症和免疫的关系,并由此对抗炎和免疫调节二位一体的关系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2. 掌握抗炎免疫药物的分类、代表药,重点掌握非甾体抗炎免疫药物的研究进展、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3. 了解疾病调修药在抗炎和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8.5KB 文档页数:20
一、药动学简介 药物动力学,也称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量变过程的规律,采用数学的方法定量 的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消除的量变特征。 研究意义:为临床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提供 依据;指导新药剂的设计或改造;新药的设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54.57KB 文档页数:4
采用优先浮选铅、再活化浮选铜的工艺流程对某金精矿氰化尾渣铅、铜回收进行研究.闭路实验表明:石灰作抑制剂,乙硫氮(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和丁基黄药(丁基黄原酸钠)作捕收剂,通过\一粗两扫两精\流程,得到回收率为90.48%、品位为45.24%的合格铅精矿;以NP(铜、锌无机盐组合药剂)作铜活化剂,有机抑制剂FM抑制黄铁矿,Z-200(O-异丙基-N-乙基硫逐氨基甲酸酯)和丁铵黑药(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铵)作捕收剂,采用\一粗两扫两精\流程,得到回收率为82.17%、品位为19.28%的合格铜精矿;金、银同时富集于铅精矿和铜精矿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2KB 文档页数:6
1.熟悉胆碱受体激动药的分类与代表药物; 2.熟悉乙酰胆碱的M样和N样作用 3.熟悉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掌握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30KB 文档页数:63
一、满足临床预防、治疗、诊断需要; 二、通过改善效应强度、选择性或新的作 用机制,使安全性或有效性优于目前 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案; 三、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或药物代谢特 征,给药更方便、更少药物相互作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6KB 文档页数:7
⒈复习心肌电生理的特性和熟悉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⒉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和其代表药物。 ⒊掌握奎尼丁、利多卡因、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首页上页5678910111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