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环境引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与环境引论 课程代码: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and the Environ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学分/学时:1/36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 后续课程: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负责人: 大纲执笔人:刘昌荣 大纲审核人: 一、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 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工程与环境引论》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 一门专业必修课,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主干课。本课程强调了工程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 要作用,介绍了工程与环境的关联并给出了污染成因与处理的实例。 教学目标:本课程以人类面临不断恶化的各类环境问题为背景,以环境与工程的关系为研究 对象,强调了工程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工程设计与环境持续发展的总体认识, 了解电子产品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通过对电磁兼容理论与生物电磁理论的学习,掌握电磁安 全方面的相关基本理论、测试方法与检验标准。通过对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学习,掌握电子 产品的测试方法与试验标准。通过学习电子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对RoHS指令的讲解,提高 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对电子产品回收问题的探讨,理解工程在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本课 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具备对电子信息类产业特征的认知能力,理解工程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工程在解决环 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在产品设计与开发时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 2、了解环境问题的具体分类,掌握电磁环境包括生物环境问题中相关基本理论,了解电 磁兼容的检测标准,了解电子产品对人体的安全因素与标准。 3、理解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重要性,熟悉电子产品环境检测的方法与技术标准,理解电 子产品安全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用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能认识 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标准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4、通过讨论课和案例分析,能够对本专业具体案例的相关安全标准有全面的认识,理解 电子产品与绿色环保的关联,了解RoHS指令,理解电子产品回收的目的
《工程与环境引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与环境引论 课程代码: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ngineering and the Environ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学分/学时:1/36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 后续课程: 开课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课程负责人: 大纲执笔人:刘昌荣 大纲审核人: 一、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 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工程与环境引论》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 一门专业必修课,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必修主干课。本课程强调了工程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 要作用,介绍了工程与环境的关联并给出了污染成因与处理的实例。 教学目标:本课程以人类面临不断恶化的各类环境问题为背景,以环境与工程的关系为研究 对象,强调了工程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工程设计与环境持续发展的总体认识, 了解电子产品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通过对电磁兼容理论与生物电磁理论的学习,掌握电磁安 全方面的相关基本理论、测试方法与检验标准。通过对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学习,掌握电子 产品的测试方法与试验标准。通过学习电子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对 RoHS 指令的讲解,提高 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对电子产品回收问题的探讨,理解工程在环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本课 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 具备对电子信息类产业特征的认知能力,理解工程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工程在解决环 境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在产品设计与开发时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 2、 了解环境问题的具体分类,掌握电磁环境包括生物环境问题中相关基本理论,了解电 磁兼容的检测标准,了解电子产品对人体的安全因素与标准。 3、 理解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重要性,熟悉电子产品环境检测的方法与技术标准,理解电 子产品安全对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用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能认识 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标准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4、 通过讨论课和案例分析,能够对本专业具体案例的相关安全标准有全面的认识,理解 电子产品与绿色环保的关联,了解 RoHS 指令,理解电子产品回收的目的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明确本课程知识与能力重点 符合标准哪几条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3、设计/开发解 3-2能适当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决方案 文化及环境因素,根据设计目标进行需 教学目标1 求分析,设计解决方案 6-2了解通信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 教学目标2 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教学目标3 6、工程和社会 63理解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 教学目标2 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 教学目标4 影响及应承担的责任 71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教学目标3 7、环境和可持 内涵和意义 续发展 7-2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 教学目标4 通信产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三、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 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工程与环境(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 1.1概述 1.2什么是环境? 1.3工程的作用 1.4“绿色”工程方法★ 1.5基本工程概念 1.6未来何种情况? ◇目标及要求: 1)了解环境与工程的关系,认清人类目前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掌握 “绿色”工程的相关方法: 2)掌握基本工程的概念,并了解工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 源和相关解决途径。 作业内容: 认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女讨论内容: 引入环境和工程概念,讨论两者的联系,突出“绿色”工程的重要性。 令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环境问题与工程的关系。 2、环境问题综述(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 2.1概述
二、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明确本课程知识与能力重点 符合标准哪几条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3、设计/开发解 决方案 3-2 能适当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及环境因素,根据设计目标进行需 求分析,设计解决方案 教学目标 1 6、工程和社会 6-2 了解通信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 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3 6-3 理解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 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 影响及应承担的责任 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4 7、环境和可持 续发展 7-1 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内涵和意义 教学目标 3 7-2 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 通信产品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4 三、 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 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难点内容:) 1、 工程与环境(3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 1.1 概述 1.2 什么是环境? 1.3 工程的作用 1.4 “绿色”工程方法 1.5 基本工程概念 1.6 未来何种情况?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环境与工程的关系,认清人类目前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掌握 “绿色”工程的相关方法; 2) 掌握基本工程的概念,并了解工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 源和相关解决途径。 作业内容: 认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内容: 引入环境和工程概念,讨论两者的联系,突出“绿色”工程的重要性。 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环境问题与工程的关系。 2、 环境问题综述(3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 2.1 概述
2.2环境问题★ 2.3大气排放 2.4水污染 2.5固体和危险废物污染 2.6自然环境消耗 2.7生态环境 2.8电磁环境★△ 令目标及要求: 1)了解目前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了解各类环境问题的成因和特点: 2)掌握环境问题的分类,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环境问题的特征,熟知解决环境问 题的相关技术手段。 令作业内容: 强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令讨论内容: 引入环境问题概述,讨论各类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突出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自学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类环境问题的特点,并结合自身专业特征分析实际工程问题 中所需考虑的环境问题。 3、电磁环境安全(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 3.1概述 3.2电磁干扰与危害★ 3.3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3.4电磁兼容设计的重要性 3.5国际有关EMC组织 3.6EMC标准与规范★ 3.7生物电磁基本理论 3.8通信产品对人体的安全考虑△ 3.91EEE人体安全标准与规范★ ◇目标及要求: 1)了解电磁环境问题,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工程与环境的具体关系,特别是电 子信息类学科中所面临的电磁环境问题: 2)掌握电磁环境的基本理论,熟知解决电磁环境问题的相关技术手段: 3)了解电磁兼容的基本理论,认识并理解实际工程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4)掌握生物电磁的基本理论,了解电子信息类工程中的生物电磁问题,熟知生物 电磁领域的国际相关标准与规范。 作业内容: 强化对电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令讨论内容: 引入电磁环境概述,讨论电磁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了解电磁兼容组织和相 关标准与技术规范。 女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电磁环境问题,并了解电磁兼容的特点
2.2 环境问题 2.3 大气排放 2.4 水污染 2.5 固体和危险废物污染 2.6 自然环境消耗 2.7 生态环境 2.8 电磁环境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目前面临的各类环境问题,了解各类环境问题的成因和特点; 2) 掌握环境问题的分类,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环境问题的特征,熟知解决环境问 题的相关技术手段。 作业内容: 强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讨论内容: 引入环境问题概述,讨论各类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突出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自学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各类环境问题的特点,并结合自身专业特征分析实际工程问题 中所需考虑的环境问题。 3、 电磁环境安全(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 3.1 概述 3.2 电磁干扰与危害 3.3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3.4 电磁兼容设计的重要性 3.5 国际有关 EMC 组织 3.6 EMC 标准与规范 3.7 生物电磁基本理论 3.8 通信产品对人体的安全考虑 3.9 IEEE 人体安全标准与规范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电磁环境问题,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工程与环境的具体关系,特别是电 子信息类学科中所面临的电磁环境问题; 2) 掌握电磁环境的基本理论,熟知解决电磁环境问题的相关技术手段; 3) 了解电磁兼容的基本理论,认识并理解实际工程中的电磁兼容问题; 4) 掌握生物电磁的基本理论,了解电子信息类工程中的生物电磁问题,熟知生物 电磁领域的国际相关标准与规范。 作业内容: 强化对电磁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讨论内容: 引入电磁环境概述,讨论电磁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了解电磁兼容组织和相 关标准与技术规范。 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电磁环境问题,并了解电磁兼容的特点
4、电子产品环境试验(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3) 4.1概述 4.2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目的与内容 4.3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 4.4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标准 女目标及要求: 1)了解电子产品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电子产品环境实验的重要性: 2)了解电子产品环境实验方法,了解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各个试验内容与试验标 准。 作业内容: 强化对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认知与理解。 令讨论内容: 引入环境试验,讨论环境试验的内容与标准。 令自学拓展: 查阅资料,了解电子产品环境测试标准。 5、电子产品与绿色环保(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4) 5.1概述 5.2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 5.3重金属污染指标 5.4有害有毒物质的限值和测试标准 5.5RoHS指令★ 5.6电子产品的二次回收 ◇目标及要求: 1)了解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严峻性: 2)了解重金属污染指标,了解有害有毒物质的限值与测试标准: 3)掌握ROHS指令的含义,RoHS认证标准,具备电子产品的绿色环保意识,讨论 如何有效实施电子产品的绿色环保,包括电子产品的回收问题。 令作业内容: 理解电子产品与绿色环保的概念,认识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掌握如何设计绿色环 保的电子产品。 令讨论内容: 引入重金属污染问题,讨论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与绿色环保实施。 ◇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电子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了解RoHS指令。 6、讨论课(1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3) 讨论课内容:基于给定话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纳、陈述并讨论 序 话题 目的要求 学时每组 号 分配 人数 1 在设计一款电子产 熟悉并掌握环境问题的特 4人 品如手机时,需要 点与分类,了解电子产品 考虑哪些环境安全 对环境的影响,讨论需要 因素? 考虑的环境问题及需满足
4、 电子产品环境试验(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3) 4.1 概述 4.2 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目的与内容 4.3 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 4.4 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标准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电子产品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电子产品环境实验的重要性; 2) 了解电子产品环境实验方法,了解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各个试验内容与试验标 准。 作业内容: 强化对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的认知与理解。 讨论内容: 引入环境试验,讨论环境试验的内容与标准。 自学拓展: 查阅资料,了解电子产品环境测试标准。 5、 电子产品与绿色环保(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4) 5.1 概述 5.2 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 5.3 重金属污染指标 5.4 有害有毒物质的限值和测试标准 5.5 RoHS 指令 5.6 电子产品的二次回收 目标及要求: 1) 了解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严峻性; 2) 了解重金属污染指标,了解有害有毒物质的限值与测试标准; 3) 掌握 RoHS 指令的含义,RoHS 认证标准,具备电子产品的绿色环保意识,讨论 如何有效实施电子产品的绿色环保,包括电子产品的回收问题。 作业内容: 理解电子产品与绿色环保的概念,认识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掌握如何设计绿色环 保的电子产品。 讨论内容: 引入重金属污染问题,讨论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与绿色环保实施。 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电子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了解 RoHS 指令。 6、 讨论课(12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3) 讨论课内容:基于给定话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纳、陈述并讨论。 序 号 话题 目的要求 学 时 分配 每 组 人数 1 在设计一款电子产 品如手机时,需要 考虑哪些环境安全 因素? 熟悉并掌握环境问题的特 点与分类,了解电子产品 对环境的影响,讨论需要 考虑的环境问题及需满足 3 4 人
的相关检测标准 讨论新一代通信电 基于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前 4人 子产品对人体安全 沿技术发展,理解新产品 的影响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列举实际工程中出 能对特定的工程污染问题 3 4人 现的电子产品对环 进行分析,能基于RoHS指 境的污染问题,并 令等给出绿色环保电子产 结合问题给出解决 品的设计思路 方案 目标及要求: 1)通过给定话题进行分组讨论的形式,通过理论教学结合本专业相关理论的基础 上,对给定的话题进行合理准确的资料收集与归纳整理、陈述与探讨。加深学 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工程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2)巩固工程与环境问题的联系,使学生熟知处理工程问题过程中需考虑的环境因 素以及在解决环境问题中需重视的工程因素。 令作业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对工程与环境的关系。 令讨论内容: 讨论各类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突出环境问题的紧迫性,突出环境与工程的 关系。 令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了解环境与工程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 1、在课堂讲授教学中,阐述工程与环境的概念、关系、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 考虑社会、健康、安全及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需求分析: 2、采用多媒体课件、电子备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利用网络视频辅助教学: 3、通过讨论课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工程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五、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平时成绩(作业及出勤情况),课堂小组报告,文献综述 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20%(支撑教学目标1、2),课程拓展报告30%(小组讨论报告15%+ 文献综述报告15%)(支撑教学目标1、2、3)、笔试成绩50%(支撑教学目标1、2、3、4)
的相关检测标准 2 讨论新一代通信电 子产品对人体安全 的影响 基于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前 沿技术发展,理解新产品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4 人 3 列举实际工程中出 现的电子产品对环 境的污染问题,并 结合问题给出解决 方案 能对特定的工程污染问题 进行分析,能基于 RoHS 指 令等给出绿色环保电子产 品的设计思路 3 4 人 目标及要求: 1) 通过给定话题进行分组讨论的形式,通过理论教学结合本专业相关理论的基础 上,对给定的话题进行合理准确的资料收集与归纳整理、陈述与探讨。加深学 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工程与环境关系的理解; 2) 巩固工程与环境问题的联系,使学生熟知处理工程问题过程中需考虑的环境因 素以及在解决环境问题中需重视的工程因素。 作业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对工程与环境的关系。 讨论内容: 讨论各类环境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法,突出环境问题的紧迫性,突出环境与工程的 关系。 自学拓展: 查阅文献,了解环境问题的紧迫性,了解环境与工程的联系。 四、 教学方法 1、 在课堂讲授教学中,阐述工程与环境的概念、关系、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在 考虑社会、健康、安全及环境因素的前提下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需求分析; 2、 采用多媒体课件、电子备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利用网络视频辅助教学; 3、 通过讨论课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中工程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五、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平时成绩(作业及出勤情况),课堂小组报告,文献综述 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 20%(支撑教学目标 1、2),课程拓展报告 30%(小组讨论报告 15%+ 文献综述报告 15%)(支撑教学目标 1、2、3)、笔试成绩 50%(支撑教学目标 1、2、3、4)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及考试成绩评定占比(%) 课程教学毕业要求 考试和评价方式成绩占比(%) 成绩比 目标 平时成绩 拓展报告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例(%) 教学目标1 3-2能适当考虑 ⊙ 10 10 30 社会、健康、安 全、法律、文化 及环境因素,根 据设计目标进 行需求分析,设 计解决方案 教学目标2 6-2了解通信相 8.75 8 关的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产业 政策和法律法 规 6-3理解新产 10 10 8.75 30 品、新技术的开 发和应用对社 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 的潜在影响及 应承担的责任 教学目标3 6-2了解通信相 10 5 15 关的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产业 政策和法律法 规 7-1理解环境保 5 5 护和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内涵 和意义 教学目标4 6-3理解新产 6.25 12 品、新技术的开 发和应用对社 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 的潜在影响及 应承担的责任 7-2了解环境保 6.25 护的相关法律 法规,了解通信 产品对人类和 环境的影响 合计 20 30 0 50 100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及考试成绩评定占比(%) 课程教学 目标 毕业要求 考试和评价方式成绩占比(%) 成绩比 平时成绩 拓展报告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例(%) 教学目标 1 3-2 能适当考虑 社会、健康、安 全、法律、文化 及环境因素,根 据设计目标进 行需求分析,设 计解决方案 10 10 10 30 教学目标 2 6-2 了解通信相 关的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产业 政策和法律法 规 8.75 8 6-3 理解新产 品、新技术的开 发和应用对社 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 的潜在影响及 应承担的责任 10 10 8.75 30 教学目标 3 6-2 了解通信相 关的技术标准、 知识产权、产业 政策和法律法 规 10 5 15 7-1 理解环境保 护和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内涵 和意义 5 5 教学目标 4 6-3 理解新产 品、新技术的开 发和应用对社 会、健康、安全、 法律以及文化 的潜在影响及 应承担的责任 6.25 12 7-2 了解环境保 护的相关法律 法规,了解通信 产品对人类和 环境的影响 6.25 合计 20 30 0 50 100
拓展报告评价标准: 基本要求 评价标准 成绩比 优秀 良好 中等 合格 不合格 例(%) 拓 能考虑社 撰写规范,内容 撰写规范,内 撰写比 拓展报 不清楚 10 展 会、健康、 完整,条理清晰: 容基本完整: 较规范, 告撰写 工程与 牵 安全、法 对核心问题、关 对核心问题、 内容比 比较混 环境的 告 律、文化 键技术的叙述详 关键技术的 较完整: 乱,内 概念与 及环境因 细,自己努力完 叙述较详细, 对核心 容 缺 联系: 素,根据 成,没有抄袭。有 自己努力完 问题、关 失:对 基本上 目标设计 工程问题和关键 成,没有抄 键技术 核心问 是 抄 解决方案 技术的介绍,能 袭。工程问题 的叙述 题、关 袭:或 (支撑毕 结合工程技术解 和关键技术 较少。有 键技术 者内容 业要求3 决实际的环境问 的介绍,在文 工程问 的叙述 太 空 2) 题,理解环境与 献阅读和研 题和关 简单。 泛,太 工程的相互作 究过程中分 键技术 基本无 简单。 用。有自己的独 析较少。 的介绍 有关核 到见解。 自己的个人 但不全 心问题 见解和想法 面。 的心得 较少。 体会。 了解通信 报告撰写规范, 报告内容基 对核心 撰写比 不了解 10 相关的技 内容具体。结合 本规范,自己 问题与 较 混 通信相 术标准、 技术背景能够充 见解较少,对 知识、法 乱,内 关的技 知识产 分认识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或 律、法规 容 缺 术标准 权、产业 下的环境与工程 知识产权的 的认识 失:对 与相关 政策和法 的关联性。 认识较少。 较为肤 核心问 法规 律法规 浅。 题、关 (支撑毕 键技术 业要求6- 的叙述 2) 简单。 理解新产 能够结合新的技 报告内容基 对新技 撰写比 对新技 10 品、新技 术与产品分析工 本规范,自己 术新产 较混 术对环 术的开发 程与环境的作 见解较少,对 品的影 乱, 的 境等的 和应用对 用,能够认识工 新技术新产 响认识 容 缺 影响认 社会、健 程中需要考虑的 品的影响认 很不清 失:对 识不清 康、安全 哪些环境问题、 识不清晰。 晰,撰写 核心问 晰,报 法律以及 哪些社会影响, 报告格 题、关 告内容
拓展报告评价标准: 基本要求 评价标准 成绩比 优秀 良好 中等 合格 不合格 例(%) 拓 展 报 告 能考虑社 会、健康、 安全、法 律、文化 及环境因 素,根据 目标设计 解决方案 (支撑毕 业要求 3- 2) 撰写规范,内容 完整,条理清晰; 对核心问题、关 键技术的叙述详 细,自己努力完 成,没有抄袭。有 工程问题和关键 技术的介绍,能 结合工程技术解 决实际的环境问 题,理解环境与 工 程 的 相 互 作 用。有自己的独 到见解。 撰写规范,内 容基本完整; 对核心问题、 关键技术 的 叙述较详细, 自己努力 完 成,没有 抄 袭。工程问题 和关键技 术 的介绍,在文 献阅读和 研 究过程中 分 析较少。 自己的个 人 见解和想 法 较少。 撰写比 较规范, 内容比 较完整; 对核心 问题、关 键技术 的叙述 较少。有 工程问 题和关 键技术 的介绍 但不全 面。 拓展报 告撰写 比较混 乱,内 容 缺 失;对 核心问 题、关 键技术 的叙述 简单。 基本无 有关核 心问题 的心得 体会。 不清楚 工程与 环境的 概念与 联系; 基本上 是 抄 袭;或 者内容 太 空 泛,太 简单。 10 了解通信 相关的技 术标准、 知识产 权、产业 政策和法 律法规 (支撑毕 业要求 6- 2) 报告撰写规范, 内容具体。结合 技术背景能够充 分认识技术标准 下的环境与工程 的关联性。 报告内容 基 本规范,自己 见解较少,对 技术标准 或 知识产权 的 认识较少。 对核心 问题与 知识、法 律、法规 的认识 较为肤 浅。 撰写比 较 混 乱,内 容 缺 失;对 核心问 题、关 键技术 的叙述 简单。 不了解 通信相 关的技 术标准 与相关 法规 10 理解新产 品、新技 术的开发 和应用对 社会、健 康、安全、 法律以及 能够结合新的技 术与产品分析工 程 与 环 境 的 作 用,能够认识工 程中需要考虑的 哪些环境问题、 哪些社会影响, 报告内容 基 本规范,自己 见解较少,对 新技术新 产 品的影响 认 识不清晰。 对新技 术新产 品的影 响认识 很不清 晰,撰写 报告格 撰写比 较 混 乱,内 容 缺 失;对 核心问 题、关 对新技 术对环 境等的 影响认 识不清 晰,报 告内容 10
文化的潜 报告撰写规范, 式不正 键技术 空泛, 在影响及 有自己的深刻领 确,没有 的叙述 没有自 应承担的 会。 自己的 简单。 己的见 责任(支 见解与 解。 撑毕业要 分析。 求6-3) 考试考核评价标准: 期末考试考核评价标准 基本要求 达成情况评价标准 成绩比 优秀>0.9 良好>0.7 合格>0.6 不合格<0.6 例(%) 教学目标1 理解工程 定义清晰, 定义清晰, 了解基本 不清楚定义 10 与环境的 能准确的 但对工程 定义和性 和性质,不理 关系,强调 描述工程 与环境概 质,知道工 解环境与工 工程在解 与环境的 念不完全 程与环境 程的关系。不 决环境问 关系,并理 了解。 的各自概 清楚工程的 题中的重 解工程在 念,但是对 作用 要作用 解决环境 两者相互 问题中的 联系理解 作用。 不对。 教学目标2 了解环境 运用的原 能清楚掌 了解基本 不清楚原理 18 问题的具 理和方法 握原理和 原理和方 和方法如何 体分类,掌 准确、清 方法,但在 法的应用 应用到分析 握电磁环 晰,能完成 分析和运 方向及分 与比较中。 境包括生 对特定电 用上还不 析的手段, 物环境问 磁问题的 熟练,对知 但对特定 题中相关 分析,并进 识点的应 的电磁兼 基本理论, 行一定的 用及比较 容问题无 了解电磁 应用和比 不够完善。 法获得准 兼容的检 较说明。 确的分析 测标准,了 结果。 解电子产 品对人体 的安全因 素与标准 教学目标3 理解电子 掌握和了 基本清楚 了解基本 不清楚基本 10 产品环境 解环境试 环境试验 的环境试 的环境试验 试验的重 验方法,及 方法,能运 验方法,对 方法,无法对 要性,熟悉 相关检测 用相关检 应用型问 相关实际环 电子产品 技术,并 测技术对 题解答不 境问题进行 环境检测 能。理解电 一些问题 准确。 解答。 的方法与 子产品安 进行检测, 技术标准。 全对环境 了解检测
文化的潜 在影响及 应承担的 责任(支 撑毕业要 求 6-3) 报告撰写规范, 有自己的深刻领 会。 式不正 确,没有 自己的 见解与 分析。 键技术 的叙述 简单。 空泛, 没有自 己的见 解。 考试考核评价标准: 期末考试考核评价标准 基本要求 达成情况评价标准 成绩比 优秀>0.9 良好>0.7 合格>0.6 不合格<0.6 例(%) 教学目标 1 理解工程 与环境的 关系,强调 工程在解 决环境问 题中的重 要作用 定义清晰, 能准确的 描 述 工 程 与环境的 关系,并理 解 工程在 解决环境 问题中的 作用。 定义清晰, 但 对 工 程 与环境 概 念 不完全 了解。 了解基本 定义和性 质,知道工 程与环境 的各自概 念,但是对 两者相互 联系理解 不对。 不清楚定义 和性质,不理 解环境与工 程的关系。不 清楚工程的 作用 10 教学目标 2 了解环境 问题的具 体分类,掌 握电磁环 境包括生 物环境问 题中相关 基本理论, 了解电磁 兼容的检 测标准,了 解电子产 品对人体 的安全因 素与标准 运用的原 理和方法 准确、清 晰,能完成 对特定电 磁问题的 分析,并进 行一定的 应用和比 较说明。 能清楚掌 握原理和 方法,但在 分析和运 用上还不 熟练,对知 识点的应 用及比较 不够完善。 了解基本 原理和方 法的应用 方向及分 析的手段, 但对特定 的电磁 兼 容 问题无 法获得准 确的分析 结果。 不清楚原理 和方法如何 应用到分析 与比较中。 18 教学目标 3 理解电子 产品环境 试验的重 要性,熟悉 电子产品 环境检测 的方法与 技术标准。 掌握和了 解 环境试 验方法,及 相关检测 技术, 并 能。理解电 子产品安 全对环境 基本清楚 环境试验 方法,能运 用 相关检 测技术对 一些问题 进行检测, 了解检测 了解基本 的 环境试 验方法,对 应用型问 题解答不 准确。 不清楚基本 的环境试验 方法,无法对 相关实际环 境问题进行 解答。 10
和社会发 的必要性 展的重要 性 教学目标4 对本专业 掌握和理 基本理解 了解相关不清楚电子 2 具体案例 解安全标 相关安全 的安全标 产品的相关 的相关安 准,理解电 标准,基本 准,了解 标准与绿色 全标准有 子产品的 了解电子 RoHS指 设计方法。 全面的认 绿色设计 产品的绿 令。 识,理解电 与Rohs指 色设计。 子产品与 令,理解电 绿色环保 子产品回 的关联,了 收的目的 解RoHS指 令, 六、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Edward S.Rubin和Cifl.Davidson编著《工程与环境引论》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 1.郑军奇编著《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毛钧杰,刘培国编著《电磁环境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3.Mackenzie L.Davis,David A.Cornwell著:王建龙译《环境工程导论(第4版)》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0 4.Dais,M.L.,Masten,S.J.著《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和社会发 展的重要 性 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4 对本专业 具体案例 的相关安 全标准有 全面的认 识,理解电 子产品与 绿色环保 的关联,了 解 RoHS 指 令, 掌握和理 解安全标 准,理解电 子产品的 绿色设计 与 Rohs 指 令,理解电 子产品回 收的目的 基本理解 相关安全 标准,基本 了解电子 产品的绿 色设计。 了解相关 的安全标 准,了解 RoHS 指 令。 不清楚电子 产品的相关 标准与绿色 设计方法。 12 六、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Edward S.Rubin 和 Cliff I.Davidson 编著《工程与环境引论》影印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参考书: 1. 郑军奇 编著 《EMC 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第 2 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2. 毛钧杰,刘培国 编著 《电磁环境基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3. Mackenzie L.Davis,David A.Cornwell 著;王建龙 译 《环境工程导论(第 4 版)》 清华 大学出版社 2010 4. Davis,M.L.,Masten,S.J. 著 《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第 2 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