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经典 麻叶洞天 徐霞客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 麻 叶 洞 天 徐霞客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 江苏江阴人。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 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 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 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 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 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 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的 旅 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 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 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 江苏江阴人。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 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 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 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 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 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 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苍梧”的 旅 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 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 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 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 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 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 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 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 艰险,曾三次遇盜,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 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 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 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 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 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 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 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 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 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 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 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 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 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 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 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 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徐弘祖 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 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 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 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 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 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 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 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 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 等等事,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 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 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游记》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徐弘祖 经30多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 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 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 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 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 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 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 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在记游的同时,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 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 等等事,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 学价值。《徐霞客游记》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 文字、奇文字
麻叶洞位于湖南茶陵平水乡水源村境内,在云 阳山下,与秦人古洞是姊妹洞。按徐霞客“游 麻叶泂”一文记载,麻叶洞幽深曲折,只是洞 中狭窄之地较多,不太好进去,但其中的美丽 胜景,则是他所游览过的洞中最吸引人的
麻叶洞位于湖南茶陵平水乡水源村境内,在云 阳山下,与秦人古洞是姊妹洞。按徐霞客“游 麻叶洞”一文记载,麻叶洞幽深曲折,只是洞 中狭窄之地较多,不太好进去,但其中的美丽 胜景,则是他所游览过的洞中最吸引人的
麻叶洞天 (十七日)去上清三里,得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 为大岭,南为洪碧,东为云阳、枣核之支,北则枣核 西垂。大岭东转,束涧下流,夹峙如门,而当门一峰 耸石叽突,为将军岭;涧捣其西,而枣核之支,西至 此尽。涧西有石崖南向,环如展翅,东瞰涧中,而大 领之支,亦东至此尽。回崖之下,亦开一隙,浅不能 入。崖前有小溪,自西而东,经崖前入于大涧。循小 溪至崖之西胁乱石间,水穷于下,窍启于上,即麻叶 洞也。洞口南向,大仅如斗,在石隙中转折数级而下
(十七日)去上清三里,得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 为大岭,南为洪碧,东为云阳、枣核之支,北则枣核 西垂。大岭东转,束涧下流,夹峙如门,而当门一峰, 耸石屼突,为将军岭;涧捣其西,而枣核之支,西至 此尽。涧西有石崖南向,环如展翅,东瞰涧中,而大 领之支,亦东至此尽。回崖之下,亦开一隙,浅不能 入。崖前有小溪,自西而东,经崖前入于大涧。循小 溪至崖之西胁乱石间,水穷于下,窍启于上,即麻叶 洞也。洞口南向,大仅如斗,在石隙中转折数级而下。 麻叶洞天
麻叶洞天 (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七日,离开上清洞三里, 有一个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面是大岭,南面是洪碧 山,东面是云阳山和枣核岭的支脉,北面则是枣核岭的 西麓。大岭向东延伸,两面高山夹着涧水流下,(高山 )对峙像门一样,而对着门有一座山峰,高耸的大石头 突兀出来,(这就)是将军岭;涧水从它的西部奔腾而 过,而枣核岭的支脉,(它的)西端也到这里为尽头了。 涧的西面有石崖向南,环转像鸟展开的翅膀,向东俯看 涧中,而大岭的支脉,东面到这里也是尽头了。环转的 山崖下面,也开了一个缝隙,太浅而不能进入。山崖前 面有一条小溪,从西向东,经过崖前流入大涧中。沿着 小溪到山崖的西部乱石间,在下面水流尽了,在上面开 了一个窟窿,就是麻叶洞啊。洞口朝南,只有斗大,在 石缝中折转几个梯度下去
麻叶洞天 (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七日,离开上清洞三里, 有一个麻叶洞。洞在麻叶湾,西面是大岭,南面是洪碧 山,东面是云阳山和枣核岭的支脉,北面则是枣核岭的 西麓。大岭向东延伸,两面高山夹着涧水流下,(高山 )对峙像门一样,而对着门有一座山峰,高耸的大石头 突兀出来,(这就)是将军岭;涧水从它的西部奔腾而 过,而枣核岭的支脉,(它的)西端也到这里为尽头了。 涧的西面有石崖向南,环转像鸟展开的翅膀,向东俯看 涧中,而大岭的支脉,东面到这里也是尽头了。环转的 山崖下面,也开了一个缝隙,太浅而不能进入。山崖前 面有一条小溪,从西向东,经过崖前流入大涧中。沿着 小溪到山崖的西部乱石间,在下面水流尽了,在上面开 了一个窟窿,就是麻叶洞啊。洞口朝南,只有斗大,在 石缝中折转几个梯度下去
初觅炬倩导,亦俱以炬应,而无敢导者。曰:“此 中有神龙。”或曰:“此中有精怪。非有法术者,不能 摄服。”最后以重资觅一人,将脱衣入,问余乃儒者, 非羽士,复惊而出曰:“予以为大师,故欲随入,若读 书人,余岂能以身殉耶?”余乃过前村,寄行李于其 家,与顾仆各持束炬入。时村民之随至洞口数十人, 樵者腰镰,耕者荷锄,妇之炊者停爨,织者投杼,童子 之牧者,行人之负载者,接踵而至,皆莫能从
初觅炬倩导,亦倶以炬应,而无敢导者。曰:“此 中有神龙。”或曰:“此中有精怪。非有法术者,不能 摄服。”最后以重资觅一人,将脱衣入,问余乃儒者, 非羽士,复惊而出曰:“予以为大师,故欲随入,若读 书人,余岂能以身殉耶?”余乃过前村,寄行李于其 家,与顾仆各持束炬入。时村民之随至洞口数十人, 樵者腰镰,耕者荷锄,妇之炊者停爨,织者投杼,童子 之牧者,行人之负载者,接踵而至,皆莫能从
开始寻找火炬请向导,也都答应提供火炬,而没有 敢做向导的。说:“这里面有神龙。”有的说:“这里面 有妖精鬼怪。若不是有法术的人,不能震住(它们)。” 最后用重金找到一个人,刚要脱衣服进去,问我(知道 我)是个读书人,不是道士,又惊恐而出说:“我以为 (你是)大师,所以想跟着(你)进去,若是读书人, 我怎么能以身陪葬呢?”我就去前面的村庄,把行李存放 在他家,与家仆各拿一个火把进洞。当时村民跟着到洞 口的有几十个人,砍柴的腰别镰刀,耕地的扛着锄头, 妇女做饭的不再烧火做饭,织布的扔下织梭,儿童放牧 的,路人背着担着(东西)的,接踵而至,都没人敢跟 随(我们进洞)
开始寻找火炬请向导,也都答应提供火炬,而没有 敢做向导的。说:“这里面有神龙。”有的说:“这里面 有妖精鬼怪。若不是有法术的人,不能震住(它们)。” 最后用重金找到一个人,刚要脱衣服进去,问我(知道 我)是个读书人,不是道士,又惊恐而出说:“我以为 (你是)大师,所以想跟着(你)进去,若是读书人, 我怎么能以身陪葬呢?”我就去前面的村庄,把行李存放 在他家,与家仆各拿一个火把进洞。当时村民跟着到洞 口的有几十个人,砍柴的腰别镰刀,耕地的扛着锄头, 妇女做饭的不再烧火做饭,织布的扔下织梭,儿童放牧 的,路人背着担着(东西)的,接踵而至,都没人敢跟 随(我们进洞)
余两人乃以足先入,历级转窦,递炬而下,数转至 洞底。洞稍宽,可以侧身矫首,乃始以炬前向。其东西 裂隙,俱无入处,直北有穴,低仅一尺,阔亦如之,然 其下甚燥而平。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进,背磨腰贴, 以身后耸,乃度此内洞之一关。其内裂隙既高,东西亦 横亘,然亦无入处。又度第二关,其隘与低与前一辙, 进法亦如之。既入,内层亦横裂,其西南裂者不甚深, 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纵裂而起,上穹下狭,高不 见顶。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俱灵
余两人乃以足先入,历级转窦,递炬而下,数转至 洞底。洞稍宽,可以侧身矫首,乃始以炬前向。其东西 裂隙,倶无入处,直北有穴,低仅一尺,阔亦如之,然 其下甚燥而平。乃先以炬入,后蛇伏以进,背磨腰贴, 以身后耸,乃度此内洞之一关。其内裂隙既高,东西亦 横亘,然亦无入处。又度第二关,其隘与低与前一辙, 进法亦如之。既入,内层亦横裂,其西南裂者不甚深, 其东北裂者上一石坳,忽又纵裂而起,上穹下狭,高不 见顶。至此石幻异形,肤理顿换,片窍倶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