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 (脊索动物) 课件制作:王珍肖衡陈新文
动物生物学 (脊索动物) 课件制作:王丽珍 肖衡 陈新文
重点和难点 重点:门的主要特征及其与无脊椎动物相似 的、不同的特征。 难点: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
重点和难点 重点:门的主要特征及其与无脊椎动物相似 的、不同的特征。 难点: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
2。14脊索动物门 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出现了脊索 2)具中空的神经管 3)出现了咽鳃裂 4)肛后尾 5)脊索动物的心脏及主动脉
2.14 脊索动物门 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出现了脊索 2)具中空的神经管 3)出现了咽鳃裂 4)肛后尾 5)脊索动物的心脏及主动脉
背神经管 脊索 鰓裂 图2-134脊索动物的3大特征(仿许崇任等,2000
类 尾索动物亚门 脊索动物门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2.分 类 尾索动物亚门 脊索动物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尾索动物亚八 体形:仅幼体具肛后尾,成体尾消失。 ●体壁:成体体外具一被囊。由表皮分泌的被囊 素组成。身体瓶状,仅有2孔通体外。上端正中 有一进水管,其内端是口;侧面有一出水管, 与外套膜所包围的围咽腔相通 ●骨骼:海鞘无骨骼,靠围咽腔内的水流产生内 压以支撑身体和保持形状。 ●脊索:仅幼体的尾部具脊索,故名尾索动物。 成体脊索随尾部的消失而消失
尾索动物亚门 ⚫ 体形:仅幼体具肛后尾,成体尾消失。 ⚫ 体壁:成体体外具一被囊。由表皮分泌的被囊 素组成。身体瓶状,仅有2孔通体外。上端正中 有一进水管,其内端是口;侧面有一出水管, 与外套膜所包围的围咽腔相通。 ⚫ 骨骼:海鞘无骨骼,靠围咽腔内的水流产生内 压以支撑身体和保持形状。 ⚫ 脊索:仅幼体的尾部具脊索,故名尾索动物。 成体脊索随尾部的消失而消失
尾索动物亚八 消化和呼吸:咽裂胚胎时期只有3对,但在发育过程中 被分隔为很多。咽内壁腹侧和背侧中央各有一个具纤 毛细胞和腺细胞的纵沟,分别称内柱和咽上沟。除内 柱和咽上沟外,整个咽内壁和咽裂处均具纤毛。纤毛 不断摆动,使外界的水进入进水管,经口入咽,再经 咽裂进入围咽腔,最后经出水管流出。在此过程中, 内柱和咽上沟中的腺细胞分泌粘液将随水流入的食物 颗粒粘成食物团,进入咽后的消化管消化吸收,残渣 经肛门排入围咽腔,再随水流经出水管排出体外 咽内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水流经过咽裂时进行气 体交换
尾索动物亚门 ⚫ 消化和呼吸:咽裂胚胎时期只有3对,但在发育过程中 被分隔为很多。咽内壁腹侧和背侧中央各有一个具纤 毛细胞和腺细胞的纵沟,分别称内柱和咽上沟。除内 柱和咽上沟外,整个咽内壁和咽裂处均具纤毛。纤毛 不断摆动,使外界的水进入进水管,经口入咽,再经 咽裂进入围咽腔,最后经出水管流出。在此过程中, 内柱和咽上沟中的腺细胞分泌粘液将随水流入的食物 颗粒粘成食物团,进入咽后的消化管消化吸收,残渣 经肛门排入围咽腔,再随水流经出水管排出体外。 ⚫ 咽内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水流经过咽裂时进行气 体交换
尾索动物亚八 ●神经:幼体具神经管,从身体后部一直延伸到 尾末端。成体由于营固着生活,中枢神经退化 为一个神经节,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外 套膜上。 生殖:雌雄同体,自体或异体受精。 ●发育:受精卵经发育,孵化出蝌蚪状的幼体, 后变态为成体,并形成被囊
尾索动物亚门 ⚫ 神经:幼体具神经管,从身体后部一直延伸到 尾末端。成体由于营固着生活,中枢神经退化 为一个神经节,位于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外 套膜上。 ⚫ 生殖:雌雄同体,自体或异体受精。 ⚫ 发育:受精卵经发育,孵化出蝌蚪状的幼体, 后变态为成体,并形成被囊
尾索动物亚八 流入管 神经节 流出管 被囊 神经下腺 外套膜 m小 围咽腔 内柱 肛门 咽囊 直肠 肠 生殖管 咽裂 卵巢 围咽腔 食道 精巢 消化腺 心脏 基部 图2-135海鞘的内部结构(仿 boolootian,1979)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 体形:小鱼状,肛后尾明显,但无头和躯干 之分。 ●骨骼——脊索:纵惯全身,向前超过神经管直 至身体最前端。故称头索动物。 消化和呼吸:咽裂通围咽腔中,围咽腔又以 腹孔与外界相通。咽的腹侧有一纵沟,称内 柱。咽和内柱的壁上有纤毛,激起水流,进行 摄食和呼吸。 ●循环:闭管式循环。尚无心脏的分化
头索动物亚门 ⚫ 体形:小鱼状,肛后尾明显,但无头和躯干 之分。 ⚫ 骨骼——脊索:纵惯全身,向前超过神经管直 至身体最前端。故称头索动物。 ⚫ 消化和呼吸:咽裂通围咽腔中,围咽腔又以 一腹孔与外界相通。咽的腹侧有一纵沟,称内 柱。咽和内柱的壁上有纤毛,激起水流,进行 摄食和呼吸。 ⚫ 循环:闭管式循环。尚无心脏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