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B 唐山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共8页,包括七道大题21道小题,共150分。其中前三道大题(10个小题) 为选择题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做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所有题目的解答均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九州方圆蜇伏脉搏微弱英雄气概 B.一如继往渲泄 诺千斤大跌眼镜 C.出其不意发轫蛛丝马迹 副对联 D.人情事故精萃悬梁刺股工程竣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长期以来,社会上都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以及教师的硬性指标,尽管中央 直反对这样做 B.先辈既然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那么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日益推 进的今天,领导干部应如何去做呢? C.奧运安保部门指出: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导致安全事故 发生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D.我们只要认真思考才会发现,既然血管堵塞了,如果通过单纯的吃药方式治疗 股骨头坏死,是不太现实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地铁近期故障频发,运营事故只是影响居民出行,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造成 全市轨道交通的瘫痪,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B.奧运会最大的现场就是北京这座偌大的城市,置身其中的每个市民,他们的嘉 言懿行,都会生动地诠释着付出的朴素含义 C.近几年,黄河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 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D.自强不息的大唐人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夸父逐日的精神,努力追赶世界电信 业发展潮流,助推我国电信技术实现了从铜缆到光缆的巨大转变 4.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质检总局、农业部 卫生部、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B.如果一味地升级南海问题并诉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等一系列富民强国的大政方针就无法落实
试卷类型:B 唐山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 1、本试卷共 8 页,包括七道大题 21 道小题,共 150 分。其中前三道大题(10 个小题) 为选择题。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做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所有题目的解答均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九州方圆 蜇伏 脉搏微弱 英雄气概 B.一如继往 渲泄 一诺千斤 大跌眼镜 C.出其不意 发轫 蛛丝马迹 一副对联 D.人情事故 精萃 悬梁刺股 工程竣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长期以来,社会上都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以及教师的硬性指标,尽管..中央一 直反对这样做。 B.先辈既然..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典范,那么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日益推 进的今天,领导干部应如何去做呢? C.奥运安保部门指出: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导致安全事故 发生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 D.我们只要认真思考才.会发现,既然血管堵塞了,如果通过单纯的吃药方式治疗 股骨头坏死,是不太现实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地铁近期故障频发,运营事故只是影响居民出行,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造成 全市轨道交通的瘫痪,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 B.奥运会最大的现场就是北京这座偌大的城市,置身其中的每个市民,他们的嘉. 言懿行 ...,都会生动地诠释着付出的朴素含义。 C.近几年,黄河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的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 ....的情况,人们 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D.自强不息的大唐人以产业报国为己任,以夸父逐日 ....的精神,努力追赶世界电信 业发展潮流,助推我国电信技术实现了从铜缆到光缆的巨大转变。 4.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对三鹿奶粉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的质检总局、农业部、 卫生部、工商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有关人员作出处理。 B.如果一味地升级南海问题并诉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等一系列富民强国的大政方针就无法落实
C.省国资委围绕以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为目标,以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步伐、深化国 有企业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D.随着公司的业务不断拓展,业务量明显增加,可公司里只有我跟他学过开车, 公司领导很着急。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儒学和之道的诠释与反思 “天”、“人”、“和”是儒学之道的三个构成性要素;天道、人道、和道是儒家训义的三 个最根本方面。“和”是儒学之道的最高点,成为,天道与人道有机结合的支撑点。 “和”并非孔子的发明。出观在青铜铭文中的汉字“和”由一株植物与一张口组成。不 过这一汉字常常被用来表征一个更古老、更复杂的由“龠”与“禾”组成的汉字“稣”。在 甲骨文中,作为象形文字的“龠”指示着一种乐器,可能是一种短笛或有两个或三个管孔的 排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汉字“穌”在《说文解字》中被界定为“和众声”。 远古时期,人们普遍认为音乐是与和紧密关联的,如《礼记》所言:“凡音者,生于人 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在古代,原初的音乐是宗教与社会仪式的一部分。礼与乐的 共同作用确立了和:“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进而,礼乐也具有了形 而上的意义。孔子相信音乐在良好品性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认为音乐不仅能够调 节人的情感,而且能够于混乱中致有序。 从音乐的角度看,和被扩展而意味着一种不同元素的结合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一个新 的统一体得以产生。儒家学者有意识地将“和”与“同”区分开来,认为两个事物间的“同” 是对一事物业已具有的特性的简单复制,而“和”则是创造新的事物。在这一意义上,“和” 就是“生”、“化”、“大” 表现在人的品性中,和是一种内在状态,即所有情感的表达都遵循中道原则。儒家认为, 在内心修习和,我们就会更有德行:若反其道而行,则必将损害德行。这样,和就等同于美 德,并被视为所有美德中最重要者。在儒家学者看来,德行天生就具有政治上的意义。作为 最高美德,和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安宁是必不可少的。有序与和平的实现必须内外兼修 正如儒家学者将政治视为教化的一部分,和也成为道德修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周 礼》记载,周王“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要于内在、外在中体觉和,人们就必须 在重塑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更具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深化自身对世界的理解,克明自我的 本性。如此,作为最高理想的和就与自然、政治、伦理及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息息相关。在 这一意义上,“和”有时也被称为“中和”。透过“中和”概念,儒家表明,和是一切存在和 行为的中心,具有先天的中心性与均衡性 早期大儒们宣扬的和的学说在后期新儒家那里获得了发展。新儒家学者不仅将和作为 个核心概念,还将它视为一种激发儒家学术的精神,一种策动儒家实践的活力。他们相信 和是所有关系的根本性法则;是一切德行得以完全实现的动因。(节选自《新华文摘》) 5.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儒家早期宣扬的“和”的理论的一项是 A.认为“和”是所有关系的根本性法则,是一切德行得以完全实现的动因。 B.认为“和”与音乐紧密关联,而音乐在良好品性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C.认为“和”是最高美德,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安宁是必不可少的。 D.认为“和”是最高理想,与自然、政治、伦理及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息息相关。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的理想能激励着人们为了获得安宁和谐而不断地纠正混乱、无序。 B.在儒家看来,“和”是天道与人道有机结合的支撑点,是儒学之道的最高点 C.“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人们相亲相敬也就有了社会的
C.省国资委围绕以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为目标,以加快企业改革发展步伐、深化国 有企业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 D.随着公司的业务不断拓展,业务量明显增加,可公司里只有我跟他学过开车, 公司领导很着急。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儒学和之道的诠释与反思 “天”、“人”、“和”是儒学之道的三个构成性要素;天道、人道、和道是儒家训义的三 个最根本方面。“和”是儒学之道的最高点,成为,天道与人道有机结合的支撑点。 “和”并非孔子的发明。出观在青铜铭文中的汉字“和”由一株植物与一张口组成。不 过这一汉字常常被用来表征一个更古老、更复杂的由“龠”与“禾”组成的汉字“稣”。在 甲骨文中,作为象形文字的“龠”指示着一种乐器,可能是一种短笛或有两个或三个管孔的 排萧。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汉字“龢”在《说文解字》中被界定为“和众声”。 远古时期,人们普遍认为音乐是与和紧密关联的,如《礼记》所言:“凡音者,生于人 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在古代,原初的音乐是宗教与社会仪式的一部分。礼与乐的 共同作用确立了和:“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进而,礼乐也具有了形 而上的意义。孔子相信音乐在良好品性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认为音乐不仅能够调 节人的情感,而且能够于混乱中致有序。 从音乐的角度看,和被扩展而意味着一种不同元素的结合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一个新 的统一体得以产生。儒家学者有意识地将“和”与“同”区分开来,认为两个事物间的“同” 是对一事物业已具有的特性的简单复制,而“和”则是创造新的事物。在这一意义上,“和” 就是“生”、“化”、“大”。 表现在人的品性中,和是一种内在状态,即所有情感的表达都遵循中道原则。儒家认为, 在内心修习和,我们就会更有德行;若反其道而行,则必将损害德行。这样,和就等同于美 德,并被视为所有美德中最重要者。在儒家学者看来,德行天生就具有政治上的意义。作为 最高美德,和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安宁是必不可少的。有序与和平的实现必须内外兼修。 正如儒家学者将政治视为教化的一部分,和也成为道德修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周 礼》记载,周王“以六乐防万民之情。而教之和。”要于内在、外在中体觉和,人们就必须 在重塑和改造自身的过程中更具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深化自身对世界的理解,克明自我的 本性。如此,作为最高理想的和就与自然、政治、伦理及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息息相关。在 这一意义上,“和”有时也被称为“中和”。透过“中和”概念,儒家表明,和是一切存在和 行为的中心,具有先天的中心性与均衡性。 早期大儒们宣扬的和的学说在后期新儒家那里获得了发展。新儒家学者不仅将和作为 一个核心概念,还将它视为一种激发儒家学术的精神,一种策动儒家实践的活力。他们相信, 和是所有关系的根本性法则;是一切德行得以完全实现的动因。(节选自《新华文摘》) 5.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儒家早期宣扬的“和”的理论的一项是 A.认为“和”是所有关系的根本性法则,是一切德行得以完全实现的动因。 B.认为“和”与音乐紧密关联,而音乐在良好品性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C.认为“和”是最高美德,对于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安宁是必不可少的。 D.认为“和”是最高理想,与自然、政治、伦理及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息息相关。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的理想能激励着人们为了获得安宁和谐而不断地纠正混乱、无序。 B.在儒家看来,“和”是天道与人道有机结合的支撑点,是儒学之道的最高点。 C.“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人们相亲相敬也就有了社会的
和谐。 D.两个事物间的“和”可以理解为对事物各自特性的相加。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之所以提倡和,其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帮助统治者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青铜铭文中的汉字“和”由一株植物与一张口组成,据此可知,儒家对和的原 初理解与音乐无关 C.根据《礼记》所言:“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可以推断, 儒家早就认识到,音乐不但反映了和,而且通过触及人心、匡正行为创造了和。 D.在当今社会提倡和,足以使我们摆脱冲突和混乱,缓解紧张的社会关系,消除 冲突的社会根源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祖父见奇之 “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门矣!”故名之为镇恶。颇读诸子兵书, 论军国大事,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或荐镇恶于高祖,既至与语,甚异焉。高祖谋讨刘毅,转镇恶参军事,加振武将军。 遣镇恶率百舸前发,昼夜兼行,至豫章口。镇恶舍船步上。舸留一二人,对舸岸上竖六七旗, 下辄安一鼓。语所留人:“计我将至城,便长严,令后有大军状。”又分队在后,令烧江津船 舰。镇恶径前袭城。未至城五六里,逢毅要将朱显之,欲出江津,便跃马驰去告毅:“外有 大军,似从下上,垂已至城矣。”行令闭诸城门。镇恶亦驰进,军人缘城得入,因得开大城 东门。镇恶入城,便因风放火,烧大城南门及东门。镇恶军人与毅东来将士,或有是父兄子 弟中表亲亲者,镇恶令且斗且共语,人情离懈。三更中,毅自缢死。镇恶身被五箭,射镇恶 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 高祖将北伐,转镇恶为咨议参军,领前锋。将发,镇恶曰:“不克咸阳,誓不复济江而 还也!”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姚绍率大众拒峻,深沟高垒以自固。镇恶悬军远入,转输 不充,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大军次潼 关,谋进取之计,镇恶请率水军自河入渭。镇恶既至,令将士食毕,便弃船登岸。渭水流急, 倏忽间,诸舰悉逐流去。镇恶抚慰士卒曰:“卿诸人并家在江南,此是长安城北门外,去家 万里,而舫乘衣粮,并已逐流去,岂复有求生之计邪!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不然,则无 遗类矣。”乃身先士卒,众亦知无复退路,莫不腾踊争先。(姚)泓众一时奔溃,即陷长安城。 者,真卿也。镇恶再拜谢曰:“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人:“成吾霸业 泓率妻子归降。镇恶宣扬国恩,抚尉初附,号令严肃,百姓安堵。高祖劳之 镇恶率军出北地,为沈田子所杀,事在《序传》。时年四十六 (选自《宋书·列传第五》,有删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然,则无遗类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或荐镇恶于高祖 不能容于远
和谐。 D.两个事物间的“和”可以理解为对事物各自特性的相加。 7.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之所以提倡和,其唯一目的就是希望帮助统治者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青铜铭文中的汉字“和”由一株植物与一张口组成,据此可知,儒家对和的原 初理解与音乐无关 C.根据《礼记》所言:“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可以推断, 儒家早就认识到,音乐不但反映了和,而且通过触及人心、匡正行为创造了和。 D.在当今社会提倡和,足以使我们摆脱冲突和混乱,缓解紧张的社会关系,消除 冲突的社会根源。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 王镇恶,北海剧人也。以五月五日生,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祖父见奇之,曰: “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故名之为镇恶。颇读诸子兵书, 论军国大事,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而意略纵横,果决能断。 或荐镇恶于.高祖,既至与语,甚异焉。高祖谋讨刘毅,转镇恶参军事,加振武将军。 遣镇恶率百舸前发,昼夜兼行,至豫章口。镇恶舍船步上。舸留一二人,对舸岸上竖六七旗, 下辄安一鼓。语所留人:“计我将至城,便长严,令后有大军状。”又分队在后,令烧江津船 舰。镇恶径前袭城。未至城五六里,逢毅要将朱显之,欲出江津,便跃马驰去告毅:“外有 大军,似从下上,垂已至城矣。”行令闭诸城门。镇恶亦驰进,军人缘.城得入,因得开大城 东门。镇恶入城,便因.风放火,烧大城南门及东门。镇恶军人与毅东来将士,或有是父兄子 弟中表亲亲者,镇恶令且.斗且共语,人情离懈。三更中,毅自缢死。镇恶身被五箭,射镇恶 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 高祖将北伐,转镇恶为咨议参军,领前锋。将发,镇恶曰:“不克咸阳,誓不复济江而 还也!”镇恶入贼境,战无不捷。姚绍率大众拒嶮,深沟高垒以自固。镇恶悬军远入,转输 不充,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竞送义粟,军食复振。大军次潼 关,谋进取之计,镇恶请率水军自河入渭。镇恶既至,令将士食毕,便弃船登岸。渭水流急, 倏忽间,诸舰悉逐流去。镇恶抚慰士卒曰:“卿诸人并家在江南,此是长安城北门外,去家 万里,而舫乘衣粮,并已逐流去,岂复有求生之计邪!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不然,则.无 遗类矣。”乃身先士卒,众亦知无复退路,莫不腾踊争先。(姚)泓众一时奔溃,即陷长安城。 泓率妻子归降。镇恶宣扬国恩,抚尉初附,号令严肃,百姓安堵。高祖劳之曰:“成吾霸业 者,真卿也。”镇恶再拜谢曰:“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焉!” 镇恶率军出北地,为沈田子所杀,事在《序传》。时年四十六。 (选自《宋书·列传第五》,有删改)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然,则.无遗类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家人以.俗忌,欲令出继疏宗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C.或荐镇恶于.高祖 不能容于远..
D.镇恶令且斗且共语 彼且恶乎待哉 9.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明王镇恶“长于谋略”和“作战勇敢”的一组是 A.①行令闭诸城门 ②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 B.①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 ②参军事,加振武将军 C.①令且斗且共语,人情离懈 ②射镇恶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 D.①亦驰进,军人缘城得入 ②亲到弘农督上民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伐时由于孤军深入,军中一度缺粮,王镇恶亲自征集军粮,百姓争先恐后地 送来了粮食;攻下长安后,王镇恶宣扬国家恩泽,安抚归降的人,号令严明 安居 乐业 B.王镇恶在五月五日这天出生,犯了忌讳,家人想把他过继给远房族人,祖父把 他留了下来;他熟读兵书,喜欢议论军国大事,武艺出众,做事果断,是难得的将才。 C.在西征刘毅的战役中,王镇恶率百艘战船溯江而上袭击敌城,他顺势采用疑兵 之计麻痹敌人,采用攻心之术瓦解敌军,在战斗中他身中五箭,勇猛顽强,最后使刘毅 败亡。 D.在北伐姚泓的战役中,王镇恶担任先锋,发誓不达目的决不渡江而还:他采用 破釜沉舟之计激励将士,而且身先士卒,最后攻陷了长安城,姚泓率妻子儿女投降。 第Ⅱ卷(120分) 四、(23分) 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S分) 译文 (2)镇恶再拜谢曰:“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焉!”(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①,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慘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 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1)“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 样写的好处。(3分) (2)“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小题任选1题)5分)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所以游目骋 怀 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李清照《声声慢》)
D.镇恶令且.斗且共语 彼且.恶乎待哉 9.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明王镇恶“长于谋略”和“作战勇敢”的一组是 A.①行令闭诸城门 ②唯宜死战,可以立大功 B.①颇读诸子兵书,论军国大事 ②参军事,加振武将军 C.①令且斗且共语,人情离懈 ②射镇恶手所执槊,于手中破折 D.①亦驰进,军人缘城得入 ②亲到弘农督上民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伐时由于孤军深入,军中一度缺粮,王镇恶亲自征集军粮,百姓争先恐后地 送来了粮食;攻下长安后,王镇恶宣扬国家恩泽,安抚归降的人,号令严明,百姓安居 乐业。 B.王镇恶在五月五日这天出生,犯了忌讳,家人想把他过继给远房族人,祖父把 他留了下来;他熟读兵书,喜欢议论军国大事,武艺出众,做事果断,是难得的将才。 C.在西征刘毅的战役中,王镇恶率百艘战船溯江而上袭击敌城,他顺势采用疑兵 之计麻痹敌人,采用攻心之术瓦解敌军,在战斗中他身中五箭,勇猛顽强,最后使刘毅 败亡。 D.在北伐姚泓的战役中,王镇恶担任先锋,发誓不达目的决不渡江而还;他采用 破釜沉舟之计激励将士,而且身先士卒,最后攻陷了长安城,姚泓率妻子儿女投降。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此非常儿,昔孟尝君恶月生而相齐,是儿亦将兴吾门矣!(5 分) 译文: (2)镇恶再拜谢曰:“此明公之威,诸将之力,镇恶何功之有焉!”(5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①,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 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1)“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 样写的好处。(3 分) 答: (2)“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 小题任选 1 题)(5 分)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 ,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 ,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 ,所以游目骋 怀, ,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飞入芒花林清玄 母亲蹲在厨房的大灶旁边,手里拿着柴刀,用力剁香蕉树多汁的茎,然后把剁碎的小 块茎丢入灶上大锅中,与潲水同熬,准备去喂猪。 我从大厅穿过后院跑进厨房时,正看到母亲额上的汗水反射着门口射入的微光,非常明 “妈,给我两角钱。”我靠在厨房的木板门上说 “走!走!走!没看到忙着吗?”母亲头也没抬,继续做她的活儿。 “我只要两角钱。”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终于看了我一眼。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 粘了一些糖粒。一角钱两颗糖 “没有钱给你买金啖。”母亲用力地把柴刀剁下去。 “别人都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我怨愤地说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没有就是没有!”母亲显然动了肝火,用力地剁香蕉茎 柴刀砍在砧板上咚咚作响 我那一天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冲口而出:“不管,我一定要!”说着就用力踢厨房的门板 母亲用尽力气,将柴刀咔的一声立在砧板上,顺手抄起一根竹管,劈头盖脸地就打了下 来。 我一转身,飞也似的奔了出去。平常,我们一旦忤逆母亲,只要一溜烟跑掉,她就不再 追究。 那一天,母亲大概是气极了,并没有转头继续工作,反而快速地追了出来,像一阵风 我心里升起一种恐惧,想到脾气一向很好的母亲,这一次大概是真的生气了,万一被抓到 定会被狠狠打一顿。母亲很少打我们,但只要她动了手,必然会把我们打到讨饶为止。 边跑边想,我立即选择了那条有火车道的小径,那是家附近比较复杂而难走的小路,整 条路都是枕木,通常母亲追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选这条路逃跑,母亲往往不会继续追来,而 她也很少生气到晚上。 那一天真是反常极了,母亲提着竹管,快步地跨过铁轨的枕木追过来,好像不追到我不 肯罢休。 “哎哟!”我跑过铁桥时,突然听到母亲惨叫一声,一回头,正好看到母亲扑跌在铁轨 上面,砰的一声,显然跌得不轻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想:一定很癩!因为铁轨上铺的都是不规则的石子,我们这些小骨头 跌倒都痛得半死,何况是母亲? 我停下来,转身看母亲,她一时爬不起来,用力搓着膝盖,我看到鲜血从她的膝上汩汩 流出,鲜红色的,非常鲜明。母亲咬着牙看我 我不假思索地跑回去,跑到母亲身边,用力扶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 我跪下去说:“妈,您打我吧!我错了。” 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这 看见她的泪从眼中急速地流出,然后她把我 拉起来,用力抱着我,我听到火车从很远的地方开过来。 这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幕。每次一想到母亲,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没有了青菜,母亲会牵着我的手,穿过屋前的一片芒花地,到番 薯田里去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 地的时候,我发现她和新开的芒花一般高。芒花雪一样的白,母亲的发丝墨一般的黑,真是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飞入芒花 林清玄 母亲蹲在厨房的大灶旁边,手里拿着柴刀,用力剁香蕉树多汁的茎,然后把剁碎的小 块茎丢入灶上大锅中,与潲水同熬,准备去喂猪。 我从大厅穿过后院跑进厨房时,正看到母亲额上的汗水反射着门口射入的微光,非常明 亮。 “妈,给我两角钱。”我靠在厨房的木板门上说。 “走!走!走!没看到忙着吗?”母亲头也没抬,继续做她的活儿。 “我只要两角钱。”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终于看了我一眼。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 粘了一些糖粒。一角钱两颗糖。 “没有钱给你买金啖。”母亲用力地把柴刀剁下去。 “别人都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我怨愤地说。 “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没有就是没有!”母亲显然动了肝火,用力地剁香蕉茎, 柴刀砍在砧板上咚咚作响。 我那一天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冲口而出:“不管,我一定要!”说着就用力踢厨房的门板。 母亲用尽力气,将柴刀咔的一声立在砧板上,顺手抄起一根竹管,劈头盖脸地就打了下 来。 我一转身,飞也似的奔了出去。平常,我们一旦忤逆母亲,只要一溜烟跑掉,她就不再 追究。 那一天,母亲大概是气极了,并没有转头继续工作,反而快速地追了出来,像一阵风。 我心里升起一种恐惧,想到脾气一向很好的母亲,这一次大概是真的生气了,万一被抓到一 定会被狠狠打一顿。母亲很少打我们,但只要她动了手,必然会把我们打到讨饶为止。 边跑边想,我立即选择了那条有火车道的小径,那是家附近比较复杂而难走的小路,整 条路都是枕木,通常母亲追我们的时候,我们就选这条路逃跑,母亲往往不会继续追来,而 她也很少生气到晚上。 那一天真是反常极了,母亲提着竹管,快步地跨过铁轨的枕木追过来,好像不追到我不 肯罢休。 “哎哟!”我跑过铁桥时,突然听到母亲惨叫一声,一回头,正好看到母亲扑跌在铁轨 上面,砰的一声,显然跌得不轻。 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想:一定很痛!因为铁轨上铺的都是不规则的石子,我们这些小骨头 跌倒都痛得半死,何况是母亲? 我停下来,转身看母亲,她一时爬不起来,用力搓着膝盖,我看到鲜血从她的膝上汩汩 流出,鲜红色的,非常鲜明。母亲咬着牙看我。 我不假思索地跑回去,跑到母亲身边,用力扶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 我跪下去说:“妈,您打我吧!我错了。” 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这时,我才看见她的泪从眼中急速地流出,然后她把我 拉起来,用力抱着我,我听到火车从很远的地方开过来。 这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幕。每次一想到母亲,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没有了青菜,母亲会牵着我的手,穿过屋前的一片芒花地,到番 薯田里去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 地的时候,我发现她和新开的芒花一般高。芒花雪一样的白,母亲的发丝墨一般的黑,真是
非常美。那时感觉到能让母亲牵着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儿。 还经常上演的一幕是,父亲到外面喝酒彻夜未归,如果是夏日的夜晩,母亲就会搬着藤 椅坐在晒谷场说故事给我们听,讲虎姑婆,或者孙悟空,讲到孩子们都睁不开眼而倒在地上 睡着 有一回,她说故事说到一半,突然叫起来:“呀!真美。”我们回过头去,原来是我们家 的狗互相追逐着跑进前面那一片芒花地,栖在芒花里无数的萤火虫霍然飞起,满天星星点点, 衬着在月光下波浪一样摇曳的芒花,真是美极了。我再回头,看到那时才三十岁的母亲,脸 上流露出欣悦之情,在星空下,我深深觉得母亲是那么美丽。 于是那一夜,我们坐在母亲的身旁,看萤火虫一一飞入芒花地,最后,只剩下一片宁静 优雅的芒花轻轻摇动。 不久前,我回到乡下,看到旧家前的那一片芒花地已经完全不见了。现在那些芒花仿佛 都飞来开在了母亲的头上,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我想起母亲年轻时候走过芒花的黑发, 不禁百感交集。 童车时候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情景,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已不再清晰,只有当 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如何从芒花中霍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缩 放的光泽,想起在这广大的人间我唯一的母亲。 (选自《散文选刊》2009年第1期) 14.开头一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答 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从我因要钱而与母亲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品性?(3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意在表明什么?请简要概括。(3 分) 答 16.文中描写了母亲的三幕镜头,从剪裁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7.“芒花”在文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六、(15分) 18.下面一段话,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有一些毛病,读后完成题目。(4分) 坚持体育锻炼好处多 ①青少年正处于发育阶段,②体育锻炼能给生长骨骼的骨骺以适当刺激,⑧使骨头长得 大而结实,④使人身材高大、强健。⑤还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⑥提高大脑的反应能 力 标点不当的是 句,修改: 搭配不当的是 句,修改 19.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要求 观点鲜明,语言准确、生动,不超过40字。(6分) 2月22日,南京一老汉在公交站台下车时,不慎跌倒在地,跟在身后的乘客没人上前 扶他,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听了这话,五六名乘客上前将老汉扶起 并拨打了110报警。答: 20.母亲节就要到了,班里准备召开……母亲节’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
非常美。那时感觉到能让母亲牵着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儿。 还经常上演的一幕是,父亲到外面喝酒彻夜未归,如果是夏日的夜晚,母亲就会搬着藤 椅坐在晒谷场说故事给我们听,讲虎姑婆,或者孙悟空,讲到孩子们都睁不开眼而倒在地上 睡着。 有一回,她说故事说到一半,突然叫起来:“呀!真美。”我们回过头去,原来是我们家 的狗互相追逐着跑进前面那一片芒花地,栖在芒花里无数的萤火虫霍然飞起,满天星星点点, 衬着在月光下波浪一样摇曳的芒花,真是美极了。我再回头,看到那时才三十岁的母亲,脸 上流露出欣悦之情,在星空下,我深深觉得母亲是那么美丽。 于是那一夜,我们坐在母亲的身旁,看萤火虫一一飞入芒花地,最后,只剩下一片宁静 优雅的芒花轻轻摇动。 不久前,我回到乡下,看到旧家前的那一片芒花地已经完全不见了。现在那些芒花仿佛 都飞来开在了母亲的头上,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我想起母亲年轻时候走过芒花的黑发, 不禁百感交集。 童车时候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情景,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已不再清晰,只有当 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如何从芒花中霍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缩 放的光泽,想起在这广大的人间我唯一的母亲。 (选自《散文选刊》2009 年第 1 期) 14.开头一段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4 分) 答: 15.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 分) (1)从我因要钱而与母亲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品性? (3 分) 答: (2)文中画线的句子“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意在表明什么?请简要概括。(3 分) 答: 16.文中描写了母亲的三幕镜头,从剪裁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17.“芒花”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概括。(6 分) 答: 六、(15 分) 18.下面一段话,在标点、词语、语法等方面有一些毛病,读后完成题目。(4 分) 坚持体育锻炼好处多 ①青少年正处于发育阶段,②体育锻炼能给生长骨骼的骨骺以适当刺激,⑧使骨头长得 大而结实,④使人身材高大、强健。⑤还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⑥提高大脑的反应能 力。 标点不当的是 句,修改: 。 搭配不当的是 句,修改: 。 19.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的这则新闻。要求:要求 观点鲜明,语言准确、生动,不超过 40 字。(6 分) 2 月 22 日,南京一老汉在公交站台下车时,不慎跌倒在地,跟在身后的乘客没人上前 扶他,老汉大喊:“是我自己跌的,你们不用担心。”听了这话,五六名乘客上前将老汉扶起, 并拨打了 110 报警。答: 20.母亲节就要到了,班里准备召开……母亲节’主题班会”,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的
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运用一种修辞,语言连贯。不超过60字。(5分)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召开“母亲节”主题班会。 让我们一起感受母爱,分享母爱。 七、作文(60分) 21.认真观察这幅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60分) 禁锢就是: 你以为你做不到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开头和结尾,请你补出中间部分。要求运用一种修辞,语言连贯。不超过 60 字。(5 分)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召开“母亲节”主题班会。 。 让我们一起感受母爱,分享母爱。 七、作文(60 分) 21.认真观察这幅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60 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唐山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I卷(共30分) 卷 (12分,每小题3分) 1.C(A蛰伏:B一如既往宣泄一诺千金:D人情世故精粹 2.A(B句中关联词的位置不对,“既然”应该放在“先辈”的前面:C句中错用“和” 造成逻辑错误,“存在安全隐患”无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和”应该改为“而”; D“只要”搭配“就”) 3.C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此处望文生义 A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B嘉言懿行,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 行为。D夸父逐日:夸父拼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这里取“人有大 志”意。) 4.A(B“诉诸于”重复赘余,去掉“于”。C句式杂糅,“围绕以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为 目标”,可删去“围绕”或“以……为”。D表意不明,“跟”可是介词,也可是连词。) 二、(9分,每小题3分) 5.A根据最后一段,后期新儒家把和看成是“一切德行得以完全实现的动因 6.D“和”不是对事物特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创造新的事物 7.C“通伦理”就是匡正人们的行为,创造和谐的社会秩序.(A根据第一段,“和”是 儒学之道的最高点,成为天道与人道有机结合的支撑点,据此可知,“和”也是为了处理好 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B“和”常常被用来表征“穌”字,而“穌”是“和众声” 之意,所以儒家对“和”的原初理解与音乐有关。D在当今社会提倡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冲突的社会根源。) 三、(9分,每小题3分) 8.B两个“以”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A组两个“则”都用作连词,前一个表示 假设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后一个表示转折联系,译为“却”。C组两个“于”都 是介词,前一个表对象,相当于“向”、“给”,后一个表被动,相当于“被”。D组前一个且 是连词,相当于“一边 边……”;后一个“且”是副词,相当于“将”。 9.C“且斗且共语”是为了瓦解敌军斗志,能别表明王镇恶“长于谋略”;“手所执槊 于手中破折”说明冲锋在前,能别表明王镇恶“作战勇敢”。A组①不是王镇恶的行为。B 组②让他参与军事、加封为将军时他还不曾作战,所以不能表明他“作战勇敢”。D组②与 作战无关 10.B“武艺出众”错。王镇恶“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就是说骑马不是他的特 长,弯弓射箭也很差劲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11.(1)这不是一般的孩子,当初孟尝君在恶月出生却做了齐国的国相,这 孩子也将会振兴我们家族啊!(非:不是;常儿:一般的孩子:昔:当初:相齐:做齐国的 国相;兴吾门:使我们家族振兴。5处,每处1分) (2)镇恶拜了两拜,感谢说:“这是(仰仗)明公您的威望和诸位将士的努力,我王镇恶有
唐山市 2008—2009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共 30 分) A 卷 B 卷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C(A 蛰伏;B 一如既往 宣泄 一诺千金;D 人情世故 精粹) 2.A(B 句中关联词的位置不对,“既然”应该放在“先辈”的前面;C 句中错用“和” 造成逻辑错误,“存在安全隐患”无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和”应该改为“而”; D“只要”搭配“就”) 3.C(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此处望文生义。 A 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B 嘉言懿行,指有益的言论和高尚的 行为。D 夸父逐日:夸父拼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这里取“人有大 志”意。) 4.A(B“诉诸于”重复赘余,去掉“于”。C 句式杂糅,“围绕以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为 目标”,可删去“围绕”或“以……为”。D 表意不明,“跟”可是介词,也可是连词。)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5.A 根据最后一段,后期新儒家把和看成是“一切德行得以完全实现的动因”。 6.D“和”不是对事物特性的简单相加,而是创造新的事物。 7.C“通伦理”就是匡正人们的行为,创造和谐的社会秩序.(A 根据第一段,“和”是 儒学之道的最高点,成为天道与人道有机结合的支撑点,据此可知,“和”也是为了处理好 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B“和”常常被用来表征“龢”字,而“龢”是“和众声” 之意,所以儒家对“和”的原初理解与音乐有关。D 在当今社会提倡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冲突的社会根源。)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8.B 两个“以”都是连词,表原因,因为。A 组两个“则”都用作连词,前一个表示 假设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后一个表示转折联系,译为“却”。C 组两个“于”都 是介词,前一个表对象,相当于“向”、“给”,后一个表被动,相当于“被”。D 组前一个且 是连词,相当于“一边……一边……”;后一个“且”是副词,相当于“将”。 9.C“且斗且共语”是为了瓦解敌军斗志,能别表明王镇恶“长于谋略”;“手所执槊, 于手中破折”说明冲锋在前,能别表明王镇恶“作战勇敢”。A 组①不是王镇恶的行为。B 组②让他参与军事、加封为将军时他还不曾作战,所以不能表明他“作战勇敢”。D 组②与 作战无关。 10.B“武艺出众”错。王镇恶“骑乘非所长,关弓亦甚弱”,就是说骑马不是他的特 长,弯弓射箭也很差劲。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1.(1)这不是一般的孩子,当初孟尝君在恶月出生却做了齐国的国相,这 孩子也将会振兴我们家族啊!(非;不是;常儿:一般的孩子;昔:当初;相齐:做齐国的 国相;兴吾门:使我们家族振兴。5 处,每处 1 分) (2)镇恶拜了两拜,感谢说:“这是(仰仗)明公您的威望和诸位将士的努力,我王镇恶有
什么功劳啊!”(再拜:拜了两拜:谢:感谢:此明公之威:这是(仰仗)明公您的威望,判断 句:诸将之力:诸位将士的努力:何功之有:有什么功劳,宾语前置。5处,每句1分) 12.(1)“寒”字十分传神。(1分)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 情。(2分) (2)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1分)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 (1分)抒发了昔盛今衰(沧桑之感、兴亡之感、江山易主)的伤感。(3分) 13.(1)齐人勿附于秦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足以极视听之娱 满地黄花堆积独自怎生得黑(两小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五、(22分) 描写了母亲的辛勤劳作,暗示了不富裕的家境,(2分)为展开下文做铺垫。(2分) 15.(1)勤俭持家,严格约束子女不乱花钱。(3分) (2)深沉的母爱。(3分) 16.详写第一幕,突出母亲的勤劳与对女儿的严格要求(或突出母亲的勤苦节俭)2分) 略写第二、第三幕,从不同角度表现母亲的外在美,(2分)三幕互补,详略得当。(2分) 17.(1)照应文章标题。(2分)2)白色的“芒花”映衬着母亲年轻时的美丽(1分)(3)也 是母亲晚年白发的写照。(1分)寄托着对母亲的深切感激与怀念。(2分) 六、(15分) 18.标点不当的是:④(1分)修改:句号改逗号 搭配不当的是:④(1分)修矿:身材高大、身体强健 (去掉“强健”,改变了原意不得分) 19.答案示例: (1)春来了,天还冷;遇到这种事情,我们不应迟疑,上前帮忙是一种美德。 (2)出手相救可能被讹诈的阴云笼罩,但社会需要美德的支撑,扶危济困应是一种责任 (3)救人反被诬告,确实带来了负面效应,但乌云遮不住阳光,帮一把就会温暖人心。(观 点鲜明,体现扶危济困的主旨,2分;语言生动、含蓄、富有表现力2分;语言准确,紧扣 材料2分 20.答案示例: (1)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水恒的爱。我说不对,母亲的爱是永恒的,她是一颗不落的星! (2)让我们摘几片云朵、剪几缕霞光,用想念做针、用思恋做线,织一套炫丽夺目的霓 裳,装扮出倾国倾城的您一一我心中最美丽的妈妈。 (3)母亲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 着您沉思,我们倚着您幸福。(扣住“回报母爱”的主旨1分;修辞运用贴切3分;语言连 贯1分 七、作文(60分) 21.审题示例:材料涉及到一个鸟、一个鸟笼。材料的主体应该是鸟。作者对鸟是否定的。 为什么否定?因为鸟笼对鸟已经起不到禁锢作用了,是鸟自己把自己禁锢住了。漫画的题目 是“禁锢就是你以为你做不到”,其中关键的词语是“以为”,立意角度应该是解放思想,勇 于冲破精神的牢笼,打破思维的定势。现实生活中,下岗职工、忙着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往往也是自己禁锢着自己,“以为”自己做不到。历史上的陶渊明就是勇于冲破精神牢笼的 典范 附文言参考译文: 王镇恶,北海郡剧县人。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出生,家里人因为传统禁忌有这一天生的男
什么功劳啊!”(再拜:拜了两拜:谢:感谢;此明公之威:这是(仰仗)明公您的威望,判断 句;诸将之力:诸位将士的努力;何功之有:有什么功劳,宾语前置。5 处,每句 1 分) 12.(1)“寒”字十分传神。(1 分)运用通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听到箫声后的悲凉心 情。(2 分) (2)昔日的维扬歌舞升平,兴盛繁华;(1 分)今日的维扬一片破败景象,耳边充斥悲笳。 (1 分)抒发了昔盛今衰(沧桑之感、兴亡之感、江山易主)的伤感。(3 分) 13.(1)齐人勿附于秦 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2)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 满地黄花堆积 独自怎生得黑(两小题任选一题,每空 1 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五、(22 分) 14.描写了母亲的辛勤劳作,暗示了不富裕的家境,(2 分)为展开下文做铺垫。(2 分) 15.(1)勤俭持家,严格约束子女不乱花钱。(3 分) (2)深沉的母爱。(3 分) 16.详写第一幕,突出母亲的勤劳与对女儿的严格要求(或突出母亲的勤苦节俭)(2 分) 略写第二、第三幕,从不同角度表现母亲的外在美,(2 分)三幕互补,详略得当。(2 分) 17.(1)照应文章标题。(2 分)(2)白色的“芒花”映衬着母亲年轻时的美丽(1 分)(3)也 是母亲晚年白发的写照。(1 分)寄托着对母亲的深切感激与怀念。(2 分) 六、(15 分) 18.标点不当的是:④(1 分) 修改:句号改逗号 搭配不当的是:④(1 分) 修矿:身材高大、身体强健 (去掉“强健”,改变了原意不得分) 19.答案示例: (1)春来了,天还冷;遇到这种事情,我们不应迟疑,上前帮忙是一种美德。 (2)出手相救可能被讹诈的阴云笼罩,但社会需要美德的支撑,扶危济困应是一种责任。 (3)救人反被诬告,确实带来了负面效应,但乌云遮不住阳光,帮一把就会温暖人心。(观 点鲜明,体现扶危济困的主旨,2 分;语言生动、含蓄、富有表现力 2 分;语言准确,紧扣 材料 2 分) 20.答案示例: (1)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我说不对,母亲的爱是永恒的,她是一颗不落的星! (2)让我们摘几片云朵、剪几缕霞光,用想念做针、用思恋做线,织一套炫丽夺目的霓 裳,装扮出倾国倾城的您——我心中最美丽的妈妈。 (3)母亲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您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 着您沉思,我们倚着您幸福。(扣住“回报母爱”的主旨 1 分;修辞运用贴切 3 分;语言连 贯 1 分) 七、作文(60 分) 21.审题示例:材料涉及到一个鸟、一个鸟笼。材料的主体应该是鸟。作者对鸟是否定的。 为什么否定?因为鸟笼对鸟已经起不到禁锢作用了,是鸟自己把自己禁锢住了。漫画的题目 是“禁锢就是你以为你做不到”,其中关键的词语是“以为”,立意角度应该是解放思想,勇 于冲破精神的牢笼,打破思维的定势。现实生活中,下岗职工、忙着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往往也是自己禁锢着自己,“以为”自己做不到。历史上的陶渊明就是勇于冲破精神牢笼的 典范。 附 文言参考译文: 王镇恶,北海郡剧县人。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出生,家里人因为传统禁忌有这一天生的男
孩妨害父亲,女孩妨害母亲的说法,想把他过继给远房族人。祖父见到他觉得与众不同,说: “这不是一般的孩子,当初孟尝君在恶月出生却做了齐国的国相,这孩子也将会振兴我们家 族啊!”因此给他取名叫镇恶。广泛阅读各家兵书,议论军国大事,骑马不是他的特长,弯 弓射箭也很差劲,但意气纵横,谋略出众,做事果敢,善于决断。 有人把王镇恶推荐给高祖皇帝,到皇帝身边后和他谈话,觉得他非常出众。高祖谋划征 讨刘毅,让镇恶参与军事,加封为振武将军。派遣镇恶率战船百艘做先锋,昼夜兼行,来到 豫章口。镇恶舍弃船只步行登岸。每只船上留下一二人,船对面岸上竖起六七面战旗,每杆 旗下安放一面战鼓。告诉留下来的人说:“估计我军将要抵达城下的时候,就擂响战鼓,让 人觉得好像后面还有大军的样子。”又分出一队士兵在后面,让他们烧毁江边码头上的敌船 镇恶率军一直上前去偷袭敌军占据的城池。在离城五六里处,迎面碰上刘毅的重要将领朱显 之,想去江边码头,朱显之便骑马飞奔而去报告刘毅:“外面有大军,好像从下游逆水而上 的,将要到城下了。”传令关闭各个城门。镇恶也飞速前进,士卒们攀墙入城,于是趁机打 开外城的东门。镇恶率军入城后就趁风放火,烧外城的南门和东门。镇恶率领的军人和刘毅 手下从南方调来的将士,有的是父子兄弟关系,有的是中表亲关系,镇恶让他们一边战斗 边谈话。刘毅的军队人心离散。三更时分,刘毅自缢而死。镇恶身中五箭,手中所拿的长矛 被箭射下,矛杆在手中折断 高祖将要北伐,调镇恶任咨议参军,领兵做前锋。出发前镇恶说:“不攻克咸阳,发誓 不再渡江而还!”镇恶进入贼境,战无不胜。敌将姚绍率大军占据险要,深沟高垒而固守。 镇恶孤军远征,后勤补给供应不上,和敌人相持日久,将士缺粮,于是亲自到弘农监督百姓 上缴租赋,百姓争相送来米粟,军粮又充足了。大军驻扎在潼关,谋划进取的方案,镇恶请 求率水军从黄河进入渭河。镇恶到达目的地后,下令将士吃晚饭后,就弃船登岸。渭河水流 湍急,转眼间战船全部被冲走。镇恶抚慰士卒说:“诸位的亲人和家业都在江南,这里是长 安城的北门外,离家万里,而船只和粮食衣物,都已随流水而去,哪还有求生之计呢!只应 该拼死一战,可以立下大功,否则,就没人可以活命了。”于是身先士卒,众人也知道再也 没有退路了,无不奋勇争先。姚泓的部众顿时溃散,于是攻陷长安城。姚泓率妻子儿女归顺 投降。镇恶宣扬国家的恩泽,安抚尉问刚刚归降的人,号令恭肃严明,百姓安居乐业。高祖 慰劳他说:“帮助我成就霸业的人,真的就是将军您啊。”镇恶拜了两拜,感谢说:“这(全 仰仗)明公您的威望和诸位将士的努力,我干镇恶有什么功劳啊!” 王镇恶率军去北地,被沈田子杀害,事情记载在《序传》里。时年四十六岁
孩妨害父亲,女孩妨害母亲的说法,想把他过继给远房族人。祖父见到他觉得与众不同,说: “这不是一般的孩子,当初孟尝君在恶月出生却做了齐国的国相,这孩子也将会振兴我们家 族啊!”因此给他取名叫镇恶。广泛阅读各家兵书,议论军国大事,骑马不是他的特长,弯 弓射箭也很差劲,但意气纵横,谋略出众,做事果敢,善于决断。 有人把王镇恶推荐给高祖皇帝,到皇帝身边后和他谈话,觉得他非常出众。高祖谋划征 讨刘毅,让镇恶参与军事,加封为振武将军。派遣镇恶率战船百艘做先锋,昼夜兼行,来到 豫章口。镇恶舍弃船只步行登岸。每只船上留下一二人,船对面岸上竖起六七面战旗,每杆 旗下安放一面战鼓。告诉留下来的人说:“估计我军将要抵达城下的时候,就擂响战鼓,让 人觉得好像后面还有大军的样子。”又分出一队士兵在后面,让他们烧毁江边码头上的敌船。 镇恶率军一直上前去偷袭敌军占据的城池。在离城五六里处,迎面碰上刘毅的重要将领朱显 之,想去江边码头,朱显之便骑马飞奔而去报告刘毅:“外面有大军,好像从下游逆水而上 的,将要到城下了。”传令关闭各个城门。镇恶也飞速前进,士卒们攀墙入城,于是趁机打 开外城的东门。镇恶率军入城后就趁风放火,烧外城的南门和东门。镇恶率领的军人和刘毅 手下从南方调来的将士,有的是父子兄弟关系,有的是中表亲关系,镇恶让他们一边战斗一 边谈话。刘毅的军队人心离散。三更时分,刘毅自缢而死。镇恶身中五箭,手中所拿的长矛 被箭射下,矛杆在手中折断。 高祖将要北伐,调镇恶任咨议参军,领兵做前锋。出发前镇恶说:“不攻克咸阳,发誓 不再渡江而还!”镇恶进入贼境,战无不胜。敌将姚绍率大军占据险要,深沟高垒而固守。 镇恶孤军远征,后勤补给供应不上,和敌人相持日久,将士缺粮,于是亲自到弘农监督百姓 上缴租赋,百姓争相送来米粟,军粮又充足了。大军驻扎在潼关,谋划进取的方案,镇恶请 求率水军从黄河进入渭河。镇恶到达目的地后,下令将士吃晚饭后,就弃船登岸。渭河水流 湍急,转眼间战船全部被冲走。镇恶抚慰士卒说:“诸位的亲人和家业都在江南,这里是长 安城的北门外,离家万里,而船只和粮食衣物,都已随流水而去,哪还有求生之计呢!只应 该拼死一战,可以立下大功,否则,就没人可以活命了。”于是身先士卒,众人也知道再也 没有退路了,无不奋勇争先。姚泓的部众顿时溃散,于是攻陷长安城。姚泓率妻子儿女归顺 投降。镇恶宣扬国家的恩泽,安抚尉问刚刚归降的人,号令恭肃严明,百姓安居乐业。高祖 慰劳他说:“帮助我成就霸业的人,真的就是将军您啊。”镇恶拜了两拜,感谢说:“这(全 仰仗)明公您的威望和诸位将士的努力,我王镇恶有什么功劳啊!” 王镇恶率军去北地,被沈田子杀害,事情记载在《序传》里。时年四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