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高三适应性测试(一)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湮没/殷红 果脯/相辅相成 市侩习气/脍炙人口 B.白皙/哂笑腼腆/忝列门墙死有余辜/呱呱而泣 C.土坯/纰漏 箴言/缄默无言 矫枉过正/狡兔三窟 D.剽悍/缥缈 游弋/熠熠生辉 毁家纾难/纡回曲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仲裁 挤对 阑尾炎 死心塌地 出奇致胜 B.呕气 犒劳 构杞子 蛛丝马迹 掎角之势 恫吓 瑕疵 座右铭 举一反三 攻城略地 D.疏朗 爆料 活性碳 精雕细琢 味同嚼蜡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心理专家告诉我们,遭受突然打击的人在一段时间内性情会变得异 常 ,反复无常,刚刚还是喜笑颜开,一转眼就暴跳如雷,常常让 人捉摸不透。 ②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众多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都日 出来,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敷衍逃避,必须认真解决。 ③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风格各异,如孥白的诗豪放 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可谓」 ,都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A.乖张凸显平分秋色 B.乖张突显各有千秋 C.乖戾凸显各有干秋 D.乖戾突显平分秋色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北京大学保安队的小伙子们受名校学习氛围的熏陶,在工作之余埋头 苦学,一曝十寒,先后有300多人圆了大学梦,有的甚至考上了研究生。 B.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 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C.新赛季,巴两籍教练库卡的上任和外援阿洛伊西奥的加盟,对鲁能泰 山队来说简直是为虎傅翼,让本来就志在夺冠的队员更加充满信心。 D.原告律师严正提出,被告人虽是首次犯罪,但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严重 伤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罪行擢发难数,理应重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表示,将加强监督检査,规范各地工矿企业 废渣的排放、转移、收集和集中处置行为,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B.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形象,为孩子 营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子今后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如今,使用微信聊天已经成为手机族进行交流的又一便捷方式,微信 交流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己由最初的青年人逐渐扩大至中老年人。 D.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的邹静之认为,韩剧能够在亚洲地区走红, 主要原因是韩国的编剧和导演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深度发掘功不可没。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山东省烟台市 2014 届高三适应性测试(一)语文试题 第 I 卷 (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湮没/殷红 果脯/相辅相成 市侩习气/脍炙人口 B.白皙/哂笑 腼腆/忝列门墙 死有余辜/呱呱而泣 C.土坯/纰漏 箴言/缄默无言 矫枉过正/狡兔三窟 D.剽悍/缥缈 游弋/熠熠生辉 毁家纾难/纡回曲折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仲裁 挤对 阑尾炎 死心塌地 出奇致胜 B.呕气 犒劳 构杞子 蛛丝马迹 掎角之势 C.恫吓 瑕疵 座右铭 举一反三 攻城略地 D.疏朗 爆料 活性碳 精雕细琢 味同嚼蜡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心理专家告诉我们,遭受突然打击的人在一段时间内性情会变得异 常 ,反复无常,刚刚还是喜笑颜开,一转眼就暴跳如雷,常常让 人捉摸不透。 ②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众多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都日 益 出来,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敷衍逃避,必须认真解决。 ③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风格各异,如孥白的诗豪放 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可谓 ,都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A.乖张 凸显 平分秋色 B.乖张 突显 各有千秋 C.乖戾 凸显 各有干秋 D.乖戾 突显 平分秋色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北京大学保安队的小伙子们受名校学习氛围的熏陶,在工作之余埋头 苦学,一曝十寒,先后有 300 多人圆了大学梦,有的甚至考上了研究生。 B.一些音乐类选秀节目的评委水平委实有限,不能从专业角度点评选手 的优缺点,话语虽多却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C.新赛季,巴两籍教练库卡的上任和外援阿洛伊西奥的加盟,对鲁能泰 山队来说简直是为虎傅翼,让本来就志在夺冠的队员更加充满信心。 D.原告律师严正提出,被告人虽是首次犯罪,但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严重 伤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罪行擢发难数,理应重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表示,将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各地工矿企业 废渣的排放、转移、收集和集中处置行为,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B.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长只有严于律己,树立正面形象,为孩子 营造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才能避免孩子今后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C.如今,使用微信聊天已经成为手机族进行交流的又一便捷方式,微信 交流人群范围不断扩大,己由最初的青年人逐渐扩大至中老年人。 D.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的邹静之认为,韩剧能够在亚洲地区走红, 主要原因是韩国的编剧和导演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与深度发掘功不可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范曾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 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 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 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 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 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 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 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 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 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 “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 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 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 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 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 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 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 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一一以少许胜多许,以最 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 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 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 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 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 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 俗,剩下的只有“士气”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结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 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 当简单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 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 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 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 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 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 手中国的国画之中 6.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 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集中体现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 范曾 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 和启智性。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不需要 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 体会天地大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 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 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另一 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 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 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 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 “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 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 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 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 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 美之所在。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 国画的这种美。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王维在《山水诀》中将此视 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以少许胜多许,以最 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 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画就非常注重黑白间的比例,比如他的《容膝斋图》, 几棵小树,一个茅亭,朦胧的远山,没有人物,没有动态。然而,你一看就能感 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一种天荒地老式的沉默和寂寞。 八大山人画的鸟,蜷曲着身子,寥寥几笔,把鸟的全部内在生命表达得 淋漓尽致。他的画已经撇除了一切的繁文缛节、一切的矫揉造作和一切的事功媚 俗,剩下的只有“士气” 的符号,简捷清纯、精微广大、高 明中庸。 中国画的这种简结丰润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陶瓷上的绘画就有体现。 猪纹陶钵属于河姆渡文化时期,但刻画在陶罐上的猪极富神韵。大量的留白、相 当简单的细条,却将猪那种神情、动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能引发你无尽的联想。 人面彩陶瓶属于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个作品反映的是远古先民 的一种思考状态,你可以看出他在思考,你看他的眼睛里若有疑惑,可是这个疑 惑又混混沌沌,让人感到没有答案而有所茫然。这个茫然体现出一个童稚的天真。 还有,嘴边那个酒窝在那儿,像一个很憨厚的人,混沌、茫然、天真、憨厚、简 朴。从这个简单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天籁、神韵、简朴。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源 头,这种对于艺术的感悟、对于“微言大义”的追求流传了几千年,深深地扎根 手中国的国画之中。 6.下列关于“知其白而守其黑”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知其白而守其黑”作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美学原则,是老子哲学 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集中体现
B.“知其白而守其黑”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 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 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域面的空白,画 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7.关于“中国绘域”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B.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 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 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D.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 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 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B.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 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C.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 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D.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 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亩文,完成9~12题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王阳明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 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 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 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 挠之则衰瘘。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 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 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 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 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 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似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 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旦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 故 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 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
B.“知其白而守其黑”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也影响着画家的国画 创作,使国画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美。 C.“知其白而守其黑”与中国禅宗所说的“妙悟者不在多言”的道理相 似,强调以最简练的笔墨或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D.在中国绘画中,“黑”和“白”分别对应笔墨内容和域面的空白,画 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表现出来的。 7.关于“中国绘域”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当然也是中国绘画的源头。 B.中国绘画遵循自然之道,通过笔墨来真实再现天地山川、草木虫鱼自 身的美及其运行的目的。 C.画家通过感悟天地大美,对其作出诗性判断,创作出的作品才有可能 具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D.中国绘画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注重以少许胜多许,用笔 简洁却使画面丰润而富有神韵。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画家将自己的感悟融入绘画中,启发读者去感受、体会美。无须刻 意追求美的自然真实性。 B.王维在《山水诀》中把禅宗的“妙悟者不在多言”视为对山水画的要 求,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 C.八大山人寥寥几笔便将鸟的内在生命表达得淋漓尽致,他的创作就是国 画中表现出符号化趋势的代表。 D.仰韶文化时期人面彩陶瓶上的先民神情若有疑惑和茫然,形象地将五 千年前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真展现出来。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亩文,完成 9~12 题。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王阳明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 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 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 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 挠之则衰瘘。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 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 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 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 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 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似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 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 故, 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 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
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 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 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 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讽:规劝 B.乐嬉游而惮拘检 检:约束 C.若近世之训蒙稚者 训:教诲。 D.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 肆:延伸。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②孔子曰:三人行,则必 有我师 B.①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己②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①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 ②臣死且不避,卮洒安足 D.①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王阳明的教育理念的一组是 ①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②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③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④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 ⑤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 ⑥彼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阳明认为儿童教育要多措并举,以歌诗、习礼、读书等方式进行熏 陶渐染,从而达到激发志意、严肃仪容、开发智力的目的。 B.在王阳明看来,把对儿童进行“歌诗”“习礼”教育视为“不切时 务”的观点是错误的,“不切时务”论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古人办学的意义。 C.王阳明主张儿童教育要根据其年龄特点,顺应他们爱嬉戏玩耍的天性,因势 利导,使他们内心愉悦,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D.王阳明批评了当时的教育存在的违背规律、多施惩罚等错误做法,认为那样 做会导致学生学业难成并败坏社会风气。 第II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5分) (2)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 教之微意也。(5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 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 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 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讽:规劝。 B.乐嬉游而惮拘检 检:约束。 C.若近世之训蒙稚者 训:教诲。 D.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 肆:延伸。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②孔子曰:三人行,则必 有我师 B.①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 ②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 也 C.①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 ②臣死且不避,卮洒安足 辞 D.①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王阳明的教育理念的一组是 ①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 ②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 ③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④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 ⑤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 ⑥彼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阳明认为儿童教育要多措并举,以歌诗、习礼、读书等方式进行熏 陶渐染,从而达到激发志意、严肃仪容、开发智力的目的。 B.在王阳明看来,把对儿童进行“歌诗”“习礼”教育视为“不切时 务”的观点是错误的,“不切时务”论者并没有真正理解古人办学的意义。 C.王阳明主张儿童教育要根据其年龄特点,顺应他们爱嬉戏玩耍的天性,因势 利导,使他们内心愉悦,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D.王阳明批评了当时的教育存在的违背规律、多施惩罚等错误做法,认为那样 做会导致学生学业难成并败坏社 会风气。 第 II 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5 分) (2)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 教之微意也。(5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1)“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中的“俄”字有何妙处?试简要分析。(4 分) (2)清简析“来年早到梅梢”一句所蕴含的情感。(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 反 (《诗经·氓》) )。 ,齐彭殇为妄 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4)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牡 牧《阿房宫赋》) (5) 一种相思,两处闲 (李清照《一剪梅》) (6)子日:“岁 寒 (《论语·子罕》) 五、(12分)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材料的要点,不超过20字。(4分) 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管理副教授弗朗西丝卡·吉诺说:“我们通过长期 研究发现,在恶劣天气下,人们能更好地专注于工作,此刻的天气不会让他们脾 气糟糕,因为他们能心无旁骛,不会去想着到外面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研究人员要求200名成人预测天气对个人工作效率的影响。超过80%的 人预测好天气会提高工作效率,约同样比例的人预测坏天气会降低效率。 为了检验预测是否准确,研究人员对日本东京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 了为期两年半的调査,持续追踪该行雇员的工作效率。研究人员将获取的具体数 据与同时期东京的气象数据做了比较,发现降雨量每增加1英寸,工作人员完成 每单交易的时间就减少1.3%。“我们发现,能见度低且极端温度也与工作人 员效率高的时期相符。”吉诺说,“同时,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则工作效 率低下 17.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4分) 18.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为“网络流行语”下定义。(4分) ①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上流行的一种语言形式 ②网络流行语存在于具有共享性与开放性的网络世界中。 ③文字,数字,字母和符号是网络流行语的主要载体。 ④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马灯 严阵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1)“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中的“俄”字有何妙处?试简要分析。(4 分) (2)清简析“来年早到梅梢”一句所蕴含的情感。(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 反。 (《诗经·氓》) (2) ,齐彭殇为妄 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4)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牡 牧《阿房宫赋》) (5) 。一种相思, 两处闲 愁。 (李清照《一剪梅》) (6)子日:“岁 寒, 。 (《论语·子罕》) 五、(12 分)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材料的要点,不超过 20 字。(4 分) 哈佛大学商学院商业管理副教授弗朗西丝卡·吉诺说:“我们通过长期 研究发现,在恶劣天气下,人们能更好地专注于工作,此刻的天气不会让他们脾 气糟糕,因为他们能心无旁骛,不会去想着到外面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研究人员要求 200 名成人预测天气对个人工作效率的影响。超过 80%的 人预测好天气会提高工作效率,约同样比例的人预测坏天气会降低效率。 为了检验预测是否准确,研究人员对日本东京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 了为期两年半的调查,持续追踪该行雇员的工作效率。研究人员将获取的具体数 据与同时期东京的气象数据做了比较,发现降雨量每增加 l 英寸,工作人员完成 每单交易的时间就减少 1.3%。“我们发现,能见度低且极端温度也与工作人 员效率高的时期相符。”吉诺说,“ 同时,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则工作效 率低下。” 17.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4 分) 18.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为“网络流行语”下定义。(4 分) ①网络流行语是网络上流行的一种语言形式。 ②网络流行语存在于具有共享性与开放性的网络世界中。 ③文字,数字,字母和符号是网络流行语的主要载体。 ④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9~22 题。(18 分) 马 灯 严阵
①我的书房里有一盏古老的马灯。虽然它的玻璃罩上已染满了岁月的风 尘,虽然它用铁丝制成的提手和三道铁制的护栏已经锈蚀,虽然它底部的油箱早 已干涸,但在我的心目中,它却一直在发着它的光 ②一位爱好古瓷的朋友说过,在某些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能够听到摆在 他房间里的古瓷瓶发出的轻微但却清晰的声音,那些声音组成的旋律,如幽秘的 编钟的碎韵,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我知道,世间所有的人和事,它的是非曲直, 往往决定于人们恪守心底的那种不灭的理念。真的,看到那盏马灯,有时我会听 到有人叫我,声音永远是低低的,急促的,其中交织着木头轮子敲击着已经冰封 的河底的声音。于是,我会看到那盏已经干涸多年的马灯依旧亮着,它那混浊的 如古铜一般色调的光,会一直延伸到我的书桌 ③有一个雪夜,我半夜醒来,忽然被我书房里的一种光所吸引,那分明 是雪的映照,可是我却仿佛看到一种光正在我面前延伸。在大别山千回百折的山 道上,身着灰色军装的队伍正在夜色中行进,一个手提马灯的少妇站在路口,默 默地,一直送最后一个战士从她身边走过,消失于崇山峻岭的那团浓黑之中。那 是油菜花开得一片粉黄的江南,西江月正在云中浮沉,一个老渔夫背着一个负伤 的战士,在油菜花的掩护下,爬到江边他的小屋。在长江深夜的涛声中,他就是 在一盏马灯的光下,为战士裹起流血的伤口。 ④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多少漫漫的长夜,多少曲折的道路,井冈山 的下弦月下,遵义的会议桌上,延安窑洞的鸡鸣声中,它照亮过在中国历史上永 远不可磨灭的那些人物,照亮过他们将天下置于掌中谈笑风生的那些音容笑貌, 照亮过多少伟大胜利的蓝图,见证过多少伟大诗篇的诞生。 ⑤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白山黑水,黄土红崖,两湘三晋,五岳三江, 那些慈母用泪线缝补的衣衫,那些妻子用挂牵绣制的鞋底,那些独轮车在雪上留 下的辙印,那些战士用鲜血书写的决心,有多少是在那盏马灯的微弱的不断闪动 的光芒之下留下的丰碑、留下的史诗 ⑥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我们望着沉入火海的乡园哭泣过,我们扶着 硝烟迷漫的壕墙沉思过,当我们在雪里掩埋过自己的战友,当我们重新打起那面 弹痕累累的旗帜,深深的夜色里,唯有它永不背叛地与我们相依相伴,在最黑暗 的时刻,追随于我们的左右。 ⑦当月明星稀之夜,当杏花春雨之夜,当梧桐叶落之夜,都曾有一盏马 灯的光,在其间忽明忽暗,或隐或现地穿行于整个的北国,映照过整个的江南, 它以它永远默默无言但却永远执着、永远无比温柔又永远如铁石一般坚定的光, 那种浓浓的、黄黄的、有时甚至模糊但却无比忠贞的光,照亮我们伟大的历史。 灯光里,轻轻的一句话,默默的一张纸,心的跳动,血的奔腾,和对朝阳的呼唤 与对明天的向往交结在一起。 ⑧现在有多少美丽的灯啊,那一片一片的辉煌,曾使多少人心醉身迷, 可是你知道那楼头每一盏室灯的光里,都有我们当年的那盏马灯的光吗?深深地 看一眼我们面前的许许多多的普普通通的灯火吧,希望你永远能从中看到我们中 国的普罗米修斯之火一一我们那盏曾经照亮过一代人的道路的普普通通的马灯。 ⑨我的书房里有一盏古老的马灯,它锈蚀了,但它依旧年轻:它干涸了 但它依旧发光。 它的光已经融入今天所有的灯光里,所有的灯火里。它像当年一样默默地跟随着 你,守护着你。只要我们不丢掉这盏马灯,不丢掉马灯精神,我们便能通过所有 的黑夜,走向新的黎明
①我的书房里有一盏古老的马灯。虽然它的玻璃罩上已染满了岁月的风 尘,虽然它用铁丝制成的提手和三道铁制的护栏已经锈蚀,虽然它底部的油箱早 已干涸,但在我的心目中,它却一直在发着它的光。 ②一位爱好古瓷的朋友说过,在某些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能够听到摆在 他房间里的古瓷瓶发出的轻微但却清晰的声音,那些声音组成的旋律,如幽秘的 编钟的碎韵,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我知道,世间所有的人和事,它的是非曲直, 往往决定于人们恪守心底的那种不灭的理念。真的,看到那盏马灯,有时我会听 到有人叫我,声音永远是低低的,急促的,其中交织着木头轮子敲击着已经冰封 的河底的声音。于是,我会看到那盏已经干涸多年的马灯依旧亮着,它那混浊的 如古铜一般色调的光,会一直延伸到我的书桌。 ③有一个雪夜,我半夜醒来,忽然被我书房里的一种光所吸引,那分明 是雪的映照,可是我却仿佛看到一种光正在我面前延伸。在大别山千回百折的山 道上,身着灰色军装的队伍正在夜色中行进,一个手提马灯的少妇站在路口,默 默地,一直送最后一个战士从她身边走过,消失于崇山峻岭的那团浓黑之中。那 是油菜花开得一片粉黄的江南,西江月正在云中浮沉,一个老渔夫背着一个负伤 的战士,在油菜花的掩护下,爬到江边他的小屋。在长江深夜的涛声中,他就是 在一盏马灯的光下,为战士裹起流血的伤口。 ④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多少漫漫的长夜,多少曲折的道路,井冈山 的下弦月下,遵义的会议桌上,延安窑洞的鸡鸣声中,它照亮过在中国历史上永 远不可磨灭的那些人物,照亮过他们将天下置于掌中谈笑风生的那些音容笑貌, 照亮过多少伟大胜利的蓝图,见证过多少伟大诗篇的诞生。 ⑤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白山黑水,黄土红崖,两湘三晋,五岳三江, 那些慈母用泪线缝补的衣衫,那些妻子用挂牵绣制的鞋底,那些独轮车在雪上留 下的辙印,那些战士用鲜血书写的决心,有多少是在那盏马灯的微弱的不断闪动 的光芒之下留下的丰碑、留下的史诗。 ⑥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我们望着沉入火海的乡园哭泣过,我们扶着 硝烟迷漫的壕墙沉思过,当我们在雪里掩埋过自己的战友,当我们重新打起那面 弹痕累累的旗帜,深深的夜色里,唯有它永不背叛地与我们相依相伴,在最黑暗 的时刻,追随于我们的左右。 ⑦当月明星稀之夜,当杏花春雨之夜,当梧桐叶落之夜,都曾有一盏马 灯的光,在其间忽明忽暗,或隐或现地穿行于整个的北国,映照过整个的江南, 它以它永远默默无言但却永远执着、永远无比温柔又永远如铁石一般坚定的光, 那种浓浓的、黄黄的、有时甚至模糊但却无比忠贞的光,照亮我们伟大的历史。 灯光里,轻轻的一句话,默默的一张纸,心的跳动,血的奔腾,和对朝阳的呼唤 与对明天的向往交结在一起。 ⑧现在有多少美丽的灯啊,那一片一片的辉煌,曾使多少人心醉身迷, 可是你知道那楼头每一盏室灯的光里,都有我们当年的那盏马灯的光吗?深深地 看一眼我们面前的许许多多的普普通通的灯火吧,希望你永远能从中看到我们中 国的普罗米修斯之火——我们那盏曾经照亮过一代人的道路的普普通通的马灯。 ⑨我的书房里有一盏古老的马灯,它锈蚀了,但它依旧年轻;它干涸了, 但它依旧发光。 它的光已经融入今天所有的灯光里,所有的灯火里。它像当年一样默默地跟随着 你,守护着你。只要我们不丢掉这盏马灯,不丢掉马灯精神,我们便能通过所有 的黑夜,走向新的黎明
(选自《严阵散文选》,文字有删改) 19.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世间所有的人和事,它的是非曲直,往往决定于人们恪守心底的那种 不灭的理念。(2分) (2)我的书房里有一盏古老的马灯,它锈蚀了,但它依旧年轻;它干涸了, 但它依旧发光。(2分) 20.第③段中少妇提马灯送战士和老渔夫马灯下救伤员的具体材料在全 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1.④~⑥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分) 22.结合全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马灯精神”的理解。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伯乐奉国君的命令,征选天下的宝马 有匹又瘦又病的骡子,拼命挤进马群,对伯乐说道:‘‘选官大人,我 是一匹高贵的宝马,请大人无论如何也要把我选上!” 伯乐抬眼一看,问道:“你有什么长处?” 骡子得意地说:“报告大人,关云长的赤兔马,是我的爷爷!” 伯乐:“我问的是,你有什么特长?” 骡子:“禀告大人,薛平贵的红鬃马,是我的叔叔!” 伯乐:“你究竟有什么优点?” 骡子:“大人容禀,唐僧的白龙马,是我的表哥!” 伯乐:“你自己到底有什么本领?” 骡子:“张果老骑的神驴,是我的外婆!” 伯乐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涛歌外,文体不限, 且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2014年高三适应性练习(一)[来源: Zxxk. Com] 语文参考答案 、(15分,每小题3分) 1.A(读音分别是:yon/yan,fu/fu,kuai/kudi。B项读音分别是:xi/shen, tian/tidn,gu/gu。C项读音分别是:pi/pi,zhen/jian,jiao/jiao。D项读音 分别是:piao/piao,yi/yi,shu/y。) 2.C(A出奇制胜;B怄气;D活性炭。) 3.C(乖张:①怪僻,不讲情理;②不顺。乖戾:性情、言语、行为别扭,不合 情理。凸显:清楚地显露。突显:突出地显露。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各 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选自《严阵散文选》,文字有删改) 19.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 (1)世间所有的人和事,它的是非曲直,往往决定于人们恪守心底的那种 不灭的理念。(2 分) (2)我的书房里有一盏古老的马灯,它锈蚀了,但它依旧年轻;它干涸了, 但它依旧发光。(2 分) 20.第③段中少妇提马灯送战士和老渔夫马灯下救伤员的具体材料在全 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21.④~⑥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 分) 22.结合全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马灯精神”的理解。 (6 分) 七、(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伯乐奉国君的命令,征选天下的宝马。 有匹又瘦又病的骡子,拼命挤进马群,对伯乐说道:‘‘选官大人,我 是一匹高贵的宝马,请大人无论如何也要把我选上!” 伯乐抬眼一看,问道:“你有什么长处?” 骡子得意地说:“报告大人,关云长的赤兔马,是我的爷爷!” 伯乐:“我问的是,你有什么特长?” 骡子:“禀告大人,薛平贵的红鬃马,是我的叔叔!” 伯乐:“你究竟有什么优点?” 骡子:“大人容禀,唐僧的白龙马,是我的表哥!” 伯乐:“你自己到底有什么本领?” 骡子:“张果老骑的神驴, 是我的外婆!” 伯乐:“……”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涛歌外,文体不限, 且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2014 年高三适应性练习(一)[来源:Zxxk.Com] 语文参考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A(读音分别是:yān/yān,fǔ/fǔ,kuài/kuài。B 项读音分别是:xī/shěn, tiǎn/tiǎn,gū/gū。C 项读音分别是:pī/pī,zhēn/jiān,jiǎo/jiǎo。D 项读音 分别是:piāo/piāo,yì/yì,shū/yū。) 2.C(A 出奇制胜;B 怄气;D 活性炭。) 3.C(乖张:①怪僻,不讲情理;②不顺。乖戾:性情、言语、行为别扭,不合 情理。凸显:清楚地显露。突显:突出地显露。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各 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4.B(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云山雾罩:本 意指云雾弥漫;形容说话漫无边际,使人困惑不解。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 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 不清。) 5.C(A语序不当,将“收集”移到“转移”前。B不合逻辑,删去“不会”。D 句式杂糅,删去“主要原因是”或“功不可没”。) 二、(9分,每小题3分) 6.C(A项中“集中体现”有误。B项“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文意不符, 应为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D“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错。) 7.B(“真实再现”有误。) 8.A(B项“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无依据。C项“士气的 符号’”与“符号化趋势”不是同一概念。D项“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 真”错误。)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肆:放纵。) 10.A(均为连词,相当于“那么”“就”。B①第三人称代词,指“他的”“他 们的”;②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C①连词,况且,表递进关系 ②连词,尚且,表让步关系。D①介词,因为:②介词,依靠,凭借。) 11.C 12.D(“并最终败坏社会风气”的表述与文意不符。) 四、(24分) 13.(10分)(1)(5分)就像应时的雨水和春风,浸润吹拂草木,草木没有不发芽 抽枝、茁壮成长的,自然就会日日月月成长、变化。(“譬”“沾被”“莫”“日 长月化”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5分)每天让他们浸染在礼义之中,却不把学习当成苦差事,达到中正平和 的境地却不知其中的缘故,这大概是先王推行教育的深奥用意吧 (“渐”“苦”“是”“微”各1分,句子通顺1分。) 14.(8分)(1)(4分)“俄”是“顷刻”“片刻”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既 照应前句的“风光紧急”,渲染了春光转瞬即逝的紧迫气氛;(2分)又引出下 句“拟欲留连计无及”,表现了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婉转表达惜春之情 (2分) (2)(4分)词人无法留住春天,只能请画鼓向春天传递信息,盼春来年早到梅梢, 将抽象的春天人格化、具体化,(2分)形象表现了词人盼春早归的急切心情, 进一步抒发了强烈的惜春之情和爱春之情。(2分) 15.(6分) (1)信誓旦旦(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3)杨花落尽子规啼(4)钩心斗 角(5)花自飘零水自流(6)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每空1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五、(12分) 16.(4分)研究表明恶劣天气会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或“研究表明天气好坏 与工作效率高低成反比”。) 17.(4分)(答案示例)画面内容:一位倒在地上的老人被一本写有“技术指 南”的书拉起,道德倒在地上呼喊“谁来扶我”。(2分)寓意:一个社会沦落
4.B(一曝十寒:比喻勤奋的时候少,懈怠的时候多,没有恒心。云山雾罩:本 意指云雾弥漫;形容说话漫无边际,使人困惑不解。为虎傅翼:替老虎加上翅膀, 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 不清。) 5.C(A 语序不当,将“收集”移到“转移”前。B 不合逻辑,删去“不会”。D 句式杂糅,删去“主要原因是”或“功不可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6.C(A 项中“集中体现”有误。B 项“决定着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与文意不符, 应为中国人思维的一种表现。D“画的美就是靠浓墨重彩与留白的反差”错。) 7.B(“真实再现”有误。) 8.A(B 项“首倡了中国画‘以少许胜多许’的绘画准则”无依据。C 项“士气的 ‘符号’”与“符号化趋势”不是同一概念。D 项“远古时期先民的无知与天 真”错误。)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9.D (肆:放纵。) 10.A (均为连词,相当于“那么”“就”。B①第三人称代词,指“他的”“他 们的”;②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些”。C①连词,况且,表递进关系; ②连词,尚且,表让步关系。D①介词,因为;②介词,依靠,凭借。) 11.C 12.D(“并最终败坏社会风气”的表述与文意不符。) 四、(24 分) 13.(10 分) ⑴(5 分)就像应时的雨水和春风,浸润吹拂草木,草木没有不发芽 抽枝、茁壮成长的,自然就会日日月月成长、变化。( “譬”“沾被”“莫”“日 长月化”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⑵(5 分)每天让他们浸染在礼义之中,却不把学习当成苦差事,达到中正平和 的境地却不知其中的缘故,这大概是先王推行教育的深奥用意吧。 (“渐”“苦”“是”“微”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14.(8 分)⑴(4 分)“俄”是“顷刻”“片刻”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既 照应前句的“风光紧急”,渲染了春光转瞬即逝的紧迫气氛;(2 分)又引出下 句“拟欲留连计无及”,表现了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婉转表达惜春之情。 (2 分) ⑵(4 分)词人无法留住春天,只能请画鼓向春天传递信息,盼春来年早到梅梢, 将抽象的春天人格化、具体化,(2 分)形象表现了词人盼春早归的急切心情, 进一步抒发了强烈的惜春之情和爱春之情。(2 分) 15.(6 分) ⑴信誓旦旦 ⑵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⑶杨花落尽子规啼 ⑷钩心斗 角 ⑸花自飘零水自流 ⑹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每空 1 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五、(12 分) 16.(4 分)研究表明恶劣天气会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或“研究表明天气好坏 与工作效率高低成反比”。) 17.(4 分)(答案示例)画面内容:一位倒在地上的老人被一本写有“技术指 南”的书拉起,道德倒在地上呼喊“谁来扶我”。(2 分)寓意:一个社会沦落
到需要技术层面来支撑道德底线的时候就非常危险了,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这个 问题,并尽力解决。(2分) 18.(4分)网络流行语是在具有共享性与开放性的网络世界中流行的一种以文 字、数字、字母和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形式 六、(18分) 19.(4分)(1)世间所有人和事的正确与错误、有理与无理,往往要靠人们在心 底坚守的价值观来作出评判。(2分)(2)马灯虽然灯体锈蚀、油箱干涸,但其对 人的精神激励作用依然存在,历久弥新。(2分) 20.(4分)这两个关于马灯的具体材料,揭示了马灯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为 后文写马灯的象征意义和马灯精神做铺垫;(2分)同时,也与后文写马灯的概 括材料,形成点面结合,使“马灯”这一形象更加丰满具体,更具感染力。(2 分) 21.(4分)(1)反复(设问)。“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三个段首设问句 间隔反复,既层次清楚,总领全段内容,又层层递进,强化了作者对马灯的难忘 深情。(2分) (2)排比。大量运用排比,丰富了内容,增强了语势,突出强调了马灯在整个 革命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和对光辉历史岁月的见证,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马灯的一腔 深情。(2分) 22.(6分)(1)历史:马灯精神是对光明未来的热切向往,是战胜困难、追求胜 利的坚定信念,是无数群众对革命的倾心支持,是革命战士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 是黑暗时刻永不背叛的忠贞情怀,是默默无言的无私奉献和精神激励。(3分, 答出其中3点即得3分)(2)现实:马灯精神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珍惜,是对以往 奋斗的怀念与感恩,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3分) 七、(60分) 23.(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到需要技术层面来支撑道德底线的时候就非常危险了,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这个 问题,并尽力解决。(2 分) 18.(4 分)网络流行语是在具有共享性与开放性的网络世界中流行的一种以文 字、数字、字母和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形式。 六、(18 分) 19.(4 分)⑴世间所有人和事的正确与错误、有理与无理,往往要靠人们在心 底坚守的价值观来作出评判。(2 分)⑵马灯虽然灯体锈蚀、油箱干涸,但其对 人的精神激励作用依然存在,历久弥新。(2 分) 20.(4 分)这两个关于马灯的具体材料,揭示了马灯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为 后文写马灯的象征意义和马灯精神做铺垫;(2 分)同时,也与后文写马灯的概 括材料,形成点面结合,使“马灯”这一形象更加丰满具体,更具感染力。(2 分) 21.(4 分)⑴反复(设问)。“能忘了我们的那盏马灯吗?”三个段首设问句 间隔反复,既层次清楚,总领全段内容,又层层递进,强化了作者对马灯的难忘 深情。(2 分) (2)排比。大量运用排比,丰富了内容,增强了语势,突出强调了马灯在整个 革命战争中起到的作用和对光辉历史岁月的见证,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马灯的一腔 深情。(2 分) 22.(6 分)⑴历史:马灯精神是对光明未来的热切向往,是战胜困难、追求胜 利的坚定信念,是无数群众对革命的倾心支持,是革命战士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 是黑暗时刻永不背叛的忠贞情怀,是默默无言的无私奉献和精神激励。(3 分, 答出其中 3 点即得 3 分)⑵现实:马灯精神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珍惜,是对以往 奋斗的怀念与感恩,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3 分) 七、(60 分) 23.(60 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