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1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史学原本注重图像。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录了很多地理、物产、民俗、 宗教、山川鸟兽等内容,本来也有图像,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日渐遗失,最终只 剩下文字。中国史学,素有“左图右史”的传统。宋代的郑樵在《图谱略》中说 “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当然,图 像不仅指平面的图画,凡是在平面或是空间构成图形、实体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 图像 宋以后,文字气场越来越大,在表现思想方面的长处凸显,与此同时,由于传播 相对困难、表意欠缺深度和准确性,图像的重要性日渐式微。这之后,出现过 个可以重拾图像地位的机会,那就是形成于北宋、发达于清朝后期的金石学。金 石学是以器物上的铭文和石刻碑碣上的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但它的 缺憾在于,没有将器物本身的造型,位置等作为历史资料或者思想观念的表述来 看待。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讲,书法也是一种图像,但远远不够,毕竟那些古代的 铜器、石刻,包含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 与传统史学不同,国内现代史学始于20世纪初,可以梁启超《新史学》的问世 作为标志。梁启超强调史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推崇史料的价值。 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师呼吁重视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此外还发 现了一批档案文献,包括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及“八千麻袋”的清宫大内档案 等,都将史料利用及史学研究往前推了一大步。 虽然在迭出的新史料中,文学大家们也对图像流露过浓厚的兴趣,但图像在史料 中的地位并未发生突破性变化。郑振铎就批评过“轻图像而重文字”的习惯。即 便这样,郑氏所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也免不了只是个“插图本”。直到 上个世纪80年代,历史研究有了较为宽松的叙述研究环境,图像和历史的交流 融合渐趋深入。时下,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风气,图像作为历史留存的证据,逐 步得到史学界的回应,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图像史学”呼之欲出。 图像和文字能够相互印证。作为史科,文字能蕴含丰富的信息,而图像明显的优 点是形象直观。几年前陕西潼关发现一座隋代大墓,后来根据列戟的数量,推断 出墓主人为隋太子杨勇。戟是一种武器,也可作为仪仗器、礼器使用。唐代列戟 制就是通过施戟杆数的多少来表示其主人身份、地位、等级及权力。《唐六典》 中记载:太庙、太社及诸宫殿门,各二十四戟:东宫诸门,施十八戟;正一品门, 施十六戟…目前已知的墓穴发现都跟文献完全对应,列戟形状也一目了然,对 还原当时礼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图像还能让我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并非历史的各个方面都有 文字描述,这个缺陷就要用视觉资料来填补,比如行人、小贩、工匠、茶客、剃 头师、算命先生等三教九流,并非都能载入史册、留下文字印记,而许多画作却 能让人体会到芸芸众生之貌、熙熙攘攘之景。 (摘编自摘自孙振华《中国古代图像史料的运用》)
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 2017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1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史学原本注重图像。先秦时期的《山海经》记录了很多地理、物产、民俗、 宗教、山川鸟兽等内容,本来也有图像,只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日渐遗失,最终只 剩下文字。中国史学,素有“左图右史”的传统。宋代的郑樵在《图谱略》中说: “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当然,图 像不仅指平面的图画,凡是在平面或是空间构成图形、实体的物体都可以称之为 图像。 宋以后,文字气场越来越大,在表现思想方面的长处凸显,与此同时,由于传播 相对困难、表意欠缺深度和准确性,图像的重要性日渐式微。这之后,出现过一 个可以重拾图像地位的机会,那就是形成于北宋、发达于清朝后期的金石学。金 石学是以器物上的铭文和石刻碑碣上的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但它的 缺憾在于,没有将器物本身的造型,位置等作为历史资料或者思想观念的表述来 看待。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讲,书法也是一种图像,但远远不够,毕竟那些古代的 铜器、石刻,包含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 与传统史学不同,国内现代史学始于 20 世纪初,可以梁启超《新史学》的问世 作为标志。梁启超强调史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推崇史料的价值。 王国维、陈寅恪等国学大师呼吁重视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此外还发 现了一批档案文献,包括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及“八千麻袋”的清宫大内档案 等,都将史料利用及史学研究往前推了一大步。 虽然在迭出的新史料中,文学大家们也对图像流露过浓厚的兴趣,但图像在史料 中的地位并未发生突破性变化。郑振铎就批评过“轻图像而重文字”的习惯。即 便这样,郑氏所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也免不了只是个“插图本”。直到 上个世纪 80 年代,历史研究有了较为宽松的叙述研究环境,图像和历史的交流 融合渐趋深入。时下,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风气,图像作为历史留存的证据,逐 步得到史学界的回应,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图像史学”呼之欲出。 图像和文字能够相互印证。作为史科,文字能蕴含丰富的信息,而图像明显的优 点是形象直观。几年前陕西潼关发现一座隋代大墓,后来根据列戟的数量,推断 出墓主人为隋太子杨勇。戟是一种武器,也可作为仪仗器、礼器使用。唐代列戟 制就是通过施戟杆数的多少来表示其主人身份、地位、等级及权力。《唐六典》 中记载:太庙、太社及诸宫殿门,各二十四戟:东宫诸门,施十八戟;正一品门, 施十六戟……目前已知的墓穴发现都跟文献完全对应,列戟形状也一目了然,对 还原当时礼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图像还能让我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并非历史的各个方面都有 文字描述,这个缺陷就要用视觉资料来填补,比如行人、小贩、工匠、茶客、剃 头师、算命先生等三教九流,并非都能载入史册、留下文字印记,而许多画作却 能让人体会到芸芸众生之貌、熙熙攘攘之景。 (摘编自摘自孙振华《中国古代图像史料的运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史学研究原本重视图像,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书稿原本有图像,古代的 学者常从图中“索像”,从文字中“索理”。 B.宋朝以后,图像在史学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衰落,是因为图像传播起来比文字 困难,并且在表意方面欠缺深刻性和准确性 C.20世纪80年代,重文字轻图像的习惯有所改变,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风气 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图像史学”呼之欲出 D.形象直观是图像作为史料的明显优点,如果图像和文献能够完全对应,就会 清晰而具体地还原文字所表现的史学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石学过于注重文字、书法的研究,却忽视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 所以金石学的兴起没有使图像重拾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B.“轻图像而中文字”的习惯受到了郑振铎的批评,可见郑氏对图像史料的重 视,但他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仍未将图像作为编著主体。 C.戟作为礼器,在唐代可以表示主人的身份、地位、等级及权利,研究人员依 据《唐六典》的文字记载推断出陕西潼关的隋代大墓应列十八戟。 D.普通百姓的面貌、市井生活的具体情形,很难载入史册,诸如《清明上河图》, 这样的画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字资料的欠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敦煌藏经洞经卷,清宫大内档 案等史料的发现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史学的科学化的发展。 B.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史学大师都注重史料,并且史学大师们对图像有 着浓厚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图像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 C.20世纪初新史学科学的理念、史学大师的呼吁倡导、改革开放后较为宽松的 叙述研究环境,促使中国史学的研究不断变更、发展 D.做为史料,文字能够蕴含丰富信息,图像能够直观再现历史情境,二者相互 印证,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承矩字正则。幼为棣州衙内指挥使,从继筠讨刘崇,擒其将胡澄以献,论功授 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五年,知河南府。时调丁男百十辈转送上供纲,承矩以为横 役,奏罢其事。徙知潭州,疏为政之害民者数十事上之,悉被容纳。凡六年,囹 圄屡空,诏嘉奖之。米信知沧州,以其不习吏事,命承矩知节度副使,实专郡治 时契丹挠边,承矩上疏曰:“若于顺安砦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资其陂 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敌骑之奔轶。其无水田处,亦望选兵戍之,简其精 锐,去其冗缪。”太宗嘉纳之。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 屯田故事,以折众论。乃以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俾董其役。由是自顺安 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民赖其利。淳化四年,擢知雄州。契丹精骑 数千夜袭城下,伐鼓纵火,以逼楼堞。承矩整兵出拒,迟明,列阵酣战久之,斩 馘甚众,契丹遁去。秩满,召还,拜引进史。州民百余谒阙贡马,乞借留承矩, 赐金紫,诏许再任。真宗嗣位,以事有缓急,难于匀济,命承矩为四路都转运使, 要切之务,俾同规画。丁内艰,时以边兵稍息,农政未修,起复授置缘边安托使, 且诏边民诱其复业。承矩曰:“契丹闻之,必谓诱其部属也。”乃易诏文为水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史学研究原本重视图像,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书稿原本有图像,古代的 学者常从图中“索像”,从文字中“索理”。 B.宋朝以后,图像在史学中的重要地位逐渐衰落,是因为图像传播起来比文字 困难,并且在表意方面欠缺深刻性和准确性。 C.20 世纪 80 年代,重文字轻图像的习惯有所改变,伴随着图像证史渐成风气, 以图像为研究对象的“图像史学”呼之欲出。 D.形象直观是图像作为史料的明显优点,如果图像和文献能够完全对应,就会 清晰而具体地还原文字所表现的史学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金石学过于注重文字、书法的研究,却忽视了丰富的图像和历史文化信息, 所以金石学的兴起没有使图像重拾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B.“轻图像而中文字”的习惯受到了郑振铎的批评,可见郑氏对图像史料的重 视,但他编写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仍未将图像作为编著主体。 C.戟作为礼器,在唐代可以表示主人的身份、地位、等级及权利,研究人员依 据《唐六典》的文字记载推断出陕西潼关的隋代大墓应列十八戟。 D.普通百姓的面貌、市井生活的具体情形,很难载入史册,诸如《清明上河图》, 这样的画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字资料的欠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甲骨文献、简牍文书等地下史料,敦煌藏经洞经卷,清宫大内档 案等史料的发现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史学的科学化的发展。 B.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史学大师都注重史料,并且史学大师们对图像有 着浓厚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图像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 C.20 世纪初新史学科学的理念、史学大师的呼吁倡导、改革开放后较为宽松的 叙述研究环境,促使中国史学的研究不断变更、发展。 D.做为史料,文字能够蕴含丰富信息,图像能够直观再现历史情境,二者相互 印证,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的历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何承矩字正则。幼为棣州衙内指挥使,从继筠讨刘崇,擒其将胡澄以献,论功授 闲厩副使。太平兴国五年,知河南府。时调丁男百十辈转送上供纲,承矩以为横 役,奏罢其事。徙知潭州,疏为政之害民者数十事上之,悉被容纳。凡六年,囹 圄屡空,诏嘉奖之。米信知沧州,以其不习吏事,命承矩知节度副使,实专郡治。 时契丹挠边,承矩上疏曰:“若于顺安砦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资其陂 泽,筑堤贮水为屯田,可以遏敌骑之奔轶。其无水田处,亦望选兵戍之,简其精 锐,去其冗缪。”太宗嘉纳之。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 屯田故事,以折众论。乃以承矩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俾董其役。由是自顺安 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民赖其利。淳化四年,擢知雄州。契丹精骑 数千夜袭城下,伐鼓纵火,以逼楼堞。承矩整兵出拒,迟明,列阵酣战久之,斩 馘甚众,契丹遁去。秩满,召还,拜引进史。州民百余谒阙贡马,乞借留承矩, 赐金紫,诏许再任。真宗嗣位,以事有缓急,难于匀济,命承矩为四路都转运使, 要切之务,俾同规画。丁内艰,时以边兵稍息,农政未修,起复授置缘边安托使, 且诏边民诱其复业。承矩曰:“契丹闻之,必谓诱其部属也。”乃易诏文为水旱
流民之意。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 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景德元年,入朝,进领英州团练使。时议防 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三年卒,年六十一。特赠相州 观察使,赙钱五十万,绢五百匹,中使护葬。 (选自《宋史·列传三十四》,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 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B.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 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C.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 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D.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 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平兴国”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帙”的本意是根据官员的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俸禄。“秩满”是 指官员在年终评定时获得了最高等级 C.“金紫”,指“金印紫绶”,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借指高官显爵。 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是唐宋的佩饰和官服 D.“转运使”,是封建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 运使掌一路财赋,“都转运使”一般由官高位重者担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承矩作战勇敢。年轻时他担任棣州衙内指挥使,跟随着何继筠讨伐刘崇, 捉住了他们的将领胡澄来进献,论功被提拔了官职 B.何承矩爱惜百姓。做河南府知府,上奏停止征调壮丁转送上交朝廷的货物的 差役:做潭州知州,上奏施政中危害百姓的事达数十件 C.何承矩善于谋划。为了增加水田,他建议掘开河道,同时可以遏制契丹骑兵 他率军打退契丹数千骑兵;并为恢复边塞农业做过贡献 何承矩熟习政务。太宗曾多次采纳他的建议,并下诏褒奖;真宗让他谋划重 要事务,即使朝廷大臣弹劾他私自改动诏书,也不予追究。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5 分) (2)时议防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 高适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流民之意。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 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景德元年,入朝,进领英州团练使。时议防 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三年卒,年六十一。特赠相州 观察使,赙钱五十万,绢五百匹,中使护葬。 (选自《宋史·列传三十四》,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 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B.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 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C.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 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D.王钦若时知枢密/援汉虫达/周仲居改诏/请罪承矩/帝曰/承矩任边有功/当优 假之第/诏自今朝旨未便者/奏禀进止/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平兴国”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 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B.“帙”的本意是根据官员的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为俸禄。“秩满”是 指官员在年终评定时获得了最高等级。 C.“金紫”,指“金印紫绶”,即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借指高官显爵。 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是唐宋的佩饰和官服。 D.“转运使”,是封建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官职。宋初为集中财权,置诸路转 运使掌一路财赋,“都转运使”一般由官高位重者担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何承矩作战勇敢。年轻时他担任棣州衙内指挥使,跟随着何继筠讨伐刘崇, 捉住了他们的将领胡澄来进献,论功被提拔了官职。 B.何承矩爱惜百姓。做河南府知府,上奏停止征调壮丁转送上交朝廷的货物的 差役;做潭州知州,上奏施政中危害百姓的事达数十件。 C.何承矩善于谋划。为了增加水田,他建议掘开河道,同时可以遏制契丹骑兵; 他率军打退契丹数千骑兵;并为恢复边塞农业做过贡献。 D.何承矩熟习政务。太宗曾多次采纳他的建议,并下诏褒奖;真宗让他谋划重 要事务,即使朝廷大臣弹劾他私自改动诏书,也不予追究。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属霖雨为灾,典者多议其非便。承矩引援汉、唐屯田故事,以折众论。(5 分) (2)时议防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二】 高适 古镇青山口,寒风落日时。 岩峦鸟不过,冰雪马堪迟。 出塞应无策,还家赖有期。 东山足松桂,归去结茅茨
【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 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 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8.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5分) 9.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描写的宋荣子,世人都称赞或非议他,他都不在意,而且能 做到“ ,可以说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听不到丝竹之声,早晚间 只能听到“ ”,虽然有一些山歌村笛,却“ (3)在《醉翁亭记》开头,欧阳修从整体上描绘了滁州的山色,指出滁州西南 的山峰“ ,就是琅琊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 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腊梅 吴连广 腊梅嫁给顺子时,村里的年轻小伙子都当八路走了。腊梅就问顺子:“顺子,人 家都当八路打小鬼子去,你咋没去?”顺子低着头,小声地说:“俺爹俺娘的身 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不能下地干庄稼活儿,俺去当八路打小鬼子,爹娘咋办?” 顺子说的是实情,爹娘虽然年岁不大,只有五十多岁,可都一身的病,别说下地 干庄稼活儿,就连走路都困难。八路军和地方政府也看到了这些,也就没有动员 顺子参军。腊梅听顺子的话是真话,也就没多说什么。 第二年一开春,腊梅有了身孕,挺着肚子操侍着家务,伺候着病病歪歪的公婆。 忽然有一天,顺子对腊梅说:“明天,俺要到二姑家去一趟有点事,过几天就回 来 顺子走后,腊梅就听说,辽南支队来村里招收新兵。腊梅越想越觉得顺子走得蹊 跷,早不走晚不走,偏这个时候到三十里外的二姑家去。第二天,腊梅做好够公 婆一天吃的饭菜就走了。她要去找回顺子,让他参加辽南支队打小鬼子。 腊梅一见到在二姑家的顺子,一句话也不说,拉着顺子就走,顺子不敢不跟腊梅 走。走了一段路程,腊梅哭了,她望着低着头的顺子说:“打小鬼子,不是哪 个人的事,你不去,他也不去,小鬼子什么时候才能打走!”顺子一下子抱住腊 梅激动地说:“腊梅,俺也想参加八路军打小鬼子,可俺舍不得你和肚子里的孩 子,还有俺爹俺娘。”两行清澈的泪水从顺子的脸上滚落下来,顺子理了一下腊 梅被山风吹乱的头发,接着说:“上了战场,就不能当孬种,可子弹不长眼睛, 死了就死了,咱们的孩子就没爹了。 顺子穿上灰色的军装走了,再也没有回头。腊梅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一直看不 到走远的部队。初秋腊梅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她也听说辽南支队开赴前线作战的
【注释】①青夷军,唐戍边军队。此诗歌是四十七岁的高适送兵往青夷军,归途 入居庸关时所作,他曾到边塞寻求避身之路,但未成功。②东晋谢安在时局混乱 时退居东山,相机而作。 8.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5 分) 9.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逍遥游》中描写的宋荣子,世人都称赞或非议他,他都不在意,而且能 做到“ , ”,可以说他在世间没有追求什么。 (2)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被贬江州,卧病浔阳,听不到丝竹之声,早晚间 只能听到“ ”,虽然有一些山歌村笛,却“ ”。 (3)在《醉翁亭记》开头,欧阳修从整体上描绘了滁州的山色,指出滁州西南 的山峰“ , ”,就是琅琊。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前必 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腊梅 吴连广 腊梅嫁给顺子时,村里的年轻小伙子都当八路走了。腊梅就问顺子:“顺子,人 家都当八路打小鬼子去,你咋没去?”顺子低着头,小声地说:“俺爹俺娘的身 子骨一天不如一天,不能下地干庄稼活儿,俺去当八路打小鬼子,爹娘咋办?” 顺子说的是实情,爹娘虽然年岁不大,只有五十多岁,可都一身的病,别说下地 干庄稼活儿,就连走路都困难。八路军和地方政府也看到了这些,也就没有动员 顺子参军。腊梅听顺子的话是真话,也就没多说什么。 第二年一开春,腊梅有了身孕,挺着肚子操侍着家务,伺候着病病歪歪的公婆。 忽然有一天,顺子对腊梅说:“明天,俺要到二姑家去一趟有点事,过几天就回 来。” 顺子走后,腊梅就听说,辽南支队来村里招收新兵。腊梅越想越觉得顺子走得蹊 跷,早不走晚不走,偏这个时候到三十里外的二姑家去。第二天,腊梅做好够公 婆一天吃的饭菜就走了。她要去找回顺子,让他参加辽南支队打小鬼子。 腊梅一见到在二姑家的顺子,一句话也不说,拉着顺子就走,顺子不敢不跟腊梅 走。走了一段路程,腊梅哭了,她望着低着头的顺子说:“打小鬼子,不是哪一 个人的事,你不去,他也不去,小鬼子什么时候才能打走!”顺子一下子抱住腊 梅激动地说:“腊梅,俺也想参加八路军打小鬼子,可俺舍不得你和肚子里的孩 子,还有俺爹俺娘。”两行清澈的泪水从顺子的脸上滚落下来,顺子理了一下腊 梅被山风吹乱的头发,接着说:“上了战场,就不能当孬种,可子弹不长眼睛, 死了就死了,咱们的孩子就没爹了。” 顺子穿上灰色的军装走了,再也没有回头。腊梅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一直看不 到走远的部队。初秋腊梅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她也听说辽南支队开赴前线作战的
消息,后来这支黑土地上壮大的部队,转战东北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让日本 关东军非常头痛,无数关东军的尸体倒在黑土地上。 腊梅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望着把小日本早一天打回老家去,顺子就会回来。 可小日本还没打走,东北战场上的战事还很激烈,就传回顺子回来了的消息。当 腊梅飞似的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望着一群人抬着担架走来,腊梅心里“咯噔” 了一下,她不知道顺子是啥模样,她预感到了那不堪入目的一瞬。 人群渐渐地近了,腊梅再次飞奔过去。担架上抬着的是顺子,顺子双腿被炮弹炸 飞了。走的时候,是一个双腿如飞的男人,回来,却把一双腿留在战场上了。腊 梅哭了,泪水像雨点似的,砸在地上了。她擦了擦眼泪笑了,无论怎样总算回来 了 自从顺子回来以后,脾气非常暴躁,总是和腊梅发脾气,有时还骂腊梅,拿起东 西就砸腊梅。腊梅并不在意顺子对她的不公,依旧细心照料着顺子。那天,顺子 又发脾气了,拿起喝水的碗砸在腊梅的头上,一股鲜血顺着脸流了下来,腊梅望 着顺子苦苦笑了笑说:“顺子,俺知道你想赶俺走,不想拖累俺,俺知道,俺不 走,俺是你的女人,不管你是什么样子,这一辈子俺都是你的女人!” 顺子哭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通过抗日战争时期一对青年男女腊梅和顺子的故事,歌颂了两个青年人 在民族解放事业上的牺牲精神。 B.男主人公顺子因家庭困难逃避参军,几经波折后,才在妻子腊梅的帮助下改 变了落后思想,在最后毅然从军。 C.村里招收新兵,顺子为了躲避从军,谎称有事躲到了二姑家里,直到腊梅追 到二姑家,顺子才极不情愿的回来。 D.顺子负伤回家后,脾气变了很多,经常向腊梅发脾气,这一切并不说明顺子 怨恨腊梅,而恰恰是他对腊梅的爱 E.小说语言质朴,流畅简洁,情节生动,跌宕起伏,往娓娓的叙述中展现了小 说的主旨,结尾更是动人心弦。 (2)小说开头“腊梅嫁给顺子时,村里的年轻小伙子都当八路走了”的叙述, 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腊梅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体现了顺子参军过程的复杂心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 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喷发英武正气 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 书包在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她读过《格林童话》 《爱丽斯漫游仙境》,而在小孩子中流行的《七侠五义》《隋唐》《小五义》《水 浒》《荡寇志》,她也都读了。宗璞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八九岁时就读了 《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哭得泣不成声 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1944年,15岁的宗璞就写了 篇关于滇池月光的散文并在刊物上发表。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小说。1948
消息,后来这支黑土地上壮大的部队,转战东北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让日本 关东军非常头痛,无数关东军的尸体倒在黑土地上。 腊梅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望着把小日本早一天打回老家去,顺子就会回来。 可小日本还没打走,东北战场上的战事还很激烈,就传回顺子回来了的消息。当 腊梅飞似的跑到村口的大槐树下,望着一群人抬着担架走来,腊梅心里“咯噔” 了一下,她不知道顺子是啥模样,她预感到了那不堪入目的一瞬。 人群渐渐地近了,腊梅再次飞奔过去。担架上抬着的是顺子,顺子双腿被炮弹炸 飞了。走的时候,是一个双腿如飞的男人,回来,却把一双腿留在战场上了。腊 梅哭了,泪水像雨点似的,砸在地上了。她擦了擦眼泪笑了,无论怎样总算回来 了。 自从顺子回来以后,脾气非常暴躁,总是和腊梅发脾气,有时还骂腊梅,拿起东 西就砸腊梅。腊梅并不在意顺子对她的不公,依旧细心照料着顺子。那天,顺子 又发脾气了,拿起喝水的碗砸在腊梅的头上,一股鲜血顺着脸流了下来,腊梅望 着顺子苦苦笑了笑说:“顺子,俺知道你想赶俺走,不想拖累俺,俺知道,俺不 走,俺是你的女人,不管你是什么样子,这一辈子俺都是你的女人!” 顺子哭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5 年第 3 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通过抗日战争时期一对青年男女腊梅和顺子的故事,歌颂了两个青年人 在民族解放事业上的牺牲精神。 B.男主人公顺子因家庭困难逃避参军,几经波折后,才在妻子腊梅的帮助下改 变了落后思想,在最后毅然从军。 C.村里招收新兵,顺子为了躲避从军,谎称有事躲到了二姑家里,直到腊梅追 到二姑家,顺子才极不情愿的回来。 D.顺子负伤回家后,脾气变了很多,经常向腊梅发脾气,这一切并不说明顺子 怨恨腊梅,而恰恰是他对腊梅的爱。 E.小说语言质朴,流畅简洁,情节生动,跌宕起伏,往娓娓的叙述中展现了小 说的主旨,结尾更是动人心弦。 (2)小说开头“腊梅嫁给顺子时,村里的年轻小伙子都当八路走了”的叙述, 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腊梅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体现了顺子参军过程的复杂心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 的理解。(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喷发英武正气 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 书包在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她读过《格林童话》 《爱丽斯漫游仙境》,而在小孩子中流行的《七侠五义》《隋唐》《小五义》《水 浒》《荡寇志》,她也都读了。宗璞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八九岁时就读了 《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哭得泣不成声。 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1944 年,15 岁的宗璞就写了 一篇关于滇池月光的散文并在刊物上发表。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小说。1948
年,宗璞的短篇小说《A.K.C.》发表在《大公报》上,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 道路。 195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红豆》。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间 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突现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这 为宗璞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麻烦。《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 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 作品 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在《1966年春夏之交的某 天》中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 的,但她自己是坚强的,一一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 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 口号下进行的。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地荒谬,怎样地灭绝人性!”这就启发 和促使我们要在更深的层面去反思那一段历史。 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七七事变” 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为保存中华民 族文化命脉的“圣地”。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当时 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800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 “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滇西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次重 要战役,十分辉煌,长时间被埋没,被歪曲。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 官被怀疑是特务,他们徽章上的号码被说成是特务编号。“把这段历史从尘封中 磨洗出来”被宗璞视作自己的责任。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 《北归记》四卷。从20世纪50年代起,宗璞开始动笔,如今60多年过去,前 三卷已陆续出版。其中,《东藏记》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方面,宗璞通过规模恢宏的小说叙事来写抗日战争,写我们民族的深哀巨痛; 方面宗璞热情讴歌中国知识分子毁家纾难,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怀。这样一部作 品,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倒是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作家王蒙 曾评价《野葫芦引》:“喷发着一种英武,一种凛然正气,一种与病弱之躯成为 对比的强大与开阔 在文坛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近30年,她在病 中笔耕不辍,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的 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 年才写完。《南渡记》写完,父亲去世了;《东藏记》写完,先生去世了。经历 了更多死别,又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对人生的看法更沉重了一些,对小说结局的 设计也更现实,更富于悲剧色彩。宗璞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但她“即使写 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 宗璞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她经历过战争的灾难,却没有亲身打过仗。她害怕凭 借材料只会写成一般的报道。困惑之余,书中澹台玮、孟灵已年轻的身影给予宗 璞极大的启发。用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 新东西。宗璞诚心诚意地烘托书中人物,用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 就会活起来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年4月28日) 【相关链接】 ①宗璞十岁时,随父亲冯友兰与清华大学一起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 8年时光。宗璞的哥哥冯钟辽于1943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任翻译官,那年
年,宗璞的短篇小说《A.K.C.》发表在《大公报》上,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 道路。 1957 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红豆》。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间 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突现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这 为宗璞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麻烦。《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 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 作品。 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在《1966 年春夏之交的某一 天》中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 的,但她自己是坚强的,——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 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 口号下进行的。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地荒谬,怎样地灭绝人性!”这就启发 和促使我们要在更深的层面去反思那一段历史。 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七七事变” 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为保存中华民 族文化命脉的“圣地”。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当时 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 800 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 “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滇西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次重 要战役,十分辉煌,长时间被埋没,被歪曲。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 官被怀疑是特务,他们徽章上的号码被说成是特务编号。“把这段历史从尘封中 磨洗出来”被宗璞视作自己的责任。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 《北归记》四卷。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宗璞开始动笔,如今 60 多年过去,前 三卷已陆续出版。其中,《东藏记》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一方面,宗璞通过规模恢宏的小说叙事来写抗日战争,写我们民族的深哀巨痛; 一方面宗璞热情讴歌中国知识分子毁家纾难,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怀。这样一部作 品,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倒是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作家王蒙 曾评价《野葫芦引》:“喷发着一种英武,一种凛然正气,一种与病弱之躯成为 对比的强大与开阔。” 在文坛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近 30 年,她在病 中笔耕不辍,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的 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 年才写完。《南渡记》写完,父亲去世了;《东藏记》写完,先生去世了。经历 了更多死别,又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对人生的看法更沉重了一些,对小说结局的 设计也更现实,更富于悲剧色彩。宗璞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但她“即使写 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 宗璞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她经历过战争的灾难,却没有亲身打过仗。她害怕凭 借材料只会写成一般的报道。困惑之余,书中澹台玮、孟灵己年轻的身影给予宗 璞极大的启发。用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 新东西。宗璞诚心诚意地烘托书中人物,用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 就会活起来了。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 年 4 月 28 日) 【相关链接】 ①宗璞十岁时,随父亲冯友兰与清华大学一起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 8 年时光。宗璞的哥哥冯钟辽于 1943 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任翻译官,那年
他19岁。随着战事的推移,他用双脚从宝山走到畹町。宗璞对这段历史有一种 亲切感。(肖鹰《宗璞与长篇小说》) ②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冯友兰先生屡屡讲到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还表现出对大地、对自然、 对人、对物甚至一只鸟、一只猫的那种大爱。(李建军《一位尽力发光的作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红豆》为宗璞赢得了声誉,让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也被打上 “毒草”的标签,使她一度被迫搁笔。 B.抗日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 豪情的男儿笔下,却被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 C.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帅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 争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写作活跃而有新意。 D.宗璞在创作《野葫芦引》时遭遇到病痛的折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由此可 见,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 E.宗璞在病痛中坚持写作,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用自我生命守 护着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令人钦佩、赞美 (2)为什么说《野葫芦引》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作品?请结合材 料简要分析。(6分) (3)宗璞的特殊人生经历,对她的创作有着重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宗璞的作品体现着“大爱”和“担当”,二者有何关系?有哪表现?请结 合材料具体说明。(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风华绝代女子,锦心绣口文章。《才女文章》收录了10位作家6篇文章。主 要选择的是能够体现女性独特视角的作品。 ②江时学当天表示,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 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③同样都是携款外逃,有人花钱买岛,有人却落拓不羁。今年4月,中央纪委网 站登载了外逃腐败分子忏悔录,以作警示 ④理想中是“铿锵玫瑰”,现实里是无人关心的“野草花”,女子3大球缺关注 收入与男子判若云泥。这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 ⑤流金铄石,热浪滚滚。避暑纳凉只能待在空调间吗?显然不是,在南京,想要 纳凉,还有一个较好的选择,那就是防空洞 ⑥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以其独特的城市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为 世人展现出了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腾讯集团主席马化腾在“道农沙龙”上发表了三个小时演讲,明确的表达了 对移动互联网的态度:“它不只是一个延伸,而是一个颠覆。” B.人民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评价实践成果的价值主体。 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他 19 岁。随着战事的推移,他用双脚从宝山走到畹町。宗璞对这段历史有一种 亲切感。(肖鹰《宗璞与长篇小说》) ②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冯友兰先生屡屡讲到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还表现出对大地、对自然、 对人、对物甚至一只鸟、一只猫的那种大爱。(李建军《一位尽力发光的作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红豆》为宗璞赢得了声誉,让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也被打上 “毒草”的标签,使她一度被迫搁笔。 B.抗日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 豪情的男儿笔下,却被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 C.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帅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 争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写作活跃而有新意。 D.宗璞在创作《野葫芦引》时遭遇到病痛的折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由此可 见,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 E.宗璞在病痛中坚持写作,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用自我生命守 护着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令人钦佩、赞美。 (2)为什么说《野葫芦引》对于宗璞来说,是“不得不写”的作品?请结合材 料简要分析。(6 分) (3)宗璞的特殊人生经历,对她的创作有着重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宗璞的作品体现着“大爱”和“担当”,二者有何关系?有哪表现?请结 合材料具体说明。(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项是(3 分) ①风华绝代女子,锦心绣口文章。《才女文章》收录了 10 位作家 61 篇文章。主 要选择的是能够体现女性独特视角的作品。 ②江时学当天表示,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 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③同样都是携款外逃,有人花钱买岛,有人却落拓不羁。今年 4 月,中央纪委网 站登载了外逃腐败分子忏悔录,以作警示。 ④理想中是“铿锵玫瑰”,现实里是无人关心的“野草花”,女子 3 大球缺关注, 收入与男子判若云泥。这已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了。 ⑤流金铄石,热浪滚滚。避暑纳凉只能待在空调间吗?显然不是,在南京,想要 纳凉,还有一个较好的选择,那就是防空洞。 ⑥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以其独特的城市个性、品位和文化内涵,为 世人展现出了卓尔不群的风格与魅力。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腾讯集团主席马化腾在“道农沙龙”上发表了三个小时演讲,明确的表达了 对移动互联网的态度:“它不只是一个延伸,而是一个颠覆。” B.人民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是评价实践成果的价值主体。 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C.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无疑是一届经济适用性奥运会。因为这届的奥运会不仅 给巴西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而且最主要的是费用成本超低 D.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1/4决赛结束最后一场比赛,中国女排苦战五局3-2击 败巴西女排后,媒体对三大球连续的批评声音才逐渐平息下去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河流 大小都是由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雨水及地下水溢流汇聚而 成 那些空间污染特别严重的地区,天上降落的雨水原本③干净 的;落到地面后,④地面污浊,雨水就会带着污染物渗入地下,汇入河流, 形成我们常说的面源污染。⑤居民的生活污水、工厂和医院的废 水⑥是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①②③④⑤⑥ A论/是倘若然 无 竟 不除了很 分 而同时 C论除了都是如果/则 不 同 管 可是特别假如 ①②③④⑤⑥ A 无论 是 倘若 然而 竟 不分 除了 很 同时 C 无论 除了
C.2016 年的里约奥运会无疑是一届经济适用性奥运会。因为这届的奥运会不仅 给巴西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而且最主要的是费用成本超低。 D.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 1/4 决赛结束最后一场比赛,中国女排苦战五局 3-2 击 败巴西女排后,媒体对三大球连续的批评声音才逐渐平息下去。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河流 ① 大小都是由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雨水及地下水溢流汇聚而 成。 ② 那些空间污染特别严重的地区,天上降落的雨水原本 ③ 干净 的;落到地面后, ④ 地面污浊,雨水就会带着污染物渗入地下,汇入河流, 形成我们常说的面源污染。 ⑤ 居民的生活污水、工厂和医院的废 水 ⑥ 是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无 论 / 是 倘若 然 而 竟 B 不 分 除了 很 / 同 时 却 C 无 论 除了 都是 如果 / 则 D 不 管 可是 特别 假如 同 样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无论 / 是 倘若 然而 竟 B 不分 除了 很 / 同时 却 C 无论 除了
都是 如果 则 D 不管 可是 特别 假如 同样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当我们感到疲劳时,①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通过增加氧气来替 换体内的二氧化碳。因为这些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这时身体便会做 出保护性的反应,②。打哈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 常③,因此能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这就是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17.下图是某中学“研究性自学”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5个字。(6分) [转载]2017年髙考(103)唐山、保定市2017届髙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5月3日,达州石桥八旬老人在女儿陪同下,准备乘动车到省城 看病,因节后人多没有买到全程坐票,借坐邻座,列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座位主 人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请求挤一挤坐,座位主人坚持要按票坐,老人 女儿很不满意,但座位主人认为,坐自己的座还有错吗?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 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时间范围错,“‘图像史学’呼之欲出”是时下的事) 2.C(不是依据《唐六典》推断大墓列戟数目,而是根据列戟数目和《唐六典》 记载推断墓穴主人身份) 3.D(文字和图像二者相互印证,并不能“让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 的历史”) 4.B 5.B(“秩满”,任职期满) 6.C(掘开河道不是为了增加水田,而是用来遏制契丹骑兵) 7.(1)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何承矩引用汉 朝、唐朝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大意正确3分,“典”、“故事”,各1 分)
都是 如果 / 则 D 不管 可是 特别 假如 同样 /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5 分) 当我们感到疲劳时, ① 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通过增加氧气来替 换体内的二氧化碳。因为这些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这时身体便会做 出保护性的反应, ② 。打哈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 常 ③ ,因此能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这就是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17.下图是某中学“研究性自学”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5 个字。(6 分) [转载]2017 年高考(103)唐山、保定市 2017 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调研考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2016 年 5 月 3 日,达州石桥八旬老人在女儿陪同下,准备乘动车到省城 看病,因节后人多没有买到全程坐票,借坐邻座,列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座位主 人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请求挤一挤坐,座位主人坚持要按票坐,老人 女儿很不满意,但座位主人认为,坐自己的座还有错吗?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 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时间范围错,“‘图像史学’呼之欲出”是时下的事) 2.C(不是依据《唐六典》推断大墓列戟数目,而是根据列戟数目和《唐六典》 记载推断墓穴主人身份) 3.D(文字和图像二者相互印证,并不能“让人们认识到从文字资料中不能得到 的历史”) 4.B 5.B(“秩满”,任职期满) 6.C(掘开河道不是为了增加水田,而是用来遏制契丹骑兵) 7.(1)正赶上连绵大雨成灾,主管的人大多认为他的主张不好。何承矩引用汉 朝、唐朝屯田的旧例,来说服众人。(大意正确 3 分,“典”、“故事”,各 1 分)
(2)当时朝廷议论在北方边境防止秋天(敌人抢掠),何承矩多次上奏章请求 前往,皇上因为他年老,怜惜他,没有答应。(大意正确3分,“鄙”“闵”, 各1分) 8.(5分) 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髙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 象。(2分)交代了时间、地点,(1分)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1分) 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1分) 9.(6分) 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 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每点2分,共6分) 0.(6分) (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杜鹃啼血猿哀鸣呕哑嘲哳难为听 (3)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11.(25分) (1)D、A(答D得3分,答A得2分,答E得1分,答B、C不得分。B项, “落后思想”错;C项,“顺子才极不情愿的回来”不准确:E项,“跌宕起伏” 不准确) (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②交代小说的主要矛盾,暗示腊梅和顺子在是否参军上存在分歧 ③为下文腊梅劝说顺子参军的情节做铺垫。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3)①思想进步。看到别的年轻人都去打鬼子,想方设法让顺子去从军, ②吃苦耐劳。有了身孕还操劳家务,伺候公婆。 ③忠于爱情。顺子负伤回家后,不离不弃。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①“顺子低着头,小声地说”,表明顺子对不能参军的无奈 ②“低着头的顺子”,表明顺子对逃避从军的追悔。 ③“顺子一下子抱住腊梅激动地说”,表明顺子想从军的愿望,对得到腊梅支持 的兴奋。 ④“顺子穿上灰色的军装走了,再也没有回头”,表明顺子从军的坚决。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2.(25分) (1)C、E(答E得3分,答C得2分,答A得1分,答B、D不得分。A让宗璞 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是发表在《大公报》上的《A.K.C.》;B知识分子南迁 的故事,没有出现在男儿笔下,无依据;D“一直是沉痛的”错误) (2)(6分) ①书写读书人的爱国行动,完善抗战文学。 ②还原滇西战役真实状况,为抗战老兵正名。 ③亲人参加远征军的历程,让她对那段历史感到亲切。 (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6分) ①童年的阅读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②抗战的特殊经历使她认识到作家的责任
(2)当时朝廷议论在北方边境防止秋天(敌人抢掠),何承矩多次上奏章请求 前往,皇上因为他年老,怜惜他,没有答应。(大意正确 3 分,“鄙”“闵”, 各 1 分) 8.(5 分) 描绘了冬日傍晚的居庸关寒风呼啸、峰峦高耸、冰雪凄迷、路途艰险的景 象。(2 分)交代了时间、地点,(1 分)渲染了荒寂、凄冷的氛围,(1 分) 暗示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悲凉心境。(1 分) 9.(6 分) ①对此次出塞找不到安边之策的失望。(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②归家有望的喜 悦。③暂且归隐,等待时机报效朝廷的愿望。(每点 2 分,共 6 分) 10.(6 分) (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2)杜鹃啼血猿哀鸣 呕哑嘲哳难为听 (3)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11.(25 分) (1)D、A(答 D 得 3 分,答 A 得 2 分,答 E 得 1 分,答 B、C 不得分。 B 项, “落后思想”错;C 项,“顺子才极不情愿的回来”不准确;E 项,“跌宕起伏” 不准确) (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②交代小说的主要矛盾,暗示腊梅和顺子在是否参军上存在分歧。 ③为下文腊梅劝说顺子参军的情节做铺垫。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3)①思想进步。看到别的年轻人都去打鬼子,想方设法让顺子去从军。 ②吃苦耐劳。有了身孕还操劳家务,伺候公婆。 ③忠于爱情。顺子负伤回家后,不离不弃。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①“顺子低着头,小声地说”,表明顺子对不能参军的无奈。 ②“低着头的顺子”,表明顺子对逃避从军的追悔。 ③“顺子一下子抱住腊梅激动地说”,表明顺子想从军的愿望,对得到腊梅支持 的兴奋。 ④ “顺子穿上灰色的军装走了,再也没有回头”,表明顺子从军的坚决。 (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2.(25 分) (1)C、E(答 E 得 3 分,答 C 得 2 分,答 A 得 1 分,答 B、D 不得分。A 让宗璞 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是发表在《大公报》上的《A.K.C.》;B 知识分子南迁 的故事,没有出现在男儿笔下,无依据;D“一直是沉痛的”错误) (2)(6 分) ①书写读书人的爱国行动,完善抗战文学。 ②还原滇西战役真实状况,为抗战老兵正名。 ③亲人参加远征军的历程,让她对那段历史感到亲切。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 (3)(6 分) ①童年的阅读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②抗战的特殊经历使她认识到作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