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N 课题:《荷》专题1主备人:周春雷审核人:梁晓红 教学目标 1.欣赏荷花的美,了解荷的有关知识。 2.学习咏荷诗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欣赏和想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欣赏和想像古诗文中荷的意蕴美。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出示的谜语,并结合自己对荷花的印象,口头描述一下荷花(1~2 名学生)。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荷花的了解。(提示:可从荷花的别名、组 成部分、种类、成语、诗文等角度入手。) 【目标展示】 1.欣赏荷花的美,了解荷的有关知识 2.学习咏荷诗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欣赏和想像能力 【导入新课】 出示谜语: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荷的内容。 揭示课题:专题《荷》 【新知研习】 (一)赏荷: 1.打开本册教科书彩图第一页,欣赏荷叶、荷花、莲蓬和莲藕组成的“彩莲图” 2.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 3.欣赏视频《都市花影一荷花》。 (二)说荷: 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 多年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 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 种子卵形。 (2)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 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 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3)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 都可以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4)荷花和佛教的关系: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走进寺庙, 随处可见莲花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称为“西方三 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 花,有的脚踏莲花,或向人间抛撒莲花(如天女)。 (三)咏荷 1.荷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并赞美的对象,许多人文墨客都为之挥毫泼墨。你知道 哪些诗词? 例如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 课题:《荷》专题 1 主备人:周春雷 审核人:梁晓红 一、教学目标 1.欣赏荷花的美,了解荷的有关知识。 2.学习咏荷诗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欣赏和想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和想像古诗文中荷的意蕴美。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出示的谜语,并结合自己对荷花的印象,口头描述一下荷花(1~2 名学生)。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谈谈对荷花的了解。(提示:可从荷花的别名、组 成部分、种类、成语、诗文等角度入手。) 【目标展示】 1.欣赏荷花的美,了解荷的有关知识。 2.学习咏荷诗文,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欣赏和想像能力。 【导入新课】 出示谜语:一个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荷的内容。 揭示课题:专题《荷》 【新知研习】 (一)赏荷: 1. 打开本册教科书彩图第一页,欣赏荷叶、荷花、莲蓬和莲藕组成的“彩莲图”。 2.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 3.欣赏视频《都市花影—荷花》。 (二)说荷: 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 多年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 6 至 9 月,单生于花梗 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 种子卵形。 (2)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 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 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3)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 都可以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4)荷花和佛教的关系: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走进寺庙, 随处可见莲花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慈眉善目;称为“西方三 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 花,有的脚踏莲花,或向人间抛撒莲花(如天女)。 (三)咏荷: 1.荷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并赞美的对象,许多人文墨客都为之挥毫泼墨。你知道 哪些诗词? 例如:
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静乱世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夏韦太守良宰》) 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风荷举(宋→周邦彦) ④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宋·李清照)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 ⑥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白居易《长恨歌》) 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有关荷的诗句也不少,预习过的同学会发现,我们的课本中也有 不少咏荷诗句吧?下面请同学翻开课本到213页,看看课本上的五首诗: ①边读边想象,并用生动语言描述诗意 ②这五首咏荷诗描写的侧重点是什么?分别写出了荷的什么样的特征? ③诗人借助荷分别要言什么样的“志”? ④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放声朗读,并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话,说说喜欢的理由。(欣 赏角度:词句的优美、荷的品性、诗的意境、抒发的情感、诗的表现手法、给人的启发 学生可结合215页的简评来答,教师适当指导。) 3.学生当堂诵读五首诗。 【归纳总结】 检查背诵情况。 【拓展实践】 班级举行咏荷诗诵读竞赛。 【预习指导】 预习《爱莲说》,掌握基本实词、虚词。 四、板书设计 《荷》专题 赏荷 说荷 咏荷 五、教学反思
①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静乱世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夏韦太守良宰》) 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宋•周邦彦) ④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宋•李清照) ⑤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 ⑥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 (白居易《长恨歌》) 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有关荷的诗句也不少,预习过的同学会发现,我们的课本中也有 不少咏荷诗句吧?下面请同学翻开课本到 213 页,看看课本上的五首诗: ①边读边想象,并用生动语言描述诗意。 ②这五首咏荷诗描写的侧重点是什么?分别写出了荷的什么样的特征? ③诗人借助荷分别要言什么样的“志”? ④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放声朗读,并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话,说说喜欢的理由。(欣 赏角度:词句的优美、荷的品性、诗的意境、抒发的情感、诗的表现手法、给人的启发…… 学生可结合 215 页的简评来答,教师适当指导。) 3.学生当堂诵读五首诗。 【归纳总结】 检查背诵情况。 【拓展实践】 班级举行咏荷诗诵读竞赛。 【预习指导】 预习《爱莲说》,掌握基本实词、虚词。 四、板书设计 《荷》专题 赏荷 说荷 咏荷 五、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课题:《荷》专题2主备人:周春雷审核人:梁晓红 教学目标 1.阅读咏荷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对荷文化的领悟能力。 2.通过议荷,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阅读咏荷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对荷文化的领悟能力。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检查《爱莲说》背诵及注释中的实词虚词。 【目标展示】 1.阅读咏荷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对荷文化的领悟能力。 2.通过议荷,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有关荷的诗国度里遨游了一番,让我们受益匪浅,其实,中华五千年灿烂 文化中,除诗词外,一些文质兼佳的咏荷文章也为后人所传颂 【新知研习】 (一)读荷: 1.朗读《爱莲说》。 下面再看看课本216页的《爱莲说》,请同学们对照注释朗读,说说你最喜欢哪句并说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 NO. 课题:《荷》专题 2 主备人:周春雷 审核人:梁晓红 一、教学目标 1.阅读咏荷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对荷文化的领悟能力。 2.通过议荷,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阅读咏荷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对荷文化的领悟能力。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检查《爱莲说》背诵及注释中的实词虚词。 【目标展示】 1.阅读咏荷的文章,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对荷文化的领悟能力。 2.通过议荷,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有关荷的诗国度里遨游了一番,让我们受益匪浅,其实,中华五千年灿烂 文化中,除诗词外,一些文质兼佳的咏荷文章也为后人所传颂。 【新知研习】 (一)读荷: 1.朗读《爱莲说》。 下面再看看课本 216 页的《爱莲说》,请同学们对照注释朗读,说说你最喜欢哪句并说
明理由 如:“予独爱莲之岀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句话是从哪些方面赞美荷花的呢? (提示:从精神、品质两个方面考虑) 2.我们看到,这么普通的一种植物,却被周敦颐等一批古代文人赋予了那么高尚的品 格,而现当代的文人们也纷纷吟咏它。再来看一段写荷叶的文字:朱自清《荷塘月色》(节 选),请同学们来赏析。《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 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爱莲说》中,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荷塘月 色》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展示了荷花的美丽。无独有偶,叶圣陶先生的《荷花》 中,也向我们展示了荷花的另一方面美,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 《荷花》(节选) 叶圣陶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 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 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学生谈阅读体会) 3.学生阅读专题中其他几篇咏荷的文章《荷花飘香北海夜》、《爱藕说》、《我爱莲有实》 等,小组合作探究议荷的几个问题。 (二)议荷 1.荷花还有那些名称?专题中的选文和资料都写出了荷花各部分的哪些特点?说明了 荷的那些价值 2.周敦颐的文章中说“”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他为什么独爱莲? 世上还有人爱竹,爱梅,爱松柏。这些植物没有意识,可是人们为什么会称颂它们具有隐逸、 清高、正直、坚强等人类才有的品格呢? 3.古今文人墨客多看重荷的观赏价值,李渔的芙蕖却写出了新意,这个新意是什么?李 渔说的芙蕖之可人处有哪些?可目、可鼻、可人之口,各指莲的哪部分作用?对于莲人们都 发表了不同的议论,抒发了不同的感受,这说明了什么? 4.《荷花飘香北海夜》、《爱藕说》、《我爱莲有实》三篇文章各是从什么侧面来咏莲的? 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点? 各小组自选二到三个议题进行合作探究。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提示总结 【归纳总结】 第一题:荷的别称和特点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出或稍加归纳:关于荷的价值,总的来说 可以概括为精神的和物质的(或实用的)两方面。(三)反馈交流 第二题:这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问题,让学生懂得,文学形象常常借助于客观表 象表现主观感情。作者往往寄情于物,借物抒情,所以他们笔下的物往往就是他们主观思想 感情的反映,也是价值观的体现。 第三题:因为人们的身世处境、生活经验、思想修养、艺术素养、情感态度、愿望追
明理由。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这句话是从哪些方面赞美荷花的呢? (提示:从精神、品质两个方面考虑) 2.我们看到,这么普通的一种植物,却被周敦颐等一批古代文人赋予了那么高尚的品 格,而现当代的文人们也纷纷吟咏它。再来看一段写荷叶的文字:朱自清《荷塘月色》(节 选),请同学们来赏析。《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 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爱莲说》中,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荷塘月 色》中,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展示了荷花的美丽。无独有偶,叶圣陶先生的《荷花》 中,也向我们展示了荷花的另一方面美,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 《荷花》(节选) 叶圣陶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 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 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学生谈阅读体会) 3.学生阅读专题中其他几篇咏荷的文章《荷花飘香北海夜》、《爱藕说》、《我爱莲有实》 等,小组合作探究议荷的几个问题。 (二) 议荷 1.荷花还有那些名称?专题中的选文和资料都写出了荷花各部分的哪些特点?说明了 荷的那些价值? 2.周敦颐的文章中说“”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他为什么独爱莲? 世上还有人爱竹,爱梅,爱松柏。这些植物没有意识,可是人们为什么会称颂它们具有隐逸、 清高、正直、坚强等人类才有的品格呢? 3.古今文人墨客多看重荷的观赏价值,李渔的芙蕖却写出了新意,这个新意是什么?李 渔说的芙蕖之可人处有哪些?可目、可鼻、可人之口,各指莲的哪部分作用?对于莲人们都 发表了不同的议论,抒发了不同的感受,这说明了什么? 4.《荷花飘香北海夜》、《爱藕说》、《我爱莲有实》三篇文章各是从什么侧面来咏莲的? 它们又有什么共同点? 各小组自选二到三个议题进行合作探究。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提示总结。 【归纳总结】 第一题:荷的别称和特点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出或稍加归纳;关于荷的价值,总的来说 可以概括为精神的和物质的(或实用的)两方面。(三)反馈交流 第二题:这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问题,让学生懂得,文学形象常常借助于客观表 象表现主观感情。作者往往寄情于物,借物抒情,所以他们笔下的物往往就是他们主观思想 感情的反映,也是价值观的体现。 第三题:因为人们的身世处境、生活经验、思想修养、艺术素养、情感态度、愿望追
求,以及感染力、想像力、理解力是不同的。总的说来,就是人的个性是不同的, 第四题:分别写莲花、莲藕和莲子;共同点:借物抒情,从精神方面体现了人文关怀。 【拓展实践】 写荷:通过你自己的观察、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以荷喻理或咏荷抒情的文章,和同学们 交流 【预习指导】 预习《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四、板书设计 《荷》专题 读荷 议荷 写荷 五、教学反思
求,以及感染力、想像力、理解力是不同的。总的说来,就是人的个性是不同的。 第四题:分别写莲花、莲藕和莲子;共同点:借物抒情,从精神方面体现了人文关怀。 【拓展实践】 写荷:通过你自己的观察、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以荷喻理或咏荷抒情的文章,和同学们 交流。 【预习指导】 预习《诵读欣赏 七子之歌》。 四、板书设计 《荷》专题 读荷 议荷 写荷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