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县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制卷人:陈如林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 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 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 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 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 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 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 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 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 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 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 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 民族的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 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 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 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 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 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 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 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 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 化。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 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 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 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 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应当认识到, 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 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 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 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 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 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 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湖南省邵东县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制卷人:陈如林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 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 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 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 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 同。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 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 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 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在经济全 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 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 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 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 民族的根脉。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 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 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 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 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 而且将导致民 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一 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这有利于 西方国家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正 因如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才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 企图让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消融在单一西方文化中,实现西方文化全球 化。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危害甚大。借助国际经济、科技、教育、 影视、传媒、艺术等交流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而且 强力输出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和图书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 是青年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把西方文化奉为更先进、更高 级的文化样式,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应当认识到, 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目的是要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 值观的全球渗透,以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当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走上发展快车道,多个发展中心在世界不同区域逐渐 形成,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新态势。进入新时代,我们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 化自信,廓清“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 积极同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对话,在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中展现中华 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和 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 的背景。 B.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危害性的体现 C.“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 球化。 D.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 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 性的建议。 B.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 性危害性 C.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 者深度思考 D.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 致的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 失去了灵魂。 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 世界的共同尺度。 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 其它文化,那将是灾难性的 D.如果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就可以有 效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不速之客(梁晓声) 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1985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 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老师,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 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 在北京玩几天吧!他笑了摇头:那可不行。只有半个月假。在沧州住三五天,还 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 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我父亲在天 津站上车找我。我们一起去沧州。 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 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人中,有不少父子 兵。别人以为,父子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其实不尽然。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 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 他问我: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我说:记得,那个下了班就抱着吉它弹起 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小伙子,对不对?他说:对。就是他。人们都说我俩长 得像双胞胎。但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怔,不知道小侯为什么死,更不知和到沧 州去探望奶奶之间有什么联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经济、科技的全球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这是“文化全球化”产生 的背景。 B.通过交流互动输出物质、文化产品是 “文化全球化”的欺骗性危害性的体现。 C.“文化全球化”将趋同消融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它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全 球化。 D.西方国家借助扩张垄断资本与渗透价值观鼓吹“文化全球化”,以攫取更多 利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阐述了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思想渗透下中国应持有的立场,并提出了建设 性的建议。 B.文章着重从经济与文化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并阐述文化全球化推行的欺骗 性危害性。 C.文章采用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有力,逻辑严密,体现作 者深度思考。 D.文章从产生背景、影响、本质、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全球化这一伪命题作了细 致的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与风俗习惯时,这个民族等于 失去了灵魂。 B.西方国家极力宣扬“文化全球化”是基于利益的驱使,并力图使它成为整个 世界的共同尺 度。 C.世界应是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如果以单一文化为取向,不能兼容反而消融 其它文化, 那将是灾难性的。 D.如果我们能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自主性,就可以有 效抵制西方 文化的渗透和扩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不速之客(梁晓声) 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 1985 年在新疆认识的一位青年石油工人。 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老师,我想住在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 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上一面,你住下, 在北京玩几天吧!他笑了摇头:那可不行。只有半个月假。在沧州住三五天,还 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 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奶奶。我父亲在天 津站上车找我。我们一起去沧州。 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 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人中,有不少父子 兵。别人以为,父子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其实不尽然。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 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 他问我: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我说:记得,那个下了班就抱着吉它弹起 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小伙子,对不对?他说:对。就是他。人们都说我俩长 得像双胞胎。但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怔,不知道小侯为什么死,更不知和到沧 州去探望奶奶之间有什么联系
他吸了两口烟,说: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的, 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人们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 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他父亲是胜利油田的一位 老工人,父子俩九年没见面了。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希望可以在兰 州站见上一面。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可以叙叙父子情。队友们传看了那封 信,都哭了。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自然而然的,大家将目 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 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 出破绽,把小侯遗物中的他父亲的一张照片交给我 在车站,他望着我,我望着他。过了好一阵儿,他问我:儿子,是你么?我说: 爸,是我啊! 我和那人就拥抱在一起。我忍不住哭了,仿佛我们真的九年没见过面了。他也落 泪了。 我们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都不停地吸着烟。聊了一会儿之后, 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我的照片,也就是小侯的照片,低头看看照片又 看看我,犹豫好一阵儿,终于单刀直入的问:小伙子,别演戏了。说吧,你为什 么冒充我儿子? 我无奈,只有老实交待。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我肩上,说:儿子,不, 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既然你老实交待了,那么我也老实交待吧。 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和你一样,我也是被大家 推选出来,经领导批准,专为完成这一项任务的。 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 列车即将启动,我们不得不都站起。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彼此约定要常往家里 写信。 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他的伯父婶子们住在沧州乡下。一周前,我收到 了老孟,也就是当年冒充小侯父亲那个人写给我的信。信上说,小侯八十三岁双 目失明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孙子,想得整天磨磨叨叨的。老孟在信中跟我 商量,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在归天之前,和儿子、孙子, 团圆上几天。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钱,就节省几元钱吧! 唉。这些石油人哪!怎么是这么奇特的人啊! 我流下了泪,默默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浆,递给他,诚挚地说 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 4.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速之客”本略带贬义,小说以此为题,题目与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唉,这些石油人哪!”是作者对石油工人家国情怀的慨叹,表现了作者深 沉的赞颂之情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是因为“我”作为关键性人物,能直接抒情,增强 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D.小说语言质朴平实,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鲜明的纪实风格。 5.小说在形象上比较特别,它不是塑造鲜明的个体形象,而是刻画了石油工人 的群体形象,请根据小说内容,概括这个群体的形象特点。(6分)
他吸了两口烟,说: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的, 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人们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 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他父亲写给他的。他父亲是胜利油田的一位 老工人,父子俩九年没见面了。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希望可以在兰 州站见上一面。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可以叙叙父子情。队友们传看了那封 信,都哭了。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自然而然的,大家将目 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我冒充小侯一次。 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 出破绽,把小侯遗物中的他父亲的一张照片交给我。 在车站,他望着我,我望着他。过了好一阵儿,他问我:儿子,是你么?我说: 爸,是我啊! 我和那人就拥抱在一起。我忍不住哭了,仿佛我们真的九年没见过面了。他也落 泪了。 我们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都不停地吸着烟。聊了一会儿之后, 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我的照片,也就是小侯的照片,低头看看照片又 看看我,犹豫好一阵儿,终于单刀直入的问:小伙子,别演戏了。说吧,你为什 么冒充我儿子? 我无奈,只有老实交待。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我肩上,说:儿子,不, 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既然你老实交待了,那么我也老实交待吧。 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和你一样,我也是被大家 推选出来,经领导批准,专为完成这一项任务的。 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 列车即将启动,我们不得不都站起。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彼此约定要常往家里 写信。 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他的伯父婶子们住在沧州乡下。一周前,我收到 了老孟,也就是当年冒充小侯父亲那个人写给我的信。信上说,小侯八十三岁双 目失明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孙子,想得整天磨磨叨叨的。老孟在信中跟我 商量,无论怎样,也应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在归天之前,和儿子、孙子, 团圆上几天。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钱,就节省几元钱吧! 唉。这些石油人哪!怎么是这么奇特的人啊! 我流下了泪,默默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浆,递给他,诚挚地说: 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 4.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速之客”本略带贬义,小说以此为题,题目与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唉,这些石油人哪!”是作者对石油工人家国情怀的慨叹,表现了作者深 沉的赞颂之情。 C.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是因为“我”作为关键性人物,能直接抒情,增强 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D.小说语言质朴平实,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鲜明的纪实风格。 5.小说在形象上比较特别,它不是塑造鲜明的个体形象,而是刻画了石油工人 的群体形象,请根据小说内容,概括这个群体的形象特点。(6 分)
6.“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有人说这一情节 完全可以删去,因为没有这一情节不影响小说的表现力;也有人说要保留这一情 节,因为正是这一情节使小说更具震撼力。你认为有必要保留这一情节吗?请结 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 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知识发 现和远程服务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 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共同提供 以产检为例,孕妇怀孕期间需要进行数次产检,通常需要反复从家里到医院检查, 实际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借助仪器完成如 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 可,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 出检查报告。 香港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倪明选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 比,智慧医疗具备多个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 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电信运营商多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将其视为全新 的盈利增长点。 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现行 政策按医院审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同时目前还存在对个 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保护的缺失。 (摘编自《中国证券报》戴小河《智慧医疗产业步入启动期,细分领域龙头初 现》) 材料二: 20102016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我品强塔蚁一思出 35% 25% 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6.“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有人说这一情节 完全可以删去,因为没有这一情节不影响小说的表现力;也有人说要保留这一情 节,因为正是这一情节使小说更具震撼力。你认为有必要保留这一情节吗?请结 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 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知识发 现和远程服务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 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共同提供。 以产检为例,孕妇怀孕期间需要进行数次产检,通常需要反复从家里到医院检查, 实际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借助仪器完成如 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 可,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 出检查报告。 香港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倪明选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相 比,智慧 医疗具备多个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 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电信运营商多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将其视为全新 的盈利增长点。 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现行 政策按医院审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同时目前还存在对个 人电子健康档案信息 保护的缺失。 (摘编自《中国证券报》戴小河《智慧医疗产业步入启动期,细分领域龙头初 现》) 材料二 :
材料三: 不久前,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医生利用 维可视化系统,为一个7岁小女孩成功切除了一个巨大的肝母细胞瘤。因肿 瘤与周围脏器紧密纠缠,手术的难度非常大。“切多了,孩子很可能大出血,下 不了手术;切少了,短期内肿瘤就会复发。”中心副主任陈亚进说,现有的电子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I0扫描技术,都只能表达某一界面的解剖 信息,医生们只能凭经验由多幅二维图像去“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几 何关系。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医生完整切除病灶,病人也从中获得更 多信息。最后,陈亚进为这名女童切下了一个直径为15厘米、重达1.4公斤 的肿瘤,出血少于200毫升,达到精准微创的效果。 (摘编自新华社《未来大家会怎么看病?告诉你些医疗“黑科技”》) 材料四: 8月19日,在湖南某大学举办的第20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 讨会上,一款被称为“大超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惊艳“亮相”:100 份病历的导入和批量诊断总共只需要4.8秒,单个病例仅需0.05秒,“大超 人”利用“临床大数据+超级计算+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IPAD和病人交互,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査单,检査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 出具诊断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 最终人工智能和医生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 456分!11月6日晚,2017年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合格线一公布, 某信息机器人“智医助理”以超出分数线(360分)96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 甚至是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评测的机器人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医疗界的“阿尔法狗”真的来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患者数据是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依靠大 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知识发现。 B.医疗界的阿尔法狗 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不仅检查速度惊 人,且和医生的诊断结论几近一致。 C.三维可视化系统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弥补了以往医生只能凭经验构想病灶 与其周围组织几何关系的不足。 D.由“2010-2016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统计表”可知,中国医疗信息化 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则逐年递减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这说明中国的 智慧医疗产业模式目前仍没有成熟。 B.材料二说明,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资金规模逐年扩大,但各年增长率数据显 示,中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
材料三: 不久前,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医生利用 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一个 7 岁小女孩成功切除了一个巨大的肝母细胞瘤。因肿 瘤与周围脏器紧密纠缠,手术的难度非常大。“切多了,孩子很可能大出血,下 不了手术;切少了,短期内肿瘤就会复发。”中心副主任陈亚进说,现有的电子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IO 扫描技术,都只能表达某一界面的解剖 信息,医生们只能凭经验由多幅二维图像去“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几 何关系。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医生完整切除病灶,病人也从中获得更 多信息。最后,陈亚进为这名女童切下了一个直径为 15 厘米、 重达 1.4 公斤 的肿瘤,出血少于 200 毫升,达到精准微创的效果。 (摘编自新华社《未来大家会怎么看病?告诉你些医疗“黑科技”》) 材料四: 8 月 19 日,在湖南某大学举办的第 20 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 讨会上,一款被称为“大超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惊艳“亮相” :100 份病历的导入和批量诊断总共 只需要 4.8 秒,单个病例仅需 0.05 秒,“大超 人”利用“临床大数据+超级计算+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 IPAD 和病人交互,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 出具诊断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 最终人工智能和医生的诊断结 论一致度达到 98%。 456 分!11 月 6 日晚,2017 年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合格线一公布, 某信息机器人“智医助理”以超出分数线(360 分)96 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 甚至是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评测的机器人。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医疗界的“阿尔法狗”真的来了》)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患者数据是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依靠大 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知识发现。 B.医疗界的阿尔法狗——“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不仅检查速度惊 人,且和医生的诊断结论几近一致。 C.三维可视化系统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弥补了以往医生只能凭经验构想病灶 与其周围组织几何关系的不足。 D.由“2010-2016 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统计表”可知,中国医疗信息化 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增长率则逐年递减。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这说明中国的 智慧医疗产业模式目前仍没有成熟。 B.材料二说明,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资金规模逐年扩大,但各年增长率数据显 示,中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
C.精准、微创一直是外科手术的追求,材料三说明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的 应用,使这一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 D.“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生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98%,起决定作用的 是临床数据,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9.与传统医疗相比,智慧医疗有哪些显著优势?请结合上述材料加以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 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 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 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 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日:“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 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 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 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日:“子孙冀及君 时颇立产业,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 为广言此计,广日: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 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贏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 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 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飧其赐,以尽吾余日, 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节选自《汉书·疏广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 人齐/ B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 人齐/ C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 凡人齐/ D.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 与凡人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精准、微创一直是外科手术的追求,材料三说明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的 应用,使这一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 D.“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生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 98%,起决定作用的 是临床数据,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9.与传统医疗相比,智慧医疗有哪些显著优势?请结合上述材料加以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 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 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 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 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日:“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 天之道’也。今仕官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 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 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 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日:“子孙冀及君 时颇立产业,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 为广言此计,广日: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 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 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 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飧其赐,以尽吾余日, 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节选自《汉书•疏广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 人齐/ B 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 人齐/ C 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 凡人齐/ D.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 与凡人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八《春秋》: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B太傅:朝廷的辅佐大臣或君王的老师。如贾谊曾任长沙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 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C“昆,兄也”,所以“昆弟”就指兄弟,也可以比喻亲密友好。文中是后一种 意思。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 “致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广自幼勤学,深明《春秋》。他自幼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在家乡教授子弟, 连远方之人也来向他求学,后成为皇太子师傅 B疏广功成名就,及时隐退。皇太子初学有成,疏广认为已经宦成名立,要求疏 受一起归老故乡,否则以后肯定会后悔。 C疏广回归故里,纵情宴饮。他认为自己的金钱为朝廷所赐:应当自己用来颐养 天年,回归故里之后,每’日请亲朋故友宴饮娱乐 D.疏广思虑深远,族人悦服。他希望子孙自食其力,认为只要子孙勤力劳作就 可以衣食无忧,与平常人一样。族人对此心悦诚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 译 文 译文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注]诗人题注: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雨,父老云:“今岁又熟矣!”太城: 成都。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
八《春秋》: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B 太傅:朝廷的辅佐大臣或君王的老师。如贾谊曾任长沙王的老师,故封为太傅。 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C“昆,兄也”,所以“昆弟”就指兄弟,也可以比喻亲密友好。文中是后一种 意思。 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 “致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疏广自幼勤学,深明《春秋》。他自幼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在家乡教授子弟, 连远方之人也来向他求学,后成为皇太子师傅。 B 疏广功成名就,及时隐退。皇太子初学有成,疏广认为已经宦成名立,要求疏 受一起归老故乡,否则以后肯定会后悔。 C 疏广回归故里,纵情宴饮。他认为自己的金钱为朝廷所赐:应当自己用来颐养 天年,回归故里之后,每’日请亲朋故友宴饮娱乐。 D.疏广思虑深远,族人悦服。他希望子孙自食其力,认为只要子孙勤力劳作就 可以衣食无忧,与平常人一样。族人对此心悦诚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 译 文: (2)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译 文: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 范成大 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路逢田翁有好语,竞说宿来三尺雨。 行人虽去亦伸眉,翁皆好住莫相思。 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注]诗人题注:西蜀夏旱,未行前数日连得雨,父老云:“今岁又熟矣!”太城: 成都。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离别难舍之情,也突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 B.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 C.第五、六句写诗人的高兴及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 了 D.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 15.请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6分) (1)杜甫在《登高》中,以“ 两句,道出了自身之苦和国恨之悲,表达了忧 国伤时的情怀。 2)《逍遥游》中指出 ,然后 用具体事例说,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3)苏轼《赤壁赋》一文中, ”两句,表达了自然与人类没有穷尽、永恒 不变的哲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每一个生命,甚至每一个小小的细胞中,都包含着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庄子道,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亚原子世界 的精度和深远宇宙的广度通过量子力学的理论融会贯通,庄子的思想竟与现代科 学暗自相合,不得不 探索广袤宇宙的星辰大海和研究精巧的细胞内原子运行规律是人类扩展认知的 两个基本方向。人们一方面用空间天文卫星来观测大尺度时空维度中的奇观,另 方面也运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来探索细胞内部微观世界各式各样复杂而又精巧 的结构。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细胞内部丰富的物质结构和有序的协调机制 令人 。据估计,一个普通的动 物细胞内,各类蛋白质分子机器的总数超过十的十二到十三次方数量级,其它各 类功能性的小分子更是 这些 大大小小的生物分子或穿梭于各种功能迥异的细胞器之间,或锚定于某一特定的 膜结构浮游其上,如果化身为一个原子置于其间,( )。即 便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限制,从物质代谢 到能量供应,再到细胞分裂、分化、自噬等整体水平上的行为,无不 是 ,其中的奥妙令人神往。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啧喷称奇 叹为观止 不计其数 井井 有条 B.交口称誉 叹为观止 不胜枚举 顺理 成章 C.啧啧称奇 望洋兴叹 不胜枚举 井井 有条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第一联写诗人将要远行,与田父离别难舍之情,也突出为秋苗未栽种而忧苦。 B.第四句中的“竞”字,写出田翁们争着告诉诗人昨晚下了一场大雨的喜悦。 C.第五、六句写诗人的高兴及原因:田翁们不必再为收成愁虑,可以安心生活 了。 D.全诗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心之情。 15.请赏析最后一联“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的精妙之处。(6 分) (1)杜甫在《登高》中,以“ _________ ,____ _____ ”两句,道出了自身之苦和国恨之悲,表达了忧 国伤时的情怀。 (2)《逍遥游》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_”,然后 用具体事例说,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3)苏轼《赤壁赋》一文中,“_________ ,__ _______ ”两句,表达了自然与人类没有穷尽、永恒 不变的哲理。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每一个生命,甚至每一个小小的细胞中,都包含着一个无穷无尽的宇宙。庄子道,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亚原子世界 的精度和深远宇宙的广度通过量子力学的理论融会贯通,庄子的思想竟与现代科 学暗自相合,不得不 。 探索广袤宇宙的星辰大海和研究精巧的细胞内原子运行规律是人类扩展认知的 两个基本方向。人们一方面用空间天文卫星来观测大尺度时空维度中的奇观,另 一方面也运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来探索细胞内部微观世界各式各样复杂而又精巧 的结构。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细胞内部丰富的物质结构和有序的协调机制 令人 。据估计,一个普通的动 物细胞内,各类蛋白质分子机器的总数超过十的十二到十三次方数量级,其它各 类功能性的小分子更是 。这些 大大小小的生物分子或穿梭于各种功能迥异的细胞器之间,或锚定于某一特定的 膜结构浮游其上,如果化身为一个原子置于其间,( )。即 便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限制,从物质代谢 到能量供应,再到细胞分裂、分化、自噬等整体水平上的行为,无不 是 ,其中的奥妙令人神往。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啧喷称奇 叹为观止 不计其数 井井 有条 B.交口称誉 叹为观止 不胜枚举 顺理 成章 C.啧啧称奇 望洋兴叹 不胜枚举 井井 有条
D.交口称誉 望洋兴叹 不计其数 顺理 成章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物质结构尽管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控制 B.虽然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控制 C.物质结构虽然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调 D.尽管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调控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奇景瀚如星海,会令你慨叹它的壮阔 B.这壮阔的奇景瀚如星海,一定会令你慨叹。 C.你一定会慨叹这奇景如此壮阔,瀚如星海。 D.你一定会慨叹如此壮阔的奇景,瀚如星海。 20.下面一则通知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通知 为更好地照顾到全校师生的就餐需要,学校后勤部打算在国庆期间对餐卡充值系 统进行升级。请广大师生于9月30日前与后勤部联系,退出卡中剩余的钱,并 拿走新的餐卡。请大家相互转告, 后勤管理处 2018年9月5日 (1)将 修改为 (2)将 修改为 (3)将 修改为 (4)将 修改为 (5)将 修改为 21.下面是“素质教育冰山模型”图,请把这个模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素质教育冰山模型 技能 知识 行为范式(习惯) 性素质L 海平面 思考模式(思维) 信念系统(心态) 信念价值规条
D.交口称誉 望洋兴叹 不计其数 顺理 成章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物质结构尽管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控制 B.虽然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控制 C.物质结构虽然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调 D.尽管物质结构纷繁复杂,但细胞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精细的调控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奇景瀚如星海,会令你慨叹它的壮阔。 B.这壮阔的奇景瀚如星海,一定会令你慨叹。 C.你一定会慨叹这奇景如此壮阔,瀚如星海。 D.你一定会慨叹如此壮阔的奇景,瀚如星海。 20.下面一则通知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 通知 为更好地照顾到全校师生的就餐需要,学校后勤部打算在国庆期间对餐卡充值系 统进行升级。请广大师生于 9 月 30 日前与后勤部联系,退出卡中剩余的钱,并 拿走新的餐卡。请大家相互转告, 后勤管理处 2018 年 9 月 5 日 (1)将____修改为___ (2)将_____修改为____ __ (3)将____修改为_____ (4)将_____修改为______ (5)将______修改为______ 21.下面是“素质教育冰山模型”图,请把这个模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6 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不久前,一个知名律师在微博提及自己乘坐火车的经历:我和妻子带 了两个孩子,买了两张分散的上铺,找人商量换成下铺。两个看似是大学生的男 生先后拒绝。其中一个首先犹豫了一下,答应了;我们开始放行李,男生说:我 不换了,我的腿受过伤。最后,两个女孩给我换了下铺,其中一个还坚决拒绝了 给她的差价,说:“我也有孩子的。“最后,律师写道:“嗯,我们的问题解凑 了,谢谢两位好心的女孩。至于那两位男生,你们的做法也没错,只是有朝一 日,你也会为人父,也会有带着孩子出行的时候 希望你们不会遇到当年的自己,遇到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女孩。” 此博文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 材料二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 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 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胡适 阅读以上材料,设想自己是事件中的律师、男生或女孩,在得知事件成了网络热 点之后,以某一当事人的名义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或者作为网民,选择一个 角度,对此事件进行思考或评论。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邵东十中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A项 曲解文意,原文中“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全球化”是观点持有者的看法,而非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不久前,一个知名律师在微博提及自己乘坐火车的经历:我和妻子带 了两个孩子,买了两张分散的上铺,找人商量换成下铺。两个看似是大学生的男 生先后拒绝。其中一个首先犹豫了一下,答应了;我们开始放行李,男生说:我 不换了,我的腿受过伤。最后,两个女孩给我换了下铺,其中一个还坚决拒绝了 给她的差价,说:“我也有孩子的。“最后,律师写道:“嗯,我们的问题解凑 了,谢谢两位好心的女孩。至于那两位男生,你们的做法也没错,只是有朝一一 日,你也会为人父,也会有带着孩子出行的时候。 希望你们不会遇到当年的自己,遇到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女孩。” 此博文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 材料二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 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 则却大谈道德,最终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胡适 阅读以上材料,设想自己是事件中的律师、男生或女孩,在得知事件成了网络热 点之后,以某一当事人的名义阐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或者作为网民,选择一个 角度,对此事件进行思考或评论。自拟标题,不少于 800 字。 邵东十中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1.B(A 项 曲解文意,原文中“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全球化”是观点持有者的看法,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