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 (2015·江苏宿迁市)六、诗歌鉴赏〔5分) 1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分)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19.(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分)火炉中的火苗 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2)“梅花”有高洁的志 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 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分) 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 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2)此题考査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 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 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2015·江苏常州市)(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3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 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解析:此题考査 古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2015·贵州毕节】 春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歌鉴赏 (2015·江苏宿迁市)六、诗歌鉴赏〔5 分) 1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5 分) 寒 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 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3 分) 19.(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1 分)火炉中的火苗 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 分) (2)“梅花”有高洁的志 趣,(1 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 分)写出了 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 分) 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 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2)此题考查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 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 这一物象本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 (2015·江苏常州市)(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5——6 题。(3 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 分) 答: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 分) 答: 5.“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 分);解析:此题考査 古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 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 分)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蕴含的感情。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 一、【2015·贵州毕节】 春 望 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 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査的是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第(1)题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诗中的 “烽火”原指古代战争中的信号源,后引指战争:“三月”极言时间之久;“抵万金”突出 家书的珍贵难得。此联反应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导致音信隔绝。故C项不正确。第 (2题是开放性题目,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句表达的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再 根据此情此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合情合理即可 【答案】(1)C。(2)示例: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但已是满头白发,连这 白头也越抓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 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表达 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2015·贵州遵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 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 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1.【解析】本题考査的是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题目要求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一诗句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瀚海”“冰”“愁 云”进行描述,并加以适当的描写。 【答案】山谷的阴面纵横散步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2.【解析】本题考査的是诗歌抒情的方式以及作品表现作者情感的能力。诗歌抒情的方 式一般有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两种。这两句诗中“山回路转”“雪”属于景物描写,友人已 远去,诗人还在驻足远望,这个举动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因友人归京产生的惆怅之情 所以诗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答案】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2015·贵州铜仁】 阅读范仲淹的《秋思》,按要求答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 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 忧国伤时的感情。 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第⑴题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诗中的 “烽火”原指古代战争中的信号源,后引指战争;“三月”极言时间之久;“抵万金”突出 家书的珍贵难得。此联反应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导致音信隔绝。故 C 项不正确。第 ⑵题是开放性题目,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句表达的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再 根据此情此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合情合理即可。 【答案】⑴C。⑵示例:我渐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但已是满头白发,连这 白头也越抓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 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表达 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 二、【2015·贵州遵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 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 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题目要求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一诗句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瀚海”“冰”“愁 云”进行描述,并加以适当的描写。 【答案】山谷的阴面纵横散步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诗歌抒情的方式以及作品表现作者情感的能力。诗歌抒情的方 式一般有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两种。这两句诗中“山回路转”“雪”属于景物描写,友人已 远去,诗人还在驻足远望,这个举动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因友人归京产生的惆怅之情, 所以诗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答案】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三、【2015·贵州铜仁】 阅读范仲淹的《秋思》,按要求答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题目是 。词中围绕一个“ 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2.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句进行赏析。 三、1.【解析】本题考査的是对文学常识和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就本首词来说,“渔 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一个“异”字统领,接下来从“衡 阳雁去”“四面边声”“落日孤城”三个方面写塞外景色与别处不同,以此来突出“异” 【答案】秋思异 2.【解析】本题考査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能力。本题没有明确的鉴赏要求,只提示自选 个角度,所以,鉴赏时我们可从修辞运用、写作技巧、词语运用、抒发情感以及互文见义等 方面任选一处,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2)(4分)示例:本句采用了享文的写作手法(2分),用将军与士兵们的白发与温 来表达在浸长的成边生活中的思乡之情(2分) (本句采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悠悠不绝的无管声的动与遍地浓霜的静,米描 绘边关的冷寂与抒发将士们浓浓的思乡情: 本句从听觉描写与视觉描写的角度入手,通过悠悠不绝的羌管声与遍地白霜,表现将 上们彻夜难眠、思念家乡的带怀 本句采用相互映衬的写法,用霜满地映材白发,用管悠悠映材征大泪,含蓄而深刻 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2015·江苏扬州市)(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9.(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之情。(2分)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9.(1)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 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第(2)题是 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 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2015·江苏徐州市)(二)古诗词赏析。(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词中围绕一个“______”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 2.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和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就本首词来说,“渔 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以一个“异”字统领,接下来从“衡 阳雁去”“四面边声”“落日孤城”三个方面写塞外景色与别处不同,以此来突出“异”。 【答案】秋思 异 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能力。本题没有明确的鉴赏要求,只提示自选一 个角度,所以,鉴赏时我们可从修辞运用、写作技巧、词语运用、抒发情感以及互文见义等 方面任选一处,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2015·江苏扬州市)(一)阅读诗歌,完成第 9 题。(6 分)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权德舆 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9.⑴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 ▲ 之情。(2 分) ⑵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 分) ▲ ▲ 9.⑴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⑵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⑴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 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第⑵题是 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 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2015·江苏徐州市)(二)古诗词赏析。(3 分)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 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 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9.【答案】B。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ε:解答这题,要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如B 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 苦之情。故该项的陈述错误。 (2015·广州市)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査对古词词句的赏析。(1)表面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的人合和月圆。实际是词人当时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落和对团圆的向往。回答第(2) 题时,可先描述题所选诗句的意境,并分析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然后分析诗 句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 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2015·云南昆明市)(一)诗歌赏析。(第7题,2分) 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 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 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9.【答案】B。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解答这题,要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如 B 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 苦之情。故该项的陈述错误。 (2015·广州市)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 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词词句的赏析。(1)表面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的人合和月圆。实际是词人当时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落和对团圆的向往。回答第(2) 题时,可先描述题所选诗句的意境,并分析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然后分析诗 句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 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2015·云南昆明市)(一)诗歌赏析。(第 7 题,2 分) 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 【答案】诗人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 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 了心中情绪激动,作者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解析】这首散曲的主旨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 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 达了心中情绪激动,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2015·浙江台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0~17题。 (一)(5分) 浣溪沙 山行 [宋]晏殊 [宋]叶茵 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青山不识我姓字,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我亦不识青山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飞来白鸟似相识, 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对我对山三两声 10.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这 从“▲”一词可以看出。(2分) 10.初到此地(初次来到这座青山)不识 考点: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思路点拨:题目限定了答题的范围“《山行》中”,研读诗句“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 青山名”抓住关键词“不识”,再结合题干中“《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不难用 四字短语概括出《山行》中的主人公“初来乍到”“初到此地” 1.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3分) 《浣溪沙》中的主人公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怀旧伤今之 情:而《山行》的主人公独行山中遇见飞鸟,则流露出惊喜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能力 思路点拨:揣摩诗歌情感的一般方法有:1.读标题2读注释(背景)3读关键词4读意象5 读作者。就本题而言,虽然题目要求回答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 但解答时也要注意结合诗境并展开想象来分析。如,由上阕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可见“物 是人非”;由“无可奈何花落去”可见感叹时光易逝,“似曾相识”见其怀旧(人)之情。由 前面的“青山不识我”而白鸟“似相识”,且对我“三两声”不难体会其惊喜之情 (2015·吉林省)(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 分) 【答案】诗人在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 悲从中来,回首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达 了心中情绪激动,作者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解析】这首散曲的主旨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依旧过着痛 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叹,表 达了心中情绪激动,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 (2015·浙江台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10~17 题。 (一)(5 分) 10.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 ▲ ,这 从“ ▲ ”一词可以看出。(2 分) 10. 初到此地(初次来到这座青山) 不识 考点: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思路点拨:题目限定了答题的范围“《山行》中”,研读诗句“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 青山名”抓住关键词“不识”,再结合题干中“《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 ....”不难用 四字短语概括出《山行》中的主人公“初来乍到”“初到此地”。 11.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3 分) ▲ 11.《浣溪沙》中的主人公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怀旧伤今之 情;而《山行》的主人公独行山中遇见飞鸟,则流露出惊喜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能力。 思路点拨:揣摩诗歌情感的一般方法有:1.读标题 2 读注释(背景)3 读关键词 4 读意象 5 读作者。就本题而言,虽然题目要求回答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 但解答时也要注意结合诗境并展开想象来分析。如,由上阕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可见“物 是人非”;由“无可奈何花落去”可见感叹时光易逝,“似曾相识”见其怀旧(人)之情。由 前面的“青山不识我”而白鸟“似相识”,且对我“三两声”不难体会其惊喜之情。 (2015·吉林省)(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 分) 浣溪沙 [宋]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 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 行 [宋]叶 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 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 对我对山三两声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 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 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5.“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16.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分) 17.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 15.答案:听、听见、听到(1分) 解析:根据语句的整体含义释义即可。 16.答案: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 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每点1分) 解析:“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片 17.答案: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2分,每点1分) 示例: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 懑(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解析:“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的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 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这种感情正是作者无力报国的抑郁之情的反映。 (2015·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19.【解析】本题考査对诗人思想感情的领悟。由尾联可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 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 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答案】思乡(意思对即可。1分)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 内容进行分析。(3分) 20.【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描写的是 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己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显然表现了时间变化、 季节交替的自然之趣。第二问可从诗句所描写的意境之妙、用词的巧妙、运用修辞的作用等 方面分析
点绛唇 陆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 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 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5.“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16.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 分) 17.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2 分) 15.答案:听、听见、听到(1 分) 解析:根据语句的整体含义释义即可。 16.答案: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 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共 2 分,每点 1 分) 解析:“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片 段。 17.答案: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2 分,每点 1 分) 示例: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 懑(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 解析:“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的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 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这种感情正是作者无力报国的抑郁之情的反映。 (2015·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9—20 题。(共 4 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领悟。由尾联可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 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 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答案】思乡(意思对即可。1 分)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 内容进行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描写的是: 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显然表现了时间变化、 季节交替的自然之趣。第二问可从诗句所描写的意境之妙、用词的巧妙、运用修辞的作用等 方面分析
【答案】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1分)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 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 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 理即可。2分)(共3分) (2015·河北省)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7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解析】本题是对诗词意境理解能力的考査。第()题,前半句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 把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突出了泰山之美。后半句写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 北的阳光切断,突出了泰山之高大;第(2)题可紧扣“国破”“草木深”来思考 【答案】(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 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解析】本题是对内容理解和修辞的表达效果判断能力的考査。解答这题,要将选项陈 述的内容与原文对照做出正确判断,如B项,“家书抵万金”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 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 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故该项不正确。 【答案】B (2015·上海市)(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 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 丙句 【解析】本题考査对诗句含义的理解。题干中已作了“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提
【答案】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1 分)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 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 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 理即可。2 分)(共 3 分) (2015·河北省)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 6—7 题。(7 分) 望 岳 春 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 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 【解析】本题是对诗词意境理解能力的考查。第⑴题,前半句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 把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突出了泰山之美。后半句写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 北的阳光切断,突出了泰山之高大;第⑵题可紧扣“国破”“草木深”来思考。 【答案】⑴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 ⑵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 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解析】本题是对内容理解和修辞的表达效果判断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将选项陈 述的内容与原文对照做出正确判断,如 B 项,“家书抵万金”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 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 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故该项不正确。 【答案】B。 (2015·上海市)(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 6-7 题(4 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2 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含义的理解。题干中已作了“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 提
示,再根据甲句的示例,可知需从表达诗人的“渴望”(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 【答案】乙句:渴望能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丙句:渴望能登顶泰山、俯瞰一切的气概 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解析】本题考査对诗句内容的理解。【甲】句就与题目“书博山道中壁”无关。 【答案】D (2015·山东临沂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解析】本题考査对诗词所描写的意境的领悟。梅花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 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渲染了 种寂寞的氛围。“已是黄昏独自愁”描写的是苦闷而凄清的氛围。 【答案】寂寞、苦闷、凄清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词作言外之意的领悟。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 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写岀“孤傲、隐忍 的品格”和“高洁的志向”即可。 【答案】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 二、(2015·山东德州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 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解析】本题考査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赏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 心情的悲凉。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 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病”字既写了身体 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应在了解全诗感情的基础上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答案】示例:“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 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示,再根据甲句的示例,可知需从表达诗人的“渴望”(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 【答案】乙句:渴望能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丙句:渴望能登顶泰山、俯瞰一切的气概。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甲】句就与题目“书博山道中壁”无关。 【答案】D 一、(2015·山东临沂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所描写的意境的领悟。梅花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 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渲染了一 种寂寞的氛围。“已是黄昏独自愁”描写的是苦闷而凄清的氛围。 【答案】寂寞、苦闷、凄清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词作言外之意的领悟。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 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写出“孤傲、隐忍 的品格”和“高洁的志向”即可。 【答案】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 二、(2015·山东德州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 “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赏析。本诗表达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 心情的悲凉。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征,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 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有意味;尾联 “病”字既写了身体 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应在了解全诗感情的基础上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答案】示例:“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 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2.【解析】本题考査对诗中意境的描绘。颈联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 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来描绘画面 【答案】示例: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 春 料峭 三、(2015·浙江宁波市)阅读《樵夫词》一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 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1.【解析】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理解能力的考查。诗人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人捡柴 的宁静环境,用“捡青槐”来烘托“白云堆”的清幽,又用“鸟不猜”来反衬“深林”的幽 静,“白云堆”“深林”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清静。 【答案】白云堆深林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鉴赏能力的考查。诗的最后两句是写樵夫挑柴下山的情景,“竟 挑蝴蝶下山来”一句,不说是樵夫挑柴,而说挑的是蝴蝶,语句含蓄,意蕴颇丰,一种生活 的悠闲自在其中,一个“竟”字表现了喜出望外,与前句的“无意”遥相呼应。 答 案 【示例1】樵大无意挑蝶白随,“竞”字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人的趣【示例2】明明是挑柴, 却说是挨蝶,挑柴的辛劳全无,有的是生活的悠闲,诗人樵夫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3分) 四、(2015·四川乐山市)诗歌鉴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2.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 四、1.【解析】本题是对诗词相关内容理解和关键句子鉴赏能力的考查。第1题,就上 阕内容而言,从出猎时的装束气派和“倾城随太守”的庞大气势以及“亲射虎,看孙郎”的 雄心壮志,都是“少年狂”的具体表现 第2题,从拉弓如满月的力度和“射天狼”的决心来看,表现了诗人大干一番事业的雄 展现了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答案】1.出猎时英姿潇洒,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2 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 愿望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中意境的描绘。颈联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 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来描绘画面。 【答案】示例: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 春寒料峭。 三、(2015·浙江宁波市)阅读《樵夫词》一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解析】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理解能力的考查。诗人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个人捡柴 的宁静环境,用“捡青槐”来烘托“白云堆”的清幽,又用“鸟不猜”来反衬“深林”的幽 静,“白云堆”“深林”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清静。 【答案】白云堆 深林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鉴赏能力的考查。诗的最后两句是写樵夫挑柴下山的情景,“竟 挑蝴蝶下山来”一句,不说是樵夫挑柴,而说挑的是蝴蝶,语句含蓄,意蕴颇丰,一种生活 的悠闲自在其中,一个“竟”字表现了喜出望外,与前句的“无意”遥相呼应。 【答案】 四、(2015·四川乐山市)诗歌鉴赏。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解析】本题是对诗词相关内容理解和关键句子鉴赏能力的考查。第 1 题,就上 阕内容而言,从出猎时的装束气派和“倾城随太守”的庞大气势以及“亲射虎,看孙郎”的 雄心壮志,都是“少年狂”的具体表现。 第 2 题,从拉弓如满月的力度和“射天狼”的决心来看,表现了诗人大干一番事业的雄 心,展现了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答案】1.出猎时英姿潇洒,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2. 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 愿望
五、(2015·山西省)下列古诗词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査。解答这题,要调动对古诗词的积累知识, 结合选项的陈述内容作出正确判断,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写由于受到 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不堪忍受,所以,“讴歌了无私奉献 的精神”的说法有误 【答案】D。 六、(2015·山东济宁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 应为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1.【解析】本题考査古诗知识的积累及对诗中信息的梳理。填写第一空时,应从字 数句数方面来确定体裁。第二空要求填写的季节可根据“卢橘花开枫叶衰”一句来判断 【答案】绝句(或:七言绝句)秋季(或:深秋) 2.【解析】本题考査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感悟。“出门何处望京师”显示了报国之情,“不 为愁人住少时”抒了了忧愁苦闷之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忧愁苦闷心情。(意思对即可) 七、(2015·湖北黄冈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西捷报① 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似 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 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 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 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 决心 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 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五、(2015·山西省)下列古诗词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 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五、【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调动对古诗词的积累知识, 结合选项的陈述内容作出正确判断,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写由于受到 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不堪忍受,所以,“讴歌了无私奉献 的精神”的说法有误。 【答案】D。 六、(2015·山东济宁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湘南即事 戴叔伦 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 应为 。 2.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1.【解析】本题考查古诗知识的积累及对诗中信息的梳理。填写第一空时,应从字 数句数方面来确定体裁。第二空要求填写的季节可根据“卢橘花开枫叶衰”一句来判断。 【答案】绝句(或:七言绝句) 秋季(或:深秋) 2.【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感悟。“出门何处望京师”显示了报国之情,“不 为愁人住少时”抒了了忧愁苦闷之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忧愁苦闷心情。(意思对即可) 七、(2015·湖北黄冈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洮西捷报① (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②,诏赐天池八尺龙③。露布④朝驰玉关⑤塞,捷书夜到甘泉宫⑥。似 闻指挥筑上郡⑦,已觉谈笑无西戎⑧。放臣⑨不见天颜⑩喜,但惊草木回春容。 【注释】①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 洮西。②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③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④指 征讨西夏的檄文。⑤此处指边塞。⑥指宋朝廷。⑦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⑧古时我国西部少 数民族的总称。⑨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⑩帝王的容颜。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 决心。 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 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