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的空间变化 单选题 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 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 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 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列1-2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 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2016年1月24日春运第一天十大迁入和迁出城市对比图,回答下列3-4题 回运首日(1月24日)+进入任出城市 十:①北京20% ①北京21% 迁;②上海16% 出③广州11% 城!4天津9%" 大迁人城 ②重庆13% 3上海12% 4哈尔滨9% 市;5深圳9%“ 市,“ 5周口8% 6东莞7% 6武汉7% 7沈阳6% 7德州7% 8温州6% 8黄冈7% 9杭州6% 9信阳6% 10武汉5% 10阜阳6% 3.影响春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气候因素D.政策因素 4.春运期间,上海、北京同样也位列人口迁入城市前十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B.上海、北京气候条件适宜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团圆的习俗逐渐淡化 D.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上海和北京过节 5.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外出讲学B.上街购物C.外出旅游D.移民国外 6.推动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 B.各国经济收入的差异 C.各国自然资源的差异 D.各国教育水平的差异 截止2016年末,安徽省户籍人口7027万人。比上年增加7.9万人,常住人口6195.5 万人,比上年增加51.9万人。据此完成下列7-8题 7.安徽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灾害频繁B.生态环境优美C.医疗条件不足D.经济相对落后
1 。 。 。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单选题 与 2014 年相比,2015 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 10.41 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 了 14.77 万人,这是近 20 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 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 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列 1-2 题。 1.导致 2015 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 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④生态环境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 2016 年 1 月 24 日春运第一天十大迁入和迁出城市对比图,回答下列 3-4 题。 3.影响春运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气候因素 D.政策因素 4.春运期间,上海、北京同样也位列人口迁入城市前十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上海、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B.上海、北京气候条件适宜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团圆的习俗逐渐淡化 D.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上海和北京过节 5. 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 A.外出讲学 B.上街购物 C.外出旅游 D.移民国外 6. 推动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 B.各国经济收入的差异 C.各国自然资源的差异 D.各国教育水平的差异 截止 2016 年末,安徽省户籍人口 7027 万人。比上年增加 77.9 万人,常住人口 6195.5 万人,比上年增加 51.9 万人。据此完成下列 7-8 题。 7.安徽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的原因主要是 A.自然灾害频繁 B.生态环境优美 C.医疗条件不足 D.经济相对落后
8.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对安徽的影响有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C.增加了公共设施负担 D.加强与外界经济联系 9.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读图完成10-11题。 10 苏,/川 口06 浙,·院 04辽,哇桂 02京 0020406081.012 户籍人口09人) 10.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粤、豫、沪、黔 B.豫、粤、黔、沪 C.粤、豫、黔、沪 D.豫、粤、沪、黔 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D.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12.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题。 人L迁出地 人口迁入地 甲 乙 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甲表示西欧,乙表示非洲 B.甲表示拉美,乙表示北美 C.甲表示西亚,乙表示南亚 D.甲表示非洲,乙表示大洋洲 图为我国省级行政区1995-2003年各地区净迁移人口(停留期间90天以上的迁入和迁 出人口差值)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图(未包括港、澳、台统计资料)。读图,回答下 列13-14题。 %) 京津海北东苏江建东南宁林龙西南徽西北南蒙西肃夏疆庆川州西 13.图中各省级行政区() A.人口迁人量由东至西递减 B.人口迁出量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直辖市以人口迁入为主 D.少数民族自治区以人口迁出为主
2 8.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对安徽的影响有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C.增加了公共设施负担 D.加强与外界经济联系 9. 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出现的“民工潮”现象表明( ) A.乡村城镇化速度加快 B.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不足 C.大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D.影响我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读图完成 10-11 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粤、豫、沪、黔 B.豫、粤、黔、沪 C.粤、豫、黔、沪 D.豫、粤、沪、黔 11.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广西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C.湖南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 D.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12.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下题。 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甲表示西欧,乙表示非洲 B.甲表示拉美,乙表示北美 C.甲表示西亚,乙表示南亚 D.甲表示非洲,乙表示大洋洲 图为我国省级行政区 1995--2003 年各地区净迁移人口(停留期间 90 天以上的迁入和迁 出人口差值)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图(未包括港、澳、台统计资料)。读图,回答下 列 13-14 题。 13.图中各省级行政区( ) A.人口迁人量由东至西递减 B.人口迁出量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直辖市以人口迁入为主 D.少数民族自治区以人口迁出为主
14.以下省区人口迁移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江西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红壤贫瘠 B.四川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C.新疆人口迁人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D.北京人口迁人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鼓励 15.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16.北京市某学生的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定居 爸爸在北京寻到好工作后,携带全家落户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定 居。关于该同学的爸爸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B.迁移方向是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迁移 C.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 D.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迁移 二、综合题 17.读“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和“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 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27.0 乡村73.0 乡村 城市74.4% 图例(箭头框细代表量的大小 有组织和自发的人口迁移 民工流动(80年代中南以后 流入 1949年以来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2001年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 (1)据图判断,1949年至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入省区主要有辽宁、吉林、青海、 海南 自治区、 自治区、 等 (2)据图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3)从国家政策、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
3 14.以下省区人口迁移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西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红壤贫瘠 B.四川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C.新疆人口迁人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D.北京人口迁人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鼓励 15. 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16. 北京市某学生的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携带全家人到了新疆定居; 爸爸在北京寻到好工作后,携带全家落户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且在美国结婚定 居。关于该同学的爸爸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B.迁移方向是从落后地区向较发达地区迁移 C.自发的国内人口迁移 D.国家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迁移 二、综合题 17.读“1949 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和“2001 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 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949 年以来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2001 年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 (1)据图判断,1949 年至 80 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入省区主要有辽宁、吉林、青海、 海南、__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_____ 等。 (2)据图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3)从国家政策、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18.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 出的方向)(9分) 二战前 三战后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A (3)一个国家人口的迁出,对于缓和所在国 有一定好处,但也 往往造成 对于移入国则提供了丰富的促进了经济的 发展 (4)从全球来看,目前我国属于人口的 (迁入或迁出)地区
4 18.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 出的方向)(9 分)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分别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3)一个国家人口的迁出,对于缓和所在国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定好处,但也 往往造成_______________;对于移入国则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______,促进了经济的 发展。 (4)从全球来看,目前我国属于人口的_________(迁入或迁出)地区
【答案】 1.A 3.B 6.B 8.D 9.B 10.C 11.B 12.B 13.C C 15.C 16.D 17.(1)新疆维吾尔、西藏、内蒙古、黑龙江 (2)从内地到沿海(或从西向东);从农村到城市。 (3)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 在着较大的收入差异 18.(1)箭头都指向北美 2)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 (3)人口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 (4)迁出 5
5 【答案】 1.A 2.C 3.B 4.D 5.D 6.B 7.D 8.D 9.B 10.C 11.B 12.B 13.C 14. C 15.C 16.D 17. (1)新疆维吾尔、西藏、内蒙古、黑龙江 (2)从内地到沿海(或从西向东);从农村到城市。 (3)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 在着较大的收入差异。 18. (1)箭头都指向北美 (2)拉丁美洲 大洋洲 非洲 欧洲 (3)人口压力 人才外流 劳动力 (4)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