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丨卷阅读题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河洛地区指黄河和洛水交汇处的广大地区。洛阳素以“九朝古都”享誉国内外,根本原 因在于河洛地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史记·封禅书》),决 定了河洛文化的起源。之后朝代兴簪,中原逐鹿,河洛地区首当其冲。河洛文化有其独有的 地域文化特征,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都显示着河洛人的个性。诞生、成长、发 展、繁荣于河洛大地的河洛文化,不同于其他的地域文化。它是中央文化、国家文化、国都 文化、统治文化,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浮出,背负“河图″;有 神龟从洛河浮出,背负“洛书"。伏羲依嚕图”“书”画作八卦,此即《周易》的来源。后来 文王为《易》之卦辞,周公为爻辞,开辟了我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易学。儒学、道学、佛 学等也均起源于河洛。周公营建洛邑,并在此“制礼作乐”,创立中国最早的礼乐文化,以 致孔子“入周问礼”,历代儒家尊周公为“元圣”。老子久居洛阳,是东周管理图书的官吏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写的《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对我国政治、军事等思想 的发展影响深远。佛教最新传入中国首先落脚于洛阳,洛阳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古刹 干百年来一直以“祖庭”“释源”的身份在佛教中居于超然的地位 河洛王者之里”。特珠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河洛文化具有正统性的特征。所谓正统, 就是说河洛地区的文化在当时就是人们追求、信仰的象征,引导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方向。儒 学渊源于河洛三代的礼乐文化。此后,儒学的毎一次大的变革几乎都离不开洛阳。东近时期 经学大师云集于此,尤其是郑玄,所创郑学成为官定儒经标本。北宋时洛阳成为全国文化中 心,“五星聚奎,伊洛钟秀″。程颐、程颢融合佛道内容,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学体系 被称为“洛学”,后经朱熹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可见,儒学发展于东汉经学,成 熟于北宋洛学,影响中国数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永恒不变的主线和核心。其他如史学、 文学、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也无不如此。 河洛居天下之中,有超越一般地域文化的兼容特征。有人把它比作漩涡,言其既有强大 的吸引、包容、凝聚的力量,又具有极高的辐射、渗透力。洛阳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 都市,也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在洛阳出土的外国钱币,有东罗马金币、波斯萨珊朝银币 日本和同开尔银币、尼泊尔银币等。福先寺,既有武则天御书碑文,还有印度僧人阿弥真那 日本僧人荣睿等禅居修法的场所。佛教源于印度,来中国后,扎根于洛土,并在河洛发扬光 大。河洛人对外来的思想和艺术体现岀高度的理解和接纳,北魏时,洛阳被称作“佛国”, 龙门石窟就是历史的见证。 (摘缩自韩石萍《河洛文化的特征》) 1.下列关于“河洛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洛文化诞生于河洛地区,以洛阳为中心,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显示出河洛人的
河南省开封市 2012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河洛地区指黄河和洛水交汇处的广大地区。洛阳素以“九朝古都”享誉国内外,根本原 因在于河洛地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史记·封禅书》),决 定了河洛文化的起源。之后朝代兴簪,中原逐鹿,河洛地区首当其冲。河洛文化有其独有的 地域文化特征,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都显示着河洛人的个性。诞生、成长、发 展、繁荣于河洛大地的河洛文化,不同于其他的地域文化。它是中央文化、国家文化、国都 文化、统治文化,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成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浮出,背负“河图”;有 神龟从洛河浮出,背负“洛书”。伏羲依“图”“书”画作八卦,此即《周易》的来源。后来 文王为《易》之卦辞,周公为爻辞,开辟了我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易学。儒学、道学、佛 学等也均起源于河洛。周公营建洛邑,并在此“制礼作乐”,创立中国最早的礼乐文化,以 致孔子“入周问礼”,历代儒家尊周公为“元圣”。老子久居洛阳,是东周管理图书的官吏。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写的《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王”,对我国政治、军事等思想 的发展影响深远。佛教最新传入中国首先落脚于洛阳,洛阳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 千百年来一直以“祖庭”“释源”的身份在佛教中居于超然的地位。 “河洛王者之里”。特珠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河洛文化具有正统性的特征。所谓正统, 就是说河洛地区的文化在当时就是人们追求、信仰的象征,引导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方向。儒 学渊源于河洛三代的礼乐文化。此后,儒学的每一次大的变革几乎都离不开洛阳。东近时期, 经学大师云集于此,尤其是郑玄,所创郑学成为官定儒经标本。北宋时洛阳成为全国文化中 心,“五星聚奎,伊洛钟秀”。程颐、程颢融合佛道内容,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学体系, 被称为“洛学”,后经朱熹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可见,儒学发展于东汉经学,成 熟于北宋洛学,影响中国数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永恒不变的主线和核心。其他如史学、 文学、教育、科技、艺术等方面也无不如此。 河洛居天下之中,有超越一般地域文化的兼容特征。有人把它比作漩涡,言其既有强大 的吸引、包容、凝聚的力量,又具有极高的辐射、渗透力。洛阳曾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 都市,也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在洛阳出土的外国钱币,有东罗马金币、波斯萨珊朝银币、 日本和同开尔银币、尼泊尔银币等。福先寺,既有武则天御书碑文,还有印度僧人阿弥真那、 日本僧人荣睿等禅居修法的场所。佛教源于印度,来中国后,扎根于洛土,并在河洛发扬光 大。河洛人对外来的思想和艺术体现出高度的理解和接纳,北魏时,洛阳被称作“佛国”, 龙门石窟就是历史的见证。 (摘缩自韩石萍《河洛文化的特征》) 1.下列关于“河洛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洛文化诞生于河洛地区,以洛阳为中心,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显示出河洛人的
个性,也反映了河洛人的胸怀。 B.河洛文化是中央文化、国家文化、国都文化、统治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核心, 引导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方向 C.河洛居天下之中,河洛地区有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河洛文化比其他地域文化更早、更 先进,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中国古代文化中,易学、儒学、佛学、道学都起源于河洛,河洛文化构成中国传统文 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说伏羲得“河图”“洛书”而作八卦,后来文王和周公分别为《易》作卦辞爻辞, 才使易学成为我国哲学史上独特的学说 B.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礼乐文化,孔子曾登门向他请教“礼 因而周公被历代儒家尊为“元圣”。 C.儒学从诞生到发展,历经多次变革,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创立的郑学,北宋程颐、程 颢建立的洛学均是变革的产物。 D.洛阳曾出土多种外国钱币,福先寺也曾有外国僧人落脚修法,这些都体现出河洛文化 就像漩涡一样的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代兴替,中原逐鹿,使得河洛文化具有源发性、正统性、兼容性等特征,而稳居中 华文化的主导地位 B.佛鼓传入中国首先在洛阳落脚,使洛阳白马寺能以“视庭”“释源”的身份成为中国 佛教早期进行各种佛事活动的中心 C.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他所著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影响大而远,可见 他对河洛文化是有贡献的 无论是“河出图,洛出书”的传说,还是“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的历史记载, 都表明河洛文化根深源长,影响深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立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立言文,完成4-7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稍迁移大理丞, 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权善才、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 死,帝怒日:“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日:“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 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左司郎中王本立 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曰:“陛下惜有罪,亏成法,臣愿先斥,为群臣 戒。”本立抵罪。出为宁州刺史,抚和戎落,郡人勒碑以颂,时越王兵败,支党余二干人论 死。仁杰疏日:“此皆非本恶,诖误至此。”有诏悉谪戍边。会为来俊臣所构,守者浸弛,即 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因免死。万岁通天 中,契丹陷冀州,擢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刺史惧贼至,驱民保城,修守具。仁杰至,曰:“赋 在远,何自瘦民?万一虏来,吾自办之,何预若辈?”悉纵就田,民为立祠。突厥入赵、定, 时民多胁从于贼,贼已去,惧诛,逃匿。仁杰上疏曰:“愿赦河北,一不问罪。”诏可。后欲 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匈奴犯边,陛下使三思摹勇士,逾月不 及干人。庐陵王代之,不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初,李昭徳数请还太子, 而后意不回,唯仁杰毎以母子天性为言,故卒复唐嗣。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仁杰 谏曰:“物不天降,终由地出。不损百姓,且将何求?既失农时,是为弃本。”后由是罢役 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
个性,也反映了河洛人的胸怀。 B.河洛文化是中央文化、国家文化、国都文化、统治文化,它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核心, 引导了华夏文化的发展方向。 C.河洛居天下之中,河洛地区有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河洛文化比其他地域文化更早、更 先进,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D.中国古代文化中,易学、儒学、佛学、道学都起源于河洛,河洛文化构成中国传统文 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传说伏羲得“河图”“洛书”而作八卦,后来文王和周公分别为《易》作卦辞爻辞, 才使易学成为我国哲学史上独特的学说。 B.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礼乐文化,孔子曾登门向他请教“礼”, 因而周公被历代儒家尊为“元圣”。 C.儒学从诞生到发展,历经多次变革,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创立的郑学,北宋程颐、程 颢建立的洛学均是变革的产物。 D.洛阳曾出土多种外国钱币,福先寺也曾有外国僧人落脚修法,这些都体现出河洛文化 就像漩涡一样的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代兴替,中原逐鹿,使得河洛文化具有源发性、正统性、兼容性等特征,而稳居中 华文化的主导地位。 B.佛鼓传入中国首先在洛阳落脚,使洛阳白马寺能以“视庭”“释源”的身份成为中国 佛教早期进行各种佛事活动的中心。 C.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他所著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影响大而远,可见 他对河洛文化是有贡献的。 D.无论是“河出图,洛出书”的传说,还是“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的历史记载, 都表明河洛文化根深源长,影响深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立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立言文,完成 4-7 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稍迁移大理丞, 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权善才、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 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 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左司郎中王本立 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曰:“陛下惜有罪,亏成法,臣愿先斥,为群臣 戒。”本立抵罪。出为宁州刺史,抚和戎落,郡人勒碑以颂,时越王兵败,支党余二千人论 死。仁杰疏曰:“此皆非本恶,诖误至此。”有诏悉谪戍边。会为来俊臣所构,守者浸弛,即 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仁杰子光远得书,因免死。万岁通天 中,契丹陷冀州,擢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刺史惧贼至,驱民保城,修守具。仁杰至,曰:“赋 在远,何自瘦民?万一虏来,吾自办之,何预若辈?”悉纵就田,民为立祠。突厥入赵、定, 时民多胁从于贼,贼已去,惧诛,逃匿。仁杰上疏曰:“愿赦河北,一不问罪。”诏可。后欲 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匈奴犯边,陛下使三思摹勇士,逾月不 及千人。庐陵王代之,不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初,李昭德数请还太子, 而后意不回,唯仁杰每以母子天性为言,故卒复唐嗣。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仁杰 谏曰:“物不天降,终由地出。不损百姓,且将何求?既失农时,是为弃本。”后由是罢役。 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怙宠自肆 怙:依仗,凭借。B.有诏原之原:追究根源 C.郡人勒碑以颂勒:刻。 D.悉纵就田纵:放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狄仁杰平恕忠直的一组是(3分) ①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②仁杰奏不应死 ③此皆非本恶,诖误至此 ④驱民保城,修守具⑤愿赦河北,一不问罪⑥不损百姓,且将何求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仁杰能力出众,黜陟使阎立本惊异他的才干,推荐他做大理丞,他一年就决断了大 量积压案件,受到人们称赞。 B.狄仁杰敢于直言劝谏。权善才、范怀义误用斧头砍伐昭陵的柏树,高宗很生气,要杀 他们,狄仁杰上奏直谏,高宗免去二人的死罪 C.狄仁杰忠于唐室,在立太子的关键问题上,他用招募勇士这件事把武三思和庐陵王做 了对比,让武则天明白了民心所向。 D.狄仁杰体恤百姓,契丹攻陷冀州,他坚持让百姓回家种田:武则天想造佛像,他以误 农时、弃根本为由加以劝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借有罪,亏成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 (2)会为来俊臣所构,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8.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6分 9.最后一句的“凉”字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赏析其妙处。(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3)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25分) 品质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 格斯拉先生的店房朴素安静,橱窗里陈列的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是模范品,只有亲眼看 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 格斯拉兄弟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黃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 嘴角间斜挂着—些皴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有点儡硬和迟钝,只有蓝灰眼睛含蓄着朴 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人们不时常不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 经穿,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怙宠自肆 怙:依仗,凭借。 B.有诏原之 原:追究根源。 C.郡人勒碑以颂 勒:刻。 D.悉纵就田 纵:放。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狄仁杰平恕忠直的一组是(3 分) ①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 ②仁杰奏不应死 ③此皆非本恶,诖误至此 ④驱民保城,修守具 ⑤愿赦河北,一不问罪 ⑥不损百姓,且将何求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狄仁杰能力出众,黜陟使阎立本惊异他的才干,推荐他做大理丞,他一年就决断了大 量积压案件,受到人们称赞。 B.狄仁杰敢于直言劝谏。权善才、范怀义误用斧头砍伐昭陵的柏树,高宗很生气,要杀 他们,狄仁杰上奏直谏,高宗免去二人的死罪。 C.狄仁杰忠于唐室,在立太子的关键问题上,他用招募勇士这件事把武三思和庐陵王做 了对比,让武则天明白了民心所向。 D.狄仁杰体恤百姓,契丹攻陷冀州,他坚持让百姓回家种田;武则天想造佛像,他以误 农时、弃根本为由加以劝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陛下惜有罪,亏成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 (2)会为来俊臣所构,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8.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6 分) 9.最后一句的“凉”字意味深长,请结合全诗赏析其妙处。(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3)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 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25 分) 品质 (英)约翰·高尔斯华绥 格斯拉先生的店房朴素安静,橱窗里陈列的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是模范品,只有亲眼看 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 格斯拉兄弟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 嘴角间斜挂着一些皴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有点僵硬和迟钝,只有蓝灰眼睛含蓄着朴 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人们不时常不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 经穿,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账的时候,也决不赊格斯拉先生的账;人们走进 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 是像走进教堂那样。来客坐在那张仅有的木椅上等候,因为他的店堂里从来没有人的。过了 会儿,看到他从店堂二楼楼梯口往下边望,随后听到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拖鞋踏在 窄狭木楼梯的踢踏声;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儿弯,腰间围着皮围裙, 袖子往上卷起,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我说:“格斯拉先生,可以给我 做一双俄国皮靴吗? 他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去,我继续坐在木椅上欣赏皮革的香味。不久,他回来了 手里拿着张黄褐色皮革。他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张皮啊!等我也赞美-番后 他继续说:“你什么时候要?″我回答说:“啊!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于是 他说:"半个月以后,好不好?″我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他边说“再见″,边继续 注视手里的皮革。 一天,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在城里散步时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他看了我-下, 没有做声,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把靴子送回来『他说,“如果我不 能把它修好,就不收这双靴子的工钱。 有一次,我穿着因为急需才在大公司买的靴子,走进他的店铺。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 的次等皮革,他说:“那不是我做的靴子。”为了讲究时髦,我左脚的靴子有-处很不舒服。 他用手在那地方压了一下 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把—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 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生意,我很快就要失业了。”我 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我定 了许多靴子,这些靴子格外经穿。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我再去那里的时候,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 个靴匠的名字。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 啊!格斯拉先生『我结结巴巴地说,“你的靴子实在太结实了 是的,〃他说,“人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 我定做了几双靴子。过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这几双靴子比以前的更结实。不 久,我到国外去,过了一年多回到伦敦。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回来时,他仿佛已 经七十五岁了,衰老极了,看了叫人难过 啊!格斯拉先生〃我说,“"你做的靴子好极啦!我差不多一直穿。″他细看我这双皮 靴,把手放在靴面上说:“这里还合脚吗?我记得费了很大劲才把这双靴子做好。”我向他确 切地说明:靴子非常合脚。“你要做靴子吗?″他说,“我很快就做好,现在我的生意很清淡。” 我说:“我急需靴子—每种靴子都要 我对这几双靴子并不存什么指望,但有一天靴子送到了。我双双地试穿,不论在式样 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一星期后,我想 向他说明:他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脚。走进他的店铺时,店堂里只有一个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呢?”我问道。 啊『他说,"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了。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接了定货后,费好
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账的时候,也决不赊格斯拉先生的账;人们走进 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 是像走进教堂那样。来客坐在那张仅有的木椅上等候,因为他的店堂里从来没有人的。过了 一会儿,看到他从店堂二楼楼梯口往下边望,随后听到一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拖鞋踏在 窄狭木楼梯的踢踏声;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没有穿外衣,背有点儿弯,腰间围着皮围裙, 袖子往上卷起,眼睛眨动着——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我说:“格斯拉先生,可以给我 做一双俄国皮靴吗?” 他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去,我继续坐在木椅上欣赏皮革的香味。不久,他回来了, 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他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等我也赞美一番后, 他继续说:“你什么时候要?”我回答说:“啊!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于是 他说:“半个月以后,好不好?”我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他边说“再见”,边继续 注视手里的皮革。 一天,我对他说:“格斯拉先生,在城里散步时靴子咯吱咯吱地响了。”他看了我一下, 没有做声,蹙蹙眉头,好像在搜寻对那双靴子的回忆。“把靴子送回来!”他说,“如果我不 能把它修好,就不收这双靴子的工钱。” 有一次,我穿着因为急需才在大公司买的靴子,走进他的店铺。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 的次等皮革,他说:“那不是我做的靴子。”为了讲究时髦,我左脚的靴子有一处很不舒服。 他用手在那地方压了一下。 “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把一切垄断了,”他说,“他们利用广告 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生意,我很快就要失业了。”我 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我定 了许多靴子,这些靴子格外经穿。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我再去那里的时候,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 个靴匠的名字。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 “啊!格斯拉先生!”我结结巴巴地说,“你的靴子实在太结实了!” “是的,”他说,“人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 我定做了几双靴子。过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这几双靴子比以前的更结实。不 久,我到国外去,过了一年多回到伦敦。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回来时,他仿佛已 经七十五岁了,衰老极了,看了叫人难过。 “啊!格斯拉先生,”我说,“你做的靴子好极啦!我差不多一直穿。”他细看我这双皮 靴,把手放在靴面上说:“这里还合脚吗?我记得费了很大劲才把这双靴子做好。”我向他确 切地说明:靴子非常合脚。“你要做靴子吗?”他说,“我很快就做好,现在我的生意很清淡。” 我说:“我急需靴子——每种靴子都要!” 我对这几双靴子并不存什么指望,但有一天靴子送到了。我一双双地试穿,不论在式样 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一星期后,我想 向他说明:他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脚。走进他的店铺时,店堂里只有一个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呢?”我问道。 “啊!”他说,“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了。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接了定货后,费好
长时间去做,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比 他做出更好的靴子!他从不登广告,用最好的皮革,还要亲自做,这就是他的下场 但是饿死——″“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 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据沈长钺译本,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始格斯拉先生店房的橱窗里陈列的几双靴子非常美观,后来靴子失去了原有的气派 挤缩在单独的橱宙里,这表明格斯拉先生的境况今非昔比 B.我穿着一双从大公司购买的靴子来到格斯拉先生的店铺,他仔细查看、触摸,而后愤 愤不平的议论,表现了他面对巨大竞争压力的无奈 C.格斯拉先生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严肃、僵硬,因此,人们不敢赊他的账,走进他的 店铺就像走进教堂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随意。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描写格斯拉先生的悲剧,展现了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 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的残酷现实。 说成功地塑造了靴匠格斯拉先生的形象,寄寓了作者对他的同情,揭示了探刻的主 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无情的现实淘汰 (2)文中的格斯拉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对于格斯拉先生,有人认为表现了作者对他的赞赏,有人认为隐含了作者对他的 批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也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沈从文 我的心总是为—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 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中吸收,却不需要从一本好书上学来。我在私塾中逃学记录比任何 人都高。二十年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十分 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所凝眸”,这份性格的形成,便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逃学的习惯 逃学成习惯后,我想方设法逃学。有时天气坏一点,逃了学没有什么去处,就一个人到 庙里去,本地大建筑在湘西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那些庙里常常有小 手工业工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簟,做香,我就看他们做事。从我家到私垫的路上,我 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着极大的眼镜,低着头磨针。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 壮多力的苗人,踩在回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未左右摇荡。又有三家苗人 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包花帕苗妇人,口中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后背包里的小苗人 面用红铜勺舀取豆浆。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有年老人向各处人家收钱,给社稷神 唱木傀儡戏。天旱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带上柳条,或扎成草龙,各处走去。年 末居民便装饰红衣傩神于家中正屋,捶大鼓如雷鸣,苗巫穿鲜红如血衣服,吹镂银牛角,拿 铜刀,踊跃歌舞娱神。我喜欢看这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 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临时读十遍八遍,背诵时朗朗上口,一字不遗,由于这份小 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上进,不好 好地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总以为读书太容
长时间去做,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比 他做出更好的靴子!他从不登广告,用最好的皮革,还要亲自做,这就是他的下场。” “但是饿死——”“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 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据沈长钺译本,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开始格斯拉先生店房的橱窗里陈列的几双靴子非常美观,后来靴子失去了原有的气派, 挤缩在单独的橱宙里,这表明格斯拉先生的境况今非昔比。 B.我穿着一双从大公司购买的靴子来到格斯拉先生的店铺,他仔细查看、触摸,而后愤 愤不平的议论,表现了他面对巨大竞争压力的无奈。 C.格斯拉先生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严肃、僵硬,因此,人们不敢赊他的账,走进他的 店铺就像走进教堂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随意。 D.小说以小见大,通过描写格斯拉先生的悲剧,展现了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 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的残酷现实。 E.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靴匠格斯拉先生的形象,寄寓了作者对他的同情,揭示了探刻的主 题: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无情的现实淘汰。 (2)文中的格斯拉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对于格斯拉先生,有人认为表现了作者对他的赞赏,有人认为隐含了作者对他的 批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也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 沈从文 我的心总是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 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中吸收,却不需要从一本好书上学来。我在私塾中逃学记录比任何 一个人都高。二十年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十分 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所凝眸”,这份性格的形成,便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逃学的习惯。 逃学成习惯后,我想方设法逃学。有时天气坏一点,逃了学没有什么去处,就一个人到 庙里去,本地大建筑在湘西城外计三十来处,除了庙宇就是会馆和祠堂,那些庙里常常有小 手工业工人在殿前廊下绞绳子,织竹簟,做香,我就看他们做事。从我家到私垫的路上,我 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着极大的眼镜,低着头磨针。又可看到一家染坊,有强 壮多力的苗人,踩在回形石碾上面,站得高高的,手扶着墙上横未左右摇荡。又有三家苗人 打豆腐的作坊,小腰白齿包花帕苗妇人,口中轻声唱歌,一面引逗缚在身后背包里的小苗人, 一面用红铜勺舀取豆浆。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有年老人向各处人家收钱,给社稷神 唱木傀儡戏。天旱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带上柳条,或扎成草龙,各处走去。年 末居民便装饰红衣傩神于家中正屋,捶大鼓如雷鸣,苗巫穿鲜红如血衣服,吹镂银牛角,拿 铜刀,踊跃歌舞娱神。我喜欢看这些东西,一面看一面明白了许多事情。 只要我不逃学,在学校里我是不像其他那些人受处罚的。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 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临时读十遍八遍,背诵时朗朗上口,一字不遗,由于这份小 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上进,不好 好地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总以为读书太容
易了,把认得的字记记不算稀奇。为什么骡子推磨时杷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子烧红时在水里 淬方能坚硬?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就整整齐齐?这些 古怪事情太多了。我生活中充满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 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因此回到家里时,夜 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将近20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 安眠。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民国四年,我考进了新式小学,学校不背诵经书,不随便打人,也不必成天坐在桌边, 七天照例还有一天放假,因此我不必再逃学了,可是在学校照例也什么都不曾学到。新学校 临近高山,校屋前后各处是大树,几个同学一下课就到校后山爬树,看谁先爬到顶,我便知 道30种树木的名称。因为爬树有时跌下或扭伤腿、剌破了手,就跟同学去采药,又认识了 十来种草药,后山上春天各处是野兰花,各处是可以充饥的刺莓,在竹篁里有无数雀鸟,我 便跟他们认识许多雀鸟,认识许多果树。我在校外所学的实在比校内课堂上多十倍。星期日, 几个人约好下河洗澡,泅一阵水又摸一会儿鱼,把鱼从水中石底捉得,用枯枝在河滩上烧来 当点心,有时那一天正当附近十里长宁哨苗乡场集,就跑去玩半天,到了场上后,到卖山货 处摸摸那些豹子老虎的皮毛,且听听他们谈到猎取这野物的种种经历,我们还可在敞坪中看 苗人决斗,用扁担或双刀拼命。小河边有无数小船和竹筏,竹筏上常常有长眉秀目的苗族妇 人,用绣花大衣袖掩着口笑,使人看来十分舒服。我们来回走二三十里路,有时在人丛中碰 上一位亲长,被问道:“吃过点心吗?″大家正饿着,羞涩地一笑,那人便说:“不喝一杯还 算赶场吗?″被拉到狗肉摊边,切一两斤狗肉,蘸了盐水一起吃。到场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各 种形式的水车,经过几个榨油坊,远远地听到打油人唱歌,看看那些堆积如山的桐孑如何榨 出油。我们又从造船的河滩上过,看那些工匠造船或修补旧船。这样玩一次,似乎比读半年 书还有益处,直到如今我还觉得不必看那本弄虚作伪干篇一律用文字写成的小书,却应当去 读这本色香俱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 (摘编自沈从文《从文自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沈从文求知欲强,对生活充满疑问,可是在学校什么也学不到,于是就经常逃学, 家里人对他很不理解,他也不了解家人的用心 B.沈从文喜欢看小手工业工人做活计、染坊强壮多力的苗人染布、打豆腐的作坊里 苗妇人用红铜勺舀取豆浆等琐事,因为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C.新式小学给沈从文展现了一个宽广的世界,学校不要求背诵经书,每周还放假 天,同学之间也很友好,他便不必逃学了 D.本文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传记,运用散文笔法,教述与描写并重,既有对生活过 程的概括叙述,又有对生活细节的细致描写 E.作者用质朴的语言、舒缓的笔调叙述逃学过程中的人和事,再现了迷人的湘西风 光,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反思,让人受到爱与美的感染。 (2)那本“色香具备”的大书给作者什么样的影响?请简要概括。(6分) (3)文中有不少湘西的风俗描写,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作者说:“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中吸收,却不需要从一本好书上学来。”你赞 同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第卷表达题 五、语言立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却带有了现代人的某种功利、庸俗的
易了,把认得的字记记不算稀奇。为什么骡子推磨时杷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子烧红时在水里 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就整整齐齐?这些 古怪事情太多了。我生活中充满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 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因此回到家里时,夜 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将近 20 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 安眠。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民国四年,我考进了新式小学,学校不背诵经书,不随便打人,也不必成天坐在桌边, 七天照例还有一天放假,因此我不必再逃学了,可是在学校照例也什么都不曾学到。新学校 临近高山,校屋前后各处是大树,几个同学一下课就到校后山爬树,看谁先爬到顶,我便知 道 30 种树木的名称。因为爬树有时跌下或扭伤腿、刺破了手,就跟同学去采药,又认识了 十来种草药,后山上春天各处是野兰花,各处是可以充饥的刺莓,在竹篁里有无数雀鸟,我 便跟他们认识许多雀鸟,认识许多果树。我在校外所学的实在比校内课堂上多十倍。星期日, 几个人约好下河洗澡,泅一阵水又摸一会儿鱼,把鱼从水中石底捉得,用枯枝在河滩上烧来 当点心,有时那一天正当附近十里长宁哨苗乡场集,就跑去玩半天,到了场上后,到卖山货 处摸摸那些豹子老虎的皮毛,且听听他们谈到猎取这野物的种种经历,我们还可在敞坪中看 苗人决斗,用扁担或双刀拼命。小河边有无数小船和竹筏,竹筏上常常有长眉秀目的苗族妇 人,用绣花大衣袖掩着口笑,使人看来十分舒服。我们来回走二三十里路,有时在人丛中碰 上一位亲长,被问道:“吃过点心吗?”大家正饿着,羞涩地一笑,那人便说:“不喝一杯还 算赶场吗?”被拉到狗肉摊边,切一两斤狗肉,蘸了盐水一起吃。到场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各 种形式的水车,经过几个榨油坊,远远地听到打油人唱歌,看看那些堆积如山的桐子如何榨 出油。我们又从造船的河滩上过,看那些工匠造船或修补旧船。这样玩一次,似乎比读半年 书还有益处,直到如今我还觉得不必看那本弄虚作伪千篇一律用文字写成的小书,却应当去 读这本色香俱备内容充实用人事写成的大书。 (摘编自沈从文《从文自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沈从文求知欲强,对生活充满疑问,可是在学校什么也学不到,于是就经常逃学, 家里人对他很不理解,他也不了解家人的用心。 B.沈从文喜欢看小手工业工人做活计、染坊强壮多力的苗人染布、打豆腐的作坊里 苗妇人用红铜勺舀取豆浆等琐事,因为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C.新式小学给沈从文展现了一个宽广的世界,学校不要求背诵经书,每周还放假一 天,同学之间也很友好,他便不必逃学了。 D.本文是一篇文学性很强的传记,运用散文笔法,教述与描写并重,既有对生活过 程的概括叙述,又有对生活细节的细致描写。 E.作者用质朴的语言、舒缓的笔调叙述逃学过程中的人和事,再现了迷人的湘西风 光,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反思,让人受到爱与美的感染。 (2)那本“色香具备”的大书给作者什么样的影响?请简要概括。(6 分) (3)文中有不少湘西的风俗描写,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作者说:“我的智慧应当从直接生活中吸收,却不需要从一本好书上学来。”你赞 同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立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却带有了现代人的某种功利、庸俗的
人际差系特点,因此很多人对拜年短信不胜其烦 B.为了完成《中国古代劝农制度的研究》这一国家级课题,课题组人员查阅了大量资 料,夜以继日地研究分析,可谓苦心孤诣 C.张燕很恳切地对她的老同学教心理学的李教授说:“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你在高 考前为我的女儿做一次考前心理辅导。” D.工信部负责人表示2012年将以惠民生降价格为目标,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 上网提速工程,规范宽带市场竞争行为,广大网民对此拍手称快。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河南省首家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日前开工建设,该中心建成后将有助于加强气象灾害 应急处置的科学指挥,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妥善应对气候变化。 B.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 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被奉为西方现代派小说鼻祖的卡夫卡采用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写法,生动描绘了 社会中的异化现象,表现了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恐惧、迷惘 D.我国的慈善事业刚起步,注重筹募善款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应 当致力于慈善文化和慈善氛围的营造,不能仅仅盯着数额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龙在我国古代始终代表一种神性,又是九五之尊的象 ,以增加人民对于龙的敬畏之忱。 ①虽然龙舟竞渡的风俗习惯长江之南凡有河流处即通行 ②服装艺术上随便用龙是受禁止的 ③且逢年过节舞龙灯的习俗具有全国性 ④每逢天旱,封建统治者就去庙中祈雨,把应付责任推到龙王身上 ⑤是广大人民娱乐节目之 ⑥但另一方面,南方各地任何县城必有龙王庙 A.①③⑥④②⑤B.②①⑤③⑥④C.③⑤①⑥④②D.⑥④①③⑤② 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接照要求回答问题。(5分) 材料1: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 77.%1,比2009年增加了5.1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2.3%,比2009年增 加了2.2个百分点,增幅为4.4%;数字化阅读率为32.8%,比2009年增加了8.2 个百分点,增幅为33.3 材料2:2008年到2010年,全国有上万家实体书店倒闭,2011年中国最大的连锁书 店——光合作用书店的关门为实体书店的前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2009年我国数字化阅读 器销售40余万台,2010年销量达到350万台,增幅为775% (1)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2分) (2)对得出的结论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3分) 17.厚重河南有许多文化符号常常引发我们的联想,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话题,仿照 示例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手法相同。(6分) 龙门石窟殷墟甲骨 少林武术北宋清园 示例:汴梁菊花,你是姹紫嫣红的邀请信函,用灿烂的笑容抒写诚意邀四海宾到古都 游玩 六、写作(60分
人际差系特点,因此很多人对拜年短信不胜其烦 ....。 B.为了完成《中国古代劝农制度的研究》这一国家级课题,课题组人员查阅了大量资 料,夜以继日地研究分析,可谓苦心孤诣 ....。 C.张燕很恳切地对她的老同学教心理学的李教授说:“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想请你在高 考前为我的女儿做一次考前心理辅导。” D.工信部负责人表示 2012 年将以惠民生降价格为目标,推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 上网提速工程,规范宽带市场竞争行为,广大网民对此拍手称快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河南省首家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日前开工建设,该中心建成后将有助于加强气象灾害 应急处置的科学指挥,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妥善应对气候变化。 B.有关专家认为,过度劳累会引起健康透支,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工作压力 巨大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C.被奉为西方现代派小说鼻祖的卡夫卡采用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写法,生动描绘了 社会中的异化现象,表现了人对自身生存状态的恐惧、迷惘。 D.我国的慈善事业刚起步,注重筹募善款是可以理解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我们应 当致力于慈善文化和慈善氛围的营造,不能仅仅盯着数额。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龙 在 我 国 古 代 始 终 代 表 一 种 神 性 , 又 是 九 五 之 尊 的 象 征, , , , , , ,以增加人民对于龙的敬畏之忱。 ①虽然龙舟竞渡的风俗习惯长江之南凡有河流处即通行 ②服装艺术上随便用龙是受禁止的 ③且逢年过节舞龙灯的习俗具有全国性 ④每逢天旱,封建统治者就去庙中祈雨,把应付责任推到龙王身上 ⑤是广大人民娱乐节目之一 ⑥但另一方面,南方各地任何县城必有龙王庙 A.①③⑥④②⑤ B.②①⑤③⑥④ C.③⑤①⑥④② D.⑥④①③⑤② 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接照要求回答问题。(5 分) 材料 1: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 年我国 18-70 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 77.%1,比 2009 年增加了 5.1 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 52.3%,比 2009 年增 加了 2.2 个百分点,增幅为 4.4%;数字化阅读率为 32.8%,比 2009 年增加了 8.2 个百分点,增幅为 33.3%。 材料 2:2008 年到 2010 年,全国有上万家实体书店倒闭,2011 年中国最大的连锁书 店——光合作用书店的关门为实体书店的前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2009 年我国数字化阅读 器销售 40 余万台,2010 年销量达到 350 万台,增幅为 775%。 (1)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2 分) (2)对得出的结论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3 分) 17.厚重河南有许多文化符号常常引发我们的联想,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话题,仿照 示例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手法相同。(6 分) 龙门石窟 殷墟甲骨 少林武术 北宋清园 示例:汴梁菊花,你是姹紫嫣红的邀请信函,用灿烂的笑容抒写诚意,邀四海宾到古都 游玩。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色指本来的面貌或素质。本色不是无色,不是无为,也不是守旧;本色不排除其他风 格,不反对创新。本色是原点,也可以走得更远。 请以“本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色指本来的面貌或素质。本色不是无色,不是无为,也不是守旧;本色不排除其他风 格,不反对创新。本色是原点,也可以走得更远。 请以“本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 字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1.C(“比其他地域文化更早、更先进”表述有误)2.B(“登门请教”理解有误) 3.A(“使得……”分析有误) (36分 (一)(19分 4.(3分)B(原:原谅,赦免) 5.(3分)C(①无忠直;④前任刺史所为;⑥无平恕) 6.(3分)A(阎立本没有推荐) 7.(1)(5分)陛下怜惜有罪的人,使原有的法律受损,我愿意先被贬斥,作为群臣的警 示。(大意2分,惜、亏、斥各1分) (2)(5分)适逢狄仁杰被来俊臣诬陷,守卫逐渐松懈,就求笔写信,放进棉衣内。(大意 2分,被动句式、构、浸各1分) (二)(11分) 8.(6分)描写了阔大壮观的景象。登临纵目,山水相接,一片澄明;凭栏远眺,十里芰 荷,清香四溢。(概括2分,分析4分,意思对即可) 9.(5分)“凉”字概括了诗人流连陶醉于山水间的种种感受。巧妙运用通感,把视觉之 光、嗅觉之香化为清凉的感觉,既切合夏日追凉,又表现作者超脱凡俗的悠然之情 (概括2分,通感2分,情感1分) (三)(6分) 10.(6分)(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侣鱼虾而友麋鹿驾 叶之扁舟(3)纷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得 分) 三、(25分) 11.(1)(5分)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2)(6分)①热爱做靴子,手艺精湛;②诚实守信、认真负责;③坚守理想,至死不渝。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我”是线索人物,串起所有情节;②写“我”是为了塑造主人公格斯拉先生 的形象;③“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助于揭示作品主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观点一:表现了作者对格斯拉先生的赞赏。①从标题上看,品质既指他靴子 的品质,又指他的人品;②从周围人的反应看,不赊账,进入店铺就像进到教堂一样,表 现了人们的敬畏;③从细节描写看,夸赞皮革、靴子梦等表现了他的痴迷和执着。 观点二:隐含了作者对格斯拉先生的批评。①从顾客的角度看,他不够热情,做靴子用 时太长;②从时代发展看,他的经营方式刻板、守旧;③从小说结局看,他不知变通,以 致饿死。(观点明确2分,分析充分6分) 四、(25分) 12.(1)(5分)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 (2)(6分)①认识了自己生活以外的生活,吸收人生智慧;②了解湘西特有的风土人 情,开阔了眼界;③形成了不安分、不守旧、有理想的性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用充满活力的湘西风俗反衬私垫和学校生活的单调;②展现多彩的风俗、 淳朴的民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③富有地方色彩的风俗文化滋养了作者。(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观点一:赞同。①用文字写成的小书弄虚作伪,千篇一律,用人事写成的大 书色香俱备内容充实;②直接生活能增加阅历,增添智慧;③直接生活是多彩的、变化 的、鲜活的,是智慧的源泉
观点二:不赞同。①好书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给人以智慧;②好书让人不需亲历就能增 长见识,少走弯路;③好书使人思想深刻,情操得到陶冶。(观点明确2分,分析充分6 五、(20分) 13.(3分)D(拍手称快:形容仇恨得到消除、正义得到伸张或目的得到实现时的痛快心 情) 14.(3分)C(A.成分残缺,可在“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后加“的能力”;B句式杂糅,可删 去“导致”或“所致”;D.搭配不当,可在“慈善文化”后加“的培育”) 15.(3分) 16.(5分)(1)数字化阅读率比例高,增幅大,实体书店受到冲击。(2分) (2)观点一:数字化阅读方式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方便快捷,信息量大,降低 了阅读成本,有利于全民阅读的形成。 观点二:图书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有利于涵咏品味,阅读质量高,有利于文化氛围的 营造。(3分,言之成理即可) 17.(6分)龙门石窟,你是缩龙成寸的佛家名片,以美妙的石雕显示身份,引八方游客 往河洛观览。殷墟甲骨,你是浩如烟海的文化档案,用奇异的语言记录历史,将远古文 明向世人呈现。北宋清园,你是色彩斑斓的仿古画卷,以喧闹的市井描绘汴京,让万千 游子来梦回千年。(句式2分,内容合理2分,比喻、拟人修辞2分) 六、(60分) 18.(60分)参照高考作文标准 参考译文: 狄仁杰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他被小吏诬告,黜陟使阎立本召见讯问,为他的才能 惊异。后来升任大理丞,一年中决断积压的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余人,当时人们称赞他公平 宽恕。权善才、范怀义因误用斧头砍伐昭陵的柏树而犯罪,高宗下令杀他们。狄仁杰奏称 他们不该被处死,皇帝生气地说:“这是使我成为不孝之子,我一定要杀了他们。”狄仁杰 说:“陛下的法律本来就有差别,犯人不该死而处死他们,为什么呢?如今误伐一棵柏树而 杀两位臣子,后世人们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皇帝情绪平静了,于是免去了他们的死 罪。左司郎中王本立依仗恩宠肆意妄为,狄仁杰弹劾上奏他的恶行,皇帝下诏原谅他。狄 仁杰说:“陛下怜惜有罪的人,使原有的法律受损,我愿意先被贬斥,作为群臣的警示。”王 本立抵偿其罪。狄仁杰出京担任宁州剌史,抚慰戎族部落,郡中百姓刻碑来颂扬他。当时 越王兵败,余党两千多人该判死罪。狄仁杰上书说:“这些人都不是本性恶劣,只是受牵累 犯了错。”皇帝下诏让他们全部戍守边塞。囚徒路过宁州,宁州百姓迎接慰劳说:“狄使君 使你们活命了。”囚徒到了流放的地方,为狄仁杰立碑。适逢狄仁杰被来俊臣诬陷,守卫逐 渐松懈,就求笔写信,放进棉衣内,对狱吏说:“天气正热,请交给家中拆除棉絮。”狄仁杰的 儿子狄光远得信(诉冤),于是免于死罪。万岁通天年间,契丹攻陷冀州,狄仁杰被提拔担 任魏州刺史。前任刺史惧怕敌人来到,驱百姓保卫城池,修缮守城器械。狄仁杰到任 后,说:“敌人在远处,为何自己先使百姓疲劳?万一敌军前来,我自己处理这件事,何必预 先烦劳你们呢?”全部把百姓放回到田间,百姓为他建立祠堂。突厥侵入赵州、定州,当时 百姓很多都被胁迫跟着做坏事,贼人离开后,百姓害怕被杀,都逃跑藏起来了。狄仁杰上 书说:“希望赦免河北百姓,都不问罪。”皇帝答应了。武则天想立武三思为太子,拿这件事 问宰相,众人都不敢回答。狄仁杰说:“匈奴侵犯边境,陛下让武三思招募勇士,过了一个 月还不到千人。庐陵王代替他,不足十天就有五万人。如今要继承皇位,非庐陵王不可。 当初,李昭德多次请求迎还太子,但是武则天都不答应,唯有狄仁杰常以母子天性来劝说, 所以最终恢复了唐朝的继承人。武则天想要造大佛像,估计费用数百万钱。狄仁杰劝谏 说:“物品不会从天而降,最终由土地产出。不损害百姓利益,又从哪里得到呢?已经耽误 农时,这是放弃根本。”武则天因此罢除了这次劳役。圣历三年去世,终年七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