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 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 步的数感 3.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4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5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这几个数字,会读、会写,并会用这些 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6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 二、重难点: 1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 关概念的意义; 5.学会分类的方法 6.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数一数: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 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 1~5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 1~5 的数序,能认读 1~5 各数,建立初 步的数感; 3.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4.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5.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 6-10 这几个数字,会读、会写,并会用这些 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6.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 个数、12 大格 二、重难点: 1.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 1~6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 关概念的意义; 5.学会分类的方法; 6.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7.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数一数:
口 口口u口口 口 口 5 2比一比: 草莓比香蕉多(1)个。 比 短
2.比一比: 草莓比香蕉多(1)个。 比长短:
第三根绳子最长 比高矮: 戴眼镜穿蓝色上衣的叔叔要比戴眼镜穿黄色上衣的叔叔高 。。。 3第几 售 依次排在(第一)(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4.几和几:
比高矮: 戴眼镜穿蓝色上衣的叔叔要比戴眼镜穿黄色上衣的叔叔高。 3.第几: 4.几和几:
可以分成这几种形式 ●●● 5比大小 (5)大于(3) (3)小于(4) 5>33<4
5.比大小: 5>3 3<4
6加法 8器 3 加号 等号 1加2等于3 7减法: ★★☆ ★★☆☆☆ 8-2= 8-6=[2 8认识物体和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
6.加法: 7.减法: 8.认识物体和图形:
9分类: 按颜鱼 106的认识和加减法: 中 (5)+(1)=(6) (4)+(2)=(6);(3)+(3)=(6) 11.7的认识和加减法: (4)+(3)=(7) (7)-(3)=(4) 128和9的认识
9.分类: 10.6 的认识和加减法: 11.7 的认识和加减法: 12.8 和 9 的认识: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sR&ccyy 137、8、9的比较 8 9 8 7 9 8 149和10的比较: 9区0 10 15连加
13.7、8、9 的比较: 14.9 和 10 的比较: 15.连加:
同桌讨论:5+2+1=(8) 先算(5)加(2)等于(7) 再算(7)加(1)等于(8) 16连减 同桌讨论:8-2-2=(4) 先算(8)减(2)等于(6 再算(6)减(2)等于(4 17加减混合运算: 4-2+3=5 5 18认识钟表: 分针 10 9 63 时针 12个数12个大格 10 6 (1时) (4时) (7时)
16.连减: 17.加减混合运算: 18.认识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