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昆虫学》课程教材讲义(电子版)绪论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9,文件大小:4.51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绪论 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农产品在收后贮藏、运输贸易中,往往会遭受到许多有害生 物的侵害或影明,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甚至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 来灾难。这些有密生物孩照其分类、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可以分为病、虫、草、鼠、鸟、 兽等六大类。其中引起虫害的有害生将中,有害昆虫占绝大多数,此外,还包帮了少部分的 蜡类、软体动物和线虫等。因此,将以引起虫吉的有害生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之为 农业昆虫学。 人类自从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虫害问题就华随而生,与农业害虫的斗争,时刻件随 着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公元前1066481年的《诗经》中将危害农行物的害虫分为螟、委, 舌、发4类:公元前7刀8年和707年,织虫(Borer)和里虫(Locust-Grasshopper)危害分 别始见于《春秋》,公元前243年《史记·茶始皇本纪》记线了娘虫的江飞现象历史上 因害虫危害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不胜枚举。据史料记载,我国自公元前707年至1949年 的2656年间,发生东亚飞期Loe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cn)灾害的年份达804年, 平均每3年就大发生1次。“飞蝗敲日”、“禾草一空”、“东地干里,饿殍载道”等都是对当 时灾区悲惨景象的生动猫述,1927年的鲤灾仅山东省斌有00多万农民被迫四处透荒,流 离失所。所以,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就把虫害与水灾、旱灾相提并论,列为农业生产中的 3大自然灾害。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比较重要的农业密虫达700多种。其中已记找的水稻出虫380多种, 小麦苦虫240多种,玉米、高粱、谷子等杂粮作物苦虫500多种,棉花害虫300多种.蔬荣 害虫300余种,果树害虫900余种。北外,随我国改草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日益 增多,包括害虫在内的有害生物传入我国的风险日益增大。美国白城phantria cumea (Dun人、美洲斑潜蝇1 iriomyza sativae(Blanchard)、押粉弧Bemisia tabact(Gennadius、 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等都是改羊开放以米新传入我同的重要害虫。因剂 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十分惊人。以损失自分率非,一般粮食作物损失约占总产量的5"。1%, 棉花约为15%25%.蔬菜15,25%,果树20.3%。若以损失重量计,仅粮食作物全国 每年损失就接近500亿Kg果树、蔬装、棉花等作物损失更大。192年棉铃虫大发生,自 接经济损失达10多亿元。因此,保护农作物不受害虫危言,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加速祖国现代化建设,改善和是高人民生活水平,使我国早日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具有 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内容 农业昆学是一门研究危害农作物的有害昆虫(Inscct pest)和害螨(Mitc)的发生 消长规律及其有效防治方法,从而保证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应用科学,也是一门基础理论广 泛,实践性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害虫,害真的存在是引起虫出的先决 条件。主要研究害虫的种类与鉴定,分行与危害特点。生活史与习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及 成灾规律。其次是农作物,不同的作物发生的害虫种类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品种 或不同生长状况,所发生的虫害情况也有很大差异:研究害虫种群数量发生发展与作物及栽 培指能的关系,明确作物的抗虫性及其机制。第三是环境条件,农作物与害虫均生活在一定 的环境中,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雨量、光照、风等无机因子,以及环境中的其他嵛主植 物或非寄主档物、害虫天敌或其他动物等有机因子,均对害虫的发生,种群消长产生着影响, 研究外界环境条件与害虫发生和种群数量消长的关系,明确影响害虫种群数量消长的关健环 境因子。在上述三个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和发生规律,找出 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运用各种防治技术指施,面防虫害的发生,或在虫出已经发生的情况 下,抓住关键防治时期。采取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场治措法,将害虫的危害损失降低 到最小程度,从而保证衣业生产的优质、高产,收到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威是 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最终日的。 随若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交义、浚透已成为促进学科发展的一个 重要途径,农业昆虫学也不例外。遗传工程、基因上程、“3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遥感Remote sensing,简称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cm,简你GIS)、系统1程等新技术、新方法已在衣业昆学的研究中锋芒 华露,并在农业害虫的测报和防治方面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潜力: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 逐步提高,人逐渐认识到害虫的综合治理必须从生态学原理出发,结合经济学观点,将作 物、害虫及环境作为一个系统进综合分析与研究,对害虫一—作物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 联机害虫管理系统(On-line pest management system),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m、决策支持系绕(Decison则pporsm、专家系统(pn5》sem)等正在遂步 应用于农业昆虫学研究和应用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愈米愈重要的作用

二、国外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M.L.Fimt和R.Van den Bosch(19然I)认为西方国家害虫所治的历史包话早期害虫防 治时期、文艺复兴与农业草命时期、二十世纪前期、战后化学防治时圳和综合防治时期五个 阶段。 早在公元前250年,苏美尔人就使用硫化物防治害虫和呐类。公元前950年,古希腊 人和罗马人已注意到用火烧防治蝗虫的价值。 7世纪的文艺复兴,在极大的推动了欧洲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农业害虫 防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Antony van Lecuvenhock,l675)和生物分类 系统一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c,1Ohcd.1758)的发表,使整个生物科学向前跨了前 所未有的一大步.哈里斯(TW,Harris)于1841年发表了《植物害虫论说》(Treatisc on Insccts Injurious1 oVegetation),书中指的治虫方法与今天的害虫治理方法相北,虽然显得“笨拙 和“落后”,但反映出人类已学握了大量害虫生物学以及害虫与寄上植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知 识。I9世纪从,害虫防治的5类主要捐能,即生物肠治(Biological cono)、机理和物理防 治(Physical and mechanicalo、农业防治(,化学防治(Chemical control)、传防治(Heredity conro)已基本上形成。 桑德森(E.Dwight Sanderson)于I9I5年发表的《衣用、花回和果回害虫学》(Insect Pests of Farm,Garden and Orehard)中,把当时的杀虫剂根据作用机理分为4类,即:胃毒剂 (Stomach insecticid).触杀剂(Conansci、忌橙剂(Repel insecticide)f和重蒸剂 (SufTocating insecticide)。防治害虫的各种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辰和完善,人们开始对害虫 生里生化进行初步研究,强调准确鉴定害虫种类,根据密虫生物学特性进防治,美因于子 1912年领布了植物检疫法案,通过检疫和检验,防止有害生物传播。21年,美国猴多俄 州首次使用飞机阶散杀虫剂防治将天蛾。与此同时,喷雾器(Spraver)、诱灯(Moth-trapped light)、诱绳器(Fly-Trapper)等仪器也先后问世. 20t纪40年代.DDT(Dichloro-dipheny-hr,入六六六(Heacloroeyclohexan) 等有机合城农药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害虫防治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被称之为“害虫防治 的第一次革命”。DD、六六六等杀虫剂使生产中的一些难于防治的害虫得以克服。保证了 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0世纪60年代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心est management,荷你PM)概念的提 出使害虫防治进入了新的时明,被称之为“害虫防治的第二次革命“ 3

三、我国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昆虫的国家之·。早在4800多年前已经开始养蚕(Silkworm) 造丝:3000年前开始养蜂(Bee wasp)粮蜜:2600年前城有治蝗(Locust)和治g(Borer 的记线:180年前已经开始应用伸制剂、汞制剂和黎芦等杀灭害虫:公元340年(约167列 年前),晋代稻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一书中,记载了广东果农利用黄琼蚁Oc咖a smaragdine Fabt,防治村情害虫:I500年前辣有稻麦“免虫“、“耐虫”等抗虫品种的记我: 北魏时期农学家贸思勰,在《齐民要术》(公元528-549)一书中,总结民间的治真经验, 提出了选用抗虫品种、粮食趁热入仓、适时伐木并处理等防止害虫的发生:明代徐光启 (562633)在《农政全书》中,对蝗虫的孳生地点和蔓延地区,习性和生活规律及防治 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随看历史的发展,我国劳动人民对一些重要害虫如水稻暝虫(©心 bo心r,粘虫(armyworm)和果树害虫等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总结,积累了丰言的 经验。然而,长期的封建统治,加之闭关自守的传统思想观念严重束缚了我国生产力的发辰, 也使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 农业昆虫学在我国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对其进行系统伊究是在清代成戌变法以后。当 时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引进了国外的科学技术,翻译了大常外国著作,在农业、生物科学利 害虫防治等方面都有大量译文。1898年浙江蚕学馆开学,将害虫论列入教学大纲:193年 清改府将虫害防治列为初、中等实业学常农业实习科日,将昆虫学列为高等实业学堂农学科 目内容。98年邹树文赴美国求学,入大学后攻读经济昆虫学,与兼志同为中国第一批在 欧美学习近代昆虫科学的留学生。911年在北京十央农事试验场成立病虫害科。1914年天 津北逼博物院成立。采藏昆虫标本甚丰。97年上海化学工业礼在沪西引种除虫匆,苏州 尔吴大学博物系开始招收主修昆虫学的硕士研究生,江苏省成立治螟考察。1922年剑健 江苏省昆虫局。924年成立浙江省昆虫局。1928年张巨伯、吴福桢等在南京成立中国昆虫 学会(其前身为20年代初成立的六是学会)。1933车中央农业实验所设立植物病虫害系。 1939年胡经甫撰写的《中国昆虫日录》6卷全部出版,收录昆虫2069种。1944年中华昆 虫学会于重庆成立。947年开始使用六六六粉剂治虫。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农作粉树虫害的防治工作极为重视。首先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植 物保护专业领导机枸和科学研究单位:各高等农业院校增设植物保护专业、昆虫专业,大力 培养档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了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的害虫防治工作,为农业生产做出了 重大贞献。上要成载表现在: 4

(一)健全了植物保护机构,基本普及了植保常识。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相应的植 保科研、害虫顶测预报,植物检疫等细织机构,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 发展,广大农民的文化索质普岩提高学挥害虫防治知识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一种自觉行 动,侯障了粮、棉、果、荣的连年增产、丰收。 (二)基本控制了历史上的灾害性苦虫。历史上曾经结獄成灾,对我国劳动人民造成 深重灾准的东亚飞组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cy.入、林虫Leucamia,separate Walker、 水稻二化瞑(hilo supperssalis(Walker)和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las(Walker)、小麦吸浆 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chin等大面积猖纸成灾的现象得到了基本遏制域完全控制。特别 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采取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策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根本上消除了 东业飞蝗实害,成为世界治虫史上的春迹:采用“抗虫品种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针,控 制了小凌吸聚虫连年成灾的局面。 (三)基本摸清了不同地区粮、棉、果、莫上的农业昆虫(包括害虫和天敌)区系及 主要苦虫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全面贯彻以农业防治为基篇,多种措雄协调、综合应用的农业 害虫的综合防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泛使用了生物统计、电子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水、卫 星监控等先进的测报手段,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业病虫调查测报网,预测预报理论和水平大 大提高: (四)积累了丰言的害业防治经验,害虫防治水平不断提高。50余年米的害虫防治实 践使我国植保工作者积紧了丰宫的害虫防治经验,以农业防治为基偏的害虫综合防洽技术已 在全国范围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实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和新型施药器城不断 出现,飞机超低量喷雾等现代化工具在大规模防治害虫中得到应用,转基因抗虫棉等己在较 大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并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5060年代单纯依学化学农药,见虫就打 药,不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补会效益的状况已经大大收观。 特别是自改卓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以国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主要研究内 容的科技攻关,使我国的植保技术稳北发展。“六五”攻关是以单病、单虫为防治对象,协 调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将其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七五”攻关以作物为中 心,以多种病虫为对象,是倡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作用,建立综合体系。“八五” 攻关侧向纵深发展,更深入地探讨昆虫与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害虫的时空动态以及害 虫在不同作物之间转移繁行和危害的规律。在防治策路上,更重视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动态 衡原理,充分发挥白然因索对害虫的调节控制作用,销以适时适量地使用农药:曾士迈(1991 利用系统工程原理提出了“怕保系软工程”,他认为“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植保工作进

行分杯、研究、设计、实施并不断优化,这样一套科学方法和工作供序,就是植保系绕工程”, 丁岩软(1993)提出了“害虫种群的生态控制(Ecological management)”概念,指出店虫 种群生态控制的指导思想是用“泼控”代替现行的“功治”。即在生态系绕整体水平上,利 用切可利用的条件(或因素),对害虫危害进行调控,达到优化生态系统结构的目的,以 逐北代替现行的“综合防治”。随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绕工程等逐步被纳入到害虫 综合治理中,加之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害虫的科学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提供了强有 力的工具,使有害生物综合治甲理论与实践得到巨大的充实 四、我国农业害虫发生的新动向及特点 尽管我国在农业害虫研究和防治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时代在前进,条件在变化, 农业害虫的防治问恶仍然是农业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害虫对农业生产的威胁并未从根 木上消除。随耕作栽培制度的变化,品种的更换,农药的更新换代,以及农村经营管理体制 的改革,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农作物言虫的发生动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日前,农作物 害虫发生的总趋势是发生而积扩大,成火频率提高,危害损失加重,害虫防治工作在整个农 事操作管理和保证农业生产高产、稳产、高效、优质中的地位与作用愈来意重要 我国农业害虫发生的新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一些长期得到控制的历史性害虫再度猖撕。20世纪80年代中期,黄淮流域小麦主产 区麦红吸浆虫Si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再度猖颗就是典型的一例。近年米,麦红吸浆 虫大范围内猖颗成灾的势头虽然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局部地区知河北、河南北部等地仍然 造成严重危害,特别是重灾区北移的现象有待深入研究.此外,东亚飞蝗1 ocusta migratoria manitens店(M©y,)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天津、河北等许多地区都表现了耳猖颜的趋 势。 2.一些历史上的次要害虫上开为主要害虫。20世纪70年代以前,棉铃虫Hehcoverpa armigera Hubner、水稻褐飞虱N7 laparvata lugens(Slal)利白背飞虱Sogota fircifera Horvath、 麦长管斯Macrosiphm avenoe Fabricius、f稻级卷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ce 莱蛾imtella xylostelia(L)等都是农业生产中的次要害虫,但随农业耕作栽培制度和农田 生态环境的变化,上升为主要害虫,对农业生产构成了新的城胁。特别是棉铃虫(coom bollworm)和稻飞虱(rice planthopper)已分别成为贞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稻区 最楝手的害虫向。 3.以前未曾报道过或从因外传入的新害虫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各地 6

报道的以前未曾发现或随农产品调运传入我国的灾害性害虫有20余种。如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mm(estwood)在我国北方地区织撕成灾是随大振蔬菜大面积推广 而出现的:美国白镜Hyphantria cmmea(Dun入、美洲斑潜與iriomyza sativac(Blanchard)、 烟椅虱乃emsa1 abaci(Gennadius)等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传入我国沿海及内陆 省份,给农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 4.经济作物、园林花卉虫害问题突出。随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果树、荒 装、中药材和园林花卉植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与之祖应的虫害问题口渐突出,在许多地 区已成为彬响这些作物(或植物)产量进一步提高,闻积进·步扩大的关健限制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农作物害虫的防治「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任 何麻大意或者认为宫虫防治工作可以劳永逸的思想,都是不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 需要有志于这项事业的大科技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 五、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 早在1950年,我因武提出了“功重于治”的方针,提侣有淮备、有计划地防治农作物 病虫害: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植物保护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紧,针对不同时期的具体情 况,我国普对楨保方针进行了几次修改、补充,但是“预防为主”一直是植保工作一贯的指 导思想。20世纪60年代,由于连年人面积使用化学农药,忽视了化学农药的负面效应,引 起环境污染、天敌等有益生物急刷减少、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和再猖预等严重问恶。0世 纪0年代以来。人们对出虫防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加之世界范内保护环境、保护生态 平衡的呼声日益高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技术措速既没有上述化学农药的皱点,又容易 与其它指施相配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多种措施协调配合的综合防治策略应运而生。1974 年在广东韶关召开的全国农作物上要病虫害综合防治讨论会上,经过与会专家充分讨论, 致认为“农作物病虫的防治,要考虑经济、安全、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日的是为了农业 生产的高产、稳产、增收,同时也要注意侯证人、畜安全,避免或就少环境污染和其它有苦 御作用”。197年确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我国植物保护工作的总方针,并数了如下 解释:把防作为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制宜地合 理应用化学防治、生物场治、物理防治等指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H的 20世纪80年代以永,农业生态系统工程原理、有苦生物生态调控策略和可特续发辰理论应 用到害虫综合防治中,给“顶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又赋予了新的内容。以生态 学为基阳,实迹可持续的害虫控制策略已成为“害虫综合治理”战略的核心

“顶防”是贯彻植保工作方针的基霜,“综合防治”不应被看成仅仅是防治手段的多样 化,更重要的是以生态学为基础,协调应用各种必要的手段,经济、简易、安全、有效地持 续控制出虫危害(不是消灭害虫)。任何防治有害生物的设计方案,如果脱离了这一指导思 想,采用的指施再多,也不能算是好的综合防治策咯, 课后阅读文献资料 1,M.L.韩林,R范德希若(曹,休复译).1985.苦虫综合治理导论科学出版祖 2华南农业大学丰综1995.农业虫学(第二藏上用)北京:中国农业出反利 3伞吉元,李照会,徐法富编.195.农业昆电学北京:中国农业出极社 4.工斋,黄华国,张晓丽205.3S技术在森林虫害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世界林业显究,18(2: 51-56 5件均样主编202.农业昆虫学(北方木),北京:中国农业坐版社 6.西北农学院主编196.农业昆虫学(农学专业用).北京:农业出版社 7.张青文主猴207.有害生物际合治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8票泪志,张大勇,叶万挥等20.农亚外米生物入侵中所究现状与发展趋券值物保护,30(3:5-9 9张艺利,朴水藏,吴量文主编,196,中国有出生物综合治理论文兔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板社 10.丛心模,周新远,1984.生态学引论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及应用重庆:科学技术之献出板社 11.中国农业百利全书总辑委员会虫参编辑委员会990.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虫春北京:中国农 业出版社 复习思考题 1.农业生物火害主包括哪些类别?举例说明其色害严重性 2。为什么自占以米我国将望灾与水灾、早灾并列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三大自然式害? 8

3试述农作物病虫害对衣业生产的危害 4,何带农业昆虫学?其研究内容主缨包括雾些内容? 5简还农业尼虫学与现在新兴学科的关系 6.简述国外农业能虫学的发展更与主要成 了。简述我国农业昆虫学研究的主要成减 8我围农业专虫发生的衍动向及特点是什么? 9我国植物保护工作节方针是什么?简运其含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