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口的合理容量 、单选题 读某城市2016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1-2题 前提条件: 1.自然条件不变 商业服外金融12消费水平不变 行政 351万邮电 管理 320万文 布政220万 教育 14万 E地劳动「医疗杜象 资源就业卫生务 1056万97,3万105万 1.该城市2016年的人口容量为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A.土地资源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读下图,完成下列3-4题 正送 科技发展水平 资源 a 口容 (适宜) (极限)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环娆质放 下- 3.图中a、b分别表示 A.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人口容量B.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 C.a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 D.a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 4.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 水平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下图示意2030年对我国人口规模变动约東性较强的若干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 济条件,以这些资源环境条件在未来的可能开发利用情况作为参考标准得出单项因素制 约下的适度人口目标值,寻求未来不同年份我国的适度人口目标:可能一满意度达到 0.99最高值时的人口叫做最优人口,可能一满意度大于0.9作为理想人口,可能一满 意度大于0.8的叫做满意的适度人口,可能一满意度大于等于0.6的人口叫做最大人口。 据此完成下列5-6题
1 1.3 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单选题 读某城市 2016 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 1-2 题。 1.该城市 2016 年的人口容量为 A.351 万 B.105.6 万 C.97.3 万 D.85.4 万 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读下图,完成下列 3-4 题。 3.图中 a、b 分别表示 A.a 人口合理容量 b 环境人口容量 B.a 环境人口容量 b 人口合理容量 C.a 环境人口容量 b 环境承载力 D.a 环境承载力 b 人口合理容量 4.与图中 b 呈正相关的是 ①对外开放程度 ②资源数量 ③科技发展水平 ④地区消费 水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图示意 2030 年对我国人口规模变动约束性较强的若干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 济条件,以这些资源环境条件在未来的可能开发利用情况作为参考标准得出单项因素制 约下的适度人口目标值,寻求未来不同年份我国的适度人口目标:可能-满意度达到 0.99 最高值时的人口叫做最优人口,可能-满意度大于 0.9 作为理想人口,可能-满 意度大于0.8的叫做满意的适度人口,可能-满意度大于等于0.6的人口叫做最大人口。 据此完成下列 5-6 题
12 ■0.6 10 口0.7 口0.8 8642 么么么么么么么么么 m0.9 0.99 水资源粮食能源GDP建设用地林地 制约我国2030年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是 A.水资源B.林地 C.粮食 D.能源 6.如果2030年我国实际环境人口容量超过预测数值,最可能的原因是 A.西部大开发 B.科技水平提高 C.消费水平降低 D.全面二胎政策实施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 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广州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B.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成正比 C.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D.是一个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8.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市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B.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C.广泛接纳移民,缓解劳动力的短缺D.扩大区域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 读下面“我国某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9-10题 年龄岁) 男 9.由图可知 A.该地最有可能为北京市区 B.大量青壮年向国外迁移 C.该地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该地的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10.该地应该 A.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鼓励人们进行性别选择,以平衡性别比 C.完善儿童教育设施,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D.鼓励老年人向外迁移和自主创业
2 5.制约我国 2030 年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是 A.水资源 B.林地 C.粮食 D.能源 6.如果 2030 年我国实际环境人口容量超过预测数值,最可能的原因是 A.西部大开发 B.科技水平提高 C.消费水平降低 D.全面二胎政策实施 广州提出,到 2020 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 1500 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 万”是让广 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 7-8 题 7.关于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广州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B.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成正比 C.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是一个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8.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市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B.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C.广泛接纳移民,缓解劳动力的短缺 D.扩大区域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 读下面“我国某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 9-10 题。 9.由图可知 A.该地最有可能为北京市区 B.大量青壮年向国外迁移 C.该地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D.该地的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10.该地应该 A.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鼓励人们进行性别选择,以平衡性别比 C.完善儿童教育设施,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D.鼓励老年人向外迁移和自主创业
11.影响人口分布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 C.历史因素 D.社会和政治因素 读新疆略图,完成12-13题。 85° 90 44 吐鲁番0 库尔勒 哈密 城镇 L河流 12.影响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B.地形地势C.科技水平D.淡水资源 13.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合理化措施是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大量接纳中西部移民 C.加大科技投入,发展节水农业D.垦荒拓耕,向南疆中部地区迁入人口 14.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 B.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和资源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 D.环境承载力就是目前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 下表示意2010年某省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情况。据此完成15-16题。 城市(%) 镇(%) 老年人口比例 60岁及以上 12.34 14.83 65岁及以上 10.16 80岁及以上 1.94
3 11. 影响人口分布的首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 C.历史因素 D.社会和政治因素 读新疆略图,完成 12-13 题。 12.影响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 B.地形地势 C.科技水平 D.淡水资源 13.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合理化措施是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大量接纳中西部移民 C.加大科技投入,发展节水农业 D.垦荒拓耕,向南疆中部地区迁入人口 14. 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的人口规模 B.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和资源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C.环境承载力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 D.环境承载力就是目前各国、各地区的人口数量 下表示意 2010 年某省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情况。据此完成 15-16 题。 地区 老年人口比例 城市(%) 镇(%) 乡(%) 60 岁及以上 12.34 14.83 19.36 65 岁及以上 8.21 10.16 13.39 80 岁及以上 1.54 1.94 2.64
15.导致该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平均寿命城市比乡镇短 B.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乡镇 C.乡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D.人口出生率乡镇低于城市 16.该省人口老龄化状况可能引起当地乡村地区() ①土地闲置②就业困难③养老负担加重④农业技术推广困难 A.①②③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读“木桶效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 是()。 A.森林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水资源 二、综合题 18.下列图表回答: 表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摄氏度) 生命障碍不利高温高温舒适低温不利低温冷金属粘皮 >49 >29>2421+3(18城镇56.2 图1干旱地区人口分布图2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比例变化 (1)图1、图2和表1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 是 和 (2)由表1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 是 (3)解释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的原因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 的影响而影响人口 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而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 (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 有 (多项选择)
4 15.导致该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平均寿命城市比乡镇短 B.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乡镇 C.乡镇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D.人口出生率乡镇低于城市 16.该省人口老龄化状况可能引起当地乡村地区 ( ) ①土地闲置 ②就业困难 ③养老负担加重 ④农业技术推广困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 读“木桶效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木桶效应”,如果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上图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 是( )。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水资源 二、综合题 18. 下列图表回答: (1)图 1、图 2 和表 1 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 是 、 和 。 (2)由表 1 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 是 。 (3)解释图 2 人口集中分布在 0—200 米的原因 是 。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 的影响而影响人口 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而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 (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 有 (多项选择)
A.经济状况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19.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2005开始到2030年的25年, 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25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0 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 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2005年 我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3% 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 年人口近 1.44亿 占总人口比重达 11% (图表资料来源全国老龄委) 材料二2005年,中国出生婴儿平均男女比例118:100。目前我国男女性别比已经达 到了116.9,这也意味着未来的20年内,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 120万人左右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 问题。 (2)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政 策的必然结果,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试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3)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调,性别比失调有什么影响?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 取哪些措施?(8分) 5
5 A.经济状况 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19.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 2005 开始到 2030 年的 25 年, 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25 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 2030 年到 2050 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 30%,解决老龄 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材料二 2005 年,中国出生婴儿平均男女比例 118∶100。目前我国男女性别比已经达 到了 116.9,这也意味着未来的 20 年内,平均每年处于结婚年龄的男性要比女性多出 120 万人左右。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 和 问题。 (2)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速度较任何国家都快,这是我国实行 政 策的必然结果,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试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3)目前我国性别比严重失调,性别比失调有什么影响?为平衡性别比,你认为可采 取哪些措施?(8 分)
【答案】 1.C 2.D 3.A 5.A 6.B 8.B 9.D 10.C 11.B 12.D 13.C B 15.C 16.B 18.(1)气候水源地形 (2)温带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生产和生活 (4)增长城市 (5) ABCD 19.(1)老龄化(速度快)性别比例失调 (2)计划生育提高老年人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关心照顾老人,弘扬尊老爱 老的优良传统。 3)影响:造成将来男性婚配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及社会经济结构。 措施:①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②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③加强 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变生育观念。④医院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 别鉴别
6 【答案】 1.C 2.D 3.A 4.B 5.A 6.B 7.D 8.B 9.D 10.C 11.B 12.D 13.C 14. B 15.C 16.B 17.A 18. (1)气候 水源 地形 (2)温带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生产和生活。 (4)增长 城市 (5)ABCD 19. (1)老龄化(速度快) 性别比例失调 (2)计划生育 提高老年人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关心照顾老人,弘扬尊老爱 老的优良传统。 (3)影响:造成将来男性婚配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及社会经济结构。 措施:①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②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③加强 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改变生育观念。④医院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 别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