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6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1MB 文档页数:118
实验一 细菌的简单染色 实验二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三 细菌的特殊染色 实验四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六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实验七 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八 干热灭菌 实验九 高压蒸汽灭菌 实验十 紫外线灭菌 实验十一 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实验十二 微生物接种技术 实验十三 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实验十四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 实验十五 厌氧微生物的培养 实验十六 微生物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法 实验十七 微生物的平板菌落计数法 实验十八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十九 土壤中放线菌的筛选及形态观察 附录 1 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附录 2 实验器皿的清洗与包扎 附录 3 实验用培养基的配制 附录 4 酸碱指示剂的配制(按笔画顺序排列) 附录 5 实验用染色液及试剂的配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2.54KB 文档页数:8
研究光源或经光源照射后物体透、反射颜色的学科称为色度学.这是一门有着广泛应 用的学科,目的是对人眼能观察到的颜色进行定量的测量.无论是在纺织、印染、印刷、 染料、涂料、塑料、食品、油漆、建筑等行业,还是在计量、医学、电视、电影、照相、 环境美化、交通信号、产品鉴定以及遥感、信息处理和空间光学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对 颜色的测量和研究 色度学本身涉及到物理、生理及心理等领域的知识,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边缘学科.为 了把“颜色”这个经过生理及心理等因素加工后的生物物理量变换到客观的纯物理量,从 而能使用光学仪器对色光进行测量,以消除那些因人而异,含混不清的颜色表达方式,需 要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再去指导人们对颜色的正确测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29MB 文档页数:152
品尝训练1—嗅觉训练(嗅觉阀值测定) 品尝训练2—味觉训练(味觉阀值测定) 品尝训练3—嗅觉训练(标准香气) 品尝训练4—嗅觉训练(化学药品) 品尝训练5—嗅觉训练(常见物质) 品尝训练6—四种基本味觉 品尝训练7—酒精的甜味 品尝训练8—葡萄酒中的甜味物质 品尝训练9—葡萄酒中的酸I 品尝训练10—葡萄酒中的酸II 品尝训练11—甜味与酸味的互作 品尝训练12—酒度的影响 品尝训练13—甘油的影响 品尝训练14—糖的影响 品尝训练15—酸度的影响 品尝训练16—醋酸的影响 品尝训练17—乙酸乙酯的影响 品尝训练18-味觉平衡实验 品尝训练19—多酚的影响 品尝训练20—SO影响 品尝训练21—嗅觉阈值的测定 品尝训练22-味觉阈值的测定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05.5KB 文档页数:43
第一节 概述 一、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与用途 二、马铃薯的起源与传播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生产发展与科研成就 四、我国马铃薯栽培区划 第二节 马铃薯栽培的生物学特性 一、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二、马铃薯栽培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 马铃薯的病毒性退化与防治 一、退化现象及病毒病害的种类、发病条件 二、防止马铃薯病毒病害的途径 附一、利用实生种子生产种薯 附二、茎尖培养生产无病毒种薯技术 第四节 马铃薯栽培技术 一、西藏马铃薯栽培区及存在问题 二、栽培技术 第五节 马铃薯的贮藏和食品加工 一、贮藏 二、马铃薯的加工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2KB 文档页数:3
主要有糖渍和盐腌两种方式。 腌制保藏原理:高浓度的食盐或食糖溶液降低AW,提高渗透,从而选择性控制微生物的活动和发酵,抑 制腐败菌的生长。 产品主要包括:果脯蜜饯、泡菜、酸泡菜、咸菜和酱菜等。 南方以湿态制品为主,称蜜饯(conserve),北方则以干态制品居上,称果脯(preserved fruit) 按加工区域和产品形成的不同风格分为:京式、广式、闽式和苏式四大体系 从制品的最终含糖量来分:以含糖量(sugar content)55%为界把果脯蜜饯分为高糖和低糖两大类:高糖果 脯蜜饯,形态饱满,半透明状,柔韧浓甜:低糖果脯蜜饯,表面明显皱缩,甜咸酸各味混为一体,食用时 其风味依次释放,发展潜力大,适于人们健康生活和特殊人群(肥胖、糖尿病人)的需要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8KB 文档页数:4
一、低温肉制品的概念及其特色 低温肉制品是相对于高温肉制品而言的,是指采用较低的杀菌温度进行巴氏杀菌的肉制品,即将肉制品中 心温度达到68^72℃保持30min理论上讲,这样的杀菌程度致病微生物可被完全杀灭,保证了产品食用 的安全、可靠,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肉制品的营养价值,因此是科学合理的加工方式。在我国,生产厂 家通常为了增加低温肉制品的安全性,往往人为地提高杀菌温度(一般中心温度7580),生产出来的 产品严格地说应属于中温肉制品。我们笼统地将它们都称为低温肉制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8MB 文档页数:163
一、学科平台课程 1 《生物化学 A1》 2 《生物化学实验 A1》 3 《生物化学 A2》 4 《生物化学实验 A2》 5 《微生物学》 6 《微生物学实验》 7 《细胞生物学》 8 《细胞生物学实验》 9 《分子生物学》 二、专业课程 1 《普通生物学 B》 2 《化工原理》 3 《化工原理实验》 4 《发酵工程》 5 《酶工程》 6 《基因工程》 7 《细胞工程》 8 《生物分离工程》 9 《生物反应工程》 10《生物工程设备》 11《生物工程综合实验》 三、个性化发展课程 1 《发酵工厂设计概论》 2 《工业微生物》 3 《疫苗学》 4 《蛋白质工程》 5 《免疫学》 6 《工业发酵分析》 7 《食品生物工程》 8 《发酵代谢调控》 9 《海洋微生物工程》 10《海洋生物资源研发与利用》 11《生物信息学》 12《生物统计学》 13《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14《生物工程制品研究与开发》 15 《生物工程前沿》 四、实践环节 1 《认识实习》 2 《生产实习》 3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04.5KB 文档页数:44
实验一 肉的品质鉴定(一) 实验二 肉的品质鉴定(二) 实验三 腊肉的加工 实验四 香肠的加工 实验五 灌肠的加工 实验六 盐水火腿的加工 实验七 肉干的加工 实验八 肉松的加工 实验九 肉脯的加工 实验十 酱卤制品的加工 实验十一 熏鸡的加工 实验十二 原料乳检验 实验十三 乳的新鲜度检验(一) 实验十四 牛乳新鲜度检验(二) 实验十五 乳脂肪含量及脂肪球大小测定 实验十六 乳中过氧化物酶和磷酸酶试验 实验十七 异常乳的检验 实验十八 酸牛乳制作 实验十九 禽蛋的新鲜度和品质的检验 实验二十 皮蛋加工 实验二十一 咸蛋加工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67.5KB 文档页数:59
第一章 青贮饲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适时刈割 第三节 牧草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与损失 第四节 青干草的贮藏 第五节 青干草的品质鉴定 第三章 青草粉与碎干草 第四章 叶蛋白饲料 第五章 秸秆饲料 第一节 秸秆饲料资源及限制因素 第三节 秸秆饲料的物理加工法 第四节 秸秆饲料的化学调制方法 第五节 秸秆饲料生物调制法 第六章 块根、块茎类饲料 第七章 子实饲料 第一节 子实饲料贮藏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子实饲料的贮藏技术 第三节 子实饲料的加工 第八章 木本饲料 第一节 灌木的加工利用 第二节 树叶的加工利用 第三节 锯末的加工 第九章 食品工业副产品饲料 第一节 制糖工业副产品饲料 第二节 榨油工业副产品饲料 第三节 粮食加工副产品——麦麸 第四节 酒糟的利用 第五节 豆腐、淀粉的副产品饲料 第十一章 低毒牧草去毒加工 第一节 中毒原因 第二节 几种低毒牧草去毒加工 第十二章 配合饲料 第十三章 饲草料的成型工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6.49KB 文档页数:4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工程是优先发展的高科技领域之一。生物工程工业分 析实验是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设置中的一们主要专业课程,是初步了解、学习和掌握生物工程 工业分析研究的一个重要实践性环节。其实验目的是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个具有明确工业 背景的生物工程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工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的 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基本的实验研究思路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 通过较为系统的实验室工作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页上页909192939495969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6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