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二模试卷05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参错(cen)打颤(zhan)五卅(sha)踉跄( liang) B.忸怩(ni)抛锚(mao)狡黠(xie) 沽酒(gu) C.屏气(bing)氛围(fen)木讷(ne) 癖性(pi) D.偌大(ruo)应分(ying)倔强(jue) 胆怯(qie)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日加强睦邻友好,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梅兰芳公园内雪白的桃花缀满枝头,让人不由心潮涌动;白玉兰随着和 煦的春风缓缓飘下,犹如雪花飞絮 C.我们希望救灾部门以及慈善机构及时提供赈灾指南,向社会公布需要什 么,应该怎么做。 D.第2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的主题是“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竟然被日本作家改编成“杀人小说”,此举在 广大红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B.一场可怕的缅甸热带风暴将无数的房屋卷进了风口浪尖,致使成千上万 的人失去了家园。 C.中考前夕,专家巧言令色,为我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赢得了大家的阵 阵掌声。 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 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4、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对存在溃决危险的堰塞湖,要详细制定并落实下游人员安全撤离转移 B.谁又能不会想到一场灭顶之灾会在瞬间爆发,将一个个幼小的身躯残忍 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0 页) 初三语文二模试卷 08.5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参.错(cēn) 打颤.(zhàn) 五卅.(shà) 踉.跄(liàng) B.忸.怩(niǔ) 抛锚.(máo) 狡黠.(xié) 沽.酒(gū) C.屏.气(bǐng) 氛.围(fēn) 木讷.(nè) 癖.性(pǐ) D.偌.大(rùo) 应.分(yìng) 倔.强(jué) 胆怯.(qiè)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中日加强睦邻友好,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B.梅兰芳公园内雪白的桃花缀满枝头,让人不由心潮涌动;白玉兰随着和 煦的春风缓缓飘下,犹如雪花飞絮。 C.我们希望救灾部门以及慈善机构及时提供赈灾指南,向社会公布需要什 么,应该怎么做。 D.第 23 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的主题是“预防接种,健康的保障。”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竟然被日本作家改编成“杀人小说”,此举在 广大红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 B.一场可怕的缅甸热带风暴将无数的房屋卷进了风口浪尖 ....,致使成千上万 的人失去了家园。 C.中考前夕,专家巧言令色 ....,为我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赢得了大家的阵 阵掌声。 D.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 ....,这些发生在城 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 4、下列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对存在溃决危险的堰塞湖,要详细制定并落实下游人员安全撤离转移。 B.谁又能不会想到一场灭顶之灾会在瞬间爆发,将一个个幼小的身躯残忍
地吞噬呢? C.我们的孩子正普遍受到圣诞节、麦当劳等外来文化的影响,我们渐渐丧 失了自己主流文化的阵地 D.美国CNN终于用正式公函的形式向我们表示道歉,这是由于世界上全体 华人努力抗争的结果。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竟然)学而不厌(满足)裨补阙漏(同“缺”,空缺) B.薄暮冥冥(迫近)皆以美于徐公(美丽)宾客意少舒(稍微) C.猛浪若奔(奔跑)虽不能察(虽然) 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D.呼尔而与之(你)因势象形(依据)弗之怠(代笔录这件事) 、将①~④句填在橫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虽然我不可能到现场去,但是我是否应该做 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①我只知道这是真实的, ②就在今夜,我坐在舒适的房间内,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否应该做些什么, ③而且,在现在,在震中地区,这样的事情还在重复地发生着, ④我无法想象这在电话中已经如此惊心动魄的情形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悲 壮的场面, A.②④①③B.④③①②C.②①③④D.④①③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38分) 、按要求答题(共35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x”,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 里。(4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另加1分) (1)秘诀(2)离经叛道(3)不谙事故 4)寸积铢累 (5)锲合(6)万古长青(7)指手画脚(8)旁溢斜出 (9)亵渎(10)痛心疾首(11)喜行于色(12)优柔寡断 改正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2)每题1分,(7)(8)每题2分) 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10 页) 地吞噬呢? C.我们的孩子正普遍受到圣诞节、麦当劳等外来文化的影响,我们渐渐丧 失了自己主流文化的阵地。 D.美国 CNN 终于用正式公函的形式向我们表示道歉,这是由于世界上全体 华人努力抗争的结果。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不知有汉(竟然) 学而不厌.(满足) 裨补阙.漏(同“缺”,空缺) B.薄.暮冥冥(迫近) 皆以美.于徐公(美丽) 宾客意少.舒(稍微) C.猛浪若奔.(奔跑) 虽.不能察(虽然) 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D.呼尔.而与之(你) 因.势象形(依据) 弗之.怠(代笔录这件事)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虽然我不可能到现场去,但是我是否应该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①我只知道这是真实的, ②就在今夜,我坐在舒适的房间内,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否应该做些什么, ③而且,在现在,在震中地区,这样的事情还在重复地发生着, ④我无法想象这在电话中已经如此惊心动魄的情形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悲 壮的场面,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138 分) 一、按要求答题(共 35 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 4 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 里。(4 分,书写工整、规范、美观可另加 1 分) (1)秘诀 (2)离经叛道 (3)不谙事故 (4)寸积铢累 (5)锲合 (6)万古长青 (7)指手画脚 (8)旁溢斜出 (9)亵渎 (10)痛心疾首 (11)喜行于色 (12)优柔寡断 改 正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 分,(1)~(2)每题1 分,(7)~(8)每题2 分)
(1)东隅已逝, ,非志无以成学。 (3)无丝竹之乱耳, (4)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5)造化钟神秀, ,草色遥看近却无 (7)夏收时节到了,想到农民“ 的辛劳,我们还能浪费粮食吗? (8)战国时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思想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样 的人生追求还体现在很多古诗文名句中,如 9.阅读李白的一首诗,回答问题(5分) 清溪行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此诗写于天宝十二年,李白离开长安后。 清溪源出石台县,汇入长江;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 (1)全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怀?(2分) (2)诗中是如何描绘出清溪水的清澈的? (3)诗中“猩猩啼”营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古诗词中能渲染这 种意境的还有哪些意象?试举一例。 10.图表题(6分) 2007年11月,泰州市教育局出台了《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八项规定》。《规定》颁布后,学校派出的小记者团对老 师、家长、学生各50人进行了调查,形成了如下表格 中小学生减负增效八项规定调查表 老师家长学生 了解人数50 语文试卷第3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10 页) (1)东隅已逝, 。 (2) ,非志无以成学。 (3)无丝竹之乱耳, 。 (4)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 (5)造化钟神秀, 。 (6) ,草色遥看近却无。 (7)夏收时节到了,想到农民“ , ” 的辛劳,我们还能浪费粮食吗? (8) 战国时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思想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这样 的人生追求还体现在很多古诗文名句中,如 , 。 9. 阅读李白的一首诗,回答问题(5 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此诗写于天宝十二年,李白离开长安后。 清溪源出石台县,汇入长江;新安江源出徽州,流入浙江。 (1)全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怀?(2 分) (2)诗中是如何描绘出清溪水的清澈的? (3)诗中“猩猩啼”营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古诗词中能渲染这 种意境的还有哪些意象?试举一例。 10.图表题( 6 分) 2007 年 11 月,泰州市教育局出台了《深化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 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八项规定》。《规定》颁布后,学校派出的小记者团对老 师、家长、学生各 50 人进行了调查,形成了如下表格: 中小学生减负增效八项规定调查表 老师 家长 学生 了解人数 50 8 40
赞成人数32 12 46 (1)从上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2)如果你妈妈就是被调査的家长之一,她对学校的“减负”决定很不理解, 你准备怎样对她解释?(4分) 11名著阅读:(5分) (1)世界文学长廊里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儿童,相信你一定对他们的不少 闹剧记忆犹新。例如:顽童汤姆非常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因此在牧师滔 滔不绝讲大道理的时候,他用口袋里的 战胜了教堂里的一只狮 毛狗;而保尔在小学念书时,曾被学校开除,原因是 (2)《朝花夕拾》中少年时的“我”性格也很鲜明,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我”的特点。(不少于三点)(3分) 12综合实践:(5分) 5月26日,奥运火炬将传递经过泰州;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 北京举行 (1)北京奥组委向社会征集奥运志愿者的宣传标语,你设计的标语是:(2分) (2)你所在的班级召开了“我为奥运添光彩”的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主要 有以下四个环节,请仿照示例,写出其余三个,要求字数相同,结构 致。(3分) 示例:回顾奥运历史 、阅读理解。(共43分) (一)宋太祖善待赵普 太祖时,赵韩王普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时两浙王钱俶方遣使 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也。上 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 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 语文试卷第4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10 页) 赞成人数 32 12 46 (1) 从上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 分) (2)如果你妈妈就是被调查的家长之一,她对学校的“减负”决定很不理解, 你准备怎样对她解释?(4 分) 11 名著阅读:(5 分) (1)世界文学长廊里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儿童,相信你一定对他们的不少 闹剧记忆犹新。例如:顽童汤姆非常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因此在牧师滔 滔不绝讲大道理的时候,他用口袋里的 战胜了教堂里的一只狮 毛狗;而保尔在小学念书时,曾被学校开除,原因是 (2)《朝花夕拾》中少年时的“我”性格也很鲜明,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我”的特点。(不少于三点)(3 分) 12 综合实践:(5 分) 5 月 26 日,奥运火炬将传递经过泰州;8 月 8 日,第 29 届奥运会将在 北京举行; (1) 北京奥组委向社会征集奥运志愿者的宣传标语,你设计的标语是:(2 分) (2) 你所在的班级召开了“我为奥运添光彩”的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主要 有以下四个环节,请仿照示例,写出其余三个,要求字数相同,结构 一致。(3 分) 示例:回顾奥运历史 二、阅读理解。(共 43 分) (一)宋太祖善待赵普 太祖时,赵韩王普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时两浙王钱俶方遣使 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也。上 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 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
之。”上笑曰:“但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因命韩王谢 而受之。韩王东京宅皆用此金所修也。 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会车驾至( (2)但取之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 (1)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 (2)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因命韩王谢而受之 16、宋太祖为什么要如此善待赵普?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对宋太祖 这种做法,你如何评价?(3分) (二)谈谈地震预测 ①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震撼。 ②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长期以来,地震带给 人们的威胁就如同夏天午后的雷阵雨般威力强大且令人走避不及。遗憾的是, 气象预报有能力告诉我们雷阵雨即将发生,但是对于地震,人们至今仍束手 无策。究竟地震能不能预测?从7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美国、俄国的科学 家们都急于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研究的过程中,各种探测技术,例如观 测地壳变动、地磁及地电流的变化、地下水位及水质的变化等方法纷纷被提 出。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 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语文试卷第5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10 页) 之。”上笑曰:“但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因命韩王谢 而受之。韩王东京宅皆用此金所修也。 1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会.车驾至( ) (2)但.取之 ( ) 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4 分) (1)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 (2)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因 命 韩 王 谢 而 受 之 16、宋太祖为什么要如此善待赵普?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对宋太祖 这种做法,你如何评价?(3 分) (二)谈谈地震预测 ①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汶川地震给我们带来了震撼。 ②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长期以来,地震带给 人们的威胁就如同夏天午后的雷阵雨般威力强大且令人走避不及。遗憾的是, 气象预报有能力告诉我们雷阵雨即将发生,但是对于地震,人们至今仍束手 无策。究竟地震能不能预测?从 70 年代初期开始,日本、美国、俄国的科学 家们都急于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研究的过程中,各种探测技术,例如观 测地壳变动、地磁及地电流的变化、地下水位及水质的变化等方法纷纷被提 出。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和计算机的应用,为人们大面积观测和快速综合分 析资料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前,在卫星的 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 升高。例如,1984年3月19日中亚帕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日 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在移 动。如1989年7月11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 移动到震前2-3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的位置13.6匣来。此 外,1989年10月17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 线电波探测仪中,接收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 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⑤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地震具有频率高、强度大 震源浅及分布广等特点。在四川地震局的一份统计资料上看到,不算古代文 献,四川从1933年起,共发生5级以上大地震32起,其中6级以上地震13 起,7级以上地震4起。地震发生频率位居全国第五位,属于地震发生较频繁 地区。 ⑥应当指出,尽管我国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及几代人的努力,地震预报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上一个活跃期,对海城等地震的成功预报,并 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审,作为世界上惟一对地震作出了成功短临预报的国 家,位居国际先进行列。但由于地震预报的复杂性,我们的预报还不可避免 地带有很大的经验性和局限性。目前我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 认识,但还不能够完全认识;对某些类型的地震能够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但还不能够预报所有发生的地震;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可信 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概率还较低。换句话讲,海城地震的预报成功和唐山 地震的惨重教训,就反映和代表了我国当代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和状况。因 此,减轻地震灾害必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 17文章重点说明了地震预测的什么方法?(2分) 18选文第③段举“亚帕兹利地震”“伊东地震”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 么?(4分) 19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 (1)对某些类型的地震能够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20阅读选文后,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试向当地提几条有效的综合防御 语文试卷第6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10 页) ③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的监测,前苏联科学家注意到,地震前,在卫星的 照片上能发现某些地区大面积的红外异常,显示出这些地区的地热温度普遍 升高。例如, 1984 年 3 月 19 日中亚帕兹利地震前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日 本科学家也注意到,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卫星就能测到震区地理位置在移 动。如 1989 年 7 月 11 日伊东地震前一年,他们就发现伊东的位置在向南 移动到震前 2-3 天,位移达到最大值,向南偏离原来的位置 13.6 匣来。此 外, 1989 年 10 月 17 日美国旧金山地震前半个月,美国科学家意外地在无 线电波探测仪中,接收到了与地震有关的超低频无线电波。 ④这些新发现的预测地震先兆的方法,将能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从 而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⑤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发生在我国境内的地震具有频率高、强度大、 震源浅及分布广等特点。在四川地震局的一份统计资料上看到,不算古代文 献,四川从 1933 年起,共发生 5 级以上大地震 32 起,其中 6 级以上地震 13 起,7 级以上地震 4 起。地震发生频率位居全国第五位,属于地震发生较频繁 地区。 ⑥应当指出,尽管我国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及几代人的努力,地震预报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上一个活跃期,对海城等地震的成功预报,并 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审,作为世界上惟一对地震作出了成功短临预报的国 家,位居国际先进行列。但由于地震预报的复杂性,我们的预报还不可避免 地带有很大的经验性和局限性。目前我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 认识,但还不能够完全认识;对某些类型的地震能够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但还不能够预报所有发生的地震;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可信 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概率还较低。换句话讲,海城地震的预报成功和唐山 地震的惨重教训,就反映和代表了我国当代地震预报的实际水平和状况。因 此,减轻地震灾害必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 17 文章重点说明了地震预测的什么方法?(2 分) 18 选文第③段举“亚帕兹利地震”“伊东地震”的例子,分别说明了什 么?(4 分) 19 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1)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 (1)对某些类型的地震能够做出一定程度 ....的预报 20 阅读选文后,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试向当地提几条有效的综合防御
的方法。(内容不少于两点)(4分) (三柳侯祠 ①客寓柳州,住舍离柳侯祠仅一箭之遥。夜半失眠,迷迷顿顿,听风声 雨声,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 伤。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②柳宗元到此地,是公元八一五年夏天。当时这里是远未开化的南荒之 地,进行贬放罪人的所在,一听地名就叫人惊栗,就像后来俄国的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还有那分开阔和银亮,这里却整个被原始野林笼罩着,潮湿蒸郁, 暗无天日,人烟稀少,瘴疫猖獗。去西伯利亚的罪人,还能让雪撬划下两道 长长的生命曲线,这里没有,投下多少具文人的躯体,也消蚀得无影无踪 面南而坐的帝王时不时阴惨一笑,御笔一划,笔尖遥指这座宏大无比的天然 监狱。 ③柳宗元是赶了长路来到这里的。他的被贬,还在十年之前,贬放地是 湖南永州。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 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 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 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 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④照理,他可以心满意足,不再顾虑仕途枯荣。但是,他是中国人,他 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 着自己的价值。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 着无数诱惑。这年年初,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他还是按捺不住,欣喜万 状,急急赶去 ⑤结果,他又一次被一纸诏书发送到比永州更远的柳州 ⑥屈原自没于汩罗江,而柳宗元则走过汩罗江了。幸好回来,柳州、永 州无所谓,总比在长安强,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中国,太寂 寞。 ⑦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的文 化人格,营业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在当时的中国,这种有着浓郁文化气息 的小于地,如果多一些,该多好。 ⑧时间增益了柳宗元的魅力。他死后,一代又一代,许多文人带着崇敬 和疑问仰望着这位客死南荒的文豪,重蹈他的覆辙的贬官,在南下的路途中, 想到柳宗元,心情就会平适一点。柳州的历代官吏,也会因他而重新检点 自己的行止。柳宗元不断地引发着后人苦苦思索。 ⑨我在排排石碑间踽踽独行。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裎。 语文试卷第7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10 页) 的方法。(内容不少于两点)(4 分) (三)柳侯祠 ①客寓柳州,住舍离柳侯祠仅一箭之遥。夜半失眠,迷迷顿顿,听风声 雨声,床边似长出齐膝荒草,柳宗元跨过千年飘然孑立,青衫灰黯,神色孤 伤。第二天一早,我便向祠中走去。 ②柳宗元到此地,是公元八一五年夏天。当时这里是远未开化的南荒之 地,进行贬放罪人的所在,一听地名就叫人惊栗,就像后来俄国的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还有那分开阔和银亮,这里却整个被原始野林笼罩着,潮湿蒸郁, 暗无天日,人烟稀少,瘴疫猖獗。去西伯利亚的罪人,还能让雪撬划下两道 长长的生命曲线,这里没有,投下多少具文人的躯体,也消蚀得无影无踪。 面南而坐的帝王时不时阴惨一笑,御笔一划,笔尖遥指这座宏大无比的天然 监狱。 ③柳宗元是赶了长路来到这里的。他的被贬,还在十年之前,贬放地是 湖南永州。他在永州待了十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 地方官员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 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于是, 他进入了最佳写作状态,中国文化史拥有了《永州八记》和其他篇什,华夏 文学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峰性的构建。 ④照理,他可以心满意足,不再顾虑仕途枯荣。但是,他是中国人,他 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 着自己的价值。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 着无数诱惑。这年年初,一纸诏书命他返回长安,他还是按捺不住,欣喜万 状,急急赶去。 ⑤结果,他又一次被一纸诏书发送到比永州更远的柳州。 ⑥屈原自没于汩罗江,而柳宗元则走过汩罗江了。幸好回来,柳州、永 州无所谓,总比在长安强,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中国,太寂 寞。 ⑦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而是凭着自己的文 化人格,营业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在当时的中国,这种有着浓郁文化气息 的小于地,如果多一些,该多好。 ⑧时间增益了柳宗元的魅力。他死后,一代又一代,许多文人带着崇敬 和疑问仰望着这位客死南荒的文豪,重蹈他的覆辙的贬官,在南下的路途中, 一想到柳宗元,心情就会平适一点。柳州的历代官吏,也会因他而重新检点 自己的行止。柳宗元不断地引发着后人苦苦思索。 ⑨我在排排石碑间踽踽独行。中国文人的命运,在这里裸裎
⑩但是,日近中天了,这里还是那样宁静。游人看是一个祠堂,不大愿 意进来。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执地 怆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们而去。 ①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 年的九州学子,都曾向往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 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 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它们突然变得清醒,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 与殿阙对峙,与史官争辩,为普天下皇土留下一脉异音。世代文人,由此而 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华夏文明,才不至全然黯喑。朝廷万万未曾想到, 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①好吧,你们就这么固执地肃立着吧。明天,或许后天,会有一些游人, 些少年,指指点点,来破读这些碑文。(录自《文化苦旅》,有删节) 21作者将柳州与西伯利亚对比的目的是什么?(2分) 22.根据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的含义。(4分) (1)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 (2)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的棋子 23.第④段中划线句“实现自己的价值”是指什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又是指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24.文中说“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 我对话”,不错的,灾难在给人们带来艰辛的同时也带来收获。你对灾难是 如何理解的呢?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验和感受。(4分) 25.文章结尾两段集中赞美了柳宗元的人格及对他的景仰。他政治失意,但 文化人格没有失落。中国封建社会中不乏这样拥有“一成傲气,三分自信 的文人,请结合他们的作品或事迹作简要分析。(4分) 语文试卷第8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 8 页 (共 10 页) ⑩但是,日近中天了,这里还是那样宁静。游人看是一个祠堂,不大愿 意进来。几个少年抬起头看了一会石碑,他们读不懂那些碑文。石碑固执地 怆然肃立,少年们放轻脚步,离它们而去。 ⑾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 年的九州学子,都曾向往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 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 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它们突然变得清醒,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 与殿阙对峙,与史官争辩,为普天下皇土留下一脉异音。世代文人,由此而 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华夏文明,才不至全然黯喑。朝廷万万未曾想到, 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 ⑿好吧,你们就这么固执地肃立着吧。明天,或许后天,会有一些游人, 一些少年,指指点点,来破读这些碑文。(录自《文化苦旅》,有删节) 21 作者将柳州与西伯利亚对比的目的是什么?(2 分) 22.根据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的含义。(4 分) ⑴永州归还给他一颗比较完整的灵魂,但灵魂的薄壳外还隐伏着无数诱惑.. ⑵在这里,他已不是朝廷棋盘中一枚无生命 ...的棋子 ... 23.第④段中划线句 “实现自己的价值”是指什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又是指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 分) 24.文中说“灾难也给了他一分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 我对话”,不错的,灾难在给人们带来艰辛的同时也带来收获。你对灾难是 如何理解的呢?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验和感受。(4 分) 25.文章结尾两段集中赞美了柳宗元的人格及对他的景仰。他政治失意,但 文化人格没有失落。中国封建社会中不乏这样拥有“一成傲气,三分自信” 的文人,请结合他们的作品或事迹作简要分析。(4 分)
三、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但你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但你只 是一棵小草;也许你想成为大河,但你只是一泓山溪。点亮心灯,星辰也 能成为太阳;点亮心灯,小草也能成为大树;点亮心灯,山溪也能成为大 河。点亮心灯,你也是一片风景。 (1)以“点亮心灯”为题,自定中心,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书写工整规范。(4分) 语文试卷第9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 9 页 (共 10 页) 三、作文(60 分) 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但你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但你只 是一棵小草;也许你想成为大河,但你只是一泓山溪。点亮心灯,星辰也 能成为太阳;点亮心灯,小草也能成为大树;点亮心灯,山溪也能成为大 河。点亮心灯,你也是一片风景。 (1)以“点亮心灯”为题,自定中心,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3)书写工整规范。(4 分)
语文试卷第10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第 10 页 (共 10 页)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