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概论教案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教学目的:从马、恩对未来社会认识的方法及对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认识入手,通过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的历史发展的分析,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 伟大的实践,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让学生在 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教学重点:1、马恩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认识。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难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导 言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代,从理论上揭示了人类走向社会主 义道路的一般规律和条件,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在20世纪初帝国主义 时代,开辟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的道路,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 成了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崭新的事物,社会主义事业是 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从1917年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建立,至今不到一百 年的历史中,中国以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有成功 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关键问题是没有搞清楚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 建设的根本问题,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和出发点 第一节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预测 马、恩对未来社会认识的方法论及其科学意义 (一)方法论—唯物辫证的历史观 1、认识论基础——实践的观点: 在马、恩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还没有出现,因此在社会主义从空想 到科学的转变中首先遇到一个理论上的难题:一方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出现的条件下,人们如何能够建立一种关于未 来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去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没有 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实践,如果人们对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的运动目标毫无了 解,那么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还有什么意义?在他们那里,这个难题是通过引入社会实践这 范畴得以解决的。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主观与客观、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这 统一就是社会实践,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着社会,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变着自己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 世界。”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建立的唯物史观,既克服了经验主义理论的不可知理论,又摆脱 了唯理主义理论的先验论,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
1 社会主义经济概论教案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教学目的:从马、恩对未来社会认识的方法及对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认识入手,通过对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认识的历史发展的分析,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 伟大的实践,总结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让学生在 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教学重点:1、马恩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认识。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难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导 言 马克思、恩格斯在 19 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代,从理论上揭示了人类走向社会主 义道路的一般规律和条件,从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列宁在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 时代,开辟了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的道路,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 成了活生生的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崭新的事物,社会主义事业是 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从 1917 年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苏联建立,至今不到一百 年的历史中,中国以及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有成功 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关键问题是没有搞清楚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仅是社会主义 建设的根本问题,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和出发点。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预测 一、马、恩对未来社会认识的方法论及其科学意义 (一)方法论——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1、认识论基础——实践的观点: 在马、恩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还没有出现,因此在社会主义从空想 到科学的转变中首先遇到一个理论上的难题:一方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出现的条件下,人们如何能够建立一种关于未 来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去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没有 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实践,如果人们对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的运动目标毫无了 解,那么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还有什么意义?在他们那里,这个难题是通过引入社会实践这 一范畴得以解决的。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主观与客观、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这 一统一就是社会实践,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着社会,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变着自己。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 世界。”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建立的唯物史观,既克服了经验主义理论的不可知理论,又摆脱 了唯理主义理论的先验论,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
2、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恩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的要求,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发展的总趋势,通过科学的抽象,把握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最一般、最基本的特征 或规定性。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 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 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 (二)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对未来社会主义所采取的这种科学的态度,对于我们社会主 义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一直存在的“左”与“右”两种片 面性,都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造成的。“左”倾教条主义把理论视为不变的教义 背离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右”倾机会主义则认为目标微不足道,运动才是一切, 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实质。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从事社会主义 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 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认识 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1、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目标 2、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 3、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人自由与集体的关系) (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马、恩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出 这一结论的 (三)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1、强调生产力的首要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他们主张用公有制代替私 有制,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缩短必要劳 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为建立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 的新社会创造现实的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就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将利用 自己的政治统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2、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概括为“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 (四)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五)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 、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一)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建立的历史条件 1、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比较 落后的基础上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传统 2、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既缺乏实践经验,又缺乏较为具体的经济理论, 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抽象论述是唯一现成的理论,因而人们在运用马恩理论时, 很容易发生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错误 3、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受到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因而存在着盲目冒进急于 求成的情绪,易于导致唯意志主义和对行政方法的迷信,忽视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内 2
2 2、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恩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的要求,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发展的总趋势,通过科学的抽象,把握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最一般、最基本的特征 或规定性。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 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 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 (二)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对未来社会主义所采取的这种科学的态度,对于我们社会主 义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运动中一直存在的“左”与“右”两种片 面性,都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这一问题造成的。“左”倾教条主义把理论视为不变的教义, 背离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右”倾机会主义则认为目标微不足道,运动才是一切, 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实质。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从事社会主义 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把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 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马、恩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认识 (一)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1、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目标 2、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 3、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人自由与集体的关系) (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 马、恩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出 这一结论的。 (三)尽快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1、强调生产力的首要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他们主张用公有制代替私 有制,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缩短必要劳 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为建立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 的新社会创造现实的基础。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就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将利用 自己的政治统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2、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概括为“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 (四)消灭商品生产,对全部生产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五)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发展 一、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一)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建立的历史条件 1、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比较 落后的基础上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具有浓厚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的传统。 2、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人们既缺乏实践经验,又缺乏较为具体的经济理论, 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抽象论述是唯一现成的理论,因而人们在运用马恩理论时, 很容易发生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错误。 3、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由于受到资本主义的包围和封锁,因而存在着盲目冒进急于 求成的情绪,易于导致唯意志主义和对行政方法的迷信,忽视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内
部复杂联系与客观规律的探索和研究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盛行对领袖人物及其思想盲目崇拜倾向,这种倾向不适当 地把马恩的理论加以绝对化,妨碍了人们对这些理论的科学认识和发展与创新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人们把马、恩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一般最抽象的预测,直接 套用到现实中,形成了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二)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社会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者中开始流行这样的观念: 1、商品货币关系和社会主义不能相容是一条定理,并把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当作无产阶 级革命的一项任务 2、把社会主义经济解释为一家集中管理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大工厂 3、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就必须实现经济关系的“实物化”。 三)列宁的论述 十月革命后,列宁明确把消灭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建立计划经济当作建立社会主义 制度的基本任务。他指出,“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为消灭货币作好准 备”,并用“有计划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并主张通过建立消费合作社、实行普遍 义务制和对生产分配无所不包的统计与监督来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战争一结束,这种模式 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在理论与实践矛盾面前,列宁根据实践的需要大胆创新,提出了利用 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利用个人对经济利益的关心、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经济核算等 系列中介环节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主张,实现了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在列宁 看来,利用市场只是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殊情况,对未来社会是否还应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和 市场机制,他没有来得及从理论联系实际上做更深的考虑。同时,以布哈林为代表的一些理 论家提出了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富有远见的思想,但这些都 是对过渡时期经济而言的,并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 (四)斯大林的论述 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建立是在斯大林时期完成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理论 也是这一时期最终确立的。这一模式的确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 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思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大规模工业化的 客观要求。在这种体制下,决策权高度集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自上而下行政命令或指令性 计划来推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受到严重抑制。 与军事共产主义模式不同,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商品货币与市场机制尽管很小 但并没有被完全取消,商品、货币、利润和价格在形式上还存在,被用作经济核算的工具, 居民的消费选择和职业选择相对来说是自由的,存在着消费品市场,农民在完成农产品缴纳 任务后可以自由出售剩余农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自由决定。但总的来看,在斯大林的计划 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的本质规定,斯大林晚年对于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变化,开始承认 要利用市场调节国家和农民之间的经济关系但斯大林对市场的认识还没有超出计划经济的 认识框框。他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承认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节作用,只承认消费品 是商品;不承认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市场关系,认为工资、价格、成本和利润等市场范畴 只不过是一种“外壳”,只能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而不具有真正的的市场模式,被大多数 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并在很长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 (一)实践的发展 (二)理论萌芽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明确提出
3 部复杂联系与客观规律的探索和研究。 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长期盛行对领袖人物及其思想盲目崇拜倾向,这种倾向不适当 地把马恩的理论加以绝对化,妨碍了人们对这些理论的科学认识和发展与创新。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人们把马、恩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最一般最抽象的预测,直接 套用到现实中,形成了传统的以反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二)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 早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社会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者中开始流行这样的观念: 1、商品货币关系和社会主义不能相容是一条定理,并把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当作无产阶 级革命的一项任务。 2、把社会主义经济解释为一家集中管理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大工厂。 3、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就必须实现经济关系的“实物化”。 (三)列宁的论述 十月革命后,列宁明确把消灭商品货币和市场机制、建立计划经济当作建立社会主义 制度的基本任务。他指出,“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为消灭货币作好准 备”,并用“有计划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并主张通过建立消费合作社、实行普遍 义务制和对生产分配无所不包的统计与监督来向社会主义过渡。但是战争一结束,这种模式 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在理论与实践矛盾面前,列宁根据实践的需要大胆创新,提出了利用 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利用个人对经济利益的关心、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经济核算等一 系列中介环节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主张,实现了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在列宁 看来,利用市场只是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殊情况,对未来社会是否还应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和 市场机制,他没有来得及从理论联系实际上做更深的考虑。同时,以布哈林为代表的一些理 论家提出了利用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关系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富有远见的思想,但这些都 是对过渡时期经济而言的,并没有涉及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问题。 (四)斯大林的论述 社会主义制度的真正建立是在斯大林时期完成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理论 也是这一时期最终确立的。这一模式的确立,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 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思想,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大规模工业化的 客观要求。在这种体制下,决策权高度集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自上而下行政命令或指令性 计划来推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受到严重抑制。 与军事共产主义模式不同,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商品货币与市场机制尽管很小, 但并没有被完全取消,商品、货币、利润和价格在形式上还存在,被用作经济核算的工具, 居民的消费选择和职业选择相对来说是自由的,存在着消费品市场,农民在完成农产品缴纳 任务后可以自由出售剩余农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自由决定。但总的来看,在斯大林的计划 经济体制中,计划与市场是对立的,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经 济制度的本质规定,斯大林晚年对于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变化,开始承认 要利用市场调节国家和农民之间的经济关系但斯大林对市场的认识还没有超出计划经济的 认识框框。他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承认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节作用,只承认消费品 是商品;不承认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市场关系,认为工资、价格、成本和利润等市场范畴 只不过是一种“外壳”,只能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而不具有真正的的市场模式,被大多数 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并在很长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 (一)实践的发展 (二)理论萌芽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明确提出
与苏联、东欧的计划经济改革相比,中国的改革进步虽晚,但进展很快。中国经济改革 的理论和实践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1、改革初十二大以前,主要强调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尊重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必要 性,开始破除把社会主义同市场调节对立进来,把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计划经济的观念 2、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3、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 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明确了改革的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 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标 志着我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上有了一个重大突破,因而邓小平认为,《决定》是“马 克思主义的新的政治经济学” 4、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提出“国家 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 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而在于所有制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 商品市场而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 5、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的本质区别。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和运行方式。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以下基本点: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含义:(1)我国己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2、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1)生产力不发达、不均衡 (2)生产关系不完善、不成熟:公有制不成熟,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商品交换关系不 发达,存在着以社会主义商品交换关系为主体的多种不同性质的交换关系。实行的 是不完全的按劳分配,即存在着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3、意义:这一对国情的认识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 1、内容:“解放生产,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意义:(1)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的重要意义,提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经济建设确立了标准。 (2)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 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他反复强调,“在改革 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这 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联系起来了。 三)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 1、改革的性质:既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也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 否定,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 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改革的方式:既反对因循守旧,也反对盲目冒进和所谓“激进式”改革,而是强调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
4 与苏联、东欧的计划经济改革相比,中国的改革进步虽晚,但进展很快。中国经济改革 的理论和实践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就完成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1、改革初十二大以前,主要强调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尊重和充分利用价值规律的必要 性,开始破除把社会主义同市场调节对立进来,把指令性计划等同于计划经济的观念; 2、1982 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3、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 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明确了改革的任务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 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标 志着我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上有了一个重大突破,因而邓小平认为,《决定》是“马 克思主义的新的政治经济学”; 4、1987 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说明,提出“国家 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 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而在于所有制的不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 商品市场而且包括生产要素市场。 5、1992 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 主义的本质区别。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和运行方式。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包括以下基本点: (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 含义:(1)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 2、 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1)生产力不发达、不均衡。 (2)生产关系不完善、不成熟:公有制不成熟,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商品交换关系不 发达,存在着以社会主义商品交换关系为主体的多种不同性质的交换关系。实行的 是不完全的按劳分配,即存在着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 3、意义:这一对国情的认识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 1、内容:“解放生产,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意义:(1)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突出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的重要意义,提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经济建设确立了标准。 (2)突出强调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 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他反复强调,“在改革 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这 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联系起来了。 (三)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 1、改革的性质:既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也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 否定,改革是一场革命,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建立充满 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实现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改革的方式:既反对因循守旧,也反对盲目冒进和所谓“激进式”改革,而是强调 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
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 3、改革的标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反对 本本主义,反对照搬别国模式 (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改革的核心问 题。我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基本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理论,提出: (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2)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 性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新的体制, (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5)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6)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利用股份制这种组织形式 (⑦)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战略,把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 (8)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把集权和分权结合起来,发挥两个积极性 (9)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等。这些 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总结,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 五)关于对外开放理论 (六)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是不同的。社会主 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该经济制度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社会主 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斯大林和毛泽东主张搞纯而又纯的社 会主义即完全的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 有制并存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主张的不是为公有制而公有制,公有 制首先是与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有制是一种手段。马恩 关于公有制的论述是对未来社会最一般特征的科学预测,是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而不是它 的完整形态,更不是它的终结。这些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 所以,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有制的内容、范围、作用和实现形式,应当根据生产力发展的 要求做出具体地选择和安排 2、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按照马、恩的思想,公有制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 展基础上的,然而,中国是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建设,所以要经历一个 相当长的特殊的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且发展不 平衡,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也就有了多元化的特点。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
5 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向前推进。 3、改革的标准: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反对 本本主义,反对照搬别国模式。 (四)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改革的核心问 题。我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基本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理论,提出: (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2)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要使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 性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新的体制, (4)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5)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6)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利用股份制这种组织形式, (7)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抓大放小”战略,把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建立现 代企业制度, (8)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把集权和分权结合起来,发挥两个积极性, (9)把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等。这些 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总结,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 (五)关于对外开放理论 (六)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是不同的。社会主 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指该经济制度具有完全的社会主义性质,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社会主 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斯大林和毛泽东主张搞纯而又纯的社 会主义即完全的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 有制并存。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主张的不是为公有制而公有制,公有 制首先是与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有制是一种手段。马恩 关于公有制的论述是对未来社会最一般特征的科学预测,是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而不是它 的完整形态,更不是它的终结。这些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 所以,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有制的内容、范围、作用和实现形式,应当根据生产力发展的 要求做出具体地选择和安排。 2、我国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按照马、恩的思想,公有制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极大发 展基础上的,然而,中国是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搞社会主义建设,所以要经历一个 相当长的特殊的历史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生产力比较落后,且发展不 平衡,因此,生产资料所有制也就有了多元化的特点。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为特征的。 (三)内涵及其基本规定性 1、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而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也不是 单一的,包括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份。因此,现实的社会主 义公有制是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谁优谁劣、谁高谁低的关 系,它们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的格局中存在。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要在更大的程 度和范围上实现社会的有计划协调发展,要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3、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共同发展,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国的经济制度中还存 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并决定了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还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雇佣 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可避免地要存在并发挥积极作用,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要比传统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所设想的要复杂得多,丰富的多。所有这些都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 度的根本特点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上的体现。 2、按要素分配反映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分配制度的 一个重要方面 3、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之所以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主要 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相容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关系 的客观表现,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同于一般公有制重要特点 (二)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市场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通过现实在的事实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三)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同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 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质,这种特殊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统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1)从所有制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的多种 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基础上的 (2)从分配方式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混合型分配制度 (3)从政治体制上看,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在此基础上实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 (4)从经济调节方式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公有制的建立和阶级对 立从整体上的消灭,国家的计划调节将有必要也有可能比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发 挥更大的作用。 思考题 1、马、恩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为特征的。 (三)内涵及其基本规定性 1、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而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也不是 单一的,包括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成份。因此,现实的社会主 义公有制是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谁优谁劣、谁高谁低的关 系,它们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的格局中存在。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要在更大的程 度和范围上实现社会的有计划协调发展,要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3、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共同发展,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我国的经济制度中还存 在着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并决定了在实行按劳分配的同时还要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雇佣 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可避免地要存在并发挥积极作用,现实的社会主义经济要比传统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所设想的要复杂得多,丰富的多。所有这些都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 度的根本特点。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上的体现。 2、按要素分配反映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分配制度的 一个重要方面 3、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 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 之所以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主要 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相容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质关系 的客观表现,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同于一般公有制重要特点。 (二)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市场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通过现实在的事实情况加以分析说明) (三)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同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 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质,这种特殊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1)从所有制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制为主导的多种 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基础上的; (2)从分配方式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的混合型分配制度; (3)从政治体制上看,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并在此基础上实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 主; (4)从经济调节方式上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公有制的建立和阶级对 立从整体上的消灭,国家的计划调节将有必要也有可能比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发 挥更大的作用。 思考题 1、马、恩对未来社会基本经济特征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都是社会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而了 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市场经济有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客观必然性 教学重点: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标志 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3、社会主义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 教学难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导言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或社会资源是任何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应该如 何建立社会生产的调节机制,以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本章将从资源的两种配置方式入手 来分析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客观必 然性,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出发,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的主要环节。 第一节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一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 、社会资源的按比例分配与资源配置 (一)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是普遍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 1、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基本要求:按照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定阶段上形成的分工 协作关系,根据社会需要的构成及其变化,将社会总劳动时间(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按比例 地配置到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中去,使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以便在实现经济总量 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 2、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然性导源于社 会分工。社会分工不断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发展了“社会劳动过程的质的划分”,将社会 经济区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生产特定产品或从事特定局部劳动的产业部门、企业和劳动者,其 结果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但与此同时,社会分工也不断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发展了社 会劳动“量的规则和比例”,使各个产业部门、企业和劳动者结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相互依 存的有机体。在这个体系中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者都不再能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满足自身多 方面的需要,而只能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去满足某种特殊的社会需要。由于各种各样“社会需 要的范围在数量上是各不相同的”,社会性也就必须决定在它所能支配的劳动实践中能用多 大的份额去生产某种特定的产品。正如马克思所说:“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 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 必要性,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 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 律借以实现的形式。”(马克思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因此,按比例规律是各个社会共有 的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发挥作用。 3、社会分工的两种形式与两种调节方式:抽象地看,社会分工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 不必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纵向分工体系,在其中,按比例规律通常借助计划这只“看得见
7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都是社会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而了 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和市场经济有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客观必然性。 教学重点: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标志。 2、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3、社会主义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内容。 教学难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导 言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或社会资源是任何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应该如 何建立社会生产的调节机制,以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本章将从资源的两种配置方式入手, 来分析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提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客观必 然性,从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出发,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的主要环节。 第一节 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 一、社会资源的按比例分配与资源配置 (一)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是普遍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规律 1、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基本要求:按照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定阶段上形成的分工 协作关系,根据社会需要的构成及其变化,将社会总劳动时间(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按比例 地配置到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中去,使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以便在实现经济总量 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 2、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然性导源于社 会分工。社会分工不断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发展了“社会劳动过程的质的划分”,将社会 经济区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生产特定产品或从事特定局部劳动的产业部门、企业和劳动者,其 结果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率。但与此同时,社会分工也不断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发展了社 会劳动“量的规则和比例”,使各个产业部门、企业和劳动者结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相互依 存的有机体。在这个体系中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者都不再能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满足自身多 方面的需要,而只能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去满足某种特殊的社会需要。由于各种各样“社会需 要的范围在数量上是各不相同的”,社会性也就必须决定在它所能支配的劳动实践中能用多 大的份额去生产某种特定的产品。正如马克思所说:“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 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 必要性,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 言而喻的。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 律借以实现的形式。”(马克思克思致路.库格曼 1868)因此,按比例规律是各个社会共有 的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发挥作用。 3、社会分工的两种形式与两种调节方式:抽象地看,社会分工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 不必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纵向分工体系,在其中,按比例规律通常借助计划这只“看得见
的手”来发挥调节作用:二是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横向的分工体系。在其中,按比例规律 通常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挥调节作用。然而,形式的不同,并不妨碍规律本身 的客观存在 只要存在社会分工,无论是在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产品经济中,也不论是在资本主义 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按比例规律这种“自然规律”或“铁的规律”就势必发挥作用。并且, 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要求也就越迫切。 (二)资源的合理配置 概略地说,资源配置就是社会把有限的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合理地分配到社会经济的不同 使用方向上,使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满足一个社会的无限多样化的需 要。包括: 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生产什么(What)?怎样生产(How)?为谁生产( for whom)?构 成“基本经济问题” 宏观领域的资源配置:一个经济社会创造的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在给定资源 和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各种产品最大量的组合)之间往往存在明显差距,社会还必须回答和 解决既定的生产资源总量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即所谓“资源 利用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只有在社会范围内才能得到解决,所以“资源利用”实际上也是 宏观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问题 怎样才算达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就是达到“帕累托最优”,通 俗地说就是实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用、地尽其利,生产者得到正常利润,消费者得到最大 福利,供求双方皆大欢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与资源合理配置的从总体上看,如果撇开各 自的理论背景和隐含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不谈,二者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二、资源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调节社会再生产的根本规律是经济资源的按比例配置规律。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制度或经 济体制背景中,按比例规律通过不同的派生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从而有着不同的作用形式或 作用机制。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协作体系采取的组织形式是横向结构的市场组织,在其 中,按比例规律派生的是价值规律,它借以调节生产的机制是市场机制;不以商品交换为媒 介的分工协作体系采取的组织形式是纵向结构的“科层组织”。在其中,按比例规律的派生 规律是有计划规律,它借以调节生产的机制是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是近现代经济 中生产调节机制的两种基本类型 (一)市场机制的涵义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与需求 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市场价格与竞争机 制 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通过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主客体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实 现的。市场主体主要是指具有独立经济权益、自主决策并参与市场交易的企业和个人(还有 政府)。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对象物和媒介物,分为有形的市场客体(包 括生产要素、产品以及作为这些交易对象价值表现的货币)和无形的市场客体(包括服务 商誉、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知识产权等) (二)计划机制的涵义 计划机制是计划经济体系中的主客体要素之间结成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联 系和作用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 计划主体即所谓“计划者”,它通常是代表科层组织最高权力机构的计划机构。在宏观
8 的手”来发挥调节作用;二是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横向的分工体系。在其中,按比例规律 通常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来挥调节作用 。然而,形式的不同,并不妨碍规律本身 的客观存在。 只要存在社会分工,无论是在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和产品经济中,也不论是在资本主义 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按比例规律这种“自然规律”或“铁的规律”就势必发挥作用。并且, 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要求也就越迫切。 (二)资源的合理配置 概略地说,资源配置就是社会把有限的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合理地分配到社会经济的不同 使用方向上,使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满足一个社会的无限多样化的需 要。包括: 微观领域的资源配置:生产什么(What)?怎样生产(How)?为谁生产(for whom)?构 成“基本经济问题” 宏观领域的资源配置:一个经济社会创造的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在给定资源 和技术条件下一个社会各种产品最大量的组合)之间往往存在明显差距,社会还必须回答和 解决既定的生产资源总量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即所谓“资源 利用问题。” 由于这个问题只有在社会范围内才能得到解决,所以“资源利用”实际上也是 宏观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问题 怎样才算达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说法就是达到“帕累托最优”,通 俗地说就是实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用、地尽其利,生产者得到正常利润,消费者得到最大 福利,供求双方皆大欢喜。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与资源合理配置的从总体上看,如果撇开各 自的理论背景和隐含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不谈,二者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二、资源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调节社会再生产的根本规律是经济资源的按比例配置规律。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制度或经 济体制背景中,按比例规律通过不同的派生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从而有着不同的作用形式或 作用机制。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协作体系采取的组织形式是横向结构的市场组织,在其 中,按比例规律派生的是价值规律,它借以调节生产的机制是市场机制;不以商品交换为媒 介的分工协作体系采取的组织形式是纵向结构的“科层组织”。在其中,按比例规律的派生 规律是有计划规律,它借以调节生产的机制是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是近现代经济 中生产调节机制的两种基本类型。 (一)市场机制的涵义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与需求 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市场价格与竞争机 制。 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通过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主客体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实 现的。市场主体主要是指具有独立经济权益、自主决策并参与市场交易的企业和个人(还有 政府)。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对象物和媒介物,分为有形的市场客体(包 括生产要素、产品以及作为这些交易对象价值表现的货币)和无形的市场客体(包括服务、 商誉、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知识产权等) (二)计划机制的涵义 计划机制是计划经济体系中的主客体要素之间结成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联 系和作用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 计划主体即所谓“计划者”,它通常是代表科层组织最高权力机构的计划机构。在宏观
计划经济体系中,计划者通常是政府的计划部门:在微观计划经济体系中,计划者通常是企 业所有者或代表所有者意志的计划机构。计划客体首先是指“计划的执行者,”通常是科层 组织中位于计划者下级层次的组织和个人,其次才是计划者可以支配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经 济资源 、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争论 (一)国外早期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 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20世纪20年代在前苏联经济学界内部:另一条是20世纪30 年代在西方经济学界范围之内 1、苏联内部的争论。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管理者则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相 结合的理论。他们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必须考虑到市场、货币和价格的作用。因为市场 是一个自动机制,它显示出每个经济部门、每个企业的活动成果,没有市场价格就不能对经 济现象进行测定和比较。所以计划应在存在市场关系的条件下形成,计划 的影响必须是对市场发展本身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应该用与市场一致的手段进行。即使战 时共产主义时期,他们也反对完全的指令性计划,强调在追求计划目标和以计划影响经济过 程时要发挥信贷、工资、价格政策和国家财政政策的作用 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这种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理论主张不再适应斯大林的政治目标, 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对立物、在理论上实践上都被排除在社会主义经济之外。 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计划性的不可调和性被奉为斯大林理论发展的一个公理,成为长期禁锢 人们思想的一个教条。 2、西方经济学界的争论 )我国经济学界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探讨 从时间上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支改革开放之前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90年代以前。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 四、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比较 (一)市场机制的优缺点 1、优点: (1)作为经济运行的自动调节器,它不需要设置庞大的计划机构,也无需通过科层组织 的权威关系网层层下达指令。仅仅通过价格波动和相对价格的变化,就能自动调节市 场供求,使资源向效率最高的领域流动。 (2)经直接调节供求双方,因而能够最快捷地把需求信息反馈给生产者,使生产者及时 做出自主的生产经营决策,使社会生产及时适应社会需要的变化。 (3)它也是一种奖优罚劣的机制,能够使市场主体始终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永不 停息地进行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2、缺点: (1)自发调节具有盲目性、分散性、事后性。价格波动不可避免地造成局部产品生产和 整个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甚至引发经济危机。尽管它能通过事后调节使经济重新 趋向均衡,但波动的过程必然伴随产品短缺、过剩和资源浪费 (2)市场主体在价格引导下的自主决策,难以形成统一的经济发展目标和集中的合力。 (3)不能解决外部性性问题。市场主体为追逐自身利益将成本外部化、收益内部化,会 给他人、社会公共利益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4)市场竞争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9 计划经济体系中,计划者通常是政府的计划部门;在微观计划经济体系中,计划者通常是企 业所有者或代表所有者意志的计划机构。计划客体首先是指“计划的执行者,” 通常是科层 组织中位于计划者下级层次的组织和个人,其次才是计划者可以支配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经 济资源。 三、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争论 (一)国外早期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争论 分为两条线索:一条是 20 世纪 20 年代在前苏联经济学界内部;另一条是 20 世纪 30 年代在西方经济学界范围之内。 1、苏联内部的争论。 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和实际经济工作部门管理者则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相 结合的理论。他们认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必须考虑到市场、货币和价格的作用。因为市场 是一个自动机制,它显示出每个经济部门、每个企业的活动成果,没有市场价格就不能对经 济现象进行测定和比较。所以计划应在存在市场关系的条件下形成,计划 的影响必须是对市场发展本身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应该用与市场一致的手段进行。即使战 时共产主义时期,他们也反对完全的指令性计划,强调在追求计划目标和以计划影响经济过 程时要发挥信贷、工资、价格政策和国家财政政策的作用。 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末,这种计划与市场结合的理论主张不再适应斯大林的政治目标, 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对立物、在理论上实践上都被排除在社会主义经济之外。 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计划性的不可调和性被奉为斯大林理论发展的一个公理,成为长期禁锢 人们思想的一个教条。 2、西方经济学界的争论 (二)我国经济学界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探讨 从时间上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支改革开放之前。 第二阶段,从改革开放到 90 年代以前。 第三阶段,90 年代以来。 四、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比较 (一)市场机制的优缺点 1、 优点: (1)作为经济运行的自动调节器,它不需要设置庞大的计划机构,也无需通过科层组织 的权威关系网层层下达指令。仅仅通过价格波动和相对价格的变化,就能自动调节市 场供求,使资源向效率最高的领域流动。 (2)经直接调节供求双方,因而能够最快捷地把需求信息反馈给生产者,使生产者及时 做出自主的生产经营决策,使社会生产及时适应社会需要的变化。 (3)它也是一种奖优罚劣的机制,能够使市场主体始终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永不 停息地进行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2、 缺点: (1)自发调节具有盲目性、分散性、事后性。价格波动不可避免地造成局部产品生产和 整个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甚至引发经济危机。尽管它能通过事后调节使经济重新 趋向均衡,但波动的过程必然伴随产品短缺、过剩和资源浪费。 (2)市场主体在价格引导下的自主决策,难以形成统一的经济发展目标和集中的合力。 (3)不能解决外部性性问题。市场主体为追逐自身利益将成本外部化、收益内部化,会 给他人、社会公共利益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害。 (4)市场竞争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二)计划机制的优缺点 1、优点: (1)可以根据预先决定的比例来配置资源,使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防止宏观经 济周期性的波动。 (2)便于形成明确统一的发展目标,根据行政权威和计划指令进行的资源集中和分配 可以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迅速发展凭市场作用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的重点产业和技术 (3)有可能从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处理各种主体之间复杂的利益矛盾 2、缺点 (1)计划者对经济规律的认知水平不高、运用能力不强、信息不完备、各种利益主体的 特殊影响等等都会降低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均可能导致计划失误这种最大的失误。 (2)计划通过科层组织自下而上地制定,自上而下地执行,多层次的信息传递可能导致 计划调节的滞后效应,对经济的调节难以及时有效。 (3)权力的高度集中可能会压抑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辨证地看,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二者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社会生 产的调节系统中,我们要利用它们各自的长处,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别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标志 (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1、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的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 经济基础,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它规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特征和经济 动的总体方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 2、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总和,以及社会经济 运行方式的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对资源配置的一整套经济系统。它规范着 具体经济活动中各个参与者在什么样的关系中怎样参与经济活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 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的体系 3、二者的关系 区别:(1)经济制度强调经济利益关系,经济体制强调经济组织关系。(2)二者反映的 层次不同。经济制度反映的是人与之间的深层次的关系,而经济体制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关系 中较浅层次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联系:(1)二者都要受生产力状况的制约,都有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经济制 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点,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一种经济制度可以 采取的经济体制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一个国家 经济制度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在 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采取相同的或相类似的经济体制 (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经济性质的依据 1、一个社会经济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首先是占统治地 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的社会方式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不表明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3、从实践上看,这之所以要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二节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市场经济”这个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都不曾使用过。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10 (二)计划机制的优缺点 1、 优点: (1)可以根据预先决定的比例来配置资源,使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防止宏观经 济周期性的波动。 (2)便于形成明确统一的发展目标,根据行政权威和计划指令进行的资源集中和分配, 可以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迅速发展凭市场作用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的重点产业和技术。 (3)有可能从整体利益出发,协调处理各种主体之间复杂的利益矛盾。 2、 缺点: (1)计划者对经济规律的认知水平不高、运用能力不强、信息不完备、各种利益主体的 特殊影响等等都会降低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均可能导致计划失误这种最大的失误。 (2)计划通过科层组织自下而上地制定,自上而下地执行,多层次的信息传递可能导致 计划调节的滞后效应,对经济的调节难以及时有效。 (3)权力的高度集中可能会压抑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辨证地看,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二者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社会生 产的调节系统中,我们要利用它们各自的长处,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区别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标志 (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1、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的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 经济基础,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它规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特征和经济运 动的总体方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制度。 2、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总和,以及社会经济 运行方式的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对资源配置的一整套经济系统。它规范着 具体经济活动中各个参与者在什么样的关系中怎样参与经济活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 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的体系。 3、二者的关系: 区别:(1)经济制度强调经济利益关系,经济体制强调经济组织关系。(2)二者反映的 层次不同。经济制度反映的是人与之间的深层次的关系,而经济体制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关系 中较浅层次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联系:(1)二者都要受生产力状况的制约,都有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经济制 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点,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一种经济制度可以 采取的经济体制是多种多样的,经济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一个国家 经济制度不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在 经济体制上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采取相同的或相类似的经济体制。 (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经济性质的依据 1、一个社会经济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首先是占统治地 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的社会方式。 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属于经济体制的范畴,不表明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3、 从实践上看,这之所以要用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市场经济”这个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都不曾使用过。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