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专题—一记叙文阅读复习 复习要点: (一)阅读记叙文 1、阅读一篇记叙文的整体思路是:通读初知—一深入剖析—一整体把握 (1)通读初知:第一遍阅读文章,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2)深入剖析:第二遍阅读文章,分析其中字、词、句、段的写法及含义。 (3)整体把握:第三遍阅读文章,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 2、理解作者思路,即写了什么—一怎么写的—一为什么这么写,增强统观概括能力。 3、读懂文意的步骤:字—一词——句一一段一一篇。 4、读懂题意 5、答题技巧: (1)分析字、词、句、段的深层含义时,要从表面意思的分析开始,逐层深入,理解 它们的深层含义:不能一步就写出它们的深层含义 (2)在回答主观简答题时,表达力求做到“一准二全三简明”。 (3)在回答开放题时,必须先从阅读的文本出发,再联系生活实际或自己的经历谈看 法,不能凭空臆想,随便发挥。 文段阅读 伤害 巴金 (1)一个初冬的午后,在泸县城里,一条被燃烧弹毁了的街旁,我看见一个黑脸小乞 丐寂寞地立在面食担子前,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两个肥胖孩子正在得意地把可口的食物往嘴 里送 (2)我穿着秋大衣,刚在船上吃饱饭,闲适地散步到街上来。 (3)但是他,这个六七岁的孩子,赤着脚,露着腿,身上只披一块破布,紧紧包住他 那瘦骨的一身黑皮在破布的洞孔下发亮。他的眼睛无光,两颊深陷,嘴唇干瘪得可怕,两只 干瘦得像鸡爪的手无力地捧着一个破碗,压在胸前。 (4)他没有温暖,没有饱足。他不讲话,也不笑。黑瘦的脸上涂着寂寞的颜色。 (5)我不愿多看他,便匆匆走过他的身旁。但是我又回转来,因为我也不愿意就这样 地离开他 (6)这样地一来一往,我在他的身边走过四五次。他不抬头看我一眼,好像他对这类 事情并不感到惊奇。我注意地看他,才知道他的眼光始终停留在面食担子上。但甚至这眼光 也还是无力的。 (7)我站在他面前,不说什么,递了一张角票给他。 (8)他也默默地接过角票,把眼光从担子上掉开。他茫然地看看我,没有一点表情 仍然不开口。于是他埋下眼睛,移动一下身子,又把脸掉向面担。两个胖小孩还在那里吃“连 肝肉”、“心肺”一类的东西,口里“嘘嘘”作声 (9)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便向他问两句话。他没有理我。他甚至不掉过头 来看我。 (10)我想,也许他没有听见我的话,也许我的话使他不高兴。我问的是:你有没有家? 有没有亲人? (11)我不再对他说话,我默默地离开了他。我转弯时还回头去看那个面担,黑脸小乞 丐立在担子前,畏怯地望着卖面人,右手伸到嘴边,一根手指头衔在口里。两个肥胖小孩却
1 暑假专题——记叙文阅读复习 复习要点: (一)阅读记叙文 1、阅读一篇记叙文的整体思路是:通读初知——深入剖析——整体把握 (1)通读初知:第一遍阅读文章,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 (2)深入剖析:第二遍阅读文章,分析其中字、词、句、段的写法及含义。 (3)整体把握:第三遍阅读文章,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 2、理解作者思路,即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增强统观概括能力。 3、读懂文意的步骤:字——词——句——段——篇。 4、读懂题意: 5、答题技巧: (1)分析字、词、句、段的深层含义时,要从表面意思的分析开始,逐层深入,理解 它们的深层含义;不能一步就写出它们的深层含义。 (2)在回答主观简答题时,表达力求做到“一准二全三简明”。 (3)在回答开放题时,必须先从阅读的文本出发,再联系生活实际或自己的经历谈看 法,不能凭空臆想,随便发挥。 文段阅读: 伤 害 巴金 (1)一个初冬的午后,在泸县城里,一条被燃烧弹毁了的街旁,我看见一个黑脸小乞 丐寂寞地立在面食担子前,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两个肥胖孩子正在得意地把可口的食物往嘴 里送。 (2)我穿着秋大衣,刚在船上吃饱饭,闲适地散步到街上来。 (3)但是..他,这个六七岁的孩子,赤着脚,露着腿,身上只披一块破布,紧紧包住他 那瘦骨的一身黑皮在破布的洞孔下发亮。他的眼睛无光,两颊深陷,嘴唇干瘪得可怕,两只 干瘦得像鸡爪的手无力地捧着一个破碗,压在胸前。 (4)他没有温暖,没有饱足。他不讲话,也不笑。黑瘦的脸上涂着寂寞的颜色。 (5)我不愿多看他,便匆匆走过他的身旁。但是我又回转来,因为我也不愿意就这样.. 地离开他。 (6)这样地一来一往,我在他的身边走过四五次。他不抬头看我一眼,好像他对这类 事情并不感到惊奇。我注意地看他,才知道他的眼光始终停留在面食担子上。但甚至这眼光 也还是无力的。 (7)我站在他面前,不说什么,递了一张角票给他。 (8)他也默默地接过角票,把眼光从担子上掉开。他茫然地看看我,没有一点表情, 仍然不开口。于是他埋下眼睛,移动一下身子,又把脸掉向面担。两个胖小孩还在那里吃“连 肝肉”、“心肺”一类的东西,口里“嘘嘘”作声。 (9)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便向他问两句话。他没有理我。他甚至不掉过头 来看我。 (10)我想,也许他没有听见我的话,也许我的话使他不高兴。我问的是:你有没有家? 有没有亲人? (11)我不再对他说话,我默默地离开了他。我转弯时还回头去看那个面担,黑脸小乞 丐立在担子前,畏怯地望着卖面人,右手伸到嘴边,一根手指头衔在口里。两个肥胖小孩却
站到旁边一个卖糖食的摊子前面去了 (12)七天后我再到泸县城里,又经过那条街。仍然是前次看见的那样的街景。面食担 子仍然放在原处。两个胖小孩还是同样得意地在吃东西。黑脸小乞丐仿佛也就站在一星期前 立过的那个地方,用了同样羡慕的眼光望着他们。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似乎并没有在别处耽 搁了一个星期 (13)我走到黑脸小孩面前,又默默地递了一张角票到他的手里。他也默默地接着,而 且也茫然地看我一眼,没有表情,也没有动作。以后他仍旧把脸掉向面担。 (14)我们两个都重复地做着前次的动作。我甚至没有忘记问他:你有没有一个家?有 没有一个亲人? (15)这次他仍旧不回答我,不过他却仰起头看了我一两分钟。我也埋下眼睛去看他的 黑脸。茫然的表情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只眼角流下 来。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16)我在后面唤他,要他站住。他不听我的话。我应该叫他的名字,可是我不知道他 有什么样的姓名。我站在面担前,希望能够看见他回来。然而他的瘦小身子像一股风似地飘 走了,并没有一点踪迹。 (17)我等了一会儿,又走到旁边那个在废墟上建造起来的临时广场上,跟着一些本地 人听一个老烟客讲明太祖创业的故事。那个老烟客指手划脚地讲得津津有味。众人都笑,我 却不作声,我的心并不在这里 (18)过了半点多钟,这附近还不见那个黑脸小孩的影子。我便到城里各处走了一转, 后来再经过这个地方,我想,他应该回来了,但是我仍旧看不到他。那两个肥胖小孩还在面 担前吃东西 (19)我感到疲倦了。我不知道黑脸小孩住在什么地方,或者他是否就有住处。我不知 道他什么时候可以再到这里来。看见阳光离开了街市,我觉得疲倦增加了,我想回到船上去 休息 (20)最后我终于拖着疲倦的身子离开了泸县。那一段路是不容易走的,我的心很沉重。 我想到那个黑脸小孩和他的突然跑开,我知道自己犯了过失了 (21)我为什么两次拿那问话去折磨他呢?这原是明显的事实:要是他有家,有亲人, 他还会带着冻和饿寂寞地立在街旁么?他还会像一棵枯草,一只病犬那样,木然地、无力地 捱着日子么? (22)他也许不知道家和亲人的意义。但是他自己和那两个胖小孩间的差别,他应该了 解吧。从这差别上他也许可以明白家和亲人的意义。那么,我大大地伤害了他,这也是很明 显的事实了。 (23)今天,八个月以后的今天,我还记得那个黑脸小孩的面貌和他两只眼角的泪水 他一定早忘记了我。但是我始终忘不掉他。我想请求他那小小的心灵宽恕我。然而我这些话 能够达到他的耳边么?他会有机会看到我的文章么? (24)我不知不觉间在那个时候犯了不可补偿的过失了 1941年8月1日(选自《巴金选集·散文随笔选》) 1、作者用“但是”衔接第(2)(3)段,有什么效果: 2、第(5)段中的“这样”指什么?为什么“我”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 (9)段中的“揩去”照应了文中的哪个词语?“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的 意思是什么? 2
2 站到旁边一个卖糖食的摊子前面去了。 (12)七天后我再到泸县城里,又经过那条街。仍然是前次看见的那样的街景。面食担 子仍然放在原处。两个胖小孩还是同样得意地在吃东西。黑脸小乞丐仿佛也就站在一星期前 立过的那个地方,用了同样羡慕的眼光望着他们。一切都没有改变。我似乎并没有在别处耽 搁了一个星期。 (13)我走到黑脸小孩 ....面前,又默默地递了一张角票到他的手里。他也默默地接着,而 且也茫然地看我一眼,没有表情,也没有动作。以后他仍旧把脸掉向面担。 (14)我们两个都重复地做着前次的动作。我甚至没有忘记问他:你有没有一个家?有 没有一个亲人? (15)这次他仍旧不回答我,不过他却仰起头看了我一两分钟。我也埋下眼睛去看他的 黑脸。茫然的表情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只眼角流下 来。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16)我在后面唤他,要他站住。他不听我的话。我应该叫他的名字,可是我不知道他 有什么样的姓名。我站在面担前,希望能够看见他回来。然而他的瘦小身子像一股风似地飘 走了,并没有一点踪迹。 (17)我等了一会儿,又走到旁边那个在废墟上建造起来的临时广场上,跟着一些本地 人听一个老烟客讲明太祖创业的故事。那个老烟客指手划脚地讲得津津有味。众人都笑,我 却不作声,我的心并不在这里。 (18)过了半点多钟,这附近还不见那个黑脸小孩的影子。我便到城里各处走了一转, 后来再经过这个地方,我想,他应该回来了,但是我仍旧看不到他。那两个肥胖小孩还在面 担前吃东西。 (19)我感到疲倦了。我不知道黑脸小孩住在什么地方,或者他是否就有住处。我不知 道他什么时候可以再到这里来。看见阳光离开了街市,我觉得疲倦增加了,我想回到船上去 休息。 (20)最后我终于拖着疲倦的身子离开了泸县。那一段路是不容易走的,我的心很沉重。 我想到那个黑脸小孩和他的突然跑开,我知道自己犯了过失了。 (21)我为什么两次拿那问话去折磨他呢?这原是明显的事实:要是他有家,有亲人, 他还会带着冻和饿寂寞地立在街旁么?他还会像一棵枯草,一只病犬那样,木然地、无力地 捱着日子么? (22)他也许不知道家和亲人的意义。但是他自己和那两个胖小孩间的差别,他应该了 解吧。从这差别上他也许可以明白家和亲人的意义。那么,我大大地伤害了他,这也是很明 显的事实了。 (23)今天,八个月以后的今天,我还记得那个黑脸小孩的面貌和他两只眼角的泪水。 他一定早忘记了我。但是我始终忘不掉他。我想请求他那小小的心灵宽恕我。然而我这些话 能够达到他的耳边么?他会有机会看到我的文章么? (24)我不知不觉间在那个时候犯了不可补偿的过失了。 1941 年 8 月 1 日(选自《巴金选集·散文随笔选》) 1、作者用“但是”衔接第(2)(3)段,有什么效果? 2、第(5)段中的“这样”指什么?为什么“我”不愿意就“这样地离开他”? 3、第(9)段中的“揩去”照应了文中的哪个词语?“我想揩去他脸上的寂寞的颜色”的 意思是什么?
4、从下面一段描写中,你体会出“我”第二次问话后黑脸小孩怎样的复杂心理? (黑脸小孩)茫然的表情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 只眼角流下来。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5、第(17)段“我的心并不在这里”与第∞段“我的心很沉重”,在表现“我”的心情上 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6、“乞丐”是指靠向别人要钱要饭生活的人。从第⑩段起,“我”就不再称那个“六七岁 的孩子”是“黑脸小乞丐”,而称他“黑脸小孩”了。你怎样理解这一变化? 7、第(21)一(24)段是“我”对自己过失的反思,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不少于 80字) (2004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 答案: 1、突出了小乞丐穷苦的样子。 2、第一问:“这样”指匆匆走过。第二问要点:想帮助他。 3、第一问:涂着。 问要点:“我”想消除他内心的孤寂。 4、①内心受到触动②恼怒③悲伤④委屈⑤想躲避 5、相同之处:担忧(惦念 不同之处:“我的心很沉重”,还含有自责的意思。 6、“我”不再简单地把他看成是乞丐,而是逐渐意识到他是有心灵、应该给予关爱的孩子。 7、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5分钟) 改变一生的闪念 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心里,让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 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 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在话筒里传 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她回头看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即 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通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 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 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 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 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 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28元的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了那张被泪 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
3 4、从下面一段描写中,你体会出“我”第二次问话后黑脸小孩怎样的复杂心理? (黑脸小孩)茫然的表情消失了。他圆圆地睁着那对血红的眼睛,泪水像线一样地从两 只眼角流下来。他把嘴一动,没有发出声音,就掉转身子,用劲地一跑。 5、第(17)段“我的心并不在这里”与第⒇段“我的心很沉重”,在表现“我”的心情上 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6、“乞丐”是指靠向别人要钱要饭生活的人。从第⒀段起,“我”就不再称那个“六七岁 的孩子”是“黑脸小乞丐”,而称他“黑脸小孩”了。你怎样理解这一变化? 7、第(21)-(24)段是“我”对自己过失的反思,从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不少于 80 字) (2004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 答案: 1、突出了小乞丐穷苦的样子。 2、第一问:“这样”指匆匆走过。第二问要点:想帮助他。 3、第一问:涂着。 第二问要点:“我”想消除他内心的孤寂。 4、①内心受到触动 ②恼怒 ③悲伤 ④委屈 ⑤想躲避 5、相同之处:担忧(惦念) 不同之处:“我的心很沉重”,还含有自责的意思。 6、“我”不再简单地把他看成是乞丐,而是逐渐意识到他是有心灵、应该给予关爱的孩子。 7、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5 分钟) 改变一生的闪念 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心里,让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 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 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在话筒里传 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她回头看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即 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通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 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 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 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 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 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 28 元的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了那张被泪 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
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阿姨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多少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己忘了这件事,依旧 住在这里,过着平稳安详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 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着,但女孩却激动得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的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 的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刚从某名牌大学毕业,已找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现在特意来看望自 己。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虽然 我至今都不明白,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解脱了我,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了一桩 心愿:喊您一声妈妈'。”话音刚落,女孩已泪流满面。老师的眼睛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 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忧郁起来,轻 轻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中的“怎么回事”是指什么事情? 2、小女孩临走时,老师“特意叮嘱”她再来看书的用意是什么? 3、“喊您一声‘妈妈’”,句中“妈妈”一词表达了女孩怎样的情感? 4、“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句中教师的“笑”有何含义? 5、标题“改变一生的闪念”中,“闪念”指的是谁的“闪念”?文中“老师”的行为又告 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 6、当“教师”把小女孩带回家后,她“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如果当时“教 师”对其批评教育后再让她走,其教育效果会不会更好?请申述理由 (2004年龙岩中考语文试题) 【试题答案】 1、一个小女孩因偷书被售货员抓住,而她又不肯让家人知道,所以就胡乱说了一个电话 号码,不巧就打到“这位教师”的家里。(言之成理即可) 2、①不想让小女孩再做类似的“傻事”。②宽慰小女孩: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犯了错误是 应该可以得到原谅的,小女孩不必让偷书”的罪名永远背在身上 3、①表达了女孩无限感激之情。②表达了女孩希望像报答母亲一样报答“教师妈妈”的教 育和保护之恩。(答案应含“感激”、“报答”两层意思) 4、①为女孩走出“偷书”的阴影,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②为自己正确妥当的教育方式获 得成功而感到欣慰 5、“闪念”是老师的闪念。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6、答案示例:例①:不好的理由:在当时特定的情境下,不问更好。因为她已经知道错 了,并且她幼小的心灵已受到极大的刺激和打击,如果这时候再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只会加 剧她心灵的创伤,使她产生更重的负罪感,更难以从惊恐、内疚中解脱出来 例⑨:好的理由:对犯错误的孩子应该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是一种帮助、一种警醒
4 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阿姨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多少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了这件事,依旧 住在这里,过着平稳安详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 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着,但女孩却激动得 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的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 的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刚从某名牌大学毕业,已找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现在特意来看望自 己。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虽然 我至今都不明白,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解脱了我,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了一桩 心愿:喊您一声‘妈妈’。” 话音刚落,女孩已泪流满面。老师的眼睛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 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忧郁起来,轻 轻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1、“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中的“怎么回事”是指什么事情? 2、小女孩临走时,老师“特意叮嘱”她再来看书的用意是什么? 3、“喊您一声‘妈妈’”,句中“妈妈”一词表达了女孩怎样的情感? 4、“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句中教师的“笑”有何含义? 5、标题“改变一生的闪念”中,“闪念”指的是谁的“闪念”?文中“老师”的行为又告 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 6、当“教师”把小女孩带回家后,她“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如果当时“教 师”对其批评教育后再让她走,其教育效果会不会更好?请申述理由。 (2004 年龙岩中考语文试题) 【试题答案】 1、一个小女孩因偷书被售货员抓住,而她又不肯让家人知道,所以就胡乱说了一个电话 号码,不巧就打到“这位教师”的家里。(言之成理即可) 2、①不想让小女孩再做类似的“傻事”。②宽慰小女孩: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犯了错误是 应该可以得到原谅的,小女孩不必让“偷书”的罪名永远背在身上。 3、①表达了女孩无限感激之情。②表达了女孩希望像报答母亲一样报答“教师妈妈”的教 育和保护之恩。(答案应含“感激”、“报答”两层意思) 4、①为女孩走出“偷书”的阴影,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②为自己正确妥当的教育方式获 得成功而感到欣慰。 5、“闪念”是老师的闪念。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6、答案示例:例①:不好的理由:在当时特定的情境下,不问更好。因为她已经知道错 了,并且她幼小的心灵已受到极大的刺激和打击,如果这时候再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只会加 剧她心灵的创伤,使她产生更重的负罪感,更难以从惊恐、内疚中解脱出来。 例②:好的理由:对犯错误的孩子应该进行批评教育,批评是一种帮助、一种警醒、一
剂良药,只有这样,才能使她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或其他的 错误:如果不对她进行批评教育,会使她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这样反而害了她
5 剂良药,只有这样,才能使她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避免再发生类似的或其他的 错误;如果不对她进行批评教育,会使她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这样反而害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