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张媛媛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张媛媛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史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可以分泌岀抑制 金葡菌生长的物质 1940年,分离出青霉素,并在小鼠上验证疗 效 1943年,用发酵法大批量生产青霉素 1950′,发现6-APA,开发出半合成青霉素 1960至今,不断开发出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 素、头孢菌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史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可以分泌出抑制 金葡菌生长的物质 1940年,分离出青霉素,并在小鼠上验证疗 效 1943年,用发酵法大批量生产青霉素 1950’,发现6-APA,开发出半合成青霉素 1960’至今,不断开发出新的β-内酰胺类抗生 素、头孢菌素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简介 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 特点: 分为四类: 抗菌活性强 青霉素类 毒性低 头孢菌素类 构效关系明确 非典型B-内酰胺类 抗菌范围广 B-内酰胺酶抑制剂 临床疗效好
化学结构中含有ß-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简介 特点: 抗菌活性强 毒性低 构效关系明确 抗菌范围广 临床疗效好 分为四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非典型ß-内酰胺类 ß-内酰胺酶抑制剂 3
www.zxkt.com H 4 N65 s<3 CH R a侧链 CH N bB内酰胺环 2 COOH C氢化噻唑环 a c 图1青霉素结构 中学课堂
抗菌作用机制之 抑制转肽酶活性,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从 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敏感菌体 内渗透压高,使水内渗,以致菌体膨胀、裂解、死亡
抗菌作用机制之一 抑制转肽酶活性,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从 而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使细菌胞壁缺损。敏感菌体 内渗透压高,使水内渗,以致菌体膨胀、裂解、死亡
抗菌作用机制之二 增加细菌细胞壁自溶酶活性:β-内酰胺类抗生 素使细菌裂解死亡最终是由于细胞壁自溶酶的活性 增加,产生自溶或胞壁质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还可阻滞自溶酶抑制物的作用
增加细菌细胞壁自溶酶活性:β-内酰胺类抗生 素使细菌裂解死亡最终是由于细胞壁自溶酶的活性 增加,产生自溶或胞壁质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还可阻滞自溶酶抑制物的作用。 抗菌作用机制之二
耐药机制 1.产生B-内酰胺酶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使抗生素β 内酰胺环水解裂开而灭活; 2.主动外排系统加强是固有耐药和多药耐药的重要机 制之 3.改变PBPs结构改变、数量增加或产生新的PBPs, 使药物与PBPs结合减少 4.改变菌膜通透性使抗生素不能或很少进入作用靶 位
耐药机制 1.产生ß-内酰胺酶 细菌产生ß-内酰胺酶使抗生素ß- 内酰胺环水解裂开而灭活; 2.主动外排系统加强 是固有耐药和多药耐药的重要机 制之一; 3.改变PBPs 结构改变、数量增加或产生新的PBPs, 使药物与PBPs结合减少; 4.改变菌膜通透性 使抗生素不能或很少进入作用靶 位
青霉素的研究史 ·抗菌素,来自于点青霉菌,由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 ·病理学家弗洛里实现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并发现其对传 染病的疗效,与英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共获1945年诺贝尔奖。 Thanks to PenICILLI Go me home w02A拘枯
青霉素的研究史 • 抗菌素,来自于点青霉菌,由英国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 • 病理学家弗洛里实现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并发现其对传 染病的疗效,与英国生物化学家钱恩共获1945年诺贝尔奖
青霉素的基本结构 母核:6-氨基青霉素烷酸(6-APA O RI-C-NHBIA N COOR B-内酰胺酶作用点 A:噻唑环 B:β一内酰胺环
N S COOR2 O R1 C NH O 青霉素的基本结构 Β-内酰胺酶作用点 母核:6-氨基青霉素烷酸(6-APA) B:β-内酰胺环 B A A:噻唑环
青霉素的理化性质 青霉素G钾或钠盐的干燥粉末性状稳定,可在室温中 保持数年而仍保留抗菌活性 ·溶于水后极不稳定,在室温中放置24h,大部分降 解失效
青霉素的理化性质 • 青霉素G钾或钠盐的干燥粉末性状稳定,可在室温中 保持数年而仍保留抗菌活性。 • 溶于水后极不稳定,在室温中放置24 h,大部分降 解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