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I卷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是消解文学传统的根本原因。詹姆逊曾经指出:“资本 的势力在今天已伸延到许多此前未受到商品化的领域里去。”资本的势力逐渐成为支配一切 文化活动的决定因素,詹姆逊将这一过程称为“去差异化”,即:消除经济、文化两个领堿之 间的差异,进而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 正是这种现实,文学遭遇了两难选择:为了张扬民族价值,文学必须强调民族特性,而且 越鲜明越好;为了让其他民族认冋而产生世界影响,文学又必须模糊或放彝某些民族性的因 素而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类世界.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凡乎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典 “化石”。我们有过“中国气派”的追求,喊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口号;也走过 俄国人的路”,甚至今天还在虔诚地膜拜着“世界文学”: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呈现给世人 的是一个民族在中西文化上的摇摆状态。 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大体可分两个系统,其一,坚守民族的文学传统进行创作,如废 名、汪曾祺的创作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去寻求突破,文辞简约幽深。其二,创作直取西方文学 的样式,如李金发、王蒙的创作,前者以法国波德菜尔的《恶之花》为师,走向象征主义的朦 胧晦涩;后者模拟意识流,创作出大异其趣的作品,但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 “座上客”。 西方内部也曾发生过文化趋同性与民族求异性之间的矛盾,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 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但它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参照 系,成功地完成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德国的狂飚突进运动受到当时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推崇天才的创造性力量,而它的参照系是德意志民族自己的传统、这两次与文艺紧密相关的 思想运动都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 到创新和发展。 当下,中国正在拓展开放的宽度,加强与世界融合的深度,中国民族文学当然要与世界文
唐山市 2017-2018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I 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全球化时代,资本的进一步扩张是消解文学传统的根本原因。詹姆逊曾经指出:“资本 的势力在今天已伸延到许多此前未受到商品化的领域里去。”资本的势力逐渐成为支配一切 文化活动的决定因素,詹姆逊将这一过程称为“去差异化”,即:消除经济、文化两个领域之 间的差异,进而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 正是这种现实,文学遭遇了两难选择:为了张扬民族价值,文学必须强调民族特性,而且 越鲜明越好;为了让其他民族认同而产生世界影响,文学又必须模糊或放彝某些民族性的因 素而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人类世界.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凡乎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典 “化石”。我们有过“中国气派”的追求,喊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口号;也走过 “俄国人的路”,甚至今天还在虔诚地膜拜着“世界文学”:近百年的中国文学呈现给世人 的是一个民族在中西文化上的摇摆状态。 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大体可分两个系统,其一,坚守民族的文学传统进行创作,如废 名、汪曾祺的创作在古典诗词的意境中去寻求突破,文辞简约幽深。其二,创作直取西方文学 的样式,如李金发、王蒙的创作,前者以法国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为师,走向象征主义的朦 胧晦涩;后者模拟意识流,创作出大异其趣的作品,但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 “座上客”。 西方内部也曾发生过文化趋同性与民族求异性之间的矛盾,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人 性,反对神性,主张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但它是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参照 系,成功地完成了科学与艺术的革命。德国的狂飚突进运动受到当时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 推崇天才的创造性力量,而它的参照系是德意志民族自己的传统、这两次与文艺紧密相关的 思想运动都证明: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 到创新和发展。 当下,中国正在拓展开放的宽度,加强与世界融合的深度,中国民族文学当然要与世界文
学交流对话,需要引进“他者视野”,给中国文学带来一种激励与竟争的机制,以利于优化本 民族文学。对于民族传统的文学书写,也不必注重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些外在标识,时代已 经重塑了我们这个社会,民族的独特心态、思维方式、精神品格正以新的样式存在于生活的 细节,观照世界,接续传统的灵魂,才能让本民族文学真正以“民族”的姿态“走向世界”。 (根据网上资料摘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的势力造成了经济的文化化,从而消解了文学传统。 B.如果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流学习,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就能走向世界 C.文学艺术只要回归自己的民族传统,就能使自己民族文学得到创新和发展 D.历史上的中国文学曾努力守护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曾努力地模仿西方文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揭示了文学传统被消解的根本原因,而后引用“詹姆逊”的理论加以论证与阐 B.文章通过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比推导出我们没有赢得世界文学地位的结 论 C.文章以文化“去差异化”为前提,推出了文学的两难,又进而论述了中国文学的摇摆历 D.文章以文艺复兴与狂飚突进运动两个成功实例为启发,论述了当下中国民族文学应走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废名、汪曾祺的创作证明,坚守中国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 B.中国文学曾经走过“俄国人的路”文学史上应出现过很多类似俄国风格的文学作品。 C.如果资本的势力在世界占据支配地位,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都会被经济化 D.中国拓展改革宽度、深度与世界融合的背景,为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 【答案】1.B2.C3.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 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 行辨析。A项应为“资本的势力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C项违背原文逻辑,应为 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D项,“与世界
学交流对话,需要引进“他者视野”,给中国文学带来一种激励与竟争的机制,以利于优化本 民族文学。对于民族传统的文学书写,也不必注重风俗习惯、风土人情这些外在标识,时代已 经重塑了我们这个社会,民族的独特心态、思维方式、精神品格正以新的样式存在于生活的 细节,观照世界,接续传统的灵魂,才能让本民族文学真正以“民族”的姿态“走向世界”。 (根据网上资料摘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的势力造成了经济的文化化,从而消解了文学传统。 B. 如果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交流学习,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就能走向世界。 C. 文学艺术只要回归自己的民族传统,就能使自己民族文学得到创新和发展。 D. 历史上的中国文学曾努力守护自己的民族特性,也曾努力地模仿西方文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揭示了文学传统被消解的根本原因,而后引用“詹姆逊”的理论加以论证与阐 释。 B. 文章通过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比推导出我们没有赢得世界文学地位的结 论。 C. 文章以文化“去差异化”为前提,推出了文学的两难,又进而论述了中国文学的摇摆历 史。 D. 文章以文艺复兴与狂飚突进运动两个成功实例为启发,论述了当下中国民族文学应走之 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废名、汪曾祺的创作证明,坚守中国民族文化、民族文学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 B. 中国文学曾经走过“俄国人的路”文学史上应出现过很多类似俄国风格的文学作品。 C. 如果资本的势力在世界占据支配地位,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都会被经济化。 D. 中国拓展改革宽度、深度与世界融合的背景,为中国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 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 行辨析。A 项应为“资本的势力消除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C 项违背原文逻辑,应为 “既需要强势文化的滋养,更需自己传统的力量,才能得到创新和发展”。D 项,“与世界
文学交流学习,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只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条件之一。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 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C“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 比推导出”错,没有对比:同时,“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与“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 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不是因果关系。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解答理解和分析题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 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错,原文说“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 上客’”,“这些努力”包括废名、汪曾祺的创作。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 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 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 误等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阿里山看云从维熙 早上三点,与我同行的朋友便出发去阿里山巅看日出了。他们要爬很高的坡,走很远的路, 然后乘小火车,奔往观看日出的大山峦峰。我喜欢水,而不爱山。我从床上爬了起来,步出阿 里山宾馆。 阿里山还在沉睡,只有山麓上几盏灯火,闪着幽暗清冷的光柬。我沿登山的石阶缓缓而上, 每一次鞋子与石头接触发出的轻微声响,就是这里的唯一的音乐。天上还有残星挂在天穹 角,我忽然记起古代一首童谣诗:“天是棋盘星是子,地是琴键路是弦。”真是妙不可言。过 去,我只是从台湾省地图上看到过这个名字,而今天我却独步阿里山,这本身就是使人痴醉的 歌 不知什么时候,那些鸟儿睡醒了,在林中吟唱第一支歌。那是一只北方也有的布谷,高歌 着“光棍好苦——光棍好苦—一”·我在儿时的家乡就听过这支歌,农民说它唱的是“赶快 布谷一赶快布谷一一”,但是乡亲们把它的歌人性化了,变成了“光棍好苦”。想不到一泓碧
文学交流学习,与世界进行深度接轨”只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条件之一。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 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C“中国文学探索与实践的两个系统的对 比推导出”错,没有对比;同时,“中国文学的探索与实践”与“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 世界文学中的‘座上客’”不是因果关系。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解答理解和分析题 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 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 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是一条走向世界的正确道路”错,原文说“这些努力没有使我们成为世界文学中的‘座 上客’”,“这些努力”包括废名、汪曾祺的创作。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 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 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 误等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阿里山看云 从维熙 早上三点,与我同行的朋友便出发去阿里山巅看日出了。他们要爬很高的坡,走很远的路, 然后乘小火车,奔往观看日出的大山峦峰。我喜欢水,而不爱山。我从床上爬了起来,步出阿 里山宾馆。 阿里山还在沉睡,只有山麓上几盏灯火,闪着幽暗清冷的光束。我沿登山的石阶缓缓而上, 每一次鞋子与石头接触发出的轻微声响,就是这里的唯一的音乐。天上还有残星挂在天穹一 角,我忽然记起古代一首童谣诗:“天是棋盘星是子,地是琴键路是弦。”真是妙不可言。过 去,我只是从台湾省地图上看到过这个名字,而今天我却独步阿里山,这本身就是使人痴醉的 歌。 不知什么时候,那些鸟儿睡醒了,在林中吟唱第一支歌。那是一只北方也有的布谷,高歌 着“光棍好苦——光棍好苦—一”·我在儿时的家乡就听过这支歌,农民说它唱的是“赶快 布谷一赶快布谷一一”,但是乡亲们把它的歌人性化了,变成了“光棍好苦”。想不到一泓碧
波相隔的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这只穿梭于阿里山丛林的鸟儿,错把初秋当作阳春五月了? 不,或许它是在吟唱两岸的相思之苦吧! 接踵而来的是百鸟合鸣。我分不清那些鸟儿的姓名,也无法得知它们是躲藏在哪儿歌唱; 反正那鸟儿的大合唱,完全打破了阿里山的沉寂。我惬意地坐在一块石板上,静听着这动人的 森林音乐会,记忆中我曾有缘聆听过这独特的鸾凤合鸣,那是在祖国大陆的长白山,那是在祖 国边陲大兴安岭,在云南思茅山的林间驿道,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厦门鼓浪屿。记得,那天沿 着海岸神游,在与金门发生过炮战的何厝,我曾用望远镜眺望台湾岛的形影。特别使人难以忘 怀的是,在海岸神游路过当年郑成功陈设于斯的古炮台时,不知是哪位游客,在生了锈的炮口 上插了两枝盛开的杜鵑花,我当时很为那两柬花儿动容。 阿里山上也有杜鹃花。这是在天色微明时,我从山坡上看到的。她躲藏在亚热带植物家 族的襁褓之中,与三角梅、美人蕉等花卉同林而居,色彩显得更加娇艳。我走过树丛花海, 步向山腰走去,由于少了林木遮眼,顿感阿里山的巍峨奇秀,它像是一条灰褐色的海鲸,跳海 而出斜卧在陆地上,那高耸的头仲向天穹远处,那尾究竟伸向啷几,我是看不到的。心旷神恰 的同时,我也为登山去观日出的同伴扫兴,因为我在仰望这条“海鲸”时,看见了天上的流云, 有云的早晨是无法看到日出的,我有点窃喜没有去看日出。 在这儿看云,令人瞎想无穷:一片片白絮在天空时而组合为一,时而又化为片片桅帆各自 远去;间或露出一隅如海的蓝夭,但是那一线碧蓝很快被白云吞噬了。云在天穹下不断变化着 身影,一会儿它像古埃及人面兽身的狮子,一会儿它又像一只温顺的波斯猫;一会儿缳是金戈 铁马的决斗,一会儿它又像是白衣素螭缟的仙女在瑶池浴后起舞……这种云的诡谲无形变 幻,那真是难得的一乐! 更让我心醉的是,这是我从没涉足过的中国一隅,在这儿独自一人观云,不是难得的人生 乐事吗?!我早在1986年的中秋之夜,面对窗外一轮皎月,曾写下过这样一首题为《遥望海峡》 的诗 你是一滴水/凝聚着/宝岛的云/琼山的月 是一束浪/亲吻着/断裂的岸/塌落的崖 你是一支箫/低奏出/南来的眸/北来的盼 你是一缕风/吹动了/情殇的帆/寻故的船 今天,一条大陆来寻亲的船,载着我们十几个人,终于叩访宝岛来了。阿里山的云,你何 时变成海峡上的彩虹之桥,将宝岛和大陆合而为一? 山林里传来的嬉笑声,撕碎了我的思绪,那是从阿里山云中走出来,到山下去上学的儿童
波相隔的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这只穿梭于阿里山丛林的鸟儿,错把初秋当作阳春五月了? 不,或许它是在吟唱两岸的相思之苦吧! 接踵而来的是百鸟合呜。我分不清那些鸟儿的姓名,也无法得知它们是躲藏在哪儿歌唱; 反正那鸟儿的大合唱,完全打破了阿里山的沉寂。我惬意地坐在一块石板上,静听着这动人的 森林音乐会,记忆中我曾有缘聆听过这独特的鸾凤合鸣,那是在祖国大陆的长白山,那是在祖 国边陲大兴安岭,在云南思茅山的林间驿道,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厦门鼓浪屿。记得,那天沿 着海岸神游,在与金门发生过炮战的何厝,我曾用望远镜眺望台湾岛的形影。特别使人难以忘 怀的是,在海岸神游路过当年郑成功陈设于斯的古炮台时,不知是哪位游客,在生了锈的炮口 上插了两枝盛开的杜鵑花,我当时很为那两束花儿动容。 阿里山上也有杜鹃花。这是在天色微明时,我从山坡上看到的。她躲藏在亚热带植物家 族的襁褓之中,与三角梅、美人蕉等花卉同林而居,色彩显得更加娇艳。我走过树丛花海,信 步向山腰走去,由于少了林木遮眼,顿感阿里山的巍峨奇秀,它像是一条灰褐色的海鲸,跳海 而出斜卧在陆地上,那高耸的头仲向天穹远处,那尾究竟伸向哪几,我是看不到的。心旷神恰 的同时,我也为登山去观日出的同伴扫兴,因为我在仰望这条“海鲸”时,看见了天上的流云, 有云的早晨是无法看到日出的,我有点窃喜没有去看日出。 在这儿看云,令人瞎想无穷:一片片白絮在天空时而组合为一,时而又化为片片桅帆各自 远去;间或露出一隅如海的蓝天,但是那一线碧蓝很快被白云吞噬了。云在天穹下不断变化着 身影,一会儿它像古埃及人面兽身的狮子,一会儿它又像一只温顺的波斯猫;一会儿缳是金戈 铁马的决斗,一会儿它又像是白衣素螭缟的仙女在瑶池浴后起舞……这种云的诡谲无形变 幻,那真是难得的一乐! 更让我心醉的是,这是我从没涉足过的中国一隅,在这儿独自一人观云,不是难得的人生 乐事吗?!我早在 1986 年的中秋之夜,面对窗外一轮皎月,曾写下过这样一首题为《遥望海峡》 的诗: 你是一滴水/凝聚着/宝岛的云/琼山的月 是一束浪/亲吻着/断裂的岸/塌落的崖 你是一支箫/低奏出/南来的眸/北来的盼 你是一缕风/吹动了/情殇的帆/寻故的船 今天,一条大陆来寻亲的船,载着我们十几个人,终于叩访宝岛来了。阿里山的云,你何 时变成海峡上的彩虹之桥,将宝岛和大陆合而为一? 山林里传来的嬉笑声,撕碎了我的思绪,那是从阿里山云中走出来,到山下去上学的儿童
接着有摩托声声,那是上班族人员到山下上班。百鸟啼鳴声消失了,阿里山立刻从无声的禅境 中,还原成了人世间的一座石山,不久,山峦中有了我热悉的声音,首先出现在我面前的朋友 喘着气,脸上流露出淡淡的苦相:“早知空跑一趟,还不如与老兄一块儿在这儿逋遥呢 005年5月初修订于北京 (文章有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描写山麓上灯火“闪着幽暗清冷的光束”、鞋子与石头接触发出“轻微声响”,用 笔细腻、生动,表现清晨阿里山环境的凄清与冷寂。 听阿里山百鸟合鸣时,作者回忆起了长白山、大兴安岭、云南思茅山的林间驿道、厦门鼓 浪屿的鸾凤合鸣,这是为了显示作者善于联想。 C.文章结尾写的“朋友喘着气,脸上流露出淡淡的苦相”与开头朋友三点出发的热情形成 了鲜明对照,突出了作者的得意与对他们的嘲笑。 D.“阿里山的云,你何时变成海峡上的彩虹之桥,将宝岛和大陆合而为一?”是画龙点睛之 笔,直接向读者呈现“渴望两岸统一”的主题 5.作者写阿里山布谷鸟时强调这种鸟“北方也有”、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又着力交 待布谷叫声为“光棍好苦”,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文中插入作者1986年中秋之夜写的诗《遥望海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4.C5.①强调“北方也有”、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说明两岸风物相同, 暗示两岸同属一家,不可分割。②着力交待布谷叫声为“光棍好苦”,借以表现两岸长久分 离之苦:赋予文章幽默情趣,激发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得分) 6.①《遥望海峡》一诗表达了两岸分离的痛苦与对两岸统一的盼望:②与如今乘船来宝岛寻 亲的兴奋喜悦形成对比:③进一步突出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意思对即可得分) 【解析】 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是”,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 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A项“表现清晨阿里山的冷寂与凄凉”错, 应为“表现清晨阿里山的静谧”。B项“这是为了显示作者善于联想”错,目的是想表现作 者“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望。D项“突出了作者对他们的嘲笑”没有依据。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重在对手法和内容进行考核,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 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其次要将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进行仔细的比对,注意常见的错误
接着有摩托声声,那是上班族人员到山下上班。百鸟啼嗚声消失了,阿里山立刻从无声的禅境 中,还原成了人世间的一座石山,不久,山峦中有了我热悉的声音,首先出现在我面前的朋友 喘着气,脸上流露出淡淡的苦相:“早知空跑一趟,还不如与老兄一块儿在这儿逋遥呢!” 2005 年 5 月初修订于北京 (文章有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描写山麓上灯火“闪着幽暗清冷的光束”、鞋子与石头接触发出“轻微声响”,用 笔细腻、生动,表现清晨阿里山环境的凄清与冷寂。 B. 听阿里山百鸟合鸣时,作者回忆起了长白山、大兴安岭、云南思茅山的林间驿道、厦门鼓 浪屿的鸾凤合鸣,这是为了显示作者善于联想。 C. 文章结尾写的“朋友喘着气,脸上流露出淡淡的苦相”与开头朋友三点出发的热情形成 了鲜明对照,突出了作者的得意与对他们的嘲笑。 D. “阿里山的云,你何时变成海峡上的彩虹之桥,将宝岛和大陆合而为一?”是画龙点睛之 笔,直接向读者呈现“渴望两岸统一”的主题。 5. 作者写阿里山布谷鸟时强调这种鸟“北方也有”、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又着力交 待布谷叫声为“光棍好苦”,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6. 文中插入作者 1986 年中秋之夜写的诗《遥望海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①强调“北方也有”、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说明两岸风物相同, 暗示两岸同属一家,不可分割。②着力交待布谷叫声为“光棍好苦”,借以表现两岸长久分 离之苦;赋予文章幽默情趣,激发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得分) 6. ①《遥望海峡》一诗表达了两岸分离的痛苦与对两岸统一的盼望;②与如今乘船来宝岛寻 亲的兴奋喜悦形成对比;③进一步突出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意思对即可得分)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是”,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 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A 项“表现清晨阿里山的冷寂与凄凉”错, 应为“表现清晨阿里山的静谧”。B 项“这是为了显示作者善于联想”错,目的是想表现作 者“两岸和平统一”的愿望。D 项“突出了作者对他们的嘲笑”没有依据。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重在对手法和内容进行考核,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 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其次要将选项内容与文本内容进行仔细的比对,注意常见的错误
有曲解文意、强加因果、枉家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表达效果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从文本内容的 理解入手,然后分析作者写法的效果,例如本题就可以通过以上的方法作答:作者这样写的 目的:强调“北方也有”、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说明两岸风物相同,暗示两岸同属 一家,不可分割:着力交待布谷叫声为“光棍好苦”,借以表现两岸长久分离之苦:赋予文 章幽默情趣,激发阅读兴趣。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本中部分内容的作用类试题,考生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可以 从内容作用、手法运用、主旨突出等角度作答,根据对文本的理解本文中插入诗歌的作用有: 《遥望海峡》一诗表达了两岸分离的痛苦与对两岸统一的盼望:与如今乘船来宝岛寻亲的兴 奋喜悦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 保、节能、清洁能源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2016 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要通过再贷款、贴息、专业化担保机制等措施支持发展绿色信货和绿色債券市场, 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实行强制性的环境贲任保险制度,建立上市公司 和发偾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碳金融市场等三十五条具体措施。《指导意见》的 发布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具有明确政府政策支持、全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 (摘编自马骏主编《国际绿色金融发展与案例研究》) 材料二 图表1银行家认为目前绿色金融开展存在的最大困难
有曲解文意、强加因果、枉家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表达效果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从文本内容的 理解入手,然后分析作者写法的效果,例如本题就可以通过以上的方法作答:作者这样写的 目的:强调“北方也有”、台湾岛上“也有这种鸟儿”,说明两岸风物相同,暗示两岸同属 一家,不可分割;着力交待布谷叫声为“光棍好苦”,借以表现两岸长久分离之苦;赋予文 章幽默情趣,激发阅读兴趣。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本中部分内容的作用类试题,考生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可以 从内容作用、手法运用、主旨突出等角度作答,根据对文本的理解本文中插入诗歌的作用有: 《遥望海峡》一诗表达了两岸分离的痛苦与对两岸统一的盼望;与如今乘船来宝岛寻亲的兴 奋喜悦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 保、节能、清洁能源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2016 年 8 月 31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要通过再贷款、贴息、专业化担保机制等措施支持发展绿色信货和绿色债券市场, 设立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实行强制性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建立上市公司 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碳金融市场等三十五条具体措施。《指导意见》的 发布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具有明确政府政策支持、全面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 (摘编自马骏主编《国际绿色金融发展与案例研究》) 材料二: 图表 1 银行家认为目前绿色金融开展存在的最大困难
缺少有效着旨约声机刻(194 未制定绿色全融法律楚(174%) 设策向不配套(171%) 理人员、机构、制度及技术 色金融市场涛转体系不完善(144%) 信想沟通机制不完兽(76%) 地方保护主义及地方政府环保缺位(76) 图表2银行家认为完善绿色金融的重点 出台对绿色金融的扶持政策 建立并完善绿色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建立绿色金融动态跟踪监测机制 53.7% 验续每红或励银行立“绿 484% 438% 其它02% 注:以上图表来自《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 材料三 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鲜明的“顶层设计”特征。中国模式的形成有三方面原因 是环境承載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加剧了经济绿色化转型的迫切性;二是环保知识匮乏 和环境道德缺失制约了私人部门环保行为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三是由于缺乏有公信力的民间 组织力量,通过自下而上的自发模式推动绿色金融难度会很大,耗时较长。 实践证明,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赶超者,中国自上而下的模式在过去几年内取得了明显 实效,并开始为其他发展中囯家乃至全球发展绿色金融提供有益的借鉴。 但是,发展绿色金融仅仅依靠政策是不够的。中国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大量 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的能力薄弱。要想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还 要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持续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宣传、培 训和绿色金融工具及产品开发等工作
图表 2 银行家认为完善绿色金融的重点 注:以上图表来自《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 材料三: 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鲜明的“顶层设计”特征。中国模式的形成有三方面原因;一 是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加剧了经济绿色化转型的迫切性;二是环保知识匮乏 和环境道德缺失制约了私人部门环保行为的有效性和及时性;三是由于缺乏有公信力的民间 组织力量,通过自下而上的自发模式推动绿色金融难度会很大,耗时较长。 实践证明,作为绿色金融领域的赶超者,中国自上而下的模式在过去几年内取得了明显 实效,并开始为其他发展中囯家乃至全球发展绿色金融提供有益的借鉴。 但是,发展绿色金融仅仅依靠政策是不够的。中国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大量 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的能力薄弱。要想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还需 要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持续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宣传、培 训和绿色金融工具及产品开发等工作
摘编自杨娉、马骏《中英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对比》 材料四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有一个明显差异。前者更重视市场化机制, 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发展绿色金融,如更多地依靠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通过 行使股东投票权、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司不予投资等手段,对企业的“绿化”施加 影响。而后者由于市场不够发达和完善,更多地依靠政府管理和金融监管,来引导金融机构支 持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实践中很难比较这两种模式的优劣,特别是从长期效用来说,而且这两种模式也 开始出现融合的迹象。如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改变金融市场可持续因素影响 力偏低的问题,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整是很困难的,必须加大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巴 西、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政府推动下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银行监管规则的做法,已经得到 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政府过度行政干预的做法也开始受到质 疑。人们]认识到,主要靠行政力量推动的绿色金融是有缺陷的,政府应该在激励引导市场意 愿、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方面下工夫,尽可能发挥市场作用,避免过多的直接干预。 (摘编自张承惠《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发展 绿色金融 顶层设计丰要挑 市场主体能力薄弱 B 中国模式 取得 明显实效 为它国提供借鉴 七个部委联合发布 《指导意见》L提出 具体措施 发达国家更重视 绿色金融「和依靠 市场化机制比如 依靠机构投资者对企业 和市场力量 的“绿化”施加影响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摘编自杨娉、马骏《中英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对比》) 材料四: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有一个明显差异。前者更重视市场化机制, 依靠市场的力量来发展绿色金融,如更多地依靠机构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通过 行使股东投票权、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司不予投资等手段,对企业的“绿化”施加 影响。而后者由于市场不够发达和完善,更多地依靠政府管理和金融监管,来引导金融机构支 持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实践中很难比较这两种模式的优劣,特别是从长期效用来说,而且这两种模式也 开始出现融合的迹象。如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改变金融市场可持续因素影响 力偏低的问题,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整是很困难的,必须加大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巴 西、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政府推动下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银行监管规则的做法,已经得到 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可。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政府过度行政干预的做法也开始受到质 疑。人们]认识到,主要靠行政力量推动的绿色金融是有缺陷的,政府应该在激励引导市场意 愿、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方面下工夫,尽可能发挥市场作用,避免过多的直接干预。 (摘编自张承惠《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指导意见》明确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多项具体措施,表明了我国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有 计划、有目标引导发展绿色金融的意图。 B.据“图表1”可知,银行家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最大困难的认识分歧较大,说明金融界对 于绿色金融发展前景还缺乏足够的信心。 C.银行家普遍认为出台对“绿色金融”的扶持政策是完善绿色金融的重中之重,侧面反映 政策引导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 D.建立并完善绿色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受到银行家重点关注,可见绿色金融投资风险较大,而 我国绿色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尚且不够完善 E.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大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对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可见从 长期效用看,自上而下的模式优势更大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案】7.C8.AC 9.①从顶层完善绿色金融各项政策,继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②持续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和 市场参与主体的能力建设。③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和绿色金融工具及产品开发等工作。④激 励引导市场意愿、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尽可能发挥市场作用。 【解析】 7.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以及图文转换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 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市场主体能力薄弱” 概括不当,原文为“大量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者”。 8.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 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说明金融界对于绿色金融发展前景还缺乏足够的信心 分析错误,图表反映的是当时绿色金融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项配套措施尚不完善。D项“可见绿色金 融投资风险较大理解不当。E项“自上而下的模式优势更大"曲解文意,“自上而下的模式"是指发展中国 家的模式,原文为实践中很难比较这两种模式的优劣,特别是从长期效用来说,而且这两种模式也开 始出现融合的迹象”。 点睛: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 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 主确 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
A. 《指导意见》明确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多项具体措施,表明了我国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有 计划、有目标引导发展绿色金融的意图。 B. 据“图表 1”可知,银行家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最大困难的认识分歧较大,说明金融界对 于绿色金融发展前景还缺乏足够的信心。 C. 银行家普遍认为出台对“绿色金融”的扶持政策是完善绿色金融的重中之重,侧面反映 政策引导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 D. 建立并完善绿色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受到银行家重点关注,可见绿色金融投资风险较大,而 我国绿色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尚且不够完善。 E. 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大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对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可见从 长期效用看,自上而下的模式优势更大。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国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应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案】7. C 8. AC 9. ①从顶层完善绿色金融各项政策,继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②持续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和 市场参与主体的能力建设。③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和绿色金融工具及产品开发等工作。④激 励引导市场意愿、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尽可能发挥市场作用。 【解析】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以及图文转换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 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C“市场主体能力薄弱” 概括不当,原文为“大量金融机构和市场参与者”。 点睛: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 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 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 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中国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应 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题干的把握,可以有如下的工作需要做:从顶层 完善绿色金融各项政策,继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持续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和市场参与主体 的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和绿色金融工具及产品开发等工作:激励引导市场意愿 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尽可能发挥市场作用 、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極温所讽,遂寢不行,温薨后,始 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 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在职六年,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顷之,征拜中书侍 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时更营新庙,博求辟雍、明堂之制,宁据经传奏上,皆有典证 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诰访之,宁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 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 急以身试死邪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釆 磬石,以供学用,改率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 弟,皆充学生,课续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太守臣宁入参机省, 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宗庙之设,各有品秩,而宁自置家庙。宁若以古制宜崇,自当条上,而 敢专擅,惟在任心。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 郡乎! 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初, 宁尝患目痛就中书侍郎张湛求方,湛因嘲之曰:“古方,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 外观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捶之余。长服不已,泂见墙壁 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 时政/所启多合旨/ B.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 时政/所启多合旨/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 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中国持续发展绿色金融应 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题干的把握,可以有如下的工作需要做:从顶层 完善绿色金融各项政策,继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持续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和市场参与主体 的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和绿色金融工具及产品开发等工作;激励引导市场意愿、 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尽可能发挥市场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温薨后,始 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 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在职六年,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顷之,征拜中书侍 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时更营新庙,博求辟雍、明堂之制,宁据经传..奏上,皆有典证。 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诰访之,宁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 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乃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 急以身试死邪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时政所启多合旨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釆 磬石,以供学用,改率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 弟,皆充学生,课续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太守臣宁入参机省, 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宗庙之设,各有品秩,而宁自置家庙。宁若以古制宜崇,自当条上,而 敢专擅,惟在任心。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 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初, 宁尝患目痛就中书侍郎张湛求方,湛因嘲之曰:“古方,用损读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 外观四,旦晚起五,夜早眠六。修之一时,近能数其目睫,远视尺捶之余。长服不已,洞见墙壁 之外。非但明目,乃亦延年。”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 时政/所启多合旨/ B. 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临发/上疏陈 时政/所启多合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