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高考-2006年高考模拟与预测 语文强化训练卷(七) 第Ⅰ卷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福祉(zhi)朝暾(tun)谲诈(jue)惊魂甫定(f)伫立(zhu) B杂役(yi)衅钟(xin)赡养(shan)妍媸毕露(ch)欢谑(xue) C思付(cin)口讷(na)尘滓(zl)面面相觑qu).猿猱(nao D赧然(nan)喧豗hu)逾垣(yuan)将进酒( qiang)荆杞(q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觉解目不瑕接深恶痛绝正其义不谋其利 B.僭位诚惶诚恐芸芸众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C.染指明察秋毫缘木求渔仰之弭高,钻之弭坚 D.聚讼断壁残垣专心致志 言以敝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_出拒绝 诱惑的惊人内力。(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②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 未_全民,不致于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黄仁宇《孔孟》) 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教条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 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A.滋养波及及其/和B.滋养波及以及或 C.滋生涉及及其成或D.滋生涉及以及/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切铺垫都已显现的情况下,2006年必定是“宝洁”大显身手的一个好年头,“飘柔” 则是首当其冲的先锋品牌。 B假如您是一个遭遇挫折或失败、立志“东山再起”的人,您可要摆正心态,调整心理,百 尺竿头,更进一步哇 C.有些“老板ˆ老总”嗜好赌博,常常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输得衣不遮体,只得穷极无聊 乞讨街头 D杨臣刚带着新书《老鼠爱大米》到南京签售的时候,感慨颇深地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每首歌红了之后都会出现一些盗版和炒作。”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1921年12月,鲁迅先生写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说《阿Q正传》(被译为几十种文字, 国内外传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B.意识流小说家非常注意探索人的心灵世界,往往通过作品中人的内心独白与自由联想 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处的奥秘 C.追忆往事可以给人以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人生的道路 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D.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其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称道:杜甫的诗风格多
1 目标高考—2006 年高考模拟与预测 语文强化训练卷(七) 第Ⅰ卷 一.(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福祉(zhǐ ) 朝暾(tūn) 谲诈(jué) 惊魂甫定(fǔ) 伫立(zhù) B.杂役(yì) 衅钟 (xìn) 赡养(shàn) 妍媸毕露(chī ) 欢谑(xuè) C.思忖(cǔn) 口讷(nà) 尘滓 (z ǐ ) 面面相觑(qù ) . 猿猱(náo) D.赧然(năn) 喧豗(huī) 逾垣(yuán) 将进酒(qiāng) 荆杞(q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觉解 目不瑕接 深恶痛绝 正其义不谋其利 B.僭位 诚惶诚恐 芸芸众生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C.染指 明察秋毫 缘木求渔 仰之弭高,钻之弭坚 D.聚讼 断壁残垣 专心致志 一言以敝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是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___出拒绝 诱惑的惊人内力。(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②纵使叛逆篡位也还要邀请与自己利害相关的各方支持;但最最重要的是,这时的战事还 未___全民,不致于使父母兄弟妻子离散。(黄仁宇《孔孟》) 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______教条____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 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A.滋养 波及 及其/和 B.滋养 波及 以及/或 C.滋生 涉及 及其/或 D.滋生 涉及 以及/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切铺垫都已显现的情况下,2006 年必定是“宝洁”大显身手的一个好年头,“飘柔” 则是首当其冲的先锋品牌。 B.假如您是一个遭遇挫折或失败、立志“东山再起”的人,您可要摆正心态,调整心理,百 尺竿头,更进一步哇。 C.有些“老板”“老总”嗜好赌博,常常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输得衣不遮体,只得穷极无聊, 乞讨街头。 D.杨臣刚带着新书《老鼠爱大米》到南京签售的时候,感慨颇深地说:“人怕出名猪怕壮, 每首歌红了之后都会出现一些盗版和炒作。”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1921 年 12 月,鲁迅先生写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说《阿 Q 正传》(被译为几十种文字, 国内外传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B.意识流小说家非常注意探索人的心灵世界,往往通过作品中人的内心独白与自由联想 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处的奥秘。 C.追忆往事可以给人以智慧,可以使人意识到自身在当前的处境,可以照亮人生的道路, 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D.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其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称道;杜甫的诗风格多
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与律诗。 6.下列对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先秦历史散文以历史题材为 主,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B.《孔孟》一文认为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言行有不同的地方:孔子坦荡悠闲,轻松愉快,孟 子则凡事紧张:孔子主张性善论,孟子则以为性恶来自先天;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孟子则 不大拘泥于“礼”。 C.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 游记》《金瓶梅》与《红楼梦》,等等。 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行于20世纪20-70年代,包括表现主义(如卡夫卡的《变形记》)、 意识流(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荒诞派(如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和魔幻现实主义 (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先秦哲学家荀子写过一篇文章,叫《劝学》。他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他说:“不全不粹之 不足以为美也。”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又要提炼,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由于“粹”,由 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 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 成艺术的美。但“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应拔 萃”。又全又粹,这不是矛盾吗?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 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 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两千年前所 说的那句精辟之语 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龙录》里有一段很生动、很形象的说明:这全和粹、虚和实 辩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他说 钱塘洪日方思,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日方思嫉时俗 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 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 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 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洪日方思重视“全”而忽略了“粹”,王渔洋依据他的神韵说看重一爪一鳞而忽视了“全 体”;赵执信指出一鳞一爪的表现方式要能显示龙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艺术的表现正在 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 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 法,不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但王渔洋、赵执信都以轻视的口吻说着雕塑绘画, 好像它们只是自然主义地刻画现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 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节选自《中国古代艺术中的虚与实》,略有改动) 7.根据文意,下列对“全”和”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粹”侧重讲艺术应通过提炼,提高,集中,典型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全”侧重讲艺术 应当丰富而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B.”粹”,“拔萃”,文中主要是指艺术表现中的去粗存精:“全”,“全面”,主要是指艺术 表现中的丰富与全面
2 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与律诗。 6.下列对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先秦历史散文以历史题材为 主,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B.《孔孟》一文认为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言行有不同的地方:孔子坦荡悠闲,轻松愉快,孟 子则凡事紧张;孔子主张性善论,孟子则以为性恶来自先天;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孟子则 不大拘泥于“礼”。 C.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了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 游记》《金瓶梅》与《红楼梦》,等等。 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行于 20 世纪 20—70 年代,包括表现主义(如卡夫卡的《变形记》)、 意识流(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荒诞派(如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和魔幻现实主义 (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 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 先秦哲学家荀子写过一篇文章,叫《劝学》。他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他说:“不全不粹之 不足以为美也。”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又要提炼,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由于“粹”,由 于去粗存精,艺术表现里有了“虚”,“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由于“全”,才能做到孟子所说 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 成艺术的美。但“全”和“粹”是相互矛盾的。既去粗存精,那就似乎不全了,全就似乎不应“拔 萃”。又全又粹,这不是矛盾吗?然而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 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那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 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正如荀子两千年前所 说的那句精辟之语。 清初文人赵执信在他的《谈龙录》里有一段很生动、很形象的说明:这全和粹、虚和实 辩证的统一,才是艺术的最高成就。他说: 钱塘洪日方思,久于新城之门矣。与余友。一日,在司寇(渔洋)宅论诗,日方思嫉时俗 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 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余曰:“神 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 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辞矣!” 洪日方思重视“全”而忽略了“粹”,王渔洋依据他的神韵说看重一爪一鳞而忽视了“全 体”;赵执信指出一鳞一爪的表现方式要能显示龙的“首尾完好”,宛然存在。艺术的表现正在 于一鳞一爪具有象征力量,使全体宛然存在,不削弱全体丰满的内容,把它们概括在一鳞一 爪里。提高了,集中了,一粒沙里看见一个世界。这是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 法,不是自然主义的,也不是形式主义的。但王渔洋、赵执信都以轻视的口吻说着雕塑绘画, 好像它们只是自然主义地刻画现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中国大画家所画的龙正是像赵执信所 要求的,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节选自《中国古代艺术中的虚与实》,略有改动) 7.根据文意,下列对“全”和”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粹”侧重讲艺术应通过提炼,提高,集中,典型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全”侧重讲艺术 应当丰富而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 B.”粹”,“拔萃”,文中主要是指艺术表现中的去粗存精;“全”,“全面”,主要是指艺术 表现中的丰富与全面
C.“全”对应于“实”,“粹”对应于“虚”,彼此相互矛盾: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既“面 面俱到”就难以“出类拔萃”。 D.在艺术中,“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否则就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 就不能创造美好的艺术品。 8.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大大的误解”?根据文意,下列句子能够作出正确回答的一项是 A.古代那些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都是自然主义的刻画现实 B.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C.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 D.古代优秀画中的龙,虽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只有既全面而丰富地、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与自然,才能称之为美 B.艺术创造中如果只讲“全而不顾“粹”,就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 C.在“诗如画龙”的讨论中,作者否定了洪日方思、王渔洋、赵执信三人的基本观点 D.荀子在两千年前就明确提出过,艺术创造应当注重“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诗歌而言,要想写出“一鳞一爪”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能给人以完整的”龙”的感觉 需要作者心中先有一条完整的“龙”在 B.通过提炼集中,一粒沙里能看见一个世界,“一叶、一花、一世界”,这属于中国艺术 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C.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由实见虚,由“粹”到“全”,表 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D.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是从一鳞一爪里显示全体,也就是“全”和 粹”的统一与结合,“虚”和”实”的相生与相成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为别驾 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 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案胡氏谱:通达名敏,以方正征。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 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 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 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武周字伯南,沛国竹邑人)身为雅 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辽感言, 复与周平。 太祖辟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 “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 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皆散之于众,无入家者。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 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 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 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 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嘉平二年薨,家无馀财,惟有赐 衣书箧而已。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曰贞侯。子威嗣。 (《三国志卷二十七·胡质传》)
3 C.“全”对应于“实”,“粹”对应于“虚”,彼此相互矛盾;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既“面 面俱到”就难以“出类拔萃”。 D.在艺术中,“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否则就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 就不能创造美好的艺术品。 8.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大大的误解”?根据文意,下列句子能够作出正确回答的一项是 A.古代那些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都是自然主义的刻画现实。 B.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C.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 D.古代优秀画中的龙,虽在云中露出一鳞一爪,却使全体宛然可见。 9.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艺术只有既全面而丰富地、又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生活与自然,才能称之为美。 B.艺术创造中如果只讲“全”而不顾“粹”,就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 C.在“诗如画龙”的讨论中,作者否定了洪日方思、王渔洋、赵执信三人的基本观点。 D.荀子在两千年前就明确提出过,艺术创造应当注重“洗尽尘滓,独存孤迥”。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诗歌而言,要想写出“一鳞一爪”而没有支离破碎之感,能给人以完整的”龙”的感觉, 需要作者心中先有一条完整的“龙”在。 B.通过提炼集中,一粒沙里能看见一个世界,“一叶、一花、一世界”,这属于中国艺术 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C.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由实见虚,由“粹”到“全”,表 现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生活哲理。 D.中国艺术传统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就是从一鳞一爪里显示全体,也就是“全”和” 粹”的统一与结合,“虚”和”实”的相生与相成。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为别驾, 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 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案胡氏谱:通达名敏,以方正征。太祖即召质为顿丘令。 入为丞相东曹议令史,州请为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 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 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武周字伯南,沛国竹邑人)身为雅 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辽感言, 复与周平。 太祖辟为丞相属。黄初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士卢显为人所杀,质曰: “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遂穷诘情状,若 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皆散之于众,无入家者。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 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 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 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 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嘉平二年薨,家无馀财,惟有赐 衣书箧而已。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邑百户,谥曰贞侯。子威嗣。 (《三国志卷二十七·胡质传》)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案胡氏谱:通达名敏 案:通“按”,查考 B.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隙:隔阂,嫌怨 C.奔北知其不怯 北:溃败,败逃 D.质轻军赴之 轻:轻视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B.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C.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 D.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对曰:“将以衅钟” 13.以下各句内容全都表现胡质“沉实内察”的一项是 ①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②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 ③议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④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 ⑤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 ⑥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 A.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①④⑥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质的父亲胡通达名敏,曾经凭“方正”的名声被皇帝征召做官;胡 质儿子名威,在胡质死后,承袭了“阳陵亭侯”爵位。 B.蒋济做别驾时,有次出差去京城见到曹操,曹操问及胡通达后代的情 况,蒋济客观介绍了胡质的品行才干。 C.胡质为官,受到封赏从不独吞,全都分给手下人,死时家无余财,只 有受赐的衣服和书匣而已。 D.胡质担任丞相东曹议令史后,张辽请求刺史让胡质当自己的护军,胡 质不愿意,原因是感到自己“才薄”,难以与张辽始终交好。 第Ⅱ卷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5.把下列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何以相辜如此?(2分) (2)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2分) (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2分)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2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4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案胡氏谱:通达名敏 案:通“按”,查考 B. 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 隙:隔阂,嫌怨 C.奔北知其不怯 北:溃败,败逃 D.质轻军赴之 轻:轻视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 B.书吏李若见问而色动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C.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 D.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对曰:“将以衅钟” 13.以下各句内容全都表现胡质“沉实内察”的一项是 ①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 ②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 ③议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 ④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 ⑤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 ⑥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侯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④⑥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胡质的父亲胡通达名敏,曾经凭“方正”的名声被皇帝征召做官;胡 质儿子名威,在胡质死后,承袭了“阳陵亭侯”爵位。 B. 蒋济做别驾时,有次出差去京城见到曹操,曹操问及胡通达后代的情 况,蒋济客观介绍了胡质的品行才干。 C. 胡质为官,受到封赏从不独吞,全都分给手下人,死时家无余财,只 有受赐的衣服和书匣而已。 D. 胡质担任丞相东曹议令史后,张辽请求刺史让胡质当自己的护军,胡 质不愿意,原因是感到自己“才薄”,难以与张辽始终交好。 第Ⅱ卷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8 分) 15.把下列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⑴何以相辜如此?(2 分) ⑵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2 分) ⑶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2 分) 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2 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注j①本诗写于唐广德二年(公元764),是时杜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 ②徂”:开始,产生 1)颔联中“重露成滴”ˆ、“稀星有无”’分别暗扣首联。请作简析。(2分) (2)诗中前六句,通过各个景物意象,写出了“夜渐深”到“天欲明”的过程,单纯写“夜”而只字 未言“倦”。“倦”体现在哪里?诗人为什么会“倦”?(4分) 17.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 (1)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 乐岁终身饱,凶 年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8-21题。 得寿山石默想 小山 美石的结晶,源于火焰的洗礼。瑰丽的寿山石,我细细打量它的通体,其神秘的纹理和 不确切、不可捉摸的色彩,太让我惊叹大自然的伟力。而寿山石破土而出,却是人间一个蹊 跷。据说是和尚们依山修庙,揭去山的植被又凿掉许多岩层,于是宝石的矿脉显现 但是,最贵重的石种,埋藏于山脚田间,溪水潺潺,蜿蜒绕行,石头像婴儿随流水嬉闹 来到田埂河沿,耕田人弯身捡起,看着美丽生动,传阅于邻里。石头不是孤单的,农人们稍 加仔细,又可寻到同样区别于普通卵石的这种美石。几代后,该石价格飙升,命名“田黄 怎么说,这种石头都是从暗处走出到明处,成为人世一种稀罕之物了。 其实想要描述寿山石的美,是徒然和拙劣的。不恰当的比喻很多,这里不必引述,因为 不对等的对比,常常是人类可笑的附会。面对高级的东西,假如我们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完 全可以沉默就表示尊重了,何必勉强自己大有局限的智能?石头就是石头,过多的定语和形 容词也许只是増加了繁琐,败坏了它们天然的质朴简洁。在形状上,寿山石并无什么特殊 如果人类不剥开泥土或者砾岩裹挟, 它们混同凡尘自在,谁又能指认出其宝贵的本质? 然而,人类不仅把它们提取出来,欣喜这宝物的存在,还使它们的价格递增。宝石当 然可以分出等次,珍稀程度取决于它们自身的质量,这原本不算错的。我不能忍受的是,它 们被赋予不同的用途,而使身价显示出富贵与一般来,这就完全违背了石头本身的平等意识。 它们同处于山体田地里,小国寡民,鸡犬相闻,从无相互鄙夷或争斗,即使碰撞呼应,也如 同风雨私语,彼此的共存乃天地造化的美意。 可人们大伤其脑筋来,把石头琢磨出自己要的形态,或治印送与皇上,或雕刻成艺术品 对达官贵人献殷勤,或者用小技镂刻成掌上玩物、案几饰物,以为如此石头就身价倍增,有 蓬荜生辉之功绩了。啧,不知道石头们究竟感激不感激?当然,琢玉成器是大功,果真内在 的生命被完好发现,因雕刻而出世,那简直形同灵魂复活!但,工匠既凡心功利,石头又如 何超凡脱俗 我若是一块寿山石,我不愿意被如此寄寓富贵悠闲、人为改造得千娇百媚。苦刑害我
5 [注]①本诗写于唐广德二年(公元 764),是时杜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 ②“徂”:开始,产生 ⑴颔联中“重露成滴”、“稀星有无”,分别暗扣首联。请作简析。(2 分) ⑵诗中前六句,通过各个景物意象,写出了“夜渐深”到“天欲明”的过程,单纯写“夜”而只字 未言“倦”。“倦”体现在哪里?诗人为什么会“倦”?(4 分) 17.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 分) ⑴君子坦荡荡, 。(《论语·述而》) 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 (李白《将进酒》) ⑶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 , ;乐岁终身饱,凶 年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8—21 题。 得寿山石默想 小山 美石的结晶,源于火焰的洗礼。瑰丽的寿山石,我细细打量它的通体,其神秘的纹理和 不确切、不可捉摸的色彩,太让我惊叹大自然的伟力。而寿山石破土而出,却是人间一个蹊 跷。据说是和尚们依山修庙,揭去山的植被又凿掉许多岩层,于是宝石的矿脉显现。 但是,最贵重的石种,埋藏于山脚田间,溪水潺潺,蜿蜒绕行,石头像婴儿随流水嬉闹 来到田埂河沿,耕田人弯身捡起,看着美丽生动,传阅于邻里。石头不是孤单的,农人们稍 加仔细,又可寻到同样区别于普通卵石的这种美石。几代后,该石价格飙升,命名“田黄”。 怎么说,这种石头都是从暗处走出到明处,成为人世一种稀罕之物了。 其实想要描述寿山石的美,是徒然和拙劣的。不恰当的比喻很多,这里不必引述,因为 不对等的对比,常常是人类可笑的附会。面对高级的东西,假如我们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完 全可以沉默就表示尊重了,何必勉强自己大有局限的智能?石头就是石头,过多的定语和形 容词也许只是增加了繁琐,败坏了它们天然的质朴简洁。在形状上,寿山石并无什么特殊, 如果人类不剥开泥土或者砾岩裹挟, 它们混同凡尘自在,谁又能指认出其宝贵的本质? 然而,人类不仅把它们提取出来,欣喜这宝物的存在,还使它们的价格递增。宝石当 然可以分出等次,珍稀程度取决于它们自身的质量,这原本不算错的。我不能忍受的是,它 们被赋予不同的用途,而使身价显示出富贵与一般来,这就完全违背了石头本身的平等意识。 它们同处于山体田地里,小国寡民,鸡犬相闻,从无相互鄙夷或争斗,即使碰撞呼应,也如 同风雨私语,彼此的共存乃天地造化的美意。 可人们大伤其脑筋来,把石头琢磨出自己要的形态,或治印送与皇上,或雕刻成艺术品 对达官贵人献殷勤,或者用小技镂刻成掌上玩物、案几饰物,以为如此石头就身价倍增,有 蓬荜生辉之功绩了。啧,不知道石头们究竟感激不感激?当然,琢玉成器是大功,果真内在 的生命被完好发现,因雕刻而出世,那简直形同灵魂复活!但,工匠既凡心功利,石头又如 何超凡脱俗? 我若是一块寿山石,我不愿意被如此寄寓富贵悠闲、人为改造得千娇百媚。苦刑害我
失去天然。成为皇帝印玺如何?他下的谕旨即使是金科玉律,未必不伤害天良。皇帝腐朽, 印章孤寡于陈年旧制中,成了木乃伊。被供奉达官显贵更可悲了,非君子之交,不过被当成 卑鄙交易的一部分,即使在堂皇案几上落座,也是藏污纳垢的明证,从此堕入污泥!至于雕 虫之人,主观任意把我变成个非我所愿的样子,小家碧玉地袖珍于装点之事,那种委屈连石 头心肠也是要暗自垂泪的,哀莫大于心死啊,人的愚昧常常让自由的心灵室息而萎顿。 我若是一块寿山石,果然被人发现,发现者不知道我是珍宝,管他把我弃置门外被风雨 剥蚀还是扔到墙头上白白地再受日月育化,这对命运都不是最坏的。因为他们毕竟没有破坏 我,我还是囫囵原朴地活着,灵魂丝毫未损。即使无人问津,我也乐得逍遥,再生百年千载, 让天地继续养护我的灵性。而一旦发现我的是位痴情君子,懂得我的美好,视我为珍奇,他 必定舍不得用我交换名利而付给他人 石头是不会腐烂的,时间和空间永远编织它的摇篮,石头的心意永远存在。有时,时间 和空间会给石头一身青苔,那是阳光与露水给它披覆的锦绣,可比花朵或彩云,远非桑麻可 能媲美 (节选自2005年《散文》第8期,有删改) 18.“其实想要描述寿山石的美,是徒然和拙劣的”。请简要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 分) 19.寿山石宁可被“弃置门外”,也不愿“雕琢成器”。对此应当如何理解?(5分) 20.作者默想自己是一块寿山石,表达出什么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交代寿山石的由来,突出“自然的伟力”,这样写对全文结构 安排有铺垫和对照作用。 B.作者认为宝石的珍稀程度取决于它的自身质量,同时在不同用途上也能 决定它们自身的价值 C.作者不主张将寿山石琢磨出各种形态,是因为寿山石无法超凡脱俗,寿 山石的灵魂也无法复活。 D.本文以寿山石为线索,先写寿山石的发现,接着写寿山石被人为利用, 最后抒写作者的思考 E.文章末段指出“石头的心意永远存在”,真切地表达出对朴素自然之美 的追求,深化了文章主题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毛泽东的诗词理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有些诗句至 今脍炙人口。请你为“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的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 朗诵会。(4分)
6 失去天然。成为皇帝印玺如何?他下的谕旨即使是金科玉律,未必不伤害天良。皇帝腐朽, 印章孤寡于陈年旧制中,成了木乃伊。被供奉达官显贵更可悲了,非君子之交,不过被当成 卑鄙交易的一部分,即使在堂皇案几上落座,也是藏污纳垢的明证,从此堕入污泥!至于雕 虫之人,主观任意把我变成个非我所愿的样子,小家碧玉地袖珍于装点之事,那种委屈连石 头心肠也是要暗自垂泪的,哀莫大于心死啊,人的愚昧常常让自由的心灵窒息而萎顿。 我若是—块寿山石,果然被人发现,发现者不知道我是珍宝,管他把我弃置门外被风雨 剥蚀还是扔到墙头上白白地再受日月育化,这对命运都不是最坏的。因为他们毕竟没有破坏 我,我还是囫囵原朴地活着,灵魂丝毫未损。即使无人问津,我也乐得逍遥,再生百年千载, 让天地继续养护我的灵性。而一旦发现我的是位痴情君子,懂得我的美好,视我为珍奇,他 必定舍不得用我交换名利而付给他人。 石头是不会腐烂的,时间和空间永远编织它的摇篮,石头的心意永远存在。有时,时间 和空间会给石头—身青苔,那是阳光与露水给它披覆的锦绣,可比花朵或彩云,远非桑麻可 能媲美。 (节选自 2005 年《散文》第 8 期,有删改) 18.“其实想要描述寿山石的美,是徒然和拙劣的”。请简要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 分) 19.寿山石宁可被“弃置门外”,也不愿“雕琢成器”。对此应当如何理解?(5 分) 20.作者默想自己是一块寿山石,表达出什么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 分) 2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文章开头交代寿山石的由来,突出“自然的伟力”,这样写对全文结构 安排有铺垫和对照作用。 B.作者认为宝石的珍稀程度取决于它的自身质量,同时在不同用途上也能 决定它们自身的价值。 C.作者不主张将寿山石琢磨出各种形态,是因为寿山石无法超凡脱俗,寿 山石的灵魂也无法复活。 D.本文以寿山石为线索,先写寿山石的发现,接着写寿山石被人为利用, 最后抒写作者的思考。 E.文章末段指出“石头的心意永远存在”,真切地表达出对朴素自然之美 的追求,深化了文章主题。 六.(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 22.毛泽东的诗词理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深刻的启示,有些诗句至 今脍炙人口。请你为“毛泽东诗词朗诵会”的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 朗诵会。(4 分)
要求:1.必须引用毛泽东的诗句。 2.语言连贯并富有激情。 3.字数不超过60字 23.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4分) ①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②他不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③中国哲学 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④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 态做他所做的事。⑤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⑥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 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24.依照例句,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4分) 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 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乱舞。(《人是什么》) 七、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便可“滥施于人”? 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就不会是“失败之母”? 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哲理的方面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智与愚、 荣与辱 根据材料的提示,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以“人生哲理”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 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7 要求:1.必须引用毛泽东的诗句。 2.语言连贯并富有激情。 3.字数不超过 60 字。 23.注意下列句子相互间用语的逻辑照应,把它们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4 分) ①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②他不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③中国哲学 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④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 态做他所做的事。⑤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⑥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 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24.依照例句,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4 分) 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在人生和世界的激流中,他必然会像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 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地漫无目的地乱舞。(《人是什么》) 七、作文(60 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之所欲”便可“滥施于人”? “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就不会是“失败之母”? 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哲理的方面太多太多: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丑、智与愚、 荣与辱…… 根据材料的提示,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以“人生哲理”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 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
、C讷,读ne BA目不暇接,C缘木求鱼,D一言以蔽之 4、DA项“首当其冲”是”一马当先”之误;B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形容好上加高, 这里只是恢复元气,不当:C项”穷极无聊”与“贫穷”无关 5、A第一分句的主语是“鲁迅先生”,第二分句的主语自然应是“鲁迅先生”,但“鲁迅先 生是丰碑”在句中从逻辑上看理由不充足。 6、AB项,“孔子以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则持性善论”;C项,《金瓶梅》与《红楼梦》 是文人独立创作的,并非由话本加工而成:D项,“伍尔夫及其《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代 表作家及其作品,“贝克特及其《等待戈多》是荒诞派代表及其作品”。 7、C应是“既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不符合文章原意, “面面俱到”是贬义词 8、DA项是“误解”的表现,不是“误解”的解释:;B项是王渔洋的神韵说,是赵执信所批 评的,不是对“误解”原因的回答:C项是洪日方思的“全”说,是王渔洋与赵执信共同批评的, 也不是对“误解”原因的回答 9、AB项“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应为“走上自然主义的道路”;C项应是肯定赵执 信的基本观点:D项不是荀子的话。 10、C并非由“粹”到“全” ll、D使.轻装 12、C一为“才”,一为表判断的副词 14、D“才薄”是托词,主要是觉得张辽这个人气量小 15、(1)(你)为什么这样辜负我的心意呢? (2)一边耕作一边守备,又在各郡中修通渠道,以便舟船通行,严加设防以对付敌人来 犯 (3)大王非常喜欢音乐,(实行王道)该差不多了吧? (4如果停止雕刻,烂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止地雕刻,金石也可镂空。 (1)露重成滴”扣“竹”——夜越来越凉,竹叶上露水越来越重;“稀星有无”扣“月 月照中天,衬得星星黯然失色,所谓“月明星稀”。 (2)诗人是这些夜间景物的目击者,说明诗人根本不曾合眼,彻夜未眠——他该有多么的疲 倦!尾联是“点睛”之笔,揭示了诗人的情思、本诗的意旨:关心战事,关注着国家与人民的 命运,难怪他夜不能寐,坐卧不宁,心力交瘁。 17、(1)小人长戚戚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18、①不对等的描述,常常是人类可笑的附会 ②过多的定语和形容词也许只是增加了繁琐,败坏了它们天然的质朴简洁 ③寿山石在形状上并无什么特殊。 19、寿山石被“弃置门外”,本质没有遭到破坏,守住了灵魂。而被“雕琢成器”,则“被赋 予不同的用途,而使身价显示出富贵与一般来,这就完全违背了石头本身的平等意识”。人 为塑造的束缚,往往造成灵魂的悲剧。 20、表达了作者不愿追求功名利禄,不愿被人为塑造束缚,一心追求平等人格的思想感情 这样写形象生动,表达自然,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寿山石的默想,表达出自己对人生
8 (七) 1、C 讷,读 nè 2、B A 目不暇接,C 缘木求鱼,D 一言以蔽之 3、A 4、D A 项“首当其冲”是”一马当先”之误;B 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形容好上加高, 这里只是恢复元气,不当;C 项”穷极无聊”与“贫穷”无关。 5、A 第一分句的主语是“鲁迅先生”,第二分句的主语自然应是“鲁迅先生”,但“鲁迅先 生是丰碑”在句中从逻辑上看理由不充足。 6、A B 项,“孔子以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则持性善论”;C 项,《金瓶梅》与《红楼梦》 是文人独立创作的,并非由话本加工而成;D 项,“伍尔夫及其《墙上的斑点》”是意识流代 表作家及其作品,“贝克特及其《等待戈多》是荒诞派代表及其作品”。 7、C 应是“既相互矛盾,又辩证统一”;“既去粗存精,就不能‘全面’”不符合文章原意, “面面俱到”是贬义词。 8、D A 项是“误解”的表现,不是“误解”的解释;B 项是王渔洋的神韵说,是赵执信所批 评的,不是对“误解”原因的回答;C 项是洪日方思的“全”说,是王渔洋与赵执信共同批评的, 也不是对“误解”原因的回答 9、A B 项“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应为“走上自然主义的道路”;C 项应是肯定赵执 信的基本观点;D 项不是荀子的话。 10、C 并非由“粹”到“全” 11、D 使……轻装 12、C 一为“才”,一为表判断的副词 13、A 14、D “才薄”是托词,主要是觉得张辽这个人气量小 15、(1)(你)为什么这样辜负我的心意呢? (2)一边耕作一边守备,又在各郡中修通渠道,以便舟船通行,严加设防以对付敌人来 犯。 (3)大王非常喜欢音乐,(实行王道)该差不多了吧? (4)如果停止雕刻,烂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止地雕刻,金石也可镂空。 16、⑴“露重成滴”扣“竹”——夜越来越凉,竹叶上露水越来越重;“稀星有无”扣“月”—— 月照中天,衬得星星黯然失色,所谓“月明星稀”。 ⑵诗人是这些夜间景物的目击者,说明诗人根本不曾合眼,彻夜未眠——他该有多么的疲 倦!尾联是“点睛”之笔,揭示了诗人的情思、本诗的意旨:关心战事,关注着国家与人民的 命运,难怪他夜不能寐,坐卧不宁,心力交瘁。 17、⑴小人长戚戚 ⑵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⑶仰足以事父母 俯足以畜妻子 18、①不对等的描述,常常是人类可笑的附会。 ②过多的定语和形容词也许只是增加了繁琐,败坏了它们天然的质朴简洁。 ③寿山石在形状上并无什么特殊。 19、寿山石被“弃置门外”,本质没有遭到破坏,守住了灵魂。而被“雕琢成器”,则“被赋 予不同的用途,而使身价显示出富贵与一般来,这就完全违背了石头本身的平等意识”。人 为塑造的束缚,往往造成灵魂的悲剧。 20、表达了作者不愿追求功名利禄,不愿被人为塑造束缚,一心追求平等人格的思想感情。 这样写形象生动,表达自然,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寿山石的默想,表达出自己对人生
的感悟。 21、BCB作者不主张“在不同用途上决定它们自身的价值”C是因为作者不愿让寿山石 寄寓富贵悠闲”,“人为改造得千娇百媚 22.毛泽东诗词是矗立于中国诗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 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 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谨记一代 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3、③②⑥④①⑤ 24、示例:他必然会像大海中失去航向的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里颤巍巍地随波逐流彯 荡 七、略 【参考译文】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少年时,与蒋济、朱绩在江、淮一带都很有名气,在州郡 任官。蒋济任别驾,有次出差前去见曹操。曹操问道:“胡通达,是个有威望的人,他有没 有子孙呢?”蒋济说:“他有个儿子,名叫胡质,规划国家大事不如他的父亲,至于气概格局 和精密细致处理事务的能力则超过其父。”查考胡氏族谱:胡通达名敏,曾经凭“方正”的名 声被皇帝征召做官。曹操便征召胡质任顿丘县令 入朝后他担任丞相东曹议令史,州郡中请他担任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矛盾, 张辽见西州刺史温恢请求让胡质担任他的护军,胡质以有病为由推辞。张辽出来后对胡质说: 我诚心待你,你为什么这样辜负我的心意呢?”胡质说:“古人交往,对方虽然拿得多,但 却知其并不贪:打仗时败逃,但能知道他并不怯懦:听到他人的流言蜚语而不相信,这样相 处才可善始善终。武伯南是位高雅之人,先前将军对他赞不绝口,如今却为一点点小误会, 结成怨仇。更何况胡质才识浅陋,怎么能和您长久友好相处?所以我才不愿答应您的请求。” 张辽被胡质的一番话打动,又与武周和好了 曹操征召胡质为丞相属。黄初年间,调任为吏部郎,任常山太守,继而迁任东莞太守 当地士人卢显被人杀了,胡质说:“此人没有仇人却有个年轻的妻子,他是因此而死的!” 便把与卢显住得较近的年轻男子全都叫来询问,书吏李若被问及此事,脸色马上变了,于是 胡质严加审问,李若当即自首,罪犯就这样被抓住了。往往因军功得到赏赐,他全都分给部 下,从不拿到家里,在郡中任太守九年,官民都安定太平,将士也肯为他效命 迁升为荆州刺史,加官为振威将军,赐爵关内候。吴国大将朱然包围樊城,胡质率兵 轻装赴援。持不同意见的人都认为敌人士气太盛不可强攻。胡质说:“樊城低小,兵力也少 所以应当进兵为城内外援,不然,就危险了。”于是率兵破围,城中才得以安定。迁升为征 东将军,奉令统督青州、徐州军事。在任上广开农田积蓄粮谷,有多年的储备,还设置东征 台,一边耕作一边守备,又在各郡中修通渠道,以便舟船通行,严加设防以对付敌人来犯 沿海地区因此没有战事。 胡质性格沉稳,心中对事情明察秋毫,不以表面现象判断事物,能够深加思索。嘉平二 年去世,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唯有赏赐的衣物、书箱而已。军中将此事上奏,朝廷追 加进封为阳陵亭侯,食邑一百户,谥号为贞侯。其子胡威承袭了“阳陵亭侯”爵位
9 的感悟。 21、BC B.作者不主张“在不同用途上决定它们自身的价值”. C 是因为作者不愿让寿山石 “寄寓富贵悠闲”,“人为改造得千娇百媚”。 22.毛泽东诗词是矗立于中国诗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是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从“鲲鹏 击浪从兹始”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领略到了毛泽东“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雄 伟气魄,“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让我们谨记一代 伟人的教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3、③②⑥④①⑤ 24、示例:他必然会像大海中失去航向的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里颤巍巍地随波逐流飘 荡。 七、略 【参考译文】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少年时,与蒋济、朱绩在江、淮一带都很有名气,在州郡 任官。蒋济任别驾,有次出差前去见曹操。曹操问道:“胡通达,是个有威望的人,他有没 有子孙呢?”蒋济说:“他有个儿子,名叫胡质,规划国家大事不如他的父亲,至于气概格局 和精密细致处理事务的能力则超过其父。”查考胡氏族谱:胡通达名敏,曾经凭“方正”的名 声被皇帝征召做官。曹操便征召胡质任顿丘县令。 入朝后他担任丞相东曹议令史,州郡中请他担任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矛盾, 张辽见西州刺史温恢请求让胡质担任他的护军,胡质以有病为由推辞。张辽出来后对胡质说: “我诚心待你,你为什么这样辜负我的心意呢?”胡质说:“古人交往,对方虽然拿得多,但 却知其并不贪;打仗时败逃,但能知道他并不怯懦;听到他人的流言蜚语而不相信,这样相 处才可善始善终。武伯南是位高雅之人,先前将军对他赞不绝口,如今却为一点点小误会, 结成怨仇。更何况胡质才识浅陋,怎么能和您长久友好相处?所以我才不愿答应您的请求。” 张辽被胡质的一番话打动,又与武周和好了。 曹操征召胡质为丞相属。黄初年间,调任为吏部郎,任常山太守,继而迁任东莞太守。 当地士人卢显被人杀了,胡质说:“此人没有仇人却有个年轻的妻子,他是因此而死的!” 便把与卢显住得较近的年轻男子全都叫来询问,书吏李若被问及此事,脸色马上变了,于是 胡质严加审问,李若当即自首,罪犯就这样被抓住了。往往因军功得到赏赐,他全都分给部 下,从不拿到家里,在郡中任太守九年,官民都安定太平,将士也肯为他效命。 迁升为荆州刺史,加官为振威将军,赐爵关内候。吴国大将朱然包围樊城,胡质率兵 轻装赴援。持不同意见的人都认为敌人士气太盛不可强攻。胡质说:“樊城低小,兵力也少, 所以应当进兵为城内外援,不然,就危险了。”于是率兵破围,城中才得以安定。迁升为征 东将军,奉令统督青州、徐州军事。在任上广开农田积蓄粮谷,有多年的储备,还设置东征 台,一边耕作一边守备,又在各郡中修通渠道,以便舟船通行,严加设防以对付敌人来犯。 沿海地区因此没有战事。 胡质性格沉稳,心中对事情明察秋毫,不以表面现象判断事物,能够深加思索。嘉平二 年去世,死后家中没有剩余的财物,唯有赏赐的衣物、书箱而已。军中将此事上奏,朝廷追 加进封为阳陵亭侯,食邑一百户,谥号为贞侯。其子胡威承袭了“阳陵亭侯”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