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遗传育种学 实习指导 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家蚕遗传育种学》课程组
家蚕遗传育种学 实习指导 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家蚕遗传育种学》课程组
目录 参观原蚕种场 二、观察家蚕突变性状 (一)幼虫突变性状 1、大蚕期斑纹 2、体色 3、血色 4、体型 (二)蚕茧突变性状 1、茧色 2、茧型 育种茧蛹期的调查 (一)、形态性状的调查 (二)、数量性状的调查 四、交配控制 (一)、群体水平控制 (二)、个体水平控制 五、部分现行蚕品种介绍
目 录 一、参观原蚕种场 二、观察家蚕突变性状 (一)幼虫突变性状 1、大蚕期斑纹 2、体色 3、血色 4、体型 (二)蚕茧突变性状 1、茧色 2、茧型 三、育种茧蛹期的调查 (一)、形态性状的调查 (二)、数量性状的调查 四、交配控制 (一)、群体水平控制 (二)、个体水平控制 五、部分现行蚕品种介绍
《家蚕遗传育种学》是研究家蚕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开展改良家蚕群体遗传 结构、培育新品种使之符合蚕丝生产需要的理论、方法、技术等研究的一门学科 所以,《家蚕遗传育种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课 程。本着课程自身的特点,在课程培养目标中设置了一周教学实习,目的是让学 生在学习家蚕遗传的基本规律、家蚕育种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的同时 让学生对家蚕各类突变性状、家蚕品种选育中选择的几个关键环节、种茧期家蚕 重要经济性状的调査方法以及选留依据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一些简单的操作 方法和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课堂理论知识 及提高其运用于实际操作的能力。 、参观原种场 我国蚕种场分为两种类型,即原种场和普种场。一般的原种场要繁育原原母 种、原原种、原种以及一代杂交种,称为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原种场除专业化 方式繁育销售已育成家蚕品种种子外,还从事保持或复壮现行推广蚕品种优良性 状,改良育成蚕品种,进一步培育优良新蚕品种的研究工作。因此,原种场为了 保持蚕品种优良性状,注重原原母种、原原种以及原种的选留,为了自己产品(蚕 种)的销售,收集保存各蚕区近期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蚕品种,并进行本地区适应 性试验,选适应本蚕区的蚕品种繁育推广,了解各蚕区蚕品种特点、分布以及发 展情况。 通过参观原种场和听报告,要求学生了解以下几点: 1、了解我国近十年推广应用蚕品种特点,以及大面积生产上的反应、繁育性能 和缫丝织绸、加工贸易等情况 2、了解育种单位、蚕业管理单位(大面积生产)、蚕种场、丝厂等部门在培育推 广家蚕品种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了解原种场中为保持蚕品种固有的优良性状,在繁育原原母种、原原种以及 原种等环节上的饲养管理、选留淘汰方法 4、了解蚕种场作为将蚕品种推向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蚕品种的要求 以及本身应具备技术和设备条件
《家蚕遗传育种学》是研究家蚕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开展改良家蚕群体遗传 结构、培育新品种使之符合蚕丝生产需要的理论、方法、技术等研究的一门学科。 所以,《家蚕遗传育种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课 程。本着课程自身的特点,在课程培养目标中设置了一周教学实习,目的是让学 生在学习家蚕遗传的基本规律、家蚕育种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的同时, 让学生对家蚕各类突变性状、家蚕品种选育中选择的几个关键环节、种茧期家蚕 重要经济性状的调查方法以及选留依据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了解一些简单的操作 方法和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深课堂理论知识 及提高其运用于实际操作的能力。 一、参观原种场 我国蚕种场分为两种类型,即原种场和普种场。一般的原种场要繁育原原母 种、原原种、原种以及一代杂交种,称为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原种场除专业化 方式繁育销售已育成家蚕品种种子外,还从事保持或复壮现行推广蚕品种优良性 状,改良育成蚕品种,进一步培育优良新蚕品种的研究工作。因此,原种场为了 保持蚕品种优良性状,注重原原母种、原原种以及原种的选留,为了自己产品(蚕 种)的销售,收集保存各蚕区近期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蚕品种,并进行本地区适应 性试验,选适应本蚕区的蚕品种繁育推广,了解各蚕区蚕品种特点、分布以及发 展情况。 通过参观原种场和听报告,要求学生了解以下几点: 1、了解我国近十年推广应用蚕品种特点,以及大面积生产上的反应、繁育性能 和缫丝织绸、加工贸易等情况。 2、了解育种单位、蚕业管理单位(大面积生产)、蚕种场、丝厂等部门在培育推 广家蚕品种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了解原种场中为保持蚕品种固有的优良性状,在繁育原原母种、原原种以及 原种等环节上的饲养管理、选留淘汰方法。 4、了解蚕种场作为将蚕品种推向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蚕品种的要求 以及本身应具备技术和设备条件
二、观察家蚕突变性状 家蚕遗传性状极为丰富,近百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已研究记载的遗 传性状达400余个,其中多数是形态性状。回顾家蚕遗传研究的历史,可以说家 蚕形态性状的遗传是家蚕遗传研究的先导。西南大学的家蚕基因库是目前世界上 最大的家蚕基因库,保存家蚕突变系统600余个。 大蚕或茧期观察基因库保存的突变系统,要求学生掌握了解如下内容: 1、了解我校家蚕基因库建立和发展壮大的历史以及现状规模,在家蚕遗传 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2、了解建立发展我校家蚕基因库几代人的贡献和业绩 3、了解保存和收集家蚕突变系统的基本方法,了解家蚕基因库所需要的技 术和设备条件。 4、识别了解家蚕幼虫突变性状,掌握重要突变性状。 (1)大蚕斑纹。家蚕幼虫斑纹种类繁多,易于识别,是遗传学研究的极好 材料。三眠前斑纹不明显,4龄以后易于识别。正常型由三种斑纹组成,即第Ⅱ 胸节的眼状纹,第2腹节的半月纹,第5腹节的星状纹 p复等位基因(2-0。0):此群包含了为数众多的基因 姬蚕(p):全体白色,无任何斑纹。 普通斑(十)ε即正常型,第Ⅱ胸节有眼状纹,第2腹节有半月纹,第5腹节 有星状纹 暗色斑(P):幼虫背面密布暗色点状及线状斑纹,形似野蚕,腹面白色。 黑缟斑(P):各环节除后缘1/4为白色外,余皆为黑色,腹面中线处有箭形斑 亦名腹条。 黑色蚕(P):背腹面全体黝黑,背面沿亚背线有若干白色波状带纹,同质性 胚胎致死。新黑色蚕(P):与P相同,但无致死作用 此座位上还有淡胸黑缟(P),赛白斑(P)及第2赛白斑(P2),腹条黑缟(P) 等。这一群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关系为P>P>P">+>P S复等位基因∷此群基因的表型与p群的黑缟相似,所属新黑缟斑(S)似P,但 比之更黑,淡黑缟斑(Sυ似P,比P/+更淡。第二新黑缟(S2)亦似P,白胸黑缟 (S):胸部白色,黑缟极淡
二、观察家蚕突变性状 家蚕遗传性状极为丰富,近百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已研究记载的遗 传性状达 400 余个,其中多数是形态性状。回顾家蚕遗传研究的历史,可以说家 蚕形态性状的遗传是家蚕遗传研究的先导。西南大学的家蚕基因库是目前世界上 最大的家蚕基因库,保存家蚕突变系统 600 余个。 大蚕或茧期观察基因库保存的突变系统,要求学生掌握了解如下内容: 1、了解我校家蚕基因库建立和发展壮大的历史以及现状规模,在家蚕遗传 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2、了解建立发展我校家蚕基因库几代人的贡献和业绩。 3、了解保存和收集家蚕突变系统的基本方法,了解家蚕基因库所需要的技 术和设备条件。 4、识别了解家蚕幼虫突变性状,掌握重要突变性状。 (1)大蚕斑纹。家蚕幼虫斑纹种类繁多,易于识别,是遗传学研究的极好 材料。三眠前斑纹不明显,4龄以后易于识别。正常型由三种斑纹组成,即第Ⅱ 胸节的眼状纹,第2腹节的半月纹,第5腹节的星状纹。 p复等位基因(2-0。0):此群包含了为数众多的基因。 姬蚕(p):全体白色,无任何斑纹。 普通斑(十 p ):即正常型,第Ⅱ胸节有眼状纹,第2腹节有半月纹,第5腹节 有星状纹。 暗色斑(P m):幼虫背面密布暗色点状及线状斑纹,形似野蚕,腹面白色。 黑缟斑(P S ):各环节除后缘1/4为白色外,余皆为黑色,腹面中线处有箭形斑, 亦名腹条。 黑色蚕(P B ): 背腹面全体黝黑,背面沿亚背线有若干白色波状带纹,同质性 胚胎致死。新黑色蚕(P BS):与P B相同,但无致死作用。 此座位上还有淡胸黑缟(P SW),赛白斑(P SA)及第2赛白斑(P SA-2 ),腹条黑缟(P G ) 等。这一群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关系为P B >PS >PM >+P >P。 S复等位基因:此群基因的表型与p群的黑缟相似,所属新黑缟斑(S)似P S,但 比之更黑,淡黑缟斑(SD )似P S,比P S /+更淡。第二新黑缟(S 2)亦似P S,白胸黑缟 (SW ):胸部白色,黑缟极淡
虎斑:幼虫各环节前缘1/4为整齐的黑色带,其余3/4为白色,头部两颊有深 褐色颊斑。退色虎斑:各环节虎斑黑带的后缘浅淡模糊。 褐圆斑:2-10环节背面有一对大型褐色或黄色斑纹,亦称茶斑,此种斑纹出 现的对数受许多修饰基因的影响,与催青温度也有关系。菱纹褐圆斑在4龄前其 斑纹与褐圆斑无异,唯5龄期出现菱形的茶褐色斑纹,同质性胚子期致死。棘形 褐圆斑,5龄期背面各环节均发现1对黑褐色大型斑纹,排列整齐近方形,唯边缘 不齐,稍带棘状,同质性胚子期致死 E复等位基因:E群是复等位基因已达30余个,大多与体节分化、斑纹、附属 肢形成有关。 鹑斑:亦称飞白斑,背面覆盖破布状斑纹,半月纹后缘模糊,体表散布极淡 的红色素粒。 多星纹:在3-7腹节背面两侧各有一对星状附加斑纹,其数目与催青温度及遗 传背景有关。 皋蚕:蚕体覆盖黑褐色不规则大型斑纹,浓淡相间,背中线部有白色纵走带 纹。褐色皋蚕斑纹略带赤褐色,同质性于4眠至5龄中期致死。 不洁蚕:体表覆盖若干不规则的黑色条纹和斑点,形似污浊,故名不洁。纯 合体的多星纹半月纹部缺乏色素。 暗化型:幼虫头壳、肛板、气门筛板等呈暗褐色,成虫全体灰黑色 无半月纹:无半月纹及星状纹,眼状纹正常,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纯合体致 死 家蚕斑纹类型繁多,各种斑纹又可以相互组合成复合斑纹,其种类更为丰富 (2)体色 黄体色及黄体色致死:黄体色蚕由于喋呤还原酶极弱,使黄喋呤B在体壁真皮 细胞中积聚而呈黄体色。黄体色致死是由于蚕体内完全缺乏喋呤还原酶,1龄期 虽正常,但2龄起蚕体色变黄,口器硬化不全,不能食桑,因之致死 黄体色抑制:黄体色幼虫的黄色变得极淡。 淡墨:幼虫全体淡墨色,雌蛾完全不育,雄蛾交尾力弱。另有等位基因新淡 墨和f淡墨,其形似淡墨,但生殖力正常。 煤灰色:头部黑色,幼虫及蛾的胸和腹都呈煤灰色
虎斑:幼虫各环节前缘1/4为整齐的黑色带,其余3/4为白色,头部两颊有深 褐色颊斑。退色虎斑:各环节虎斑黑带的后缘浅淡模糊。 褐圆斑:2-10环节背面有一对大型褐色或黄色斑纹,亦称茶斑,此种斑纹出 现的对数受许多修饰基因的影响,与催青温度也有关系。菱纹褐圆斑在4龄前其 斑纹与褐圆斑无异,唯5龄期出现菱形的茶褐色斑纹,同质性胚子期致死。棘形 褐圆斑,5龄期背面各环节均发现1对黑褐色大型斑纹,排列整齐近方形,唯边缘 不齐,稍带棘状,同质性胚子期致死。 E复等位基因:E群是复等位基因已达30余个,大多与体节分化、斑纹、附属 肢形成有关。 鹑斑:亦称飞白斑,背面覆盖破布状斑纹,半月纹后缘模糊,体表散布极淡 的红色素粒。 多星纹:在3-7腹节背面两侧各有一对星状附加斑纹,其数目与催青温度及遗 传背景有关。 皋蚕:蚕体覆盖黑褐色不规则大型斑纹,浓淡相间,背中线部有白色纵走带 纹。褐色皋蚕斑纹略带赤褐色,同质性于4眠至5龄中期致死。 不洁蚕:体表覆盖若干不规则的黑色条纹和斑点,形似污浊,故名不洁。纯 合体的多星纹半月纹部缺乏色素。 暗化型:幼虫头壳、肛板、气门筛板等呈暗褐色,成虫全体灰黑色。 无半月纹:无半月纹及星状纹,眼状纹正常,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纯合体致 死。 家蚕斑纹类型繁多,各种斑纹又可以相互组合成复合斑纹,其种类更为丰富。 (2)体色 黄体色及黄体色致死:黄体色蚕由于喋呤还原酶极弱,使黄喋呤BI在体壁真皮 细胞中积聚而呈黄体色。黄体色致死是由于蚕体内完全缺乏喋呤还原酶,1龄期 虽正常,但2龄起蚕体色变黄,口器硬化不全,不能食桑,因之致死。 黄体色抑制:黄体色幼虫的黄色变得极淡。 淡墨:幼虫全体淡墨色,雌蛾完全不育,雄蛾交尾力弱。另有等位基因新淡 墨和f淡墨,其形似淡墨,但生殖力正常。 煤灰色:头部黑色,幼虫及蛾的胸和腹都呈煤灰色
黄起蚕:刚脱皮的起蚕,新皮干燥后表面有黄色粉末,此粉末是马氏管分泌 的核黄素。 油蚕:正常蚕幼虫皮肤含大量白色尿酸盐结晶,呈不透明状。油蚕皮肤透明, 因真皮细胞中缺乏吸附此种尿酸盐的蛋白质,故尿酸盐含量仅为正常幼虫的 3-80%。其量越少,透明度越髙。主要的油蚕有伴性油蚕(轻度油蚕,反效等位 基因)、od油蚕(高度油蚕,发育迟,死亡率高)、oal斑油(皮肤有高度透明 与不透明部分相间的斑点)、中国油蚕(中度油蚕)、阿斯可里黄茧油蚕(高度 油蚕,雌不育)、白卵油蚕(透明度高,白卵、复眼白色)、青熟油蚕(中度油 蚕,反效等位基因)、霜降油蚕(体表含大量细而不透明的小点,形似霜覆) 显性短节油蚕(体形短而肥大,皮肤富于光泽,显性)、显性筑紫油蚕(中度透 明,同质性致死,显性)。 (3)血色 正常型血色为“白色”(淡黄或无色),突变型有黄血、红血。黄血活体蚕的 体色和腹脚颜色可观察表现,红血壮蚕体色微红。血色与茧色有关,只有黄血基 因存在时,才能形成有色茧。 (4)体型 龙角:在幼虫半月纹、星状纹以及褐圆斑、多星纹等的斑纹位置上出现瘤状 突起物。龙角基因与蚕的饲料效率有关。 长节蚕:幼虫第1、2腹节显著伸长。 枝蚕:幼虫体躯细长,手感坚实,如触枯枝。 石蚕:幼虫每节后缘隆起。 细节蚕:幼虫体细长腹部节间瘦狭,成缝状 狭胸:幼虫胸部狭窄,腹部肥大,近纺锥形,手触松弛。 樽蚕:形似nb,唯手触坚实 无脚:幼虫胸足退化,蛹、蛾无足,交尾困难 软体蚕:幼虫体绵软,节间膜松弛,行动缓慢,经过长。 数珠蚕:幼虫腹部环节中部膨大,形似数珠。 5、识别了解家蚕茧蛹期突变性状,掌握重要突变性状。 (1)茧色
黄起蚕:刚脱皮的起蚕,新皮干燥后表面有黄色粉末,此粉末是马氏管分泌 的核黄素。 油蚕:正常蚕幼虫皮肤含大量白色尿酸盐结晶,呈不透明状。油蚕皮肤透明, 因真皮细胞中缺乏吸附此种尿酸盐的蛋白质,故尿酸盐含量仅为正常幼虫的 3-80%。其量越少,透明度越高。主要的油蚕有伴性油蚕(轻度油蚕,反效等位 基因)、od油蚕(高度油蚕,发育迟,死亡率高)、oal斑油(皮肤有高度透明 与不透明部分相间的斑点)、中国油蚕(中度油蚕)、阿斯可里黄茧油蚕(高度 油蚕,雌不育)、白卵油蚕(透明度高,白卵、复眼白色)、青熟油蚕(中度油 蚕,反效等位基因)、霜降油蚕(体表含大量细而不透明的小点,形似霜覆)、 显性短节油蚕(体形短而肥大,皮肤富于光泽,显性)、显性筑紫油蚕(中度透 明,同质性致死,显性)。 (3)血色 正常型血色为“白色”(淡黄或无色),突变型有黄血、红血。黄血活体蚕的 体色和腹脚颜色可观察表现,红血壮蚕体色微红。血色与茧色有关,只有黄血基 因存在时,才能形成有色茧。 (4)体型 龙角:在幼虫半月纹、星状纹以及褐圆斑、多星纹等的斑纹位置上出现瘤状 突起物。龙角基因与蚕的饲料效率有关。 长节蚕:幼虫第1、2腹节显著伸长。 枝蚕:幼虫体躯细长,手感坚实,如触枯枝。 石蚕:幼虫每节后缘隆起。 细节蚕:幼虫体细长腹部节间瘦狭,成缝状。 狭胸:幼虫胸部狭窄,腹部肥大,近纺锥形,手触松弛。 樽蚕:形似nb,唯手触坚实。 无脚:幼虫胸足退化,蛹、蛾无足,交尾困难。 软体蚕:幼虫体绵软,节间膜松弛,行动缓慢,经过长。 数珠蚕:幼虫腹部环节中部膨大,形似数珠。 5、识别了解家蚕茧蛹期突变性状,掌握重要突变性状。 (1)茧色
生产上推广蚕品种几乎为白茧。家蚕茧色突变型包括锈色茧、金黄茧、红茧 等黄红茧系和绿色茧系。黄红茧系色素乃是来自桑叶中的类胡萝卡素存在于丝胶 中所引起的。绿色茧系乃是由体内生成的黄酮类色素分布于丝胶及丝素中所引起 黄红茧系包括淡黄、金黄、肉色、红色、蒿色、锈色等各种茧色。普通白茧 对黄茧是隐性,其后发现欧洲白茧对黄茧为显性,称为显性白茧。 绿茧系绿茧色素主要为黄酮类色素,是在中肠合成,经过血液进入丝腺存在 于丝胶和丝素中 (2)茧形 茧的形状和大小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性状。茧形可分为圆筒形、纺锥形、椭圆 形三种主要类型。 圆筒形茧依其长短有长圆筒形,短圆筒形之分。纺锤形茧两端尖,中部膨大, 多化性种的茧多属此形。椭圆形茧依其长短可分为长椭圆形、短椭圆形 、家蚕育种茧蛹期的调查和选择 选择是育种的基本手段,它贯穿整个育种过程的始终。茧蛹期是家蚕经济性 状表现最丰富的时期,也是家蚕育种各世代选择淘汰的关键时期。我校家蚕育种 研究室近年取得了许多成绩,培育实用蚕品种3对,其中夏芳×秋白成为四川 重庆等地当家蚕品种,分别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新近培育的“渝 蚕1号”通过省级鉴定和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与家蚕育种硏究室茧蛹期的调査和选择工作,掌握了解如下内容: 1、了解我校家蚕育种研究室的历史和现状,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和正在进行 的研究项目。 2、了解我校家蚕育种硏究室资源保存、种质创新、品种培育等的布局和关 系 3、掌握种茧调査时期各个阶段的调査项目、调査方法,了解拟定选留淘汰 的标准。 4、调查蛾区性状 调查鉴定性状的优劣,是选留淘汰的直接依据。结果是否准确,是否反应
生产上推广蚕品种几乎为白茧。家蚕茧色突变型包括锈色茧、金黄茧、红茧 等黄红茧系和绿色茧系。黄红茧系色素乃是来自桑叶中的类胡萝卡素存在于丝胶 中所引起的。绿色茧系乃是由体内生成的黄酮类色素分布于丝胶及丝素中所引起 的。 黄红茧系包括淡黄、金黄、肉色、红色、蒿色、锈色等各种茧色。普通白茧 对黄茧是隐性,其后发现欧洲白茧对黄茧为显性,称为显性白茧。 绿茧系绿茧色素主要为黄酮类色素,是在中肠合成,经过血液进入丝腺存在 于丝胶和丝素中。 (2)茧形 茧的形状和大小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性状。茧形可分为圆筒形、纺锥形、椭圆 形三种主要类型。 圆筒形茧依其长短有长圆筒形,短圆筒形之分。纺锤形茧两端尖,中部膨大, 多化性种的茧多属此形。椭圆形茧依其长短可分为长椭圆形、短椭圆形。 三、家蚕育种茧蛹期的调查和选择 选择是育种的基本手段,它贯穿整个育种过程的始终。茧蛹期是家蚕经济性 状表现最丰富的时期,也是家蚕育种各世代选择淘汰的关键时期。我校家蚕育种 研究室近年取得了许多成绩,培育实用蚕品种 3 对,其中夏芳×秋白成为四川、 重庆等地当家蚕品种,分别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新近培育的“渝 蚕 1 号”通过省级鉴定和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参与家蚕育种研究室茧蛹期的调查和选择工作,掌握了解如下内容: 1、了解我校家蚕育种研究室的历史和现状,已获得的研究成果和正在进行 的研究项目。 2、了解我校家蚕育种研究室资源保存、种质创新、品种培育等的布局和关 系。 3、掌握种茧调查时期各个阶段的调查项目、调查方法,了解拟定选留淘汰 的标准。 4、调查蛾区性状 调查鉴定性状的优劣,是选留淘汰的直接依据。结果是否准确,是否反应
客观事实,将影响到选择的正确性。因此,性状的调査鉴定对选择至关重要。茧 蛹期选择程序是先进行小系选择,再进行蛾区选择,最后进行个体选择,小系表 现是小系内各蛾区表现的汇总。实际上性状的调査鉴定是从蛾区开始,根据小系 内蛾区的表现情况进行小系的选留淘汰,再比较小系内蛾区间成绩,选留优良蛾 区,最后从中选蛾区内选茧质成绩好的个体。 (1)调查形态性状: 茧形:家蚕茧的性状,茧体的大小。通常日系为束腰形(浅腰形、深腰形),华 系为椭圆形(长椭圆形、短椭圆形);茧体大小在群体和个体之间都存在差异。 茧色:茧的颜色。常规品种为白色,特殊品种有金黄色、绿色 缩皱:茧表面纹路的大小。缩皱与吐丝速度有关,一般缩皱过粗,解舒不良。缩 皱粗对细表现显性遗传。 双宫茧:两头以上的蚕共同形成的一个茧,一般较普通茧的茧层厚、茧体大。双 宫茧的形成与上簇环境有关,但亲代双宫茧发生率高的,后代双宫茧也高,具有 遗传性。 穿头茧:茧的一端或两端开孔。累代选择可提高穿头茧比率,具有遗传性 薄头茧:茧的两端的茧层比其他部分显著薄,严重的可透视蛹体。日系较中系容 易发生,有遗传性。 胴切茧:茧的腰部开孔。有遗传性 棉花茧:茧层蓬松,似棉花。受环境影响,有一定遗传性。 (2)调查数量性状 健康性:家蚕群体健康存活的比率,反应群体抗性的指标 死笼率:上簇结茧后死亡不能化蛹的个体百分率。死笼率≈死笼个体数10o 结茧头数 产茧量:群体(品种、小系、蛾区)中所有结茧个体重量的总和。 抽样全茧量:群体(蛾区)中随机抽样普通茧雌、雄各10或20粒茧,总茧量个 体的平均。 抽样茧层量:群体(蛾区)中随机抽样普通茧雌、雄各10-20粒总茧层量个体的 平均 抽样茧层率:抽样茧层率=抽样全茧量×00 抽样茧层量
客观事实,将影响到选择的正确性。因此,性状的调查鉴定对选择至关重要。茧 蛹期选择程序是先进行小系选择,再进行蛾区选择,最后进行个体选择,小系表 现是小系内各蛾区表现的汇总。实际上性状的调查鉴定是从蛾区开始,根据小系 内蛾区的表现情况进行小系的选留淘汰,再比较小系内蛾区间成绩,选留优良蛾 区,最后从中选蛾区内选茧质成绩好的个体。 (1)调查形态性状: 茧形:家蚕茧的性状,茧体的大小。通常日系为束腰形(浅腰形、深腰形),华 系为椭圆形(长椭圆形、短椭圆形);茧体大小在群体和个体之间都存在差异。 茧色:茧的颜色。常规品种为白色,特殊品种有金黄色、绿色。 缩皱:茧表面纹路的大小。缩皱与吐丝速度有关,一般缩皱过粗,解舒不良。缩 皱粗对细表现显性遗传。 双宫茧:两头以上的蚕共同形成的一个茧,一般较普通茧的茧层厚、茧体大。双 宫茧的形成与上簇环境有关,但亲代双宫茧发生率高的,后代双宫茧也高,具有 遗传性。 穿头茧:茧的一端或两端开孔。累代选择可提高穿头茧比率,具有遗传性。 薄头茧:茧的两端的茧层比其他部分显著薄,严重的可透视蛹体。日系较中系容 易发生,有遗传性。 胴切茧:茧的腰部开孔。有遗传性。 棉花茧:茧层蓬松,似棉花。受环境影响,有一定遗传性。 (2)调查数量性状: 健康性:家蚕群体健康存活的比率,反应群体抗性的指标。 死笼率:上簇结茧后死亡不能化蛹的个体百分率。 = 100% 结茧头数 死笼个体数 死笼率 产茧量:群体(品种、小系、蛾区)中所有结茧个体重量的总和。 抽样全茧量:群体(蛾区)中随机抽样普通茧雌、雄各 10 或 20 粒茧,总茧量个 体的平均。 抽样茧层量:群体(蛾区)中随机抽样普通茧雌、雄各 10-20 粒总茧层量个体的 平均。 抽样茧层率: = 100% 抽样茧层量 抽样全茧量 抽样茧层率
结茧头数 幼虫生命率:幼虫生命“猜茧头数+有关生命力的减蚕数×100% 4龄健蛹率:4龄健蛹率 健蛹头数 00% 4龄饲育蚕头数 虫蛹统一生命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幼虫生命率×(1一死笼率)100% 或者 虫蛹统一生命率=幼虫生命率ⅹ健蛹率 万头蚕产茧量: 万头蚕产茧层量: 万头蚕产茧丝量: 万头蚕产茧量(kg)=总产茧量 ×10000 实际饲育头数 万头蚕茧层量(kg)=万头蚁蚕产茧量x茧层率 万头蚕产丝量(kg)=万头蚁蚕产茧量×鲜毛茧出丝率 全龄经过:从收蚁开始到5龄盛上簇经过的日时数。 五龄经过:从5龄起蚕饷食到5龄盛上簇经过的日时数。 系统选择淘汰:综合比较各小系之间的形态和数量经济性状的表现,选留综合性 状优良,又有个别突出性状的小系 峨区选择淘汰:综合比较各蛾区之间的形态和数量经济性状的表现,选留综合性 状优良,经济性状总体超过平均水平的蛾区 个体成绩调查 通常从中选蛾区内选留形态性状符合要求的茧个体100粒以上,逐个进行全 茧量、茧层量的调査,填写茧的个体调査表,计算茧层率,选留全茧量与平均全 茧量相当、茧层率高于平均茧层率的优良个体。 四、交配控制 交配是育种工作中人们对育种材料进行遗传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 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下的计划交配。选择只是在群体中挑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 良蛾区和个体,这些优良性状能否在后代中巩固与提高,与交配是否得当有密切 关系。如果说选择是根据群体或个体成绩的优劣给入选者以繁殖后代的机会,那
幼虫生命率: 100% + = 结茧头数 有关生命力的减蚕数 结茧头数 幼虫生命率 4 龄健蛹率: 100% 4 4 = 龄饲育蚕头数 健蛹头数 龄健蛹率 虫蛹统一生命率: 虫蛹统一生命率 = 幼虫生命率(1— 死笼率)100% 或者 虫蛹统一生命率 = 幼虫生命率健蛹率 万头蚕产茧量: 万头蚕产茧层量: 万头蚕产茧丝量: 万头蚕产丝量( ) 万头蚁蚕产茧量 鲜毛茧出丝率 万头蚕茧层量( ) 万头蚁蚕产茧量 茧层率 实际饲育头数 总产茧量 万头蚕产茧量( ) = = = k g k g k g 10000 全龄经过:从收蚁开始到 5 龄盛上簇经过的日时数。 五龄经过:从 5 龄起蚕饷食到 5 龄盛上簇经过的日时数。 系统选择淘汰:综合比较各小系之间的形态和数量经济性状的表现,选留综合性 状优良,又有个别突出性状的小系。 蛾区选择淘汰:综合比较各蛾区之间的形态和数量经济性状的表现,选留综合性 状优良,经济性状总体超过平均水平的蛾区。 5、个体成绩调查 通常从中选蛾区内选留形态性状符合要求的茧个体 100 粒以上,逐个进行全 茧量、茧层量的调查,填写茧的个体调查表,计算茧层率,选留全茧量与平均全 茧量相当、茧层率高于平均茧层率的优良个体。 四、交配控制 交配是育种工作中人们对育种材料进行遗传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 是在人为干预和控制下的计划交配。选择只是在群体中挑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 良蛾区和个体,这些优良性状能否在后代中巩固与提高,与交配是否得当有密切 关系。如果说选择是根据群体或个体成绩的优劣给入选者以繁殖后代的机会,那
么交配就是这种繁殖机会的具体实现,使不同蛾区或个体的优良基因通过受精而 结合起来。两性细胞结合后能否产生优良后代,不仅取决于入选蛾区和个体的基 因型,而且还取决于蛾区或个体间的交配方式。因此在正确选择的基础上还必须 做好交配控制工作。 按照育种目标,根据蛾区的性状表现,设计交配方式。按照预定的交配方式, 将要进行交配的雌雄个体进行交配 1、群体水平上的交配控制可分为同蛾区交配、异蛾区交配和品系间交配三 级 2、个体水平上的交配控制,一般可分为随机交配、分级交配和对号交配三 种方式。 随机交配:随机交配是将留种的雌雄个体混合一起后随机交配采种。其方法是通 过肉眼和手触严格鉴定,选留茧形、茧色好、缩皱适中和茧质优良的个体,分雌 雄保护,发蛾时随机交配制种 分级交配:分级交配是在选定的蛾区内将留种个体依茧质成绩分成 三级 进行个体计划交配。其方法是,让优级的雄蛾与优级的雌蛾交配,并尽可能利用 优级的雄蛾与次级雌蛾交配。 对号交配:对号交配是根据留种雌雄个体的茧质与丝质成绩,有计划地按茧号进 行交配。具体方法是优级的雌蛾与优级的雄蛾交配制种,即高×髙、中×中、低 ×低 五、部分现行蚕品种介绍 苏花(中国农科院) 苏花,中国种系统,中中杂交固定种,二化、四眠。滞育卵灰绿色,卵壳淡 黄色,有深浅不同一蛾总卵数春制种450粒左右,有不受精卵。蚁蚕体色黑褐, 趋光性强。各龄就眠快,眠起齐一,壮蚕体色青白,但5龄转青较慢,体形略细 长,素斑,3至4龄期有淡半月斑,5龄期极淡。稚蚕期及收蚁、饷食用桑应适熟 新鲜,壮蚕期用桑应充分成熟。食桑旺盛,有趋密性,要注意及时扩座,使蚕儿 充分饱食。老熟齐涌,应作好孩具和劳力准备,营茧速度快,多结上层茧。茧形 短椭圆,有少数球形茧,茧层厚,茧色洁白,缩皱中等。易产生出血蛹,削茧鉴
么交配就是这种繁殖机会的具体实现,使不同蛾区或个体的优良基因通过受精而 结合起来。两性细胞结合后能否产生优良后代,不仅取决于入选蛾区和个体的基 因型,而且还取决于蛾区或个体间的交配方式。因此在正确选择的基础上还必须 做好交配控制工作。 按照育种目标,根据蛾区的性状表现,设计交配方式。按照预定的交配方式, 将要进行交配的雌雄个体进行交配。 1、群体水平上的交配控制可分为同蛾区交配、异蛾区交配和品系间交配三 级。 2、个体水平上的交配控制,一般可分为随机交配、分级交配和对号交配三 种方式。 随机交配:随机交配是将留种的雌雄个体混合一起后随机交配采种。其方法是通 过肉眼和手触严格鉴定,选留茧形、茧色好、缩皱适中和茧质优良的个体,分雌 雄保护,发蛾时随机交配制种。 分级交配:分级交配是在选定的蛾区内将留种个体依茧质成绩分成一、二、三级, 进行个体计划交配。其方法是,让优级的雄蛾与优级的雌蛾交配,并尽可能利用 优级的雄蛾与次级雌蛾交配。 对号交配:对号交配是根据留种雌雄个体的茧质与丝质成绩,有计划地按茧号进 行交配。具体方法是优级的雌蛾与优级的雄蛾交配制种,即高×高、中×中、低 ×低。 五、 部分现行蚕品种介绍 苏花(中国农科院) 苏花,中国种系统,中中杂交固定种,二化、四眠。滞育卵灰绿色,卵壳淡 黄色,有深浅不同一蛾总卵数春制种450粒左右,有不受精卵。蚁蚕体色黑褐, 趋光性强。各龄就眠快,眠起齐一,壮蚕体色青白,但5龄转青较慢,体形略细 长,素斑,3至4龄期有淡半月斑,5龄期极淡。稚蚕期及收蚁、饷食用桑应适熟 新鲜,壮蚕期用桑应充分成熟。食桑旺盛,有趋密性,要注意及时扩座,使蚕儿 充分饱食。老熟齐涌,应作好孩具和劳力准备,营茧速度快,多结上层茧。茧形 短椭圆,有少数球形茧,茧层厚,茧色洁白,缩皱中等。易产生出血蛹,削茧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