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习题高中历史必修 Ba文库 第八单元第27课 第八章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测试题 知识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2014·福建厦门模拟)在对“冷战”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某校学生拟定的以下 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 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D.苏东剧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 2.(2012·杭州高一检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 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 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 A.1989年 B.1991年 C.1922年 D.1936年 3.(2012·德州检测)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 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B.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D.民族矛盾尖锐 知识点:和平和动荡并存 4.(2014·山东泰安模拟) 1页共6页
人教版 历史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 27 课 第 1 页 共 6 页 第八章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 27 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测试题 知识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2014·福建厦门模拟)在对“冷战”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某校学生拟定的以下 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 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D.苏东剧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 2.(2012·杭州高一检测)“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 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部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 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 ( ) A.1989 年 B.1991 年 C.1922 年 D.1936 年 3.(2012·德州检测)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 “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 A.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B.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C.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D.民族矛盾尖锐 知识点:和平和动荡并存 4.(2014·山东泰安模拟)
人教版历史习题高中历史必修 Ba文库 第八单元第27课 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原因 1衰落的欧洲需要联合 3避免战争 4联合的思想与基础 上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 A.摆脱苏联的经济制裁 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 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5.(2014·河南信阳中学模拟)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 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 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 A.建立北约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C.组建欧洲联盟D.成立欧共体 6.(2014·盐城髙三摸底)1984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面向21世纪,在日本 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 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表明日本()。 ①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②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③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④政府将正视历史,勇担责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2014·云南昆明模拟)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 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G20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 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第2页共6页
人教版 历史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 27 课 第 2 页 共 6 页 上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中遗漏的知识点应该是( )。 A.摆脱苏联的经济制裁 B.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C.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 D.欧洲资源的严重不足 5.(2014·河南信阳中学模拟)1946 年 9 月 19 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 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 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 )。 A.建立北约 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C.组建欧洲联盟 D.成立欧共体 6.(2014·盐城高三摸底)1984 年 7 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面向 21 世纪,在日本 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 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表明日本( )。 ①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②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③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④政府将正视历史,勇担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2014·云南昆明模拟)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 经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 G20 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 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对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和平与动荡并存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人教版历史习题高中历史必修 Ba文库 第八单元第27课 知识点: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8.(2012·广东文综,23)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 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 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④法国抵制马歇 尔计划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2011·山东文综,16)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 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0.(2014·广东佛山模拟)两极格局瓦解后,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相伴随的,还有“非 极化”趋势。就是“极”以外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导致“极”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影 响减弱的过程。这是因为()。 ①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②全球化总体有利于中小国家③新的 科技革命给中小国家带来的机遇④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11.(2013·重庆文综,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 经过査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 “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③有助于 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②2014·山西太原模拟)2013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将从6月6日起对产自 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不过欧盟主要成员国在对华贸易上的利益并不一 致,德英对华贸易利益明显,担心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会有损它们的利益,因此反对“双反”, 第3页共6页
人教版 历史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 27 课 第 3 页 共 6 页 知识点: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8.(2012·广东文综,23)1962 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 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 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 ④法国抵制马歇 尔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1·山东文综,16)1964 年 4 月,77 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 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0.(2014·广东佛山模拟)两极格局瓦解后,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相伴随的,还有“非 极化”趋势。就是“极”以外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导致“极”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影 响减弱的过程。这是因为( )。 ①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全球化总体有利于中小国家 ③新的 科技革命给中小国家带来的机遇 ④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1.(2013·重庆文综,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 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 “中国梦”( )。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 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4·山西太原模拟)2013 年 6 月 4 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将从 6 月 6 日起对产自 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 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不过欧盟主要成员国在对华贸易上的利益并不一 致,德英对华贸易利益明显,担心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会有损它们的利益,因此反对“双反
人教版历史习题高中历史必修 Ba文库 第八单元第27课 主张协商对话。法意等则支持征税。以上材料反映了() ①欧洲一体化充满了曲折反复②欧洲政治一体化归于失败③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分歧依 然严重④一体化进程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A.①③④B.①③C.①④D.②③④ 13.(2014·长沙一中模拟)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然而,就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 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 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 “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9月13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 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2)杨文昌认为“多极合作时代”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第4页共6页
人教版 历史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 27 课 第 4 页 共 6 页 主张协商对话。法意等则支持征税。以上材料反映了( )。 ①欧洲一体化充满了曲折反复 ②欧洲政治一体化归于失败 ③欧盟内部成员国之间分歧依 然严重 ④一体化进程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 13.(2014·长沙一中模拟)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变化莫测。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1945 年 5 月 9 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然而,就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 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 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 21 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 “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 年 9 月 13 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论出台的背景, 并指出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2)杨文昌认为“多极合作时代”是 21 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人教版历史习题高中历史必修 Ba文库 第八单元第27课 【参考答案】 解析根据所学冷战是在1946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 折,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应该排除D。故选D 解析本题考査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欧洲东部”“ 人”可判断该国为苏联。结合所学知识,“巨人”倒下的时间是19年底,故选B项。 解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联历任领导人进行了经济改革,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 夫,再到戈尔巴乔夫,但他们的经济改革都没有真正摆脱斯大林体制的束缚,只是对该体 制进行小修小补,最终阻碍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解析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抵制苏联的威胁是西欧一体化的重要原因。A、D两项说法 错误,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解析题意是二战以后欧洲国家为欧洲的联合而进行的第一次实践。1951年欧洲煤钢尹 同体成立,故B项正确。1949年成立的北约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体现,不是欧洲国家联 合的表现,排除A。1993年欧洲联盟(欧盟)正式成立。1967年7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解析本题考査日本对外政策。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 策,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④说法不正确 解析考査现代世界形势。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 主题,世界形势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点。题干信息正是当今世界形势的体现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开始走向联合,经济实力赶超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 面临挑战,同时政治上冲击美国霸主地位,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出现,①③表述正确。不 盟运动与法国无关,材料也不能体现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排除②④。 解析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它的出现说明第三世界力量的壮 大,同时表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因此A项符合题意。七十七国集团并不是一个 性经济组织,故B项错误。1964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尚未瓦解,故C项错误。2 世纪90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才逐渐成为时代主题,故D项错误。 解析第三世界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时间不符,排除①;全球化总体有利于发 达国家,排除②,故选B项。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通过“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争霸的史实可知它的梦是要称霸 界,这与中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梦是截然不同的,排除含②的选项。 解析材料中欧盟出现分歧不能说明政治一体化归于失败,欧盟的成立就是欧洲政治经 济一体化加强的结果 第5页共6页
人教版 历史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 27 课 第 5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 1 D.解析 根据所学冷战是在 1946 年到 1991 年苏联解体,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 折,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应该排除 D。故选 D。 2 B.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欧洲东部”“巨 人”可判断该国为苏联。结合所学知识,“巨人”倒下的时间是 1991 年底,故选 B 项。 3 A.解析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苏联历任领导人进行了经济改革,从赫鲁晓夫到勃列日涅 夫,再到戈尔巴乔夫,但他们的经济改革都没有真正摆脱斯大林体制的束缚,只是对该体 制进行小修小补,最终阻碍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4 B.解析 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抵制苏联的威胁是西欧一体化的重要原因。A、D 两项说法 错误,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快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5 B.解析 题意是二战以后欧洲国家为欧洲的联合而进行的第一次实践。1951 年欧洲煤钢共 同体成立,故 B 项正确。1949 年成立的北约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体现,不是欧洲国家联 合的表现,排除 A。1993 年欧洲联盟(欧盟)正式成立。1967 年 7 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6 A.解析 本题考查日本对外政策。随着日本经济实力增强,日本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 政策,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④说法不正确。 7 D.解析 考查现代世界形势。1991 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 主题,世界形势呈现和平与动荡并存的特点。题干信息正是当今世界形势的体现。 8 B.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西欧开始走向联合,经济实力赶超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 面临挑战,同时政治上冲击美国霸主地位,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出现,①③表述正确。不结 盟运动与法国无关,材料也不能体现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排除②④。 9 A.解析 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它的出现说明第三世界力量的壮 大,同时表明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因此 A 项符合题意。七十七国集团并不是一个区 域性经济组织,故 B 项错误。1964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尚未瓦解,故 C 项错误。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才逐渐成为时代主题,故 D 项错误。 10 B.解析 第三世界兴起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时间不符,排除①;全球化总体有利于发 达国家,排除②,故选 B 项。 11 C.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通过“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争霸的史实可知它的梦是要称霸 世界,这与中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梦是截然不同的,排除含②的选项。 12 A.解析 材料中欧盟出现分歧不能说明政治一体化归于失败,欧盟的成立就是欧洲政治经 济一体化加强的结果
人教版历史习题高中历史必修 Badu文库 第八单元第27课 解析第(①)问,言论出台的背景:结合材料一中的时间“1945年5月9日”可知“战 才刚刚开始”实际上指的是美苏关系将由同盟到冷战对抗,可结合二战即将胜利、美苏 盟关系、美苏实力对比及其利益和矛盾等角度来归纳。这场“战争”即美苏冷战对抗, 么美国的主要行动就容易回答了,答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和内容即可。第(2) 问,属于开放题,同意或不同意,均要举出多个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言之成理 据与论点符合逻辑。若“同意”,可举出21世纪上半叶以来的史实来论证,如苏联解 体的影响、多极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世界的主题、冷战对抗教训的反思、科技革命的影 俘角度。若“不同意”,也要举出21世纪上半叶以来的史实来论证,如苏联解体,世界 从两极到美一超、当今一超多强并非已形成多极合作、当今世界的矛盾和地区冲突、新科 技革命对国际竞争的影响、经济区域化不利于多极合作等角度,注意要多角度,全面地 述理由,不可只答一两点理由。 答案(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即将结束:当时美苏实 力相对均衡: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逐渐激化 行动: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扶持联邦德国等 (②)同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多支力量崛起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吸取冷战教训 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新一轮技术革命发生,使国家间竞争由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科技 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合作。因此,多极合作时代到来。 不同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 等多支力量崛起,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形成多极世界:美国 力图凭借实力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成为威胁和平的主要因素。原 两极格局下隐藏的矛盾凸显,地区冲突不断。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发生,使 间的竞争加强,差距拉大,矛盾加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也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都阻碍着多极合作时代的到来
人教版 历史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八单元 第 27 课 第 6 页 共 6 页 13 解析 第(1)问,言论出台的背景:结合材料一中的时间“1945 年 5 月 9 日”可知“战争 才刚刚开始”实际上指的是美苏关系将由同盟到冷战对抗,可结合二战即将胜利、美苏同 盟关系、美苏实力对比及其利益和矛盾等角度来归纳。这场“战争”即美苏冷战对抗,那 么美国的主要行动就容易回答了,答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和内容即可。第(2) 问,属于开放题,同意或不同意,均要举出多个史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言之成理, 论据与论点符合逻辑。若“同意”,可举出 21 世纪上半叶以来的史实来论证,如苏联解 体的影响、多极发展的表现和影响、世界的主题、冷战对抗教训的反思、科技革命的影响 等角度。若“不同意”,也要举出 21 世纪上半叶以来的史实来论证,如苏联解体,世界 从两极到美一超、当今一超多强并非已形成多极合作、当今世界的矛盾和地区冲突、新科 技革命对国际竞争的影响、经济区域化不利于多极合作等角度,注意要多角度,全面地论 述理由,不可只答一两点理由。 答案 (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即将结束;当时美苏实 力相对均衡;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逐渐激化。 行动: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扶持联邦德国等。 (2)同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多支力量崛起,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吸取冷战教训, 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新一轮技术革命发生,使国家间竞争由军事竞争转向经济、科技竞 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合作。因此,多极合作时代到来。 不同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 斯等多支力量崛起,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形成多极世界;美国 力图凭借实力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成为威胁和平的主要因素。原来 两极格局下隐藏的矛盾凸显,地区冲突不断。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发生,使国 家间的竞争加强,差距拉大,矛盾加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也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 都阻碍着多极合作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