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病理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Animal Anatomical Pathology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动物医学专业必修课 3.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通过讲授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对伤害的应答、细胞组织生长适应性反应、炎症、肿瘤等 多种疾病共有的机能和形态结构变化的基本病理过程,淋巴一网状内皮系统病理、心血管系统病 理、呼吸系统病理、消化系统病理、泌尿系统病理、神经系统病理等器宜系统病理过程,使学生了 解和熟悉掌握疾病过程中细胞、组织和器官形态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发病机理。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病理过程 和主要系统器官机能、结构的变化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课和做好兽医临床诊断奠定基础。 4.学分与学时 《动物病理解剖学》理论课:3学分,48学时;《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1学分,32学时: 《动物病理解剖学实习》:1学分,32学时。 5.建议先修课程 家畜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 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等。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兽医病理解剖学(第3版).陈怀涛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1)兽医病理学(第2版).陈怀涛、赵德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年 (2)兽医病理解剖学(第2版).朱坤熹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1)在动物病理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课与实验、实习课相结合的形式。 (2)使用多媒体教学。 8.课外自学要求: (1)课外阅读动物病理组织学图谱; (2)实验课完成病理组织切片的绘图作业; (3)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基本内容: (1)局部充血 局部充血的概念,根据发生机理的不同对局部充血分类。 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动脉性充血的原因和发生机理,动脉性充血的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静脉性充血的概念,静脉性充血的病理变化,肺淤血、肝淤血、脾淤血的发生原因和表现及对机体 的影响
《动物病理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Animal Anatomical Pathology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程 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动物医学专业必修课 3.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通过讲授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对伤害的应答、细胞组织生长适应性反应、炎症、肿瘤等 多种疾病共有的机能和形态结构变化的基本病理过程,淋巴—网状内皮系统病理、心血管系统病 理、呼吸系统病理、消化系统病理、泌尿系统病理、神经系统病理等器官系统病理过程,使学生了 解和熟悉掌握疾病过程中细胞、组织和器官形态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发病机理。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一般规律,掌握基本病理过程 和主要系统器官机能、结构的变化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课和做好兽医临床诊断奠定基础。 4.学分与学时 《动物病理解剖学》理论课: 3学分,48学时;《动物病理解剖学实验》:1学分,32学时; 《动物病理解剖学实习》:1学分,32学时。 5. 建议先修课程 家畜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 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等。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1)兽医病理解剖学(第3版). 陈怀涛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年 参考书目: (1)兽医病理学(第2版). 陈怀涛、赵德明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年 (2)兽医病理解剖学(第2版). 朱坤熹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年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1)在动物病理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课与实验、实习课相结合的形式。 (2)使用多媒体教学。 8. 课外自学要求: (1)课外阅读动物病理组织学图谱; (2)实验课完成病理组织切片的绘图作业; (3)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基本内容: (1)局部充血 局部充血的概念,根据发生机理的不同对局部充血分类。 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动脉性充血的原因和发生机理,动脉性充血的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静脉性充血的概念,静脉性充血的病理变化,肺淤血、肝淤血、脾淤血的发生原因和表现及对机体 的影响
(2)局部缺血 局部缺血的概念,局部缺血的原因和分类,局部缺血的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3)出血 出血的概念,出血的原因和分类,出血的种类,出血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4)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与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血栓形成的过程和血栓的类型,血栓的结局和血 栓对机体的影响,血栓与死后凝血的区别。 (5)栓塞 栓塞与栓子的概念,栓子的种类、运行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 (6)梗死 梗死及梗死形成的概念,梗死的原因、条件、类型、形成过程和病理变化,梗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 影响。 基本要求: (1)掌握:局部充血、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局部缺血、出血、血栓形成与血栓、栓塞与栓 子、梗死与梗死形成的概念。 (2)理解:动脉性充血与静脉性充血的原因和发生机理,局部缺血的原因分类,血栓形成的条件和 机理,血栓形成的过程和血栓的类型,血栓与死后凝血的区别,梗死的原因和条件、类型、形成过 程与病理变化。 (3)了解:动脉性充血的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静脉性充血的病理变化,肺淤血、肝淤血、脾 淤血的发生原因、表现及对机体的影响,血栓的结局和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栓子的种类、运行途径 及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动脉性充血与静脉性充血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2)血栓形成的过程 (3)栓子的运行途径与梗死的病理变化。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基本内容: (1)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理 可复性损伤、不可复性损伤的概念,各种不同损伤的原因及损伤过程和机理。 (2)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 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及细胞浆包含物的变化, (3)肥大与增生 肥大的概念、分类。肥大与增生的关系。增生的概念、分类、原因和发生机理。肥大与增生的区别 与联系。 (4)代偿 代偿的概念与形式。 (5)变性 颗粒变性(混浊肿胀、实质变性)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肝脏、肾脏和心脏颗粒变性时病理变化 特点,颗粒变性的原因、发生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水泡变性的概念,皮肤、黏膜水泡变性的病理变化特点,肝脏、肾脏、心脏、神经细胞等水泡变性 的特点,用染色鉴别水泡变性的方法,水泡变性的原因、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2)局部缺血 局部缺血的概念,局部缺血的原因和分类,局部缺血的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3)出血 出血的概念,出血的原因和分类,出血的种类,出血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4)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与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血栓形成的过程和血栓的类型,血栓的结局和血 栓对机体的影响,血栓与死后凝血的区别。 (5)栓塞 栓塞与栓子的概念,栓子的种类、运行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 (6)梗死 梗死及梗死形成的概念,梗死的原因、条件、类型、形成过程和病理变化,梗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 影响。 基本要求: (1)掌握:局部充血、动脉性充血、静脉性充血、局部缺血、出血、血栓形成与血栓、栓塞与栓 子、梗死与梗死形成的概念。 (2)理解:动脉性充血与静脉性充血的原因和发生机理,局部缺血的原因分类,血栓形成的条件和 机理,血栓形成的过程和血栓的类型,血栓与死后凝血的区别,梗死的原因和条件、类型、形成过 程与病理变化。 (3)了解:动脉性充血的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静脉性充血的病理变化,肺淤血、肝淤血、脾 淤血的发生原因、表现及对机体的影响,血栓的结局和血栓对机体的影响,栓子的种类、运行途径 及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动脉性充血与静脉性充血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2)血栓形成的过程; (3)栓子的运行途径与梗死的病理变化。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基本内容: (1)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理 可复性损伤、不可复性损伤的概念,各种不同损伤的原因及损伤过程和机理。 (2)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变化 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及细胞浆包含物的变化。 (3)肥大与增生 肥大的概念、分类。肥大与增生的关系。增生的概念、分类、原因和发生机理。肥大与增生的区别 与联系。 (4)代偿 代偿的概念与形式。 (5)变性 颗粒变性(混浊肿胀、实质变性)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肝脏、肾脏和心脏颗粒变性时病理变化 特点,颗粒变性的原因、发生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水泡变性的概念,皮肤、黏膜水泡变性的病理变化特点,肝脏、肾脏、心脏、神经细胞等水泡变性 的特点,用染色鉴别水泡变性的方法,水泡变性的原因、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脂肪变性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及与水泡变性的区别。肝脏、肾脏、心脏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特 点。脂肪变性的原因和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玻璃样变的概念,结缔组织、血管壁、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的原因、机理和病理变化、结局和 对村机体的号影响」 淀粉样变的概念、鉴定方法。脾脏、肝脏、肾脏淀粉样变的病理变化的特点。淀粉样变的结局和对 机体的影响。 (6)病理性物质沉着 病理性钙盐沉着的概念和分类。 营养不良性钙化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生原因、发生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转移性钙化的概念、发生原因、发生机理、表现、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糖元沉着的概念、常见的组织器官及检验方法。 ※免疫复合物沉着的概念、原因和发生机理及鉴别诊断方法, ※尿酸盐沉着的概念、原因和发生机理,分类及形态表现特点。 ※病理性色素沉着的概念、分类。常见色素沉着(含铁血黄素、卜啉、胆红素、褐色素、黑色素 等)的机理与形态表现。 (7)结石形成 结石形成、结石的概念,形成条件、形态表现和对机体的影响,真假结石的区别。 (8)坏死 坏死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坏死时细胞(含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和组织的病理变化。 坏死的类型:凝固性坏死,以肾、肺脏和肌内的凝固性坏死为份理解掌握其病理变化、发生原因 和机理;液化性坏死,以化脓性炎 中枢神经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为例理解掌握其病理变化、发 生原因和机理。 坏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基本要求: (1)掌握:可复性损伤、不可复性损伤、颗粒变性(混浊肿胀、实质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 玻璃样恋 淀粉样变、坏死和调亡的概念,坏死时细胞和组织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类型,病理 性钙盐沉着的概念和分类 颗粒变性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坏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景 营养不良性 钙化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生原因和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转移性钙化的概念、 发生原因、 机理、表现、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结石形成和结石的概念,结石形成条件、形态表现和对机体的 影响,真假结石的区别。 (2)理解:各种不同损伤的原因及损伤过程和机理,肝脏、肾脏和心脏颗粒变性时病理变化特点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皮肤、黏膜水泡变性的病理变化特点,肝脏、肾脏、心脏、神经细胞等水泡 恋性的特占. 用染色鉴别水泡变性的方法, 肾脏 心脏脂 水泡变性的原因和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肝 生的病 变化特点 性的百 机 、结局和对 凯体的 影响 结缔组织 血管壁、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的原因、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脾脏、肝脏、 肾脏淀粉样变的病理变化的的特点,淀粉样变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3)了解:细胞损伤后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及细胞浆包含物 的变化,糖元沉着的概念,常见的组织器官及检验方法,免疫复合物沉着的概念、原因和机理及鉴 别诊断方法,尿酸盐沉着的概念、原因、机理、分类及形态表现特点,病理性色素沉着的概念、分 类。常见色素沉着(含铁血黄素 卜啉、胆红素、褐色素、黑色素等)的机理与形态表现。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颗粒变性(混浊肿胀、实质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淀粉样变和坏死的概 念、形成机理及病理变化
脂肪变性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及与水泡变性的区别。肝脏、肾脏、心脏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特 点。脂肪变性的原因和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玻璃样变的概念,结缔组织、血管壁、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的原因、机理和病理变化、结局和 对机体的影响。 淀粉样变的概念、鉴定方法。脾脏、肝脏、肾脏淀粉样变的病理变化的特点。淀粉样变的结局和对 机体的影响。 (6)病理性物质沉着 病理性钙盐沉着的概念和分类。 营养不良性钙化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生原因、发生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转移性钙化的概念、发生原因、发生机理、表现、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糖元沉着的概念、常见的组织器官及检验方法。 ※免疫复合物沉着的概念、原因和发生机理及鉴别诊断方法。 ※尿酸盐沉着的概念、原因和发生机理,分类及形态表现特点。 ※病理性色素沉着的概念、分类。常见色素沉着(含铁血黄素、卜啉、胆红素、褐色素、黑色素 等)的机理与形态表现。 (7)结石形成 结石形成、结石的概念,形成条件、形态表现和对机体的影响,真假结石的区别。 (8)坏死 坏死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坏死时细胞(含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和组织的病理变化。 坏死的类型:凝固性坏死,以肾脏、肺脏和肌肉的凝固性坏死为例理解掌握其病理变化、发生原因 和机理;液化性坏死,以化脓性炎、中枢神经液化性坏死、脂肪坏死为例理解掌握其病理变化、发 生原因和机理。 坏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基本要求: (1)掌握:可复性损伤、不可复性损伤、颗粒变性(混浊肿胀、实质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 性、玻璃样变、淀粉样变、坏死和凋亡的概念,坏死时细胞和组织的病理变化,坏死的类型,病理 性钙盐沉着的概念和分类。颗粒变性的原因和发生机理,坏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营养不良性 钙化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生原因和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转移性钙化的概念、发生原因、 机理、表现、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结石形成和结石的概念,结石形成条件、形态表现和对机体的 影响,真假结石的区别。 (2)理解:各种不同损伤的原因及损伤过程和机理,肝脏、肾脏和心脏颗粒变性时病理变化特点、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皮肤、黏膜水泡变性的病理变化特点,肝脏、肾脏、心脏、神经细胞等水泡 变性的特点,用染色鉴别水泡变性的方法,水泡变性的原因和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肝脏、 肾脏、心脏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特点,脂肪变性的原因和机理、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结缔组织、 血管壁、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变的原因、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脾脏、肝脏、 肾脏淀粉样变的病理变化的的特点,淀粉样变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3)了解:细胞损伤后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及细胞浆包含物 的变化,糖元沉着的概念,常见的组织器官及检验方法,免疫复合物沉着的概念、原因和机理及鉴 别诊断方法,尿酸盐沉着的概念、原因、机理、分类及形态表现特点,病理性色素沉着的概念、分 类。常见色素沉着(含铁血黄素、卜啉、胆红素、褐色素、黑色素等)的机理与形态表现。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颗粒变性(混浊肿胀、实质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淀粉样变和坏死的概 念、形成机理及病理变化
(2)肥大与增生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3)坏死的原因和类型。 第三章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修复 基本内容: (1)再生 再生的概念,再生的类型、再生的一般规律及条件、细胞的再生潜能、影响再生的因素、再生的 方式和基础、各种组织的再生。上皮组织、肝细胞、血细胞、血管、结缔组织、软骨和骨组织、肌 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再生。再生与增生的比较。 (2)肉芽组织与创伤愈合 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作用。疤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疤痕疙瘩的概念。创伤愈合的概念及 愈合过程。皮肤创与骨愈合过程的一般规律。 (4)化生 化生的概念、原因、发生机理和对机体的影响: 基本要求: (1)掌握:再生与增生、肉芽组织与创伤愈合、肥大与萎缩、化生的概念。 (2)理解:再生的分类、影响因素及各种组织再生的特点,增生的分类、病理性增生的原因,增生 与再生的区别,肉芽组织的形成过程,创伤愈合的过程。肥大的分类,肥大与增生的关系,萎缩的 分类、原因和机理,萎缩与发育不全的区别。 (3)了解:皮肤创与骨折愈合过程的一般规律,脂肪、肌肉、脾脏、肝脏、心脏、肾脏和胃菱缩的 形态结构变化,化生的原因、机理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各种组织再生的特点 (2)病理性增生的原因和病变,与再生的区别: (3)肉芽组织的形成过程,创伤愈合的过程。 第四章炎症 基本内容: (1)炎症的原因 炎症的概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炎症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2)炎症的的外部表现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3)炎症的基本变化 恋活性恋化的概令 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渗出性变化的概念、原因、渗出成分及其作用:增生性 变化的概念、增生的细胞类别及功能,增生对机体的影响。 (4)炎症化学介质 炎症化学介质的概念及炎性化学介质的必备条件,主要炎症化学介质及其作用。 (5)炎症的分类 变质性炎的概念及心、肝、肾发生变质性炎的病理变化特征。 化脓性炎的概念、分类及其形态表现。卡他性炎的概念及粘膜卡他性炎的病理变化特点。纤维素性 炎的概念,描述浆膜、粘膜和肺脏纤维素性炎的病理变化特点 增生性炎的概念,描述肝、肾、肠、胃等器官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的病理形态变化;特异性增生性炎 的概念,描述结核、鼻疽、放线菌、 曲霉菌结节的形态结构
(2)肥大与增生的概念、区别与联系。 (3)坏死的原因和类型。 第三章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修复 基本内容: (1)再生 再生的概念,再生的类型、再生的一般规律及条件、细胞的再生潜能、影响再生的因素、再生的 方式和基础、各种组织的再生。上皮组织、肝细胞、血细胞、血管、结缔组织、软骨和骨组织、肌 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再生。再生与增生的比较。 (2)肉芽组织与创伤愈合 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成过程及其作用。疤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疤痕疙瘩的概念。创伤愈合的概念及 愈合过程。皮肤创与骨折愈合过程的一般规律。 (4)化生 化生的概念、原因、发生机理和对机体的影响。 基本要求: (1)掌握:再生与增生、肉芽组织与创伤愈合、肥大与萎缩、化生的概念。 (2)理解:再生的分类、影响因素及各种组织再生的特点,增生的分类、病理性增生的原因,增生 与再生的区别,肉芽组织的形成过程,创伤愈合的过程。肥大的分类,肥大与增生的关系,萎缩的 分类、原因和机理,萎缩与发育不全的区别。 (3)了解:皮肤创与骨折愈合过程的一般规律,脂肪、肌肉、脾脏、肝脏、心脏、肾脏和胃萎缩的 形态结构变化,化生的原因、机理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各种组织再生的特点; (2)病理性增生的原因和病变,与再生的区别; (3)肉芽组织的形成过程,创伤愈合的过程。 第四章 炎症 基本内容: (1)炎症的原因 炎症的概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炎症的原因和发生机理。 (2)炎症的外部表现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3)炎症的基本变化 变质性变化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渗出性变化的概念、原因、渗出成分及其作用;增生性 变化的概念、增生的细胞类别及功能,增生对机体的影响。 (4)炎症化学介质 炎症化学介质的概念及炎性化学介质的必备条件,主要炎症化学介质及其作用。 (5)炎症的分类 变质性炎的概念及心、肝、肾发生变质性炎的病理变化特征。 化脓性炎的概念、分类及其形态表现。卡他性炎的概念及粘膜卡他性炎的病理变化特点。纤维素性 炎的概念,描述浆膜、粘膜和肺脏纤维素性炎的病理变化特点。 增生性炎的概念,描述肝、肾、肠、胃等器官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的病理形态变化;特异性增生性炎 的概念,描述结核、鼻疽、放线菌、曲霉菌结节的形态结构
绒毛心、盔甲心、特殊肉芽肿(非传染性肉芽肿、特异性肉芽肿)的概念。 基本要求: (1)掌握:炎症的概念、局部表现及基本变化,炎症化学介质的概念及炎性化学介质的必备条代 化脓性炎的概念、分类及其形态表现,绒毛心、盔甲心、特殊肉芽肿(非传染性肉芽肿、特异性肉 芽种)的概念 (2)理解:纤维素性炎的概念,描述浆膜 粘膜和肺脏纤维素性炎的病理变化 ,增生性炎的 念,描述肝、肾、肠、胃等器官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的病理形态变化,特异性增生性炎的概念,描述 结核、鼻疽、放线菌、曲霉菌结节的形态结构,变质性变化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渗出性 变化的概念、原因、渗出成分及其作用,增生性变化的概念、增生的细胞类别及功能,增生对机体 的影响,炎症的发展与结局。 (3)了解:炎症的原因和发生机理。主要炎症化学介质及其作用,变质性炎的概念及心、肝、肾发 生变质性炎的病理变化特征,卡他性炎的概念及粘膜卡他性炎的病理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炎症的基本变化: (2)炎症的分类及其形态表现: (3)炎症、绒毛心、盔甲心和特殊肉芽肿等概念】 第五章肿瘤 基本内容: (1)肿瘤的概念 肿瘤的概念,研究动物肿瘤的意义。 (2)肿瘤的特性 肿瘤的形态(外形、色彩、大小、数目、硬度)特征。 肿瘤的结构特点、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在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水和无机盐代谢方面的特点。 ※肿瘤前期组织变化(癌前期组织变化、癌前变、间变)、细胞形态表现特征。间变细胞是否都会 演变成中瘤细胞。 肿瘤生长方式:突起性生长、膨胀性生长、弥散性生长的概念。 ※细胞生长周期、肿瘤细胞生长周期的特点。 肿瘤扩散与转移的概念,肿瘤的散方式、肿瘤的局部侵袭(直接蔓延)的原因,肿瘤的转移方式 及其转移的因素。 (3)中瘤的命名与分类 良性冲瘤与恶性冲密的命名与分类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特征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正常细胞瘤变:分化异常假设、突变假设、前病毒理论、原前病毒理论、肿瘤基因转化理论 肿瘤的生长和发展过程:激发阶段和促发阶段) ※肿瘤的抗原性、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影响肿瘤免疫的因素、肿瘤组织自然消退现象, (4)畜禽常见肿瘤 常见肿瘤的分类。 常见肿瘤的形态、诊断与治疗。 (⑤)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肿瘤的病因及其发生机理、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6)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绒毛心、盔甲心、特殊肉芽肿(非传染性肉芽肿、特异性肉芽肿)的概念。 基本要求: (1)掌握:炎症的概念、局部表现及基本变化,炎症化学介质的概念及炎性化学介质的必备条件, 化脓性炎的概念、分类及其形态表现,绒毛心、盔甲心、特殊肉芽肿(非传染性肉芽肿、特异性肉 芽肿)的概念。 (2)理解:纤维素性炎的概念,描述浆膜、粘膜和肺脏纤维素性炎的病理变化特点,增生性炎的概 念,描述肝、肾、肠、胃等器官非特异性增生性炎的病理形态变化,特异性增生性炎的概念,描述 结核、鼻疽、放线菌、曲霉菌结节的形态结构,变质性变化的概念、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渗出性 变化的概念、原因、渗出成分及其作用,增生性变化的概念、增生的细胞类别及功能,增生对机体 的影响,炎症的发展与结局。 (3)了解:炎症的原因和发生机理。主要炎症化学介质及其作用,变质性炎的概念及心、肝、肾发 生变质性炎的病理变化特征,卡他性炎的概念及粘膜卡他性炎的病理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炎症的基本变化; (2)炎症的分类及其形态表现; (3)炎症、绒毛心、盔甲心和特殊肉芽肿等概念。 第五章 肿瘤 基本内容: (1)肿瘤的概念 肿瘤的概念,研究动物肿瘤的意义。 (2)肿瘤的特性 肿瘤的形态(外形、色彩、大小、数目、硬度)特征。 肿瘤的结构特点、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在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水和无机盐代谢方面的特点。 ※肿瘤前期组织变化(癌前期组织变化、癌前变、间变)、细胞形态表现特征。间变细胞是否都会 演变成肿瘤细胞。 肿瘤生长方式:突起性生长、膨胀性生长、弥散性生长的概念。 ※细胞生长周期、肿瘤细胞生长周期的特点。 肿瘤扩散与转移的概念,肿瘤的扩散方式、肿瘤的局部侵袭(直接蔓延)的原因,肿瘤的转移方式 及其转移的因素。 (3)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特征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正常细胞瘤变:分化异常假设、突变假设、前病毒理论、原前病毒理论、肿瘤基因转化理论; 肿瘤的生长和发展过程:激发阶段和促发阶段) ※肿瘤的抗原性、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影响肿瘤免疫的因素、肿瘤组织自然消退现象。 (4)畜禽常见肿瘤 常见肿瘤的分类。 常见肿瘤的形态、诊断与治疗。 (5)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 肿瘤的病因及其发生机理、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6)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肿瘤的易感性与遗传倾向性、肿瘤易感性的遗传学基础及肿瘤免疫。 基本要求: (1)掌握:肿瘤的概念、 结构特点、异型性,肿瘤在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水和无机盐 代谢方面的特点,肿瘤生长方式(突起性生长、膨胀性生长、弥散性生长)的概念,肿瘤扩散与转 移的概念,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命名与分类,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特征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2)理解:肿瘤的形态(外形、色彩、大小、数目、硬度)特征,肿瘤的扩散方式,肿瘤的局部侵 袭(直接要延)的原因,肿瘤的转移方式及其转移的因素,常见肿瘤的形态、诊断与治疗,肿瘤的 病因及其发生机理、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肿瘤免疫。 (3)了解:研究动物肿瘤的意义,肿瘤前期组织变化(癌前期组织变化、癌前变、间变)、细胞形 态表现特征,间变细胞是否都会演变成肿瘤细胞,细胞生长周期,肿瘤细胞生长周期的特点,瘤的 易感性与遗传倾向性、肿瘤易感性的遗传学基础。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肿瘤的结构特点及其异型性; (2)肿瘤代谢的特点; (3)肿瘤的生长方式及扩散与转移 (4)常见畜禽肿瘤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心脏肥大与心脏扩张 心脏肥大的概念与种类,生理性肥大与病理性心脏肥大原因、病理形态及其特点。 心脏扩张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特点,心脏扩张的原因。 (2)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的概念、分类、原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3)心包炎 心包炎的概念、原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4)心肌炎与心肌病 心肌炎的概念、原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心肌病的概念、原因、发生机理。鸡和猪心肌病的病理变化特征。 (5)脉管炎与动脉硬化 动脉炎的概念和分类。急性动脉炎、慢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的病变及特征。 急性静脉炎、慢性静脉性炎的原因和病理变化, ※动脉硬化的概念,炎性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老龄性动脉硬化的原因、发生机理和病理特 正。 基本要求 (1)掌握:心脏肥大、心脏扩张、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与心肌病、动脉炎的概念。 (2)理解:心脏肥大、心脏扩张、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与心肌病、动脉炎的分类、原因与发 生机理,生理性肥大与病理性心脏肥大原因、病理形态及其特点,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与心 肌病、动脉炎的病理变化、结局以及对机体的影响,急性动脉炎、慢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的病变及特征。 生脉硬的精肌底的宽理变格征动脉硬化的念炎性动脉硬化动脉群理化。老盐 发生机理和病理特征。 教学重点及难点:
肿瘤的易感性与遗传倾向性、肿瘤易感性的遗传学基础及肿瘤免疫。 基本要求: (1)掌握:肿瘤的概念、结构特点、异型性,肿瘤在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水和无机盐 代谢方面的特点,肿瘤生长方式(突起性生长、膨胀性生长、弥散性生长)的概念,肿瘤扩散与转 移的概念,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命名与分类,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特征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2)理解:肿瘤的形态(外形、色彩、大小、数目、硬度)特征,肿瘤的扩散方式,肿瘤的局部侵 袭(直接蔓延)的原因,肿瘤的转移方式及其转移的因素,常见肿瘤的形态、诊断与治疗,肿瘤的 病因及其发生机理、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肿瘤免疫。 (3)了解:研究动物肿瘤的意义,肿瘤前期组织变化(癌前期组织变化、癌前变、间变)、细胞形 态表现特征,间变细胞是否都会演变成肿瘤细胞,细胞生长周期,肿瘤细胞生长周期的特点,瘤的 易感性与遗传倾向性、肿瘤易感性的遗传学基础。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肿瘤的结构特点及其异型性; (2)肿瘤代谢的特点; (3)肿瘤的生长方式及扩散与转移; (4)常见畜禽肿瘤;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心脏肥大与心脏扩张 心脏肥大的概念与种类,生理性肥大与病理性心脏肥大原因、病理形态及其特点。 心脏扩张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特点,心脏扩张的原因。 (2)心内膜炎 心内膜炎的概念、分类、原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3)心包炎 心包炎的概念、原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4)心肌炎与心肌病 心肌炎的概念、原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心肌病的概念、原因、发生机理。鸡和猪心肌病的病理变化特征。 (5)脉管炎与动脉硬化 动脉炎的概念和分类。急性动脉炎、慢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的病变及特征。 急性静脉炎、慢性静脉性炎的原因和病理变化。 ※动脉硬化的概念,炎性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老龄性动脉硬化的原因、发生机理和病理特 征。 基本要求: (1)掌握:心脏肥大、心脏扩张、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与心肌病、动脉炎的概念。 (2)理解:心脏肥大、心脏扩张、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与心肌病、动脉炎的分类、原因与发 生机理,生理性肥大与病理性心脏肥大原因、病理形态及其特点,心内膜炎、心包炎、心肌炎与心 肌病、动脉炎的病理变化、结局以及对机体的影响,急性动脉炎、慢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的病变及特征。 (3)了解:鸡和猪心肌病的病理变化特征,动脉硬化的概念,炎性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老龄 性动脉硬化的原因、发生机理和病理特征。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心肌肥大与心脏扩张的关系; (2)生理性肥大与病理性肥大的原因: (3)心肌炎与心肌病的区别, 第七章呼吸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上呼吸道炎症 上呼吸道炎症常发生的器官。上呼吸道炎症的常见病因、种类、基本病理变化。鼻疽、恶性卡他 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猪萎缩性鼻炎的特征。 (2)肺炎 肺炎的概念及分类 支气管肺炎的概念、病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纤维素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间质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特异性肺炎的概念:特异性病原引起在肺部有特异病变的肺炎。常见的有结核性肺炎、鼻疽性肺 炎、禽曲霉菌肺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慢性进行性肺炎等。 基本要求: (1)掌握:上呼吸道炎、肺炎、支气管肺炎、纤维素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的概念。 (2)理解:上呼吸道炎的常见病因、种类、基本病理变化,支气管肺炎病因、发生机理、病理变 化、结局和对 体的影 ,纤维素性肺头 柄因、 发生机西 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间质 性肺炎的病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上呼吸道炎症、鼻疽、恶性卡他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猪萎缩性鼻炎的特征,特异甘 肺炎的概念 特异性病原引起在肺部有特异病变的肺炎,常见的有结核性肺炎、鼻疽性肺炎、禽 曲霉菌肺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慢性进行性肺炎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纤维素性肺炎的病因、发生机理及病理变化 (2)间质性肺炎的发生机理及病理变化。 第八章消化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胃炎 胃炎的概念和分类。 急性卡他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坏死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概念、病因和病理变化。急性卡他性 胃炎与急性出血性胃炎的区别。 (2)肠炎 肠炎的概念和分类 急性卡他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纤维素性肠炎的概念、病因和病理变化。 慢性卡他性肠炎、肥厚性肠炎的概念、病因和病理变化。肥厚性肠炎的发病机理。 (3)肝炎 传染性与中毒性肝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特点, (4)肝硬化 肝硬化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病因、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基本要求:
(1)心肌肥大与心脏扩张的关系; (2)生理性肥大与病理性肥大的原因; (3)心肌炎与心肌病的区别。 第七章 呼吸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上呼吸道炎症 上呼吸道炎症常发生的器官。上呼吸道炎症的常见病因、种类、基本病理变化。鼻疽、恶性卡他 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猪萎缩性鼻炎的特征。 (2)肺炎 肺炎的概念及分类。 支气管肺炎的概念、病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纤维素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间质性肺炎的概念、病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特异性肺炎的概念:特异性病原引起在肺部有特异病变的肺炎。常见的有结核性肺炎、鼻疽性肺 炎、禽曲霉菌肺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慢性进行性肺炎等。 基本要求: (1)掌握:上呼吸道炎、肺炎、支气管肺炎、纤维素性肺炎、间质性肺炎的概念。 (2)理解:上呼吸道炎的常见病因、种类、基本病理变化,支气管肺炎病因、发生机理、病理变 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纤维素性肺炎病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间质 性肺炎的病因、发生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3)了解:上呼吸道炎症、鼻疽、恶性卡他热、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猪萎缩性鼻炎的特征,特异性 肺炎的概念——特异性病原引起在肺部有特异病变的肺炎,常见的有结核性肺炎、鼻疽性肺炎、禽 曲霉菌肺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慢性进行性肺炎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纤维素性肺炎的病因、发生机理及病理变化; (2)间质性肺炎的发生机理及病理变化。 第八章 消化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胃炎 胃炎的概念和分类。 急性卡他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坏死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概念、病因和病理变化。急性卡他性 胃炎与急性出血性胃炎的区别。 (2)肠炎 肠炎的概念和分类。 急性卡他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纤维素性肠炎的概念、病因和病理变化。 慢性卡他性肠炎、肥厚性肠炎的概念、病因和病理变化。肥厚性肠炎的发病机理。 (3)肝炎 传染性与中毒性肝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特点。 (4)肝硬化 肝硬化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病因、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基本要求:
(1)掌握:胃炎、肠炎、肝炎的概念,肝炎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肝硬化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 (2)理解:急性卡他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坏死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概念、病因和病理变化, 急性卡他性胃炎与急性出血性胃炎的区别,急性卡他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纤维素性肠炎的概 念、病因和病理变化,慢性卡他性肠炎、肥厚性肠炎的概念、病因和病理变化,肥厚性肠炎的发病 机理,传染性与中毒性肝炎的概念、病因 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特点,肝硬化的病因、类型和对机 体的影响。 (3)了解:胰腺炎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肝硬变的病理变化: (2)传染性肝炎与中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淋巴结淡 淋巴网状内皮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其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区别, 淋巴结炎的概念及其分类。 单纯性淋巴结炎、出血性淋巴结炎、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的原因、病理变化和 结局。 ※结核性淋巴结炎、布病性淋巴结炎、鼻疽性淋巴结炎、副结核性淋巴结炎的病因及病理变化。 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管炎、慢性淋巴管炎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2)脾炎 脾炎:急性脾炎、慢性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 基本要求: (1)掌握:淋巴结炎、脾炎的概念。 (2)理解:淋巴网状内皮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其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区别,单纯性淋巴结淡、出 血性淋巴结头 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头 化脓性淋巴结炎的原因 病理变化和结局,急性淋巴管 炎、慢性淋巴管炎的病因和病理变化,急性脾炎、慢性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 (3)了解:结核性淋巴结炎、布病性淋巴结炎、鼻疽性淋巴结炎、副结核性淋巴结炎的病因及病理 变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淋巴结炎、脾炎的病理变化。 第十章泌尿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肾炎 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特点。 间质性肾炎的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特点。 化脓性肾炎的概念、分类、感染途径和病理变化特点 (2)肾病 肾病的概念。 外源性中毒性肾病(无机盐性中毒性肾病、草酸盐中毒性肾病、青杠树中毒性肾病、猪屎豆中毒性 肾病、霉菌毒素中毒性肾病、磺胺中毒性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内源性中毒性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特征。 甚木要求
(1)掌握:胃炎、肠炎、肝炎的概念,肝炎的病因及其发病机理,肝硬化的概念、基本病理变化。 (2)理解:急性卡他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坏死性胃炎、慢性胃炎的概念、病因和病理变化, 急性卡他性胃炎与急性出血性胃炎的区别,急性卡他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纤维素性肠炎的概 念、病因和病理变化,慢性卡他性肠炎、肥厚性肠炎的概念、病因和病理变化,肥厚性肠炎的发病 机理,传染性与中毒性肝炎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特点,肝硬化的病因、类型和对机 体的影响。 (3)了解:胰腺炎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肝硬变的病理变化; (2)传染性肝炎与中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淋巴结炎 淋巴-网状内皮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其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区别。 淋巴结炎的概念及其分类。 单纯性淋巴结炎、出血性淋巴结炎、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的原因、病理变化和 结局。 ※结核性淋巴结炎、布病性淋巴结炎、鼻疽性淋巴结炎、副结核性淋巴结炎的病因及病理变化。 淋巴管炎:急性淋巴管炎、慢性淋巴管炎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2)脾炎 脾炎:急性脾炎、慢性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 基本要求: (1)掌握:淋巴结炎、脾炎的概念。 (2)理解:淋巴-网状内皮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其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区别,单纯性淋巴结炎、出 血性淋巴结炎、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化脓性淋巴结炎的原因、病理变化和结局,急性淋巴管 炎、慢性淋巴管炎的病因和病理变化,急性脾炎、慢性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 (3)了解:结核性淋巴结炎、布病性淋巴结炎、鼻疽性淋巴结炎、副结核性淋巴结炎的病因及病理 变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淋巴结炎、脾炎的病理变化。 第十章 泌尿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肾炎 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特点。 间质性肾炎的概念、分类、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特点。 化脓性肾炎的概念、分类、感染途径和病理变化特点。 (2)肾病 肾病的概念。 外源性中毒性肾病(无机盐性中毒性肾病、草酸盐中毒性肾病、青杠树中毒性肾病、猪屎豆中毒性 肾病、霉菌毒素中毒性肾病、磺胺中毒性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 内源性中毒性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特征。 基本要求:
(1)掌握: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化脓性肾炎和肾病的概念,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 (2)理解:肾小球肾炎分类、病因、发病机理,外源性中毒性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内源性中毒 性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特征。 (3)了解:间质性肾炎、化脓性肾炎的分类、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急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2)肾病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神经组织对病理刺激的应答 神经组织对病理刺激的应答,包括神经细胞的病变、神经纤维的病变、神经胶质的病变和脑血管的 病变,血液循环障碍,脑脊液循环障碍。 (2)脑炎 病毒性脑炎的概念与基本病理变化。 ※日本乙型脑炎、狂犬病、马流行性脑脊髓炎、鸡流行性脑脊髓的病原、易感动物、主要损害部位 及病理变化特点 细菌性脑炎的概念与基本病理变化(※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李氏杆菌)。 寄生虫性脑炎的概念、※主要病原与基本病理变化。 食盐中毒性脑炎的概念、易感动物、病理变化特点。 (3)脑软化 脑软化的概念与各种脑软化的病理变化。 基本要求: (1)掌握:神经组织对病理刺激的应答、脑炎及脑软化的概念。 (2)理解:神经细胞的病变、神经纤维的病变、神经胶质的病变和脑血管的病变。 (3)了解: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炎、寄生虫性脑谈、食盐中毒性脑炎的概念与基本病理变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神经细胞的病变: (2)神经胶质的病变: (3)日本乙脑、狂犬病的病理变化: (4)海绵状脑病的病理变化。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乳腺炎 掌握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及病理变化。 (2)子宫炎 子宫炎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 (3)睾丸炎 睾丸炎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 基本要求: (1)掌握:乳腺炎、子宫炎及睾丸炎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2)理解:乳腺炎、子宫炎及睾丸炎的发生原因和机理
(1)掌握: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化脓性肾炎和肾病的概念,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 (2)理解:肾小球肾炎分类、病因、发病机理,外源性中毒性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内源性中毒 性肾病的病因和病理变化特征。 (3)了解:间质性肾炎、化脓性肾炎的分类、病因、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急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2)肾病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神经组织对病理刺激的应答 神经组织对病理刺激的应答,包括神经细胞的病变、神经纤维的病变、神经胶质的病变和脑血管的 病变,血液循环障碍,脑脊液循环障碍。 (2)脑炎 病毒性脑炎的概念与基本病理变化。 ※日本乙型脑炎、狂犬病、马流行性脑脊髓炎、鸡流行性脑脊髓的病原、易感动物、主要损害部位 及病理变化特点。 细菌性脑炎的概念与基本病理变化(※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李氏杆菌)。 寄生虫性脑炎的概念、※主要病原与基本病理变化。 食盐中毒性脑炎的概念、易感动物、病理变化特点。 (3)脑软化 脑软化的概念与各种脑软化的病理变化。 基本要求: (1)掌握:神经组织对病理刺激的应答、脑炎及脑软化的概念。 (2)理解:神经细胞的病变、神经纤维的病变、神经胶质的病变和脑血管的病变。 (3)了解: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炎、寄生虫性脑炎、食盐中毒性脑炎的概念与基本病理变化。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神经细胞的病变; (2)神经胶质的病变; (3)日本乙脑、狂犬病的病理变化; (4)海绵状脑病的病理变化。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病理 基本内容: (1)乳腺炎 掌握乳腺炎的发病原因及病理变化。 (2)子宫炎 子宫炎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 (3)睾丸炎 睾丸炎的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 基本要求: (1)掌握:乳腺炎、子宫炎及睾丸炎的概念及病理变化。 (2)理解:乳腺炎、子宫炎及睾丸炎的发生原因和机理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计划48学时,其中基础病理学27学时,系统病理学21学时,实验课32学时。课程主要内 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讲课 实验 习题 讨论 小计 绪论 人 第一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5 第二章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 6 6 第三章组织细胞的损伤修复 3 第四章炎症 第五章肿瘤 6 6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病理 4 2 第七章呼吸系统病理 第八章消化系统病理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病理 3 2 第十章 泌尿系统病理 3 0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病理 第十二章生殖系统病理 0 总计 48 32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理论计划48学时,其中基础病理学27学时,系统病理学21学时,实验课32学时。课程主要内 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讲课 实验 习题 讨论 小计 绪论 1 第一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5 4 第二章 组织细胞的适应与损伤 6 6 第三章 组织细胞的损伤修复 3 2 第四章 炎症 6 4 第五章 肿瘤 6 6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病理 4 2 第七章 呼吸系统病理 4 2 第八章 消化系统病理 4 2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病理 3 2 第十章 泌尿系统病理 3 0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病理 2 2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病理 1 0 总计 48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