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 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 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 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 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 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 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 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 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 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 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 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 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 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 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 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 “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 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 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 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 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 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 就不必因为他承负传统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 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 你以为你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 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 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 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 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 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 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常把“经”等同于“经典”,而把中国经典有意无意地理解为“儒家经 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是有些狭隘的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 2017 届高三质量监测(一)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 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 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 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 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 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 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 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 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 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 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 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 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 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 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 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 “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 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 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 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 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 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 就不必因为他承负传统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 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 你以为你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会借尸还 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 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 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 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 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 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常把“经”等同于“经典”,而把中国经典有意无意地理解为“儒家经 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是有 些狭隘的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 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 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历史著作、诗词曲 等的名篇佳作也可考虑纳入“经典”的范畴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 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 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 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 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部经典几乎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过程,经典的价值和意义 也是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层层堆积而成。 B.阅读经典可让我们了解人类曾经面临的重大的问题,但因为历史的变迁,经 典不可能一直充当“圣经”的角色。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 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 辄流涕嘘欷。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 口。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神武崩,哭泣呕血。及壮,将婚,貌有戚容。 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文宣受禅,进爵为王。天保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 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 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咸谓一时之要。睿对之叹曰:“三军皆饮温水,吾 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竟不一尝,兵人感悦。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 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 至今号曰赵郡王泉。睿后因侍宴,帝从容谓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有如此长史 不?”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邺,拜尚书令。河清三年,周师及突 厥至并州。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睿叩马谏,乃止。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 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突厥咎周人 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乃还。于是以睿 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监五礼。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 武成崩,睿与冯翊王润等奏后主云:“和士开不宜仍居内。”并入奏太后,因出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 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 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 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历史著作、诗词曲 等的名篇佳作也可考虑纳入“经 典”的范畴。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 比如,用儒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 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 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 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每一部经典几乎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过程,经典的价值和意义 也是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层层堆 积而成。 B. 阅读经典可让我们了解人类曾经面临的重大的问题,但因为历史的变迁,经 典不可能一直充当“圣经”的 角色。 C. 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 境的需要。 D. 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 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 同的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 辄流涕嘘欷。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 口。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神武崩,哭泣呕血。及壮,将婚,貌有戚容。 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文宣受禅,进爵为王。天保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 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 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咸谓一时之要。睿对之叹曰:“三军皆饮温水,吾 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竟不一尝,兵人感悦。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 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 至今号曰赵郡王泉。睿后因侍宴,帝从容谓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有如此长史 不?”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邺,拜尚书令。河清三年,周师及突 厥至并州。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睿叩马谏,乃止。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 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突厥咎周人 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乃还。于是以睿 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监五礼。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 武成崩,睿与冯翊王润等奏后主云:“和士开不宜仍居内。”并入奏太后,因出
士开为兖州刺史。太后欲留过百日,睿正色不许。旦欲入朝,妻子咸谏止之。睿 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 太后复以为言,睿执之弥固。出至永巷,被执送华林园,于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杖 杀之,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高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 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B.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 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C.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 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D.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 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古人要在家守丧,不办理外 事 B.崩是古代帝王或王后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 作比喻。 C.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世王朝也有以受禅之名行夺权 之实的。 D.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公、侯、伯、子、男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 严格,不可世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睿自幼被人抚养,为人十分孝顺。读《孝经》思念父亲泪流满面,母亲病 逝数次哭晕,为神武帝守孝期间长斋,以致骨瘦如柴。 B.高睿奉旨监修长城,与士民同甘苦。时值盛夏酷暑,有人送来冰块,髙睿不 忍独自享用,直到冰块融化也没尝一口 C.髙睿好学勤政,深得帝王信任。北齐建立后.他历经文宣、孝昭、武成等皇 帝,多次担任要职,官至太尉、尚书令 D.高睿敢于犯言直谏,毫不退让。武成帝去世后,他坚持将太后身边的和士开 调任外职,面对太后求情和家人的劝阻,他不为所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分) (1)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 (2)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秋夜纪怀陆游
士开为兖州刺史。太后欲留过百日,睿正色不许。旦欲入朝,妻子咸谏止之。睿 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 太后复以为言,睿执之弥固。出至永巷,被执送华林园,于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杖 杀之,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高睿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 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B.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 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C.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 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D.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 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古人要在家守丧,不办理外 事。 B. 崩是古代帝王或王后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 作比喻。 C. 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后世王朝也有以受禅之名行夺权 之实的。 D. 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公、侯、伯、子、男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 严格,不可世袭。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睿自幼被人抚养,为人十分孝顺。读《孝经》思念父亲泪流满面,母亲病 逝数次哭晕,为神武帝守孝期间长斋,以致骨瘦如柴。 B. 高睿奉旨监修长城,与士民同甘苦。时值盛夏酷暑,有人送来冰块,高睿不 忍独自享用,直到冰块融化也没尝 一口。 C. 高睿好学勤政,深得帝王信任。北齐建立后.他历经文宣、孝昭、武成等皇 帝,多次担任要职,官至太尉、尚 书令 D.高睿敢于犯言直谏,毫不退让。武成帝去世后,他坚持将太后身边的和士开 调任外职,面对太后求情和家人的劝阻,他不为所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 分) (1)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 (2)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秋夜纪怀 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 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8.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6分) 9.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说明朋友间的真情可以超越时 空,缩短距离。 (2)李煜《虞美人》中“ 两句写 出春讯到来,却惹得不眠之人回望故国家园,无限凄苦涌上心头。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两句看似警诫后人,实则是委婉提醒当朝统治者应以史为鉴,莫重蹈覆辙。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如果两题均答,则按第三大题计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你跑什么跑安谅 那天上午我们低年级没课,有同学就提议到学校附近去玩 学校的围墙外,还是一片农田。种植的是什么,已记不真切了。也许当时压根儿 就不识五谷,也就无所谓记忆了。但似乎齐膝高,阡陌小道则隐没其间,笔直延 伸 髙年级学生正在操场做操。高音喇叭的声音可以传到数里之外,在空旷的田地回 响。一位体育老师正在高喊着口令,这也是常常带我们领操的那位老师 我们中的一个同学突然就喊叫了起来,隔着围墙,叫的是体育老师的名字,叫得 几乎撕破了喉咙,一声接着一声,尖锐而高亢,在口令的间歇间,非常清晰和响 我在一边傻乎乎地站着,没喊,但心里也被这喊叫声激越着,快乐着。 校园内的广播消停了。高年级学生做完操,陆续返回教室了。 忽然,围墙的一扇小门被打开了,体育老师飞奔而来。我们如惊弓之鸟,迅速四 处跳窜。那个喊叫的同学腿快,很快跑成田地里的一个点儿了。我也没命地往前 跑,终究落在了后面。高大健壮的体育老师一把逮住了我 我被带进教育楼时,高年级同学还正逗留在走廊里,我当时一定很狼狈,他们的 目光尽是幸灾乐祸 我的姐姐正同校,比我高几级。体育老师把我交给我的班主任,班主任把她找来 了。我说我真的没喊呀。不过是谁喊的,我也闭口不说。出卖朋友,就是叛徒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 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8.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6 分) 9.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 ”说明朋友间的真情可以超越时 空,缩短距离。 (2)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写 出春讯到来,却惹得不眠之人回望故国家园,无限凄苦涌上心头。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 两句看似警诫后人,实则是委婉提醒当朝统治者应以史为鉴,莫重蹈覆辙。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如果两题均答,则按第三大题计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你跑什么跑 安谅 一 那天上午我们低年级没课,有同学就提议到学校附近去玩。 学校的围墙外,还是一片农田。种植的是什么,已记不真切了。也许当时压根儿 就不识五谷,也就无所谓记忆了。但似乎齐膝高,阡陌小道则隐没其间,笔直延 伸。 高年级学生正在操场做操。高音喇叭的声音可以传到数里之外,在空旷的田地回 响。一位体育老师正在高喊着口令,这也是常常带我们领操的那位老师。 我们中的一个同学突然就喊叫了起来,隔着围墙,叫的是体育老师的名字,叫得 几乎撕破了喉咙,一声接着一声,尖锐而高亢,在口令的间歇间,非常清晰和响 亮。 我在一边傻乎乎地站着,没喊,但心里也被这喊叫声激越着,快乐着。 校园内的广播消停了。高年级学生做完操,陆续返回教室了。 忽然,围墙的一扇小门被打开了,体育老师飞奔而来。我们如惊弓之鸟,迅速四 处跳窜。那个喊叫的同学腿快,很快跑成田地里的一个点儿了。我也没命地往前 跑,终究落在了后面。高大健壮的体育老师一把逮住了我。 我被带进教育楼时,高年级同学还正逗留在走廊里,我当时一定很狼狈,他们的 目光尽是幸灾乐祸。 我的姐姐正同校,比我高几级。体育老师把我交给我的班主任,班主任把她找来 了。我说我真的没喊呀。不过是谁喊的,我也闭口不说。出卖朋友,就是叛徒
做叛徒是最可耻的。我们从小深受这样的教育,《红岩》里的甫志高、《红灯记》 里的王连举就是这样的人,为我们所唾弃。 那你跑什么跑呢!不知谁说了一句。我哑口无言。 在我家二三里路的地方,有个工厂,是生产什么的,也早就忘记了 工厂的后边,是农田。墙脚则杂草丛生,沟渠蜿蜒。还有一个厕所,是厂子里用 的,对外,开了几扇通风的窗子。 我们常去那儿捉蟋蟀,抓蝈蝈。玩得忘了时间。 那天下午,邻居一个顽皮的大男生又带我去了那儿。瞎玩一阵后,那大男生说他 要上厕所,就从窗口攀爬了进去。我不敢爬,就在墙外等他。但左等右等不见他 出来,我还叫唤了几声,也不见回音。我很纳闷,不知什么原因,也有点焦急和 担心。天色渐渐暗了,我还拿不定主意:是继续等他,还是自行返回 有一个大人快步向我走来,仿佛是冲着我来的。我转身就跑,但没几步就被他抓 住了衣袖,甩也甩不掉。 我被带到了工厂的门卫室。那个大男生也在,一脸委屈地杵在那儿 我遭到了严厉的讯问。两个大人让我们自报家门,还让我们交代有什么企图,我 矢口否认。大人说:你没什么事,为什么看到我就跑 是呀,你跑什么跑!我自己问自己,也听不见自己的回答。 有一年冬天,江南下了一场大雪。这是好多年不见的景象了,雪花还在飘扬,很 多人就玩起了雪球 我们几个邻居小伙子,把一个墙脚下的废物箱作为靶子,一次次地扔去雪球。但 这废物箱摇摇晃晃地,像个不倒翁。 我们又一阵阵地将雪球砸了过去,好久,都未能击倒目标。 雪花飘舞,已让我们装扮为一个个雪人儿了。 这时,一个身上也是裹满了雪花的路人走来,他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就砸了过 去。也许,他是想把那个废物箱击倒。但他甩出去的不是雪球,他击中的目标, 竟也不是废物箱。 他击中了废物箱上方的一户玻璃窗。玻璃顷刻尖叫碎裂。那人见闯祸了,脚上像 踩着雪带出一阵雪雾,就跑没影了。 如树倒猢狲散,刚才还玩得忘我的伙伴们,也四下逃离了。我一步也未挪动 看着他们逃跑,心里充满鄙夷 那户人家有人出来了,看见了我,径直朝我走来。 我没有跑。我神情淡定,从未有过的从容 走近的人气汹汹,兴师问罪:“是你砸的吗?” 我坚决地摇摇头:“不是,是刚才一个路人砸的。他是要砸废物箱的,砸偏了。” 对方将信将疑 我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我没说假话,那人已经走了。” 说完,我也转身走了。我这次没跑。 我此时年轻的背影,一定很坚挺。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做叛徒是最可耻的。我们从小深受这样的教育,《红岩》里的甫志高、《红灯记》 里的王连举就是这样的人,为我们所唾弃。 那你跑什么跑呢!不知谁说了一句。我哑口无言。 二 在我家二三里路的地方,有个工厂,是生产什么的,也早就忘记了。 工厂的后边,是农田。墙脚则杂草丛生,沟渠蜿蜒。还有一个厕所,是厂子里用 的,对外,开了几扇通风的窗子。 我们常去那儿捉蟋蟀,抓蝈蝈。玩得忘了时间。 那天下午,邻居一个顽皮的大男生又带我去了那儿。瞎玩一阵后,那大男生说他 要上厕所,就从窗口攀爬了进去。我不敢爬,就在墙外等他。但左等右等不见他 出来,我还叫唤了几声,也不见回音。我很纳闷,不知什么原因,也有点焦急和 担心。天色渐渐暗了,我还拿不定主意:是继续等他,还是自行返回。 有一个大人快步向我走来,仿佛是冲着我来的。我转身就跑,但没几步就被他抓 住了衣袖,甩也甩不掉。 我被带到了工厂的门卫室。那个大男生也在,一脸委屈地杵在那儿。 我遭到了严厉的讯问。两个大人让我们自报家门,还让我们交代有什么企图,我 矢口否认。大人说:你没什么事,为什么看到我就跑? 是呀,你跑什么跑!我自己问自己,也听不见自己的回答。 三 有一年冬天,江南下了一场大雪。这是好多年不见的景象了,雪花还在飘扬,很 多人就玩起了雪球。 我们几个邻居小伙子,把一个墙脚下的废物箱作为靶子,一次次地扔去雪球。但 这废物箱摇摇晃晃地,像个不倒翁。 我们又一阵阵地将雪球砸了过去,好久,都未能击倒目标。 雪花飘舞,已让我们装扮为一个个雪人儿了。 这时,一个身上也是裹满了雪花的路人走来,他从地上抓起一块石头,就砸了过 去。也许,他是想把那个废物箱击倒。但他甩出去的不是雪球,他击中的目标, 竟也不是废物箱。 他击中了废物箱上方的一户玻璃窗。玻璃顷刻尖叫碎裂。那人见闯祸了,脚上像 踩着雪带出一阵雪雾,就跑没影了。 一如树倒猢狲散,刚才还玩得忘我的伙伴们,也四下逃离了。我一步也未挪动。 看着他们逃跑,心里充满鄙夷。 那户人家有人出来了,看见了我,径直朝我走来。 我没有跑。我神情淡定,从未有过的从容。 走近的人气汹汹,兴师问罪:“是你砸的吗?” 我坚决地摇摇头:“不是,是刚才一个路人砸的。他是要砸废物箱的,砸偏了。” 对方将信将疑。 我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我没说假话,那人已经走了。” 说完,我也转身走了。我这次没跑。 我此时年轻的背影,一定很坚挺。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我”的同学隔着围墙喊叫体育老师的名字,让老师感到受了侮辱,“我” 虽没有喊,但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这也是“我”跟着别人逃跑的原因。 B.“我”不敢爬进窗口,只是在等爬进窗口的邻居的顽皮的大男生,结果被抓, 这一切都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我”身上的结果。 C.当被砸破玻璃窗的主人向“我”走来时,“我”没有跑,而是神情淡定和从 容,说明“我”内心已经不再惶恐,决意要勇敢面对 D.小说构思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来凸显意蕴。前两个故事时空不同,但意蕴相 同;而最后一个故事,叙述形式与前两个故事相同,但意蕴突变。 E.小说的叙述视角非常独特,“我”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 的全知叙述视角,其目的在于体现故事的现实主义特征 (2)小说刻画“我”这个形象时,突出了“我”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为什么要以“你跑什么跑”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4)小说前两部分写“我”跑,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作者这样安排有 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草一木总关情 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钟观光 钟观光,我国近代化学和植物学研究的先驱者之 钟观光早年入私塾读书,勤勉刻苦,想到贫困家庭的孩子念书不容易,更加珍惜 光阴,自缚其足与桌腿,以抑制好动的天性。他的寒窗苦读,打下了扎实的为学 功底。17岁时已精通诗、词、文、赋,其师欣然说:“此子好学有恒,气度逾 常人,前途未可限量。”光绪十三年,钟观光考中了秀才,人们谑称他为“缚足 秀才”。对此,钟观光并不满足,在求学路上继续奋进 钟观光目睹清朝腐败,外患迭乘,民不聊生,感慨地说:“不能与民偕乐,何能 乐也!”甲午风云后,有识之士痛感世变日亟,非变革不足以自强,钟观光深受 维新思想的影响,认识到恃旧学不足以御侮,而“科学为强国之根基”,他虽然 无力深造,却矢志自学理化等自然科学。在不长的时间里,他读完了由江南制造 所翻译的化学、物理等书籍,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他又专程赴沪学 习日语,如饥似渴,不到数月,就能通阅日文,由是知识日增,眼界大开 钟观光原本主要研究理化,在杭州疗养时,散步于西子湖畔,青山绿水,草木葱 茏,诱发了他对植物学的浓厚兴趣。他在病床上坚持自学了李善兰翻译的植物学 方面的著作,病情好转后又采集标本,认真制作,很快就掌握了近代植物学基础 知识和研究方法。从此,他“拈花惹草”,与植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5年,长沙髙等师范学校派教务长专程至沪礼聘钟观光为博物教授,钟遂讲 学于岳麓三年,深受学生爱戴和崇敬。其间他曾返回故乡,筹建了一所“师藏 楼”,并铺路修桥。1956年由他的儿子钟补求将“师藏楼”中所藏十几柜蜡叶 标本、手稿和书籍全部无偿地献给中国科学院植物硏究所 蔡元培就职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对北大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和改革。钟观光因偶 来北京,被聘为生物系教授,不任课程,筹建标本馆。这给了钟观光考察、采集 和研究植物的良机,他感到非常兴奋,虽已年近半百,还是毫不犹豫地发出誓言: “欲行万里路,欲登千重山,采集有志,尽善完成君之托也,不负众望
A.“我”的同学隔着围墙喊叫体育老师的名字,让老师感到受了侮辱,“我” 虽没有喊,但内心充满了激越与快乐,这也是“我”跟着别人逃跑的原因。 B.“我”不敢爬进窗口,只是在等爬进窗口的邻居的顽皮的大男生,结果被抓, 这一切都是大男孩告密并且将责任推卸到“我”身上的结果。 C.当被砸破玻璃窗的主人向“我”走来时,“我”没有跑,而是神情淡定和从 容,说明“我”内心已经不再惶恐,决意要勇敢面对。 D.小说构思巧妙,运用对比手法来凸显意蕴。前两个故事时空不同,但意蕴相 同;而最后一个故事,叙述形式与前两个故事相同,但意蕴突变。 E.小说的叙述视角非常独特,“我”增强了小说的亲切感。小说采用第一人称 的全知叙述视角,其目的在于体现故事的现实主义特征。 (2)小说刻画“我”这个形象时,突出了“我”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 分) (3)小说为什么要以“你跑什么跑”为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前两部分写“我”跑,最后一部分写“我”没有跑。作者这样安排有 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一草一木总关情 ——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钟观光 钟观光,我国近代化学和植物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钟观光早年入私塾读书,勤勉刻苦,想到贫困家庭的孩子念书不容易,更加珍惜 光阴,自缚其足与桌腿,以抑制好动的天性。他的寒窗苦读,打下了扎实的为学 功底。17 岁时已精通诗、词、文、赋,其师欣然说:“此子好学有恒,气度逾 常人,前途未可限量。”光绪十三年,钟观光考中了秀才,人们谑称他为“缚足 秀才”。对此,钟观光并不满足,在求学路上继续奋进。 钟观光目睹清朝腐败,外患迭乘,民不聊生,感慨地说:“不能与民偕乐,何能 乐也!”甲午风云后,有识之士痛感世变日亟,非变革不足以自强,钟观光深受 维新思想的影响,认识到恃旧学不足以御侮,而“科学为强国之根基”,他虽然 无力深造,却矢志自学理化等自然科学。在不长的时间里,他读完了由江南制造 所翻译的化学、物理等书籍,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他又专程赴沪学 习日语,如饥似渴,不到数月,就能通阅日文,由是知识日增,眼界大开。 钟观光原本主要研究理化,在杭州疗养时,散步于西子湖畔,青山绿水,草木葱 茏,诱发了他对植物学的浓厚兴趣。他在病床上坚持自学了李善兰翻译的植物学 方面的著作,病情好转后又采集标本,认真制作,很快就掌握了近代植物学基础 知识和研究方法。从此,他“拈花惹草”,与植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5 年,长沙高等师范学校派教务长专程至沪礼聘钟观光为博物教授,钟遂讲 学于岳麓三年,深受学生爱戴和崇敬。其间他曾返回故乡,筹建了一所“师藏 楼”,并铺路修桥。1956 年由他的儿子钟补求将“师藏楼”中所藏十几柜蜡叶 标本、手稿和书籍全部无偿地献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蔡元培就职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对北大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和改革。钟观光因偶 来北京,被聘为生物系教授,不任课程,筹建标本馆。这给了钟观光考察、采集 和研究植物的良机,他感到非常兴奋,虽已年近半百,还是毫不犹豫地发出誓言: “欲行万里路,欲登千重山,采集有志,尽善完成君之托也,不负众望
钟观光三次大规模的采集旅行历时四年之久,北起幽燕,南至滇粤,足迹遍及 11个省区。他采集并制成蜡叶标本1.6万多种,共15万号,海产、动物标本共 500余种,木材、果实、根茎、竹类标本300余种。1924年,北京大学以他所采 标本为基础成立了生物系,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标本室。我国著名蕨类植物 学者秦仁昌先生评论说:“北大标本之真正价值,不在于新种之多寡,而在所经 地域广大,各类包罗宏富,实为研究生态分布最完善之材料。” 1931年,钟观光应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任研究教授,并参加中 国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进行植物科属名称的订正工作。从此,年逾花甲的钟观 光主要投身于我国古籍中植物名实的考订研究。钟观光的研究兼及药物学,为了 将异物同名、真假之品辨明,年近七旬的老人又风尘仆仆专程赴祁州进行生药考 察。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北平,科学研究已无法进行。钟观光先是去门头沟避 难,后又被迫携带文献资料以及部分标本南撤。在战乱中,他的许多重要书籍 著作、手稿、日记损失严重,令人痛心疾首。钟观光回到故乡后,继续孜孜不倦 地对古籍记载的植物进行考证、疏释和续写《本草疏证》,但苦于资料缺乏,硏 究工作难有很大进展,许多疑义之处只能“臆为论断”,他不得不叹惜:“非俟 难平之后,不能为力也。”然而日本侵略者妄图尽快亡我中华,形势愈趋紧张, 南京、杭州失守。钟观光心伤国难,万分痛苦。1940年7月,日寇首次在镇海 登陆,同年9月30日,这位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著名科学家,在忧伤中去世, 享年73岁。 相关链接: ①钟观光是早期一位致力于普及科学的教育者,他认为“推动革命,非由国 民教育 入手不为功”,因而回乡后即创办了芦渎公学。他借款筹建校舍,又邀请名人做 通俗演讲,倡导劝学、放足运动,使当地新文化运动迅速发展。(摘自陈梅龙《著 名教育家钟观光先生传略》) ②钟观光先生曾花费很多精力从事古书中植物学名的考证工作。他反复阅读《毛 诗》、《尔雅》、《离骚》等古代名著并详为笺注,写出146个科的高等植物和 低等植物并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他把《诗经》、《易经》、《齐民要术》、《梦 溪笔谈》、《植物名实图考》等古籍中的植物,按国外植物学原著进行分种、分 属检索,还对文献引证、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等逐一地考证、修改、补充和注释, 整理分辑成册,写出约150多万字的毛笔手稿。(中国科学院档案馆李丽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钟观光学习刻苦,在私塾读书时,他想到贫困学子读书不易,就把自己的腿 与桌腿绑在一起,因苦读,他被人们谑称为“缚足秀才”。 B.钟观光是我国近代化学和植物学研究的先驱者,他矢志学习理化,后研究兴 趣转移,但“以科学为强国之根基”的理念始终未变。 C.钟观光先生乐于奉献,他在岳麓讲学三年并在此筹建了一所师藏楼,之后其 子将该楼所藏无偿献给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D.历时四年,钟观光不负所托,采集并制成大量标本,北京大学生物系建立的 第一个生物标本室,其中的标本就是由他采集而来。 E.晚年钟观光致力于古籍中植物名实的考订工作,战乱回到故乡也未停止,研 究中他阅读了大量经典古籍,并借鉴国外植物学原著
钟观光三次大规模的采集旅行历时四年之久,北起幽燕,南至滇粤,足迹遍及 11 个省区。他采集并制成蜡叶标本 1.6 万多种,共 15 万号,海产、动物标本共 500 余种,木材、果实、根茎、竹类标本 300 余种。1924 年,北京大学以他所采 标本为基础成立了生物系,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标本室。我国著名蕨类植物 学者秦仁昌先生评论说:“北大标本之真正价值,不在于新种之多寡,而在所经 地域广大,各类包罗宏富,实为研究生态分布最完善之材料。” 1931 年,钟观光应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任研究教授,并参加中 国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进行植物科属名称的订正工作。从此,年逾花甲的钟观 光主要投身于我国古籍中植物名实的考订研究。钟观光的研究兼及药物学,为了 将异物同名、真假之品辨明,年近七旬的老人又风尘仆仆专程赴祁州进行生药考 察。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北平,科学研究已无法进行。钟观光先是去门头沟避 难,后又被迫携带文献资料以及部分标本南撤。在战乱中,他的许多重要书籍、 著作、手稿、日记损失严重,令人痛心疾首。钟观光回到故乡后,继续孜孜不倦 地对古籍记载的植物进行考证、疏释和续写《本草疏证》,但苦于资料缺乏,研 究工作难有很大进展,许多疑义之处只能“臆为论断”,他不得不叹惜:“非俟 难平之后,不能为力也。”然而日本侵略者妄图尽快亡我中华,形势愈趋紧张, 南京、杭州失守。钟观光心伤国难,万分痛苦。1940 年 7 月,日寇首次在镇海 登陆,同年 9 月 30 日,这位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著名科学家,在忧伤中去世, 享年 73 岁。 相关链接: ① 钟观光是早期一位致力于普及科学的教育者,他认为“推动革命,非由国 民教育 入手不为功”,因而回乡后即创办了芦渎公学。他借款筹建校舍,又邀请名人做 通俗演讲,倡导劝学、放足运动,使当地新文化运动迅速发展。(摘自陈梅龙《著 名教育家钟观光先生传略》) ②钟观光先生曾花费很多精力从事古书中植物学名的考证工作。他反复阅读《毛 诗》、《尔雅》、《离骚》等古代名著并详为笺注,写出 146 个科的高等植物和 低等植物并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他把《诗经》、《易经》、《齐民要术》、《梦 溪笔谈》、《植物名实图考》等古籍中的植物,按国外植物学原著进行分种、分 属检索,还对文献引证、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等逐一地考证、修改、补充和注释, 整理分辑成册,写出约 150 多万字的毛笔手稿。(中国科学院档案馆李丽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钟观光学习刻苦,在私塾读书时,他想到贫困学子读书不易,就把自己的腿 与桌腿绑在一起,因苦读,他被人们谑称为“缚足秀才”。 B. 钟观光是我国近代化学和植物学研究的先驱者,他矢志学习理化,后研究兴 趣转移,但“以科学为强国之根基” 的理念始终未变。 C.钟观光先生乐于奉献,他在岳麓讲学三年并在此筹建了一所师藏楼,之后其 子将该楼所藏无偿献给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D.历时四年,钟观光不负所托,采集并制成大量标本,北京大学生物系建立的 第一个生物标本室,其中的标本就是由他采集而来。 E.晚年钟观光致力于古籍中植物名实的考订工作,战乱回到故乡也未停止,研 究中他阅读了大量经典古籍,并借鉴国外植物学原著
(2)文章为什么要写钟观光早年接受旧学教育的经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怎样理解钟观光所说的“与民偕乐”?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这一追求?请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钟观光能成为“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结合材料 简要分析。(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为将事故的危害减到最小,相关领导应对迅速,下车伊始便认真查看具体情况 指挥调度,嬴得了群众和媒体的普遍好评。 ②目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 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③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犯,它是 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④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 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⑤韩国空军远程空对地导弹今年6月进行发射训练时坠毁,然而,韩国空军方面 5个月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 ⑥近年来,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 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髙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A.①②⑤ B.①③④ ②⑤⑥ D.③④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 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 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 这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D.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和 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 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 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而却即使也 B.尽管可 是而虽然但 C.尽管而却虽然但 D.虽然相 反可即使也
(2)文章为什么要写钟观光早年接受旧学教育的经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 (3)怎样理解钟观光所说的“与民偕乐”?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这一追求?请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4)钟观光能成为“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请结合材料 简要分析。(8 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为将事故的危害减到最小,相关领导应对迅速,下车伊始便认真查看具体情况, 指挥调度,赢得了群众和媒体的普遍好评。 ②目前各大媒体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鲜活的事例、感人至深的典 型、鞭辟入里的评论吸引了大批受众。 ③中央公布的八项规定,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诚为清规戒律,不容违犯,它是 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日渐好转的重要保证。 ④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 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⑤韩国空军远程空对地导弹今年 6 月进行发射训练时坠毁,然而,韩国空军方面 5 个月来对此一直秘而不宣。 ⑥近年来,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 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A.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 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 忽视。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 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 则。 C.音乐剧是 19 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 这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D.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和 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 “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 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 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 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尽管 可 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 反 可 即使 也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①,如徐干《情诗》“啸歌倚 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 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 为名士风度的象征。②,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 “嵇琴阮啸”的美誉。③,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 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17.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 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丰富课余生活 目的 增长见识 高校 国庆七日游 目的地:杭州 博物馆 风景区 前期准备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一莱昂纳德·科恩(加拿大游吟诗 人) ②心灵就像一面镜子,有了裂痕,镜子里的风景也就扭曲了。一一网络路人 ③一切人都会有麻烦,一切感情都会有裂痕。把生活当成一场游戏,输了,大不 了从头来过。—一陆琪 这三种说法,你更欣赏哪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 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5 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 ① ,如徐干《情诗》“啸歌倚 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 志难以实现的悲凉。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 为名士风度的象征。 ② ,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 “嵇琴阮啸”的美誉。 ③ ,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 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17.下面是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 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75 个字。(6 分)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①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莱昂纳德•科恩(加拿大游吟诗 人) ②心灵就像一面镜子,有了裂痕,镜子里的风景也就扭曲了。——网络路人 ③一切人都会有麻烦,一切感情都会有裂痕。把生活当成一场游戏,输了,大不 了从头来过。——陆琪 这三种说法,你更欣赏哪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 和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长春市普通高中2017届高三质量监测(一) 语文试题评分参考 (9分) 1.【参考答案】B 【解析】“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错,原文说“是中国古代政治世界 的一大特色” 2.【参考答案】B 【解析】“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错 3.【参考答案】D 【解析】解释和引申旧经典的目的是为了使其成为新经典。新经典的特点是在今 天的生活中继续起作用,并呈现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3分)【参考答案】C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亲自统率部队,把全军的进退,一并交给高睿指 挥调度,并让段孝先统领。皇帝与宫女穿上红色的铠甲,登上从前的北城墙观望, 军营非常整齐 5.(3分)【参考答案】D 【解析】爵位可是世袭,或降等世袭 6.(3分)【参考答案】A 【解析】“长斋,以致骨瘦如柴”指的是为母亲守孝期间的事。 7.(10分)【参考答案】 (1)高睿抚慰刚迁居来的老百姓,酌量设置戍边的烽火台,很有章法,使士兵 和老百姓感到很安心。(译出大意给2分;“迁”“烽戍”“安”三处,每译 对一处给1分)(5分) (2)国家的事情重要,我应当用死来效忠国家,我宁可用死来侍奉先皇,也不 忍心看到朝廷灭亡。(译出大意给2分;“效”“事”“颠沛”三处,每译对 处给1分) (二)诗歌鉴赏(11分) 8.(6分)【参考答案】【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 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 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9.(5分)【参考答案】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 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概括2 分,分析3分) (三)10.(6分)【参考答案】(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长春市普通高中 2017 届高三质量监测(一) 语文试题评分参考 一(9 分) 1.【参考答案】B 【解析】“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错,原文说“是中国古代政治世界 的一大特色” 2.【参考答案】B 【解析】“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错 3.【参考答案】D 【解析】解释和引申旧经典的目的是为了使其成为新经典。新经典的特点是在今 天的生活中继续起作用,并呈现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4.(3 分)【参考答案】C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亲自统率部队,把全军的进退,一并交给高睿指 挥调度,并让段孝先统领。皇帝与宫女穿上红色的铠甲,登上从前的北城墙观望, 军营非常整齐。” 5.(3 分)【参考答案】D 【解析】爵位可是世袭,或降等世袭。 6.(3 分)【参考答案】 A 【解析】“长斋,以致骨瘦如柴”指的是为母亲守孝期间的事。 7.(10 分)【参考答案】 (1)高睿抚慰刚迁居来的老百姓,酌量设置戍边的烽火台,很有章法,使士兵 和老百姓感到很安心。(译出大意给 2 分; “迁”“烽戍”“安”三处,每译 对一处给 1 分) (5 分) (2)国家的事情重要,我应当用死来效忠国家,我宁可用死来侍奉先皇,也不 忍心看到朝廷灭亡。(译出大意给 2 分; “效”“事”“颠沛”三处,每译对 一处给 1 分) (二)诗歌鉴赏(11 分) 8.(6 分)【参考答案】【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 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 凄清的氛围。(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9.(5 分)【参考答案】 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 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概括 2 分,分析 3 分) (三)10.(6 分)【参考答案】(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每答出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 分)文学类文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