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境监测 课堂讲授:32学时 实验:55学时 陈庆华 电话:68350277
课堂讲授:32学时 实验:55学时 陈庆华 电话:68350277
课程容 章次 内容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水体污染监测 第3章 土壤污染监测 第4章 大气污染监测 第5章 固体废物监测 第6章 生物污染监测 第7章 噪声监测 第8章 环境放射性监测 第9章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课程内容 章 次 内容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水体污染监测 第3章 土壤污染监测 第4章 大气污染监测 第5章 固体废物监测 第6章 生物污染监测 第7章 噪声监测 第8章 环境放射性监测 第9章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奥验闷容 土壤:As、Cr、Hg的测定;Pb、Cd、Cu、 Zn、Ni的联合测定 ≤水体:物理性质、DO、BOD5等的测定 大气:SO2、NOx、TSP等的测定、烟道 气的采集与分析 其他:植物Hg的测定、噪声的测量等
实 验 内 容 土壤:As 、Cr、Hg的测定;Pb、Cd、Cu、 Zn、Ni的联合测定 水体:物理性质、DO、BOD5等的测定 大气:SO2、NOx、TSP等的测定、烟道 气的采集与分析 其他:植物Hg的测定、噪声的测量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定义及对象 定义 y环境监测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 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 变化趋势。也可表示为用科学的方法监 测和测定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 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定义及对象 一、定义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 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 变化趋势。也可表示为用科学的方法监 测和测定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 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
监测过程 1、监测方案制订 2、过程: 发现问题→按标准制定监测方案→样品采集→运 测试一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按标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监测对象 1、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称环境 质量状况 2、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或 称污染源 3、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二、监测过程 1、监测方案制订 2、过程: 发现问题→按标准制定监测方案→样品采集→运 送保存(处理样品)→按标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三、监测对象 1、 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或称环境 质量状况 2、 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或 称污染源 3、 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第二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 目的 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 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 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按监测目的或监测任务划分 1、政府授权的公益型环境监测:是目前 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监测站主要职责,具体 可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性监测以及 研究性监测
第二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 一、目的 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 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 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按监测目的或监测任务划分 1、政府授权的公益型环境监测:是目前 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监测站主要职责,具体 可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性监测以及 研究性监测
2、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咨 询性监测,为科研机构、生产单位等提供服务性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或对象分类 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 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 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监测等。 (三)按专业部门分类 可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又可分为: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等 四)按监测区域分类 1、厂区监测 2、区域监测
2、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咨 询性监测,为科研机构、生产单位等提供服务性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或对象分类 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 生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 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生监测等。 (三)按专业部门分类 可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又可分为: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等。 (四)按监测区域分类 1、厂区监测 2、区域监测
第三节环境监测特点及技术概述 环境监测的发展 1、环境监测发展的三个阶段 1)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发展阶段或被 动监测阶段 2)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展阶段或主动监 测、目的监测阶段 3)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发展阶段或自 动监测阶段
第三节 环境监测特点及技术概述 一、环境监测的发展 1、环境监测发展的三个阶段 1)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发展阶段或被 动监测阶段 2)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展阶段或主动监 测、目的监测阶段 3)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发展阶段或自 动监测阶段
2、发展趋势 ①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 ②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 ③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 ④由污染物成分分析发展到化学形态分析 ⑤仪器的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 第四节环境监测主要方法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要求:准确、灵敏、选择 性好、简便适用、方法标准化
2、发展趋势 ① 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 ② 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 ③ 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 ④由污染物成分分析发展到化学形态分析; ⑤仪器的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 第四节 环境监测主要方法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要求:准确、灵敏、选择 性好、简便适用、方法标准化
化学分析法 1、重量法 缺息8操作麻烦,对低浓度污染物时误差较大。 遇用航围:大气中总悬浮颗粒、降尘量、烟尘 生产性粉尖受水中悬浮固体、残渣、油类、硫酸 盐、二氧化硅等的测定 2、容量法 优点8操作方便、快速、淮确度高、应用范围广 费用低,应用较多 缺点8灵敏度不够高,对于测定浓度太低的污染物 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遇用围:水中的酸碱度、NH3N、COD、BOD DQ、Cr6、硫离子、氰化物、氯化物、硬度、酚 等的测定,及废气中铅的测定
一、 化学分析法 1、重量法 缺点:操作麻烦,对低浓度污染物时误差较大。 适用范围:大气中总悬浮颗粒、降尘量、烟尘、 生产性粉尘及废水中悬浮固体、残渣、油类、硫酸 盐、二氧化硅等的测定。 2、容量法 优点: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度高、应用范围广、 费用低,应用较多 缺点:灵敏度不够高,对于测定浓度太低的污染物, 也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适用范围:水中的酸碱度、NH3-N、COD、BOD、 DO、Cr6+、硫离子、氰化物、氯化物、硬度、酚 等的测定,及废气中铅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