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资源(理论课程资料)电力数据通信_相关标准_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7,文件大小:1.29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1CS29.240.30 F21 备案号:10889一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634.5104-2002/IEC60870-5-104: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 EC60870-5-101网络访问 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 Part5-104:Transmission protocols- Network access for IEC 60870-5-101 using standard transport profiles (1EC60870-5-104:2000,DT) 2002-09-16发布 2002-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

DL/T634.5104-2002 目 次 前言 Ⅱ 引言… 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一般体系结构……… 3 4 规约结构…… 2 5 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的定义…… 3 5.1防止报文丢失和报文重复传送…… 5 5,2测试过程…… 7 5.3采用启/停的传输控制… P 5.4端口号… 5.5未被确认的I格式APDU最大数目(k)… 0 6DL/T634.5101一2002中定义的ASDU的选取与新增的ASDU… 9 7选定的应用数据单元和功能与TCP服务间的映射关系 … 11 7.1站初始化(GB/T18657.5一2002的6.1.5-6.1.7) 11 7.2用查询方式收集数据(GB/T18657.5一2002的6.2) 12 7.3循环数据传输(GB/T18657.5-2002的6.3) 13 7.4事件收集(GB/T18657.5一2002的6.4) 7.5总召唤(GB/T18657.5—2002的6.6)… 14 7.6时钟同步(GB/T18657.5-2002的6.7) 15 7.7 命令传输(GB/T18657.5一2002的6.8) 15 7.8累计量的传输(GB/T18657.5一2002的6.9) 16 7.9参数装载(GB/T18657.5一2002的6.10) 小***404***0*4*4年1“4*40*40*0*4 17 7.10测试过程(GB/T18657.5一2002的6.11) 17 7.11文件传输(GB/T18657.5-2002的6.12) 17 8在控制方向带时标的过程信息的ASDU… 18 8.1类型标识58:C_SC_TA_1带时标CP56Time2a的单命令 18 8.2类型标识59:C_DC_TA_1.带时标CP56Time2a的双命令… 19 8.3 类型标识60:C_RC_TA_1带时标CP56Time2a的步调节命令… 20 8.4 类型标识61:C_SE_TA_1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定值命令,归一化值 20 8.5类型标识62:C_SE_TB_1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定值命令,标度化值 g。 21 8.6 类型标识63:C_SE_T℃_1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定值命令,短浮点数 21 8.7类型标识64:CB0_TA1带时标CP56Time2a的32比特串 +t+44 22 8.8类型标识107:C_TS_TA_1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试命令 23 9互操作性… 23 9.1系统或设备 24 9.2网络配置… 24 9,3物理层… 24 9.4链路层… 24 9.5应用层……… 25 9.6 基本应用功能… 29 I

DL/T634.5104一2002 前 言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95年出版EC60870-5-101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为适应网络传输, 2000年出版了EC60870-5-104:2000。为规范本标准在国内的应用,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于2000年向国家经贸委提出申请,经国家经贸委电力[2000]70号文批准立项。本标准 等同采用EC60870-5-104:2000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一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 集的EC60870-5-101的网络访问。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为适应电力系统(包括EMS、SCADA和 配电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公用事业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传输规约。这些规约共分5篇: IEC60870-5-1:1990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帧格式; IEC60870-5-2:199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EC60870-53:199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IEC60870-5-4:199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定义和编 码; IEC60870-5-5:1995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 近年来,E℃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标准,经国家经贸委批准,我国制定了相应的电力行业标准,它们 是: DL/T×××一200×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EC60870-5-101:2000,IDT): DL/T719一2000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IEC60870-5-102:1996,DT): DL/T667一1999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IEC60870-5-103:1997,DT)。 基本标准是制定和理解配套标准的依据,配套标准都要引用基本标准,配套标准是针对具体应用作 了具体规定,使基本标准的原则更加明确。等同采用基本标准和配套标准有利于更好地贯彻标准,实现 远动设备的互操作性。 本标准要求采用端口号2404,起草小组提醒使用者关注由此而可能引起的安全性问题,采取相关 的防范措施。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和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负责起草,国调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力公 司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参加。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卫、谭文恕、刘佩娟、郭进、徐劲松、马文龙

DL/T634.5104-2002 引 言 [EC60870-5-101为两个具有永久连接电路的主站与子站间传输基本远动信息提供了一套通信协议 集。 在某些应用中,可能需要在通过数据网络连接的远动站之间传输相同类型的应用报文,这个数据网 络上含有中继站,可以存储与转发报文,并在远动站之间提供虚电路。这种网络的传输延时取决于网络 负载。 一般而言,不确定的延时意味着在远动站之间没办法采用在EC60870-5-101中定义的数据链路 层。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可以使具有EC60870-5-101全部3层的远动站,以适应采用数据包装 配与拆卸(PAD)类型站的数据网络,实现平衡通信的访问。 对于其他所有情况,本标准不采用EC60870-5-101的链路功能,但通过一套合适的传输协议子 集,可用来提供平衡式存取

DL/T634.5104-200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串行比特编码的数据传输的远动设备和系统,用以对地理广域过程的监视和控 制。制定远动配套标准的目的是使兼容的远动设备之间达到互操作。本标准利用了国际标准E℃60870 5的系列文件,本标准规定了E℃60870-5-101的应用层与TCPP提供的传输功能的结合。在TCPP 框架内,可以运用不同的网络类型,包括X.25,FR(帧中继),ATM(异步传输模式)和ISDN(综合 服务数据网络)。根据相同的定义,不同的ASDU,包括E℃60870-5全部配套标准(例如IEC60870-5- 102)所定义的ASDU,可以与TCP/IP相结合,不过这些在本标准中没有进一步说明。 注:安全机制不在本标准范围之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657.3一200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IEC60870-5-3:1992,DT) GB/T18657.4一200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 编码(1EC60870-5-4:1993,DT) GBT18657.5一200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IEC 60870-5-5:1995,DT) DL/T634.5101一2002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 准(IEC60870-5-101:2000,DT) DL/T719一2000远动设备与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 规约配套标准(1EC60870-5-102:1996,IDT) 1TU-T建议X.25:1996数据终端设备(IDTE)与数据通信设备的接口,用于工作在分组方式, 以及通过专用电路与共用数据网相连接的终端 1EEE802.3:1998信息技术电讯与系统间信息交换局域网与城域网特殊要求第3部分: 载波侦听多址访问冲突检测(CSMA/CD)访问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RF℃791互联网协议请求注释791(MILSTD1777)(9,1981) RF℃793传输控制协议请求注释793(MILSTD1778)(9,1981) RFC894以太网上的互联网协议 RF℃1661点对点协议(PPP) RF℃1662HDLC帧上的PPP RF℃1700赋值,请求注释1700(STD2)(10,1994) RF℃2200互联网王式协议标准集,请求注释2200(6,1997)

DL/T634.5104-2002 3一般体系结构 本标准定义了开放的TCP/IP接口的使用,这个网络包含例如传输DL/T634.5101一2002ASDU 的远动设备的局域网。包含不同广域网类型(如X.25,帧中继;ISDN等等)的路由器可通过公共的 TCPP-局域网接口互联(见图1)。图1所示为一个冗余的主站配置与一个非冗余的主站配置。 101应用层 101应用层 传输接口 传输接口 端系统 主站 TCP/IP TCP/IP (中心站) 局域网接口m 局域网接口■ 路由器(X.23,FR,ISDN.) 路由器 路由器 网络 网络 X.25,FR,ISDN.. X.25,FR.ISDN.. 路由器(X.25,FR,IDN,.) 路由器(X.25,FR,SDN,.) 局城网接口: 品城网接口 TCP/IP TCP/IP 增系统 千站 传物接口 传输接口 (远方站) 101应用层 101应用层 无冗余 有冗余 &局城网接口可能冗余。 图1一般体系结构 使用单独的路由器有以下好处: 端系统无需特殊的网络软件; 端系统无需路由功能; 端系统无需网络管理; 更便于从专门从事于远动设备的制造商处得到端系统; 更便于从非专业远动设备的制造商处得到适用于各种网络的路由器; 只需更换路由器即可改变网络类型,而对端系统没有影响; 特别适合于转换原已存在的支持DL/T634.5101一2002的端系统; 现在和将来都易于实现。 4规约结构 图2所示为端系统的规约结构。 图3所示为本标准推荐使用的TCPP协议子集(RFC2200)。本标准出版时,RF℃文件均为有效, 但可能在某时被等效的RF℃文件所取代,相关的RFC文件可从网址htp:/www,ietf.org取得。 如图1所示的例子,以太网802.3栈可能被用于远动站端系统或DTE(数据终端设备)驱动一单独的 路由器。如果不要求冗余,可以用点对点的接口(如X.21)代替局域网接口接到单独的路由器,这样可以 在对原先支持DL/T634.5101一2002的端系统进行转化时,保留更多本来的硬件。 其他来自RF℃2200的兼容子集都是允许的。 2

DL/T634.5104-2002 本标准采用的TCPP传输集与在其他引用标准中的定义相同,没有变更。 根据DL/T634.5101一2002从GB/T18657.5一2002中选取的应用功能 初始化 用户进程 从DLT634.5101-2002和EC60870-5-104中选取的ASDU 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 应用层 传输接口(用户到TCP的接口) (第7层) 传输层(第4层) 网络层(第3层) TCP/IP协议子集(RFC2200) 链路层(第2层) 物理层(第1层) 注:第5、第6层未用。 图2定义的远动配套标准选择的标准版本 传输层接口(用户到TCP的接口) RFC793(传输控制协议) 传输层(第4层) RFC791(互联网协议) 网络层(第3层) RF℃1661 (PPP) RF℃894 数据链路层 RFC 1662 (在以太网上传输P数据报) (第2层) (HDLC顿格式PPP) X.21 EEE802.3 物理层(第1层) 串行线 以太网 图3选择的TCP/IP协议集RFC2200的标准版本 5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的定义 传输接口(用户到TCP)是个面向流的接口,它没有为DL/T634.5101一2002中的ASDU定义任何 启动或者停止机制。为了检出ASDU的启动和结束,每个APCI包括下列的定界元素:一个启动字符, ASDU的规定长度,以及控制域(见图4)。可以传送一个完整的APDU(或者出于控制目的,仅仅是传送 APCI域)(见图5)。 启动字符68H APDU长度(最大,253) 控制域八位位组1 APCI 整制城八位位组2 差樹域八位位组3 APDU APDU长度 控解皱八位位组4 DL/T634,5101-2002和EC ASDU 60870-5-104定义的ASDU 图4远动配套标准的APDU定义

DL/T634.5104-2002 注:以上所使用的缩略语出自GB/T18657.3一2002的第5章,如下所示: 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 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 APDU应用规约数据单元。 启动字符68H 启动字符68H定义了数据流中的起点。 APDU长度 APDU的长度域定义了APDU体的长度,它包括 控制城八位位组1 APCI的四个控制域八位位组和ASDU。第一个被计 APC 控制城八位位组2 数的八位位组是控制域的第一个八位位组,最后一个 控制城八位位组3 被计数的八位位组是ASDU的最后一个八位位组。 控制城八位位组4 ASDU的最大长度限制在249以内,因为APDU域的 最大长度是253(APDU的最大值等于255减去启动 图5远动配套标准的APCI定义 和长度的八位位组),控制域的长度是4个八位位组。 控制城定义了保护报文不至丢失和重复传送的控制信息、报文传输启动/停止以及传输连接的监视等 控制信息。控制域的计数器机制是根据TU-TX.25标准中推荐的2.3.2.2.1至2.3.2.2.5来定义的。 图6、图7、图8为控制域的定义。 三种类型的控制域格式用于编号的信息传输(I格式),编号的监视功能(S格式)和未编号的控制功能 (U格式)。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位组的比特1=0定义了I格式,I格式的APDU常常包含一个ASDU。I格式的 控制信息如图6所示。 bit 6 2 发送序列号N(S) LSB 0 八位位组1 MSB 发送岸列号N(S) 八位位组2 接收序列号N(R) LSB 0 人位位组3 MSB 接收序列号N(R) 八位位组4 图6信息传输格式类型(Ⅱ格式)的控制域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位组的比特1=1并且比特2=0定义了S格式。S格式的APDU只包括AP℃I。S 格式的控制信息如图7所示。 bit 8 6 0 0 人位位组1 八位位组2 接收序列号N(R) LSB 0 八位位组3 MSB 接收序列号N(R) 八位位组4 图7编号的监视功能类型(S格式)的控制域 控制域第一个八位位组的比特1=1并且比特2=1定义了U格式。U格式的APDU只包括APCI。 U格式的控制信息如图8所示。在同一时刻,TESTFR、STOPDT或STARTDT中只有一个功能是激活 的。 bit 5 4 3 TESTFR STOPDT STARTDT 八位位组1 确认工生效确认生效厂确认生效 八位位组2 0 0 八位位组3 八位位组4 图8未编号的控制功能类型(U格式)的控制域 4

DL/T634.5104一2002 5.1防止报文丢失和报文重复传送 发送序列号N(S)和接收序列号N(R)的使用与ITU-TX.25定义的方法一致。为了简化起见,附加 的次序如图9-图12所示。 A站 B站 APDU发送或接收后的 APDU发送或接收后的 内部计数器V状茶 内部计数程V状态 Ack v(S)V(R) V(S)V(R)Ad 000 00 I(0,0) 1 1(1,0) 2 1 1(2,02 3 2 3 1(0,3) 1 1(1,3) 2 2 132) 图9编号的I格式APDU的未受干扰过程 A站 B站 APDU发送或接收后的 APDU发送或接收后的 内部计数器V状态 内部计数器V状盍 Ack V(S)V(R) v(S)V(R)Adk 00 0 00 0 I(0,02 1 I1.0) 1 2 1(2,0) 2 3 3 超时2 S(3) 3 图10用S格式APDU确认的编号的I格式APDU 的未受干扰过程 A站 B站 APDU发送或接收后的 APDU发送或接收后的 内部计数器V状态 内部计数器V状态 ◆V(S)V(R) V(S)V(R)Ack 00 I(0,0) 0 0 0 1 2 I(2,0) 1 主动关闭 顺序 陆后主动打开 箭误 (见图17-图20) 图11编号的I格式APDU受干扰的过程 5

DL/T634.5104-2002 A站 B站 APDU发送成接收后的 APDU发送或接枚后的 内部计数器V状态 内部计数器V软态 Ack v(S)V(R) V(S)V(R)Ack 0 0 0 0 00 1(0,0) 1 2 、 S(1) 1 主动关用 超时1上 随后主动打开 (见图17~图20) 图12最后的I格式APDU未被认可的情况下的超时 两个序列号在每个APDU和每个方向上都应按顺序加一。发送方增加发送序列号而接受方增加 接收序列号。接收站认可连续正确接收的一个APDU或者多个APDU,将最后一个正确接收的APDU 的发送序列号作为接收序列号返回,发送站把一个或几个APDU保存在缓冲区里,直到它收到接收序 列号,这个接收序列号是对所有发送序列号小于或等于该号的APDU的有效确认,这时就可以删除缓 冲区里已正确传送过的APDU。如只在一个方向进行较长的数据传输,就得在另一个方向发送S格式 认可这些APDU。这种方法应该在两个方向上采用。在创建一个TCP连接后,发送和接收序列号都被 设置成0。 下列定义对图9~图16有效: A站 B站 APDU发送或接收后的 APDU发送或接收后的 内部计数器V状态 内部计数器V状查 Ack v(S)v(R) V(S)v(R)Ack 0 0 0 00 I(0,0) 1 (1,02 1 2 2 S(2) 租时 U(TESTFR激活) 1 U(TESTFR确认) 图13未受干扰的测试过程 V(S)=发送状态变量(见ITU-TX.25); V(R)=接收状态变量(见ITU-TX.25); Ack=指示DTE已经正确收到所有小于或等于这个编号的【格式的APDU: 6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7页,可试读13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