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讲座(35) 现代文阅读·根据内容推断和想象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2001年提出来的一个阅读能力点和测试点。这 个能力点的提出,表明现代文阅读测试增加了创造性阅读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创新意识 的要求 、什么是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 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属于阅读心理学上称为的“预测”,是一种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的 过程。我们平时读小说,看电视连续剧,推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就是这种方法自觉 不自觉的运用。只要有阅读,就会有推测;完全没有的推测的阅读是不存在的 根据文章内容作推断和想象,通常放在第Ⅰ卷现代文选读(一)中,用单项选择题考 第Ⅱ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偶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推断题。 二、推断和想象的类型 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1.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推出 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譬如,我们在《筛选和整合信息》一讲中全文引用了《转基因作物》(1998年高考试卷 文)。文中说“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 到某种作物的脱氧核糖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生物学 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文中又说:“同时 也有些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 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 变种了。”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硏究 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两例的推断,都属于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2.根据文中的观点推出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这一类推断比上一类推断要困难一些。这困难主要表现在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准确把 握:也表现为对“相关问题”的了解程度,还表现为一个联想和推理过程。1997年高考就出 过这样的试题。当年所给的材料是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散文二集〉导言》的节选文 字。节选的部分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弊端,丝亳未涉及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却 出了这样一道题 关于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心”,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 1 -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35) 现代文阅读·根据内容推断和想象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 2001 年提出来的一个阅读能力点和测试点。这 个能力点的提出,表明现代文阅读测试增加了创造性阅读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创新意识 的要求。 一、什么是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 阅读中的推断和想象,属于阅读心理学上称为的“预测”,是一种根据已知探求未知的 过程。我们平时读小说,看电视连续剧,推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就是这种方法自觉 不自觉的运用。只要有阅读,就会有推测;完全没有的推测的阅读是不存在的。 根据文章内容作推断和想象,通常放在第Ⅰ卷现代文选读(一)中,用单项选择题考, 第Ⅱ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偶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推断题。 二、推断和想象的类型 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1.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材料,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想象进行再创造,推出 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譬如,我们在《筛选和整合信息》一讲中全文引用了《转基因作物》(1998 年高考试卷 选文)。文中说“早在 1983 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 到某种作物的脱氧核糖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生物学 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文中又说:“同时 也有些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 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 变种了。”据此,可以推出这样的看法:“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 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两例的推断,都属于根据文中的材料推出新的结论。 2.根据文中的观点推出作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这一类推断比上一类推断要困难一些。这困难主要表现在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准确把 握;也表现为对“相关问题”的了解程度,还表现为一个联想和推理过程。1997 年高考就出 过这样的试题。当年所给的材料是郁达夫的《〈中国新文学大·散文二集〉导言》的节选文 字。节选的部分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散文创作的弊端,丝毫未涉及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却 出了这样一道题: 关于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心”,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 A.散文应该表现作者个性 B.散文应该内容形式统一 C.散文应该反对封建教条 D.散文应该反映民族文化
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要解答这道题,首先要从原文对《古文辞类纂》的评述中,把握作者对中国古代散文的 “心”的看法,知道这“心”就是指主题,中国古代散文的“心”是宣扬尊君、卫道、孝亲 这“三种教条”的:知道文中所说的“体”是指文章的表现形式,知道中国古代散文的“体 是刻板的、僵化的。还要知道作者把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的这两个弊端概括为“两重械梏”, 并且说,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是写不出好的散文来的。因此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要突破这两 重械梏。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进入答题状态。而答题时又要扣住散文的“心”即主题来判 断。据此可知,本题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A、C。因为中国古代散文创作是宣扬封建教条 严守封建教条的,所以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应该“反对封建教条”、“表现作者个性”。B、D两 项原文未尝论及,自然不符合作者观点。当年错判最多的是E项,主要是考生不明白“两重 械梏”包括“心”和“体”两个方面,而试题只要求对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作推断 如果考生对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具备一定的知识和阅读经验,解答本题会得到一定的方 便。 3.根据语境推断和想象作品和相关要素 这里所说的“相关要素”,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更多的则是两者 结合的。譬如过去考过根据文意补写一个领起句,补写一个总结句,或者根据一首诗的具体 描写和抒情,推断诗中所写是哪一类人,等等。这类推断的基本之点是对所给文章有准确的 把握,还要分析具体的上下文 例: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完成后面的题 书法家 司玉笙 书法比赛会,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 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根据语境作推断和想象,在文中的横线内补写承先启后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应是:
- 2 - E.散文应该突破两重械梏 要解答这道题,首先要从原文对《古文辞类纂》的评述中,把握作者对中国古代散文的 “心”的看法,知道这“心”就是指主题,中国古代散文的“心”是宣扬尊君、卫道、孝亲 这“三种教条”的;知道文中所说的“体”是指文章的表现形式,知道中国古代散文的“体” 是刻板的、僵化的。还要知道作者把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的这两个弊端概括为“两重械梏”, 并且说,在这两重械梏之下是写不出好的散文来的。因此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要突破这两 重械梏。只有到了这一步,才能进入答题状态。而答题时又要扣住散文的“心”即主题来判 断。据此可知,本题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A、C。因为中国古代散文创作是宣扬封建教条、 严守封建教条的,所以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应该“反对封建教条”、“表现作者个性”。B、D 两 项原文未尝论及,自然不符合作者观点。当年错判最多的是 E 项,主要是考生不明白“两重 械梏”包括“心”和“体”两个方面,而试题只要求对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作推断。 如果考生对中国新文学散文的创作具备一定的知识和阅读经验,解答本题会得到一定的方 便。 3.根据语境推断和想象作品和相关要素 这里所说的“相关要素”,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方面的,更多的则是两者 结合的。譬如过去考过根据文意补写一个领起句,补写一个总结句,或者根据一首诗的具体 描写和抒情,推断诗中所写是哪一类人,等等。这类推断的基本之点是对所给文章有准确的 把握,还要分析具体的上下文。 例:阅读下面一篇微型小说,完成后面的题。 “书 法 家” 司玉笙 书法比赛会,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写什么都行。写局长最得心应手的好字吧。” “那我就献丑了。”高局长沉吟片刻,轻抖手腕落下笔去。立刻,两个劲秀的大字从笔 端跳到宣纸上:“同意。” 高局长循声望去,面露难色地说: “不写了吧——能写好的就数这两个字……” 根据语境作推断和想象,在文中的横线内补写承先启后的两句话。这两句话应是:
要完成这道题,要注意这样几点:①“书法家”上加引号,是讽刺的,否定的:②“书 法家”高局长因为经常批文件只会写“同意”二字,其他字不会写,自然隐含着没有实际本 领的意思;③这高局长为人并不坏,“笑眯眯”、“歪着头”、“我就献丑了”、“不写了吧”的 神情、对话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至少态度不恶劣:④“高局长循声望去”,这表明有人在较 远处大声说话:“不写了吧”表明大声说的是请他再写几个字。而“轻抖手腕”、“劲秀”等 表明“同意”二字写得不错。根据这样的分析,补写的“承先启后的两句话”应该是:“人 群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当然,不一定就这样补写,只要 补写出的两句意思正确,能“承先启后”就可以 不过,这种类型的推断和想象,近若干年高考未曾考过。考的主要是前两类 三、推断和想象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推断的和想象的根据要充分 这“根据”就是原文的内容。原文的内容是推断和想象的前提。前提条件必须充分。如 果不充分,推出的结论便不可信。(这称为推断有“据”。 2.推断要合乎逻辑 这里所说的合乎逻辑就是符合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指符合推理的规则。如果用因果 推理法,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如果用类比推理,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可比性, 如此等等。这称为推断要有“理”。请参见典型题分析。 四、典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类正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 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虐疾和寄生虫病将 向北蔓延,使欧洲岀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 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 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τ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 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 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 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C。这一预测是以近 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 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 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 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 全球气温将为-40℃C,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
- 3 - 要完成这道题,要注意这样几点:①“书法家”上加引号,是讽刺的,否定的;②“书 法家”高局长因为经常批文件只会写“同意”二字,其他字不会写,自然隐含着没有实际本 领的意思;③这高局长为人并不坏,“笑眯眯”、“歪着头”、“我就献丑了”、“不写了吧”的 神情、对话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至少态度不恶劣;④“高局长循声望去”,这表明有人在较 远处大声说话;“不写了吧”表明大声说的是请他再写几个字。而“轻抖手腕”、“劲秀”等 表明“同意”二字写得不错。根据这样的分析,补写的“承先启后的两句话”应该是:“人 群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人大声嚷道:‘请再写几个!’”当然,不一定就这样补写,只要 补写出的两句意思正确,能“承先启后”就可以。 不过,这种类型的推断和想象,近若干年高考未曾考过。考的主要是前两类。 三、推断和想象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推断的和想象的根据要充分 这“根据”就是原文的内容。原文的内容是推断和想象的前提。前提条件必须充分。如 果不充分,推出的结论便不可信。(这称为推断有“据”。) 2.推断要合乎逻辑 这里所说的合乎逻辑就是符合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指符合推理的规则。如果用因果 推理法,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如果用类比推理,就要看事物之间是否有可比性, 如此等等。这称为推断要有“理”。请参见典型题分析。 四、典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人类正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 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虐疾和寄生虫病将 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 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 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 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 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 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 3℃。这一预测是以近 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 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 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 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 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 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
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然料(煤 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 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 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暧,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岀,只有以核 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 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 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増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 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 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 生的保温效应 2.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3.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 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 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 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 少,而人类对此却東手无策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 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 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
- 4 - 要的措施,到 2030 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将比 1850 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 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 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 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 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 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 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 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 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 生的保温效应。 2.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 )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3.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 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 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 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 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 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 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 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
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 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这是2003年全国卷的7-10题。 第1题考査对文中基本概念的理解,答案是A。关于“温室效应”这个概念,第二段有 明确界定:“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保温效应。”这句话有四个要点:①保温效应; ②阳光透射:③密闭空间:④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对照四个选项,A项具备这四个要 点,所以“最准确 第2题考査对文意的分析能力,答案是C。原文首段说明“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 文中说,“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据此,C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3题考査对重要文句的理解能力,答案是D。解答本题要扣住“人类自身活动”所造 成的灾难这一要求。D项“雷击和虫害”不是“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人类对此束手无 策”也不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故D项不正确。 第4题考査推断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B。B项有两处错误:一是“滑雪运动在欧洲将 能继续”,因为滑雪运动能否继续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只是必 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二是“台风将远离日本”,因为原文说,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昔 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后,充其量台风只是“绕道而 行”,不可能“远离日本”。这两项错误,既有推断根椐不足之误,又有推断过程之错。 对照原文,其他三项推测根据充分,推断过程合理,因而都是正确的。 五、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国的两河文明 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于是, 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比原来常说的“两河”,比原来常说“两河”,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 度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两岸也辽阔得多。中国的“两河文明”需另有个说法。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历史上有苏美尔等古老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养育岀灿烂 成就。两条河流在人文发展上有明显的“一体化”特点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 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不同,是两大类各自成长的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使到了铜
- 5 - 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 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这是 2003 年全国卷的 7—10 题。 第 1 题考查对文中基本概念的理解,答案是 A。关于“温室效应”这个概念,第二段有 明确界定:“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保温效应。”这句话有四个要点:①保温效应; ②阳光透射;③密闭空间;④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对照四个选项,A 项具备这四个要 点,所以“最准确”。 第 2 题考查对文意的分析能力,答案是 C。原文首段说明“全球变暖”的“灾难性后果”。 文中说,“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据此,C 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3 题考查对重要文句的理解能力,答案是 D。解答本题要扣住“人类自身活动”所造 成的灾难这一要求。D 项“雷击和虫害”不是“人类自身活动”造成的;“人类对此束手无 策”也不是“人类自身活动”的结果。故 D 项不正确。 第 4 题考查推断能力,不正确的一项是 B。B 项有两处错误:一是“滑雪运动在欧洲将 能继续”,因为滑雪运动能否继续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只是必 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二是“台风将远离日本”,因为原文说,在全球变暖的条件下“昔 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后,充其量台风只是“绕道而 行”,不可能“远离日本”。这两项错误,既有推断根椐不足之误,又有推断过程之错。 对照原文,其他三项推测根据充分,推断过程合理,因而都是正确的。 五、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中国的两河文明 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于是, 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 中国的“两河”,比原来常说的“两河”,比原来常说“两河”,即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 度格里斯河,要长大得多,两岸也辽阔得多。中国的“两河文明”需另有个说法。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历史上有苏美尔等古老文明发祥,两河合力浇灌,养育出灿烂 成就。两条河流在人文发展上有明显的“一体化”特点。 中国的黄河、长江,在养育早期文明方面,很难说一体化。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 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不同,是两大类各自成长的原始文化,互不统属。即使到了铜
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 尚待研究的问题,不过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黄河、长江的统一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 也伟大得多。 在中国早期国家阶段,所知力量最大的王权,即夏朝和商朝,都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 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历史学家对此多抱怀疑态度。商朝的势力到没到长江 本来也是否定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提供了一些有利于赞成派 的观点,问题开始变得有趣 首先是1974年湖北黄陂盘龙城髙代遗址的发现,各种铜器、陶器的风格与郑州商朝都 城遗址的相同。根据这些实物证据推测,很可能是黄河流域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 城定居。如果这位贵族不是偶然来到这里,而是履行商王的一项部署,那么我们可以说黄河 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江。 不过,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际的经济、军事或信仰的说明,才站得 住。无端的邻地扩张在商代是不应存在的。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 犹如惊人重笔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洲、四川广汉三星堆 遗址。在考虑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战略意义时,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 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凯觎长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 铜器不成商朝,商王朝对于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不吝代价。所以一些考古学家推测,盘龙城 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系。经济的需求(铜矿)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 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在史实上也很有可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 1.联系全文,下列对“另有个说法”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 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人文关系也不是那么清楚。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个 尚待研究的问题,不过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黄河、长江的统一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 也伟大得多。 在中国早期国家阶段,所知力量最大的王权,即夏朝和商朝,都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 的夏王权势力是否曾到达长江流域,历史学家对此多抱怀疑态度。商朝的势力到没到长江, 本来也是否定的人多,赞成的人少,但是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提供了一些有利于赞成派 的观点,问题开始变得有趣。 首先是 1974 年湖北黄陂盘龙城高代遗址的发现,各种铜器、陶器的风格与郑州商朝都 城遗址的相同。根据这些实物证据推测,很可能是黄河流域商朝的一支贵族率人来到这里筑 城定居。如果这位贵族不是偶然来到这里,而是履行商王的一项部署,那么我们可以说黄河 流域商朝的王权到了长江。 不过,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际的经济、军事或信仰的说明,才站得 住。无端的邻地扩张在商代是不应存在的。在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 犹如惊人重笔勾勒出长江流域的铜器文明,最有名的当属江西新干大洋洲、四川广汉三星堆 遗址。在考虑盘龙城商朝据点的战略意义时,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在长江中游的发现尤 其值得注意,它可能提示着北方早期王权凯觎长江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 铜器不成商朝,商王朝对于铜矿资源的控制一定不吝代价。所以一些考古学家推测,盘龙城 商朝据点与控制长江中游的铜矿可能有关系。经济的需求(铜矿)导致政治行为(诸侯据点), 在理论上没有问题,在史实上也很有可能,也许黄河与长江的政治结合就是这样开始的。 1.联系全文,下列对“另有个说法”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在人文发展史早期“一体化”的特点不明显 B.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文化上互相统属,政治上共尊一个王权。 C.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一体化”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 D.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合力浇灌,共同养育出灿烂的文化成就。 2.下列是对“黄河、长江的统一比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的原因的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两河流域辽阔宽广 B.中国两河之间相距遥远 C.黄河流域的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各自成长,各成体系 D.统一不仅要有政治上的需求,而且还要有经济上的需求 3.下列可作为两河“共尊一个王权”的最重要证据的一项是 A.商王朝曾派人率部到盘龙城筑城建立据点。 B.在湖北黄陂发现的盘龙城据点有重要战略意义。 C.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 D.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两河”要比西亚的“两河”长大、广阔得多,因此,中国的“两河文明” 要比西亚的“两河文明”灿烂得多,伟大得多 B.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可见, 中国的古代文化没有出现过“一体化”。 C.到目前为止,在长江流域只发现了商朝据点遗址和一批商周时期的铜矿遗址,这说 明北方王朝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于商代 D.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就不成商朝。四川广汉三星堆铜器文明遗址的发现,说 明商朝的政治势力已经控制了四川广汉 附:答案及简析 1.B(本文并没有否定中国的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史实,只是认为中国两河文明共 尊一个王权的时间要比西亚晚,且艰难得多) 2.D(任何地区的统一必须具备这两需求。这不能成为中国两河统一难于西亚的原因 3.D(“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效的经济说明”,“铜矿遗址”就是一种经济文明:而且这些 铜矿遗址”是“商周时代”的。A项只是一种推测,不是证据;B项具有战略意义不是 证据:C项虽“有铜器朝代的重要遗址”,但如果不能确证这些遗址的风格与北方王朝的 相同,都不足以证明北方势力已到达黄河流域) C(一个政权对某区域的控制,离不开政治、经济两大因素。因为在长江流域没有发现早 于商代的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依据,因此可以推出北方王权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 于商代。A项比较只是一个条件,不是惟一条件;B项“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只能说 明在中国上古时代没有“一体化”;D项不仅商代有铜器,周朝也有铜器,即使这些铜 器出现在商朝时期,如果不能断定是商朝的铜器,也不能仅据此就断定商朝的政治势力 曾经到达)
- 7 - A.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在人文发展史早期“一体化”的特点不明显。 B.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文化上互相统属,政治上共尊一个王权。 C.与西亚两河文明比较,中国的两河文明“一体化”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 D.中国的两河流域不像西亚的两河流域那样,合力浇灌,共同养育出灿烂的文化成就。 2.下列是对“黄河、长江的统一比西亚那两河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的原因的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两河流域辽阔宽广。 B.中国两河之间相距遥远。 C.黄河流域的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各自成长,各成体系。 D.统一不仅要有政治上的需求,而且还要有经济上的需求。 3.下列可作为两河“共尊一个王权”的最重要 ...证据的一项是 ( ) A.商王朝曾派人率部到盘龙城筑城建立据点。 B.在湖北黄陂发现的盘龙城据点有重要战略意义。 C.长江流域不断有铜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发现。 D.长江中游地区发现了一批商周时代的铜矿遗址。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的“两河”要比西亚的“两河”长大、广阔得多,因此,中国的“两河文明” 要比西亚的“两河文明”灿烂得多,伟大得多。 B.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可见, 中国的古代文化没有出现过“一体化”。 C.到目前为止,在长江流域只发现了商朝据点遗址和一批商周时期的铜矿遗址,这说 明北方王朝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于商代。 D.以文明特征而论,没有铜器就不成商朝。四川广汉三星堆铜器文明遗址的发现,说 明商朝的政治势力已经控制了四川广汉。 附:答案及简析 1.B(本文并没有否定中国的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史实,只是认为中国两河文明共 尊一个王权的时间要比西亚晚,且艰难得多) 2.D(任何地区的统一必须具备这两需求。这不能成为中国两河统一难于西亚的原因) 3.D(“政治意义,必须有更实效的经济说明”,“铜矿遗址”就是一种经济文明;而且这些 “铜矿遗址”是“商周时代”的。A 项只是一种推测,不是证据;B 项具有战略意义不是 证据;C 项虽“有铜器朝代的重要遗址”,但如果不能确证这些遗址的风格与北方王朝的 相同,都不足以证明北方势力已到达黄河流域) 4.C(一个政权对某区域的控制,离不开政治、经济两大因素。因为在长江流域没有发现早 于商代的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依据,因此可以推出北方王权对长江流域的控制不会早 于商代。A 项比较只是一个条件,不是惟一条件;B 项“自成体系,互不统属”,只能说 明在中国上古时代没有“一体化”;D 项不仅商代有铜器,周朝也有铜器,即使这些铜 器出现在商朝时期,如果不能断定是商朝的铜器,也不能仅据此就断定商朝的政治势力 曾经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