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1》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I 学时:45(30/15) 学分:2.5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计算机基础I、计算机基础I工、是全校本科和七年制的通识课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 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能 熟练使用Acce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熟练使用一种应用广泛的windows 平台上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计算机基础 分为两学期讲授,本课程计算机基础I是前期课程,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6学时)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掌握Nindows基本操作。 第二部分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3学时) 掌握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的概念,掌握关系数据模型、关系运算的概念,了解计算机数据管理 的发展阶段,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过程:了解SQL的功能、SQL基本查询命令的语法构成、Access 系统的基本特点、系统结构、基本对象,Access的启动、退出。 重点:关系术语、数据模型、关系的专门运算。 难点:实体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数据库和表(15学时) 掌握创建数据库的方法、掌握表的建立方法、掌握表间关系的建立与修改,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操 作,熟悉表的维护操作,了解表的数据操作。 重点: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建立表间关系。 难点:参照完整性的概念。 第三章查询(21学时)
《计算机基础 I》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I 学时:45(30/15) 学分:2.5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计算机基础 I、计算机基础 II、是全校本科和七年制的通识课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 可以加深对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能 熟练使用 Access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熟练使用一种应用广泛的 windows 平台上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 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计算机基础 分为两学期讲授,本课程计算机基础 I 是前期课程,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计算机基础(6 学时) 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掌握 Windows 基本操作。 第二部分 第一章 数据库基础知识(3 学时) 掌握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的概念,掌握关系数据模型、关系运算的概念,了解计算机数据管理 的发展阶段,数据库设计的步骤和过程;了解SQL 的功能、SQL 基本查询命令的语法构成、Access 系统的基本特点、系统结构、基本对象,Access 的启动、退出。 重点:关系术语、数据模型、关系的专门运算。 难点:实体的相关概念。 第二章 数据库和表(15 学时) 掌握创建数据库的方法、掌握表的建立方法、掌握表间关系的建立与修改,熟悉数据库的基本操 作,熟悉表的维护操作,了解表的数据操作。 重点:建立表结构,设置字段属性,建立表间关系。 难点:参照完整性的概念。 第三章 查询(21 学时)
掌握查询准则的建立,掌握创建不同类型查询的方法,掌握在查询中的计算:熟悉查询的类型和 运行查询的方法:了解查询的功能。 重点: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查询、查询准则。 难点:操作查询,子查询。 三、教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本课程全部在计算机机房上课,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设施,采用 讲练结合的方式授课。 能力培养:本课程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创建与维护数据库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的评定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 成绩评定: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五、教学参考书 指定教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一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教育部考试中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考点分析、题解与模拟(二级Access)》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笔试考试习题集一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习题集一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 附:《计算机基础I》课程上机实验教学大纲 学时:33 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Access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Access的各对象 的开发环境,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建立完整对象的能力:培 养学生运用数据库基础知识,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验证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
掌握查询准则的建立,掌握创建不同类型查询的方法,掌握在查询中的计算;熟悉查询的类型和 运行查询的方法;了解查询的功能。 重点: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查询、查询准则。 难点:操作查询,子查询。 三、教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本课程全部在计算机机房上课,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教师利用网络教学设施,采用 讲练结合的方式授课。 能力培养:本课程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创建与维护数据库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的评定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 成绩评定: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70%。 五、教学参考书 指定教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Access 数据库程序设计》教育部考试中心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考点分析、题解与模拟(二级 Access)》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笔试考试习题集—二级 Access 数据库程序设计》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习题集—二级 Access 数据库程序设计》 附:《计算机基础 I》课程上机实验教学大纲 学 时:33 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 Access 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 Access 的各对象 的开发环境,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建立完整对象的能力;培 养学生运用数据库基础知识,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验证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基础 学时2 试验性质:验证性 了解NindowsXP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和Windows程序管理,熟悉文 件及其文件夹管理。 1.建立数据库和表 学时6 实验性质:验证性 熟悉在ACCESS中创建数据库的方法、掌握使用表设计器建立表结构、修改表结构、设置字段 属性的方法、了解使用数据表视图对表中的记录做常规性操作的方法、掌握在关系窗口建立表间关系 的方法,在编辑关系对话框中,设置参照完整性的方法 2.查询及其应用 学时7 实验性质:验证性 掌握通过使用查询设计视图建立各类查询的方法、掌握查询设计视图中的基本编辑操作、掌握通 过查询的执行、查询视图的切换查看结果、修改查询设计的方法、了解表达式生成器的使用、了解使 用SQL视图建立SQL查询的方法、SQL语句的编辑、通过视图的切换调试SQL语句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采用上机操作的考试形式,要求学生能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机考试、上机操作。 成绩评定:上机实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
计算机基础 学时 2 试验性质:验证性 了解 WindowsXP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掌握控制面板的使用和 Windows 程序管理,熟悉文 件及其文件夹管理。 1.建立数据库和表 学时 6 实验性质:验证性 熟悉在 ACCESS 中创建数据库的方法、掌握使用表设计器建立表结构、修改表结构、设置字段 属性的方法、了解使用数据表视图对表中的记录做常规性操作的方法、掌握在关系窗口建立表间关系 的方法,在编辑关系对话框中,设置参照完整性的方法 2.查询及其应用 学时 7 实验性质:验证性 掌握通过使用查询设计视图建立各类查询的方法、掌握查询设计视图中的基本编辑操作、掌握通 过查询的执行、查询视图的切换查看结果、修改查询设计的方法、了解表达式生成器的使用、了解使 用 SQL 视图建立 SQL 查询的方法、SQL 语句的编辑、通过视图的切换调试 SQL 语句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采用上机操作的考试形式,要求学生能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机考试、上机操作。 成绩评定:上机实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