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导学案 必修1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导学案 【重点讲解】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原因、条件极其影响 1.原因 (1)美国的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 的重点由强制日本执行战争赔偿转到扶植日本发展经济。①二战后 美国为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 战胜国。②1948年后: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返还已 拆迁的工业设备、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2)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④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②根 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60年池田内阁 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使日本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阶段。③ 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也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④以重、化工 业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和设备更新,引进大量先进技术, 积极发展电子、石化等高新产业。⑤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 号。 (3)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朝鲜战争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①美国在日本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从提供商品和劳务中得到大量“特 需收入。②西方国家为扩军备战掀起了采购物资热,为日本商品进入
必修 1 第 26 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导学案 必修 1 第 26 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导学案 【重点讲解】 一、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原因、条件极其影响 1.原因 (1)美国的扶植:1948 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 的重点由强制日本执行战争赔偿转到扶植日本发展经济。①二战后: 美国为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强制日本拆迁工业设备,赔偿 战胜国。②1948 年后: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返还已 拆迁的工业设备、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2)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①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②根 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60 年池田内阁 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使日本进入有计划的高速发展阶段。③ 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也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④以重、化工 业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和设备更新,引进大量先进技术, 积极发展电子、石化等高新产业。⑤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 号。 (3)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朝鲜战争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①美国在日本采购军火和给养,日本从提供商品和劳务中得到大量“特 需”收入。②西方国家为扩军备战掀起了采购物资热,为日本商品进入
世界市场提供了条件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条件 (1)经过战后的恢复和调整,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了战前水平。 (2)1956~1972年间经济高速发展。 (3)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影响 (1)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形成美、欧、日三 足鼎立的局面。 (2)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 治大国”的目标。 (3)使日美关系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原因、内容、特点极其意义 1.原因:赢得民族独立的亚非拉国家,还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新老 殖民主义和维护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在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状 态下,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也不愿介入他们之间的斗争,希望保持 中立;从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主张团结起来,相 互支持,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殖民主义势力的衰落和美苏对峙 格局为其形成、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2.兴起和形成:从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亚非国家主张相互团 结支持,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 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表示,不结盟国家决心共同努力
世界市场提供了条件。 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条件 (1)经过战后的恢复和调整,日本经济逐渐达到和超过了战前水平。 (2)1956~1972 年间经济高速发展。 (3)20 世纪 80 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影响 (1)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形成美、欧、日三 足鼎立的局面。 (2)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0 世纪80年代提出成为“政 治大国”的目标。 (3)使日美关系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原因、内容、特点极其意义 1.原因:赢得民族独立的亚非拉国家,还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新老 殖民主义和维护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在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状 态下,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也不愿介入他们之间的斗争,希望保持 中立;从 50 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主张团结起来,相 互支持,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殖民主义势力的衰落和美苏对峙 格局为其形成、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2.兴起和形成:从 50 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亚非国家主张相互团 结支持,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 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表示,不结盟国家决心共同努力
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标志着其正式形 成 3.内容:支持各国去争取和平,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 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 主要特点:推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5.意义: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构成一 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有力地冲击着 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多极化方向发展。 【难点分析】 、简述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 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 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二、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
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标志着其正式形 成。 3.内容:支持各国去争取和平,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 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主张建立 国际经济新秩序。 4.主要特点:推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5.意义: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构成一 支新的国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面貌;有力地冲击着 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多极化方向发展。 【难点分析】 一、简述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 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 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二、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
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 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 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 力越来越大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 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 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学法导航】 1.以建立欧洲联合的方式解决法德两国矛盾为例,对现代国际关系领 域中的热点,如:巴以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提出解决意见。 2.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记忆有关 的组织、机构名称,理解世界由美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史实依据。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 字资料的印证。 4.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 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 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成为在经 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 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 力越来越大。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 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 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学法导航】 1.以建立欧洲联合的方式解决法德两国矛盾为例,对现代国际关系领 域中的热点,如:巴以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等提出解决意见。 2.熟悉挑战美苏两极格局的政治经济力量发展壮大的史实,记忆有关 的组织、机构名称,理解世界由美苏两极对立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掌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史实依据。认识图片材料的价值及其与文 字资料的印证。 4.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 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 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热点追踪】 欧盟推出欧元债券方案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23日晚,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公布了该委员 会拟定的发行欧元“稳定债券"计划,以此作为欧债危机解决方案的一部 分内容。巴罗佐称,欧盟委员会还在针对欧元债券的细节展开进一步 辩论,并为推动欧元债券下一步工作设定日程表。欧盟希望在明年1 月8日之前收到对欧元债券的反馈意见。 【小资料】 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 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二战后初期,西欧许多政治家和经 济学家认为,为了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经济,增强与美国、苏联抗衡 的能力,西欧必须从消除贸易壁垒和其他经济发展障碍开始,首先从 经济上联合 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 年4月,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 共同体条约。1952年7月生效。1957年3月,上述六国又在罗马签订 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统称罗 马条约。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生效。至此,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 立。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确保商品自由流通的关税同盟以及在 经济的若干方面制定共同政策
【热点追踪】 欧盟推出欧元债券方案 北京时间 2011 年 11 月 23 日晚,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公布了该委员 会拟定的发行欧元“稳定债券”计划,以此作为欧债危机解决方案的一部 分内容。巴罗佐称,欧盟委员会还在针对欧元债券的细节展开进一步 辩论,并为推动欧元债券下一步工作设定日程表。欧盟希望在明年 1 月 8 日之前收到对欧元债券的反馈意见。 【小资料】 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 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二战后初期,西欧许多政治家和经 济学家认为,为了恢复和发展西欧各国经济,增强与美国、苏联抗衡 的能力,西欧必须从消除贸易壁垒和其他经济发展障碍开始,首先从 经济上联合。 1950 年 5 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 年 4 月,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 共同体条约。1952 年 7 月生效。1957 年 3 月,上述六国又在罗马签订 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统称罗 马条约。罗马条约于 1958 年 1 月生效。至此,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 立。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确保商品自由流通的关税同盟以及在 经济的若干方面制定共同政策
1965年4月,6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所属机构进行统一合并,统称欧洲 共同体。该条约于1967年7月生效,但3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 立的法人资格,有时以各自的名义活动。 1973年,爱尔兰、英国、丹麦正式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加入。 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 【同步训练】 1.二战后初期,面对国际地位下降的状况,西欧采取的策略是 A.依附于美国恢复经济B.与苏联进行全面对抗 C.加强内部联合D.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1951年,法国等六个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的组织,请问 它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联营D.欧洲国家联盟 3.欧共体成立时主要由以下哪些组织组成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欧洲货 币共同体 A.④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 A.进行社会改革B.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D.坚持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1965 年 4 月,6 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 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所属机构进行统一合并,统称欧洲 共同体。该条约于 1967 年 7 月生效,但 3 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 立的法人资格,有时以各自的名义活动。 1973 年,爱尔兰、英国、丹麦正式加入欧共体,1981 年,希腊加入。 1986 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 【同步训练】 1.二战后初期,面对国际地位下降的状况,西欧采取的策略是 A.依附于美国恢复经济 B.与苏联进行全面对抗 C.加强内部联合 D.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1951 年,法国等六个国家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国际性的组织,请问 它是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联营 D.欧洲国家联盟 3.欧共体成立时主要由以下哪些组织组成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欧洲货 币共同体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是 A.进行社会改革 B.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坚持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5.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中有利于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A.民主化改革B.高度重视科技 C.高度重视教育D.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6.20世纪80年代,居于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是 A.英国B.美国 C.联邦德国D.日本 7.欧共体、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格局最直接的影响是 A.使美苏两极格局发生动摇B.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 C.苏联的地位削弱D.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8.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同第三 世界崛起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①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召开②1955年召开亚非会议③1961年召开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④1962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A.④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以这 目标为行动纲领的会议是 A.亚非会议B.日内瓦会议 C.20世纪60年代的不结盟会议D.20世纪70年代的不结盟会议 10.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是 ①西欧国家走向联合②日本崛起③中国的振兴④不结盟运动蓬勃发
5.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中有利于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A.民主化改革 B.高度重视科技 C.高度重视教育 D.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6.20 世纪 80 年代,居于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是 A.英国 B.美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7.欧共体、日本的崛起,对世界格局最直接的影响是 A.使美苏两极格局发生动摇 B.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 C.苏联的地位削弱 D.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8.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同第三 世界崛起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①1945 年雅尔塔会议的召开②1955 年召开亚非会议③1961 年召开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④1962 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以这 一目标为行动纲领的会议是 A.亚非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20 世纪 60 年代的不结盟会议 D.20 世纪 70 年代的不结盟会议 10.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 是: ①西欧国家走向联合②日本崛起③中国的振兴④不结盟运动蓬勃发
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④②D.①②③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 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 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 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 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 1970年美日西德法国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378%945%101%65%100% 出口贸易152%69%122%64%100% 黄金外汇储备5.3%5.2%14.6%5.3%100% 材料三: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 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 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 发号施令。 一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此,它们
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50 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 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 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 年代中期以后,阿 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 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 1970 年美日西德法国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总产值 37.8%9.45%10.1%6.5%100% 出口贸易 15.2%6.9%12.2%6.4%100% 黄金外汇储备 5.3%5.2%14.6%5.3%100% 材料三:进入 70 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 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 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 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 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此,它们
在20世纪60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 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3)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C2.A3.B4.A5.C6.D7.D8.D9.D10.A 11.(1)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附。当时 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任何一个西欧国家都无力单独与之抗衡,必须联 合。1967年正式建立欧洲共同体。(2)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 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影响: 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 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 格局。(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在 20 世纪 60 年代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 20 世纪 7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 比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在政治上产生怎样的影响? (3)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1.C2.A3.B4.A5.C6.D7.D8.D9.D10.A 11.(1)西欧六国经济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对美国经济的依附。当时 美国经济实力雄厚,任何一个西欧国家都无力单独与之抗衡,必须联 合。1967 年正式建立欧洲共同体。(2)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西欧、日 本经济力量不断增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影响: 西欧、日本在政治上日益摆脱美国控制,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加强,严 重动摇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权地位,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 格局。(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必将导致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