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园路与广场 1.园路宽度 园路级别 陆地而积S(hm) 2<s<1010<s<15s50 主路2.03.5 2.5-4.5 3.5-5.0 5.0-7.0 支路 1.2-2.0 2.03.5 2.0--3.5 3.55.0 小路0.91.2 0.9-2.0 1.2-2.0 1.2-3.0
第五节、园路与广场 1.园路宽度 园路级别 陆地而积S(hm’) S50 主 路 支 路 小 路 2.0—3.5 1.2-2.0 0.9—1.2 2.5-4.5 2.0—3.5 0.9-2.0 3.5-5.0 2.0---3.5 1.2-2.0 5.0-7.O 3.5—5.0 1.2-3.0
2.园路线形设计 园路线形设计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 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 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 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 ·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 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15%路段,路面 应做防滑处理;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 踏步数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 理,宜设置护拦设施。 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 于12m。园路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2.园路线形设计 园路线形设计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 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粒料路面横坡宜 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路 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 主园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 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15%路段,路面 应做防滑处理;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 踏步数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作防滑处 理,宜设置护拦设施。 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宽度应大于4m,转弯半径不得小 于12m。园路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通往孤岛、山顶等卡口的路段,宜设通行复线,须沿原 路返回的,宜适当放宽路面 ·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 休憩的场所及护拦设施 园路及铺装场地应根据不同功能要求确定其结构和饰面, 面层材料应与公园风格相协调,并宜与城市车行路有所 区别
通往孤岛、山顶等卡口的路段,宜设通行复线,须沿原 路返回的,宜适当放宽路面。 应根据路段行程及通行难易程度,适当设置供游人短暂 休憩的场所及护拦设施。 园路及铺装场地应根据不同功能要求确定其结构和饰面, 面层材料应与公园风格相协调,并宜与城市车行路有所 区别
3.园路的功能与类型 园路联系着不同的分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 组织交通,引导游览,便于识别方向。同时也是公 园景观、骨架、脉络、景点纽带、构景的要素。 1)主干道全园主道,通往公园各大区、主要活动建筑 设施、风景点 (2)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 专类园,自成体系,组织景观 (3)专用道多为园务管理使用 (4)散步道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
3.园路的功能与类型 园路联系着不同的分区、建筑、活动设施、景点, 组织交通,引导游览,便于识别方向。同时也是公 园景观、骨架、脉络、景点纽带、构景的要素。 (1)主干道 全园主道,通往公园各大区、主要活动建筑 设施、风景点 (2)次干道 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引导游人到各景点、 专类园,自成体系,组织景观。 (3)专用道 多为园务管理使用 (4)散步道 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2m
4.园路布局 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容量大小来定。要求主次 分明,因地制宜,和地形密切配 弯道的处理 6.园路交叉口处理 7.园路与建筑关系
4.园路布局 根据公园绿地内容和游人容量大小来定。要求主次 分明,因地制宜,和地形密切配合。 5.弯道的处理 6.园路交叉口处理 7.园路与建筑关系
f
北京西便门24号楼前小游园道路广场布局 北京西便门24号楼前小游园道路广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