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考古研究表明,早在3亿5千万年前昆虫就出现在地球上,而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的历史仅仅只有大约1万年的时间。所以,害虫防治的历史,实际上与人类从事农业生产 的历史一样悠久。自从人类开始栽培作物,人们就在不断地与害虫作斗争,尝试采用各种防 治措座控制害虫危害。在长期对害虫防治技术的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中,一些传统的防治 方法得到了补充、完善和发展,一些新的、现代化的防治方法也在不断出现和发展。各种防 治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衣业害虫的防治方法,根据作用原理和应用技术,概括起来可分为5 大类,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机酸防治。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 F男,单独使用任何一类防治方法,都不能全面有效地解决虫害问题。在出虫防治实我中, 只有坚特综合防治的原小,协洱使用各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才能达到有效控制害虫,保障 农业生产丰产、丰收的目的。 第一节植物检疫 “检疫”(Quarantine)一词源自拉丁文Quadraginta,本意是40天。4世纪威尼斯共 和国为顶防在欧洲流行的鼠疫、宿乱等然性传染病的传搭,规定对抵港船只实行强制性隔离 40天,认为这此传染病在40天内有可能通过浩伏期而表现出米,经检查无病者才允许赞常。 其后将这种隔离措施用于预防动物传央病,最后又应用到植物保护中以防止危险性病、虫、 杂草的传播蔓延,称之为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c. 一、植物检疫的理论某础及其定义 每种农作物病、虫、杂草都行定的地理分布范围,但也有远距离传播和时大分布 的可能性:病、虫、杂草的传搭途径主要有自然传指和人为传据两种,前者即通过白身飞翻、 爬行或随风力、流水等途径进行传播,人类靠自身的力量比较难以控制:而后者主要是通过 植物种子、前木、植物产品及其包装物、运输T具等的调运来完成,是在人类活动的参与下 进行的一种传搭。人为传播的病、虫、草害在原产地一般常受到当地固有的天敌等因子的控 制,发生较轮或大发生后能及时的得到控制,但传入一个新的地区后,如果环境和密主等条 件适宜,又无有效的天敌控制,很容易结锁成灾。例如,蚕豆象就是日本侵略我国期间随军 和马料传入我国的:号铃曾块茎娥Phthorimaea opereulella(Zeller)、棉红怜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Saunders,苹果绵断Eriosoma lanigerum(Hausman、美国白蛾Hyphaniria cunea 1
(Dnun)和美洲斑潜蝇iriomyza,aae(Blanchard)等都是从国外传入的危隐性害虫,对 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植物检疫读是依据国家法规,对谐出和调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以防 止人为传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福扩散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指施,又称之为“法规 防治”(Legislative control).由此可见,植物检疫是一种保护性、预防性指施。 一、植物检疫的范围和任务 植物检疫根据检疫范围一毅分为对外检疫(国际检疫)和对内检疫(国内检疫)两种。 【,对外检疫办称国际检疫(International quarantine),是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杂 草传入国内或带出国外,由国家在沿海港口、国际机场以及国际间交通要道等处,设置相物 检疫或腐品检查站等机构,对出入口岸及过境的农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 2、对内检疫亦称国内检疫(ntra-national quarantine),是为了防止国内原有的或新从 国外传入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在国内各有、市、自治区之间由于交换、调运种子、苗木及 其它农产品而传潘并扩大蔓延。日的是将其封锁于一定范用内,并加以彻底消灭。国内检疫 山各省,市、自治区的植检机构会同椰局、铁路、公路、民航等有关部门,根据各地人民政 府公有的对内检疫对象名单和检疫办法进行 植物检疫的任务主要包括: 【、教好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进出口或国内地区间调运的检疫检验工作,杜绝危险性病、 虫、杂草的传潘与蔓延 2、查清检疫对象的主要分布及危苦情况和适生条件,并根据实情况划定骏区和保护 区,同时对接区采取有效的封锁与消灭捐施。 3、建立无危险性病、的种子、苗木基地,供应无病、虫种直。 三、柏物检疫对象的确定原则和疫区、保护区的划分 植物险疫对象就是险疫法或植物检投条例所规定的防止随植物及植物产品调运传插蔓 延的危验性病、虫、杂草。 植物检疫对象是根据每个国家或地区为保护木国或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阿需要和病、 真、杂草发生特点面确定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所规定的检疫对象可能是不同的,但其依据的 原则是相同的,主麦包括3个方面: (1)人为传播作为档物检疫对象的病、虫、杂草,它们本身的自然传播能力很城, 而主要依荐人们在种苗、农产品及其包装物的调运过程中传播、扩散。 (2)危害严重一日传入到一个新的地区,会造成严重危古,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正
常进行 (3)局部分布已知仅分布于同外或国内的局部地区,尚未在较大范出内发生危害, 如果采取检疫措施,可以保护尚未发生地区的农作物不受危害。 变区(Pcs1ar©a)就是某种检疫对象发生危害的地区,也叫做该种植物检疫对象的疫 区。 非疫区(Pcst-free area)又叫保护区,就是某种检疫对象还没有发生的地区,必须采 取检疫猎连,防止人为地将检疫对象传入这个地区,也叫假防止某种检疫对象传入的保护K 在我国,对局部发生的检疫对象如苹果绵蚜Eriosom0agem(Hausman入、简萄根 拾蚜neus vifohiae(Fich)等,将其发生的地区划为疫区,严格禁止带有检疫对象的种了、 苗木和农产品调出区外,把检疫对象封锁在疫人之内,并要求在疫区内州强防治逐步压缩发 生面积,力争最终彻底消灭。而对在国内分布已较广,但局部地区尚未发现的检疫对象如棉 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f(Saunders,则将那些未发现这种害虫的地区(如新暖、甘 肃河西走邮等棉区)划为保护区,严格禁止带有棉红铃虫的种子和农产品调入,或经熏蒸处 理、褐底防治后才准进入。 变区和保护区的划定,包括范用的大小均应慎重考虑,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能有效 地防止检疫对象的传潘扩散,并应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四、植物检疫的实施方法 【、制定法规档物检疫法规(条例)是怕物检疫实法的依据。植物检疫法规是由国家 立法机构定的,与其它法律(条例)具有同等的效力。自20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为了 保护自己国家的农业生产安全,绝大多数都制定了植物检投法。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法规是 在1982年国务院颜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投条例》和1983年颁布的国内《植 物检疫条例》的基础上,分别于1991年10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动植物检疫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和1992 年修订补允的《植物检疫条伤》。196年12月,国务院须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 植物检疫法实谁条例》,细化了动植物检疫法中的原则规定。农业部和林业部还根据检疫条 例的规定,制定了实施细则。各省《自治区、直错市)可根据条例及其实纯细则,结合当地 具体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此外,根据病虫苦的发生变化,我国政府多次修订了《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和《农 业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对怕物检疫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 1983年、1995年先后两次对“全国档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进行
了修订完善,其中1995年修订的全国植物检没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中 包害虫I7种,分别是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vzophih松Kuschel、小麦黑疼瘿蚊 Masetiola destructor(Saw)、马铃蓉甲虫Leplinotarsa decemlineata(Sa)、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livae(Blanchard)、相桔大实蝇Tetradacus ciri(Chen)、蜜柑大实蛹 Tetradacus isuneonis(Makc)、相情小实與Dacus dorsal你Hendel、苹果数鼓 Laspeyresia pomonella(L.)、苹果绵蚜Eriosoma ianigerum(Hausman)、美国白鲶 皮数Trogoderma granarimm Evers、菜豆象Acanthoscelides obtecmus(SaN)、四纹豆象 (alipsobruchus maculats(Fabricius)、上果果肉象甲Sternochems frigidus Fabricius、芒果 只实象甲Acryptorrhynchus olivieri(Faust)和啡旋皮天牛Dihamms cervims《Hopc) 进入21世纪以米,根据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口益承繁,外米生物入侵形势更 加严域的客观实际,农业部、质检总局于207年5月29日发布实施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进境植物检投性有苦生物名录》,新名录中检疫性有苦生物种类由原米的84种增加到35 种,保护面明显扩人,同时增加了有害生物的防范力度,提高了进境植物检疫门坎:其中包 括有害昆虫146种。软体动物6种。 2、确定检疫对象检疫对象是实施检疫的具体日标。当然,在确定检疫对象前,必须 进行充分的调仓研究和科学论证,同时还要考国家间的具体利益和要求。此外,也允许由 于情况和需要的变化而做出修订,但这仍需经过规定的程序办理和批准才能生效。 3、检疫检验一般可分为入境口岸检验,原产地山间检验、隔离种植检验3种方式。 入境口岸检验是指调运的农产品到达进口国口岸后的检查检验。原产地田间险验是指进口国 派人赴出口国农产品原产地进行实地调查。隔离种植检验上要是指入境后的检验.通常可以 采取检骏苗雨、陌离试种同和检拉温室米实庭。 4、疫情处理经过检验检投一旦发现疫特,根据植物检疫原则,可以采取禁止入境、 退货、就地销毁,或者限定一定的时间或指定的口岸、地点入境,也有采取改变用途(例如 将种用改为加工月)的方法进行处理。对处于休眠期或生长期的植物材料,可用化学农药过 行处理或采用热处理的小法。对于已入侵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在其尚大蔓延传潘前,要 迅速划为疫区,严密封镇,采取铲除受害植物或其它除灭的方法处理,这是检疫处理中的最 后侯证措逆。 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的日益增多,国内、国间的人员 交往和农产品调运更加频繁,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日渐非。要儆好植物检疫工作,不仪
植物检疫部]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需要各部的协作,把局部和整体、当前和 长远的利益结合起米,共同把关,以杜绝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搭蔓延 第二节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Culturar)减是根据农业生态系统中害虫、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 的关系,结合农作物整个生产过程中一系列样作栽培管理技术措准,有目的地改变害虫生活 条件和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或是直接对害 虫种群数量起到定的抑制作用。农业防治法是传统的防治方法,早在915年 H.D.Sanderson的第一部有关衣业昆虫学专著中,域以生物学为基础对多种栽培防治方法 进行了闸述。 一、农业防治的理论根据及其特点 农业告虫是以农作物为中心的生态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出(果园或装地)环境中 任何一个组成部分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业害虫的种群数量。因此,掌握耕作制度、栽培管 理等农业技术措施与出虫消长的关系,就有可能在保证丰产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抖作栽培技 术,抑制害虫的发生,或通过改变环境条件,使其不利于害虫而有利于作物,或及时消火害 虫在大量发生危害之前,从而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在不足以造成经济危害的木平。 农业防治法的实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结合必要的栽培管理措能进行的,既不需要增 加圳额外的人力、物力,还可以避免因使用化学农药所产生的害虫抗药性、环境污染以及杀伤 有益昆虫,并日能和其它防治方法协调心用。此外,一种有效的农业防治措通一旦被群众接 受,往往比较容易推行,防治规模较大:加之农业防治法措连多样,能从多方面抑制害虫, 而且效果随着猎施的连年实施而积累,具有相对稳定和特久的特点。 但农业防治法也有其局限性:(1)有时某些害虫的防治措施与丰产要求相矛后。(2) 个地区的农业拼作制度利和管理措施是在当地长期生产实我过程中形成的,如要加以改变必 须全面考虑,权衡利弊,因地制宜推行。(3)农业防治的作用常表现缓慢,防治效果也不如 化学防治快,在害虫已大量发生危害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这志需要做好宜传工作,否则 不易为群众所接受。(4)农业防治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往往地域性、季节性较强,限制了推 的范用 、农业防治法的具体措施 【、调整耕作制度 (1)科学布局农作物的合理布局,不仅有利于作物坤产,也有利于抑制害虫的发生 例如,桃梨混栽或相邻的果园,梨小食心虫Grapholha molesta Busck发生严重,这是因为
第1、2代梨小食心虫主要危害桃梢,而第3、4代转移到梨树上危害梨果,桃、梨混种正好 为梨小食心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资源,有利于其种群增长。 (2)合理轮作合理轮作能抑制其至直接消灭食性专,活动能力小的出虫。如大豆 食心虫1 egumintvora g4 cmnivorelta(Mas.)只危害大豆,成虫飞理力也不强,采取大豆与禾 谷类作物轮作,就能有效地防治大豆食心虫危害:小麦吸浆虫食性比较单纯,仅适生于早地, 麦稻轮作即能某本控制其发生。但不合理的轮作也可助长某些害虫的发生,如水稻与玉米轮 作会加重大瞑Sesamia inferens Walker的危害。 (3)合理间作套种合理间作套种主要是通过彩明害虫的食料条件、田间小气候以及 天敌的作用而影响害虫的种撰数量,如高矮秆作物配合,通风透光,对喜欢潮湿或郁闭条件 的粘虫Lencania separate Waker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棉麦间作,小麦上的蚜虫天敌可转移到 榴株上,对防治棉断Ahi加gossypi Glover有利。但棉豆间作会使棉红珠在格花和豆类作 物之间互相转移发生而加重危害。 (4)耕作收制拼作改制对苦虫有显著影啊。如北方存播玉米面积缩小,麦套玉米或 夏播玉米面积扩人,使第1代玉米螟因缺乏适宜寄主而彻制了第2、3代的发生。但春播谷 子面积压增,夏播谷子面积大后,危害谷子的栗芒蝇Atherigona bisela Karl发生盛期与谷 子易受害生有期相吻合,使菜芒豌在不少地区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2、上寒深耕,适时灭茬深翻上寒可将原来在土寒深层的去虫翻至地表,受日光噪晒 或冷冻致死:或使有些原来在上堞表层的害虫酸相入深层不能出上而死:或因耕作时的直接 机战损伤或孩坏其巢穴和斯室而使其致死。如棉铃虫以蛹在莱表层4-6cm处蛹室中越冬, 冬季深制可破坏其斯室并使斯损伤而大量死亡。采灰螟(hi加infiscatellus Snellen90%左右 的越冬幼虫在谷茬内,结合春拼、秋耕理谷茬是防治栗灰螟的主要措施。 3、科学播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也能减少害虫的危害。害虫对于寄主的发育阶段 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适当调节播期可以躲避某些害虫的危苦。如作麦区适当早播可以减轻菱 秆蝇Meromvza saltatrix Linnacus的危苦。密植也可减少存麦区麦杆蜡的危害,但有利于粘 虫等的发生。 4、合理纯肥与灌浮合理难把可以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促进 作物的生长发育,加速虫伤愈合。试验表明,稻田氯、磷、钾肥合理配合,尤其是适当控制 氨肥,不仅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而且可以减轻飞到、稻嶼等的危害。但能肥不当,则会加 重虫害,农田施用未经病熟的有机肥,会招金龟甲(Chafer)、种巢(Sccd-小)产卵祭殖 合理灌源排水,可以改变出间环境条件和作物生长状况,从而拍制某此虫的发生。如结合 6
麦川春季灌水,振落红脚蛛并使其致死等 5、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管理是各种增产措施的综合运用,其中清洁正园是防治害虫的 有效捐流之。出同的枯枝落叶、落果、遗林等各种农作物残余物中,往往浩藏者大量出虫, 在冬季又常是某些宫虫的感冬场所。此外,Ⅲ内外的杂草不仅是些害虫的越冬场所,也是 作物出苗前和收获后的重要中间寄主。因北,及时清除作物残余及杂草,对防治彩种害虫具 有重要的意义。 6,梢物抗血性的利用及抗虫品种的选育 (1)植物抗虫性的概念植物抗虫性是指植物对害虫所产生的损害具有避免、抵抗或 补偿能力,从而降低了害虫最终危法得度的可遗传特性。从牛物进化的规点看,柏物抗虫性 是植物与昆虫在长期的协同进化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柱物抗虫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 对的,但针对某种害虫选育的抗虫品种,在害虫防治中还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2)植彻抗虫性机制Sahl最初将植物的抗虫机制归纳为物理抗性(Physical resistance)和化学抗性(Chemical resistance):Mumfold(I93l)将植物抗虫性分为外因抗 性(Extra-resistance)和内因抗性(ntra--resistance):Painter(I951)根据档物抗虫性反应的 结果将其分为3类,即客名的抗性三机制一不选择性(Non preferenc).抗生性(Anti--biosis】 和时害性(Tolerance):Metealf(I975)和Marcos Kogan(I984)等把植物抗虫机制概括为 生态抗性(Ecological resistance)和造传抗性(Heritage resistance):Fenny(]990)和Haukioja (1990)把植物的抗虫性分为组成抗性(esistance)和诱导抗性(Induce resistance)。其中,Painter的抗虫三机制已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并在抗虫性的研究中得到 广泛应用。 不选择性指害虫不喜欢在某些植物上产卵、悟息或取食的习性。售虫对寄主的选择性 受植物的形态解剖性状、生物化学,物候或植物生长特性形成的小生态条件等的影响。如 莱粉蝶Pieris rape L.幼虫的食料植物士要决定于其中是否含有2种芥子苷甲诈的成分。多 种芥子难苷对菜蛾piutella xylostella L.能起到引诱和助长取食的作用。蚜虫喜欢黄然色的 时片。抱子甘蓝“Rubine心”品种的红色叶片比绿色时片对菜粉螺的引诱力弱。“西农6028”、 “南大249”抗小岁吸浆虫,主要由于内、外颖扣合茶密,不适宜成虫产卵所致。豆荚无 毛的大豆品种抗大豆食心虫:水稻易受期害的危验生有期是分黛期和孕穗期 抗生性有此档物品种含有某些“有出”化学物质,或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或虽有营 养物质但难以被害虫利用,或山于害虫免害过程中产生的不利于害虫生命活动的物理或机候 作用,引起出虫死亡*增高、繁殖*降低、生长受到抑制而不能完成发育或延迟发有,寿命
缩短等现象。一般来说,植物的次生化学物质如生物碱、氧肟酸、份类化合物等大多对害虫 有抗生作用。例如,烟草根部所含的烟碱对昆虫有神经毒性。玉米期Ostrima spp.幼虫在玉 米心叶前期死亡率高,两因是玉米植株中含有1种有毒化学物质一氧肟酸(简你“丁布” DIMBO.A),能抑制玉米螟幼虫取食和生长发育,并促使其死亡。豆长管蚜Macmsiphu onobrych加Boy在抗蚜豌豆品种上,生殖力较在感斯品种上显考降低。稻核中含有的水杨酸 和苯甲酸对二化螟幼虫生长有制作用。褐飞瓜对抗性品种“Mdgo”的不良反应是由于该 品种所含天冬氨酸的量极少所致 耐害性有些植物种类或品种虽然也遭受害虫的危害,害虫也能在其上正常生长发育, 但这些植物种类或品种具有很强的增殖或补偿能力,因此可以忍受虫害而不影响或不显者影 响产量。耐害性通常与下列一个或多个因索有关:①植物生长旺盛,受害组织再生补偿能力 很强:②受害部位强韧,受害后对其正常生长发有无影响:③邻近植株的补偿作用。时真性 植物遗受害虫危害后,自身通过生理生化代谢的补偿而取得新的平衡,从而尽可能地少减产 或不减产。例如,不谷类作物在洁受蛀茎苦虫危苦时,能迅速分蘖形成渐茎,不致显著影响 产量。棉花处于蕾铃增长盛期补货能力很强、这时棉铃虫取食造成的蕾铃脱落对产量影响不 大 (3)植物抗虫性的遗传基础植物抗虫性也和任何其它性状一样,是由遗传因控制 的。根据控制植物抗虫性的基因多少,可将抗虫性分为单基因抗性(Monogenic resistance 寡基因抗性(ionresistanee)和多基因抗性(Polygenic resistance)。 单基因抗性池称主效基因抗性,专化抗性或垂直抗性,由一个位点上的一对等位某因控 制,抗性稳定性较差。在杂交2代或以后各代中,抗性或感性间表现出不连线的分离,其作 用是“质”性的。 多基因抗性也称为微效基因抗性、非专化抗性或水平抗性,受多个位点上的多对等位基 因所控制,对某一种害虫的所有生物型均具抗性,这种抗性较稳定持久。抗性与感性亲代间 杂交后的分离群体中基因表现从感性到抗性的连续变化,其作用是“量”性的:每一基因对 整个抗性具有一个微小的质成,抗性水平一般较低或中度。 寡基因抗性是由少数儿个华因控制的,抗性稳定性介于上述二着之间 (4)抗虫品种的选育抗虫品种对害虫的影有是明确、持久和累积性的,常可在人面 积范围内把出虫种群数量压低到经济危苦水平以下:而且抗电性可与高产、优厦、抗病等优 良性状综合到一个优良品种中。一殷来说,单基因控制的抗虫性状通过杂交育种易子获得威 办,但易使害虫产生新的生物型:而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在防止害虫新生物型的出现方血, 8
较单基因抗性更为优越。抗虫品种对害虫一般具有专一性,但有的品种也能兼抗几种害虫甚 至病害,抗虫品种不会杀伤自然天敌,可避免化学农药不良副作用的产生,而且能与其它防 治措滩较好的协调。 决定品种抗虫的问题,作物本身是内因,而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有关外界环境条件是 外因。因此选育抗虫良种的工作,必漠从改变品种的特件着手。选育抗虫品种的方法是名 种多样的,包括选种、引种、杂交、诱发突变、嫁接等等。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品种间杂交, 现有的抗虫良种很多是用这种方法选有出米的。20世纪80年代以米,的若现代牛物技术的 发展,尤其是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在作物中导入外源基因及加快育种速度提供了基 础。自1983年人类首次获得转烟草基因的马铃薯开剑了生物技术有种的新纪元以来,以转 基因植物研究、开发和应用为标志的新农业革命工轰轰烈烈地在全球展开,国内外在开展 抗虫因工程的研究 抗虫基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来自苏云金杆南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1)的Bt 杀虫蛋白基因,其杀虫毒件为伴孢晶体蛋白,对鳞翅日、双翅日和带翅日昆息有毒。另一类 是来源于档物的抗虫基因,能有效干扰害虫消化作用而导致死亡。到用前为止.B基因至 少已被成功地转入棉花、玉米、油菜、水稻、烟草、小麦、杨树,番茄、大豆、胡桃、落叫 松、甘旅、苹果、花生、鹰咀豆、首蓿等17种作物并在用间得到高效表达,逐步被用于P 系统中。 除B:基因外,许多来源于植物的抗虫基因的转入表达研究也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些 基因包括蛋白酶(知丝氨酸蛋白醇、疏醇蛋白酶)抑制基因,:淀粉醇抑制基因、植物 凝集素(如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等。日前转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植物至少已有20多种,主 要有烟草、马铃薯、水稻、棉花、哥茄、首蓿、杨树等,其杷标害虫士上要是鳞翅日、销翅日 和同翅目害虫,所转基因主要是(pT1及P基因.这类植物源的蛋白酶抑制物比纠岗来 源的B1毒蛋白种类多、活性高、杀虫范围广,而且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可能更有开发和利 用价值。植物外源凝集素是非免疫米源的糖蛋白或结合糖的蛋白,能使细胞聚集或沉淀纯 蛋白。已查明来自不同植物的多种凝集蔡对同翅日、鞘翅日、鳞翅日和双翅日昆虫有毒性。 已获得的转凝集素基因的抗虫植物至少有4种,主要有玉米、与铃彩、烟草、油菜、水稻 番茄等,祀标害虫主要是鳞翅目和同翅日害虫。 1996一201年的6年间,全球转其因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30多倍,转基因大豆、末米 棉花和油英己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阶段。目前,全世界已有中国、美国、印度、可根廷、南 非、墨西哥、澳大利亚及哥伦比亚共8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抗虫棉。我国是世界上抗虫棉行
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自1988年启动转基因抗虫棉研究,至205年,全国转基因抗虫棉种植 面积达330万hm°,累计推广面积达60)万hm,产生的经济效益超过120亿元,显示了巨 大的场潜力 第三节生物防治法 传统的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ro)指利用害虫的天敌米防治害血。随着科学技术的 不断进步,生物防治的内容一直在扩充。从广义来说,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或其代期产物 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天敌利用和近年棉现的昆虫不有、昆虫激素及信息泰的利 用等 、生物防治的理论基础及特点 在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总是以别的生物为条件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地构成 定生态环境下的生物群落:在农田生态系中,生物群落以多种生物种群形式存在,它们之间 以食物链关系联系在一起,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它环节的变化。 星虫占整个陆生动物种数的8%左右,而昆中植食性星虫种类又约占整个星虫绑的 一半。植食性昆虫在每种作物上往往有成百上干种,但实际对农作物造成色害,经济上具有 重要性的种类并不多,95%以上的种类危害很轻或着偶然严重发生。这说明大量的害虫种类 受到白然作用的控制。其十最重要的白然控制作用就是天敌因素,即所谓的“白然生物控制" (Natural bio-control).因此,在一定的农业生态系中,分析法虫种群与天敌种群之间的相 互关系,人为加强天敌种群控制害虫的能力,就能把害虫种群数量压低到不足以对作物造成 损吉的水平,这流是害虫生物防治的理论依据。需要指出的是“自然生物控制”仪仪是启示 人们发据和利用有益生物来防治害虫,而不能认为依靠天敌的自然发生发展来解决虫害间 题。天敌和害虫在山间的消长规律一级呈见一种跟随效应,即天敌无论是在出现的时间上或 在数量长上,总是跟随在寄主害虫之后。因北,在自您情况下,天敌充分发挥其显苦的治 虫效果常在出虫已经大量发生造成危害以后。 生物防治不污染环境,对人备及农作物安全,不会引起抗药性,不杀衡天敌及其它行 益生物。同时,天敌生物在自然界可以建立种群并主动繁殖扩散,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相对稳 定、持久。我国利用生物防治的历史悠久,天散资源丰常,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物防治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利用自然天敌昆虫以及病原微生物访治害虫, 由于依粒自然平的控制作用,往往不能在短期内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必须利用人为因泰 予以加谁:此外,天敌杀虫作用较缓慢,杀虫范较窄,不容易批量生产,贮存运输易受限 制等也是今后有待深入研究以克报的缺陷。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