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 仙桃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潜江 高一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18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酒对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创作心态以及创作风格都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历数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尤其是诗人,十之八九都曾与酒结下过不解之 缘,正所谓“宜言饮酒者莫如诗。饮,诗人之通趣矣"。并且,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不 少诗人都写过酒,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有李白。李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他不仅以诗闻名,亦以嗜酒闻名于后世。因此,其有“诗仙”之称的同时,还有“酒仙 酒圣”之称。可以说,酒在李白的笔下,直接变成了一个醒目而独立的文学意象,酒不仅 对其创作有巨大的影响,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诗人的真性情,增强了其诗歌的感染力,尤其 是其诗歌中体现出的酒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意蕴和艺术价值。 酒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广义上来说,它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酒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它特指人类所创造的有关酒的精神财富。尽 管饮酒是一种世俗性的行为,但是透过饮酒,透过与酒有关的诗文,能够折射岀文人的精神 世界、心灵世界。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它深深地根植于我国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世 界酒文化的历史长河里,一直散发着自己特有的芳香。 李白笔下的酒和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酒充满着诗性的智慧,是一种心灵的诗性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高 一 语 文 本试题卷共 8 页,18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酒对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创作心态以及创作风格都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历数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尤其是诗人,十之八九都曾与酒结下过不解之 缘,正所谓“宜言饮酒者莫如诗。饮,诗人之通趣矣”。并且,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不 少诗人都写过酒,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有李白。李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他不仅以诗闻名,亦以嗜酒闻名于后世。因此,其有“诗仙”之称的同时,还有“酒仙” “酒圣”之称。可以说,酒在李白的笔下,直接变成了一个醒目而独立的文学意象,酒不仅 对其创作有巨大的影响,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诗人的真性情,增强了其诗歌的感染力,尤其 是其诗歌中体现出的酒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意蕴和艺术价值。 酒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广义上来说,它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酒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它特指人类所创造的有关酒的精神财富。尽 管饮酒是一种世俗性的行为,但是透过饮酒,透过与酒有关的诗文,能够折射出文人的精神 世界、心灵世界。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它深深地根植于我国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世 界酒文化的历史长河里,一直散发着自己特有的芳香。 李白笔下的酒和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酒充满着诗性的智慧,是一种心灵的诗性 天门 仙桃 潜江
之思,李白将一种物质享受的饮酒乐趣上升为高级的精神享受。可以说,李白诗歌中的酒文 化是一门极具特色的艺术。李白胸怀大志,青年时代就有“大济苍生”的宏图大愿。因此, 在其酒诗中,李白往往有意借酒表达自己的心志,一方面想引起当时统治阶层的关注,渴望 得到重用;另一方面也以此自励,本真地抒发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如《登广武古战场怀古》:“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 八干人,横行起江东。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楚灭无英图, 汉兴有成功。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诗人借赞美刘邦统一天下的功业,表达了自己的 雄心壮志和建功立业的愿望 从李白的酒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自己和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 岂是蓬蒿人″,这是雄浑的酒诗中最激昂高亢的声音。但是社会的黑暗导致诗人的理想与现 实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在李白的诗中,也借酒表达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 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如“且 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等,都体现了李白在理想得不到实现时寻求及时行乐的心态,但是 在其及时行乐的外表下,却始终奔涌着诗人“寂寞”的偾激之情,跳动着诗人“入世”的热 烈之心 李白的诗歌,酒与诗交融在一起,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酒诗文化。饮酒、醉酒本是一种世 俗化的东西,但是在李白的诗歌中,经其诗心的点化,诗意的提升,诗情的催发,而进入 种独特神奇的生命诗境。在醉酒中,诗人的生命从形体到心灵都获得了解放,都具有了审美 的意味。因此,李白的醉酒是—种精神超脱的最佳状态,也是一种生命之美的最佳展现。在 诗酒世界里,李白是真正的精神之王,更是文坛上不朽的“诗仙”“酒仙 (选自《李白诗歌中的酒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尤其是诗人,大多曾与酒结下过不解之缘,写下过与酒有关
之思,李白将一种物质享受的饮酒乐趣上升为高级的精神享受。可以说,李白诗歌中的酒文 化是一门极具特色的艺术。李白胸怀大志,青年时代就有“大济苍生”的宏图大愿。因此, 在其酒诗中,李白往往有意借酒表达自己的心志,一方面想引起当时统治阶层的关注,渴望 得到重用;另一方面也以此自励,本真地抒发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如《登广武古战场怀古》:“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呼吸 八千人,横行起江东。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楚灭无英图, 汉兴有成功。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诗人借赞美刘邦统一天下的功业,表达了自己的 雄心壮志和建功立业的愿望。 从李白的酒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自己和未来是充满信心的,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 岂是蓬蒿人”,这是雄浑的酒诗中最激昂高亢的声音。但是社会的黑暗导致诗人的理想与现 实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在李白的诗中,也借酒表达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 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如“且 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等,都体现了李白在理想得不到实现时寻求及时行乐的心态,但是 在其及时行乐的外表下,却始终奔涌着诗人“寂寞”的愤激之情,跳动着诗人“入世”的热 烈之心。 李白的诗歌,酒与诗交融在一起,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酒诗文化。饮酒、醉酒本是一种世 俗化的东西,但是在李白的诗歌中,经其诗心的点化,诗意的提升,诗情的催发,而进入一 种独特神奇的生命诗境。在醉酒中,诗人的生命从形体到心灵都获得了解放,都具有了审美 的意味。因此,李白的醉酒是一种精神超脱的最佳状态,也是一种生命之美的最佳展现。在 诗酒世界里,李白是真正的精神之王,更是文坛上不朽的“诗仙”“酒仙”。 (选自《李白诗歌中的酒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尤其是诗人,大多曾与酒结下过不解之缘,写下过与酒有关
的诗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有李白。 B.正是因为酒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所以酒对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创作心态以 及创作风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酒对李白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笔下写到酒的诗句也很多,酒在他的笔下 成了一个醒目而独立的文学意象 D.酒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它根植于我国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世界酒文化的历 史长河里散发着自己特有的芳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以诗、嗜酒闻名于后世,其诗歌中体现出的酒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意蕴和艺 术价值。 B.李白在其酒诗中,往往借酒来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一点在其《登广武古战场怀 古》中就有鲜明的体现 C.李白笔下的酒和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李白饮酒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的乐趣,而 是为了追求高级的精神享受。 D.李白胸怀大志,青年时代就有“大济苍生”的宏图大愿,其诗歌中的酒文化更是 门极具特色的艺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雄浑、激昂的诗句,是诗人李白对自己和未 来充满信心的具体体现。 B.在李白的诗歌中,醉酒不是一种世俗化的行为,而是一种独特神奇的生命诗境,在醉 酒中,诗人的生命具有了审美的意味 C.李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同时还有“酒仙” 之称,他在诗酒世界里,堪称真正的精神之王。 D.在李白的诗歌中,有时还借酒表达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如“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等,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说明诗人已无“入世”之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姜公辅,爱州日南人。第进士,补校书郎,以制策异等授右拾遗,为翰林学士。岁满当 迁,上书以母老赖禄而养,求兼京兆户曹参军事。公辅有髙材,毎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 朱滔助田悦也,以蜜裏书间道邀泚,太原马燧获之,泚不知也,召还京师。公辅谏曰 “陛下若不能坦怀待泚,不如诛之,养虎无自诒害。”不从。俄而泾师乱,帝自苑门出,公 辅叩马谏曰:“泚尝帅泾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夺之兵,居常怫郁不自聊,请驰骑捕取以从 无为群凶得之。”帝仓卒不及听。既行,欲驻凤翔倚张镒。公辅曰:“镒虽信臣,然文吏也 所领皆朱泚部曲,渔阳突骑,泚若立,泾军且有变,非万全策也。”帝遂之奉天。不数日
的诗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有李白。 B.正是因为酒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所以酒对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创作心态以 及创作风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酒对李白的诗歌创作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笔下写到酒的诗句也很多,酒在他的笔下 成了一个醒目而独立的文学意象。 D.酒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它根植于我国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世界酒文化的历 史长河里散发着自己特有的芳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以诗、嗜酒闻名于后世,其诗歌中体现出的酒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意蕴和艺 术价值。 B.李白在其酒诗中,往往借酒来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一点在其《登广武古战场怀 古》中就有鲜明的体现。 C.李白笔下的酒和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李白饮酒不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的乐趣,而 是为了追求高级的精神享受。 D.李白胸怀大志,青年时代就有“大济苍生”的宏图大愿,其诗歌中的酒文化更是一 门极具特色的艺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雄浑、激昂的诗句,是诗人李白对自己和未 来充满信心的具体体现。 B.在李白的诗歌中,醉酒不是一种世俗化的行为,而是一种独特神奇的生命诗境,在醉 酒中,诗人的生命具有了审美的意味。 C.李白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同时还有“酒仙” 之称,他在诗酒世界里,堪称真正的精神之王。 D.在李白的诗歌中,有时还借酒表达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如“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等,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说明诗人已无“入世”之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姜公辅,爱州日南人。第进士,补校书郎,以制策异等授右拾遗,为翰林学士。岁满当 迁,上书以母老赖禄而养,求兼京兆户曹参军事。公辅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 之。 朱滔助田悦也,以蜜裹书间道..邀泚,太原马燧获之,泚不知也,召还京师。公辅谏曰: “陛下若不能坦怀待泚,不如诛之,养虎无自诒害。”不从。俄而泾师乱,帝自苑门出,公 辅叩马谏曰:“泚尝帅泾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夺之兵,居常怫郁不自聊,请驰骑捕取以从, 无为群凶得之。”帝仓卒不及听。既行,欲驻凤翔倚张镒。公辅曰:“镒虽信臣..,然文吏也, 所领皆朱泚部曲,渔阳突骑,泚若立,泾军且有变,非万全策也。”帝遂之奉天。不数日
凤翔果乱,杀镒。帝在奉天,有言泚反者,请为守备。卢杞曰:“泚忠正笃实,奈何言其叛 伤大臣心!请百口保之。”帝知群臣多劝泚奉迎乘舆者,乃诏诸道兵距城舍止。公辅曰 “王者不严羽卫,无以重威灵。今禁旅单寡而土马处外,为陛下危之。”帝曰:“善。”悉內 诸军。泚兵果至,如所言,乃擢公辅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公辅谏曰 即平贼,主必归葬,今行道宜从俭,以济军兴。”帝怒,谓翰林学土陆贽曰:“唐安之葬, 不欲事茔垅,令累甓为浮图,费甚寡约,不容宰相关预,苟欲指朕过尔『贽曰:“公辅官谏 议,职宰相,献替固其分。本立辅臣,朝夕纳诲,微而弼之,乃其所也。”帝曰:“不然,朕 以公辅才不足以相,而又自求解,朕既许之,内知且罢,故卖直售名尔。”遂下迁太子左庶 子,以母丧解。复为右庶子。 (选自《新唐书》列传七十七,有删改) 4.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蜜裹书间道邀泚 间道:田间小路 B.镒虽信臣,然文吏也 信臣:可靠的大臣 C.悉内诸军 内:通“纳”,接纳,迎入。 D.苟欲指朕过尔 过:过错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 B.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 C.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 D.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姜公辅有谋略。在如何对待朱泚这个人的问题上,他向皇帝建议:如果不能真诚地 对待朱泚,就不如诛杀他,养虎不要给自己留下祸害 B.姜公辅忠心耿耿。皇帝在奉天的时候,有传闻说朱泚反叛,姜公辅不顾个人危险,主 动请求担任奉天守备,以保护皇帝的安全。 C.姜公辅有先见之明。泾师叛乱,皇帝仓皇出征,想到凤翔驻扎依靠张镒,姜公辅认为 这不是万全之策,之后凤翔果然叛乱,张镒被杀 D.姜公辅敢于直谏。虽然姜公辅进谏,皇帝都不听从,但他之后遇事依然坚持提出谏 言,以致因公主丧葬之事触怒皇帝而被降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辅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5分)
凤翔果乱,杀镒。帝在奉天,有言泚反者,请为守备。卢杞曰:“泚忠正笃实,奈何言其叛, 伤大臣心!请百口保之。”帝知群臣多劝泚奉迎乘舆者,乃诏诸道兵距城一舍止。公辅曰: “王者不严羽卫,无以重威灵。今禁旅单寡而士马处外,为陛下危之。”帝曰:“善。”悉内. 诸军。泚兵果至,如所言,乃擢公辅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公辅谏曰: “即平贼,主必归葬,今行道宜从俭,以济军兴。”帝怒,谓翰林学士陆贽曰:“唐安之葬, 不欲事茔垅,令累甓为浮图,费甚寡约,不容宰相关预,苟欲指朕过.尔!”贽曰:“公辅官谏 议,职宰相,献替固其分。本立辅臣,朝夕纳诲,微而弼之,乃其所也。”帝曰:“不然,朕 以公辅才不足以相,而又自求解,朕既许之,内知且罢,故卖直售名尔。”遂下迁太子左庶 子,以母丧解。复为右庶子。 (选自《新唐书》列传七十七,有删改) 4.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蜜裹书间道..邀泚 间道:田间小路 B.镒虽信臣..,然文吏也 信臣:可靠的大臣 C.悉内.诸军 内:通“纳”,接纳,迎入。 D.苟欲指朕过.尔 过:过错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 B.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 C.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 D.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主性仁孝/许下嫁/韦宥以播迁未克也/帝悼之/甚诏厚其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姜公辅有谋略。在如何对待朱泚这个人的问题上,他向皇帝建议:如果不能真诚地 对待朱泚,就不如诛杀他,养虎不要给自己留下祸害。 B.姜公辅忠心耿耿。皇帝在奉天的时候,有传闻说朱泚反叛,姜公辅不顾个人危险,主 动请求担任奉天守备,以保护皇帝的安全。 C.姜公辅有先见之明。泾师叛乱,皇帝仓皇出征,想到凤翔驻扎依靠张镒,姜公辅认为 这不是万全之策,之后凤翔果然叛乱,张镒被杀。 D.姜公辅敢于直谏。虽然姜公辅进谏,皇帝都不听从,但他之后遇事依然坚持提出谏 言,以致因公主丧葬之事触怒皇帝而被降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公辅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5 分)
(2)泚忠正笃实,奈何言其叛,伤大臣心!请百口保之。(5分) (二)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晁补之①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注】①晁补之,苏门四学士之一,绍圣元年,宋王朝政局大变,新党复起,乃尽逐元祐相 臣,晁补之亦受累离开京师,出知济州(今山东济南)。 8.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全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借黄鹤与猿猴都无法逾越蜀山来反衬山势之高危的两句是 (2)荀子在《劝学》说“ ”,表明君子需要通过 泛学习才能提升自己思想和行为能力。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用夸张手法写阿房宫的占地面积之广、建筑之高的两句 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去拉萨 周国华 浸泡在刺骨的湖水中,饥寒和高原反应让他的腿肚子不听使唤地打晃,①他的心随着雪 山背后的夕阳慢慢往下沉 突然,两道冰川般的光芒从他眼中射出,他扑上前去从水中抓起一条鱼,奋力抛向岸上 碎石堆上,鱼儿徒劳地蹦起,又无奈地落地。 终于能尝到肉味了!他长出一口气,在周围捡来几块千牛粪,扔到石块圈起的土灶中, 提了根一头削尖的树枝,走向那条奄奄一息的鱼
(2)泚忠正笃实,奈何言其叛,伤大臣心!请百口保之。(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 晁补之① 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注】①晁补之,苏门四学士之一,绍圣元年,宋王朝政局大变,新党复起,乃尽逐元祐相 臣,晁补之亦受累离开京师,出知济州(今山东济南)。 8.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9.全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空 1 分) (1) 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借黄鹤与猿猴都无法逾越蜀山来反衬山势之高危的两句是 “ , 。” (2) 荀子在《劝学》说“ , ”,表明君子需要通过 广 泛学习才能提升自己思想和行为能力。 (3) 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用夸张手法写阿房宫的占地面积之广、建筑之高的两句 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去 拉 萨 周国华 浸泡在刺骨的湖水中,饥寒和高原反应让他的腿肚子不听使唤地打晃,①他的心随着雪 山背后的夕阳慢慢往下沉。 突然,两道冰川般的光芒从他眼中射出,他扑上前去从水中抓起一条鱼,奋力抛向岸上。 碎石堆上,鱼儿徒劳地蹦起,又无奈地落地。 终于能尝到肉味了!他长出一口气,在周围捡来几块干牛粪,扔到石块圈起的土灶中, 提了根一头削尖的树枝,走向那条奄奄一息的鱼
嗷嗷——”不知何时—位藏族老人岀现在他眼前,指指地上的鱼儿,对着他发岀藏 獒般的咆哮声。 他惊恐地蹬大双眼,攥紧树枝,乱发无力地垂在肩上。 喔,你是汉人吧?”良久,老人嘴里蹦出了生硬的普通话,“这样吧,用我的粮食来 换你的鱼,行吗?″老人拿出糌粑打着手势。 原来老人也想吃鱼!他“嗯嗯”点头,一把接过糌粑往嘴里塞。 老人微笑着,轻轻捧起鱼儿,嘴里念念有词,一步一步走到湖边蹲下身子,将鱼儿放到 水中,对着湖面磕了一个长头 他茫然注视着老人。 “可怜的孩子,多吃点;老人又取出几个糌粑放在他面前,自己也拿了一个吃,“你不 知道吧,我们有水葬的习俗,这圣湖的鱼儿,谁要是吃了它们,那可是对先民的大不敬呐。” 他恍然大悟。 老人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事,也不管他是不是能听懂。老人是磕长头去拉萨的,估计还 要好几个月才能到达。末了,老人爱怜地望着衣衫褴褛的他说道:“孩子,我看你好像也没 地方去,帮我拉车吧,至少饿不着你。” 帐篷里,老人的打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他一夜没睡着 第二天,他穿上了老人给的一件旧藏袍,戴着油腻的口罩,拉着那辆带棚的旧人力车 路紧随着老人一个身位接着—个身位地往前挪动。 第三天起,当夜暮降临时,他总能赶在前面攴好帐篷,煷好开水,默默地搀起磕完长头 的老人,替他把这一天的终点用碎石块垒起记号。闲暇时,他老是盯着前方发呆。 他的到来,为老人省去了一半的路程,却过早地耗尽了车上的干粮。第四个月的一个傍 晚,老人领着他到路边的藏民家里乞讨,藏民热情地布施给他们食物。从那以后,每回当老
“嗷嗷——”不知何时一位藏族老人出现在他眼前,指指地上的鱼儿,对着他发出藏 獒般的咆哮声。 他惊恐地瞪大双眼,攥紧树枝,乱发无力地垂在肩上。 “喔,你是汉人吧?”良久,老人嘴里蹦出了生硬的普通话,“这样吧,用我的粮食来 换你的鱼,行吗?”老人拿出糌粑打着手势。 原来老人也想吃鱼!他“嗯嗯”点头,一把接过糌粑往嘴里塞。 老人微笑着,轻轻捧起鱼儿,嘴里念念有词,一步一步走到湖边蹲下身子,将鱼儿放到 水中,对着湖面磕了一个长头。 他茫然注视着老人。 “可怜的孩子,多吃点,”老人又取出几个糌粑放在他面前,自己也拿了一个吃,“你不 知道吧,我们有水葬的习俗,这圣湖的鱼儿,谁要是吃了它们,那可是对先民的大不敬呐。” 他恍然大悟。 老人絮絮叨叨说着自己的事,也不管他是不是能听懂。老人是磕长头去拉萨的,估计还 要好几个月才能到达。末了,老人爱怜地望着衣衫褴褛的他说道:“孩子,我看你好像也没 地方去,帮我拉车吧,至少饿不着你。” 帐篷里,老人的打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可他一夜没睡着。 第二天,他穿上了老人给的一件旧藏袍,戴着油腻的口罩,拉着那辆带棚的旧人力车, 一路紧随着老人一个身位接着一个身位地往前挪动。 第三天起,当夜暮降临时,他总能赶在前面支好帐篷,烧好开水,默默地搀起磕完长头 的老人,替他把这一天的终点用碎石块垒起记号。闲暇时,他老是盯着前方发呆。 他的到来,为老人省去了一半的路程,却过早地耗尽了车上的干粮。第四个月的一个傍 晚,老人领着他到路边的藏民家里乞讨,藏民热情地布施给他们食物。从那以后,每回当老
人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都已准备好食物托着下巴坐在山石上,目光越过老人的身子茫然 投向远方 拉萨越来越近了。②这一天的白天似乎结束得特别早,近在头顶的乌云盘旋在光秃秃的 山头周围。他在山坳的背风处刚支起帐篷,雨倾泻下来。他-路小跑焦急地寻找老人,老人 迎面拼命跑来 卧倒——″老人抢步上前扑倒他的一刹那,山上被雨水冲場的乱石轰然滚落…… “老爷爷 他积郁了许久的哭喊声直击厚厚的云层。 帐篷里,他为老人敷上藏药,老人慢慢苏醒过来。 “老爷爷,您这是何苦啊,为了我这个没用的罪人『他泪流满面。 别傻了,孩子,救人是积德的事,我真要是在磕长头的路上被佛祖接去,那也是福分 呐。”老人微微抬起身子,额头的皱纹和硬币大小的厚茧凹凸有致,却盈满笑意。 “可我真的有罪啊!两年前为了哥们义气,在老家捅伤了人…… 打开始,我就琢磨着你肯定有说不岀的难处〃老人沉声说,“唉,也是有缘呐,我 年轻时去过很多地方,也做了不少错事,现在想来,真是罪孽啊!这一路,我是为来世祈福 的。可你,还年轻呐 老爷爷,我懂了,等陪你到了拉萨,我就去自首。”他开心地笑了,两年来,这是他 头一次笑。 糊凃啊『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你们汉人不是说回头是岸′吗,你醒了,难道还要 呆在苦海里吗? 可是——″他犹豫着说,“这一路谁来照顾您? 傻孩子,你不回去才是我最大的负担呐;老人撑起身子下床,不容置疑地说,“明天 就回去
人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都已准备好食物托着下巴坐在山石上,目光越过老人的身子茫然 投向远方。 拉萨越来越近了。②这一天的白天似乎结束得特别早,近在头顶的乌云盘旋在光秃秃的 山头周围。他在山坳的背风处刚支起帐篷,雨倾泻下来。他一路小跑焦急地寻找老人,老人 迎面拼命跑来。 “卧倒——”老人抢步上前扑倒他的一刹那,山上被雨水冲塌的乱石轰然滚落…… “老爷爷——”他积郁了许久的哭喊声直击厚厚的云层。 帐篷里,他为老人敷上藏药,老人慢慢苏醒过来。 “老爷爷,您这是何苦啊,为了我这个没用的罪人!”他泪流满面。 “别傻了,孩子,救人是积德的事,我真要是在磕长头的路上被佛祖接去,那也是福分 呐。”老人微微抬起身子,额头的皱纹和硬币大小的厚茧凹凸有致,却盈满笑意。 “可我真的有罪啊!两年前为了哥们义气,在老家捅伤了人……” “打一开始,我就琢磨着你肯定有说不出的难处,”老人沉声说,“唉,也是有缘呐,我 年轻时去过很多地方,也做了不少错事,现在想来,真是罪孽啊!这一路,我是为来世祈福 的。可你,还年轻呐——” “老爷爷,我懂了,等陪你到了拉萨,我就去自首。”他开心地笑了,两年来,这是他 头一次笑。 “糊涂啊!”老人意味深长地说,“你们汉人不是说‘回头是岸’吗,你醒了,难道还要 呆在苦海里吗?” “可是——”他犹豫着说,“这一路谁来照顾您?” “傻孩子,你不回去才是我最大的负担呐,”老人撑起身子下床,不容置疑地说,“明天 就回去!
这一夜,他的呼噜声第一次比老人先响起,只是他不知道,老人的打呼声其实是假装的 ③_场雨下来,原本灰蒙蒙的群山披上了雪装,在清晨暖阳的抚摸下,粗犷的汉子夜 间变成了静美的姑娘。 他最后一次拉车到前面停下,支好帐篷,回到老人面前。 扎西德勒『一老一少紧紧拥抱在一起。 他走在山路上,身后响起了老人激越苍凉的歌声,听不懂歌词,他却哭了,哭得酣畅淋 漓。他回过头来,山口只有经幡向他挥动着五色的手指 山的那一边,老人正默念六字真言,跪地,伏身,向远方神色庄重地磕下长头。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的第三段在描写“他”时注重动作描写,运用了“长出一口气”“捡”“扔 等短语和词汇,其中“长出一口气”表现了“他”终于可以尝到肉味的轻松心理。 B.老人絮絮叨叨地告诉“他”自己的事情,主要是因为老人一个人在磕长头的路途中 太过寂寞,现在终于找到一个能够倾诉的人。 从老人给“他”的服装是“旧藏袍”以及让“他”戴的是“油腻的口罩”等可以看 出,藏族老人也是个贫困的人,让“他”拉车并给“他”饭吃是个艰难的决定 D.“他”虽然从前为了义气伤过人,但仍是一个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人,这些可从 “他”在陪着老人磕长头过程中提前支帐篷、烧开水、搀老人等事上体现出来 E.倒数第二段中,“他”听到老人苍凉的歌声后大哭,“他”的哭是自我情感的深度释 放,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 (2)文章前半部分有很多地方暗示“他”是个逃犯,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找出三处并简要 分析。(6分) (3)请简要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特征。(6分) (4)文中三处画横线部分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8分) 第‖卷表达题 四、语盲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选项中字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无误的一组是(3分) A.深邃(sui)桅杆(wei)哀婉缠绵成群接队 B.裹挟(xie)踌躇(zhu)晶莹剔透不经之谈 C.畏葸(xi)拓片(ta)神密莫测晕眩战栗
这一夜,他的呼噜声第一次比老人先响起,只是他不知道,老人的打呼声其实是假装的。 ③一场雨下来,原本灰蒙蒙的群山披上了雪装,在清晨暖阳的抚摸下,粗犷的汉子一夜 间变成了静美的姑娘。 他最后一次拉车到前面停下,支好帐篷,回到老人面前。 “扎西德勒!”一老一少紧紧拥抱在一起。 他走在山路上,身后响起了老人激越苍凉的歌声,听不懂歌词,他却哭了,哭得酣畅淋 漓。他回过头来,山口只有经幡向他挥动着五色的手指。 山的那一边,老人正默念六字真言,跪地,伏身,向远方神色庄重地磕下长头。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文章的第三段在描写“他”时注重动作描写,运用了“长出一口气”“捡”“扔” 等短语和词汇,其中“长出一口气”表现了“他”终于可以尝到肉味的轻松心理。 B.老人絮絮叨叨地告诉“他”自己的事情,主要是因为老人一个人在磕长头的路途中 太过寂寞,现在终于找到一个能够倾诉的人。 C.从老人给“他”的服装是“旧藏袍”以及让“他”戴的是“油腻的口罩”等可以看 出,藏族老人也是个贫困的人,让“他”拉车并给“他”饭吃是个艰难的决定。 D.“他”虽然从前为了义气伤过人,但仍是一个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人,这些可从 “他”在陪着老人磕长头过程中提前支帐篷、烧开水、搀老人等事上体现出来。 E.倒数第二段中,“他”听到老人苍凉的歌声后大哭,“他”的哭是自我情感的深度释 放,因为“他”知道自己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 (2)文章前半部分有很多地方暗示“他”是个逃犯,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找出三处并简要 分析。(6 分) (3)请简要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特征。(6 分) (4)文中三处画横线部分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2.下列选项中字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无误的一组是 (3 分) A.深邃.(suì) 桅.杆(wéi) 哀婉缠绵 成群接队 B.裹挟.(xié) 踌躇.(zhù) 晶莹剔透 不经之谈 C.畏葸.(xǐ) 拓.片(tà) 神密莫测 晕眩战栗
D.咀嚼(jue)纤细(xian)拂袖而去滥竽充数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谍战剧越来越注重“颜值”成了一个新趋势。对此,侯鸿亮认为,选用有粉丝基础的 寅员只是使电视剧 ,而不是成功的保障,同时也不是一种向市场的妥协。 ②万里茶道是衔接“一路一带”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万里茶道跟长江经济带 的融合,将使双方都 ③尽管政治家们可能会通过推动立法来削弱加密强度,但包括苹果、谷歌、 Facebook 和微软在内的众多大牌科技企业却警告称,弱加密将使得坏人更加 A.锦上添花如鱼得水如虎添翼B.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如鱼得水 C.锦上添花如虎添翼如鱼得水D.如虎添翼如鱼得水锦上添花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古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贾谊和司马迁都是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 不施仁义;司马迁的《项羽之死》通过描写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这几个 细节,生动地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特点。 B.李白、李贺、李商隐、李煜都是唐代诗人,而李清照则是宋代著名女诗人。李白与 杜甫诗风迥异,一个飘逸豪迈,一个则沉郁顿挫。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词素以委婉、含蓄、清丽著称。 C.《红楼梦》是清代乾隆时期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顶 峰,也堪称世界文学宝库里的珍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 在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硬汉子”的典型一桑迪亚哥的形 D.“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西河”,指黄河以西的地区:“句读之不知” 中的“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生长明妃尚有村”中“明妃”应为“昭 妃”,西晋时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改称“明妃”。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人类发展史上,推动社会变革和前进的都是最富有智慧的人物。达芬奇被称为地球 上最后一位通才,它不仅是绘画巨匠,而且在物理学、天文学、建筑学、水利、机械、 地质学等领域都有重大建树。然而,达芬奇只受过初等教育,并没有高学历,他的学问 都是自学而来。这说明, 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
D.咀嚼.(jué) 纤.细(xiān) 拂袖而去 滥竽充数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谍战剧越来越注重“颜值”成了一个新趋势。对此,侯鸿亮认为,选用有粉丝基础的 演员只是使电视剧 ,而不是成功的保障,同时也不是一种向市场的妥协。 ②万里茶道是衔接“一路一带”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万里茶道跟长江经济带 的融合,将使双方都 。 ③尽管政治家们可能会通过推动立法来削弱加密强度,但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 和微软在内的众多大牌科技企业却警告称,弱加密将使得坏人更加 。 A.锦上添花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B.如虎添翼 锦上添花 如鱼得水 C.锦上添花 如虎添翼 如鱼得水 D.如虎添翼 如鱼得水 锦上添花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古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贾谊和司马迁都是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 不施仁义;司马迁的《项羽之死》通过描写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这几个 细节,生动地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特点。 B.李白、李贺、李商隐、李煜都是唐代诗人,而李清照则是宋代著名女诗人。李白与 杜甫诗风迥异,一个飘逸豪迈,一个则沉郁顿挫。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的词素以委婉、含蓄、清丽著称。 C.《红楼梦》是清代乾隆时期问世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顶 峰,也堪称世界文学宝库里的珍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 在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硬汉子”的典型---桑迪亚哥的形 象。 D.“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西河”,指黄河以西的地区;“句读之不知” 中的“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生长明妃尚有村”中“明妃”应为“昭 妃”,西晋时为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改称“明妃”。 1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 人类发展史上,推动社会变革和前进的都是最富有智慧的人物。达·芬奇被称为地球 上最后一位通才,它不仅是绘画巨匠,而且在物理学、天文学、建筑学、水利、机械、 地质学等领域都有重大建树。然而,达·芬奇只受过初等教育,并没有高学历,他的学问 都是自学而来。这说明, 。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
的人反倒可以有效地获取知识,甚至创造出新知识 A.智慧基本上与学历高低无关,甚至知识的多寡与智慧也无关 B.学历高低基本上与智慧无关,甚至知识的多寡与智慧也无关 C.智慧基本上与学历高低无关,甚至与知识的多寡也无关 D.学历高低基本上与智慧无关,甚至与知识的多寡也无关 请结合《红楼梦》的相关内容,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4分) 读小说就是读人物,《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莫不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贾宝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爱博纯真,叛逆任性,令人喜爱 17.下面是一幅以“乡愁”为主题的漫画,请结合漫画的具体内容,写几句话抒发思乡之情。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4分)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心理。应该说,正反两方面的典型都是我们的 镜子,见贤可以思齐,见不贤可以自省。问题的关键在于比较的参照系不能选错,一旦在“和 谁比”“比什么”上发生了错误,势必是非不辨、美丑不分。(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 文体自定,标题自拟;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的人反倒可以有效地获取知识,甚至创造出新知识。 A.智慧基本上与学历高低无关,甚至知识的多寡与智慧也无关 B.学历高低基本上与智慧无关,甚至知识的多寡与智慧也无关 C.智慧基本上与学历高低无关,甚至与知识的多寡也无关 D.学历高低基本上与智慧无关,甚至与知识的多寡也无关 16.请结合《红楼梦》的相关内容,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4分) 读小说就是读人物,《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莫不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贾宝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爱博纯真,叛逆任性,令人喜爱; ① ; ② 。 17.下面是一幅以“乡愁”为主题的漫画,请结合漫画的具体内容,写几句话抒发思乡之情。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60 字。(4 分) 五、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心理。应该说,正反两方面的典型都是我们的 镜子,见贤可以思齐,见不贤可以自省。问题的关键在于比较的参照系不能选错,一旦在“和 谁比”“比什么”上发生了错误,势必是非不辨、美丑不分。(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 文体自定,标题自拟;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