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人工智能和类脑科学为基础,培养系统掌握类脑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和智 能控制计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具备在髙端人工智能信息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硏究 和产品开发能力;具备在信息技术及相关交叉领域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的工程项目开发和智能 系统管理能力;以及具有适应智能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变化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道德修养 和科学素养,具有国际视野、跨专业、跨领域沟通能力的优秀创新型复合人才。 目标1: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 目标2: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素养; 目标3:能够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研发等工作 目标4:能够针对大型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规划分析、系统建模、组织或参与实施; 目标5: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2.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团队合 作精神;自学能力强并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基本标准:那些成熟的且经人整理的知识可通过 自学掌握);具有跨专业跨领域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系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应该具有如下特质: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用于解 决智能系统软硬件研发及应用中出现的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智能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并通过文 献研究分析软硬件开发和应用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智能应用的特定需求,选择适用的开发技术和工具 的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因 4)硏究:能够基于智能科学相关理论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智能工程问题进行硏究,包括 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智能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 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智能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智能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问题解决方 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⑦)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满足智能应用特定需求的实践对环境、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爱国守法,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智能工程实践 过程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履行相应的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从事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 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智能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 I-1-12
Ⅱ-1-1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人工智能和类脑科学为基础,培养系统掌握类脑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和智 能控制计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方法;具备在高端人工智能信息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 和产品开发能力;具备在信息技术及相关交叉领域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的工程项目开发和智能 系统管理能力;以及具有适应智能科学与技术快速发展变化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道德修养 和科学素养,具有国际视野、跨专业、跨领域沟通能力的优秀创新型复合人才。 目标 1: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 目标 2: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素养; 目标 3:能够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相关的研发等工作; 目标 4:能够针对大型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规划分析、系统建模、组织或参与实施; 目标 5: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2. 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团队合 作精神;自学能力强并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基本标准:那些成熟的且经人整理的知识可通过 自学掌握);具有跨专业跨领域的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系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毕业生应该具有如下特质: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用于解 决智能系统软硬件研发及应用中出现的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智能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表达并通过文 献研究分析软硬件开发和应用问题。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智能应用的特定需求,选择适用的开发技术和工具 的能力,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因 素。 (4)研究:能够基于智能科学相关理论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智能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 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智能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 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智能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智能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问题解决方 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满足智能应用特定需求的实践对环境、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爱国守法,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智能工程实践 过程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履行相应的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从事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 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智能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
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 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智能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3)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二、学习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志愿服务社会; 2.时刻关注道德和法律问题、技术问题、审美价值的相互关系在智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 3.正确认识、认真规划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发展目标,并付诸行动 4.刻苦学习、勤于实践,充分利用一切资源,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研讨、课内外联动、 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注: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工作日全天候开放) 5.主动关注学校、教务处、学工办、学院网站上的学术报告、科技活动、企业实习、海 外交流等项目通知,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参加活动 6.关注智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关注流行软件、工具等,同时结合自身的兴趣尝 试开展跨学科学习 三、主千学科和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 人工智能 2.主干课程 根据要求必修人文社会、经济管理、理学工学三大类的通识课程若干门。必修微积分、 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制图、英语、体育等。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智能科学与技术新发展为牵引,以社会需求为驱动,逐步调整而 成的。目前,本专业的学科基础与专业选修课程有:机器学习基础、运筹与优化、人工智能 与脑认知、智能系统控制、信号处理、信息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 矩阵代数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13门必修课 数据分析程序设计、自然语言语义处理概论、模式识别、区块链技术与数据经济学、博弈论 与强化学习、机器学习进阶、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可视化与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视觉、无 人系统基础等24门专业选修课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课程实验包括课程的相关软、硬件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创新创业实训实训、 智能系统联合大作业、智能应用联合大作业、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多门实践实训课程等。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研讨、实训等教学方式。其中大部分学科基础课采取“大班 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学生须理解“在研究中学习和成长”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 法,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着力培养质疑的科学态度、批判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 科学意识。 五、修业年限、学分和学位 I-1-13
Ⅱ-1-13 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 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智能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3)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二、学习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1. 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志愿服务社会; 2. 时刻关注道德和法律问题、技术问题、审美价值的相互关系在智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 3. 正确认识、认真规划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发展目标,并付诸行动; 4. 刻苦学习、勤于实践,充分利用一切资源,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研讨、课内外联动、 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注:学院教学实验中心工作日全天候开放); 5. 主动关注学校、教务处、学工办、学院网站上的学术报告、科技活动、企业实习、海 外交流等项目通知,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参加活动; 6. 关注智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关注流行软件、工具等,同时结合自身的兴趣尝 试开展跨学科学习。 三、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 1. 主干学科 人工智能 2. 主干课程 根据要求必修人文社会、经济管理、理学工学三大类的通识课程若干门。必修微积分、 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制图、英语、体育等。 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智能科学与技术新发展为牵引,以社会需求为驱动,逐步调整而 成的。目前,本专业的学科基础与专业选修课程有:机器学习基础、运筹与优化、人工智能 与脑认知、智能系统控制、信号处理、信息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 矩阵代数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 13 门必修课; 数据分析程序设计、自然语言语义处理概论、模式识别、区块链技术与数据经济学、博弈论 与强化学习、机器学习进阶、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可视化与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视觉、无 人系统基础等 24 门专业选修课。 3.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课程实验包括课程的相关软、硬件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创新创业实训实训、 智能系统联合大作业、智能应用联合大作业、毕业设计(论文)以及多门实践实训课程等。 四、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研讨、实训等教学方式。其中大部分学科基础课采取“大班 授课、小班研讨”的教学模式,学生须理解“在研究中学习和成长”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 法,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着力培养质疑的科学态度、批判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 科学意识。 五、修业年限、学分和学位
1.修业年限 四年 2.总学分 学生毕业需至少修满245学分。其中:通识课16学分、新生硏讨课2学分、公共基础课 89学分(直招)91学分(大类)、学科基础课62学分、高年级专业研讨课4学分、专业选修课 21学分、任意选修课4分、实践教学环节(不含学科基础课、选修课中的实践环节)47学分 (直招)45学分(大类)。 3.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附】选课建议 选课时,请注意课程的先修课要求。建议按照教学计划中的学期顺序安排学习。课程学 习中,除掌握核心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团队合作锻炼自己的综合 能力。 随着本学科的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与其他领域的结合会越来越多,跨学科工作和 交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人工智能一定是积极开拓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学科。学生具 有这种开放视野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须充分利用上海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其他理工 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方面选修有关跨文化交流、工程管理、美学、心理学、社会、法律等 方面的通识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以利于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锻炼培养 除第12学期外,每学期选课总学分不宜超过22学分,以留出课外研究的时间 表2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课程列表 “人工智能与数据驱动决策”“媒体智能与感知计算”|“智能控制与无人系统” 方向 方向 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 生物特征识别 数据科学的数学基础 数据可视化与人机交互技 术 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 自然语言语义处理概论 模式识别 机器人原理与应用 模式识别 算机视觉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数据挖掘:理论与实践 生物特征识别 大数据技术基础 区块链技术与数据经济学 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语义网络与知识图谱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进阶 嵌入式系统原理 互联网计算与网络信息学大数据技术基础 无人系统基础 博弈论与强化学习 机器学习进阶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计算机视觉 大数据技术基础 语义网络与知识图谱 机器学习进阶 大数据:从理论到实践 I-1-14
Ⅱ-1-14 1. 修业年限 四年 2. 总学分 学生毕业需至少修满 245 学分。其中:通识课 16 学分、新生研讨课 2 学分、公共基础课 89 学分(直招)/91 学分(大类)、学科基础课 62 学分、高年级专业研讨课 4 学分、专业选修课 21 学分、任意选修课 4 分、实践教学环节(不含学科基础课、选修课中的实践环节)47 学分 (直招)/45 学分(大类)。 3.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附】选课建议 选课时,请注意课程的先修课要求。建议按照教学计划中的学期顺序安排学习。课程学 习中,除掌握核心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团队合作锻炼自己的综合 能力。 随着本学科的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与其他领域的结合会越来越多,跨学科工作和 交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人工智能一定是积极开拓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学科。学生具 有这种开放视野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须充分利用上海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在其他理工、 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方面选修有关跨文化交流、工程管理、美学、心理学、社会、法律等 方面的通识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以利于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锻炼培养。 除第 12 学期外,每学期选课总学分不宜超过 22 学分,以留出课外研究的时间。 表 2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课程列表 “人工智能与数据驱动决策” 方向 “媒体智能与感知计算” 方向 “智能控制与无人系统” 方向 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 生物特征识别 数据科学的数学基础 数据可视化与人机交互技 术 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 自然语言语义处理概论 模式识别 机器人原理与应用 模式识别 计算机视觉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数据挖掘:理论与实践 生物特征识别 大数据技术基础 区块链技术与数据经济学 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语义网络与知识图谱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进阶 嵌入式系统原理 互联网计算与网络信息学 大数据技术基础 无人系统基础 博弈论与强化学习 机器学习进阶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计算机视觉 大数据技术基础 语义网络与知识图谱 机器学习进阶 大数据:从理论到实践
無士 田 出个 票买 把出 热勋H 皮回 温 郑长 河士 1-1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和专业主要课程相互关系结构图 Ⅱ-1-15 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智能系统控 制 信号处理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 计算机组 成原理与 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 矩阵代数 与应用 信息论 操作系统 算法设计 与分析 机器学习 基础 运筹与优化 数据分析与程序 设计 人工智能 与脑认知 微积分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 大学物理 程序设计(C 语言)(大类)/ 高级语言程 序设计(直招) 自然语言语 义处理概论 数据经济学 数据科学 的数学基 础 数据挖掘 生物信息学 互联网计算 与网络信息 学 数据可视 化与人机 交互技术 移动计算 生物特征 识别 大数据技 术基础 区块链技术与数据经 济学 机器人原 理与应用 博弈论与强 化学习 计算机视 觉基础 计算机图 形学 多媒体技术 数据库基础 与应用 模式识别 传感器技术 与物联网 人工智能进展 研究方法与前 沿(智能) 语义网络与知 识图谱 嵌入式系统 原理 机器学习进阶 无人系统基础
上海大学2019级教学计划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果程学分 学年、学期计划学分安排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第四学年「备 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 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 通识课6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 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 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 详见附表▲ 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 新生研讨课2 16583109 1658415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A 1658413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B 1658416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3 1658416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1658417 义理论体系概论(2) 详见附表 公|00914006 军事理论A 基[详见附表大学英语 础og6408 程序设计(C语言) 91详见附表 理工类计算机技术选修模块3 00864096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基础 p0425-127微积分(-3) 1616 1664 01014104 线性代数 0106424 大学化学 01064247 大学化学实验 2 010347-119大学物理(1-3) 44□4 01034120-122大学物理实验-3) 0101401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学科基础课(见续表) 8口s 高年级研讨课(见续表) 专业选修课(见续表) 任意选修课 实践教学环节 ▲通识课第2-3学期总计要求4学分,《线性代数》第2-3学期均开,当学期只限选通识课4学分或《线性代数》3学分其中之 *1-10学期均需选修△《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基础》、《大学化学(实验)》第1-3学期均开,每学期只限选《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基础》3学 分或《大学化学(实验》3学分其中之一。《大学化学》和《大学化学实验》须在同一学期选修。附表见Ⅱ-1-32页,建议学生跨类选修通识 课,所修通识课必须包含:1.“核心通识课”至少6学分,一年级至少修读一门:2.“艺术修养与审美体念”模块内课程至少2学分:3.“创新思维与 创业教育”模块内课程至少2学分。(某门课程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时,可重复认定,但所获得学分不累计。) ◎学分分布供参考★任意选修任何课程 ●毕业前至少修读一门全英语授课课程且成绩合格。(全英语授课课程指:1.选课系统中标注的全英语课程。2.国际化小学期开设的课程。3. 海外交流学分认定的课程。)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其 他 自 学 项 目 读 书 其 他 1 2 3 夏 季 4 5 6 夏 季 7 8 9 夏 季 10 11 12 2 16583109 形势与政策 1 1 * 1658415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A 3 3 3 1658413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B 3 3 3 1658416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3 3 1658416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1) 3 3 3 1658417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2) 2 2 2 详见附表 体育 6 1 1 1 1 1 1 00914006 军事理论A 2 2 详见附表 大学英语 16 4 4 2 2 2 2 00864088 程序设计(C语言) 4 3 1 详见附表 理工类计算机技术选修模块 3 00864096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基础 3 2 1 △ 01014125~127 微积分(1-3) 16 16 6 6 4 01014104 线性代数 3 3 ▲ 01064246 大学化学 2 2 △ 01064247 大学化学实验 1 1 △ 01034117~119 大学物理(1-3) 12 12 4 4 4 01034120~122 大学物理实验(1-3) 3 3 1 1 1 0101401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A 5 5 5 62 8 12 15 10 12 5 4 2 2 21 4 4 3 7 3 ○ 4 ★ 45 1 7 2 2 1 4 4 24 245 ● 实践教学环节 总计 ▲通识课第2-3学期总计要求4学分,《线性代数》第2-3学期均开,当学期只限选通识课4学分或《线性代数》3学分其中之一。 2 3 3 2 1 4 3 ●毕业前至少修读一门全英语授课课程且成绩合格。(全英语授课课程指:1. 选课系统中标注的全英语课程。2. 国际化小学期开设的课程。3. 海外交流学分认定的课程。) 学科基础课(见续表) 高年级研讨课(见续表) 选 修 课 专业选修课(见续表) 任意选修课 *1-10学期均需选修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基础》、《大学化学(实验)》第1-3学期均开,每学期只限选《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基础》3学 分或《大学化学(实验)》3学分其中之一。《大学化学》和《大学化学实验》须在同一学期选修。 附表见Ⅱ-1-32页,建议学生跨类选修通识 课,所修通识课必须包含:1. “核心通识课”至少6学分,一年级至少修读一门;2.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念”模块内课程至少2学分;3. “创新思维与 创业教育”模块内课程至少2学分。(某门课程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时,可重复认定,但所获得学分不累计。) ○学分分布供参考 ★任意选修任何课程。 公 共 基 础 课 91 详 见 附 表 ▲ 政治文明与社会建设 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 经济发展与全球视野 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 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 新生研讨课2 2 通 识 课 16 人文经典与文化传承 8+8 4 4 8 课外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上海大学2019级教学计划表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课 程 分 类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各学年、学期计划学分安排 备 共计 注 课内 Ⅱ-1-19
上海大学2019级教学计划表 学科基础课 课程学分 果程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其自项其期注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验机他学目书他 0830513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A4 08305142|计算机网络A 0869500 信号处理 rococo 08695030 操作系统A 08305140-141离散数学A(1-2) 08695006机器学习基础 p305009010数据结构1-2) 08695007运筹与优化 08695028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 体系结构A 08695008智能系统控制 08695029矩阵代数与应用A 08695031 人工智能与脑认知 08695004|信息论 高年级研讨课 课程学分 课程学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内[课外学备 课程名称 M匚课内匚课外。学备 项读其期注 年级适用 年级适用 0869Y01人工智能进展 研究方法与前沿 0869SY01 专业选修课(第9学期(含)之后的课程可能会进行一次动态调整。) 果程编号 课程名称 其自项读其期注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他学目书他 授验机[他学目书他 大数据:从理论到 0830614 实践A(BgDa 自然语言语义处理 From the Theory to 6|★|08696018 概论 Practice Al 08696010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0869603 机器学习进阶A 08306146算法设计与分析A 708306150数据挖掘A 08306027|计算机图形学 0830626|计算机视觉 08696012请义网络与知识图 i谱 p8306151大数据技术基础A 08306148嵌入式系统原理A321 808696020机器人原理与应用43 08696013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4 「s9021博弈论与强化学习43「∏ 8306089模式识别 8|卩0869602传感器技术与物联 08696014数据科学的数学基 08696034生物信息学A 0869601 数据可视化与人机 p8696035联网计算与网络 交互技术 信息学A 8696032移动计算A 08696036生物特征识别A 块链技术与数据 08696027 A(Blockchain 9★08696026阮无人系统基础 Technology and Data Economics a ★全英语课程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其 他 自 学 项 目 读 书 其 他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其 他 自 学 项 目 读 书 其 他 08305138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A 4 2.5 1 0.5 4 08305142 计算机网络A 5 3.5 1 0.5 7 08695001 信号处理 4 3 1 4 08695030 操作系统A 5 3.5 1 0.5 7 08305140~141 离散数学A(1-2) 6 5 1 5-6 08695006 机器学习基础 4 3 1 8 08305009~010 数据结构(1-2) 8 4 2 2 5-6 08695007 运筹与优化 4 3 1 8 08695028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 体系结构A 5 3.5 1 0.5 5 08695008 智能系统控制 4 3 1 8 08695029 矩阵代数与应用A 5 3.5 1 0.5 6 08695031 人工智能与脑认知 A 5 4 1 9 08695004 信息论 3 3 6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其 他 自 学 项 目 读 书 其 他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其 他 自 学 项 目 读 书 其 他 0869EY01 人工智能进展 2 0.5 1.5 6 0869SY01 研究方法与前沿(智 能) 2 0.5 1.5 8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其 他 自 学 项 目 读 书 其 他 讲 授 实 验 上 机 其 他 自 学 项 目 读 书 其 他 08306145 大数据:从理论到 实践A(Big Data: From the Theory to Practice A) 3 3 6 ★ 08696018 自然语言语义处理 概论 4 3 1 9 08696010 数据分析程序设计 4 3 1 7 08696033 机器学习进阶A 3 2 1 9 08306146 算法设计与分析A 4 3 1 7 08306150 数据挖掘A 3 2 1 9 08306027 计算机图形学 4 3 1 7 08306126 计算机视觉 3 2 1 9 08696012 语义网络与知识图 谱 4 3 1 7 08306151 大数据技术基础A 3 2 1 10 08306148 嵌入式系统原理A 3 2 1 8 08696020 机器人原理与应用 4 3 1 10 08696013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4 3 1 8 08696021 博弈论与强化学习 4 3 1 10 08306089 模式识别 4 3 1 8 08696022 传感器技术与物联 网 4 3 1 10 08696014 数据科学的数学基 础 4 3 1 8 08696034 生物信息学A 2 2 10 08696015 数据可视化与人机 交互技术 3 2 1 8 08696035 互联网计算与网络 信息学A 3 2 1 11 08696032 移动计算A 4 3 1 8 08696036 生物特征识别A 2 2 11 08696027 区块链技术与数据 经济学 A(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Data Economics A) 3 2 1 9 ★ 08696026 无人系统基础 4 3 1 11 ★全英语课程 课程学分 学 期 备 注 共 计 课内 课外 共 计 课内 课外 二年级适用 三年级适用 专业选修课(第9学期(含)之后的课程可能会进行一次动态调整。)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学 期 备 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备 注 共 计 课内 课外 共 计 课内 课外 高年级研讨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学 期 备 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学 期 学 期 备 注 共 计 课内 课外 共 计 课内 课外 上海大学2019级教学计划表 学科基础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学 期 备 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Ⅱ-1-20
上海大学2019级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实践分类 编号 实践环节名称 实践实践形式各学年学分安排 周数学分 分 备注 00914003 军事技能 00874008 形势与政策(实践) 1658001-002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1-2) 第3,6学期 00874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 创新创业实践 ☆ 0869A00 十算机程序设计实训 习890000新创业实训(2) 第4,5学期 0869A006 智能系统联合大作业 0869A007 智能应用联合大作业 课程设计 24第12学期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共计 ☆在校期间,学生参与下述活动之一,可认定该门课程学分。分别是1.联合大作业:2.大学生创新项目:3.学科竞赛获校级(含)以上 奖项,并未冲抵过学分:4.院系认定的创新创业各类活动(累计至少半周时间) I-1-21
集中 分散 一 二 三 四 00914003 军事技能 2 2 √ 2 00874008 形势与政策(实践) 1 √ 1 1658A001~00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1-2) 2 1 1 第3,6学期 0087400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 1 1 √ 1 0000A001 创新创业实践 1 √ 1 ☆ 0869A001 计算机程序设计实训 1 2 √ 2 0869A002~003 创新创业实训(1-2) 4 √ √ 4 第4,5学期 0869A006 智能系统联合大作业 2 4 √ 4 0869A007 智能应用联合大作业 2 4 √ 4 0869A009 毕业设计(论文) 12 24 24 第12学期 共计 45 8 9 4 24 ☆在校期间,学生参与下述活动之一,可认定该门课程学分。分别是1. 联合大作业;2. 大学生创新项目;3. 学科竞赛获校级(含)以上 奖项,并未冲抵过学分;4. 院系认定的创新创业各类活动(累计至少半周时间)。 上海大学2019级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表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实践分类 编号 实践环节名称 实践 周数 实践 学分 实践形式 各学年学分安排 备注 实 习 课 程 设 计 毕业设计 (论文) Ⅱ-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