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养殖贝类疾病 第一节 珍珠贝的疾病 第二节 鲍的疾病 第三节 牡蛎的疾病
第十章 养殖贝类疾病 第一节 珍珠贝的疾病 第二节 鲍的疾病 第三节 牡蛎的疾病
一、概述 目前我国生产海水珍珠的珍珠贝类主要有: ➢ 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 ➢ 大珠母贝(P. maxima)、 ➢ 珠母贝(P. margaritifera) ➢ 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 第一节 珍珠贝的疾病
一、概述 目前我国生产海水珍珠的珍珠贝类主要有: ➢ 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 ➢ 大珠母贝(P. maxima)、 ➢ 珠母贝(P. margaritifera) ➢ 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 第一节 珍珠贝的疾病
1. 真菌和细菌性疾病: (具体种类不详) 1) 危害:产生毒素抑制幼苗生长甚至毒杀幼虫 2)防治:a. 用抗生素处理:如100mg/l链霉素,15mg/l磺胺或3mg/l金霉素 b. 物理方法,如:调节光照、用紫外线处理水体等。 2. 桡足类、纤毛类以及孑孓(蚊子幼虫)病 1) 危害:a. 与珍珠贝幼苗争夺饵料; b. 直接危害珍珠贝幼苗。 2)防治:a. 彻底清池消毒,并用高锰酸钾消毒育苗池; b. 使用三级砂滤海水; c. 用网捞取孑孓等幼虫。 二、育苗阶段的疾病
1. 真菌和细菌性疾病: (具体种类不详) 1) 危害:产生毒素抑制幼苗生长甚至毒杀幼虫 2)防治:a. 用抗生素处理:如100mg/l链霉素,15mg/l磺胺或3mg/l金霉素 b. 物理方法,如:调节光照、用紫外线处理水体等。 2. 桡足类、纤毛类以及孑孓(蚊子幼虫)病 1) 危害:a. 与珍珠贝幼苗争夺饵料; b. 直接危害珍珠贝幼苗。 2)防治:a. 彻底清池消毒,并用高锰酸钾消毒育苗池; b. 使用三级砂滤海水; c. 用网捞取孑孓等幼虫。 二、育苗阶段的疾病
1. 立克次氏体病: 1)病原:类立克次氏体 2)症状及危害:初期无明显症状,暴发时外套膜萎 缩,感染率90%以上 3)诊断:光镜检查包涵体;确诊需用电镜检查。 4)防治:无良方 三、养成阶段的疾病
1. 立克次氏体病: 1)病原:类立克次氏体 2)症状及危害:初期无明显症状,暴发时外套膜萎 缩,感染率90%以上 3)诊断:光镜检查包涵体;确诊需用电镜检查。 4)防治:无良方 三、养成阶段的疾病
2. 细菌性疾病 1)病原:包括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多 种病原菌 2)症状及危害:病贝外套膜萎缩,有的内脏 团溃烂等。 3)诊断:细菌检查。 4)防治:用抗生素浸泡
2. 细菌性疾病 1)病原:包括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多 种病原菌 2)症状及危害:病贝外套膜萎缩,有的内脏 团溃烂等。 3)诊断:细菌检查。 4)防治:用抗生素浸泡
3. “黑心肝”病: 1) 病原:多毛类的凿贝才女虫 首先是在贝壳上钻孔,并直达软体部,引起继发性脓疡、 炎症等 2)症状:贝壳上有孔,在贝壳内或软体部可找到凿贝才女虫。 3)流行情况:80年代曾引起广东、广西等地合浦珠母贝大量死亡,损 失严重。 4)防治:用饱和盐水浸泡,具体过程为: 洗净露空10min→天然海水泡10min→饱和盐水泡20min→ 阴干30min→自然海区养殖
3. “黑心肝”病: 1) 病原:多毛类的凿贝才女虫 首先是在贝壳上钻孔,并直达软体部,引起继发性脓疡、 炎症等 2)症状:贝壳上有孔,在贝壳内或软体部可找到凿贝才女虫。 3)流行情况:80年代曾引起广东、广西等地合浦珠母贝大量死亡,损 失严重。 4)防治:用饱和盐水浸泡,具体过程为: 洗净露空10min→天然海水泡10min→饱和盐水泡20min→ 阴干30min→自然海区养殖
4. 贝壳穿孔病 1) 病原:a. 穿孔贝类(石蛏、楔形开腹蛤等);b. 多 毛类; c. 穿孔海绵等 2)危害:a. 损伤贝壳,降低贝壳使用价值; b. 引起细菌的 继发性感染。 3)流行情况:对大珠母贝等珍珠贝类危害严重。 4)防治:水泥砂浆涂抹法
4. 贝壳穿孔病 1) 病原:a. 穿孔贝类(石蛏、楔形开腹蛤等);b. 多 毛类; c. 穿孔海绵等 2)危害:a. 损伤贝壳,降低贝壳使用价值; b. 引起细菌的 继发性感染。 3)流行情况:对大珠母贝等珍珠贝类危害严重。 4)防治:水泥砂浆涂抹法
5. 其他珍珠贝疾病: 1) 壳表污损生物: a. 种类:滕壶、牡蛎、海绵和海鞘等 b. 危害:影响贝壳开闭,争夺饵料等 c. 防治:“清贝” 2)蠕虫病: a. 种类:复殖吸虫(囊蚴)、绦虫和线虫等 b. 危害:少量寄生危害不大,大量寄生影响生殖腺发育及珍珠质量等 c. 防治:未研究 3)敌害: a. 种类:鱼类(如鳗鲡、鲷和鲀)、蟹类(锯缘青蟹)和贝类(嵌线螺)等。 b. 危害:直接捕食珍珠贝类 c. 防治:人工捕捉;选择合适养殖地点等
5. 其他珍珠贝疾病: 1) 壳表污损生物: a. 种类:滕壶、牡蛎、海绵和海鞘等 b. 危害:影响贝壳开闭,争夺饵料等 c. 防治:“清贝” 2)蠕虫病: a. 种类:复殖吸虫(囊蚴)、绦虫和线虫等 b. 危害:少量寄生危害不大,大量寄生影响生殖腺发育及珍珠质量等 c. 防治:未研究 3)敌害: a. 种类:鱼类(如鳗鲡、鲷和鲀)、蟹类(锯缘青蟹)和贝类(嵌线螺)等。 b. 危害:直接捕食珍珠贝类 c. 防治:人工捕捉;选择合适养殖地点等
乌
一、弧菌病 1. 病原:溶藻弧菌等 2. 症状和病理变化:腹足的上皮组织脱落,患病个体不活泼, 血液中发现有细菌,身体褪色,内脏团萎缩,足缩回。 3. 诊断:从濒死个体的腹足或内脏团等部位进行细菌接种。 4. 流行情况:我国南方养殖鲍类的常见疾病,20世纪90年代 在广东等地爆发流行造成巨大损失。流行水温为20℃以上, 爆发高峰为25-27℃ 。 5. 防治:预防:a. 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水质(特别是盐度); b. 操作要小心,尽量避免外伤. 治疗: 土霉素、卡拉霉素或氟哌酸。 第二节 鲍的疾病
一、弧菌病 1. 病原:溶藻弧菌等 2. 症状和病理变化:腹足的上皮组织脱落,患病个体不活泼, 血液中发现有细菌,身体褪色,内脏团萎缩,足缩回。 3. 诊断:从濒死个体的腹足或内脏团等部位进行细菌接种。 4. 流行情况:我国南方养殖鲍类的常见疾病,20世纪90年代 在广东等地爆发流行造成巨大损失。流行水温为20℃以上, 爆发高峰为25-27℃ 。 5. 防治:预防:a. 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水质(特别是盐度); b. 操作要小心,尽量避免外伤. 治疗: 土霉素、卡拉霉素或氟哌酸。 第二节 鲍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