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讲座(43)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 在高考的阅测读试中,文学作品阅读,主要是指文学散文的阅读。这是根据下列事实作 出的判断:2000年全国卷《长城》,2001年《门》,2002年《话说知音》,2003年《乡土情 结》,都是文学散文。上个世纪90年代选用的《世间最美的坟墓》、《青菜》、《报秋》,也是 文学散文。春季高考和北京卷也大致如此。所以,这里主要说文学散文的阅读 文学散文阅读的要领 1.关注作品中的“自我” 有专家说,散文是一种“自我”文学,“个性”的文学。散文中的“我”,是真实而独立 的写作的主体。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表现得具体而生动, 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读这样的作品,首先要把握住“我”。如奥地利作家茨威 格《世间最美的坟墓》,我们阅读它,首先要关注作者在“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时, 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对“远离尘嚣,孤零地躺在树荫里”的托尔斯泰墓的赞扬之意,以 及作者的审美倾向:读《长城》,你首先得关注“我”对历史上的“长城”有何评价,对现 实的“长城”又是如何看待的,对未来的“长城”即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景。又持何种态度 读《乡土情结》,你首先得关注作者对乡土情结的赞美之情,关注作者对乡土情结的形成、 发展、表现和升华的看法,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写个人对家乡的眷恋、思念与对祖国的思念眷 恋融为一体的。这些,其实就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关注作品中的“自我”,就是关注作品的 主要内容,关注作品内容的核心。正因为如此,所以作品中的“自我”往往就是命题的重点 所在。200年的《长城》是这样,2003年的《乡土情结》也是这样。 2.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 所谓重点段,就是集中表达作者独到见解、独到感受的段落。如《话说知音》(参见本 讲“典型试题分析”)的第三、四两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由“知音”故事而引发的独到见解 知音越多越好,应该求得更多的知音;艺术的追求应坚持不懈,经历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 应轻易放弃。又如《乡土情结》的第四段,作者将“乡土情结”上升到对民族向心力的高度 来认识。这些都是作者的独到之处,自然也是文章表达的重点。我们说不少考生没有真正读 文章,主要是指没有真正读懂这样一些重点段。耐人寻味的是,新世纪以来,凡在重点段 上出的题,往往是答得比较差的。2000年如此,2002年、2003年也如此。 怎样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呢?一是在上下文段的比较中,看作者在该段中抒发了 怎样独到的感受,表达了什么新的见解;二是作段内层次分析(有时还要作句与句之间关系 的分析),归纳层意,概括全段的内容要眯。拿《乡土情结》的第四段来说,作者先花不少 笔墨写百余年来许多人离井别乡、谋生异域的情景,这是写一代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 写这些干什么?是为了写他们、赞扬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的精神。 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那是为了把乡土情结上升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对乡土 情结的歌颂,就是对民族凝聚力的歌颂。解理解到这一步,自然可以认为读懂了,回答相关
- 1 -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43)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 在高考的阅测读试中,文学作品阅读,主要是指文学散文的阅读。这是根据下列事实作 出的判断:2000 年全国卷《长城》,2001 年《门》,2002 年《话说知音》,2003 年《乡土情 结》,都是文学散文。上个世纪 90 年代选用的《世间最美的坟墓》、《青菜》、《报秋》,也是 文学散文。春季高考和北京卷也大致如此。所以,这里主要说文学散文的阅读。 一、文学散文阅读的要领 1.关注作品中的“自我” 有专家说,散文是一种“自我”文学,“个性”的文学。散文中的“我”,是真实而独立 的写作的主体。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表现得具体而生动, 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读这样的作品,首先要把握住“我”。如奥地利作家茨威 格《世间最美的坟墓》,我们阅读它,首先要关注作者在“记 1928 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时, 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对“远离尘嚣,孤零地躺在树荫里”的托尔斯泰墓的赞扬之意,以 及作者的审美倾向;读《长城》,你首先得关注“我”对历史上的“长城”有何评价,对现 实的“长城”又是如何看待的,对未来的“长城”即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景。又持何种态度; 读《乡土情结》,你首先得关注作者对乡土情结的赞美之情,关注作者对乡土情结的形成、 发展、表现和升华的看法,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写个人对家乡的眷恋、思念与对祖国的思念眷 恋融为一体的。这些,其实就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关注作品中的“自我”,就是关注作品的 主要内容,关注作品内容的核心。正因为如此,所以作品中的“自我”往往就是命题的重点 所在。2000 年的《长城》是这样,2003 年的《乡土情结》也是这样。 2.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 所谓重点段,就是集中表达作者独到见解、独到感受的段落。如《话说知音》(参见本 讲“典型试题分析”)的第三、四两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由“知音”故事而引发的独到见解; 知音越多越好,应该求得更多的知音;艺术的追求应坚持不懈,经历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 应轻易放弃。又如《乡土情结》的第四段,作者将“乡土情结”上升到对民族向心力的高度 来认识。这些都是作者的独到之处,自然也是文章表达的重点。我们说不少考生没有真正读 懂文章,主要是指没有真正读懂这样一些重点段。耐人寻味的是,新世纪以来,凡在重点段 落上出的题,往往是答得比较差的。2000 年如此,2002 年、2003 年也如此。 怎样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呢?一是在上下文段的比较中,看作者在该段中抒发了 怎样独到的感受,表达了什么新的见解;二是作段内层次分析(有时还要作句与句之间关系 的分析),归纳层意,概括全段的内容要眯。拿《乡土情结》的第四段来说,作者先花不少 笔墨写百余年来许多人离井别乡、谋生异域的情景,这是写一代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 写这些干什么?是为了写他们、赞扬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的精神。 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那是为了把乡土情结上升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对乡土 情结的歌颂,就是对民族凝聚力的歌颂。解理解到这一步,自然可以认为读懂了,回答相关
的试题不会出现大的失误 3.注意提高鉴赏能力 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文学作品阅读测试的重点之一。最后一道综合 赏析题,固然考鉴赏能力,其他试题也往往兼顾鉴赏。从鉴赏的重点来说,一般包括谋篇布 局的技巧—一全文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等。 所谓“提高”,就是提高结合作品内容和具体语境作具体分析的能力,而不是泛泛而读 的所谓能力。如203年第22题的D项说:“‘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 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许多考 生被“旧典活用”、“极富新意”等“动人”词语所迷惑而看不出其错。其实“鸟恋旧林……” 的比喻,几乎家喻户晓,根本谈不上活用,更谈不上新意。只要把这一比喻与上句“安土重 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联系起来看,就能发现这个比喻“形象化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 的传统”。2000年《长城》第2题第2问:“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其实只要分析一下第六段的结尾是从“由是人们发现”引出来的,转述的是“人们”的看法, 而不是作者与“长城”直接对话,就可以作答。可惜我们的许多考生徒知“结合语境”的说 法,而不会作“结合”的分析。这一点上确实要“提高”。 、典型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话说知音 林非 两干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 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 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竞会听得出 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 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岀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孑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 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 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岀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岀来 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 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 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 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 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 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 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 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 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样的记载
- 2 - 的试题不会出现大的失误。 3.注意提高鉴赏能力 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文学作品阅读测试的重点之一。最后一道综合 赏析题,固然考鉴赏能力,其他试题也往往兼顾鉴赏。从鉴赏的重点来说,一般包括谋篇布 局的技巧——全文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等。 所谓“提高”,就是提高结合作品内容和具体语境作具体分析的能力,而不是泛泛而读 的所谓能力。如 2003 年第 22 题的 D 项说:“‘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 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许多考 生被“旧典活用”、“极富新意”等“动人”词语所迷惑而看不出其错。其实“鸟恋旧林……” 的比喻,几乎家喻户晓,根本谈不上活用,更谈不上新意。只要把这一比喻与上句“安土重 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联系起来看,就能发现这个比喻“形象化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 的传统”。2000 年《长城》第 2 题第 2 问:“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其实只要分析一下第六段的结尾是从“由是人们发现”引出来的,转述的是“人们”的看法, 而不是作者与“长城”直接对话,就可以作答。可惜我们的许多考生徒知“结合语境”的说 法,而不会作“结合”的分析。这一点上确实要“提高”。 二、典型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话说知音 林 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 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 动。 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 神入化。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 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 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 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 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 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 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 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 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当我向 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 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 念和尊重。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 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样的记载
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 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岀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 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 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 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真上哀号和翱翔着的 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劲而又 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像这样花费 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少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 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 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主血,投入了 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 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20.知音的似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答:(1) 21.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 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散文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的知音传说进行评论, 表现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智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 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们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和喜悦的 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写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 应,又进一步阐述了第一段的内容。 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 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第1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案是: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 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这是就“知音”的由来出的一道题。题目出在第二段“这怎么能不让俞伯牙万分地兴奋 和感激?”一句上。解答本题,先要认准“这”指代的内容是“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 琴声,怎么解……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但关键是对这两句话作出概括。第一句是
- 3 - 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 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于是苦心 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 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 啸的海浪中。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真上哀号和翱翔着的 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劲而又 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 。像这样花费 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少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 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 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主血,投入了 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 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答: 20.知音的似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答:(1) (2) 21.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 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篇散文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的知音传说进行评论, 表现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智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 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们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和喜悦的 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写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 应,又进一步阐述了第一段的内容。 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 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第 1 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案是: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 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这是就“知音”的由来出的一道题。题目出在第二段“这怎么能不让俞伯牙万分地兴奋 和感激?”一句上。解答本题,先要认准“这”指代的内容是“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 琴声,怎么解……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但关键是对这两句话作出概括。第一句是
从钟子期对琴声的感受说的,第二句是从对俞伯牙弹奏出的情思的角度说的。因此,概括时 这两层意思都要有。自然也不能空泛作答。 第20题考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答案是:(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成为华夏子孙 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所谓文化,特指精神财富。知音传说一直在传诵,首段末句说 神往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这是一种精神财富。从《吕氏春秋》、《列子》、《乐 府题解》到唐代诗歌,诸多“典籍”中都把它们为重要内容给以记载和传诵,这也是一笔精 神财富。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加以整合,就有了答案。 第21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案是:(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乐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知音:(2) 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这篇散文以作者自己对“知音”的独到感悟为主旨。作者崇敬俞伯牙、钟子期的高尚友 谊,但对俞伯牙因钟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继续弹 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在钟子期之后,可能会“熏陶”出更多的“知 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奏技艺来之不易,怎么解因钟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至此, 我们可以看出,所谓:“话说知音”,并不是像其他文章那样去赞颂“高山流水”的情谊,而 是借是题发挥,表达自己感情至深的生活经验。读懂这些才能算真正理解了文章的思想 从答题来说应关注三、四两段。题目出在第三段“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这一句上, 接下去从“依旧要不断地奏出”到“值得怀念和尊重”是“劝慰”的宾语,也就是“劝慰” 的内容,而不是“劝慰”的原因。“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知音总 是越多越好”,才是说明“劝慰”的一个原因。第四段开头是一个表达递进关系的过渡句, 以引出更为重要的原因。在语言上,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与上一段的倒数 第2句也是对应的。 本文第三、四两段就是前文所说的“重点段”。为什么要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以 及怎样分析概括,从这里可以得到启示 第22题考查鉴赏评价能力,答案是A、E A项正确没有疑问。B项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对“主要内容”的判断,虽然文中用较多 的笔墨叙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苦学琴的经历,但不是“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如上题所说 的“独特看法”:二是“知音难觅但又可求”不能准确表达本文主旨,再则,文中也没有谈 到知音“可求”还是“不可求”的内容。C项的主要错误在于“也融入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 在文中找不到依据。D项的分析合会原文实际,从文中看不出末段对首段的内容作了“进 步阐释”,而它阐释的是作者的观点。E项是正确的。可以运用结构分析法来分析分号前后的 分句。后一分句的主干是“咆哮催促行动”,很容易看出知音传说的鞭策作用。前一分句将 非常抽象的“美感”转化为“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形象的描写,写出读者从中获得的愉 悦,也就是知音传说带给人的们的美感 三、练习与答案 老家
- 4 - 从钟子期对琴声的感受说的,第二句是从对俞伯牙弹奏出的情思的角度说的。因此,概括时 这两层意思都要有。自然也不能空泛作答。 第 20 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答案是:(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成为华夏子孙 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所谓文化,特指精神财富。知音传说一直在传诵,首段末句说 神往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这是一种精神财富。从《吕氏春秋》、《列子》、《乐 府题解》到唐代诗歌,诸多“典籍”中都把它们为重要内容给以记载和传诵,这也是一笔精 神财富。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加以整合,就有了答案。 第 21 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案是:(1)知音越多越好,俞伯乐不能因为失去钟子期而不去寻求更多的知音;(2) 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 这篇散文以作者自己对“知音”的独到感悟为主旨。作者崇敬俞伯牙、钟子期的高尚友 谊,但对俞伯牙因钟子期的不在而不再弹琴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伯牙依旧应该继续弹 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美丽动人的乐曲”,在钟子期之后,可能会“熏陶”出更多的“知 音”。再说,伯牙高超的演奏技艺来之不易,怎么解因钟子期的不在而轻易放弃呢?至此, 我们可以看出,所谓:“话说知音”,并不是像其他文章那样去赞颂“高山流水”的情谊,而 是借是题发挥,表达自己感情至深的生活经验。读懂这些才能算真正理解了文章的思想。 从答题来说应关注三、四两段。题目出在第三段“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这一句上, 接下去从“依旧要不断地奏出”到“值得怀念和尊重”是“劝慰”的宾语,也就是“劝慰” 的内容,而不是“劝慰”的原因。“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知音总 是越多越好”,才是说明“劝慰”的一个原因。第四段开头是一个表达递进关系的过渡句, 以引出更为重要的原因。在语言上,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与上一段的倒数 第 2 句也是对应的。 本文第三、四两段就是前文所说的“重点段”。为什么要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以 及怎样分析概括,从这里可以得到启示。 第 22 题考查鉴赏评价能力,答案是 A、E。 A 项正确没有疑问。B 项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对“主要内容”的判断,虽然文中用较多 的笔墨叙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苦学琴的经历,但不是“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如上题所说 的“独特看法”;二是“知音难觅但又可求”不能准确表达本文主旨,再则,文中也没有谈 到知音“可求”还是“不可求”的内容。C 项的主要错误在于“也融入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 在文中找不到依据。D 项的分析合会原文实际,从文中看不出末段对首段的内容作了“进一 步阐释”,而它阐释的是作者的观点。E 项是正确的。可以运用结构分析法来分析分号前后的 分句。后一分句的主干是“咆哮催促行动”,很容易看出知音传说的鞭策作用。前一分句将 非常抽象的“美感”转化为“欣慰地咀嚼和回味”这样形象的描写,写出读者从中获得的愉 悦,也就是知音传说带给人的们的美感。 三、练习与答案 老 家
孙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毎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 做这样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 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 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横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 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一) 她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二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 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 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三) 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次 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也。第二次,我一个 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四)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五)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 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 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六)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七)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八)
- 5 - 孙 犁 前几年,我曾诌过两句旧诗:“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最近几天,又接连 做这样的梦。要回家,请假不准,总是难以成行。有时决心起程,单人独行,又总是在日已 西斜时,迷失路途,忘记要经过的村庄的名字,无法打听 。或者是遇见雨水,道路泥泞; 而所穿鞋子又不利于行路,有时鞋太大,有时鞋太小,有时横穿着,有时横穿着,有时系以 绳索。种种困扰,非弄到急醒了不可。(一) 她好,醒了也就不再着急,我还是躺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床上,舒一口气,翻一个身。 (二) 其实,“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已经回过两次老家,这些年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也不想 再回去了。一是,家里已经没有亲人,回去连给我做饭的人也没有了。二是,村中和我认识 的老年人,越来越少,中年以下,都不认识,见面只能寒暄几句没有什么意思。(三) 前两次回去:一次是陪伴一位正在相爱的女人,一次是在和这位女人不睦之后。第一次, 我们在村庄的周围走了走,在田头路边坐了坐。蘑菇也采过,柴禾也拾也。第二次,我一个 人,看见亲人丘陇,故园荒废,触景生情,心绪很坏,不久就回来了。(四) 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实在说不清楚。(五) 我是从十二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 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 和如何想,回老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六)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七)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八)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灶下做饭的人,也 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 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九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们青年作家说 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 你提醒我注意!(十)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 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 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十一)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 在太不调和了。(十二) 我解嘲似的说:“哪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 房,就会想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十三)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十四) 1.(1)文章开头描写了梦境中回家的哪些“困扰”?试分条概述。(2)文章描写这些“困 扰”有什么意义? 答:(1)① 2.作者在(三)段中说老家“也不想再回去了”,(五)段中却说“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 情绪,又如此浓烈”,这是否矛盾?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 6 -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灶下做饭的人,也 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 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九) 我越来越思念我的故乡,也越来越尊重我的故乡。前不久,我写信给一们青年作家说: “写文章得罪人,是免不了的。但我甚不愿因为写文章,得罪乡里,遇有此等情节,一定请 你提醒我注意!”(十) 最近有朋友到我们村里去了一趟,给我几间老屋拍了一张照片,在村支书家里,吃了一 顿饺子。关于老屋,支书对他说:“前几年,我去信问他,他回信说,也不拆,也不卖,听 其自然,倒了再说。看来,他对这几间破房,还是有感情的。”(十一) 朋友告诉我:现在村里,新房林立;村外,果木成林。我那几间破房子,留在那里,实 在太不调和了。(十二) 我解嘲似的说:“那总是一个标志,证明我曾是村中的一户。人们路过那里,看到那破 房,就会想我,念叨我。不然,就真的会把我忘记了。”(十三) 但是,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要消失。(十四) 1.(1)文章开头描写了梦境中回家的哪些“困扰”?试分条概述。(2)文章描写这些“困 扰”有什么意义? 答:(1)① ② ③ (2) 2.作者在(三)段中说老家“也不想再回去了”,(五)段中却说“现在,梦中思念故乡的 情绪,又如此浓烈”,这是否矛盾?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
3.整合文章有关内容,说说文章多次写到老屋有哪些作用。 4.文章结尾所说“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消失”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附:谷案及简析 1.(1)①请假不准:②迷失路途;③旅途艰难。(2)表现了作者因回家不得而产生的焦 急心情。(第二问应根据首段末句“急醒了”的“急”作答) 并不矛盾。说“不想再回去了”是因为老家已没有亲人,极少熟人;说:“现在,梦中思 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是因为无论有无亲人熟人,人对故乡的感情也难以割断, 且越到晚年越强烈。(要结合这两句话的前后文作分析,这样就会看得比较清楚) 3.①老屋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②对老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园荒废的感份:③写 老屋与写故乡的新房子相对照,与末段的意思相切合。(文中写老屋,一是第六段,说 老家还是我固定的巢窠,游子的归宿”,寄托的是思乡之情:一是第九段写老屋的残破 借村人故旧的话寄托伤感之情:一是“朋友选择我”的,在第十二段,“几间破房子”, 实在太不调和”。本题不解泛泛而谈,应先找出来分别加以分析,再“整合”) 4.故乡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者的老屋终将消失。表达了作者对老屋的消失虽伤感而 又理解的复杂心理。(对本题不能作简单化处理,应把该句放在全文中作分析,不能用 套话作答,否则不合作者本意)
- 7 - 3.整合文章有关内容,说说文章多次写到老屋有哪些作用。 答: 4.文章结尾所说“新的正在突起,旧的终归消失”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附:答案及简析 1.(1)①请假不准; ②迷失路途; ③旅途艰难。(2)表现了作者因回家不得而产生的焦 急心情。(第二问应根据首段末句“急醒了”的“急”作答) 2.并不矛盾。说“不想再回去了”是因为老家已没有亲人,极少熟人;说:“现在,梦中思 念故乡的情绪,又如此浓烈”,是因为无论有无亲人熟人,人对故乡的感情也难以割断, 且越到晚年越强烈。(要结合这两句话的前后文作分析,这样就会看得比较清楚) 3.①老屋寄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②对老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园荒废的感份;③写 老屋与写故乡的新房子相对照,与末段的意思相切合。(文中写老屋,一是第六段,说 老家还是我固定的巢窠,游子的归宿”,寄托的是思乡之情;一是第九段写老屋的残破, 借村人故旧的话寄托伤感之情;一是“朋友选择我”的,在第十二段,“几间破房子”, “实在太不调和”。本题不解泛泛而谈,应先找出来分别加以分析,再“整合”) 4.故乡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者的老屋终将消失。表达了作者对老屋的消失虽伤感而 又理解的复杂心理。(对本题不能作简单化处理,应把该句放在全文中作分析,不能用 套话作答,否则不合作者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