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2018-19学年高一4月份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23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今天我们回望历史,研究中 国自己的法治道路,很多人会想到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我们现代人对法治的理解, 我国古代立法、司法实践算不算法治文明,与我们当代的法治实践有何关系,能 否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益借鉴?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法治 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虽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法 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少 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 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 件,认真听听法家的话语。“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故吏不敢 以非法遇民”“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 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等等,这些都是法 家对其基本“法治”思想的表达。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家思想占据重 要位置,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 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 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 发展的需要。在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下,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 法。概括而言,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 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 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国家不再是诸侯贵 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 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这有别于以往古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 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这种法律是用老百姓容易明白的文字 写成的,写成以后是公布的,以普遍规则的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违法犯 罪,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结果。这些法律公布以后,一方面使民众对自 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 违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否则统治者就会丧失威信。在法家看来,法律如果 没有信誉就无法得到执行。“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才能更好发挥法作为有效 治理工具的作用 可以看出,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 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可以说,将法律视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 要工具,将“法治”视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法,是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不过,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属于古典的法治,所以不能 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今天我们借鉴传统法律文化,必须加以改造,使其与 现代社会相适应。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但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
哈尔滨市 2018-19 学年高一 4 月份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 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今天我们回望历史,研究中 国自己的法治道路,很多人会想到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我们现代人对法治的理解, 我国古代立法、司法实践算不算法治文明,与我们当代的法治实践有何关系,能 否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益借鉴?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法治 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虽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法 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少 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 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 件,认真听听法家的话语。“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故吏不敢 以非法遇民”“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 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等等,这些都是法 家对其基本“法治”思想的表达。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家思想占据重 要位置,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 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 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 发展的需要。在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下,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 法。概括而言,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 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 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国家不再是诸侯贵 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 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这有别于以往古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 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这种法律是用老百姓容易明白的文字 写成的,写成以后是公布的,以普遍规则的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违法犯 罪,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结果。这些法律公布以后,一方面使民众对自 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 违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否则统治者就会丧失威信。在法家看来,法律如果 没有信誉就无法得到执行。“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才能更好发挥法作为有效 治理工具的作用。 可以看出,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 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可以说,将法律视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 要工具,将“法治”视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法,是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不过,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属于古典的法治,所以不能 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今天我们借鉴传统法律文化,必须加以改造,使其与 现代社会相适应。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但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
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建设。 (摘编自武树臣《听法家如是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我国古代是否有法治思想和法治传统,学术界存在着一边倒的否定声音。 B.法家提倡奖惩分明,不论身份高低贵贱或者情感亲疏远近都要按照法律行事。 C.法家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了国家,改变了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 会结构。 D.在法家看来,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既取决于君主的品德,又取决于法律制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法家的相关言论否定了学术界对法家及法治思想的简单而偏颇的认 识 B.文章以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证明了中国古代有法治思想,也有先进的法治文 明 C.文章借用法家治国的法治思想,采用归谬法阐释了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 内涵。 D.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借 鉴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家的法治理论丰富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首屈一指的 地位 B.要让法律更好地发挥治理工具的作用,就要君臣官民遵纪守法,让统治者树 立威信。 C.法家的法律对官吏和百姓均有约束力,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 论支撑。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要吸收借鉴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 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时光的气味 苏沧桑 时光有时是一种气味,循着它,一路闻过去,会闻到某一年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某 一秒。 于我,2015年惊心动魄的那一秒,带着桂花的气味。当时,我们在老家的桂花 树下摆了张桌子,父亲母亲、姑姑小舅妈小姨妈,还有抽空回来看他们的我, 起喝茶聊天。离母亲七十三岁的生日和重阳节还有三四天。 那一秒,桂花树漏下了一缕很亮的阳光,照在母亲左脸颊花白的鬓发间。突然, 颗铜钱大的黑痣映入眼帘!我感到心脏停跳了一秒后,咚咚咚失了节奏 我说,妈!这颗痣什么时候有的?我怎么从来没看到过?! 四周静了下来,只有我的声音飘忽着,听起来有点远。 母亲说,没事没事,以前有的。 怎么这么大?这么黑?去医院看过吗? 没有,不用,有点破了,我用孢子粉涂了,过两天就好了
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建设。 (摘编自武树臣《听法家如是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对我国古代是否有法治思想和法治传统,学术界存在着一边倒的否定声音。 B. 法家提倡奖惩分明,不论身份高低贵贱或者情感亲疏远近都要按照法律行事。 C. 法家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了国家,改变了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 会结构。 D. 在法家看来,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既取决于君主的品德,又取决于法律制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引用法家的相关言论否定了学术界对法家及法治思想的简单而偏颇的认 识。 B. 文章以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证明了中国古代有法治思想,也有先进的法治文 明。 C. 文章借用法家治国的法治思想,采用归谬法阐释了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 内涵。 D. 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借 鉴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法家的法治理论丰富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首屈一指的 地位。 B. 要让法律更好地发挥治理工具的作用,就要君臣官民遵纪守法,让统治者树 立威信。 C. 法家的法律对官吏和百姓均有约束力,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 论支撑。 D.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要吸收借鉴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 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时光的气味 苏沧桑 时光有时是一种气味,循着它,一路闻过去,会闻到某一年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某 一秒。 于我,2015 年惊心动魄的那一秒,带着桂花的气味。当时,我们在老家的桂花 树下摆了张桌子,父亲母亲、姑姑小舅妈小姨妈,还有抽空回来看他们的我,一 起喝茶聊天。离母亲七十三岁的生日和重阳节还有三四天。 那一秒,桂花树漏下了一缕很亮的阳光,照在母亲左脸颊花白的鬓发间。突然, 一颗铜钱大的黑痣映入眼帘!我感到心脏停跳了一秒后,咚咚咚失了节奏。 我说,妈!这颗痣什么时候有的?我怎么从来没看到过?! 四周静了下来,只有我的声音飘忽着,听起来有点远。 母亲说,没事没事,以前有的。 怎么这么大?这么黑?去医院看过吗? 没有,不用,有点破了,我用孢子粉涂了,过两天就好了
深夜,我百度了一下“黑痣”,恐惧像洪水浸漫了我。难道充溢着桂花香的那 秒,那么美好的一秒,是母亲和我们的分水岭?是我苦乐人生的分界线?我没有 任何思想准备,我无法想象没有母亲的家,没有母亲的人生,尽管我快到知天命 的年龄 手机相册里,绽放着母亲一个个笑脸。我一幅幅翻看着,心里一直有个声音说, 不不不,不会的! 那几日,我照常和父母说笑,出去采风,晒照片和视频给他们看。父亲说,拍照 没意思,多拍点视频,留着将来看。我说对对对,拍视频,鼻子却酸了起来。这 句平常的话,我都听不得了。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要不要强拉着母亲去医院检 查?父亲说,我们都这把岁数了,哪怕真是那什么,也没关系啦,高寿啦。 父亲,我从小最敬畏却最懂我的父亲,早已看穿了我独自沉在谷底的心。他伸出 手,把我捞了上来。 时光在几天后的另一秒,变成了红薯粉圆子的味道。我下楼来,母亲手里正做着 圆子,她歪了歪头,侧过脸给我看,说,你看,掉了! 一个淡褐色的疤痕,替代了那颗烙在我心里的黑痣! 她说,昨晚洗澡脱衣服不小心扯了一下,扯掉了。我说没事的吧?大概是孢子粉 涂多了,看上去那么黑。 她似乎从来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她亦没有看出我这几天的恐惧煎熬,因此,她 都没想到昨晚就该告诉我的 那一秒,我在心里跪下了……感谢老天。接下来的日子,过节似的,姑姑姨妈舅 妈和我同学邻居轮番来玩,每天将笑声填满了整个院子。到了我回杭的日子,我 说,你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太累了 母亲说,有什么累的?多开心,巴不得天天这么累! 父亲说,你走了,她们也都忙,不会天天来的,家里就冷清了。 想起前几日在洋屿岛遇见两位留守海岛的老人家,儿女都在城里过得很好,他们 俩自己种花生、芝麻和蔬菜,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母亲常说,我看我们中国内 地的老人最享福了,你看香港,还有国外,许多那么大年纪的人都还在当服务员、 门卫什么的 时光里飘回来一缕白莲花的气味,那是2015年春天某日清晨某一秒的味道,在 泰国清迈,我与一场化缘不期而遇。一个姑娘递过一枝散发着清香的白莲花,微 笑着示意我。我本能地后退一步,微笑着摇摇手婉拒了。 后来,那一秒,一直刻在我心里很久。时光往往会安排一个一闪而过的时机,让 你表达你的感恩,让你把感恩付诸行动,比如无关信仰地供奉上一枝白莲花,在 心里对天地万物、父母师友说一声谢谢。有时,时光又会以某种方式警醒你,比 如母亲的黑痣,比如白莲花……但时光更多时候是无声无息、无色无味的,过去 后,便来不及了。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时光的气味”新颖别致,“气味”一词将无色无味的时光变得可感可 知,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主要写了三种“时光的气味”,脉络分明,一是桂花的气味,二是红薯 粉圆子的味道,三是白莲花的气味 C.本文的语言风格多变,时而清新活泼,时而凝重深沉,但整体上还是浅易明 快的,全文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深夜,我百度了一下“黑痣”,恐惧像洪水浸漫了我。难道充溢着桂花香的那一 秒,那么美好的一秒,是母亲和我们的分水岭?是我苦乐人生的分界线?我没有 任何思想准备,我无法想象没有母亲的家,没有母亲的人生,尽管我快到知天命 的年龄。 手机相册里,绽放着母亲一个个笑脸。我一幅幅翻看着,心里一直有个声音说, 不不不,不会的! 那几日,我照常和父母说笑,出去采风,晒照片和视频给他们看。父亲说,拍照 没意思,多拍点视频,留着将来看。我说对对对,拍视频,鼻子却酸了起来。这 句平常的话,我都听不得了。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要不要强拉着母亲去医院检 查?父亲说,我们都这把岁数了,哪怕真是那什么,也没关系啦,高寿啦。 父亲,我从小最敬畏却最懂我的父亲,早已看穿了我独自沉在谷底的心。他伸出 手,把我捞了上来。 时光在几天后的另一秒,变成了红薯粉圆子的味道。我下楼来,母亲手里正做着 圆子,她歪了歪头,侧过脸给我看,说,你看,掉了! 一个淡褐色的疤痕,替代了那颗烙在我心里的黑痣! 她说,昨晚洗澡脱衣服不小心扯了一下,扯掉了。我说没事的吧?大概是孢子粉 涂多了,看上去那么黑。 她似乎从来都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她亦没有看出我这几天的恐惧煎熬,因此,她 都没想到昨晚就该告诉我的。 那一秒,我在心里跪下了……感谢老天。接下来的日子,过节似的,姑姑姨妈舅 妈和我同学邻居轮番来玩,每天将笑声填满了整个院子。到了我回杭的日子,我 说,你们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太累了。 母亲说,有什么累的?多开心,巴不得天天这么累! 父亲说,你走了,她们也都忙,不会天天来的,家里就冷清了。 想起前几日在洋屿岛遇见两位留守海岛的老人家,儿女都在城里过得很好,他们 俩自己种花生、芝麻和蔬菜,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母亲常说,我看我们中国内 地的老人最享福了,你看香港,还有国外,许多那么大年纪的人都还在当服务员、 门卫什么的。 时光里飘回来一缕白莲花的气味,那是 2015 年春天某日清晨某一秒的味道,在 泰国清迈,我与一场化缘不期而遇。一个姑娘递过一枝散发着清香的白莲花,微 笑着示意我。我本能地后退一步,微笑着摇摇手婉拒了。 后来,那一秒,一直刻在我心里很久。时光往往会安排一个一闪而过的时机,让 你表达你的感恩,让你把感恩付诸行动,比如无关信仰地供奉上一枝白莲花,在 心里对天地万物、父母师友说一声谢谢。有时,时光又会以某种方式警醒你,比 如母亲的黑痣,比如白莲花……但时光更多时候是无声无息、无色无味的,过去 后,便来不及了。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标题“时光的气味”新颖别致,“气味”一词将无色无味的时光变得可感可 知,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主要写了三种“时光的气味”,脉络分明,一是桂花的气味,二是红薯 粉圆子的味道,三是白莲花的气味。 C.本文的语言风格多变,时而清新活泼,时而凝重深沉,但整体上还是浅易明 快的,全文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D.作者发现母亲脸颊上长了一颗黑痣后,先是紧张,接着是心酸,最后如释重 负,表达了对母亲健康的挂念。 5.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6.文章的后两段为何特意写到白莲花?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47分 (一)课内古诗文选择7-11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才能不及中人 C.山东豪骏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良将劲弩守要害之郡 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者皆是也 9、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而耻学于师 生乎吾前,其闻道 也固先乎吾 C. D 不拘于时,学于余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吾乎 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百年多病独登台 去紫台连朔漠 A 独留青冢向黄昏 六王毕,四海 巫山武侠气萧森 塞上风云接地阴 C. D 无边落木萧萧下 接天莲叶无穷碧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冰泉冷涩弦凝绝 遂命酒,使快弹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 曰《琵琶行》 低眉信手续续弹 转轴拨弦三两声 C. D 胜似闲庭信步 曲终收拨当心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共19分)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 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 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
D.作者发现母亲脸颊上长了一颗黑痣后,先是紧张,接着是心酸,最后如释重 负,表达了对母亲健康的挂念。 5.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 分) 6.文章的后两段为何特意写到白莲花?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7 分) (一)课内古诗文选择 7-11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才能不及中人 C.山东豪骏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良将劲弩守要害之郡 8、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 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者皆是也 9、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 B.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而耻学于师 生乎吾前,其闻道 也固先乎吾 C. D. 不拘于时,学于余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于吾乎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去紫台连朔漠 A. B. 独留青冢向黄昏 六王毕,四海一 巫山武侠气萧森 塞上风云接地阴 C. D. 无边落木萧萧下 接天莲叶无穷碧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冰泉冷涩弦凝绝 遂命酒,使快弹数 曲 A. B.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 曰《琵琶行》 低眉信手续续弹 转轴拨弦三两声 C. D. 胜似闲庭信步 曲终收拨当心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共 19 分)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 之廉能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胡濙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苏州赋役繁 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牒。钟佯
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 “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 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 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立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钟疏免百六十人 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属县逋赋四年,凡七百六十余万石。钟请量折以钞 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 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 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 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奷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 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 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钟虽起 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 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 务。迁御史。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 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 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 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 民聚哭,为立祠。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钟之后李从智、硃胜相继知苏州 咸奉敕从事,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 《明史·卷一六一》 1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 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B.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 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C.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 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所干人两贤之 D.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 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1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视事:指旧时官吏到职办公。 B.户部:中国古代署名,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刑罚等事,是六部之一。 C.中使:指宫中派出的使者 D.秩满:指官吏的俸禄很多。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古代官职级别。 14.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宣德五年,况钟得到尚书吕震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 B.苏州、松江曾经赋税繁重,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 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
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曰: “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 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蠲烦苛,立条教,事不 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清军御史李立勾军暴,同知张徽承立指,动以酷刑抑配平人。钟疏免百六十人, 役止终本身者千二百四十人。属县逋赋四年,凡七百六十余万石。钟请量折以钞, 为部议所格,然自是颇蠲减。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 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 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 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 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 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钟虽起 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之, 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 务。迁御史。 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 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 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 诉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 民聚哭,为立祠。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钟之后李从智、硃胜相继知苏州, 咸奉敕从事,然敕书委寄不如钟矣。 《明史·卷一六一》 1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 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B.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 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C.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 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D.至是钟数延见/执礼甚恭/且令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 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13.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视事:指旧时官吏到职办公。 B.户部:中国古代署名,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刑罚等事,是六部之一。 C.中使:指宫中派出的使者。 D.秩满:指官吏的俸禄很多。秩,指古代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古代官职级别。 14.下列对文中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宣德五年,况钟得到尚书吕震等人举荐,升任苏州知府。 B.苏州、松江曾经赋税繁重,况钟和巡抚周忱精心计划,奏免赋税七十余万石。 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协助大力办成
C.况钟虽然出身于武将,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 有受到他帮助的。 D.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之前任苏州知府的都不能像他一样。 1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分) (1)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2)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 称。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 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 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 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宁静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 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 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为了寄托思念,抒发离情别恨,女主人公为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笑 独眠”用拟人手法,楼上花枝也含笑而眠 E.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 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17.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7分) 18、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 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2)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 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严格地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 易《琵琶行(并序)》中“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4)、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 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C.况钟虽然出身于武将,却重视学校教育,礼敬文人儒士,贫寒之家的读书人多 有受到他帮助的。 D.况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在他之前任苏州知府的都不能像他一样。 1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10 分) (1)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 (2)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6-17 题。 春 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 称。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 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 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 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宁静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 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 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为了寄托思念,抒发离情别恨,女主人公为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笑 独眠”用拟人手法,楼上花枝也含笑而眠。 E.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 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17.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 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7 分) 18、补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 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 , 。”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 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严格地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 易《琵琶行(并序)》中“ ,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4)、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 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5)、杜甫《登髙》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是 两句。 (6)、李商隐的《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二月河看来,五年来的反腐规模、深度、社会意义和影响,放进历史纵向看, 放到世界横向比,可以说绝无仅有 某研究者将同一篇文章改头换面发表在不同的学术期刊上,不仅暴露了学术界的 浮躁,更让人看到了某些刊物为了利益不为已甚。 陈部长多次强调,要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广大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 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孙过庭的《书谱》是我国书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论著,更是草书艺术的典范之作 自宋以来,皆推能品,被习书者奉为圭臬。 党的十九大报告直击民生痛点,向大气污染宣战,国家环保部门要求相关省市认 真整改,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效果 去年夏天,受台风影响,珠江流域、闽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 D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任何科研工作都是建立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如天使粒子的发现,得益于先前 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探索,它也是理论和实验结合的结果 B.2017年以来,湖北已有16家企业创建了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工程,省政府想 以此为示范推进湖北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C.当报刊经销量下降,经营者卖其他日用品本是一种自救,这是市场规律在起 作用,以超范围经营为由将这条路堵住,就是遏制市场规律 D.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的孩子超过 47.1%以上,阅读超过1小时的孩子仅12.8% 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老王听说同事下班要赶着回家给儿子过生日,便问:“孩子贵庚啊?明天我 带个礼物给他,祝他茁壮成长,越来越聪明。” B.张博士花费十年心血写成的著作最近出版,他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将书赠 给一前辈,说:“惶恐以赠,望不吝赐教。” C.老刘的拙荆是广场舞的爱好者,为了参加比赛,这些日子每天利用傍晚的时 间在文化广场集中排练。 D.李教授在女儿的婚礼上热情致辞:“值此中秋佳节,良辰美景,恰逢令媛出 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位亲朋好友 22.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依据律 诗知识将下列标有序号的4句话分别填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 (5分) 每逢佳节更情衷, 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 , , ”。 (5)、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是 “ , ”两句。 (6)、李商隐的《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在二月河看来,五年来的反腐规模、深度、社会意义和影响,放进历史纵向看, 放到世界横向比,可以说绝无仅有。 某研究者将同一篇文章改头换面发表在不同的学术期刊上,不仅暴露了学术界的 浮躁,更让人看到了某些刊物为了利益不为已甚。 陈部长多次强调,要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广大教师有幸福感、成就感、荣誉 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孙过庭的《书谱》是我国书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论著,更是草书艺术的典范之作。 自宋以来,皆推能品,被习书者奉为圭臬。 党的十九大报告直击民生痛点,向大气污染宣战,国家环保部门要求相关省市认 真整改,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效果。 去年夏天,受台风影响,珠江流域、闽江流域五风十雨,洪峰连连,水患不断, 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 B. C. D.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任何科研工作都是建立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如天使粒子的发现,得益于先前 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探索,它也是理论和实验结合的结果。 B.2017 年以来,湖北已有 16 家企业创建了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工程,省政府想 以此为示范推进湖北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C.当报刊经销量下降,经营者卖其他日用品本是一种自救,这是市场规律在起 作用,以超范围经营为由将这条路堵住,就是遏制市场规律。 D.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每天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的孩子超过 47. 1%以上,阅读超过 1 小时的孩子仅 12. 8%。 2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老王听说同事下班要赶着回家给儿子过生日,便问:“孩子贵庚啊?明天我 带个礼物给他,祝他茁壮成长,越来越聪明。” B.张博士花费十年心血写成的著作最近出版,他趁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将书赠 给一前辈,说:“惶恐以赠,望不吝赐教。” C.老刘的拙荆是广场舞的爱好者,为了参加比赛,这些日子每天利用傍晚的时 间在文化广场集中排练。 D.李教授在女儿的婚礼上热情致辞:“值此中秋佳节,良辰美景,恰逢令嫒出 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位亲朋好友。” 22.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依据律 诗知识将下列标有序号的 4 句话分别填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 (5 分)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__,____。____ ,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快意常如秋月满心多自信得宽广寒霜不减一旗红小字云笺记岁丰 23.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 例相同。(6分) 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 爱国精神科技成就文学贡献 屈原岳飞白居易沈括杨靖宇袁隆平 遭贬谪吟歌赋战沙场驱敌寇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抵御外侮感怀时事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60分)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武大靖第二次创造了短道速滑男子500米 世界纪录,同时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带来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 牌 武大靖的荣耀启发我们:面对以往,要牢记目标,坚持付出,积淀实力;面对当 下,要信守规则,担当责任,发挥实力;面对未来,要坚信自我,不断突破,提 高实力。 请以“我看实力”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答案 1.B 3.A 4.C本文语言整体上婉约细腻,有淡淡的惆怅。 5.运用比喻和反问。形象地写出“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对失去母亲的恐惧, 表现了母亲在“我”人生中至关重要和我对母亲的挚爱 6.白莲花象征了纯洁,“我”为自己的多疑和世俗而惭愧。升华了主题,告诫 我们要懂得感恩,及时感恩。白莲花的气味是“时光的气味”之一,和桂花的 气味一样,也许寻常但稍纵即逝,告诉我们要诊视生活中可贵的点滴。 7.D 8.B 9.C 11.C 12.(3分)D 13.(3分)A(B户部: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C中使:指宫中派出的 使者。多指宦官。D秩满:指官吏任期届满。) 14.(3分)B(A况钟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C刀笔吏:撰写公文或状 词的人。D在他前后任苏州知府的都不能像他一样。) 15.(10分)(1)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
快意常如秋月满心多自信得宽广寒霜不减一旗红小字云笺记岁丰 23.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 例相同。(6 分) 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屈原 岳飞 白居易 沈括 杨靖宇 袁隆平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抵御外侮 感怀时事 四、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文章。(60 分) 在 2018 年平昌冬奥会上,中国运动员武大靖第二次创造了短道速滑男子 500 米 世界纪录,同时也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带来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也是唯一一枚金 牌。 武大靖的荣耀启发我们:面对以往,要牢记目标,坚持付出,积淀实力;面对当 下,要信守规则,担当责任,发挥实力;面对未来,要坚信自我,不断突破,提 高实力。 请以“我看实力”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答案 1. B 2. C 3. A 4. C 本文语言整体上婉约细腻,有淡淡的惆怅。 5. 运用比喻和反问。形象地写出“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对失去母亲的恐惧, 表现了母亲在“我”人生中至关重要和我对母亲的挚爱。 6. 白莲花象征了纯洁,“我”为自己的多疑和世俗而惭愧。升华了主题,告诫 我们要懂得感恩,及时感恩。 白莲花的气味是“时光的气味”之一,和桂花的 气味一样,也许寻常但稍纵即逝,告诉我们要诊视生活中可贵的点滴。 7. D 8. B 9. C 10. D 11. C 12.(3 分)D 13.(3 分)A(B 户部: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C 中使:指宫中派出的 使者。多指宦官。D 秩满:指官吏任期届满。) 14.(3 分)B(A 况钟得到尚书蹇义、胡濙等人举荐。C 刀笔吏:撰写公文或状 词的人。D 在他前后任苏州知府的都不能像他一样。) 15.(10 分)(1)况钟装作不懂,向左右请教询问,一切按照属吏们的意图去 办
(2)况钟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 16.BD 17.拟人:“燕语”赋予春天的燕子以人的情感,形象描述出和平宁静的场景 对比:“莺啼燕语报新年”是和平宁静的春景,是亲人团聚的佳节,而在“路几 千”的遥远边关,从征亲人却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对比鲜明,使 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 虚实结合: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表现出对从征亲人思念和牵挂 之情。 8. Ⅰ、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用心躁也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4、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5、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9.A 21.B 23.屈原白居易,感怀时事,遭贬谪吟歌赋,一代才子具有伟大的文学贡献, 岳飞杨靖宇,抵御外侮,战沙场驱敌寇,一代军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沈括袁隆平,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巨匠具有杰出的科技成就
(2)况钟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锄豪强,扶植良善,民间将他奉若神明。 16. B D 17. 拟人:“燕语”赋予春天的燕子以人的情感,形象描述出和平宁静的场景。 对比:“莺啼燕语报新年”是和平宁静的春景,是亲人团聚的佳节,而在“路几 千”的遥远边关,从征亲人却不能享受这宁静,无法得到这温情,对比鲜明,使 读者感受到心灵的强烈震撼。 虚实结合:第一句是眼前实景,第二句是想象,表现出对从征亲人 思念和牵挂 之情。 18.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用心躁也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4、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5、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9. A 20. B 21. B 22. 23.屈原白居易,感怀时事,遭贬谪吟歌赋,一代才子具有伟大的文学贡献。 岳飞杨靖宇,抵御外侮,战沙场驱敌寇,一代军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沈括袁隆平,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巨匠具有杰出的科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