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D1: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1.云南省元谋县元谋人,距今时间: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 的最早居民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一会不会制造工具 3.劳动——在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4.北京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0万年至约20万年前。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生产生活情况: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会 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旦石器时代)、会使用和控制 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河姆渡居民:发现于浙江余姚(长江流域),距今约Z000年。种植 水橙,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制作黑陶。住干栏式房屋。 第1页共109
第 1 页 共 109 页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kD1: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1. 云南省元谋县元谋人,距今时间:约 170 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 的最早居民 2.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3. 劳动——在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4. 北京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 70 万年至约 20 万年前。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生产生活情况: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会 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会使用和控制 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5.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河姆渡居民:发现于浙江余姚(长江流域),距今约 7000 年。种植 水稻,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制作黑陶。住干栏式房屋。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 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7.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种植 栗。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 与河姆渡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8两地居民种植作物和住房不同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环境(气候,地 理)不同:南方降水多,适合种植水稻,气候潮湿,因此住房为通 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合种植抗旱性强 的栗,因此住房为冬暖夏凉的半地穴式房屋。 9.我国是量早种植水稻和栗的国家. 10.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部落联 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 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后来被尊奉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现在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以炎黄子孙自居来 源于此 11.炎帝:号称神农氏,相传教人农耕,尝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 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12.黄帝:号称轩辕氏,尊称为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 指南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他的部下仓颉创造了文字 伶伦编造乐谱)。 第2页共109
第 2 页 共 109 页 7.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黄河流域),距今约 6000 年,种植 粟。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 与河姆渡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8.两地居民种植作物和住房不同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环境(气候,地 理)不同:南方降水多,适合种植水稻,气候潮湿,因此住房为通 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合种植抗旱性强 的粟,因此住房为冬暖夏凉的半地穴式房屋。 9. 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10.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部落联 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 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后来被尊奉 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现在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以炎黄子孙自居来 源于此 11.炎帝:号称神农氏,相传教人农耕,尝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 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12.黄帝:号称轩辕氏,尊称为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 指南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他的部下仓颉创造了文字\ 伶伦编造乐谱)
13.禅让制:尧(克己爱民,生活俭朴)一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治水有功) 禅让制:从尧晚年开始 继承其父亲禹的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K①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数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 3.盘庚迁都的原因:由于战乱和环境因素 4.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给我们什么教训? 原因:(1)客观:桀、纣的暴政引起人民的不满 (2)主观:汤和武王①重视生产,关心百姓②重用贤人,联合周 边小国③伐无道,除暴君,得民心 教训:(1)“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2)得民心 者得天下 5.分封的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巩固奴隶制政权。 6.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以及前代帝王的后代。 7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 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 第3页共109
第 3 页 共 109 页 13.禅让制:尧(克己爱民,生活俭朴)—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治水有功) 禅让制:从尧晚年开始; 启继承其父亲禹的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KD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 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 牧野之战: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伐纣灭商. 3. 盘庚迁都的原因:由于战乱和环境因素 4.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给我们什么教训? 原因:(1)客观:桀、纣的暴政引起人民的不满 (2)主观:汤和武王①重视生产,关心百姓 ②重用贤人,联合周 边小国 ③伐无道,除暴君,得民心 教训:(1)“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2)得民心 者得天下 5.分封的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巩固奴隶制政权。 6.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以及前代帝王的后代。 7 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 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
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诸侯权利: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在分封。 8.作用: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 了迦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但随着诸侯势力増强,周王势力 减弱,导致春秋战国诸侯争夺权力的斗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最终 导致周朝的灭亡。 9.西周等级示意图:天子——诸侯一一卿大夫——士——平民一—奴 隶 10.世界上现存最重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wu)鼎;工艺制作最精美 四羊方尊 11.青铜制造业的四个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品种多,用途广③3工艺 精美④分布地区广 12.青铜器的制造方法:泥范铸造法 13.甲骨文首次发现是在消朝,记录了商周的历史. 14.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5.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16.我国汉字演变的特点:由复杂到简单,曲形象到抽象 17.春秋时期,一般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年体史 第4页共109
第 4 页 共 109 页 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诸侯权利: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在分封。 8.作用: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 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但随着诸侯势力增强,周王势力 减弱,导致春秋战国诸侯争夺权力的斗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最终 导致周朝的灭亡。 9. 西周等级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 隶 10.世界上现存最重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wu)鼎;工艺制作最精美 ——四羊方尊 11.青铜制造业的四个特点:①生产规模大 ②品种多,用途广 ③工艺 精美 ④分布地区广 12.青铜器的制造方法: 泥范铸造法 13. 甲骨文首次发现是在清朝, 记录了商周的历史. 14.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5.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16.我国汉字演变的特点:由复杂到简单,由形象到抽象 17.春秋时期,一般指公元前 770 年至公元前 476 年,因孔子编年体史
书《春秋》而得名。 18.战国时期,一般指从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由西汉刘向整 理《战国策》而得名 19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0.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的表现:A经济发展,铁力牛耕出现。 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诸侯争霸。 C.文化上:百家争鸣 2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A.王室衰微B.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 平衡,争夺财产、土地、人民 C.民族矛盾加剧 2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口号:“尊王夷” 23.春秋时期的首位霸主:齐桓公 2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利弊 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 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25.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 第5页共109
第 5 页 共 109 页 书《春秋》而得名。 18.战国时期,一般指从公元前 476 年至公元前 221 年,由西汉刘向整 理《战国策》而得名 19.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0.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的表现:A.经济发展,铁力牛耕出现。 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诸侯争霸。 C.文化上:百家争鸣 2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A.王室衰微 B.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 平衡 ,争夺财产、土地、人民 C. 民族矛盾加剧 22.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口号:“尊王攘夷” 23. 春秋时期的首位霸主:齐桓公 2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利弊 : 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 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25.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
26.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27.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 回长。 28.战国兼并战争的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28战国兼并战争的趋势:由分裂走向统 29商鞅变法。(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1)变法背景: ①春秋以来,铁器生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新兴地 主阶级逐渐强大,他们要求建立新型统治,因此纷纷要求变法。(根 本原因) ②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纷争不断,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在争斗 中立于不败之地。(直接原因) 2)目的:富国强兵。 3)主要内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核心内容)→建立封建土地 所有制 ②奖励耕织。→富国,重农抑商 ③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贵族子弟没有军功不授爵。 第6页共109
第 6 页 共 109 页 26.战国七雄: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27.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 间长。 28.战国兼并战争的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28.战国兼并战争的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 29 商鞅变法。(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1)变法背景: ①春秋以来,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新兴地 主阶级逐渐强大,他们要求建立新型统治,因此纷纷要求变法。(根 本原因) ②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纷争不断,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在争斗 中立于不败之地。(直接原因) 2)目的:富国强兵。 3)主要内容:(公元前 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核心内容)。→建立封建土地 所有制 ②奖励耕织。→富国,重农抑商 ③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贵族子弟没有军功不授爵。→
强兵(此内容对旦贵族打击最大) ④4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县令由国君直接任命。(我国“县”这 地方机构最早开始设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加强中央集权 ⑤编定户口,实行什伍连坐制。→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4)历史意义: ①秦国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 ②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实现统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商鞅舌战群雄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商鞅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坚决要求变法的决心和信心。 6)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商鞅变法成功了。变法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是 生还是死,而是有没有达到变法的目的。商鞅虽死,但他的变法使秦 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所以说成功了。 30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由 渠首和灌溉陘两大系统构成。鱼嚨把岷江分为凼江和外江,内江漄溉 第7页共109
第 7 页 共 109 页 强兵(此内容对旧贵族打击最大) ④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县令由国君直接任命。(我国“县”这一 地方机构最早开始设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加强中央集权 ⑤编定户口,实行什伍连坐制。→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4)历史意义: ①秦国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 ②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实现统 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商鞅舌战群雄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商鞅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坚决要求变法的决心和信心。 6)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商鞅变法成功了。变法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是 生还是死,而是有没有达到变法的目的。商鞅虽死,但他的 变法使秦 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所以说成功了。 30.都江堰:公元前 256 年,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由 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构成。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
外江排洪。 作用:防洪、灌溉、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以 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历史上绝无仅有,充分 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31百家争呜 1)含义:“百家”指的是“诸子百家”,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 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辨论,相互抨击;同时 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文化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2)背景:A.经济上: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阶级关系上:出现地主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C.思想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3)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学时|代表 思想主张 著作 派|期|人物 8页共109
第 8 页 共 109 页 外江排洪。 作用:防洪、灌溉、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以 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历史上绝无仅有,充分 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31.百家争鸣: 1)含义:“百家”指的是“诸子百家”,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 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 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文化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2)背景:A.经济上: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 阶级关系上:出现地主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C.思想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3)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学 派 时 期 代 表 人物 著作 思想主张
①政治主张:核心是“仁”。“爱人”; 春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 秋 ②教育主张:创办私学;因材施教; 儒家 (思 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对 想家 ③文化成就:弟子整理《论语》;编成 后世 教育 《春秋》 影响 家 ④4孔子的地位: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 最 化的正统思想。 大) “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 战孟子《孟子》 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 国 荀子|《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即按规律办事 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 春 《道德 老子 够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 秋 经》 道家 倚,福兮,祸之所伏”, 战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庄子》 第9页共109
第 9 页 共 109 页 儒家 (对 后世 影响 最 大) 春 秋 孔子 ( 思 想 家 教 育 家) ①政治主张:核心是“仁”。“爱人”; “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教育主张:创办私学;因材施教; 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③文化成就:弟子整理《论语》;编成 《春秋》 ④孔子的地位: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 化的正统思想。 战 国 孟子 《孟子》 “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 保护自然资源 ......(可持续发展) 荀子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即按规律办事 道家 春 秋 老子 《道德 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 够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 倚,福兮,祸之所伏”, 战 国 庄子 《庄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兼爱”:(互助互爱) 战 节俭” 墨家 墨子《墨子》 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 争。“尚贤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 战 《韩非 法家 韩非 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最适合新 国 子》 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兵家春孙武|《孙子“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 秋 兵法》 4)历史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 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恩想解放运动。 KD3:幂沨—一多民族■家的巩圆和建丘 1.秦统一中国 1)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了韩、赵、魏、楚、 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公 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第10页共10
第 10 页 共 109 页 4)历史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 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KD3: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建立 1.秦统一中国 1)过程:公元前 230——前 221 年,秦国先后兼并了韩、赵、魏、楚、 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公 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墨家 战 国 墨子 《墨子》 “ 兼 爱 ”:( 互 助 互 爱 ) “节俭” “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 争。 “尚贤” 法家 战 国 韩非 《韩非 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 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最适合新 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兵家 春 秋 孙武 《孙子 兵法》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