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 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总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一—“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在《面 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诗句谁都记得。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今天的城市人却陷 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惑症。从前的菜有菜味,肉有肉味。然而,今天我们买到的蔬菜与肉却越来越“没味 儿”了,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比“难吃”更糟糕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转基因的使用令人困 扰,不健康的外卖与劣食遍地生长 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整个社会都在发胖——肥胖从来不 是一个人的问题。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最显著的表现便是营养 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迈克尔·波伦在“饮食觉醒”系列著作中称之为“营养主义的时代”:“饮食” 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仿佛人不是生来就懂得“吃”似的。然而,在寻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最精 明的消费者也可能是愚蠢的 那边厢,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美国的全食超市或许是个典型案例,他 们通过认证制度给予那些“有来头”的食物以名分,以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那些生态食品的出身:这块肉来 自一头一生“住在美丽地方”的牛,或是一只“自由散养鸡”。然而,当“有机”被纳入一个庞大产业的链 条时,“超市里的田园诗”实质上更多是营销话术的炮制而已 假如我们尝试勾勒一幅今天城市中产阶级所处的食物全景,便不难发现,食物不仅是口感问题,也是 种政治,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互动的一种结果。 整体而言,城市人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经深刻改变了。在超市或外卖网订购的食材干净体面,不见泥 土,这些看不见来龙去脉的食物也将背后真实的生产关系和城乡关系隐匿起来。在今天,看直播、上快手围 观“土味文化”成为了一种时髦。烤竹鼠的野趣,令屏幕之外的城市人垂涎欲滴。更有许多四体不勤、五谷 不分的年轻人,迷恋着日本电影《小森林》里那种清新脱俗的乡村意象,“回家种田”的浪漫叙事成为今天 城市中产阶级想象务农的流行模板,务农被诠释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或是一个人的自然救赎 只有反思我们的饮食变迁史,才能弄清楚每个人今天所面临饮食的问题。在人民食物主权发起人之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的严海蓉老师看来,今天我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要关心口感问题,也要从 我们日益不安的食物消费之中窥见世界农业的整体性危机:化学农业,转基因及生态问题。而在世界寻求食 物主权,是一场从无地农民到城市主妇、从耕作者到消费者的多面反击。(摘编自新京报《从今天起,关心 粮食和蔬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如今的食物,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蔬菜和肉越来越 “没味儿”了 B.肥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因为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 整个社会都在发胖。 C.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饮食成为需要精细
1 江西省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 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总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海子在《面 朝大海,春暖花开》里的诗句谁都记得。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今天的城市人却陷 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惑症。从前的菜有菜味,肉有肉味。然而,今天我们买到的蔬菜与肉却越来越“没味 儿”了,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比“难吃”更糟糕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凸显,转基因的使用令人困 扰,不健康的外卖与劣食遍地生长。 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整个社会都在发胖——肥胖从来不 是一个人的问题。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最显著的表现便是营养 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迈克尔·波伦在“饮食觉醒”系列著作中称之为“营养主义的时代”:“饮食” 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仿佛人不是生来就懂得“吃”似的。然而,在寻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最精 明的消费者也可能是愚蠢的。 那边厢,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美国的全食超市或许是个典型案例,他 们通过认证制度给予那些“有来头”的食物以名分,以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那些生态食品的出身:这块肉来 自一头一生“住在美丽地方”的牛,或是一只“自由散养鸡”。然而,当“有机”被纳入一个庞大产业的链 条时,“超市里的田园诗”实质上更多是营销话术的炮制而已。 假如我们尝试勾勒一幅今天城市中产阶级所处的食物全景,便不难发现,食物不仅是口感问题,也是一 种政治,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互动的一种结果。 整体而言,城市人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经深刻改变了。在超市或外卖网订购的食材干净体面,不见泥 土,这些看不见来龙去脉的食物也将背后真实的生产关系和城乡关系隐匿起来。在今天,看直播、上快手围 观“土味文化”成为了一种时髦。烤竹鼠的野趣,令屏幕之外的城市人垂涎欲滴。更有许多四体不勤、五谷 不分的年轻人,迷恋着日本电影《小森林》里那种清新脱俗的乡村意象,“回家种田”的浪漫叙事成为今天 城市中产阶级想象务农的流行模板,务农被诠释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或是一个人的自然救赎。 只有反思我们的饮食变迁史,才能弄清楚每个人今天所面临饮食的问题。在人民食物主权发起人之一、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的严海蓉老师看来,今天我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要关心口感问题,也要从 我们日益不安的食物消费之中窥见世界农业的整体性危机:化学农业,转基因及生态问题。而在世界寻求食 物主权,是一场从无地农民到城市主妇、从耕作者到消费者的多面反击。(摘编自新京报《从今天起,关心 粮食和蔬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食物是人类每天都要面对的最基本问题,然而如今的食物,工业速成的口感越来越重,蔬菜和肉越来越 “没味儿”了。 B.肥胖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因为当大量的工业加工制品、添加脂肪和糖渗透到我们的饮食结构之中, 整个社会都在发胖。 C.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变成了一件需要被指导的事情,营养专家和营养咨询师大行其道,饮食成为需要精细
计算的科学解题 D.城市人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经深刻改变,食物将背后真实的生产关系和城乡关系隐匿起来,务农被诠 释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 答案:C.以偏概全,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由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引出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并由此指出食品问题 B.文章以大量事实为依据,提出只有反思我们的饮食变迁史,才能弄清每个人今天所面临饮食的难题 C.文章由食品的口感问题上升到政治,认为它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互动的一种结果,由浅入深,由表及 里 D.针对今天所面临的饮食难题,文章先指出现象,接着分析问题,最后具体指明了解决的方法。 答案:D.具体指明了解决的方法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得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 B.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使人们在寻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C.看直播、上快手围观“土味文化”成为了一种时髦,媒体青睐的的土味文化透露了生态农业的危机。 D.在严海蓉老师看来,今天我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关心口感问题,更要看到世界农业的整体性危机。 答案:C(A逻辑混乱,海子的诗并不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说法绝对,文中是“总要与”B.无中生有 强加因果D关系错误,原文是并列关系“不只要…也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 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 成各项使命后,于2009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时57分59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 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 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将与玉兔二号合作 完成任务。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査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 究。中国人的探月工程,是在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迈出了新的一步。(摘自《百度百科·探月工程》) 材料二 中国因成为第一个将航天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国家而进一步赢得自豪感和威望。通过取得的经验、开展 的试验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这将惠及全人类。探月行动可以测试新方法和新材料。月球还拥有丰富的矿 产、能源以及像钛和铀这样的稀土元素 探月行动的髙昂成本和专业知识意味着中国无法独自开展工作。嫦娥四号的合作伙伴包括德国、荷兰、 沙特和瑞典。中国人可以自豪,不过所有人都将受益。(摘编自香港《南华早报》,2019年1月3日) 材料三 月3日,一张清晰的月背影像图“刷屏”各大外媒。这是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由中 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拍摄,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飞行 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首次实现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2 计算的科学解题。 D.城市人与食物打交道的方式已经深刻改变,食物将背后真实的生产关系和城乡关系隐匿起来,务农被诠 释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 答案:C.以偏概全,对于谨小慎微者而言,饮食变成了一件需要精细计算的科学解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由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句引出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并由此指出食品问题。 B.文章以大量事实为依据,提出只有反思我们的饮食变迁史,才能弄清每个人今天所面临饮食的难题。 C.文章由食品的口感问题上升到政治,认为它是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互动的一种结果,由浅入深,由表及 里。 D.针对今天所面临的饮食难题,文章先指出现象,接着分析问题,最后具体指明了解决的方法。 答案:D.具体指明了解决的方法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来源:学*科*网] A.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告诉我们想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得要与好的食物打交道。 B.名目繁多且售价昂贵的天然食品、有机食品不断兴起,使人们在寻求健康饮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C.看直播、上快手围观“土味文化”成为了一种时髦,媒体青睐的的土味文化透露了生态农业的危机。 D.在严海蓉老师看来,今天我们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只关心口感问题,更要看到世界农业的整体性危机。 答案:C(A 逻辑混乱,海子的诗并不是要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说法绝对,文中是“总要与”B.无中生有, 强加因果 D 关系错误,原文是并列关系“不只要……也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04 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 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在圆满完 成各项使命后,于 2009 年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2010 年 10 月 1 日 18 时 57 分 59 秒“嫦娥二号”顺利发射, 也已圆满并超额完成各项既定任务。2012 年 9 月 19 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 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将与玉兔二号合作 完成任务。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 究。中国人的探月工程,是在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迈出了新的一步。(摘自《百度百科•探月工程》) 材料二 中国因成为第一个将航天器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国家而进一步赢得自豪感和威望。通过取得的经验、开展 的试验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这将惠及全人类。探月行动可以测试新方法和新材料。月球还拥有 丰富的矿 产、能源以及像钛和铀这样的稀土元素。 探月行动的高昂成本和专业知识意味着中国无法独自开展工 作。嫦娥四号的合作伙伴包括德国、荷兰、 沙特和瑞典。中国人可以自豪,不过所有人都将受益。(摘编自香港《南华早报》,2019 年 1 月 3 日) 材料三 1 月 3 日,一张清晰的月背影像图“刷屏”各大外媒。这是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由中 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拍摄,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嫦娥四号探测器翩然落月,首次实现人类飞行 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首次实现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称,“进入21世纪后,成功让探测器在月球着陆的国家只有中国。中国有望在月 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美国《天文学》杂志指出,“这次登陆是中国太空计划的重大成就,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未 开发的月球区域的新数据库。同时,这项任务将收集独特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早期的太阳系,甚至可 能是早期的宇宙。”英国《独立报》也认为,“这次任务将是对月球遥远的另一面的开拓性观察。 英国《卫报》称,“此次任务的目的是详细测量月球的地形和矿物成分。鉴于着陆地一一艾特肯盆地被 认为形成于月球历史早期的一次巨大碰撞中,嫦娥四号可能会为月球的形成提供新的线索。” 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硏究所国防战略与能力高级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看来,“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值 得中国骄傲的,这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使命。中国人对太空探索计划充满热情,并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关键部 分。”(摘编自《中国正开辟太空新时代》,人民网2019年01月7日) 材料四 近年来,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参与主 体不断増多、创新模式大量涌现等态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日趋显著 2012-2017年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图(单位:亿美元,%) 10% 50% 1000 2012年 2015年 2016年 市场规模《亿美元)一同比长% (摘编自《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前瞻网2019年01月9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 分成功发射升空。 B.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中国将在月球开发领域 领先世界一步 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合作完成月面勘测任务,并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 月背影像图 D.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等态势,对经济社 会的影响日趋显著 答案:B.(中国有望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前已经发射的“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探测器,还有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都属于无
3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称,“进入 21 世纪后,成功让探测器在月球着陆的国家只有中国。中国有望在月 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美国《天文学》杂志指出,“这次登陆是中国太空计划的重大成就,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未 开发的月球区域的新数据库。同时,这项任务将收集独特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早期的太阳系,甚至可 能是早期的宇宙。”英国《独立报》也认为,“这次任务将是对月球遥远的另一面的开拓性观察。” 英国《卫报》称,“此次任务的目的是详细测量月球的地形和矿物成分。鉴于着陆地——艾特肯盆地被 认为形成于月球历史早期的一次巨大碰撞中,嫦娥四号可能会为月球的形成提供新的线索。” 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国防战略与能力高级分析师马尔科姆·戴维斯看来,“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值 得中国骄傲的,这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使命。中国人对太空探索计划充满热情,并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关键部 分。”(摘编自《中国正开辟太空新时代》,人民网 2019 年 01 月 7 日) 材料四 近年来,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参与主 体不断增多、创新模式大量涌现等态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日趋显著。 (摘编自《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前瞻网 2019 年 01 月 9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已于 2007 年 10 月 24 日 18 时 05 分成功发射升空。 B.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人类飞行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中国将在月球开发领域 领先世界一步。 C.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合作完成月面勘测任务,并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 月背影像图。 D.全球太空探索产业经济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市场收入持续上涨、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等态势,对经济社 会的影响日趋显著。 答案:B.(中国有望在月球开发领域领先世界一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目前已经发射的“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探测器,还有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探测器,都属于无
人月球探测阶段 B.由材料四图表可知,2012年至2017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由3022亿美元增长至3835亿美元,5年平 均增长率26.9%。 C.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为中国赢得自豪感和威望,可中国探月行动仍受成本和专业知识的影响无 法独自开展工作。 D.国外媒体对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开启 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答案:D.(国外媒体报道的是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后的意义) 6.四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嫦娥四号的成功又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概括。(6分) 答: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介绍中国探月工程(历程),材料二侧重介绍中国探月行动需要多方合作,材 料三侧重介绍国外媒体对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肯定。材料四侧重介绍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发展现状 与趋势。(4分) 意义:①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未开发的月球区域的新数据库。②可能会为月球的形成提供新 的线索。(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父亲的老房子 余开泰 傍晚,母亲打来了电话,说拆了一半的老房子终于被雨水冲垮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 六年前,父亲从医院回来对母亲说:“我要建一栋新房子!”母亲一愣:“我们哪来的钱呢?”父亲说:“我 这病怕是治不好了,我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完成。那就是为你建一栋新房子,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就答应过你的!” 那时家里住的房子是爷爷二十多年前建的。是一栋土砖房,有四个房间,一个客厅和一个厨房。虽然已 经过了二十多年,爷爷也已经去世,土砖房的墙上也有了一些黑色的印子,甚至有些地方还开了裂,瓦楞上 长满了野草,窗棂也被某些小动物啃啮过,但是在村里依然没有落伍,可是现在父亲却坚持要把它拆掉。 母亲沉默了,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 老房子被推倒了,工人们挑来了一担担红色的泥土,板车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瓦片和木头,院子里一派 热火朝天 个月后,房子就建好了——那是一栋两层的土坯房。父亲还请人在墙壁上刷了一层石灰。乔迁宴上 父亲开心地陪客人们喝酒,父亲过去从不喝酒,但那一天他喝了很多,母亲一直在厨房里忙碌,我看见她的 眼角挂着泪珠 半年后,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妹妹也考上了高中。而父亲的病更严重了,严重得已经没有办法去外面 打工,只好呆在家里帮母亲没日没夜地扎竹扫帚 毕业后,我在老家县城的一所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后来,我认识了女朋友小莉一一一位漂亮的幼儿 园老师 元旦放假,我邀请小莉来到了我的老家。小莉说,老家就像一幅水墨画,漂亮极了!不过就是上厕所有点 不太方便 临走时,我对父亲说,我要在老房子旁边建一栋新房子。母亲有些担心地说,如果建一栋新房子我们家 就有了两栋房子,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多余的一栋房子就会被政府拆掉。父亲一愣,嘴角蠕动了几下,接 着沉默了。 轰隆轰隆的挖掘机开过来了,大卡车也从远方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砖头、水泥和钢筋。工人们砌墙的砌 墙,搬砖的搬砖,一个多月后,新房子就建好了 那是一栋三室两厅,两层半的小洋楼。我们又请来了装修师傅,在房子里装上了水电,刷上了乳胶漆
4 人月球探测阶段。 B. 由材料四图表可知,2012 年至 2017 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由 3022 亿美元增长至 3835 亿美元,5 年平 均增长率 26.9%。 C.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为中国赢得自豪感和威望,可中国探月行动仍受成本和专业知识的影响无 法独自开展工作。 D.国外媒体对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开启 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答案:D.(国外媒体报道的是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后的意义) 6.四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嫦娥四号的成功又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概括。(6 分) 答: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介绍中国探月工程(历程),材料二侧重介绍中国探月行动需要多方合作,材 料三侧重介绍国外媒体对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的肯定。材料四侧重介绍全球太空探索产业发展现状 与趋势。(4 分) 意义:①为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提供关于未开发的月球区域的新数据库。②可能会为月球的形成提供新 的线索。(2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父亲的老房子 余开泰 傍晚,母亲打来了电话,说拆了一半的老房子终于被雨水冲垮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 六年前,父亲从医院回来对母亲说:“我要建一栋新房子!”母亲一愣:“我们哪来的钱呢?”父亲说:“我 这病怕是治不好了,我还有一个愿望没有完成。那就是为你建一栋新房子,当初结婚的时候我就答应过你的!” 那时家里住的房子是爷爷二十多年前建的。是一栋土砖房,有四个房间,一个客厅和一个厨房。虽然已 经过了二十多年,爷爷也已经去世,土砖房的墙上也有了一些黑色的印子,甚至有些地方还开了裂,瓦楞上 长满了野草,窗棂也被某些小动物啃啮过,但是在村里依然没有落伍,可是现在父亲却坚持要把它拆掉。 母亲沉默了,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 老房子被推倒了,工人们挑来了一担担红色的泥土,板车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瓦片和木头,院子里一派 热火朝天。 一个月后,房子就建好了——那是一栋两层的土坯房。父亲还请人在墙壁上刷了一层石灰。乔迁宴上, 父亲开心地陪客人们喝酒,父亲过去从不喝酒,但那一天他喝了很多,母亲一直在厨房里忙碌,我看见她的 眼角挂着泪珠。 半年后,我考上了省城的大学,妹妹也考上了高中。而父亲的病更严重了,严重得已经没有办法去外面 打工,只好呆在家里帮母亲没日没夜地扎竹扫帚。 毕业后,我在老家县城的一所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师。后来,我认识了女朋友小莉——一位漂亮的幼儿 园老师。 元旦放假,我邀请小莉来到了我的老家。小莉说,老家就像一幅水墨画,漂亮极了!不过就是上厕所有点 不太方便。 临走时,我对父亲说,我要在老房子旁边建一栋新房子。母亲有些担心地说,如果建一栋新房子我们家 就有了两栋房子,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多余的一栋房子就会被政府拆掉。父亲一愣,嘴角蠕动了几下,接 着沉默了。 轰隆轰隆的挖掘机开过来了,大卡车也从远方运来了一堆堆沙石、砖头、水泥和钢筋。工人们砌墙的砌 墙,搬砖的搬砖,一个多月后,新房子就建好了。 那是一栋三室两厅,两层半的小洋楼。我们又请来了装修师傅,在房子里装上了水电,刷上了乳胶漆
贴上了瓷砖,铺上了大理石。 寒假,我和小莉结婚了,我们搬进了新房,父母、妹妹也搬进了新房。我们一家人住在新房子里,其乐 融融。不过母亲每天都会陪父亲去旁边的老房子里走一走,看一看 寒假过去了,学校开学了,我和小莉返回了县城。 周三的下午,母亲焦急地打来了电话,她说村里开始拆空心房、危房了 父亲的病越来越严重,周六我接他去县城的医院看病。医生悄悄地对我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没 法治了 回来的时候,父亲一直盯着村口那些被拆的房子。我知道,父亲是在担心家里的老房子 又是一个周三的下午,母亲带着哭腔打来了电话,说挖掘机已经开到了我们家,老房子就要被拆了。我 赶紧叫上小莉一起回家。 老房子的周围站满了人,挖掘机就停在院子里,几位乡干部正在和我父母宣讲政策。乡干部说农村只允 许一户一宅,我们家有了新房子,老房子就应该拆掉。挖掘机喘着粗气开了过去,“咔嚓”的一声,老房子 的屋顶就被掀掉了,房梁、檩子、瓦片洒落得到处都是 父亲像疯了一般地扑了过去,抱着墙壁一动也不动,任凭瓦砾砖块打在身上。父亲像一只巨大的蜻蜓钉 在荷叶上,捍卫着自己的领土,又像一只发怒的母鸡,张开着翅膀护卫着未成年的幼崽。 挖掘机停了下来,母亲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着对乡干部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挨不了几天 剩下的墙壁就过一段时间再拆吧 挖掘机喘着粗气走了,父亲坐在墙根下久久不愿离开。 晚上,母亲喂父亲喝了一小碗粥。喝完粥,父亲让我打着手电陪着他去老房子里转一转。 老房子的屋顶被掀掉了,房梁、檩子、瓦片散落得到处都是,月光穿过屋顶,斜斜地照在老房子里,散 落在地上的房梁、檩子、瓦片泛着惨白惨白的光。父亲蹲下身子,抚摸着散落在地上的房梁、檩子和瓦片 就像过去抚摸我和妹妹的头一样,充满了柔情。 父亲头痛了一个晚上,天亮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 今年的雨水特别充沛,秋雨一下就是十几天,门前的柿子树、酸枣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 的枝丫在风雨中摇来摇去 母亲说昨天晚上,风雨大作,大概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院子里“轰隆”地一声巨响。第二天起来一看, 老房子不见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选自余开泰《红土地上的骆驼》,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多处写到父亲的病,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对塑造父亲的形象、母亲的形象和我的形象起着较 大的作用 B.父亲拆掉老房子建新房子,我在房子旁边建新房子都是为了实现结婚时对妻子的承诺。 C.小说结尾环境的描写,暗示了我们因为老房子被拆、父亲的去世而感到悲伤难过,也为下文老房子的 坍塌埋下了伏笔 D.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长短句结合,富于节奏感,将寻常用语叙写得有滋有味。 答案:B(我建新房子并不是为了实现结婚时对妻子的承诺) 8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勤劳善良。听说要建新房子,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乔迁宴上,一直在厨房里忙碌。②关 心丈夫。每天陪丈夫看老房子,要求乡干部晚一些日子拆老房子,喂丈夫喝粥。③做事有远见。知道建了新 房就会拆除老房子 9.“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 由于“我”的一些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父亲、母亲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 明。(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5 贴上了瓷砖,铺上了大理石。 寒假,我和小莉结婚了,我们搬进了新房,父母、妹妹也搬进了新房。我们一家人住在新房子里,其乐 融融。不过母亲每天都会陪父亲去旁边的老房子里走一走,看一看。 寒假过去了,学校开学了,我和小莉返回了县城。 周三的下午,母亲焦急地打来了电话,她说村里开始拆空心房、危房了。 父亲的病越来越严重,周六我接他去县城的医院看病。医生悄悄地对我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没 法治了。 回来的时候,父亲一直盯着村口那些被拆的房子。我知道,父亲是在担心家里的老房子。 又是一个周三的下午,母亲带着哭腔打来了电话,说挖掘机已经开到了我们家,老房子就要被拆了。我 赶紧叫上小莉一起回家。 老房子的周围站满了人,挖掘机就停在院子里,几位乡干部正在和我父母宣讲政策。乡干部说农村只允 许一户一宅,我们家有了新房子,老房子就应该拆掉。挖掘机喘着粗气开了过去,“咔嚓”的一声,老房子 的屋顶就被掀掉了,房梁、檩子、瓦片洒落得到处都是…… 父亲像疯了一般地扑了过去,抱着墙壁一动也不动,任凭瓦砾砖块打在身上。父亲像一只巨大的蜻蜓钉 在荷叶上,捍卫着自己的领土,又像一只发怒的母鸡,张开着翅膀护卫着未成年的幼崽。 挖掘机停了下来,母亲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哭着对乡干部说,父亲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挨不了几天, 剩下的墙壁就过一段时间再拆吧。 挖掘机喘着粗气走了,父亲坐在墙根下久久不愿离开。 晚上,母亲喂父亲喝了一小碗粥。喝完粥,父亲让我打着手电陪着他去老房子里转一转。 老房子的屋顶被掀掉了,房梁、檩子、瓦片散落得到处都是,月光穿过屋顶,斜斜地照在老房子里,散 落在地上的房梁、檩子、瓦片泛着惨白惨白的光。父亲蹲下身子,抚摸着散落在地上的房梁、檩子和瓦片, 就像过去抚摸我和妹妹的头一样,充满了柔情。 父亲头痛了一个晚上,天亮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 今年的雨水特别充沛,秋雨一下就是十几天,门前的柿子树、酸枣树上的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 的枝丫在风雨中摇来摇去。 母亲说昨天晚上,风雨大作,大概凌晨两三点钟的时候,院子里“轰隆”地一声巨响。第二天起来一看, 老房子不见了,院子里只剩下一堆红土。(选自余开泰《红土地上的骆驼》,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多处写到父亲的病,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对塑造父亲的形象、母亲的形象和我的形象起着较 大的作用。 B.父亲拆掉老房子建新房子,我在房子旁边建新房子都是为了实现结婚时对妻子的承诺。 C.小说结尾环境的描写,暗示了我们因为老房子被拆、父亲的去世而感到悲伤难过,也为下文老房子的 坍塌埋下了伏笔。 D.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长短句结合,富于节奏感,将寻常用语叙写得有滋有味。 答案:B (我建新房子并不是为了实现结婚时对妻子的承诺) 8.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勤劳善良。听说要建新房子,扎竹扫帚的速度越来越快。乔迁宴上,一直在厨房里忙碌。②关 心丈夫。每天陪丈夫看老房子,要求乡干部晚一些日子拆老房子,喂丈夫喝粥。③做事有远见。知道建了新 房就会拆除老房子。 9.“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 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 由于“我”的一些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③衬托人物:父亲、母亲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 明。(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 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土,调叶县尉。煕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 留再任。苏轼裳见其诗文以为效绝当世独京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史是声名始震知太和悬以平易为治时课颁 盐,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译文: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 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 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很有才, 让(他)继续担任此职。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 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 颁盐,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 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 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 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 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 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散φ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 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译文: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 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 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 黄庭坚出任宜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灵》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 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宜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 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灵》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 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 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 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以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 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 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译文: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 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 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 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宜州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宜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岁。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 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 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 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 ...,留守文彦博才之, 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 盐①,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译文: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 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一日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 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很有才, 让(他)继续担任此职。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 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 颁盐筴,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 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 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 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 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 闻者壮之。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②法。以亲嫌,遂移戍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 介 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译文: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 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 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 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灵》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 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 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灵》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 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 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 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以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 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 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 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译文: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 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 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 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岁。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 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 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环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
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灣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宋史·黄庭坚传》) 译文: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 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 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 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竞到了 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濡皖的山谷诗、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因而自号为山谷道人 ①颁盐:征收分摊盐莢:;②散:歪曲,枉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 B.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 C.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 D.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 答案:D(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 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西汉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B.“服除”即为服阕,意思是守丧期满除服。按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孝三年,三年后才能除去 丧服 C.草书:“汉字七体”中的一体。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楷书、草书、行书 是人的别称,有“自号”与“别号”之分。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 画的署名。 答案: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庭坚机警聪明,幼年时书读几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考问他,没有不知道的。后因苏轼的夸赞名声 震动四方。 B.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照看,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在墓旁筑室守孝,哀伤成疾几 乎丧命 C.黄庭坚正直豪壮,奉命修订《神宗实录》,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 答,毫无顾忌。 D.黄庭坚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陈师道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文深受苏 轼推重。 答案:D“诗比杜甫”错,黄庭坚只是作诗向杜甫学习,并不是诗歌成就可与杜甫相提并论了。“文配苏 轼”是“蜀、江西君子”说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 译文: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 很有才,让(他)继续担任此职
7 其重之也如此。初,游灊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宋史·黄庭坚传》) 译文: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 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 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以黄庭坚配享苏轼,并称“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 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 这种地步。起初,黄庭坚游灊皖的山谷诗、石牛洞,喜欢该地方林泉优美,因而自号为山谷道人。 ①颁盐:征收分摊盐筴;②骫:歪曲,枉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 B.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 C.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 D.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 答案:D(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 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西汉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B.“服除”即为服阕,意思是守丧期满除服。按封建礼制,父母死后须穿丧服守孝三年,三年后才能除去 丧服。 C.草书:“汉字七体”中的一体。汉字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楷书、草书、行书。 D.号是人的别称,有“自号”与“别号”之分。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 画的署名。 答案:A.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黄庭坚机警聪明,幼年时书读几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考问他,没有不知道的。后因苏轼的夸赞名声 震动四方。 B.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照看,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在墓旁筑室守孝,哀伤成疾几 乎丧命。 C.黄庭坚正直豪壮,奉命修订《神宗实录》,却被章敦、蔡卞及其党羽诬陷并盘问。面对盘问,他照实回 答,毫无顾忌。 D.黄庭坚学问文章,天性生成,人们对他的评价很高,陈师道说他诗比杜甫,文配苏轼,其人其文深受苏 轼推重。 答案:D(“诗比杜甫”错,黄庭坚只是作诗向杜甫学习,并不是诗歌成就可与杜甫相提并论了。“文配苏 轼”是“蜀、江西君子”说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 译文: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 很有才,让(他)继续担任此职
(2)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 译文:转运判官陈举秉承(赵挺之)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 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宜州管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小题。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注】①此词作于康熙十七年十月,诗人随驾北巡塞上时。②谢娘,东晋才女谢道韫。她曾因咏雪名句“未 若柳絮因风起”享有盛名。③瀚海:谓沙漠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标题来看,“塞上咏雪花”,按照传统的分类,这是一篇“咏物”的中调,但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他 打乱“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 B.作者把雪花当作群芳之一,在词的开篇平空地制造矛盾,再以新奇的手法解决矛盾,这种创新见出了 容若的才调高绝、独出机杼 C.词的上片重点在“不是人间富贵花”,词人旨在表明自己偏爱雪花的理由:雪花虽不像富贵花那样雍容 华贵,却自有其清高孤绝的姿态 D.词的下片“谢娘别后谁能惜”,一语沉痛,这句话看似实指东晋才女谢道韫,实则一语双关,仍有对心 爱女子的代称一层意思。 答案:A(此为小令。) 15.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①不慕人世荣华富贵,厌弃仕宦生涯:作者认为雪花不是人间富贵花,这既是他的审美选择也是他 对于富贵门阀种种(仕宦生涯)束缚的逆反心态的反射。 ②羁旅飘泊:剔泊天涯的雪花与随驾北巡塞上的诗人惺惺相惜。 ③孤独悲凉:凄冷的月光下,西风掀起万里狂沙,夹着漫天飞雪,吹向无际的大漠相伴的只有寒月悲笳, 物人相似。 整首词中诗人以雪花自况,托物言志,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复杂情怀。(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的内在生命——它的各种行动 的源泉—一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热情、思想和 理想。”所以一个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离骚》,不能体会到屈原面对世俗之人投机取巧、毫无原则而喊 出的“_固时俗之工巧兮,缅规矩而改错”的苦痛;从来没有读过《庄子》,不能体会到庄周在《逍遥游》 中对宋荣子“定平内外之分,辫平荣辱之境”的思想仍然处于的局限的惋借;从来没有读过唐诗和宋词 和千年文章,不能感奋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这 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决没有资格说他懂什么是“中华民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8 (2)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 译文:转运判官陈举秉承(赵挺之)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 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4~15 小题。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① 纳兰性德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②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③沙。 【注】①此词作于康熙十七年十月,诗人随驾北巡塞上时。②谢娘,东晋才女谢道韫。她曾因咏雪名句 “未 若柳絮因风起”享有盛名。③瀚海:谓沙漠。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从标题来看,“塞上咏雪花”,按照传统的分类,这是一篇“咏物”的中调,但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 他 打乱“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 B.作者把雪花当作群芳之一,在词的开篇平空地制造矛盾,再以新奇的手法解决矛盾,这种创新见出了 容若的才调高绝、独出机杼。 C.词的上片重点在“不是人间富贵花”,词人旨在表明自己偏爱雪花的理由:雪花虽不像富贵花那样雍容 华贵,却自有其清高孤绝的姿态。 D.词的下片 “谢娘别后谁能惜”,一语沉痛,这句话看似实指东晋才女谢道韫,实则一语双关,仍有对心 爱女子的代称一层意思。 答案:A(此为小令。) 15.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 分) 答:①不慕人世荣华富贵,厌弃仕宦生涯:作者认为雪花不是人间富贵花,这既是他的审美选择也是他 对于富贵门阀种种(仕宦生涯)束缚的逆反心态的反射。 ②羁旅飘泊:飘泊天涯的雪花与随驾北巡塞上的诗人惺惺相惜。 ③孤独悲凉:凄冷的月光下,西风掀起万里狂沙,夹着漫天飞雪,吹向无际的大漠相伴的只有寒月悲笳, 物人相似。 整首词中诗人以雪花自况,托物言志,委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复杂情怀。(答对 3 点即可得满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的内在生命——它的各种行动 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热情、思想和 理想。”所以一个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离骚》,不能体会到屈原面对世俗之人投机取巧、毫无原则而喊 出的“ 固时俗之工巧兮 , 缅规矩而改错 ”的苦痛;从来没有读过《庄子》,不能体会到庄周在《逍遥游》 中对宋荣子“ 定乎内外之分 , 辩乎荣辱之境 ”的思想仍然处于的局限的惋惜;从来没有读过唐诗和宋词 和千年文章,不能感奋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忧乐观……这 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决没有资格说他懂什么是“中华民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①近日,@平安宝安通报“父母虐童”案,女童父母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视频发布人王某被行政处罚 (12月28日《中国青年报》) ②通报发出后,不少网友对于视频发布者被处罚表示不能理解,他们认为爆料者不偷窥,不将视频发布 到网上,那么女孩的遭遇就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女孩可能还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阴霾中。还有些 网友提出爆料者是否能将功抵罪,否则将不利于鼓励善行。 ③其实,网友的这些观点反映出他们(1) ,在判断事情的时候容易从自身为人处世的人情维 度出发。笔者认为,(2) ,对于“父母虐童“案中爆料网友的做法,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 一码归一码。登录摄像头偷窥和将视频发布到网上的行为侵犯了女童家庭的隐私,(3) 爆料者 大胆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应该鼓励和提倡。 ④厘清是非,捍卫公正,是 社会的要义。女童父母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视频发布人被行政 处罚,并不是的糊涂判案。惩罚分明、 ,才能更好地划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彰显法律 的公平正义。对于处罚引发的舆论,深圳公安也第一时间作出回应,警方综合考量之后给予了一定的行政处 罚 ⑤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即使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 的,帮助女孩脱离了痛苦的处境。总之,我们该鼓励和提倡的是用合法合规的渠道进行举报和监督。 17.依次填入文中第四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法治各打五十大板 罚当其罪 B.法制和稀泥、抹光墙 罚不当罪 C.法治和稀泥、抹光墙 罚当其罪 法制各打五十大板 罚不当罪 答案:A(法制社会: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指的是社会是依法的,讲法的,是有法 律制度的。法治社会是和人治社会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 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和稀泥、抹光墙:和事佬做派。各打五十大 板:对事物不分青红息白,不论是非曲直,对当事人双方都加以批评、指责,打击或惩罚处理。罚当其罪 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罚不当罪: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当)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即使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 的 B.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即使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 的 C.虽然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 的 D.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 的 答案:C(主语不同,关联词放后面;事件已经发生,不需假设。) 19.在上文第三段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语意前后呼应,连贯畅通,每空不超过12字。(6分) (1)法律知识的缺乏(判断从下一句从自身为人处世的人情维度出发)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 ①近日,@平安宝安通报“父母虐童”案,女童父母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视频发布人王某被行政处罚。 (12 月 28 日《中国青年报》) ②通报发出后,不少网友对于视频发布者被处罚表示不能理解,他们认为爆料者不偷窥,不将视频发布 到网上,那么女孩的遭遇就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女孩可能还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阴霾中。还有些 网友提出爆料者是否能将功抵罪,否则将不利于鼓励善行。 ③其实,网友的这些观点反映出他们(1)_________,在判断事情的时候容易从自身为人处世的人情维 度出发。笔者认为,(2)_________,对于“父母虐童“案中爆料网友的做法,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待, 一码归一码。登录摄像头偷窥和将视频发布到网上的行为侵犯了女童家庭的隐私,(3)_________;爆料者 大胆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应该鼓励和提倡。 ④厘清是非,捍卫公正,是_________社会的要义。女童父母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视频发布人被行政 处罚,并不是_________的糊涂判案。惩罚分明、_________,才能更好地划清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彰显法律 的公平正义。对于处罚引发的舆论,深圳公安也第一时间作出回应,警方综合考量之后给予了一定的行政处 罚。 ⑤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即使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 的,帮助女孩脱离了痛苦的处境。总之,我们该鼓励和提倡的是用合法合规的渠道进行举报和监督。 17.依次填入文中第四段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法治 各打五十大板 罚当其罪 B.法制 和稀泥、抹光墙 罚不当罪 C.法治 和稀泥、抹光墙 罚当其罪 D.法制 各打五十大板 罚不当罪 答案:A(法制社会: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指的是社会是依法的,讲法的,是有法 律制度的。法治社会是和人治社会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运行,并且 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和稀泥、抹光墙:和事佬做派。各打五十大 板 : 对事物不分青红皀白,不论是非曲直,对当事人双方都加以批评、指责,打击或惩罚处理。罚当其罪: 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 罚不当罪: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当)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即使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 的。 B.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即使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 的。 C.虽然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 的。 D.这起事件中的两位爆料者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但是他们勇敢地举报女童父 母的做法还是很有意义 的。 答案:C(主语不同,关联词放后面;事件已经发生,不需假设。) 19.在上文第三段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语意前后呼应,连贯畅通,每空不超过 12 字。(6 分) (1)法律知识的缺乏 (判断从下一句从自身为人处世的人情维度出发)
(2)方的处罚是合理的(或这种处罚是合理的) (3)应受到相应的处罚(与“应该鼓励和提倡”相对)(每句2分) 20.用引标加正标的形式给整段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30个字。(5分) 引标,厘渣是非,捍卫公正正标:“父母虐童案”当喜父母与举报者双双受团(引标2分正标3分) 21.下列书信用语,叙述正确的选项是(3分)() A.“世兄”可以用来称呼晚辈。 B.给师长写信,信首提称语要用“砚右” C.书信结尾的问候语,“敬请金安”多用于商界。 D.给师长写信,为了表示敬意,结尾署名时要称“愚生” 答案:A(B项给师长书信的提称语可用“函丈”“坛席”“讲座”“尊前”“尊鉴”;“砚右”则是用于同学时 的提称语。C项“敬请金安”用于父母或祖父母;对商界则用“敬请筹安”。D项给师长写信,结尾署名时要 称“学生”或“受业”“愚”字在应用文中,多是长辈对晚翠的自谦辞,非指钝,如父子合称愚父子、夫 妻合称愚夫妇、兄弟合称愚兄弟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6月8日上午,东川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在为一名产妇做完剖腹产手术后,产妇出血不止。医院四 处为产妇寻找AB血型的义务献血者,无果。妇产科手术医生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为产妇义务献血200毫 升,最终让她转危为安 事后,云南省卫生厅法监处认为,东川区人民医院违法采供血,要求医院进行整改,不准表扬献血医生, 并对医院下发了《处罚预先通知书》和《听证告知书》,决定对医院处以6万元的经济处罚。 医生献血救病人,医院却接到一纸罚单,对此事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 于800字 【立意参考】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规范的侧度化实践。法律并不是万能的高度的法律化一定高不开道德的 支撑。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只强调道德的作用,或者是只强调法律 的作用,都属于二类立意。脱离二者立意判偏题或高题
10 (2)警方的处罚是合理的(或这种处罚是合理的) (3)应受到相应的处罚(与“应该鼓励和提倡”相对) (每句 2 分) 20.用引标加正标的形式给整段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30 个字。(5 分) 引标:厘清是非,捍卫公正 正标:“父母虐童案”当事父母与举报者双双受罚(引标 2 分正标 3 分) 21.下列书信用语,叙述正确的选项是(3 分)( ) A.“世兄”可以用来称呼晚辈。 B.给师长写信,信首提称语要用“砚右”。 C.书信结尾的问候语,“敬请金安”多用于商界。 D.给师长写信,为了表示敬意,结尾署名时要称“愚生”。 答案:A(B 项给师长书信的提称语可用“函丈”“坛席”“讲座”“尊前”“尊鉴”;“砚右”则是用于同学时 的提称语。C 项“敬请金安”用于父母或祖父母;对商界则用“敬请筹安”。D 项给师长写信,结尾署名时要 称“学生”或“受业”。“愚”字在应用文中,多是长辈对晚辈的自谦辞,非指愚钝,如父子合称愚父子、夫 妻合称愚夫妇、兄弟合称愚兄弟等。)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18 年 6 月 8 日上午,东川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在为一名产妇做完剖腹产手术后,产妇出血不止。医院四 处为产妇寻找 AB 血型的义务献血者,无果。妇产科手术医生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为产妇义务献血 200 毫 升,最终让她转危为安。 事后,云南省卫生厅法监处认为,东川区人民医院违法采供血,要求医院进行整改,不准表扬献血医生, 并对医院下发了《处罚预先通知书》和《听证告知书》,决定对医院处以 6 万元的经济处罚。 医生献血救病人,医院却接到一纸罚单,对此事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 于 800 字。 【立意参考】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法律并不是万能的,高度的法律化一定离不开道德的 支撑。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只强调道德的作用,或者是只强调法律 的作用,都属于二类立意。脱离二者立意判偏题或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