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49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73MB 文档页数:7
针对卷取温度为500℃的12 mm厚X70管线钢热轧带钢,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建立层流冷却过程中的热-力-相变耦合的数学模型,计算两种下上冷却水比时层流冷却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应变、相变体积分数和翘曲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1.25水比的冷却过程中,厚度方向上各面的冷却速度不一致,导致水冷前期带钢上下表面应变不同,带钢会产生向上的翘曲,冷却过程中边部最大的翘曲量达到21.84 mm;水冷后期带钢板形会逐渐恢复平直,但由于水冷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终冷时厚度方向上贝氏体含量的差异,卷取时带钢边部依然有-9 mm的翘曲量.上下表面的不均匀冷却是引起翘曲的根本原因.在保证X70管线钢性能条件下,采用1.58的下上水比工艺,卷取时边部翘曲量仅为-0.58 mm,合适的下上水比能大幅度减小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的横向翘曲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4.52KB 文档页数:6
为了从墙体温度稳定性角度探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能,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采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涂料饰面的外墙外保温墙体,建立三维瞬态热结构耦合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其在热冷循环下不同功能层的实时温度场、热应力及位移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在热冷循环过程中,涂料饰面层温差最大,墙体内饰面层温差最小,日变化量在2℃以内;沿墙厚方向保温浆料层温度变化率均大于其他材料.涂料饰面层经历拉压循环,低温时受拉,高温时受压;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基层墙体内表面始终受压,基层墙体内应力变化幅度较小.与保温浆料层相比,界面砂浆层所受应力较大,保温浆料层应力几乎为零.沿墙厚方向最大位移出现在保温浆料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6MB 文档页数:7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由于具有规整的孔道结构,较高的孔隙率十分适合作为相变材料的载体,从而实现对相变芯材的有效封装。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Cr-MIL-101负载十八烷,十八酸,十八胺和十八醇等不同芯材而构筑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相变芯材和金属有机骨架基材之间的相互作用,芯材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孔道内的扩散特性以及空间分布特性等。研究表明:十八酸和金属有机骨架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十八醇和十八胺次之,十八烷最弱,具体体现在相变芯材分子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回转半径,分子动能,自扩散系数以及热容等众多方面,此外,当芯材分子间相互作用和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与芯材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平衡时,芯材分子在孔道内处于较为自由的状态,有利于扩散的进行,进而有利于芯材的结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3.04KB 文档页数:10
基于高温合金617B的组织演变模型,采用DEFORM-2D有限元软件构建了617B合金管材的热挤压模拟计算过程,对高温合金617B的热挤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实现了管坯温度、晶粒尺寸等的定量预测.在结合生产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温度准则、载荷准则、组织精确控制准则等在内的组织可控的可挤出性准则,对准则的控制原理和实施过程进行了阐述,并采用该类准则对617B合金的热挤压工艺参数范围进行优化,顺利得到了轴向形状尺寸均匀,表面质量较好的高温合金617B管材.该方法的提出和验证,为镍基高温合金无缝管材的生产提供了工艺优化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6.57KB 文档页数:7
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核筒悬挂结构体系运动方程.考虑到大位移非线性的影响,采用Runge-Kutta方法求解体系地震动力响应时程.计算结果表明悬挂体系能明显减小楼层层间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减震效率接近90%.核筒截面抗弯刚度对其截面内力与筒身水平位移影响最显著,截面内力随其增加而增加.吊杆长度及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对截面内力的影响较小.阻尼系数对层间位移及截面内力存在优化值.楼层位移、楼层速度及加速度随阻尼系数减小单调减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0.66KB 文档页数:15
(1)明确化学平衡的热力学条件及如何由平衡条件导出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掌握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的意义及其应用 (2)明确标准平衡常数K的意义、熟练掌握平衡常数和平衡组成的计算以要求及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和经验平衡常数KP、Kc、Kx之间的换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63KB 文档页数:56
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照 孟德尔定律传递,正交和反交的结果是一致的(伴 性遗传现象除外),称为孟德尔式遗传。研究发现 ,有很多性状的遗传方式不服从孟德尔定律,称为 非孟德尔式遗传。 o母体效应—又称为母体影响,是一种由母体 的基因型决定后代表型的现象,造成遗传方式的改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7.5KB 文档页数:11
第一节小组形成期的小组动力 1、小组规范的出现 小组规范是指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规则与影响他人行为的方式。 具体而言,小组规范包含守密、责任、参与、开放、诚恳、非评判地接纳对方、高度地自我揭露、自我了解、不满行为的表达,以及勇于接受改变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0.39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不同应力比的二线热应力疲劳试验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的形态决定于两个主应力的比和两个主塑性应变的比;直线型裂纹的方向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两个主应力的值和两个主塑性应变值相近时出现网状龟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7.56KB 文档页数:7
本文报导用于计算气体-颗粒两相三维湍反应流的矢性流函数-涡量(Ψ-ω)法,其气相控制方程及用以封闭时均涡量输运方程的湍流模型,矢性流函数的性质,对煤粉燃烧室及电站煤粉锅炉计算获得的结果,并讨论了一些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首页上页90991091191291391491591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49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