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最后冲刺卷(一)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 写(非选择题)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尽西风,季鹰归来?(《 ·登建康赏心亭》) (2)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 (3)秦观在《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表达越是收到朋友的问候,越是增添愁绪的诗句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同学将出国留学,以下句子适合用来表达情感的一项是 )(2分)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2)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您家母近来身体可好? B我将莅临现场看望他们 C.承蒙不弃,他终于取得了成功 D.犬子不才,为父我要对他进行教育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①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制砚的石料必须坚硬、细膩,既易出墨又不吸水,最有名的是端砚和 歙砚。砚台表面平滑,亦有微凹者,一般凿有小池蓄水或墨。实用的砚台一般朴实无华,但有的 制砚工匠根据石料的形状花纹加以雕琢装饰,创意新奇,制作巧妙者成为收藏之物 ②在砚上磨墨的时候,摩擦声最初有点尖利,渐渐地成为轻柔的滑行声,说明墨汁越来越浓 稠,接下来还要继续磨多久,全在你自己了。书法要求墨色较浓,颜色效果才会好。但涉及绘画 则另有规矩和要求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最后冲刺卷(一)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 写(非选择题)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尽西风,季鹰归来? (« 登建康赏心亭») (2)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 (3)秦观在«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表达越是收到朋友的问候,越是增添愁绪的诗句是 “ , , .” 2.按要求选择.(5分) (1)同学将出国留学,以下句子适合用来表达情感的一项是 ( )(2分) A.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2)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您家母近来身体可好? B.我将莅临现场看望他们. C.承蒙不弃,他终于取得了成功. D.犬子不才,为父我要对他进行教育.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A ①砚是文房四宝之一.制砚的石料必须坚硬、细腻,既易出墨又不吸水,最 有名的是端砚和 歙砚.砚台表面平滑,亦有微凹者,一般 凿有小池蓄水或墨.实用的砚台一般 朴实无华,但有的 制砚工匠根据石料的形状花纹加以雕琢装饰,创意新奇,制作巧妙者成为收藏之物. ②在砚上磨墨的时候,摩擦声最初有点尖利,渐渐地成为轻柔的滑行声,说明墨汁越来越浓 稠,接下来还要继续磨多久,全在你自己了.书法要求墨色较浓,颜色效果才会好.但涉及绘画 则另有规矩和要求. — 1 —
③所谓中国画重在笔墨,当然还有意境。近处要深色,那尖尖的竹叶近得似乎可以触摸;但 竹林深处,雾霭缭绕,竹枝、竹叶若隐若现,墨水越淡,竹的枝叶越是影影绰绰,到最后,化为一片 灰白的朦胧,只剩下墨的影子 ④或者也许该换个角度按过程的顺序来描述:开始画的是雾,竹子在其中摇曳,然后人越靠 近,竹叶的颜色渐深,制造一种亲近感。 ⑤砚从一个实用的工具很早就变成了工艺品和收藏品。许多中国的画家和书法家,如米 芾、欧阳修还为此做过文章。而在那些皇家的藏品中,砚则有其独特的地位。那些优美的浮雕、 刻文、别具一格的形状、考究的硬木砚盒至今为古董家们所青睐的,来自亚洲各地的赏鉴家们排 着长队,翘首等待着珍品出现在市场上。 ⑥记得在北京荣宝斋的入口处,有块几平方米大的古砚,大得像张双人床,砚的周边雕着 龙,标价十八万人民币,当时中国的人均年收入仅四千元。 ①以下傲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均为老坑石料。2.以评鉴砚台下墨、发墨。3.以下硬度均以 摩氏为单位 ②砚台的实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说,下墨 是通过研磨,墨从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速度。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 细腻程度。发墨好的墨如油,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所以画画的用砚比书法的用砚要 求更高。下墨讲求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往往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 发墨均佳的砚极其珍贵。 ③以下为端、歙、洮砚石的对比 石材 平均硬度 下墨 发墨 端砚 2.9 弱于洮、歙 强于洮、歙 强于端,弱于歙 强于歙,弱于端 歙砚 强于端、洮 弱于端、洮 3请对A文中第①段中的三个加点词进行简析。(2分) 4.A文中的第③和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明绘画用墨比书法用墨要求更高 B.强调中国绘画特别注重意境的渲染 C.说明绘画当遵循一定的层次和规律。 D.强调墨汁的浓淡对中国画意义重大, 5B文中运用的图表不具有的特性是 ()(2分 A.开放性。 B.清晰性
③所谓中国画重在笔墨,当然还有意境.近处要深色,那尖尖的竹叶近得似乎可以触摸;但 竹林深处,雾霭缭绕,竹枝、竹叶若隐若现,墨水越淡,竹的枝叶越是影影绰绰,到最后,化为一片 灰白的朦胧,只剩下墨的影子. ④或者也许该换个角度按过程的顺序来描述:开始画的是雾,竹子在其中摇曳,然后人越靠 近,竹叶的颜色渐深,制造一种亲近感. ⑤砚从一个实用的工具很早就变成了工艺品和收藏品.许多中国的画家和书法家,如米 芾、欧阳修还为此做过文章.而在那些皇家的藏品中,砚则有其独特的地位.那些优美的浮雕、 刻文、别具一格的形状、考究的硬木砚盒至今为古董家们所青睐的,来自亚洲各地的赏鉴家们排 着长队,翘首等待着珍品出现在市场上. ⑥记得在北京荣宝斋的入口处,有块几平方米大的古砚,大得像张双人床,砚的周边雕着 龙,标价十八万人民币,当时中国的人均年收入仅四千元. B ①以下做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均为老坑石料.2.以评鉴砚台下墨、发墨.3.以下硬度均以 摩氏为单位. ②砚台的实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说,下墨, 是通过研磨,墨从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速度.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 细腻程度. 发墨好的墨如油,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所以画画的用砚比书法的用砚要 求更高.下墨讲求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往往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好的下墨慢.所以,下墨 发墨均佳的砚极其珍贵. ③以下为端、歙、洮砚石的对比: 石材 平均硬度 下墨 发墨 端砚 2.9 弱于洮、歙 强于洮、歙 洮砚 3.1 强于端,弱于歙 强于歙,弱于端 歙砚 4 强于端、洮 弱于端、洮 3.请对 A 文中第①段中的三个加点词进行简析.(2分) 4.A 文中的第③和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说明绘画用墨比书法用墨要求更高. B.强调中国绘画特别注重意境的渲染. C.说明绘画当遵循一定的层次和规律. D.强调墨汁的浓淡对中国画意义重大. 5.B文中运用的图表不具有的特性是 ( )(2分) A.开放性. B.清晰性. — 2 —
C.直观性。 D.客观性 6.请把B文的表格内容转化为文字形式。(3分) 7.请对上面文本中画直线和画曲线的两段文字从语言特色方面进行辨析。(3分) 8.比较A和B两文不同的使用场所。(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5分) 乌篷船的前世今生 ①江南有多少条流水?不知道;江南有多少只乌篷船?也不知道。只知道无数落叶一样的 乌篷船密布在南方流水之上,轻灵而小巧,载不动乡思也栽不动愁怨,我坐着它游太湖,也坐着 它访西湖,感觉自己就是归乡的俞平伯或辞官的张季鹰。 ②乌篷船就应该停泊在绍兴水码头或周庄双桥下,配上水泡般的拱桥、布满青苔的石级,还 有古镇老街,那就是最写意的中囯水墨。乌篷船就是中国画中的水墨小品,它离不开芦花飞白 的河滩、月下凝霜的板桥——它与蓑翁独钓、鱼鸦孤立、夜雪晨霜、寒山瘦水最相宜,它离不开它 们,或者说它们离不开它,江南的河流、月夜、江村,有一只停泊的乌篷船,一切就全活起来,你仔 细倾听,会隐隐听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旋律,还是用琵琶弹拨,乌篷船岀场不能缺少二胡与 琵琶的伴奏——当然,风景区的乌篷船更多是一种表演道具,缠头帕的船娘在摇橹,还会唱一些 古老的吴歌。但在我故乡芜湖,有一个地方叫万春圩,那里的乌篷船仍与生活不可或缺, ③万春圩的河流纵横如棋盘,乌篷船多如过江之鯽,河两岸遍植桑与柳,桑叶青嫩,柳絮儿 纷飞如雪,油莱花一地金,豌豆花一片雪,路上除牧童外不见行人,行人皆划一乌篷船下地干活, 小船就系在田头柳阴下,舱里码着将插的新秧,新秧碧青可人,也放着刚摘的菜蔬,韭莱带白花 新蚕豆嫩如碧玉,还有鲜藕、鲤鱼、菱角与莲蓬。乌篷船贴着水面疾飞去赶早市,晨雾如纱蛙声 似雨,一盏马灯红在船头,照着舱里鹅鸭呷呷鱼虾蹦跳;还有半篮出售的野荷花,野荷不白,红如 胭脂,装在六边花眼小竹篮里,一路幽幽香过去。 ④乌篷船最适宜乘坐中囯女子,打油纸伞的苏小小,浣纱的西施,还有写词的李清照。乌篷 船有一种宋词意韵,与南方的戏曲最贴切。黃梅戏、越剧或锡剧,让人联想到青衣长长甩起来的 水袖、白面书生单薄的对襟与青衫——乌篷船的性格就是书生式的羸弱,一种女性的阴柔,它静 静停泊在月光下桥洞里,与农耕时代乡村女人在身段与气质上浑然一体,她们放在一起是如 和谐,她们本来就如此和谐地厮守了一代又一代,她们人生中几个柔情片断,都与乌篷船紧密相 连,中囯式的文人情感,大多也就寄托在乌篷船的剪影里,这便是一叶扁舟遁隐江湖 ⑤很多都市男子都梦想拥有一辆宝马,我却只有一个小小心愿,购置一条乌篷船,就停泊在 后门口的水埠上,月夜寂寞时带上童年的阿娇,摇着它一路穿过左一道右一道外婆桥,前面等待 我的,肯定是一个最优美最古典的中国梦
C.直观性. D.客观性. 6.请把 B文的表格内容转化为文字形式.(3分) 7.请对上面文本中画直线和画曲线的两段文字从语言特色方面进行辨析.(3分) 8.比较 A 和 B两文不同的使用场所.(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5分) 乌篷船的前世今生 ①江南有多少条流水? 不知道;江南有多少只乌篷船? 也不知道.只知道无数落叶一样的 乌篷船密布在南方流水之上,轻灵而小巧,载不动乡思也载不动愁怨,我坐着它游太湖,也坐着 它访西湖,感觉自己就是归乡的俞平伯或辞官的张季鹰. ②乌篷船就应该停泊在绍兴水码头或周庄双桥下,配上水泡般的拱桥、布满青苔的石级,还 有古镇老街,那就是最写意的中国水墨.乌篷船就是中国画中的水墨小品,它离不开芦花飞白 的河滩、月下凝霜的板桥———它与蓑翁独钓、鱼鸦孤立、夜雪晨霜、寒山瘦水最相宜,它离不开它 们,或者说它们离不开它,江南的河流、月夜、江村,有一只停泊的乌篷船,一切就全活起来,你仔 细倾听,会隐隐听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旋律,还是用琵琶弹拨,乌篷船出场不能缺少二胡与 琵琶的伴奏———当然,风景区的乌篷船更多是一种表演道具,缠头帕的船娘在摇橹,还会唱一些 古老的吴歌.但在我故乡芜湖,有一个地方叫万春圩,那里的乌篷船仍与生活不可或缺. ③万春圩的河流纵横如棋盘,乌篷船多如过江之鲫,河两岸遍植桑与柳,桑叶青嫩,柳絮儿 纷飞如雪,油菜花一地金,豌豆花一片雪,路上除牧童外不见行人,行人皆划一乌篷船下地干活, 小船就系在田头柳阴下,舱里码着将插的新秧,新秧碧青可人,也放着刚摘的菜蔬,韭菜带白花, 新蚕豆嫩如碧玉,还有鲜藕、鲤鱼、菱角与莲蓬.乌篷船贴着水面疾飞去赶早市,晨雾如纱蛙声 似雨,一盏马灯红在船头,照着舱里鹅鸭呷呷鱼虾蹦跳;还有半篮出售的野荷花,野荷不白,红如 胭脂,装在六边花眼小竹篮里,一路幽幽香过去. ④乌篷船最适宜乘坐中国女子,打油纸伞的苏小小,浣纱的西施,还有写词的李清照.乌篷 船有一种宋词意韵,与南方的戏曲最贴切.黄梅戏、越剧或锡剧,让人联想到青衣长长甩起来的 水袖、白面书生单薄的对襟与青衫———乌篷船的性格就是书生式的羸弱,一种女性的阴柔,它静 静停泊在月光下桥洞里,与农耕时代乡村女人在身段与气质上浑然一体,她们放在一起是如此 和谐,她们本来就如此和谐地厮守了一代又一代,她们人生中几个柔情片断,都与乌篷船紧密相 连,中国式的文人情感,大多也就寄托在乌篷船的剪影里,这便是一叶扁舟遁隐江湖. ⑤很多都市男子都梦想拥有一辆宝马,我却只有一个小小心愿,购置一条乌篷船,就停泊在 后门口的水埠上,月夜寂寞时带上童年的阿娇,摇着它一路穿过左一道右一道外婆桥,前面等待 我的,肯定是一个最优美最古典的中国梦. — 3 —
9请对第①段中的划线句进行鉴赏。(2分) 10.第②段中的“写意”在文中指 11.文中②③④段分别从 和 方面来描写乌篷船的。(3分) 12.根据第④段中中国文人遁隐江湖的意识,举出典型的一例,加以印证。(4分) 13.文章虽是写乌篷船,却颇富文化内蕴。请对此加以简述。(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宋)辛弃疾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 风月。恨牡丹笑我侍东风,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 鹈鹈鳩。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别离。 14.辛弃疾,号 (1分) 15.下列选项对文本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莫折”有劝勉别人热爱生命,珍惜时光之意。 B.从“少时”至“而今”喻时光流逝,岁月变迁 C.“牡丹笑我倚东风”用拟人手法,诉伤感之情 D.“是栖栖者蜂和蝶”句与前句形成相互的对应 16.作为一首送别词,全词除最后一句,均无涉及送别之意。请对此进行赏析。(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汉武帝末年,盗贼滋起,大群至数千人,小群以百数。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 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 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 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光武时,群盗处处并起。遣使者下郡国,听郡盗自相纠擿,五人共 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匆问,听从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 不收捕者,及以畏懦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 相追捕,贼并解散。此二事均为治□,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其效可睹也
9.请对第①段中的划线句进行鉴赏.(2分) 10.第②段中的“写意”在文中指 (2分) 11.文中②③④段分别从 、 和 方面来描写乌篷船的.(3分) 12.根据第④段中中国文人遁隐江湖的意识,举出典型的一例,加以印证.(4分) 13.文章虽是写乌篷船,却颇富文化内蕴.请对此加以简述.(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宋)辛弃疾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 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 鹈鹈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别离. 14.辛弃疾,号 (1分) 15.下列选项对文本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莫折”有劝勉别人热爱生命,珍惜时光之意. B.从“少时”至“而今”喻时光流逝,岁月变迁. C.“牡丹笑我倚东风”用拟人手法,诉伤感之情. D.“是栖栖者蜂和蝶”句与前句形成相互的对应. 16.作为一首送别词,全词除最后一句,均无涉及送别之意.请对此进行赏析.(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7分) 汉武帝末年,盗贼滋 起,大群至数千人,小群以百数.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 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 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 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光武时,群盗处处并起.遣使者下郡国,听郡盗自相纠擿,五人共 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从禽 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有盗贼而 不收捕者,及以畏懦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 相追捕,贼并解散.此二事均为治 ,而武帝之严,不若光武之 ,其效可睹也. — 4 —
17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盗贼滋起 (2)听从禽讨为效 1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 )(2分) (1)虽有盗 A.虽然 B即使 C.既然 D.虽则 (2)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 A.宫殿 B形声。本义:击声 C.殿军 D.最后 19.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及以畏懦捐城委守者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以避文法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唯蔽匿者乃罪之 而武帝之严 D.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 此二事均为治盗 20.下列选项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3分 A.听郡盗自相纠擿 B.以避文法焉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 2根据上文内容,文中空格处应填的词依次是□、□]。(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4分) (甲) 寄舍弟墨第四书 凡人读书,原拿不定发达。然即不发达,要不可以不读书,主意便拿定也。科名不来,学问 在我,原不是折本的买卖。愚兄而今已发达矣,人亦共称愚兄为善读书矣,究竟自问胸中担得出 几卷书来?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人有负于书耳,书亦何负于人哉!昔有人 问沈近思侍郎,如何是救贫的良法?沈曰:读书。其人以为迂阔。其实不迂阔也。东投西窜,费 时失业,徒丧其品,而卒归于无济,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信此言,则富 贵,不信,则贫贱,亦在人之有识与有决并有忍耳
17.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盗贼滋 起 (2)听从禽 讨为效 1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2分) (1)虽 有盗 A.虽然 B.即使 C.既然 D.虽则 (2)但取获贼多少为殿 最( ) A.宫殿 B.形声.本义:击声 C.殿军 D.最后 19.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及以 畏懦捐城委守者 赵王岂以 一璧之故欺秦邪? B.以避文法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唯蔽匿者乃罪之 而武帝之 严 D.但取获贼多少为 殿最 此二事均为 治盗 20.下列选项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3分) A.听郡盗自相纠擿 B.以避文法焉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上使使者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 22.根据上文内容,文中空格处应填的词依次是 、 .(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4分) (甲) 寄舍弟墨第四书 凡人读书,原拿不定发达.然即不发达,要不可以不读书,主意便拿定也.科名不来,学问 在我,原不是折本的买卖.愚兄而今已发达矣,人亦共称愚兄为善读书矣,究竟自问胸中担得出 几卷书来? 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人有负于书耳,书亦何负于人哉! 昔有人 问沈近思侍郎,如何是救贫的良法? 沈曰:读书.其人以为迂阔.其实不迂阔也.东投西窜,费 时失业,徒丧其品,而卒归于无济,何如优游书史中,不求获而得力在眉睫间乎! 信此言,则富 贵,不信,则贫贱,亦在人之有识与有决并有忍耳. — 5 —
(乙) 板桥自叙(节选) 板桥诗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或有自云高古而几唐宋者,板桥辄呵 恶之,曰:“吾文若传,便是清诗清文;若不传,将并不能为清诗清文也。何必侈言前古哉?”明清 两朝,以制艺取士,虽有奇才异能,必从此出,乃为正途。若漫不经心,置身甲乙榜之外,辄曰: “我是古学。”天下人未必许之,只合自许而已。老不得志,仰借于人,有何得意? 23作者在甲文中说自己“便尔钓名欺世”是为了说明 (2分) 24.甲文中说沈“不迂阔”的理由是 (用自己的话作答)(3分) 25对乙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切合于实际 B.(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一定引用圣贤名句,文章具有使用价值。 C.(板桥的诗文)都是表达与众不同的想法,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适用于生活。 D.(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涉及日常生活 26.甲、乙两文都谈到有关读书作文的内容,而甲文重在阐述读书 ;而乙文主要反 对一味 现象。(2分) 27.上面两个文段中都有超越当时一般人的见识。任选其中一个亮点,谈谈你的认识。(4分) 三、写作(70分) 28作文 关于阅读有这样的评论:“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乙) 板桥自叙(节选) 板桥诗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或有自云高古而几唐宋者,板桥辄呵 恶之,曰:“吾文若传,便是清诗清文;若不传,将并不能为清诗清文也.何必侈言前古哉?”明清 两朝,以制艺取士,虽有奇才异能,必从此出,乃为正途.若漫不经心,置身甲乙榜之外,辄曰: “我是古学.”天下人未必许之,只合自许而已.老不得志,仰借于人,有何得意? 23.作者在甲文中说自己“便尔钓名欺世”是为了说明 (2分) 24.甲文中说沈“不迂阔”的理由是 (用自己的话作答)(3分) 25.对乙文“自出己意,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切合于实际. B.(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一定引用圣贤名句,文章具有使用价值. C.(板桥的诗文)都是表达与众不同的想法,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适用于生活. D.(板桥的诗文)都是出自于自己的意思,说理归结到圣贤,文章必定涉及日常生活. 26.甲、乙两文都谈到有关读书作文的内容,而甲文重在阐述读书 ;而乙文主要反 对一味 现象.(2分) 27.上面两个文段中都有超越当时一般人的见识.任选其中一个亮点,谈谈你的认识.(4分) 三、写作(70分) 28.作文 关于阅读有这样的评论:“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 6 —
— 7 —
— 8 —