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一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笔法就是有方法、有规律地用笔锋划、顿岀来的线和点的具体表现法的简称。每 个人执笔、下笔的方式方法,执笔的高低、竖立、侧斜、悬肘、悬腕或手腕着 纸以及下笔时轻、重、缓、急等等,都有着不同的习惯。这些不同的习惯,必然 在笔锋着纸时有着不同的表现,显出不同的笔法特点。笔法形式的特点,大致有 正中、偏侧、圆转、方折、虚笔、实笔、顺锋、逆锋等。同一类型的笔法形式, 不同的人还有各自的具体特色,不尽相同。同一人的作品,从早岁到晚年,又总 有些变化,有的人甚至变得比较厉害;但属于同一人的作品,也总还有一线贯通 之处。例如,明代画家吴伟,早年作品有较为工细的白描人物,大异于晚年的泼 墨粗放之作;如果仔细捉摸他早年和晩年不同风格的作品,还能看出他的笔法始 终是具有跳跃躁动的形式,即使局部比较工细,也不能完全变成含蓄浑穆。因此 依凭笔法的特点鉴别书画的真伪,是最为可靠的。 笔法对模仿的人来讲,又是最不容易学得像的东西。每个书画作家,不管技巧高 低,经过几十年的操作而逐步形成凝定的笔法特点,换一个人要在一朝一夕之间 就把它完全接受过来变为己有,是不大可能的。除了比较工整刻板的线点还容易 摹得像以外,稍为放纵流露作者个性的笔法,刻意临摹,必然死板:取其大意, 又不能和原作相像。同时,作伪者自己的一套笔法上的习惯特点,在临摹中极容 易露出本相来。相反的笔法特性—一朴拙和精工、滞重和飘逸等等,也很不可能 出于一人之手。作伪者如果勉强去临摹和自己的习惯笔法相反的书画,其失败更 是注定了的。所以,笔法对作伪者来讲,是最难突破的一关,不像其它方面那么 容易作伪。因此我们在鉴别书画时,把笔法放在首要注意的地位。 要鉴别笔法,必须有个“样板”作为依据。每个作者早年、中年、晚年和笔法总 有些变化,掌握了某人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笔法特点,才能以之认识某人作品的全 貌。所以,还要有不同时期的“样板”。但如果碰到孤本无证,那就难以依凭笔 法来鉴别了。因此,笔法鉴别也有一定的限度。不过,古画的时代风格(共性), 笔法究竟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为它能反映出画家各自的时代特征。鉴定笔 法,即使断人比较困难(如孤本),但断代还是有此可能的。 笔要依靠墨来体现在纸绢上,绘画还有色彩的施用。同时,墨、色也离不开笔, 须三者结合起来谈。例如八大山人经常喜用纸作画,生纸上的水墨容易融洽活泼, 能发挥他的笔法生动的特色。但一换熟纸,比如先裱后画的有了厚浆的册页,就 大都显得墨色平板呆滞,笔调稍欠活泼了。石涛在生纸上的作品,大都画得比较 奔放,笔墨往往显得有些“野气”(也就是“火爆”),和他画在半熟纸上的笔、 墨比较鲜润蕴藉的作品,也就不大一样。在这种因纸质不同而使笔墨形态也同时 起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如果死扣一种面貌、一个标准,鉴别真伪时就会出偏差。 曾见恽寿平题王翬画水墨山水小册,因纸页浆性太重,淡墨发灰,浓墨也不太黑, 整个画面显得精神不振,以致有人疑为非真(此册现藏山东省博物馆)。这样的 例子也不少见。 关于笔、墨对书画作品所起的作用,鉴定时必须一一分析,掌握要领,联系起来 进行研究,然后再下结论。 徐邦达《古书画鉴定概论》 1、下列有关“笔法”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安徽省舒城一中 2012 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笔法就是有方法、有规律地用笔锋划、顿出来的线和点的具体表现法的简称。每 一个人执笔、下笔的方式方法,执笔的高低、竖立、侧斜、悬肘、悬腕或手腕着 纸以及下笔时轻、重、缓、急等等,都有着不同的习惯。这些不同的习惯,必然 在笔锋着纸时有着不同的表现,显出不同的笔法特点。笔法形式的特点,大致有 正中、偏侧、圆转、方折、虚笔、实笔、顺锋、逆锋等。同一类型的笔法形式, 不同的人还有各自的具体特色,不尽相同。同一人的作品,从早岁到晚年,又总 有些变化,有的人甚至变得比较厉害;但属于同一人的作品,也总还有一线贯通 之处。例如,明代画家吴伟,早年作品有较为工细的白描人物,大异于晚年的泼 墨粗放之作;如果仔细捉摸他早年和晚年不同风格的作品,还能看出他的笔法始 终是具有跳跃躁动的形式,即使局部比较工细,也不能完全变成含蓄浑穆。因此, 依凭笔法的特点鉴别书画的真伪,是最为可靠的。 笔法对模仿的人来讲,又是最不容易学得像的东西。每个书画作家,不管技巧高 低,经过几十年的操作而逐步形成凝定的笔法特点,换一个人要在一朝一夕之间 就把它完全接受过来变为己有,是不大可能的。除了比较工整刻板的线点还容易 摹得像以外,稍为放纵流露作者个性的笔法,刻意临摹,必然死板;取其大意, 又不能和原作相像。同时,作伪者自己的一套笔法上的习惯特点,在临摹中极容 易露出本相来。相反的笔法特性——朴拙和精工、滞重和飘逸等等,也很不可能 出于一人之手。作伪者如果勉强去临摹和自己的习惯笔法相反的书画,其失败更 是注定了的。所以,笔法对作伪者来讲,是最难突破的一关,不像其它方面那么 容易作伪。因此我们在鉴别书画时,把笔法放在首要注意的地位。 要鉴别笔法,必须有个“样板”作为依据。每个作者早年、中年、晚年和笔法总 有些变化,掌握了某人一生中不同时期的笔法特点,才能以之认识某人作品的全 貌。所以,还要有不同时期的“样板”。但如果碰到孤本无证,那就难以依凭笔 法来鉴别了。因此,笔法鉴别也有一定的限度。不过,古画的时代风格(共性), 笔法究竟是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为它能反映出画家各自的时代特征。鉴定笔 法,即使断人比较困难(如孤本),但断代还是有此可能的。 笔要依靠墨来体现在纸绢上,绘画还有色彩的施用。同时,墨、色也离不开笔, 须三者结合起来谈。例如八大山人经常喜用纸作画,生纸上的水墨容易融洽活泼, 能发挥他的笔法生动的特色。但一换熟纸,比如先裱后画的有了厚浆的册页,就 大都显得墨色平板呆滞,笔调稍欠活泼了。石涛在生纸上的作品,大都画得比较 奔放,笔墨往往显得有些“野气”(也就是“火爆”),和他画在半熟纸上的笔、 墨比较鲜润蕴藉的作品,也就不大一样。在这种因纸质不同而使笔墨形态也同时 起变化的情况下,我们如果死扣一种面貌、一个标准,鉴别真伪时就会出偏差。 曾见恽寿平题王翬画水墨山水小册,因纸页浆性太重,淡墨发灰,浓墨也不太黑, 整个画面显得精神不振,以致有人疑为非真(此册现藏山东省博物馆)。这样的 例子也不少见。 关于笔、墨对书画作品所起的作用,鉴定时必须一一分析,掌握要领,联系起来 进行研究,然后再下结论。 徐邦达 《古书画鉴定概论》 1、下列有关“笔法”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只要是有方法、有规律地用笔锋划出来的线和点就可以称作笔法。 B、笔法形式只有正中、偏侧、圆转、方折、虚笔、实笔、顺锋、逆锋几种。 C、之所以显出不同的笔法特点是和每一个人执笔、下笔的方式方法,笔锋着纸 时有着不同的表现密切相关的。 D、同一类型的笔法形式,虽然不同的人有各自的具体特色,但大致相同。 2、下列对“笔法的鉴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画作家,经过几十年的操作而逐步形成凝定的笔法特点,对模仿的人来讲, 是最不容易学得像的东西 B、相反的笔法特性一一朴拙和精工、滞重和飘逸等等,也很不可能出于一人之 手。所以作伪者如果勉强去临摹和自己的习惯笔法相反的书画,其失败更是注定 了的。 C、笔法在形成古画的时代风格(共性)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它能反映出画家 各自的时代特征。 D、在鉴别书画时,把笔法放在首要注意的地位是因为不同人的笔法特点不同 所有的作品都可以通过笔法鉴别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推断正确的一项( )(3分) A、明代画家,吴伟早年作品,有较为工细的白描人物,晚年的作品泼墨粗放, 前后作品的笔法没有共同点。 B、恽寿平题王翬画水墨山水小册,纸页浆性太重,淡墨发灰,浓墨也不太黑, 整个画面显得精神不振,因此可以断定是赝品。 C、墨色平板呆滞,笔调稍欠活泼的书画作品肯定不是八大山人的作品。 D、石涛作品,大都画得比较奔放,笔墨往往显得有些“野气”,但是也有笔、 墨比较鲜润蕴藉的作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 余石民哀辞 (清)方苞 自余有知识,所见人士多矣,而有志于圣贤之学者,无有也。盖道之丧久矣, 人纪所恃以结连者,唯功利;而性命所赖以安定者,惟嗜欲。一家之中,未有无 乱人,无逆气者,一人之身,未有无悖行,无隐慝者。吾不识周、孔复生,其 尚有以转之否与? 康熙壬辰,余与余君石民并以戴名世《南山集》牵连被逮。君童稚受学于戴, 戴集中有与君论史事书,君未之答也。不相见者二十余年矣,一日祸发,君破家, 遘疾死狱中。而事戴礼甚恭。先卒之数日,犹日购宋儒之书,危坐寻览。观君 之颠危而不怼其师,是能重人纪而不以功利为离合也;观君之垂死而务学不怠, 是能绝偷苟而不以嗜欲为安宅也。始吾语君:“所以处患难之道,信得矣。虽然, 子有老母毋以嗜学忘忧。”君默无言,而卒以膈噎,盖其内自苦者,人不得而识 也。 君提解,倾邑父老子弟出送郭门外,皆曰:“余君乃至此!”今君破家亡身 而不得终事其母,吾恐无识者闻之,愈以守道为祸而安于邪恶也,于其丧之归也 书以鸣吾哀。 君讳湛,字石民,生于顺治某年月日,卒于康熙壬辰四月十六日。其辞曰 履道坦兮危机伏,人祸延兮鬼伯促。母遥思兮望子归,子瘐死兮母不知。身虽泯 兮痛无涯,天生夫人也而使至于斯!
A、只要是有方法 、有规律地用笔锋划出来的线和点就可以称作笔法。 B、笔法形式只有正中、偏侧、圆转、方折、虚笔、实笔、顺锋、逆锋几种。 C、之所以显出不同的笔法特点是和每一个人执笔、下笔的方式方法,笔锋着纸 时有着不同的表现密切相关的。 D、同一类型的笔法形式,虽然不同的人有各自的具体特色,但大致相同。 2、下列对“笔法的鉴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书画作家,经过几十年的操作而逐步形成凝定的笔法特点,对模仿的人来讲, 是最不容易学得像的东西。 B、相反的笔法特性——朴拙和精工、滞重和飘逸等等,也很不可能出于一人之 手。所以作伪者如果勉强去临摹和自己的习惯笔法相反的书画,其失败更是注定 了的。 C、笔法在形成古画的时代风格(共性)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它能反映出画家 各自的时代特征。 D、在鉴别书画时,把笔法放在首要注意的地位是因为不同人的笔法特点不同, 所有的作品都可以通过笔法鉴别。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推断正确的一项( )(3 分) A、明代画家,吴伟早年作品,有较为工细的白描人物,晚年的作品泼墨粗放, 前后作品的笔法没有共同点。 B、恽寿平题王翬画水墨山水小册,纸页浆性太重,淡墨发灰,浓墨也不太黑, 整个画面显得精神不振,因此可以断定是赝品。 C、墨色平板呆滞,笔调稍欠活泼的书画作品肯定不是八大山人的作品。 D、石涛作品,大都画得比较奔放,笔墨往往显得有些“野气”,但是也有笔、 墨比较鲜润蕴藉的作品。 二、古代诗文阅读(32 分) (一)文言文阅读 余石民哀辞 (清)方苞 自余有知识,所见人士多矣,而有志于圣贤之学者,无有也。盖道之丧久矣, 人纪所恃以结连者,唯功利;而性命所赖以安定者,惟嗜欲。一家之中,未有无 乱人,无逆气者,—人之身,未有无悖行,无隐慝①者。吾不识周、孔复生,其 尚有以转之否与? 康熙壬辰,余与余君石民并以戴名世《南山集》牵连被逮。君童稚受学于戴, 戴集中有与君论史事书,君未之答也。不相见者二十余年矣,一日祸发,君破家, 遘②疾死狱中。而事戴礼甚恭。先卒之数日,犹日购宋儒之书,危坐寻览。观君 之颠危而不怼其师,是能重人纪而不以功利为离合也;观君之垂死而务学不怠, 是能绝偷苟而不以嗜欲为安宅也。始吾语君:“所以处患难之道,信得矣。虽然, 子有老母毋以嗜学忘忧。”君默无言,而卒以膈噎,盖其内自苦者,人不得而识 也。 君提解,倾邑父老子弟出送郭门外,皆曰:“余君乃至此!”今君破家亡身 而不得终事其母,吾恐无识者闻之,愈以守道为祸而安于邪恶也,于其丧之归也, 书以鸣吾哀。 君讳湛,字石民,生于顺治某年月日,卒于康熙壬辰四月十六日。其辞曰: 履道坦兮危机伏,人祸延兮鬼伯促。母遥思兮望子归,子瘐死兮母不知。身虽泯 兮痛无涯,天生夫人也而使至于斯!
[注释]①慝(te):奸邪,邪恶。②遘:遭遇。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有无悖行,无隐慝 者 违背, 抵触 B、观君之垂死而务学不 松懈 怠C览D哀 犹日购宋儒之书,危坐寻 危险 于其丧之归也,书以鸣吾 表达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所见人士多矣,而有志于圣贤之学者,无有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B、子有老母,毋以嗜学忘忧; 士 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C、所以处患难之 道 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 D、余君乃至 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和余石民都是因为受到戴名世《南山集》一案的牵连被捕入狱,余石民因 之家庭破落,最后病死在监狱中, B、余石民师从戴名世,身处危难中对老师没有一丝怨恨,这是重视人的伦理, 不因为利益而分开的高尚品德。 C、本文含蓄而深沉地表观了作者对死者的同情,并流露了对清廷制造“《南山 集》案”的不满情绪。 D、在余石民押解启程的时候,全城父老乡亲送他到城外的感人场面的描写,表 现了余石民为官清廉正直的品性。 7、翻译下列各句。 (1)吾不识周、孔复生,其尚有以转之否与?(3分) (2)君童稚受学于戴,戴集中有与君论史事书,君未之答也。(4分) (3)吾恐无识者闻之,愈以守道为祸而安于邪恶也。(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数峰青
[注释] ①慝(tè):奸邪,邪恶。②遘:遭遇。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未有无悖行,无隐慝 者 违背, 抵触 B、观君之垂死而务学不 怠 松懈 C、犹日购宋儒之书,危坐寻 览 危险 D、于其丧之归也,书以鸣吾 哀 表达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所见人士多矣,而有志于圣贤之学者,无有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B、子有老母,毋以嗜学忘忧; 士 大夫终不肯以 小舟夜泊绝璧之下 C、所以处患难之 道 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 D、余君乃至 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3 分) A、我和余石民都是因为受到戴名世《南山集》一案的牵连被捕入狱,余石民因 之家庭破落,最后病死在监狱中。 B、余石民师从戴名世,身处危难中对老师没有一丝怨恨,这是重视人的伦理, 不因为利益而分开的高尚品德。 C、本文含蓄而深沉地表观了作者对死者的同情,并流露了对清廷制造“《南山 集》案”的不满情绪。 D、在余石民押解启程的时候,全城父老乡亲送他到城外的感人场面的描写,表 现了余石民为官清廉正直的品性。 7、翻译下列各句。 ⑴ 吾不识周、孔复生,其尚有以转之否与?(3 分) ⑵ 君童稚受学于戴,戴集中有与君论史事书,君未之答也。(4 分) ⑶ 吾恐无识者闻之,愈以守道为祸而安于邪恶也。(3 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 人不见,数峰青
注: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的名词人张先 (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8、在刻画弹筝者这一人物时,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9、词的下片有“忽闻江上弄哀筝”句,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筝曲之哀的?(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作品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一小题)(5分)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留恋处,兰舟 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 里烟波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 。此去经 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 永《雨霖铃》)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暮成雪。 ,莫使金樽空对 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 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 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 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主人何为言少 钱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 (李白《将进酒》)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孤独者 邢晓飞 在这个时代,成为一名孤独者似乎是一种宿命。思想者在自已创造的鸿篇巨制中 批露了有关孤独的心得,无数专栏作家写出了孤独激发灵感的状态,看得出来, 他们为此洋洋自得。但是且慢,专栏作家大肆嘲讽的普通庸众和无耻的小资产阶 级分子也在喋喋不休地谈论孤独。孤独似乎正成为某种普遍的嗜好,既受诅咒又 被热情拥抱。人们持有自相矛盾的情绪由来已久,不免还是令人惊讶。在这里, 我不想谈论文过饰非的孤独者,他们的孤独只是因为没人陪他们打牌,无法消磨 掉周末的明媚时光,或者电视故障出现了五分钟的空缺,这足以让他们手足无措, 所有这类人也许称他们为无聊者更为合适,无聊者不知道孤独是通往秘密人生的 捷径之一,尽管有关人生的真相并不总是让人欢欣鼓舞,有时也许令我们错愕不 已,但秘密总归是秘密,它是独一无二的,如昙花般只在静默中彰显,在黑暗中 绽放。 孤独者之为孤独者的第一重困境源于现实。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令人 眼花缭乱,但具有普遍的征兆,这种征兆我已经无数次重复,世界正由柔软变得 坚硬。对稻穗、玉米和玫瑰的审美情趣正被玻璃、钢铁和墙壁取代,与前者相比, 后者保持了一种体面而冷漠的姿态,它们不再拐弯抹角,不再含蓄体恤,倾向于 直截了当,由前者的温和低调变得张扬和咄咄逼人。它们棱角分明,拒人千里之 外,这是孤独者存在的物质基础。不论在街上行走还是在建筑物中生活,人们不 再为有机物联结,而是被无机物隔绝,被撕为碎片。在这里,我们是父亲,在那
注: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的名词人张先 (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8、在刻画弹筝者这一人物时,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 分) 9、词的下片有“忽闻江上弄哀筝”句,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筝曲之哀的?(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作品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一小题)(5 分) 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留恋处,兰舟 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 里烟波,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 。此去经 年,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 永《雨霖铃》) 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暮成雪。 ,莫使金樽空对 月。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 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 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 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主人何为言少 钱,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 酒, 。(李白《将进酒》)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孤独者 邢晓飞 在这个时代,成为一名孤独者似乎是一种宿命。思想者在自己创造的鸿篇巨制中 批露了有关孤独的心得,无数专栏作家写出了孤独激发灵感的状态,看得出来, 他们为此洋洋自得。但是且慢,专栏作家大肆嘲讽的普通庸众和无耻的小资产阶 级分子也在喋喋不休地谈论孤独。孤独似乎正成为某种普遍的嗜好,既受诅咒又 被热情拥抱。人们持有自相矛盾的情绪由来已久,不免还是令人惊讶。在这里, 我不想谈论文过饰非的孤独者,他们的孤独只是因为没人陪他们打牌,无法消磨 掉周末的明媚时光,或者电视故障出现了五分钟的空缺,这足以让他们手足无措, 所有这类人也许称他们为无聊者更为合适,无聊者不知道孤独是通往秘密人生的 捷径之一,尽管有关人生的真相并不总是让人欢欣鼓舞,有时也许令我们错愕不 已,但秘密总归是秘密,它是独一无二的,如昙花般只在静默中彰显,在黑暗中 绽放。 孤独者之为孤独者的第一重困境源于现实。世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令人 眼花缭乱,但具有普遍的征兆,这种征兆我已经无数次重复,世界正由柔软变得 坚硬。对稻穗、玉米和玫瑰的审美情趣正被玻璃、钢铁和墙壁取代,与前者相比, 后者保持了一种体面而冷漠的姿态,它们不再拐弯抹角,不再含蓄体恤,倾向于 直截了当,由前者的温和低调变得张扬和咄咄逼人。它们棱角分明,拒人千里之 外,这是孤独者存在的物质基础。不论在街上行走还是在建筑物中生活,人们不 再为有机物联结,而是被无机物隔绝,被撕为碎片。在这里,我们是父亲,在那
里,我们是消费者:在这里,我们是低眉顺眼的下属,在那里,我们是倨傲的官 僚。关于我们自身的每个身份都互相割裂,并与其他人的角色相互重叠,面临激 烈的竞争,我们在每个角色上用力致深,笑脸专门对付上司,抱怨专门用于家人 习惯于在合适的场合调配出合适的面部表情,无论是程式化的笑脸还是程式化的 愤怒,它们都与玻璃、钢铁一样坚硬和寒冷,游离于我们的脸面之外,与我们的 内心无关。孤独首先从自我隔绝开始,纵情欢歌之于夜晚正如黯然销魂之于岁末。 正如一位长胡子的歌手所唱:宝贝,看看远处,月亮从旷野上升起,我感觉冷, 我感觉疼。 同样,世界正由平和变得愤怒,人们愤怒地炒股,愤怒地写作,愤怒地谈论夜空 的星斗,再愤怒地相互扔炸弹。人们无法心平气和的谈论晚餐该烧点什么,青菜 萝卜?炖鸽子肉还是杀掉那只陪伴了我们六个月的小草鸡?我们无从知道萝卜 被锋刃切开时的感受,但我们切实感受到勉力挣扎鸽子的愤怒,和我们如出一辙 的冷和疼。吃了鸽子肉的人,和我们面对面睡着,倾听他(她)的磨牙、梦呓, 除此之外,我们居然一无所知。此时此刻,除了成为一名孤独者,别无选择。 孤独者之为孤独者的第二重困境源自历史。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回到始皇帝焚 书的现场,回到中世纪焚书的现场,回到希特勒焚书的现场,回到文化革命焚书 的现场,对书籍的憎恨源远流长。剔除历史书上的陈辞滥调,我想在此给出历朝 统治者热衷于将书籍付之一炬的另一个解释:权力对沟通和话语的恐惧。权力喜 欢简洁单一,它对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深感畏惧,除了用火焰消灭书籍,它热 衷于让我们说一种拗口且言不及义的话语,这种话语始于皇帝的宫殿,凭借高贵 的出身和锦衣玉食的装衬,进而在坊间大肆流传。直到今天,它们还是电视、广 场甚至是一切公共场合的通用语言。这种语言对权力无比亲近,同时,也为我们 自己造就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形象,冰冷、高调,拒人千里之外,宛如一件玻璃或 钢铁外套。它与焚书、监狱和子弹一样,是权力消解历史的努力之一,它致力于 使我们相信,现实中多姿多彩的生活、温暖的人生并不存在,由此,将抵达它的 最终目的:统一我们的梦想。在我看来,这大概是人类对于自身最为恶毒的诅咒 之 压倒孤独者的最后一根稻草源自身体,身体喜欢恶作剧,它总在我们对灿烂世界 涌现出激情的时刻捅出娄子来。切·格瓦拉在南美丛林里一边咳嗽一边默默射击 的场景已经载入史册;博尔赫斯在拥有海洋般丰厚的书籍时瞎掉了双眼;鲁迅在 《在酒楼上》一文中揭露了对自身命运的预言:像只蝇子一样,飞了一个小圈子, 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这个不朽的比喻中,“苍蝇”一词再准确不过的传达了 孤独者的境地,生命的虚无之感笼罩一切,随后,他的肺开始燃烧。在意志与死 亡的竞赛中,身体总是一马当先,千疮百孔,兜受不住同样千疮百孔的梦想。 历经几重磨难,大部分人未见刺刀便已举手投降,他们在孤独之中思考的结果是 生命的意义在于欲望的满足,这是当前富裕阶层西门庆化和学者宠物化的第一推 动力。遗憾的是,他们最终并不总能从欲望中得到满足,身体的碰撞最终只能是 身体的碰撞,没有意志的参与和梦想的照耀,现实一片黑暗。当然也有人经受住 了血与火的考验,到达光明的顶峰,成为震古烁今的孤独者,他的内心已经足够 强大,得以成功抵御外界的侵蚀,对于这类孤独者而言,世界的冰寒已经不是个 大问题,所有对外的欲望也已回缩到他们的内心,智慧的乐趣和德性的自我圆满 成为人生的第一要义,他们成为这个冰寒世界的一个光源,散发着光与热 (选自《青春》2008年12期) 11、在作者看来,“无聊者”与“孤独者”有什么不同?(6分)
里,我们是消费者;在这里,我们是低眉顺眼的下属,在那里,我们是倨傲的官 僚。关于我们自身的每个身份都互相割裂,并与其他人的角色相互重叠,面临激 烈的竞争,我们在每个角色上用力致深,笑脸专门对付上司,抱怨专门用于家人, 习惯于在合适的场合调配出合适的面部表情,无论是程式化的笑脸还是程式化的 愤怒,它们都与玻璃、钢铁一样坚硬和寒冷,游离于我们的脸面之外,与我们的 内心无关。孤独首先从自我隔绝开始,纵情欢歌之于夜晚正如黯然销魂之于岁末。 正如一位长胡子的歌手所唱:宝贝,看看远处,月亮从旷野上升起,我感觉冷, 我感觉疼。 同样,世界正由平和变得愤怒,人们愤怒地炒股,愤怒地写作,愤怒地谈论夜空 的星斗,再愤怒地相互扔炸弹。人们无法心平气和的谈论晚餐该烧点什么,青菜 萝卜?炖鸽子肉还是杀掉那只陪伴了我们六个月的小草鸡?我们无从知道萝卜 被锋刃切开时的感受,但我们切实感受到勉力挣扎鸽子的愤怒,和我们如出一辙 的冷和疼。吃了鸽子肉的人,和我们面对面睡着,倾听他(她)的磨牙、梦呓, 除此之外,我们居然一无所知。此时此刻,除了成为一名孤独者,别无选择。 孤独者之为孤独者的第二重困境源自历史。让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回到始皇帝焚 书的现场,回到中世纪焚书的现场,回到希特勒焚书的现场,回到文化革命焚书 的现场,对书籍的憎恨源远流长。剔除历史书上的陈辞滥调,我想在此给出历朝 统治者热衷于将书籍付之一炬的另一个解释:权力对沟通和话语的恐惧。权力喜 欢简洁单一,它对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深感畏惧,除了用火焰消灭书籍,它热 衷于让我们说一种拗口且言不及义的话语,这种话语始于皇帝的宫殿,凭借高贵 的出身和锦衣玉食的装衬,进而在坊间大肆流传。直到今天,它们还是电视、广 场甚至是一切公共场合的通用语言。这种语言对权力无比亲近,同时,也为我们 自己造就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形象,冰冷、高调,拒人千里之外,宛如一件玻璃或 钢铁外套。它与焚书、监狱和子弹一样,是权力消解历史的努力之一,它致力于 使我们相信,现实中多姿多彩的生活、温暖的人生并不存在,由此,将抵达它的 最终目的:统一我们的梦想。在我看来,这大概是人类对于自身最为恶毒的诅咒 之一。 压倒孤独者的最后一根稻草源自身体,身体喜欢恶作剧,它总在我们对灿烂世界 涌现出激情的时刻捅出娄子来。切•格瓦拉在南美丛林里一边咳嗽一边默默射击 的场景已经载入史册;博尔赫斯在拥有海洋般丰厚的书籍时瞎掉了双眼;鲁迅在 《在酒楼上》一文中揭露了对自身命运的预言:像只蝇子一样,飞了一个小圈子, 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这个不朽的比喻中,“苍蝇”一词再准确不过的传达了 孤独者的境地,生命的虚无之感笼罩一切,随后,他的肺开始燃烧。在意志与死 亡的竞赛中,身体总是一马当先,千疮百孔,兜受不住同样千疮百孔的梦想。 历经几重磨难,大部分人未见刺刀便已举手投降,他们在孤独之中思考的结果是, 生命的意义在于欲望的满足,这是当前富裕阶层西门庆化和学者宠物化的第一推 动力。遗憾的是,他们最终并不总能从欲望中得到满足,身体的碰撞最终只能是 身体的碰撞,没有意志的参与和梦想的照耀,现实一片黑暗。当然也有人经受住 了血与火的考验,到达光明的顶峰,成为震古烁今的孤独者,他的内心已经足够 强大,得以成功抵御外界的侵蚀,对于这类孤独者而言,世界的冰寒已经不是个 大问题,所有对外的欲望也已回缩到他们的内心,智慧的乐趣和德性的自我圆满 成为人生的第一要义,他们成为这个冰寒世界的一个光源,散发着光与热。 (选自《青春》2008 年 12 期) 11、在作者看来,“无聊者”与“孤独者”有什么不同?(6 分)
12、作者在本文开头写道:“在这个时代,成为一名孤独者似乎是一种宿命”, 为什么“成为一名孤独者”似乎是“一种宿命”?请结合文中的相关材料加以 分析。(9分) 13、本文第二、三自然段中,作者提到了“稻穗”、“玉米”、“玫瑰”,“玻 璃”、“钢铁”、“墙壁”,“青菜”、“萝卜”、“鸽子”、“小草鸡”这些 事物,请结合语境具体谈谈这些事物在文中的作用。(5分) 14、结合本文有关材料,分析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捕鼠b 湍急tuan 刹那cha 越俎代庖 B、绚烂xuan 水獭ta 白洋淀ding 刚愎自用 bi C、拂尘f0 鸟瞰ka 不吭声keng 涸辙之鱼 D、镌刻jua 小觑q 涮羊肉 shuan 流水淙淙zong 16、下列各句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水扁家族世纪弊案9月11日下午4时宣判,陈水扁、吴淑珍夫妇贪污金额 高达数亿元,数额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B、数字汽车代表了未来汽车生活的发展方向,作为数字汽车先驱者的“荣威 550”更是首当其冲,全新的市场定位是它能够走俏市场的一大重要原因。 C、张艺谋导演是最早走商业路线的,他的那套美学放在商业电影上,其实我是 很不以为然的,因为我觉得他摸不清商业电影这个艺术,商业电影也是一种艺术 D、“送粮食,送衣服,送被子,送帐篷,由于我们的鼎力相助,受灾的三十多 位藏族同胞顺利度过了冬天。”县长洪晓东说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调查发现:学生总是“睡不醒”与教室的空气质量有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氧气供应不足是孩子们的主要原因 B、检査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 而是看他的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C、那天,下着小雨,林虹独自一人去美术馆看展览,正好遇到初中同学顾晓莹 跟她学画的胡絜青老师。 D、老李吃力地托着被淹的孩子的身体,老林也奋力游去抓住孩子的手腕,他俩 合力将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孩子终于托出了水面。 18、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上恰当的话。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构成排比。 6分) 时间好像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路 程; 时间就像一把皮鞭 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 标 要想成就事业,就 必须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19、209年11月11日苏州市《姑苏晚报》倡议全市市民或者动手编结,或者 上街选购一双手套,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德阳、绵阳等地的中小学生。请你为此
12、作者在本文开头写道:“在这个时代,成为一名孤独者似乎是一种宿命”, 为什么“成为一名孤独者”似乎是“一种宿命”?请结合文中的相关材料加以 分析。(9 分) 13、本文第二、三自然段中,作者提到了“稻穗”、“玉米”、“玫瑰”,“玻 璃”、“钢铁”、“墙壁”,“青菜”、“萝卜”、“鸽子”、“小草鸡”这些 事物,请结合语境具体谈谈这些事物在文中的作用。(5 分) 14、结合本文有关材料,分析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5 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 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捕鼠 bǔ 湍急 tuān 一刹那 chà 越俎代庖 páo B、绚烂 xuàn 水獭 tǎ 白洋淀 dìnɡ 刚愎自用 bì C、拂尘fó 鸟瞰kàn 不吭声kēnɡ 涸辙之鱼hé D、镌刻juān 小觑qù 涮羊肉shuàn 流水淙淙zōnɡ 16、下列各句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陈水扁家族世纪弊案 9 月 11 日下午 4 时宣判,陈水扁、吴淑珍夫妇贪污金额 高达数亿元,数额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B、数字汽车代表了未来汽车生活的发展方向,作为数字汽车先驱者的“荣威 550”更是首当其冲,全新的市场定位是它能够走俏市场的一大重要原因。 C、张艺谋导演是最早走商业路线的,他的那套美学放在商业电影上,其实我是 很不以为然的,因为我觉得他摸不清商业电影这个艺术,商业电影也是一种艺术。 D、“送粮食,送衣服,送被子,送帐篷,由于我们的鼎力相助,受灾的三十多 位藏族同胞顺利度过了冬天。”县长洪晓东说。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 分) A、调查发现:学生总是“睡不醒”与教室的空气质量有关。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氧气供应不足是孩子们的主要原因。 B、检查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 而是看他的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C、那天,下着小雨,林虹独自一人去美术馆看展览,正好遇到初中同学顾晓莹 跟她学画的胡絜青老师。 D、老李吃力地托着被淹的孩子的身体,老林也奋力游去抓住孩子的手腕,他俩 合力将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孩子终于托出了水面。 18、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上恰当的话。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构成排比。 (6 分) 时间好像一把尺子,它能衡量奋斗者前进的路 程; ;时间就像一把皮鞭, 它能鞭策我们追赶人生的目 标; 。要想成就事业,就 必须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19、2009 年 11 月 11 日苏州市《姑苏晚报》倡议全市市民或者动手编结,或者 上街选购一双手套,捐赠给四川地震灾区德阳、绵阳等地的中小学生。请你为此
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上下两句,句式一致,不超过15个 字。(5分) 20、把下列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 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⑤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 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准确地重现了。 五、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到亲戚的家里去。主人煮了几道好菜招待这位客人。这个人对主人说: 你今天烧的菜都是很名贵,可是淡了一点。”主人说:“啊?我忘了放一样东 西。”于是到厨房拿了些盐,放进每一道菜。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问主人 说:“你放了些什么,菜就这么好吃?”主人说:“盐呀!盐是百味之源,所 以每样菜都好吃。”这个人想盐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买盐来吃好了,省 得煮那么多菜。于是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盐,回到家里急急打开,抓了一把放进 口里!哇!苦涩不堪!以为是被那位亲戚骗了。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寓意。文体自选,但不得写成诗歌。标题自拟。字数不少 于800。 语文答案 1 C2D3D4C5D 6、【答案】D【解析】原文中全城的老百姓送余石民是因为对他遭遇的同情,对 一个道德君子的敬爱,并且没有关于余石民为官清廉正直的表述 8、【答案甲】(1)衬托。开头三句所写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是弹筝 人的背景画面,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人不见,数峰青”两句,回应词的开 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2)比喻。“ 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 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答案乙】()间接描写:借白鹭似有意倾慕来间接表现弹 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听众呆视不动的情状。(2)用典:“依约是湘 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答案甲或乙均可 两种答案中每个要点2分
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上下两句,句式一致,不超过 15 个 字。(5 分) 20、把下列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 分) ①任何心理活动,任何创作,也许都具有“一次性”。 ②揣度别人是很困难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③作者的回顾,事后的创作谈,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实际创作情状复合,是值得怀 疑的。 ④甚至揣度自己也未见得容易多少。 ⑤人不能把脚两次伸进同一条河里。 ⑥比方说这篇小说写过这么久了,尽管我现在能尽力回忆当时写作的心境,但时 过境迁,当时的心境是绝对不可能再完整准确地重现了。 答: 五、写作(60 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到亲戚的家里去。主人煮了几道好菜招待这位客人。这个人对主人说: “你今天烧的菜都是很名贵,可是淡了一点。”主人说:“啊?我忘了放一样东 西。”于是到厨房拿了些盐,放进每一道菜。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问主人 说:“你放了些什么,菜就这么好吃?” 主人说:“盐呀!盐是百味之源,所 以每样菜都好吃。” 这个人想盐既然那么好吃,回去每餐都买盐来吃好了,省 得煮那么多菜。于是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盐,回到家里急急打开,抓了一把放进 口里!哇!苦涩不堪!以为是被那位亲戚骗了。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的寓意。文体自选,但不得写成诗歌。标题自拟。字数不少 于 800。 语文答案 1C2D3D4C5D 6、【答案】D【解析】原文中全城的老百姓送余石民是因为对他遭遇的同情,对 一个道德君子的敬爱,并且没有关于余石民为官清廉正直的表述 8、【答案甲】⑴衬托。开头三句所写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是弹筝 人的背景画面,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人不见,数峰青”两句,回应词的开 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⑵比喻。“一 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 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答案乙】⑴间接描写:借白鹭似有意倾慕来间接表现弹 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听众呆视不动的情状。⑵用典:“依约是湘 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答案甲或乙均可, 两种答案中每个要点 2 分
10、【答案】()都门帐饮无绪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杨柳岸晓风 残月应是良辰美景虚设(2)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斗酒十千 恣欢谑径须沽取对君酌与尔同销万古愁 11、【答案】无聊者:被作者称之为“文过饰非的孤独者”,他们的孤独也许只 是因为没人陪他们打牌,无法消磨掉周末的明媚时光,或者电视故障出现了五分 钟的空缺,这足以让他们手足无措。孤独者:知道孤独是通往秘密人生的捷径之 ,尽管有关人生的真相并不总是让人欢欣鼓舞,有时也许令人错愕不已,但秘 密总归是秘密,它是独一无二的如昙花般只在静默中彰显,在黑暗中绽放。 12、【答案】(1)孤独者之为孤独者的第一重困境源于现实。①现实世界具有普 遍的征兆,正由柔软变得坚硬,由温和低调变得张扬和咄咄逼人。它们棱角分明, 拒人千里之外,这是孤独者存在的物质基础。②现实世界正由平和变得愤怒,人 们无法心平气和。(2)孤独者之为孤独者的第二重困境源自历史。历史语境中的权 力热衷于让我们说一种拗口且言不及义的话语,直到今天,这种话语还是电视 广场甚至是一切公共场合的通用语言。它冰冷、高调,拒人千里之外,致力于使 我们相信,现实中多姿多彩的生活、温暖的人生并不存在。(3)压倒孤独者的最后 根稻草源自身体。身体喜欢恶作剧,它总在我们对灿烂世界涌现出激情的时刻 捅出娄子来。在意志与死亡的竞赛中,身体总是一马当先,千疮百孔,兜受不住 同样千疮百孔的梦想 15、【答案】A【解析】A项全都正确。B项“淀”,dian湖泊。C项“拂”,f 轻轻扫去,擦过。D项“淙”,cong“淙淙”是流水的声音
10、【答案】⑴都门帐饮无绪 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杨柳岸晓风 残月 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⑵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 斗酒十千 恣欢谑 径须沽取对君酌 与尔同销万古愁 11、【答案】无聊者:被作者称之为“文过饰非的孤独者”,他们的孤独也许只 是因为没人陪他们打牌,无法消磨掉周末的明媚时光,或者电视故障出现了五分 钟的空缺,这足以让他们手足无措。孤独者:知道孤独是通往秘密人生的捷径之 一,尽管有关人生的真相并不总是让人欢欣鼓舞,有时也许令人错愕不已,但秘 密总归是秘密,它是独一无二的如昙花般只在静默中彰显,在黑暗中绽放。 12、【答案】⑴孤独者之为孤独者的第一重困境源于现实。 ①现实世界具有普 遍的征兆,正由柔软变得坚硬,由温和低调变得张扬和咄咄逼人。它们棱角分明, 拒人千里之外,这是孤独者存在的物质基础。②现实世界正由平和变得愤怒,人 们无法心平气和。⑵孤独者之为孤独者的第二重困境源自历史。历史语境中的权 力热衷于让我们说一种拗口且言不及义的话语,直到今天,这种话语还是电视、 广场甚至是一切公共场合的通用语言。它冰冷、高调,拒人千里之外,致力于使 我们相信,现实中多姿多彩的生活、温暖的人生并不存在。⑶压倒孤独者的最后 一根稻草源自身体。身体喜欢恶作剧,它总在我们对灿烂世界涌现出激情的时刻 捅出娄子来。在意志与死亡的竞赛中,身体总是一马当先,千疮百孔,兜受不住 同样千疮百孔的梦想。 15、【答案】A【解析】A 项全都正确。B 项“淀”,diàn 湖泊。C 项“拂”,fú 轻轻扫去,擦过。D 项“淙”,cónɡ“淙淙”是流水的声音
16、【答案】C【解析】A项叹为观止叹:赞叹;观止:看到了止境。指赞美所见到 的事物好到了极点。B项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 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C项不以为然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 意或否定。D项鼎力相助鼎力:大力。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 17、【答案】B【解析】A项宾语中心语“原因”之前定语残缺,造成表义不完 整。可在“主要原因”之前加上“嗜睡”或“睡不醒”作定语。C项,“她”是 指代“林虹”,还是“顾晓莹”,或是胡絜青老师?林虹到底遇见了两个人,还 是一个人?都不清楚。D项在动词短语“托出水面”前有三个状语 合 力”、“终于”、“将……孩子”,但全放乱了。应将最后一个分句改为“他俩 终于将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孩子合力托出了水面” 18、【答案】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时间犹如一面战 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修辞,结构,语意,各1分。每句3分, 共6分。) 19、【答案示例】真情手套寄川娃同胞关爱暖人心(主题2分,句式2分,语 意1分。) 20、【答案】⑤①⑥③②④
16、【答案】C【解析】A 项叹为观止叹:赞叹;观止:看到了止境。指赞美所见到 的事物好到了极点。B 项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 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C 项不以为然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 意或否定。D 项鼎力相助鼎力:大力。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 词 17、【答案】B【解析】A 项宾语中心语“原因”之前定语残缺,造成表义不完 整。可在“主要原因”之前加上“嗜睡”或“睡不醒”作定语。C 项,“她”是 指代“林虹”,还是“顾晓莹”,或是胡絜青老师?林虹到底遇见了两个人,还 是一个人?都不清楚。D 项在动词短语“托出水面”前有三个状语――“合 力”、“终于”、“将……孩子”,但全放乱了。应将最后一个分句改为“他俩 终于将已处于昏迷状态的孩子合力托出了水面”。 18、【答案】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称量奋斗者成果的重量;时间犹如一面战 鼓,它能激励我们加快前进的脚步;(修辞,结构,语意,各 1 分。每句 3 分, 共 6 分。) 19、【答案示例】真情手套寄川娃 同胞关爱暖人心(主题 2 分,句式 2 分,语 意 1 分。) 20、【答案】⑤①⑥③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