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安大学蔗学院教柰 教研室:病原生物学教研窒使用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主编:李凡刘晶星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课程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 授课对象12级本科一、二、三、四、五班 授课内容 胃肠炎、虫媒、出血热、逆转录|授课教师 及职称 党冬梅副教授 授课时间 授课学时 2学时 1.了解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的生物学形状、致病性;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及特性 2.熟悉轮状病毒的生物学形状,致病性,免疫性;登革病毒的致病特点 教学目的 掌握轮状病毒的特异性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HIV 的传播途径、所致免疫损害、微生物学检查原则、防治原则。 1轮状病毒所致疾病的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3.什么是AIDS?HV的传播方式有哪些?HV的防治原则是什么? 教学难点HV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口讨论法口情景教学法口实践教学法口 PBL法囗演示法口练习法口角色扮演法口其它囗 教具使用多媒体√教科书√模型口标本口幻灯机口教学板与板书√ 电视口录像口录音口磁带囗图表口其它口 1.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 0.5学时 2.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的生物学形状、致病性 0.1学时 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形态结构,培养特性;传播途径、媒介、储存宿主、传 染源;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査法;特异性预防 0.5学时 教学过程 4.登革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传播途径;致病性(包括免疫促进作用)0.1学时 5.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和特性 0.1学时 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形态结构,病毒的复制,病毒的变异,培养,抵抗力;传 染源和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査法;防治原则0.7学时 新进展内容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及治疗。 教研室审查意见 年月 教学后记
Yanan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Teacher Tel : 延 安 大 学 医 学 院 教 案 教研室: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使用教材:医学微生物学 主编:李凡 刘晶星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八版 课程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 授课对象 12 级本科一、二、三、四、五班 授课内容 胃肠炎、虫媒、出血热、逆转录 病毒 授课教师 及职称 党冬梅 副教授 授课时间 授课学时 2 学时 教学目的 1. 了解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的生物学形状、致病性;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及特性; 2. 熟悉轮状病毒的生物学形状,致病性,免疫性;登革病毒的致病特点; 3. 掌握轮状病毒的特异性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HIV 的传播途径、所致免疫损害、微生物学检查原则、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 1.轮状病毒所致疾病的防治原则; 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3.什么是 AIDS?HIV 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HIV 的防治原则是什么? 教学难点 HIV 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情景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 PBL 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角色扮演法□ 其它□ 教具使用 多媒体√ 教科书√ 模型□ 标本□ 幻灯机□ 教学板与板书√ 电 视□ 录 像□ 录音□ 磁带□ 图表□ 其它□ 教学过程 1. 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防治原则 0.5学时 2. 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的生物学形状、致病性 0.1 学时 3.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形态结构,培养特性;传播途径、媒介、储存宿主、传 染源;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特异性预防 0.5学时 4. 登革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传播途径;致病性(包括免疫促进作用)0.1 学时 5. 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和特性 0.1学时 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形态结构,病毒的复制,病毒的变异,培养,抵抗力;传 染源和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则 0.7学时 新进展内容 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及治疗。 教研室审查意见 年 月 日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