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10211 课程名称:美学 学时/学分:36/ 先修课程:《文学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美学》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美学基本思想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把握美学 的一般理论和历史,培养其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提升其人生的审美境界,并具有对美学问题的 独立思考能力。该课程把构建大美学作为美学课程建设的根本理念,不再简单地停留于一般 美学知识的灌输上,而是注重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与完满人格的塑造,以实现其身心的和 谐统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美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一方面和哲学相关,另一方面和艺术相关。因此它要求一方面 具有哲学的批判能力,另一方面具有艺术的鉴赏能力。本课程重点把握美学理论的基本结 构、主要观点,特别是关于美、美感和艺术的一般本性,能运用美学理论知识分析和鉴赏社 会、自然和艺术领域的审美现象。能运用美学理论知识指导审美实践,提高审美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十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 (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美学的对象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美学学科的概况、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美 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美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运用美学的学习方法学好美学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学科定位,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
《美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10211 课程名称:美学 学时/学分:36/2 先修课程:《文学概论》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开课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美学》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美学基本思想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把握美学 的一般理论和历史,培养其艺术的审美能力和提升其人生的审美境界,并具有对美学问题的 独立思考能力。该课程把构建大美学作为美学课程建设的根本理念,不再简单地停留于一般 美学知识的灌输上,而是注重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与完满人格的塑造,以实现其身心的和 谐统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美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一方面和哲学相关,另一方面和艺术相关。因此它要求一方面 具有哲学的批判能力,另一方面具有艺术的鉴赏能力。 本课程重点把握美学理论的基本结 构、主要观点,特别是关于美、美感和艺术的一般本性,能运用美学理论知识分析和鉴赏社 会、自然和艺术领域的审美现象。能运用美学理论知识指导审美实践,提高审美能力。 成绩考核形式:课程成绩=期终成绩(70%)+平时成绩(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 (30%)。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美学的对象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美学学科的概况、关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美 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美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运用美学的学习方法学好美学。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技能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学科定位,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
点,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美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学科定位,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美学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难点是掌握美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学好美学 4.教学内容 第一节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美学革命 第三节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四节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美感的形成与发展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美感的含义及实质、美感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的生成与发展,理解美感的 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感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的生成与发展,掌握美感的 定义、理解美感形成与以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美感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美感的含义及实质、美感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的生成与发展。教 难点是理解美感形成与以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美感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4.教学内容 第一节美感的含义及实质 第二节美感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第三节美感的生成 第四节美感的发展 第三章美感的性质和特征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美感的人类社会性、精神感受的完整性、自由创造性,把握美感的特征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美感的人类社会性、精神感受的完整性、自由创造性,把握美
点,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美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的学科定位,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美学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难点是掌握美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学好美学。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美学革命 第三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四节 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美感的形成与发展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美感的含义及实质、美感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的生成与发展,理解美感的 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感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的生成与发展,掌握美感的 定义、理解美感形成与以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美感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美感的含义及实质、美感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的生成与发展。教学 难点是理解美感形成与以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美感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美感的含义及实质 第二节 美感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第三节 美感的生成 第四节 美感的发展 第三章 美感的性质和特征 1.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美感的人类社会性、精神感受的完整性、自由创造性,把握美感的特征。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美感的人类社会性、精神感受的完整性、自由创造性,把握美
感的特征具有形象感受的直觉性、鲜明的主体情感体验性、主体精神的愉悦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美感的性质、美感的特征。教学难点是理解精神感受的完整性、自由创造性。 4.教学内容 第一节美感的性质 第二节美感的特征 第四章美感的心理要素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美感心理活动是由众多心理活动要素组成的审美意识系统,它包含感觉、知觉、表 象、联想、想象、情感、移情、思维、理解、意志、心理距离等心理活动要素。理解各心理 活动要素的概念及作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情感、移情、思维、理解、 意志、心理距离概念,各心理现象在美感活动中的特殊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情感、移情、思维、理解、意志、心理距 离等心理活动要素。教学难点是各心理现象在美感活动中的特殊作用,解释审美现象。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知与表象 第二节联想与想象 第三节情感与移情 第四节思维与理解 第五节意志与心理距离 第五章美的本质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关于美的本质的不同见解,思考美的本质,理解美的起源和特征。领会美是显现 实践自由的形象肯定价值。根据美的本质和特征解释审美现象。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西方美学史上主要探讨没到本质的途经,中国美学史上的美 论思想。理解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根据美的本质和特征解释审美现象
感的特征具有形象感受的直觉性、鲜明的主体情感体验性、主体精神的愉悦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美感的性质、美感的特征。教学难点是理解精神感受的完整性、自由创造性。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美感的性质 第二节 美感的特征 第四章 美感的心理要素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美感心理活动是由众多心理活动要素组成的审美意识系统,它包含感觉、知觉、表 象、联想、想象、情感、移情、思维、理解、意志、心理距离等心理活动要素。理解各心理 活动要素的概念及作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情感、移情、思维、理解、 意志、心理距离概念,各心理现象在美感活动中的特殊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情感、移情、思维、理解、意志、心理距 离等心理活动要素。教学难点是各心理现象在美感活动中的特殊作用,解释审美现象。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感知与表象 第二节 联想与想象 第三节 情感与移情 第四节 思维与理解 第五节 意志与心理距离 第五章 美的本质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关于美的本质的不同见解,思考美的本质,理解美的起源和特征。领会美是显现 实践自由的形象肯定价值。根据美的本质和特征解释审美现象。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西方美学史上主要探讨没到本质的途经,中国美学史上的美 论思想。理解美是显现实践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根据美的本质和特征解释审美现象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把握美的本质的不同见解,思考美的本质。教学难点是理解美是显现实践 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 4.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第二节中国美学史上的美论思想 第三节关于美的本质的初步探讨 第六章美的形态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含义和特征。掌握自然美的主要构成和主要风格:社 会美的分类;艺术的分类,各种艺术的审美特性;形式美的组合法则和基本规律。运用所学 美学知识,学会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含义和特征。掌握自然美的主要 构成和主要风格;社会美的分类;艺术的分类,各种艺术的审美特性;形式美的组合法则和 基本规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含义和特征,形式美的组合法则和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美学知识,学会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 4.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然美 第二节社会美 第三节艺术美 第四节形式美 第七章美学范畴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美学基本范畴,掌握优美、崇高、悲剧性和喜剧性四个基本范畴的内涵与特征。 根据美的范畴认识各种不同的美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优美、崇高、悲剧性和喜剧性四个基本范畴的内涵与特征 理解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喜剧性、悲剧性的本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把握美的本质的不同见解,思考美的本质。教学难点是理解美是显现实践 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第二节 中国美学史上的美论思想 第三节 关于美的本质的初步探讨 第六章 美的形态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含义和特征。掌握自然美的主要构成和主要风格;社 会美的分类;艺术的分类,各种艺术的审美特性;形式美的组合法则和基本规律。运用所学 美学知识,学会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含义和特征。掌握自然美的主要 构成和主要风格;社会美的分类;艺术的分类,各种艺术的审美特性;形式美的组合法则和 基本规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了解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含义和特征,形式美的组合法则和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是运用所学美学知识,学会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自然美 第二节 社会美 第三节 艺术美 第四节 形式美 第七章 美学范畴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美学基本范畴,掌握优美、崇高、悲剧性和喜剧性四个基本范畴的内涵与特征。 根据美的范畴认识各种不同的美。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优美、崇高、悲剧性和喜剧性四个基本范畴的内涵与特征。 理解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喜剧性、悲剧性的本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优美、崇高、悲剧性和喜剧性四个基本范畴的内涵。教学难点是理解 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喜剧性、悲剧性的本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美与丑 第二节崇高与优美 第三节喜剧性 第四节悲剧性 第八章审美教育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什么是美育,古今中外美育思想的大致情况:掌握美育的任务与功能,了解美育 的实施途径。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美育含义。掌握美育的任务与功能,了解美育的实施途径, 实施中注意什么原则。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美育的任务与功能,了解美育的实施途径。教学难点是美育的实施途 径,实施中注意什么原则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审美教育的含义 第二节美育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第三节美育的目的和作用 第四节美育的特点 四、学时分配表 1.讲授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序 内容 备注 美学的对象 讲授 12345 美感的形成与发展 讲授 美感的性质和特征 美感的心理要素 44266 讲授、 讲授 美的本质 讲授、讨论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优美、崇高、悲剧性和喜剧性四个基本范畴的内涵。教学难点是理解 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喜剧性、悲剧性的本质。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美与丑 第二节 崇高与优美 第三节 喜剧性 第四节 悲剧性 第八章 审美教育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什么是美育,古今中外美育思想的大致情况;掌握美育的任务与功能,了解美育 的实施途径。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美育含义。掌握美育的任务与功能,了解美育的实施途径, 实施中注意什么原则。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掌握美育的任务与功能,了解美育的实施途径。教学难点是美育的实施途 径,实施中注意什么原则。 4.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含义 第二节 美育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第三节 美育的目的和作用 第四节 美育的特点 四、学时分配表 1.讲授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序 内容 课时 备注 1 美学的对象 4 讲授 2 美感的形成与发展 4 讲授 3 美感的性质和特征 2 讲授、 4 美感的心理要素 6 讲授 5 美的本质 6 讲授、讨论
美的形态 讲授4学时、实践2学时 678 美学范畴 644 讲授 审美教育 讲授2学时、实践2学时 总计 36 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美学教程》主编:张玉能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8年2月 参考书:《美学基本原理》主编:刘叔成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学》 主编:彭富春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学导论》主编:张法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执笔人:左攀峰 审定:郝清菊袁蕾
6 美的形态 6 讲授 4 学时、实践 2 学时 7 美学范畴 4 讲授 8 审美教育 4 讲授 2 学时、实践 2 学时 总计 36 五、主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美学教程》 主编:张玉能 出版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年 2 月 参考书:《美学基本原理》 主编:刘叔成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 《美学》 主编:彭富春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年 《美学导论》 主编:张法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 执笔人:左攀峰 审定:郝清菊 袁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